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的藝術特色淺析_第1頁
杜甫《登高》的藝術特色淺析_第2頁
杜甫《登高》的藝術特色淺析_第3頁
杜甫《登高》的藝術特色淺析_第4頁
杜甫《登高》的藝術特色淺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杜甫登高的藝術特色淺析本文是關于杜甫的文學文章,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 和分享。杜甫的詩歌登高可以說是艱難苦恨、離舌L悲愁的集大成者, 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 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登高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洛陽鞏縣(今屬河南幾曾住長安 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 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 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

2、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 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勝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 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 別”。登高這首詩寫于大歷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寓居 四川夔州時所作。公元765年,他的老友嚴武辭世,他在蜀地便失 去了生活等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況愈下,只好離開經營五六年的成 都草堂南下。本想直達夔州,卻因病魔纏身在云安呆了幾個月才到夔 州。如果不是當?shù)囟级桨孛盏恼疹櫵膊豢赡茉诖说刈∪齻€年頭, 可能還得四處漂泊。就在這三個年頭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難,身體 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這首詩是在極度困苦的情況下寫成的。楊倫 稱贊

3、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 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一、自成對比,渲染氣氛,烘托心情“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兩句描繪了兩幅畫面, 一是高江峽口,秋風獵獵,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二是江 水洲渚,水清沙白,群鳥翩躚,輕舞飛揚。后者的清麗精美、歡快明 朗(樂景)反襯出前者的凄清勁厲、揪人心懷(悲情),于此勁風悲鳴、 高猿哀嘯當中不難覺察詩人凄愴哀怨之心。“哀”字關涉全聯(lián),籠罩 全篇,讀來刺目痛心,毛骨悚然。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 萬重山”,全是歡歌笑語,不見半點傷心,是因為李白的好運與老杜 的潦倒天差地別之故。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huán)

4、境,用“風急”二字帶 動全聯(lián),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 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里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 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 經注江水)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 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 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 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 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 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

5、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首句, 未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 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贊語。時當深秋,晴空如海, 登高仰視,愈覺其迢迢無極,所以說“高”;夔州一帶,山高林密, 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不絕,所以說“哀”; 深秋九月,潭寒澗肅,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說“清”;風霜高 潔,水落石出所以說白”。因為臺高故愈覺其風大所以說急”; 風大則水鳥低飛盤旋,所以說回”。用字遣詞都極其貼切。天 高” “沙白”“猿嘯” “鳥飛”,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征 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 展示的境界,也

6、極雄渾高遠,飽含著詩人無窮的情思。二、仰觀俯察,寄寓遙深,措語天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边@兩句狀夔州之秋,也 分明隱喻落魄杜甫的人生之秋,沉郁悲涼,愴然至極。是啊,到了人 生的秋天,杜甫得到的不是天倫之樂,功成之勛,不是榮華富貴,飛 皇騰達,而是窮愁老病,百業(yè)無成,而是顛沛流離,形影相吊,人生 還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頷聯(lián)集中表現(xiàn)了夔州秋天的 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 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盁o 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 木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

7、志難酬的感 愴。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 “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 境”,是有道理的。遠眺之景,從大處落筆,上句寫山景,承首句; 下句寫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復交織,構成一幅非常生動的三 峽秋景圖,深秋風大,所以聞落葉之蕭蕭”;峽深流急,所以見波 濤之“滾滾”?!奥淠尽倍浴盁o邊”來形容,則見其境界之闊 大;“長江”而以“不盡”來形容,則見大江之無窮。在極其蕭颯荒 涼的景象中,又充滿著一種渾灝奔放的氣勢。兩句又多用雙聲迭字, 讀來音調鏗鏘,充滿著聲韻之美。三、直抒胸臆,血淚結晶,筆力千鈞“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p>

8、這兩句寫輾轉江湖,身 不由己,兇多吉少,有家難歸,此為“萬里”之悲;常年累月,馬不 停蹄,聚會離合,歡少苦多,此為“??汀敝?人生苦短,多災多 難,年邁體弱,疾病纏身,此為“多病”之悲;登高遠眺,臨風懷想, 天地一儒,形影相吊,此為孤獨”之悲;落魄潦倒,艱難苦恨,愁 生白發(fā),歲月不多,此為“霜鬢”之悲;時局動蕩,生靈涂炭,憂國 傷時,一籌莫展,此為“家國”之悲;異鄉(xiāng)飄泊,多病殘生,因病斷 酒,添愁惹恨,此為“斷飲”之悲。凡此種種,悲恨萬端,“剪 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鼻皟陕?lián)極力描寫 秋景,直到頸聯(lián),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臺”,則表明詩人是 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

9、中情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俺W?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 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 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xiāng)、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 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臺的感情,概括 進一聯(lián)“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 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lián)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lián)的?!盁o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 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 此已給作客思鄉(xiāng)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人悲秋苦病的 情思,加進離鄉(xiāng)萬

10、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文寫景 很自然地過渡到抒情。兩句寫出自己身多疾病長期漂泊的艱難處境和 秋景蕭瑟觸景生悲的愁苦心情?!叭f里悲秋常作客”,這是就空間方 面說,即所謂橫說”;“百年多病獨登臺”,這是就時間方面說, 即所謂“縱說”。兩句承上啟下,點出全詩主旨。在結構上,則層層 遞進,步步轉折,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宋人羅大經說:“萬里, 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 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 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保Q林玉露乙 編卷十五)作客登臺,已有游子思鄉(xiāng)之意,加上萬里漂泊,百年多病, 則孤零悲苦之情

11、便得到更進一層的描寫。最后以“艱難苦恨繁 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對結,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 使自己白發(fā)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 地登高望遠,現(xiàn)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 解的。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 溢于言外”(詩藪)?!捌D難苦恨”四個字不僅指作者自己萬里作 客,衰年多病的艱辛境況和身世遭遇同時也指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 廣大人民的辛酸痛苦?!安幻邞n戰(zhàn)伐”,“無力正乾坤”,正是這一 切“艱難苦恨”才使他頭上的白發(fā)愈來愈多而現(xiàn)在又已衰年多病, 獨自登臺,心情自然更加落寞,更加痛苦了。此時正須借酒排遣,但 又因

12、多???四、情感深沉,對仗工整,言簡意豐登高這首詩歌來說,前四句寫登高所見。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 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 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詩人面對這樣的境 象,后四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懷”就由此而生,抒寫了 “登高”的感慨。其中,頸聯(lián) 中“萬里”和“百年”從時空兩方面著筆,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尾聯(lián)“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又從白發(fā)日多,因病無法 喝酒,最后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這樣, 運用情隨境生的手法,不但使詩歌具有較強的形象感,使詩歌具有了 濃郁的抒

13、情氛圍,而且詩人觸境生情,憂國傷時之情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 致。對仗是指用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兩個短語或者句子 對稱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就杜甫這首登高來看,從首 聯(lián)到尾聯(lián)全詩都對仗,而且顯得流暢自然,所以后人推此詩為唐人七 律第一。比如,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不僅上 下兩句相對,風急天高”對渚清沙白”,猿嘯哀”對鳥飛 回”,十分工整,而且還有句中自對,上句“天對“風”;“高” 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有表示天象的, 有表示名物東側,有表示色彩的、也有表示物態(tài)的。在登高這首詩中,可以說每一句都表現(xiàn)出言簡義豐的特點。 就千古傳頌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一聯(lián)來說,宋 人羅大經說這兩句具有八層意思。其大意是說,“萬里”,離家之遠, “悲秋”言秋天讓人感到悲涼;“作客”點出了羈旅之愁,“常作客” 說明了半生飄零;“百年”喻指有限的人生,“多病”指百病纏 身;“登臺”登高遠眺,表示思鄉(xiāng)情懷,“獨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