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藝_第1頁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藝_第2頁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藝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藝制作山水盆景,除要具有地形地貌和山水盆景藝術的表現(xiàn)方法等理論知識外,還要掌握具體的制作技巧,必須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才 能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創(chuàng)作出高水平的盆景作品。觀選石料觀選石料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因石立意”,即在僅有一塊或幾塊石料的情況下,根據(jù)現(xiàn)有的石料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主題?!耙蚴⒁狻币浞?發(fā)揮石料的長處,避其短處,把具有自然紋理和丘塹、外形美觀的一面作正面,形態(tài)較差的一面作背面。如有幾塊松質(zhì)小石料,難以制作 出挺拔險峻的山水盆景,則可用來制作平遠式山水盆景,表現(xiàn)江南山青水秀的風光?!耙蚴⒁狻彼憩F(xiàn)的意境常受到一定限制。一般業(yè) 余盆景愛好者因石料較少,多為“因石立

2、意”,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另一種是“因意選石”,在石料較多的情況下,多采用此種方法。如在游 覽名勝古跡或名山大川之后,深為祖國壯麗河山所激發(fā),或讀一首好的詩詞而受到啟迪,有了創(chuàng)作的欲望,然后根據(jù)立意去挑選石料。 例如,欲制作表現(xiàn)當年紅軍長征時爬雪山情景的山水盆景,最好選用浮石、宣城石或珍珠巖等材料,以便很好地反映冰天雪地的山巒風光。 如欲制作表現(xiàn)陡峭石林風光的山景,應選擇斧劈石或煤石等細長條狀的石料。在大堆石料中挑選山石時,首先要挑選好主峰的石料,然后再挑選與主峰形態(tài)、色澤、紋理、質(zhì)地相協(xié)調(diào)的較小石料。在選石時, 注意挑選具有“瘦、漏、透、皺”的山石,以便生動地表現(xiàn)山峰的各種形態(tài)。下面將具有這幾種

3、形狀的石料及其加工方法與用途分別介紹如下:瘦。瘦型石概括地說,就是有棱角的長條狀石料。瘦型石可布置成壁立當空、孤峙無倚的姿態(tài),看去有亭亭玉立之感。瘦型石能充 分顯示山峰的峻秀挺拔、崔巍雄奇,臃則反之。漏。漏在山水景物中指倒掛于山體的部分。漏的位置一般在巖洞中或懸崖峭壁突出處漏可增加山水盆景的美感。在松質(zhì)石料上, 可用鋸截和雕琢的方法做倒掛。鋸截前,先觀察好石料,確定是否宜做倒掛和做倒掛的位置,如果適合做倒掛,在下鋸前先按預定位置劃 出鋸截線,依線下鋸。鋸后如有不理想處,可用鋼鋸條、小刻刀或小鏗再進行加工。加工時動作要輕,并把倒掛部分向上,否則倒掛部 分易斷。用硬質(zhì)石料做倒掛,多在懸崖峭壁處用水

4、泥膠合上一塊瘦型石,膠合上去的石料形態(tài)必須和峰巒協(xié)調(diào),否則不美。膠合處水 泥外露部分的痕跡,可撒一層山石粉末遮蓋。透。透是要求石料上有洞穴,可以透過視線。透,除能使山水盆景更加美觀外,還能起到調(diào)整重心的作用。如山石一側(cè)過實,使 主體重心不穩(wěn)時,可在過實部分鑿洞,以達到平衡,同時也做到實中有虛,解決了虛與實之間的矛盾,使虛實結(jié)結(jié)合恰到好處。皺。皺是指山石上的紋理。它如同衣服上的皺榴,皺而有律,繁而不亂?,F(xiàn)置于杭州花圃的皺云峰,就是表現(xiàn)這種形式的代表 作。山水盆景常用的皺法有以下五種:A斧劈皺。這種皺法大都用來表現(xiàn)高聳的山峰,適合于較硬的石料,其形狀好像是斧劈刀砍后留下的痕跡,有的縱橫交錯,形似亂

5、 柴。B披麻皺。這種皺常用來表現(xiàn)不太高的山巒。最好選用質(zhì)地疏松的此種石料。C卷云皺。這種皺宜表現(xiàn)蒼老的山巒,以松質(zhì)石料為宜。D荷葉皺。這種皺似經(jīng)雨水沖刷,石溝深陷,猶如荷葉的筋絡。E折帶皺。這種皺主要表現(xiàn)成巖山岳,特別是崩斷的斜面,其轉(zhuǎn)折的地方根自然,就像折帶一樣。有的石料自身便具有天然的折帶皺 形。(1)斧劈皺(2)披麻皺(3)卷云皺(4)荷葉皺(5)折帶皺到商店購買石料時,如能找到瘦、透、皺、漏俱全的石料當然最理想,但通常難以 找到,具備其中12項也就可以了。一般來講,長條狀石料比圓形石料更便于造型,加工時浪費也少。在選購吸水石如蘆管石時,最好 選擇其質(zhì)地屬中等硬度又能吸水的石料,石質(zhì)過軟

6、過硬都不好;石料軟,吸水性能雖好,但質(zhì)地不堅韌,在加工和搬動時容易破碎;石 料過硬,吸水性能差;做成山水盆景,下部濕而上部干,也不美觀。同時 還要考慮加工問題,硬質(zhì)石料因其質(zhì)地堅硬難以加工。一件盆 景的優(yōu)劣,同選石的形態(tài)、質(zhì)量有很大關系。如果石料選擇得好,不但加工省時省力,石料浪費少,而且自然情趣濃厚,有時甚至不用雕 琢,只把底部鋸平,再配幾個小山巒,就成為一件優(yōu)秀的盆景作品。在制作山水盆景時,是先鋁截后雕琢,還是先雕琢后鋸截,各人的習慣不一樣。一般來說,如果先鋸截后雕琢,就要求制作者必須 有較高的技術和對石料結(jié)構有充分的了解,否則一旦雕壞,就難以補救。如果先雕琢后鋸截,一旦雕琢失誤,還可隨機

7、應變予以補救。鋸截一塊或數(shù)塊石料不經(jīng)鋸截就能制作山水盆景,那是非常罕見的,所以鋸截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功之一。要鋸平山石底部, 應先確定正確的鋸截線。鋸截線常用水浸法確定,即把要鋸掉的那部分山石浸入水中,然后迅速把石料拿出,水浸的痕跡,用粉筆圍繞 石料劃一條線。鋸截時把石料放倒,沿線垂直向下鋸,大塊石料要從幾個方面鋸截方能把石料鋸開。要把鋸拿穩(wěn)拿直,如鋸條稍斜一點, 鋸截后的誤差就大了。鋸截較硬的石料時,應邊鋸邊加水,不使鋸條溫度過高而減慢鋸截速度。同時要注意盡量不損壞石料邊角,因為 邊的美在山水盆景中是至關重要的。鋸截后如底部不太平,可用砂輪磨平或在水泥地面磨平,一般不要再鋸,因為再鋸峰巒將

8、變矮,也 不一定能鋸平。如截小塊松質(zhì)石料 有些質(zhì)地堅硬的石料,特別是大塊硬質(zhì)石料,鋸截比較困難,可用加熱法分開。加熱法是 將石料放 在火上燒烤到一定熱度,迅速離火,放在地上,立即向石料上澆冷水,利用熱脹冷縮原理,使石料在紋理處產(chǎn)生裂痕,再輕輕敲擊或輕摔, 大塊石料便會分裂成若干塊小石料。這些小石料一般是從自然紋理處裂開的,所以形態(tài)自然,有時還可能出現(xiàn)具有天然姿色的優(yōu)美石塊。 因為各種石料的結(jié)構不同,大小不等,火源也不一樣,所以對燒烤時間要靈活掌握,一般不要使石料溫度太高,敲擊、摔打時用力不要過 大,否則石料過碎,不好使用。墨石不要用加熱分開法,因為墨石加熱后就會變白變酥,無法使用。如果準備將一

9、塊大的石料鋸開做幾 個峰巒,應首先考慮主峰。因為主峰是一件盆景的主,主峰的好壞是盆景成敗的關鍵,所以要把最精華的那部分用做主峰。當然,次峰、 配峰也是盆景的組成部分,不可忽略,次峰、配峰處理得好可以更好地襯托主峰,但要注意不可喧賓奪主,要客隨主行。關于石料鋸截, 下面舉兩個具體實例加以說明。例一:如果手頭有一塊基本呈橢圓形而姿色比較優(yōu)美的石料,可按體量2: 8鋸開,把大塊石料略經(jīng)加工,做成獨峰式山水盆景,將 小塊石料鋸成23塊,作為山腳下的小石,這樣就制成一件美麗的山水盆景了。例二:如果手頭有一塊基本呈圓形而沒有什末姿色的浮石,可把它鋸截成大小不等、粗細不一、高矮不齊的數(shù)塊石料素材來制作盆 景

10、。鋸截前,要仔細觀察石料,先找出比較優(yōu)美的部位大都呈長條狀,除質(zhì)地較軟外,其它方面和斧劈石相似。在這種石料上,可用一段鋼鋸條的鋸齒劃紋理,劃時應有一定曲折,有的地 方用力大,有的地方用力小,使劃出的紋理彎曲深淺有所變化,顯得自然美觀。雕琢山石坡腳和關鍵部位的紋理時,除注意用力要輕外,還要注意方法。雕琢坡腳處的紋理,應把峰巒倒過來,頂部向下,底面向上, 由底部向頂部雕琢,否則坡腳處的石料容易被成塊琢下,會破壞坡腳的美觀。對于保留有天然皺招的石料,在加工時務使新雕琢的皺招與天然皺褶一致,如果一塊山石上出現(xiàn)幾種皺褶,就既不自然也不美觀了。 倒掛部分的皺褶,最好在倒掛鋸截前雕琢,如在倒掛制成后再加工,

11、則不要采用琢的辦法,宜用刻刀輕輕雕刻或用鋼鋸條拉劃,否則石料 容易斷裂,而前功盡棄。山石洞穴的雕琢山石上的人工洞穴也是采用雕琢完成的。在山石上琢洞,如位置適宜,形態(tài)多變(不要呈圓形或方形),除可增添山石的美感外,還可 調(diào)整重心,并使虛實相宜。但山石上的洞穴不可琢得太多,太多就會使山峰顯得支離破碎,缺乏整體感。洞穴最好呈不規(guī)則形,并有一定 曲折,使人看了產(chǎn)生深遠莫測之感,加深山水盆景的意境。至于在何處鑿洞適宜,則要根據(jù)整個盆景峰巒的形態(tài)布局,靈活掌握。因勢利導,據(jù)形授意有些松質(zhì)石料,其內(nèi)部結(jié)構并不全是松質(zhì),而是有松有硬,松質(zhì)好比人體肌肉,硬質(zhì)好比人體筋骨,雕琢時應首先雕松軟部分,有時 只要把松軟

12、部分去掉,就顯露出“筋骨”優(yōu)美的自然姿色,可能比原設計的圖案還美。在加工硬度較大的“筋骨A221;部分時,則要注意 因勢利導,據(jù)形授意,如果不顧其石質(zhì)、形態(tài),一味追求“奇、透、險”的構圖,一旦使“筋骨”部分受損,那么很可能在末加工完時, 峰巒就斷了,即使當時不斷,以后在搬運中也易折斷。因此,對于一塊松質(zhì)石料,準備將其雕琢成什么形態(tài),不能完全按人的主觀意愿行 事,還要取決于石料的具體情況。在雕琢時,萬一把石料鑿斷,處理方法有二:一是根據(jù)石料斷裂后的特點重新立意;二是把斷裂的石料 再巧妙地膠合在一起。但也有時由于不慎琢掉一塊石料,卻偶然出現(xiàn)奇峰,可謂“歪訂正著”。消除加工痕跡的方法山石雕琢之后,常

13、常留有加工的痕跡,影響山石的美觀,應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松質(zhì)石料加工完畢之后,可用鐵刷子從上向下或從下向上地刷幾遍,使紋理保持一致,顯得比較自然。吸水石盆景制作好以后,應使石面生出一層青苔,既能掩蓋雕琢痕跡,又能增加美感。但這種方法需要較長的時間,如欲速成, 可采用另外一種辦法即煙熏法:就是把山石在點著的柴草煙霧中熏一下,但必須注意熏的時間不要太長,顏色不能太深,否則不美觀也不 自然。如果不生苔、不煙熏,只要經(jīng)常保持盆內(nèi)有水,幾個月后,空氣中的塵土吸附于山石表面,鋸截雕琢的痕跡也會自然消失。在景物制成后,可向山石表面均勻地涂一遍淡墨來消除加工痕跡。涂時要寧淡勿深,一遍不成再涂一遍。

14、對墨色或深灰色硬質(zhì)石料,可用自行車上光蠟,略加一點黑色鞋油,將二者混合均勻后,用小毛刷或布塊把它涂在山石加工痕跡 處。涂時應注意不要涂得太厚,薄薄一層即可。然后用于布擦幾遍,加工痕跡即可消除。拼接膠合1 .拼接膠合的必要性制作山水盆景,不經(jīng)拼接膠合,只用鋸截、雕琢即告完成的情況是極少的,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的山水盆景都是由數(shù)塊山石巧妙地拼接膠 合而制成的。拼接膠合通常用于以下幾種情況:石料短缺,而且較零碎,或者僅有一些片狀石料,要制作大一些的盆景,就都要把這些石料拼接膠合后使用。加工過程中,不恒損壞石料,又無其它材料可代替,這就要把損壞的部分再膠合上去;(3 )山石經(jīng)過加工,仍感某些部位不夠滿意,這

15、時就要拼接膠合上一塊至幾塊小山石,彌補缺欠。(4)山石布局造型完成后,凡需連接在一起的峰巒及坡腳小石,都要用水泥砂漿或化學粘合劑進行膠合。同類石科的拼接胺合在對同類石料進行拼接膠合時,一定要注意兩塊石料在紋理、結(jié)構及氣勢上相仿,如果它們各不相同,應先加工,使之相同后再進行 拼接膠合。否則,制成的盆景不能渾然一體,給人以東拼西湊的感覺。長形石料的膠合膠合長條狀石料時(如斧劈石、砂積石),因底部面積較小,不易立穩(wěn),有時還可能把石料摔斷。為此,可采用先臥后立的兩次膠合法: 即在一塊木板上,先鋪一層牛皮紙,在紙上撤一層加工石料時鋸下來的石末或砂子,按設計構圖,把位置選定的石料放平墊穩(wěn),然后把要 膠合上

16、的一兩塊石料,放適當位置上,看是否平穩(wěn),凡不平穩(wěn)之處都應放小石墊穩(wěn)。試好后,在需要膠合的地方抹上水泥漿,并把底部對齊,必要時線纏繞,使拼接的山石保持既定的姿勢,再在膠合處撒一層原石粉。 等水泥基本粘牢后,用水沖去未粘牢的石粉末或砂粒,把巳粘合在一起的峰巒豎立好(因幾塊峰巒粘合后,底部面積大穩(wěn)不成問題),然后 按原設計構圖,再把其它的山石膠合上。巧接吸水石要把兩塊吸水石上下拼接膠合在一起,既不影響吸水,又不顯露膠合的水泥,也無明顯的拼接痕跡,這對初學者來說確有一定難度, 但如能掌握要領,還是可以做好的。在拼接前,先把兩塊石料吻合部進行雕琢。為擴大接觸面,使之膠合牢固,最好把兩塊石料吻合部雕 琢成

17、犬牙交錯狀。為了使水能上吸和便于固定,下面的石料應比上面的寬一些。雕琢好以后,用水沖去石料上的粉末,在吻合部大部分接 觸面上,涂一層有一定粘性的泥土拌成的泥漿(切忌用沙性很大的泥土拌漿,因沙性土吸水性能差),在少部分接觸面上抹一層水泥漿(一般 抹在石料左右兩端),然后適當加壓,使兩塊石料接觸緊密兩塊較大的山石上下拼接膠合時,需用一兩塊小補石(質(zhì)地較硬又能吸水的細長 條狀小石),在補石兩端抹水泥漿,中間涂泥漿。補石涂泥漿處要和上下山石拼接涂的泥漿相連,這樣經(jīng)由下部山石吸上來的水,不但能上 升到上部山石上,還可以通過泥漿滲透到補石上。補石擺放的位置,要根據(jù)整個山水盆景的形態(tài)、大小和峰巒多少而定。亦

18、可用次峰或配 峰作補石。兩塊較大的石料上下拼接后,為防止定型前松動走形,應在適當部位放兩塊木條或竹片,用松緊帶或線繩將其同山石緊緊纏繞 在一起,一周左右方可拆除木條,再過35天山石才能搬動。山石膠合后,凡有水泥外露的地方,都要用毛筆蘸水刷掉,并在所有膠合處撤一層原石料粉末。如拼接的技術掌握得好,運用得當、 就可達到“雖為人作,宛如天成”的地步。(1)水泥漿(2)泥漿(3)成形山水盆景5 .膠合材科膠合山石的材料有水泥、沙子、化學粘合劑及染料等,其中最常用并且用量最大的是水泥。(1)水泥目前各地生產(chǎn)的水泥有灰色、土黃色、白色等;其強度有“ 250”、“300”、“400”、“500”、“600”

19、等不同標號。標號越大,抗壓強度 越高。在一般情況下,水泥抗壓強度的延伸發(fā)展規(guī)律是,前7天發(fā)展最快,膠合后第3天抗壓強度可達最大強度的1/3左右,7天時可達 強度的1/2,到第28天時強度接近最大值。水泥強度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山石用水泥膠合后,如溫度低、濕度不夠,就 達不到上述強度。當溫度低于0C時,膠合山石的水泥將硬化,不但停止發(fā)展,而且可能因部分水分結(jié)冰膨脹使水泥強度降低,甚至在膠 合的地方出現(xiàn)裂紋。如濕度不夠,也會影響膠合水泥強度的增長,還可能出現(xiàn)干縮裂紋現(xiàn)象,所以用水泥膠合后,要經(jīng)常向山石上噴水。 膠合山石時,最好選擇和山石顏色相同的水泥。但目前尚未見有黑色水泥,如要膠合墨石等黑色石料,可在水泥漿中加入適量煤末或墨汁, 使之變成黑色。膠合小型、微型山水盆景時,把水泥加水調(diào)成糊狀即可使用,不必加入砂子。膠合大、中型山水盆景時,應在水泥漿中加 入適量砂子(再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