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351-TW85F105C-A01-01110kV變電所典型方案設計初 步 設 計(F1方案)說 明 書批準:審核:校對:編寫:初步設計文件目錄一 說明書及圖紙 351TW85F105CA01二 主要設備材料清冊 351TW85F105CA02三 概算書 351TW85F105CE01 說明書目錄 TOC o 1-3 h z HYPERLINK l _Toc131065539 1 技術原則概述 PAGEREF _Toc131065539 h 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0 1.1 設計依據(jù) PAGEREF _Toc131065540 h 1 HYPERLINK
2、 l _Toc131065541 1.2 設計范圍 PAGEREF _Toc131065541 h 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2 1.3 設計深度 PAGEREF _Toc131065542 h 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3 1.4設計的條件 PAGEREF _Toc131065543 h 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4 1.5 總體技術原則及要求 PAGEREF _Toc131065544 h 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5 2. 典型設計方案技術條件一覽表 PAGEREF _Toc13106
3、5545 h 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6 3. 電力系統(tǒng)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46 h 3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7 3.1 系統(tǒng)一次 PAGEREF _Toc131065547 h 3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8 3.2 系統(tǒng)繼電保護 PAGEREF _Toc131065548 h 4 HYPERLINK l _Toc131065549 3.3 系統(tǒng)遠動 PAGEREF _Toc131065549 h 4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0 3.4系統(tǒng)通信 PAGEREF _T
4、oc131065550 h 5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1 4. 電氣一次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51 h 7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2 4.1 電氣主接線 PAGEREF _Toc131065552 h 7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3 4.2 總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131065553 h 7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4 4.3 配電裝置 PAGEREF _Toc131065554 h 8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5 4.4 短路電流及主要
5、設備、導體選擇 PAGEREF _Toc131065555 h 8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6 4.5 防雷、接地及過電壓保護 PAGEREF _Toc131065556 h 9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7 4.6 交流所用電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57 h 1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8 4.7 照明 PAGEREF _Toc131065558 h 1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59 5 電氣二次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59 h 12 HYPERLINK l
6、 _Toc131065560 5.1 電氣二次線 PAGEREF _Toc131065560 h 1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1 5.2 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61 h 14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2 5.3 元件保護 PAGEREF _Toc131065562 h 18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3 5.4 直流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63 h 2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4 5.5 交流不停電電源(UPS) PAGEREF _Toc1310
7、65564 h 2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5 6. 土建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65 h 2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6 6.1所區(qū)布置原則 PAGEREF _Toc131065566 h 2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7 6.1.1所區(qū)總平面及豎向布置 PAGEREF _Toc131065567 h 2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8 6.1.1.1所區(qū)總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131065568 h 2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69 6.
8、1.1.2 所區(qū)豎向布置 PAGEREF _Toc131065569 h 2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0 6.1.2 管溝布置 PAGEREF _Toc131065570 h 23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1 6.1.3 道路及場地處理 PAGEREF _Toc131065571 h 23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2 6.1.4 圍墻及大門 PAGEREF _Toc131065572 h 24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3 6.1.5 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表 PAGEREF _Toc131065573
9、h 24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4 6.2建筑與結構 PAGEREF _Toc131065574 h 25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5 6.2.1建筑 PAGEREF _Toc131065575 h 25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6 6.2.1.1 建筑設計的一般原則 PAGEREF _Toc131065576 h 25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7 6.2.1.2設計依據(jù) PAGEREF _Toc131065577 h 26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8 6.2.1.3建筑設
10、計 PAGEREF _Toc131065578 h 26 HYPERLINK l _Toc131065579 6.2.2 結構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79 h 28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0 6.2.2.1 建筑物 PAGEREF _Toc131065580 h 28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1 6.2.2.2 戶外構架 PAGEREF _Toc131065581 h 28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2 6.3基礎設計 PAGEREF _Toc131065582 h 29 HYPERLINK l _To
11、c131065583 6.4采暖通風 PAGEREF _Toc131065583 h 29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4 6.4.1變電站通風設計 PAGEREF _Toc131065584 h 29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5 6.4.2 變電站空調設計 PAGEREF _Toc131065585 h 3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6 6.5火災報警 PAGEREF _Toc131065586 h 3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7 6.6 水工及消防 PAGEREF _Toc131065587 h
12、3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8 6.6.1 水工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88 h 3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89 6.6.1.1 供水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89 h 30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0 6.6.1.2 所區(qū)給排水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90 h 3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1 6.6.1.3 所外排洪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91 h 3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2 6.6.
13、1.4 排油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92 h 3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3 6.6.2 消防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31065593 h 31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4 6.6.2.1 綜合樓及電氣二次設備室 PAGEREF _Toc131065594 h 3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5 6.6.2.2 主變壓器 PAGEREF _Toc131065595 h 3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6 6.7 電氣二次設備室防塵、防潮、防干擾問題 PAGEREF _Toc
14、131065596 h 3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7 6.7.1暖通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97 h 32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8 6.7.2建筑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98 h 33 HYPERLINK l _Toc131065599 7.技經(jīng)部分 PAGEREF _Toc131065599 h 33 HYPERLINK l _Toc131065600 7.1典型設計概算編制原則 PAGEREF _Toc131065600 h 33 HYPERLINK l _Toc131065601 7.2典型設
15、計概算編制 PAGEREF _Toc131065601 h 35110kV變電所典型方案設計 初步設計說明書PAGE 361 技術原則概述1.1 設計依據(jù)1.1.1國家、電力行業(yè)有效版本的標準、規(guī)程、規(guī)范及規(guī)定。1.1.2國家電網(wǎng)公司文件國家電網(wǎng)基建2005501號“關于印發(fā)國家電網(wǎng)公司220kV和110kV變電站典型設計指導性意見的通知”。1.1.3福建永福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經(jīng)營管理部工程項目設計任務書(YF-2005-104)1.2 設計范圍變電所的設計范圍為所區(qū)圍墻外1米以內,設計標高零米以上。受外部條件影響的項目,如系統(tǒng)通信、保護通道、巡檢控制中心、“三通一平”、地基處理、所外道路和所外
16、給排水等不列入設計范圍,典型設計概算按平均水平估列,具體工程設計時作相關調整。1.3 設計深度按變電所初步設計內容深度規(guī)定(DLGJ25-94)有關內容深度要求開展工作。1.4設計的條件典型方案設計中,變電所按終端變考慮;初期規(guī)模、系統(tǒng)短路電流、線路輸送容量、氣象條件、土建設計基本風壓、地震設計基本加速度等均為假設。1.5 總體技術原則及要求根據(jù)審查批準的“福建省110kV變電站典型方案設計技術導則”,按初步設計的內容深度進行設計,并對本典型方案進行整體工程以及相關模塊的概算編制。2. 典型設計方案技術條件一覽表方案分類F1建設規(guī)模主變2x31.5MVA110kV出線4回、架空出線35kV饋線
17、6回、架空出線10kV饋線16回、電纜出線無功23600kvar/主變*2臺短路電流110kV-31.5kA,35kV-31.5kA,10kV-31.5kA電氣主接線110kV單母線分段35kV單母線分段10kV單母線分段配電裝置110kV屋外半高型35kV屋內成套柜、架空出線10kV屋內成套柜、電纜出線,電容器組采用成套裝置注:注:1、上表中建設規(guī)模為變電所遠景規(guī)模;電氣主接線為遠景接線;2、初期建設規(guī)模按一臺主變、2回110kV出線、35kV I段母線及其母設、2回35kV饋線、10kV I段母線及其母設、8回10kV饋線、2組電容器組,以及2臺所用變(其中一臺所用變接至所外可靠電源);3
18、. 電力系統(tǒng)部分 3.1 系統(tǒng)一次3.1.1 設計規(guī)模本方案為F1類型變電所:主變壓器容量為:終期231.5MVA,本期131.5MVA線路:終期110kV 4回架空進線(本期2回);35kV 6回(本期2回);10kV 16回(本期8回);無功補償:終期43600kvar,本期23600kvar;接地變:預留遠景布置位置;所用變:終期為280kVA,分別接在10kV兩段母線上。本期建一臺。3.1.2 短路電流按110kV母線的短路電流為31.5kA,35kV母線的短路電流為31.5kA ,10kV母線的短路電流為31.5kA作設定條件。具體工程需經(jīng)系統(tǒng)計算校核調整。3.1.3 穿越功率本方案
19、110kV母線按110KV線路最大輸送容量考慮。3.2 系統(tǒng)繼電保護110kV線路四回,本期兩回,每回線路配置一套微機型階段式相間距離保護、階段式接地距離保護、階段式零序方向過電流保護和檢查線路無電壓或檢查同期重合閘裝置。3.3 系統(tǒng)遠動3.3.1 調度管理關系110kV變電所由地方調度部門調度。變電所采用綜合自動化技術,按無人值班設計,遠動信息及管理信息在遠方監(jiān)控終端按需要送達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由地方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的遠方控制端直接監(jiān)視控制。3.3.2 遠動信息傳輸方式遠動信息傳輸采用電力調度數(shù)據(jù)網(wǎng)和點對點通道兩種方式。在電力調度數(shù)據(jù)網(wǎng)方式下,根據(jù)福建省電網(wǎng)四級數(shù)據(jù)網(wǎng)絡方案可行性研究中提
20、出的方案,要求變電所配置路由器等設備,并以2M的通道接入地調骨干節(jié)點;在點對點遠動通道傳送方式下,由系統(tǒng)通信提供一路64kbps通道,變電所遠動信息以遠動規(guī)約傳送至地方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變電所配置一套調度數(shù)據(jù)網(wǎng)接入設備,所需的電源由所內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不停電電源提供。3.3.3 傳輸內容遠動信息內容原則上按照電力行業(yè)電力系統(tǒng)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guī)程(DL5003-91)的要求確定,并根據(jù)有關調度的需求作相應的增減。3.3.4 電能量計費為實現(xiàn)變電所內電能表數(shù)據(jù)的遠傳,在變電所內配置一套電能采集裝置,完成對變電所內需要計費的電能表的電量信息采集,要求電能采集裝置具有三個及以上RS-232C通信口
21、。同時電能采集裝置配置內置網(wǎng)卡,具備與調度部門電量計費系統(tǒng)主站的網(wǎng)絡通信能力(IEC61870-102在TCP/IP上規(guī)約)。電能采集裝置配置內置或外置式MODEM,通過程控電話交換網(wǎng)(電力、公共)或專用通道,支持用不同的通信規(guī)約與不同廠商生產(chǎn)的電量計費系統(tǒng)主站通信(與調度部門主站通信采用IEC61870-5-102規(guī)約)。對于地方調度部門尚未建立電量計費系統(tǒng)主站的變電所,預留本項設置的安裝位置。3.3.5 安全防護變電所配置網(wǎng)絡安全防護設備,包含硬件防火墻及計算機網(wǎng)絡交換機。交換機需帶VPN功能,防止病毒相互干擾。3.4系統(tǒng)通信3.4.1調度關系110kV變電所的調度由縣調及地調(或只有地調
22、)調度管理,為確保系統(tǒng)通信的可靠性,系統(tǒng)通信向以上調度部門(及集控站)各組織兩種不同路由互為備用的系統(tǒng)通信通道。3.4.2 系統(tǒng)通信方案根據(jù)福建省電力 “20042009” 通信規(guī)劃以及地區(qū)電力通信規(guī)劃 “電力通信傳輸網(wǎng)的發(fā)展方向是光纖通信網(wǎng)”,系統(tǒng)通信優(yōu)先考慮組織光纖通信通道,另一路由系統(tǒng)通信方式應根據(jù)各地區(qū)、各變電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采用合適的通信方式(采用光纖通道、電力線載波通道或音頻電纜等通信方式)。沿新建輸電線路同桿(塔)架設的光纜應采用OPGW,沿舊輸電線路同桿(塔)架設的光纜根據(jù)線路情況優(yōu)先考慮采用OPGW。3.4.3對外市話通信 向中國電信申請安裝12部市話,作為變電所對外公眾
23、網(wǎng)通信,同時該市話也作為變電所第三條備用系統(tǒng)通信通道。3.4.4通信監(jiān)測系統(tǒng)為滿足通信站無人或少人值守要求,站內需配置先進地通信監(jiān)控系統(tǒng),以便在監(jiān)控中心實時監(jiān)控。3.4.5通信電源為確保通信設備可靠運行,變電所系統(tǒng)通信配置一套高頻開關電源及一組免維護蓄電池組,采用浮充供電方式,蓄電池容量按交流消失后提供供電12小時考慮。3.4.6通信機房不單獨設置通信機房,通信設備與安裝在電氣二次設備室內。4. 電氣一次部分4.1 電氣主接線本方案遠景2臺110kV、31.5MVA主變壓器。本期先上一臺主變。110kV遠景為4回架空出線,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本期只上一段母線及2回架空出線。35kV電氣主接線遠
24、景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6回出線(均為架空出線);本期只上一段母線, 2回出線。10kV電氣主接線遠景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16回出線(均為電纜出線);本期只上一段母線, 8回出線。兩臺80kVA的所用變分別接在10kV、段母線上;無功補償配置為43600kvar,分別接在10kV兩段母線上。10kV側接地變壓器遠景按每臺主變壓器配置一臺接地變考慮,分別接在10kV、段母線上。本期僅預留其遠景布置位置。由于短路容量大,10kV母線采用分列運行方式,不允許主變低壓側并列運行。4.2 總平面布置本方案總平面布置由北往南依次為110KV配電裝置,主變壓器、綜合樓, 35KV配電裝置室位于總平面東側。綜合
25、樓一層為10KV配電裝置室、接地變室及10KV二次設備室,二層為電氣二次設備室和電容器室。110KV配電裝置布置在戶外,35KV及10KV高壓開關柜布置在戶內。 4.3 配電裝置1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外半高型布置。35kV配電裝置為戶內布置,設35KV配電樓,采用成套固定式開關柜。10kV配電裝置為成套開關柜采用雙列離墻布置。4.4 短路電流及主要設備、導體選擇4.4.1 設備的短路電流水平及污穢等級110kV設備短路電流水平按31.5kA考慮,35kV設備短路電流水平按31.5kA考慮,10kV設備短路電流水平按31.5kA考慮;變電所污區(qū)等級按級污區(qū)考慮。4.4.2 主設備選擇4.4.2
26、.1 主變壓器為了便于變電所無人值班管理,主變壓器選用國產(chǎn)優(yōu)質新型110kV低損耗低噪音三相三繞組自冷型油浸變壓器,配置有載調壓開關。電壓等級1108x1.25%/38.52x2.5%/10.5kV,接線組別YN,Yn0,d11。4.4.2.2 110kV主設備本變電所110kV 斷路器、隔離開關、電流互感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穿墻套管、氧化鋅避雷器、支柱絕緣子等選用國產(chǎn)優(yōu)質設備。4.4.3 35kV主設備 35kV主設備采用國產(chǎn)優(yōu)質中置式鎧裝真空開關柜,選用國產(chǎn)優(yōu)質真空斷路器。4.4.4 10kV主設備 a、10kV主設備采用國產(chǎn)優(yōu)質中置式鎧裝真空開關柜,選用國產(chǎn)優(yōu)質真空斷路器。b、10kV
27、所用變選用干式變壓器,容量為80kVA;c、無功補償裝置為國產(chǎn)優(yōu)質戶內成套框式補償裝置,電容器組串聯(lián)阻尼限流器、放電線圈,避雷器等(由制造廠家成套供貨)。d、10kV消弧線圈接地變采用國產(chǎn)優(yōu)質戶外成套設備。4.4.5 導體本方案110kV進線選用LGJX-240/30的鋼芯鋁絞線,110kV主變進線選用LGJX-240/30的鋼芯鋁絞線,35kV主變進線采用 LGJX-300/25的鋼芯鋁絞線,10kV主變進線采用2片12510的鋁母線。4.5 防雷、接地及過電壓保護4.5.1 避雷器的配置和選擇為防止線路侵入的雷電波過電壓,在110kV母線上裝設Y10W-100/248型氧化鋅避雷器。35k
28、V每段母線上安裝HY5WZ2-51/127型氧化鋅避雷器。10kV每段母線上安裝HY5WZ2-17/45型氧化鋅避雷器。為保護主變壓器中性點絕緣,在主變110kV側中性點處裝設一臺YH1W-73/145型氧化鋅避雷器及放電間隔。35KV、10KV主變進線安裝HY5WZ-17/45型氧化鋅避雷器。4.5.2 設備絕緣配合110kV耐張絕緣子選用合成絕緣子串,懸垂絕緣子串采用瓷絕緣子。要求在最高運行電壓下的泄漏比距25mm/kV。4.5.3 防雷接地4.5.3.1直擊雷保護所區(qū)采用2座獨立避雷針和3根構架避雷針構成全所直擊雷保護,本期建成2座獨立避雷針和2根構架避雷針。4.5.3.2 接地接地裝置
29、和接地電阻按滿足電力行業(yè)標準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的要求執(zhí)行。設備的接地還應滿足反措要求。本所接地網(wǎng)采用以水平接地體為主,垂直接地體為輔的接地網(wǎng),主接地網(wǎng)采用506mm的熱鍍鋅扁鋼。變電所主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在避雷針、避雷器周圍須加集中接地裝置,以利散流。變電所四周與人行道相鄰處,設置與主接地網(wǎng)相連接的均壓帶。變電所內采取防靜電接地及保護接地措施。考慮到微機保護、微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接地要求較高,電氣二次設備室接地采用銅排,且控制室二次設備用的接地點須與高壓配電裝置接地點分開,并盡量遠離,以免干擾二次設備運行4.6 交流所用電系統(tǒng)4.6.1 所用電系統(tǒng)接線方式本方案本
30、期一臺所用變壓器采用干式變壓器,接于10kVI段母線上,另一路電源引自所外施工電源,與所用變互為備用。380/220V所用電系統(tǒng)為單母線分段接線,正常時分列運行,四面屏布置,采用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作為所內直流裝置、主變有載調壓機構、所內照明、通風系統(tǒng)、110kV與10kV斷路器、隔離開關、檢修試驗、遠動、通信等設備的交流電源。4.6.2 屏柜布置所用電屏選用國產(chǎn)優(yōu)質的固定式低壓配電屏。低壓配電屏布置在綜合樓二層的電氣二次設備室。4.6.3 所用變容量選擇本變電所選用容量為80kVA的所用變。4.7 照明照明系統(tǒng)中正常工作照明采用380/220V三相四線制系統(tǒng),所用變供電。事故照明由所用電事故
31、照明交直流切換回路供電。5 電氣二次部分5.1 電氣二次線5.1.1 二次設備布置保護、測控裝置采用集中組柜方式,主變及110kV線路的保護柜和測控柜、110kV公用柜、遠動主機柜、直流柜、所用電柜等二次設備布置在綜合樓二樓的電氣二次設備室,1035kV線路的保護測控柜和公用柜等二次設備布置在綜合樓一樓的1035kV二次設備室,室內設空調系統(tǒng)。10kV線路及電容器組、35kV線路的電能表分別安裝在相應的開關柜。5.1.2 控制方式采用綜合自動化技術,按無人值班設計。由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的遠方控制端通過本所的遠方監(jiān)控終端對主要電氣設備進行監(jiān)視、控制。有關人員可在變電所內通過操作員工作站對主要電氣
32、設備進行調試、監(jiān)控、維護和部分管理。事故信號和預告信號由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采集/處理系統(tǒng)按照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和順序自動記錄,并通過遠方監(jiān)控終端傳至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通過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的CRT顯示報警畫面并打印故障數(shù)據(jù)。測量系統(tǒng)采集量按電氣測量儀表裝置設計技術規(guī)程配置。需要測量的交流電氣量,采用交流采樣;直流電氣量和非電氣量經(jīng)變送器轉換。測量量進入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進行采樣、處理、顯示和遠傳。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按本期規(guī)模考慮,按遠期規(guī)模留有擴展的余地。對所有需要遙控的設備都能實現(xiàn)就地/遠方控制方式,同一時間只允許一種控制方式有效。5.1.3 計量采用帶通信接口的智能電能表,電能表數(shù)據(jù)通過通信接口傳
33、給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于地方調度部門已建立電量計費系統(tǒng)主站的變電所,先傳至電量計費系統(tǒng)的采集器和路由器,再由路由器傳給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5.1.4 防誤操作配置一套離線式微機防誤操作裝置,與110kV設備的單元電氣閉鎖及10kV開關柜的機械閉鎖相結合,共同實現(xiàn)全變電所的防誤操作功能。5.1.5 所內通信無人值班變電所不設置調度匯接機及錄音系統(tǒng)。少人值班變電所設置一套錄音系統(tǒng)。5.1.6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置一套可視安全警戒報警系統(tǒng)。系統(tǒng)包含有紅外對射裝置、紅外或可視攝像頭、圖像信號處理主單元。安全警戒報警信號、圖像信號可通過與綜合自動化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RS485接口遠傳至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5.1.7
34、 GPS系統(tǒng)配置統(tǒng)一的時鐘同步系統(tǒng)(GPS),采用網(wǎng)絡對時方式。GPS對時脈沖信號經(jīng)總控單元、對時擴充裝置、對時網(wǎng)絡發(fā)送到各個智能設備及保護測控裝置。5.1.8 抗干擾1)選用抗干擾水平符合國家標準的微機繼電保護、測控及通信設備。2)連接回路采用屏蔽電纜或雙絞線屏蔽電纜。3) 保護屏之間的專用接地銅排直接連通,各行專用接地銅排首末同時聯(lián)接,然后在該接地網(wǎng)的一點經(jīng)載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銅排與二次設備室接地網(wǎng)聯(lián)通。5.2 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5.2.1 監(jiān)測范圍 監(jiān)測變電所內各電氣設備及其輔助設備的電氣量和非電氣量,信息量按35kV110kV無人值班變電所設計規(guī)程的規(guī)定采集。5.2.1.1 測量量1
35、)每回110kV進線三相電流、有功及無功功率;2)每段110kV母線三相電壓;3)每臺主變壓器中、低壓側三相電流、有功及無功功率、主變溫度;4)每回35kV饋線的單相電流、有功及無功功率;6)每段35kV母線三相電壓;4)每回10kV饋線的單相電流、有功及無功功率;5)每組10kV并聯(lián)電容器三相電流、無功功率;6)每段10kV母線三相電壓;7)每臺所用變低壓側三相電流、每段母線三相電壓;8)每段直流母線電壓。5.2.1.2 信號量1) 所有斷路器合位、跳位,110kV隔離開關合位、跳位,110kV接地隔離開關和主變中性點接地隔離開關合位信號;2)所有斷路器操作機構的全部電氣量和非電氣量異常、故
36、障信號; 3) 所有斷路器控制回路斷線信號;4) 所有保護裝置、測控裝置及自動裝置的供電電源消失信號,通信中斷信號; 5) 所有保護裝置及自動裝置動作信號;6) 所有保護及自動裝置運行/退出狀態(tài)及裝置內部各功能的投退狀況信號;7) 每段10kV母線的接地信號;8) PT二次接線交、直流回路斷線信號;9) 主變調壓開關分接頭位置信號;10) 遙控轉換為當?shù)乜刂菩盘枺?1) 直流系統(tǒng)接地信號,整流器故障信號,直流母線電壓過高、過低信號,絕緣監(jiān)測儀故障信號;12) 不停電電源故障信號;13) 火災報警信號;14) 安全警戒報警信號。5.2.2 控制范圍5.2.2.1 控制量1) 所有斷路器和電動隔離
37、開關合閘、分閘;2) 主變中性點接地隔離開關合閘、分閘;3) 保護信號的遠方復歸。5.2.2.2 調節(jié)量1) 主變有載調壓抽頭位置調節(jié);2)電壓、無功自動調節(jié)。5.2.3 監(jiān)控系統(tǒng)功能5.2.3.1 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時采集全所運行數(shù)據(jù),例如: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等模擬量;有功及無功電能量;斷路器、隔離開關等狀態(tài)量及保護和自動裝置動作信號量等等。并實時更新數(shù)據(jù)庫,同時進行邏輯判斷,實現(xiàn)操作閉鎖等。5.2.3.2 運行監(jiān)視運行人員在調度中心或集控中心通過遠方控制端人機接口的液晶顯示器畫面對變電所各電氣設備及輔助設備的運行工況及參數(shù)進行實時監(jiān)視。液晶顯示器畫面應包括電氣主接線圖、運
38、行監(jiān)視圖、單元接線圖、保護配置圖、各種信息一覽表、各種信息索引及設備參數(shù)表等。5.2.3.3 控制操作運行人員在地方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的遠方控制端通過鍵盤輸入,實現(xiàn)對變電所所設定的設備進行控制操作。5.2.3.4 事故報警當發(fā)生事故或運行設備工作異常時,在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自動以音響或語音報警,推出事故設備的畫面,并有相應畫塊符號閃光報警,推出事件性質和異常參數(shù)值。5.2.3.5 監(jiān)控系統(tǒng)接口通過傳輸接口(LAN或RS485)和相應規(guī)約轉換,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能與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的遠動設備及當?shù)氐奈C保護裝置、計量系統(tǒng)、直流系統(tǒng)、火災報警及安全警戒報警系統(tǒng)等通信,實現(xiàn)事件、故障和自診斷報告的報警
39、,實現(xiàn)保護定值的顯示、設定、修改及遠方復歸,實現(xiàn)事件記錄、同步對時、制表打印、拷貝等。信息的傳輸規(guī)約符合電力行業(yè)標準DL451等的有關規(guī)定。5.2.3.6 維護管理功能在變電所內設有操作員工作站,通過人機接口對系統(tǒng)進行診斷、管理、維護及擴充,主要包括整定、修改保護定值;修改、增刪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報表及畫面的在線編輯、在線診斷故障點等等。5.2.4 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結構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采用分層分布式開放性網(wǎng)絡結構,網(wǎng)絡分成站控層和間隔層兩層,并按強化站控層原則設計,系統(tǒng)按雙網(wǎng)雙遠動主機設置。站控層為雙以太網(wǎng)。間隔層雙網(wǎng)接入站控層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雙以太網(wǎng)接入,另一種是雙總線網(wǎng)經(jīng)網(wǎng)關接入,按供貨情況選其一
40、種。5.2.5 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設備布置 站控層設備和間隔層設備各自組柜,布置在綜合樓二次設備室。站控層和間隔層之間采用光纖通信或其他網(wǎng)絡通信。5.3 元件保護所有繼電保護均采用微機型保護裝置組柜,并帶通信接口。5.3.1 主變壓器保護按各套保護硬件相對獨立的原則配置。1)主變壓器差動保護;2) 高壓側復合電壓閉鎖過電流保護、主變中性點零序過電流保護、零序過電壓保護、間隙零序過電流保護;3)中壓側復合電壓閉鎖過電流保護;4)低壓側復合電壓閉鎖過電流保護;5)本體及有載調壓開關瓦斯等非電量保護; 6)過負荷保護。5.3.2 35kV饋線保護1)電壓閉鎖電流保護;2)三相一次重合閘、大電流閉鎖重合閘
41、;3)低周減載;4)小電流接地選線。5.3.3 35kV系統(tǒng)單相接地保護配置一套專用的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安裝在35kV公用柜。5.3.4 10kV饋線保護1)電壓閉鎖電流保護;2)三相一次重合閘、大電流閉鎖重合閘;3)低周減載;4)小電流接地選線。5.3.5 10kV電容器保護1)過電流保護;2)過電壓保護;3)低電壓保護;4)零序電壓保護。5.3.6 10kV系統(tǒng)單相接地保護配置一套專用的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安裝在10kV公用柜。5.4 直流系統(tǒng)5.4.1 接線方式 直流系統(tǒng)電壓等級采用220V,系統(tǒng)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向所內直流負荷供電,設一套充電器,采用一組蓄電池組。5.4.2 配置
42、方案 直流電源采用高頻開關直流電源,充電兼浮充電設備采用智能高頻開關電源模塊,電源模塊按N+1冗余配置。5.4.3 容量選擇 選用免維護閥控式全密封蓄電池,按2小時事故放電時間計算,蓄電池容量為120Ah。5.4.4 布置方式直流柜、蓄電池組柜布置在綜合樓的電氣二次設備室。5.5 交流不停電電源(UPS)按單套配置,容量3kVA,不帶電池,備用電源由直流系統(tǒng)供電。6. 土建部分6.1所區(qū)布置原則變電所的總平面布置根據(jù)生產(chǎn)工藝、運輸、防火、防爆、環(huán)境保護和施工等方面的要求,按最終規(guī)模對站區(qū)的建構筑物、管線及道路等進行統(tǒng)籌安排,合理布置,工藝流程順暢,考慮機械作業(yè)通道和空間,檢修維護方便,有利于施
43、工,便于擴建。6.1.1所區(qū)總平面及豎向布置6.1.1.1所區(qū)總平面布置所區(qū)總平面布置按最終建設規(guī)模進行規(guī)劃設計,分期建設。本方案最終建設規(guī)模為231.5MVA主變,一期安裝131.5MVA主變。110kV配電裝置為屋外式。為了便于描述,本典設方案假設所區(qū)自建建筑坐標(A軸)與實際工程的測量坐標(X軸)重疊,即所區(qū)為正北布置。根據(jù)工藝要求,沿A軸方向由南向北依次為綜合樓(含電氣二次設備室、10kV配電裝置室、10kV電容器室及消弧線圈室);兩臺主變;110kV屋外配電裝置。主變東側布置35kV配電裝置室,出線構架。主變北側為所區(qū)主干道。區(qū)大門口位于所區(qū)西南角,進所道路與所區(qū)主干道對接,以方便主
44、變運輸。為了方便管理,并在進站入口處設警衛(wèi)室。主變事故油池布置在兩臺主變西側;消防砂池布置在主變附近;消防水池布置在綜合樓西側。本方案所區(qū)圍墻內用地面積6024m2,所區(qū)圍墻長度314m。6.1.1.2 所區(qū)豎向布置為了能較好地反映此類型式變電所的造價水平,我們收集并分析了我省近年所完成此種規(guī)模變電所的信息,為此提出以下假設輸入設計資料:所址標高高于頻率為2%的最高洪水位或內澇水位,所區(qū)無需采取防洪、防澇措施;場地豎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假定場地平整設計標高為10.0m;所址土石方工程量做到自我挖填平衡,所區(qū)挖方量為5500m3,填方量為7000m3;填方邊坡擬采用漿砌石進行支擋,擋土墻工程量
45、為500m3;挖方邊坡采用自然放坡(1:1.5,下同),砌石保護,護坡面積為1000m2;場地表層耕植土外棄1900m3。針對以上工程設想,所區(qū)各主要建(構)筑物標高擬定如下: 表61 各主要建(構)筑物標高一覽表 序號名 稱室內零米或場地標高(m)1綜合樓10.552#1、#2主變壓器9.943110kV構架9.9110.03435kV配電裝置室10.50站外排雨水系統(tǒng)采用沿挖方邊坡坡頂2m外設置截水溝,沿挖方邊坡坡腳和擋土墻墻腳處修建排水溝以排除邊坡雨水的方式,排水引入所址附近既有的排水系統(tǒng)。圍墻外排水溝長度為600m。所內排水采用有組織排水方式,即:地面雨水口下水道站外排水溝。雨水口沿道
46、路邊布置,采用平蓖式雨水口,間距3035m左右。6.1.2 管溝布置所內溝道主要為電纜溝,電纜溝布置力求順直短捷,主溝平行于道路布置;溝道頂部高出設計地面0.10m,溝道縱向坡度不小于5;所內斷面在1.1x1.0m以上電纜溝均采用混凝土電纜溝,電纜跨公路部分采用埋管,其余電纜溝采用磚砌電纜溝,室外所有溝蓋板均采用包角鋼。110kV配電裝置的排水管考慮敷設在道路下;環(huán)主控聯(lián)合樓及主變的排水管敷設在道路外側。環(huán)主變壓器的消防水管采用地下埋設并靠近主變壓器,與排水管分側布置。6.1.3 道路及場地處理進所道路從所址附近既有公路引接,新建進所道路長度為300m(為假設輸入)。進所道路采用公路型砼路面,
47、路面寬4m,兩邊設路肩各0.5m。所內道路采用公路型砼路面。在綜合樓及主變周圍設主干道,路寬3.5m,轉彎半徑為9m、6m;綜合樓主入口前做砼地坪,可兼作停車場。為方便運行操作,在設備支架四周1.0m范圍內采用現(xiàn)澆砼地面,其余屋外配電裝置場地種植草皮。所區(qū)綠化擬在圍墻邊以及道路兩側和建筑物前后的空地中種植花果及矮小樹木,特別是主控樓的周圍及進站入口處作為綠化重點,以達到美化環(huán)境,減少污染噪音,場地輻射熱等目的。6.1.4 圍墻及大門 根據(jù)變電站實際情況,在變電站大門右側設置國家電網(wǎng)公司標識墻;變電站采用實體圍墻,高度為2.5米(城市變電站應結合周圍環(huán)境確定圍墻大門形式,可采用花式圍墻,高度為1
48、.8米)。大門均采用電動不銹鋼大門,寬5.0m,高1.8m。6.1.5 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表表62 所址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表 序號項 目單位數(shù) 量備 注1所址總用地面積m291341)所區(qū)圍墻內用地面積m260242)進所道路用地面積m220003)其它用地面積m21110估列,指圍墻外邊坡、排水溝等2進所道路長度( 路面寬4.5m)m300估列,砼路面3所內主電纜溝長度m242600600及以上4總建筑面積m28625所內道路廣場面積m28966屋外配電裝置場地處理面積m21507所區(qū)綠化面積m221258所區(qū)綠化用地系數(shù)%33.29所區(qū)圍墻長度m314實砌磚墻,高2.5m10圍墻外排水溝長度m
49、800估列11所址土方工程量挖 方m36700估列填 方m37000估列1)所區(qū)場地平整土方量挖 方m3/填 方m3/2)進所道路土方量挖 方m3/填 方m3/3)所址土(石)方綜合平整后需棄 方m31900估列,指耕植土取 土m3/12所內外擋土墻體積m3500估列,漿砌塊石13所內外護坡面積m21000估列,漿砌片石骨架內鋪草皮6.2建筑與結構6.2.1建筑6.2.1.1 建筑設計的一般原則變電所的建筑設計應遵循實用、安全、經(jīng)濟的原則,在內部空間及功能合理的基礎上,從建筑體型到立面細部及色彩加以處理,并與周邊建筑相協(xié)調。6.2.1.2設計依據(jù)火力發(fā)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229-9
50、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87;220500kV變電所設計技術規(guī)程SDJ2-88;變電所建筑結構設計技術規(guī)定NDGJ96-92。6.2.1.3建筑設計綜合樓為二層建筑,室內外地坪高差為0.3m。平面布置綜合樓根據(jù)工藝布置一層設有門廳、樓梯間、10kV配電裝置室、10kV,35kV二次設備室、消弧線圈室、消防器材間、工具間,層高4.50米;二層為電氣二次設備室、10kV電容器室、儀器儀表間,層高4.90米。電氣二次設備室活動地板面設計標高為4.80米。屋面設有1m組合式玻璃鋼水箱1個。建筑裝修外墻: 均采用方形飾面磚貼面, 雨蓬及室外樓梯欄板內外面貼方形飾面磚。 內墻:一層門廳和樓梯間、1
51、0kV,35kV二次設備室, 二層電氣二次設備室、消防器材間、儀器儀表間、工具間采用中等抹灰,白色水性水泥漆,衛(wèi)生間內墻貼瓷磚;10kV配電裝置室、消弧線圈室及10kV電容器室采用中等抹灰,白色水性涂料二度。樓地面:電氣二次設備室采用抗靜電活動地板, 10kV配電裝置室、消弧線圈室及10kV電容器室為水泥砂漿面層。其余為地磚樓地面; 頂棚:電氣二次設備室采用輕鋼龍骨鋁板吊頂, 10kV配電裝置室, 電容器室為白色水性涂料二度。其余為中等抹灰,白色水性涂料二度。屋面:防水等級為II級,高分子防水卷材一層,防水涂料一道,并做架空隔熱層。屋面排水采用有組織排水。門:門廳大門、10kV,35kV二次設
52、備室及電器二次設備室大門采用鋁合金地彈簧門;10kV配電裝置室、消防器材間、消弧線圈室及10kV電容器室采用乙級防火門;儀器儀表間及工具間采用膠合板門。窗:均采用塑鋼窗, 其中電氣二次設備室附設紗窗;10kV配電裝置室及10kV電容器室變室附鋼板網(wǎng);底層其他房間附鋁合金防盜網(wǎng),進風百葉窗為鋁合金百葉窗并附鋼板網(wǎng)。電氣二次設備室和休息室的窗戶上方均設窗簾盒及掛窗簾布遮陽。35kV屋內配電裝置室為單層建筑,層高5.80米。 外墻面采用方形飾面磚貼面, 內墻裝修為中等抹灰,白色水性涂料二度, 窗均采用塑鋼窗并附設鋼板網(wǎng), 門為防火門, 頂棚為白色水性涂料二度, 地面為水泥砂漿地面, 百葉窗為鋁合金百
53、葉窗并附鋼板網(wǎng)。6.2.2 結構部分設計基本風壓按0.77kPa(設計風速為35m/s),地震設計基本加速度值為0.10g。6.2.2.1 建筑物綜合樓和35kV屋內配電裝置室采用現(xiàn)澆鋼筋砼框架結構。綜合樓均按7進行抗震計算,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6.2.2.2 戶外構架110kV屋外配電裝置及主變構架柱考慮采用普通鋼筋混凝土環(huán)形桿。構架橫梁采用正三角形斷面格構式鋼橫梁,橫梁主材為角鋼,斜材為圓鋼。110kV設備支架采用普通鋼筋砼等徑桿,單柱支架頂部以鋼板為封頂板作設備基座,多柱支架以槽鋼為橫梁兼作設備基座。母線橋支架采用普通鋼筋砼等徑桿,槽鋼與鋼橫梁組成多跨門型架。所內設有兩根30米高獨立鋼管
54、避雷針。所有鋼構件均須熱鍍鋅處理。6.3基礎設計綜合樓和35kV屋內配電裝置室基礎為柱下獨立基礎,基礎埋深約22.5m,基底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130kPa設計。110kV屋外配電裝置構、支架級35kV出線構架基礎為大塊式素砼基礎,主變構架及基礎、獨立避雷針基礎均為大塊式素砼基礎,基礎埋深約22.5m,基底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130kPa設計。警衛(wèi)室為條形基礎,基礎埋深約1m,基底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130kPa設計。6.4采暖通風6.4.1變電站通風設計1) 10kV配電裝置室、35kV屋內配電裝置室:采用百葉窗自然進風、墻上軸流風機機械排風之事故通風方式,事故通風換氣次數(shù)
55、不少于12次/時,事故通風裝置兼作平時排風用。2) 電容器室:采用百葉窗自然進風、墻上軸流風機機械排風之通風方式,風量按通風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15次/時計算。3) 消弧線圈室:采用百葉窗自然進風、墻上軸流風機機械排風之通風方式,風量按通風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10次/時計算。4) 主控及繼電器室、電氣二次設備室:設換氣次數(shù)不小于6次/時的檢修通風裝置。5)所有通風機應在火災時切斷電源。6.4.2 變電站空調設計主控及繼電器室、電氣二次設備室夏季室內設計溫度25,相對濕度70,冬季室內設計溫度18。為保證室內控制儀表的正常運行,并為運行人員集中精力進行監(jiān)盤操作創(chuàng)造較好的工作環(huán)境,采用風冷分體機房專用柜式空調
56、就地布置。濕度大的地區(qū)應可設除濕機,或采用冷暖空調制熱降濕。6.5火災報警設置一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由感溫、感煙探測和報警處理控制器等元件組成。在電氣二次設備室、屋內配電裝置等重要部位安裝感煙感溫探頭,控制器接收的火災報警信號通過與綜合自動化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RS485接口遠傳至地方調度部門或集控中心。6.6 水工及消防6.6.1 水工部分6.6.1.1 供水系統(tǒng)水源:根據(jù)所址周圍情況,優(yōu)先考慮采用市政供水系統(tǒng)。6.6.1.2 所區(qū)給排水系統(tǒng)室內給排水綜合樓底層設衛(wèi)生間,在綜合樓屋外設一座2立方米的磚砌化糞池,室內排出的污水經(jīng)化糞池處理后排至雨水溝道。室外給排水所區(qū)道路排水采用明溝與暗管相結合排出所外。 排水檢查井的井蓋、蓋座和雨水篦均采用鑄鐵,所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纖坯布采購合同范本
- 農(nóng)信社借款合同范本
- 出售液壓設備合同范本
- 產(chǎn)品貨物裝運合同范本
- 出讓生鮮小店合同范本
- 勞務合同范本字體
- 出口服裝合同范本
- 中介房產(chǎn)股合同范本
- 公司設計合同范本
- 乙方基坑支護合同范本
- 廣告公司業(yè)務價格表
- 防水卷材熱老化試驗檢測記錄表
- 領導干部道德修養(yǎng)1
- Chapter-1-生物信息學簡介
- 房地產(chǎn)現(xiàn)金流量表
- 《ANSYS有限元基礎》課程教學大綱
- 國內外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模式的對比研究綜述
- 2022年露天煤礦安全資格證考試題庫-上(單選、多選題庫)
- 計價格(2002)10號文
- 青果巷歷史街區(qū)改造案例分析
- 樁身強度自動驗算表格Excel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