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病學總論解剖定位文檔資料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1.gif)
![神病學總論解剖定位文檔資料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2.gif)
![神病學總論解剖定位文檔資料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3.gif)
![神病學總論解剖定位文檔資料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4.gif)
![神病學總論解剖定位文檔資料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f0d0b193aab4406598ea01d8b62511d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缺損癥狀 正常功能減弱或缺失(偏癱) 刺激癥狀 神經結構受激惹時所產生的過 度興奮(癇性發(fā)作、根性痛) 釋放癥狀 高級中樞受損后,其控制的低級 中樞功能釋放(錐體束征) 休克癥狀 CNS急性局部嚴重病變,引起與 之功能相關的遠隔部位神經功能短暫 缺失. 腦休克:腦出血。脊髓休克: 急性脊髓橫貫性病變-下單位癱。第二章 神經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及病損的定位診斷第一節(jié) 中樞神經一、大腦半球(一)額葉病損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外側面 額極病變:以精神障礙為主 中央前回病變:Jackson癲癇或單癱 額上回后部病變:對側上肢強握和摸索反射。 額中回后部病變:雙眼凝視障礙 優(yōu)勢側額下回后部病變:產生運動性失語。內
2、側面后部的旁中央小葉病變:對側膝以下癱瘓, 伴有尿便障礙底面:腫瘤 Foster-Kennedy syndrome(二)頂葉病損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中央后回和頂上小葉病變:對側復合性感覺障礙(破壞、刺激性)頂下小葉病變體像障礙:優(yōu)勢側角回Gerstmann syndrome: 計算不能,手指認、左右辨別不能、失寫癥,有時伴有失讀。失用癥:優(yōu)勢側緣上回(三)顳葉病變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Wernicke區(qū):優(yōu)勢半球顳上回后部,可出現(xiàn)感覺性失語優(yōu)勢半球顳中回后部:命名性失語顳葉鉤回損害:鉤回發(fā)作海馬損害:癲癇,精神異常,嚴重記憶障礙等雙側顳葉病變:精神癥狀顳葉深部的視輻射纖維和視束損害:兩眼對側視野的同向上象限
3、盲(四)枕葉病變表現(xiàn)及定位診斷視覺中樞病變:皮質盲,對側視野偏盲,黃斑回避。優(yōu)勢側紋狀區(qū)周圍病變:視覺失認癥頂枕顳交界區(qū):視物變形,癲癇的先兆。二、內囊內囊位于尾狀核、豆狀核及丘腦之間分為前肢、后肢和膝部。完全性內囊損害:“三偏”綜合癥部分性內囊損害:“三偏”、偏身共濟失調、一側中樞性面舌癱或運動性失語的部分癥狀三、基底神經節(jié)病變表現(xiàn)1.新紋狀體病變:肌張力減低-運動過多綜合征,主要產生舞蹈樣動作、手足徐動癥和偏身投擲運動等。2.舊紋狀體和黑質:肌張力增高-運動減少綜合征,主要產生肌張力增高、運動減少、靜止性震顫.四、間腦丘腦病變產生丘腦綜合癥,主要為對側感覺障礙,可出現(xiàn)丘腦痛,對側不自主運動
4、,并有情感和記憶障礙。上丘腦病變常見于松果體腫瘤,表現(xiàn)為瞳孔對光反射消失;眼球垂直同向運動障礙;神經性耳聾;共濟失調。丘腦底核可出現(xiàn)對側上肢的偏身投擲運動。五、腦干延髓延髓上端的背外側病變:延髓背外側綜合征 Wallenberg syndrome ,小腳后下動脈閉塞,表現(xiàn)為: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前庭神經核);吞咽困難、構音障礙、咽反射消失(疑核、舌咽N、迷走N);同側面部痛覺、溫度覺障礙(三叉N脊束核),對側偏身痛溫覺障礙(脊髓丘腦側束);同側小腦性共濟失調(小腦半球,繩狀體,脊髓小腦側束);同側Horner氏綜合征(交感神經下行纖維)。腦橋閉鎖綜合征Locked-in syndrom
5、e :腦橋基底部病變,雙側皮質核束皮質脊髓束受損致幾乎全部運動功能喪失,患者不能主語,不能吞咽,不能活動,但意識清醒,以睜閉眼或眼球的上下活動與外界建立聯(lián)系。橋腦腹外側部損害:Millard-Gulber syndrome 腦橋腹外側部綜合征,傷及錐體束、外展神經及面神經、脊髓丘腦束和內側丘系。表現(xiàn)為 同側外展神經癱;同側周圍性面癱;對側舌下神經癱;對側中樞性肢體癱;對側偏身感覺障礙。橋腦基底腹內側綜合征Foville syndrome :常見于基底動脈旁正中支閉塞。病灶側周圍性面癱、眼球不能外展,兩眼向病灶對側凝視麻痹,對側中樞性偏癱。中腦大腦腳綜合征Weber syndrome :大腦腳底
6、損害,影響錐體束及動眼神經。臨床表現(xiàn)為病側動眼神經麻痹和對側中樞性偏癱。紅核綜合征Benedikt syndrome :基底動脈腳間支或大腦后動脈梗死,病變損害一側紅核,致同側動眼神經麻痹;對側震顫、強直或舞蹈樣運動、手足徐動癥及共濟失調;對側肢體深感覺和精細觸覺障礙。小腦外形分部功能絨球小結葉原小腦按外形按發(fā)生維持平衡舊小腦新小腦小腦半球外側部半球內側部+其余小腦蚓調節(jié)肌張力運動協(xié)調按纖維連系前庭小腦脊髓小腦大腦小腦六、小腦損害表現(xiàn)及功能共濟失調:蚓部軀干,半球同側肢體眼震;小腦性語言;肌張力減低;小腦性發(fā)作:小腦占位性病變時四肢強直、角弓反張、神志不清。1. 病變同側損害節(jié)段以下上運動神經
7、元癱瘓2. 同側損害節(jié)段以下深感覺障礙3. 對側損害節(jié)段以下痛溫覺障礙4. 觸覺保持良好 (一)脊髓半側損害:脊髓半切綜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七、脊髓(二)脊髓橫貫性損害A total cord transection 主要癥狀:受損平面以下 雙側感覺缺失 運動障礙二便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急性期脊髓休克癥狀24周后漸轉為中樞性癱 1.高頸髓(C1-4): 受損平面以下各種感覺缺失 四肢中樞性癱 括約肌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四肢、軀干多無汗 位置高時出現(xiàn)延髓損害表現(xiàn)2.頸膨大(C5-T2):根性痛 受損平面以下各種感覺缺失 上肢周圍性癱;下肢中樞性癱排尿障礙 C8、
8、T1側角 Horner Syndrome 反射定位 3.胸髓(T3-12)束帶感 全感覺缺失 雙下肢中樞性癱(截癱) 括約肌障礙 腹壁反射消失 T4、5血供較差,最易發(fā)病4.腰膨大(L1-S2): 根性痛:上段 腹股溝區(qū)/下背部,下段 坐骨神經痛 雙下肢及會陰部各種感覺缺失 雙下肢周圍性癱 括約肌障礙反射定位: (S1-3 陽痿) 5.脊髓圓錐(S3-5和尾節(jié)) 無雙下肢癱,無錐體束征 感覺缺失:肛門周圍和會陰部,呈鞍狀分布,髓內病變呈分離性感覺障礙 肛門反射消失 性功能障礙 真性尿失禁:見于外傷、腫瘤 6.馬尾神經根(L2-尾1):見于外傷性腰椎間盤脫出(L1,2以下),馬尾腫瘤與圓錐病變相
9、似,癥狀可單側或不對稱。 根性痛、感覺障礙:會陰部、股部、小腿下肢周圍性癱括約肌障礙常不明顯 第三節(jié) 腦神經篩孔嗅球嗅中樞病變嗅神經、嗅球嗅束病變鼻腔局部病變嗅神經Olfactory n.上鼻甲和相應鼻中隔粘膜嗅絲(端腦) 二、視神經 視覺傳導徑路: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束外側膝狀體視輻射(內囊、頂枕束、顳枕束)枕葉視中樞(一)視神經不同部位損害1視神經 2視交叉中央部 3視交叉外側部 4視束5.視輻射及中樞(枕) 6視輻射下部(顳) 7視輻射上部(頂) (二)視乳頭異常視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主要客觀體征之一。早期表現(xiàn)為視乳頭充血、邊緣模糊不清、生理凹陷消失、靜脈淤血。視神經萎縮:表現(xiàn)視力減
10、退或消失,瞳孔擴大,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煞譃樵l(fā)性和繼發(fā)性。(三)視覺障礙 見書P81第三章六節(jié) 1.單眼視力障礙)突然視力喪失 (1)眼動脈、視網膜中央動脈閉塞 (2)單眼一過性黑朦(頸內動脈TIA、眼 型偏頭痛) )進行性視力障礙 (1) 數(shù)h, d ,脫髓鞘。(2)進行性不規(guī)則視野缺損,之后視力障礙或失明,見于視神經壓迫性病變,如腫瘤、A瘤、Foster-Kennedy syndrome)雙眼一過性視力障礙: 雙側枕葉視中樞TIA,閉塞可引起皮質盲(瞳孔、光反射存在))進行性雙眼視力障礙: 中毒、營養(yǎng)缺乏性視神經病 原發(fā)性視神經萎縮 視乳頭水腫(腫瘤、血腫、炎癥-ICP 增高) )雙顳
11、側偏盲:視交叉中心部受損. )對側同向性偏盲:視束、外側膝狀體、視輻射完全損害、一側枕葉視中樞的病變 )對側視野同向象限盲 上象限盲:顳葉后部病變使視輻射下部受損所致 下象限盲:見頂葉病變使視輻射上部受損 trochlear n.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上斜肌動眼N 副核腳間窩(中腦)動眼N 核眶 上 裂上支 上直肌 上瞼提肌內、下直肌,下斜肌下支瞳孔括約肌睫狀肌展神經外直肌 海 綿 竇睫狀N節(jié)前髓帆(下丘下方)滑車N核Abducent n.展N核橋延溝(內)Oculomotor n.(一)周圍性眼肌麻痹動眼神經麻痹:上瞼下垂,外斜視、復視、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調節(jié)反射消失滑車神經麻痹:上斜肌麻痹,
12、下樓時出現(xiàn)復視外展神經麻痹:內斜視,眼球不能外展,復視(二)核性眼肌麻痹 腦干內3、4、6對顱神經核損害 常合并鄰近神經結構損害:展神經核受損常累及面神經和錐體束等. 動眼神經核群分散,可選擇性損害個別核,并可累及雙側的核。(三)核間性眼肌麻痹 前核間性眼肌麻痹病變: 一側內側縱束上行纖維受損。表現(xiàn): 雙眼向同側注視時,同側眼球可以外展(可伴有眼震),對側眼球不能內收,但雙眼集合運動正常后核間性眼肌麻痹 一側內側縱束下行纖維受損 雙眼向同側注視時,同側眼球不能外展,對側眼球可以內收一個半綜合征 一側腦橋被蓋部病變引起該側副外展神經核或PPRF受損,病變同時累及對側已交叉過來的支配同側動眼神經核
13、的內側縱束 。 向病灶側的凝視麻痹,即同側眼球不能外展和內收,對側眼球不能內收;向病灶對側凝視,同側眼球固定,對側眼球可以外展。(四)中樞性(核上性)眼肌麻痹病變: 皮層眼球水平同向運動中樞(側視中樞)即額中回后部表現(xiàn): 雙眼水平同向運動障礙即凝視麻痹(gaze palsy),即雙眼向病灶側凝視。刺激性病灶引起雙眼向病灶對側的同向偏斜(五)垂直性眼球運動障礙帕里諾綜合征(Parinaud syndrome) 雙眼向上垂直運動不能 上丘眼球垂直同向運動皮質下中樞損害動眼危象:上丘刺激性病變導致雙眼發(fā)作性轉向上方。(六)瞳孔調節(jié)障礙瞳孔的大小: 普通光線下瞳孔的正常直徑為24mm瞳孔大小的調節(jié):動
14、眼神經副交感纖維支配瞳孔括約肌頸上交感神經節(jié)交感纖維瞳孔散大肌 傳導徑路: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束中腦頂蓋前區(qū) Edinger-Westphal核動眼神經睫狀神經節(jié)節(jié)后纖維瞳孔括約肌。 指注視近物時雙眼會聚及瞳孔縮小的反應,也合稱集合反射 。調節(jié)反射喪失見于白喉及腦炎。輻輳反射喪失見于帕金森綜合征及中腦病變。5.阿羅(Argyll-Robertson)瞳孔 對光反射消失,調節(jié)反射存在。頂蓋前區(qū)光反射徑路受損所致,多見于神經梅毒。 6艾迪瞳孔 又稱強直性瞳孔(tonic pupil) 表現(xiàn)一側瞳孔散大,只在暗處強光持續(xù)照射瞳孔才出現(xiàn)緩慢收縮,光照停止后瞳孔緩慢散大。調節(jié)反射同樣緩慢出現(xiàn),緩慢恢復。
15、 7霍納征(Horner sign) 一側瞳孔縮小、眼裂變小(瞼板肌麻痹)、眼球內陷(眼眶肌麻痹),可伴同側面部少汗。見于頸上交感神經徑路損害及腦干網狀結構的交感纖維損害?;艏{征,左眼(七)眼震 第三章第八節(jié)P82眼球震顫(nystagmus)眼球注視某一點時發(fā)生節(jié)律性往返運動。眼球震顫的方向有水平性、垂直性、旋轉性、斜動性和混合性,其中以水平性為多見。分類如下(一)眼源性眼震 由于視覺系統(tǒng)疾病或眼外肌麻痹引起的眼震,表現(xiàn)為水平擺動性眼震,幅度細小,持續(xù)時間長,可為永久性。(二)前庭性眼球震顫 前庭周圍性和中樞性眼震鑒別特點前庭周圍性前庭中樞性病變部位內耳或前庭神經內聽道部分病變腦干、小腦、少
16、數(shù)為中腦形式水平眼震水平、垂直、旋轉、多變持續(xù)時間短,發(fā)作性較長與眩暈的關系一致不一致閉目難立征向眼震的慢向傾斜,與頭位有一定的關系傾倒方向不定,與頭位無關聽力障礙常有不明顯前庭功能障礙明顯不明顯或正常中樞癥狀與體征無常有腦干或小腦體征標本觀察 面神經 膝神經節(jié)位聽神經vestibulocochlear前庭神經蝸神經前庭神經前庭神經蝸神經蝸神經腦橋小腦三角前庭蝸神經內耳門前庭N核蝸N核聽覺障礙 見P82第三章第七節(jié) 耳聾 傳導性耳聾(傳音性耳聾) 外耳道和中耳病變,如外耳道異物或耵聹、骨膜穿孔和中耳炎等。 神經性耳聾(感音性耳聾) 內耳、聽神經、蝸神經核核上聽覺通路病變所致 混合性耳聾 傳導性
17、及神經性耳聾同時存在 耳鳴 無外界聲音刺激,患者卻主觀聽到持續(xù)性聲響。是由聽感受器及其傳導徑路病理性刺激所致的主觀性耳鳴。聽覺過敏 概念 聲音呈病理性增強,即患者感覺到的聲音較真正聽到的強。 病變 常見于面神經麻痹時,因鐙骨肌癱瘓使微弱的聲波振動即導致內淋巴強烈震蕩而引起。 感覺:舌后1/3味覺,咽、軟腭等感覺(孤束核)舌咽N 運動:咽部肌肉(疑核) 副交感:腮腺分泌(下涎核) 感覺: 外耳道、耳廓凹面皮膚(三叉N脊束核) 迷走N 內臟感覺(孤束核) 運動:咽肌、軟腭(疑核) 副交感:胸腹腔內臟(迷走N背核) 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 nerve 、迷走神經 vagus ner
18、ve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 n.橄欖后溝(上)下泌涎核孤束核疑核三叉神經脊束核耳支頸動脈竇支舌支咽支(鼓室N)(鼓室叢)耳神經節(jié)腮腺上N節(jié)下N節(jié)頸靜脈孔迷走神經疑核孤束核上神經節(jié)耳部皮膚喉上N喉外支喉外肌頸部胸部喉返N食管前叢(左迷走N)前干(左)膈肌食管裂孔腹部喉內支腹腔支胃后支肝支胃前支迷走N 后干(右)橄欖后溝下神經節(jié)迷走N背核三叉N脊束核 黏膜感覺 腺體分泌 喉內肌聲門裂以下粘膜感覺腺體分泌 聲門裂以上頸靜脈孔Vagus n. 臨床癥狀:球麻痹(延髓麻痹)臨床表現(xiàn)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損害部位疑核、IX、X雙側皮質延髓束聲嘶、鼻音+吞咽困難、嗆咳+軟腭上抬+懸雍垂偏健側
19、+-咽反射-+/-伴隨下頜反射亢進-+強哭、強笑-+副神經 accessory nerve副神經,延髓支和脊髓支組成,支配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一側損害時,向病變對側轉頸不能,患側肩下垂并聳肩無力。雙側病變,頭前屈無力,直立困難,仰臥位時不能抬頭。舌下神經(hypoglossal nerve)舌下神經支配頦舌肌,受對側皮質腦干束支配。一側病變伸舌偏向患側;兩側病變伸舌受限或不能。第五節(jié) 肌肉骨骼?。菏苓\動神經支配,一個運動神經元同時支配許多肌纖維。損害表現(xiàn):肌無力,病態(tài)性疲勞、肌痛與觸痛、肌肉萎縮、肌肉肥大、肌強直。病變部位:神經肌接頭、肌肉損傷。第六節(jié) 運動系統(tǒng)錐體系統(tǒng)上運動神經元:大腦額葉中
20、央前回運動區(qū)第五層的巨錐體細胞及其軸突形成的皮質脊髓束和皮質延髓束。 下運動神經元:指脊髓前角細胞、腦細胞運動核及其發(fā)生的神經軸突。錐體外系統(tǒng) 小腦系統(tǒng)一、運動系統(tǒng)解剖生理(一)組成(二)傳導路 巨錐體細胞錐體束經輻射冠內囊(后肢和膝部)大腦腳底中3/5腦橋基底部延髓的錐體皮質脊髓側束脊髓前角前根周圍神經運動終板。 面神經核下部和舌下神經核接受單側的大腦皮質的支配。特點:二級神經元,一次交叉b除面N下半核和舌下N核外,余顱N核均受 雙側支配c錐體束與軀體是對側支配關系 體征上運動神經元癱瘓(中樞性癱瘓,痙攣性癱瘓) 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周圍性癱瘓弛緩性癱瘓) 癱瘓分布 整個肢體為主:單癱,偏癱,
21、截癱肌群為主肌張力增高,呈痙攣性癱瘓降低腱反射增高減低或消失病理反射有無肌萎縮無或輕度廢用性萎縮明顯肌束性顫動無可有肌電圖神經傳導正常,無失神經電位神經傳導異常,有失神經電位二、癱瘓分類及臨床表現(xiàn)(一)弛緩性癱瘓-定位診斷 周圍神經:癱瘓分布與每支周圍神經的支配一致,并伴有相應區(qū)域感覺障礙。 神經叢 :一個肢體的多數(shù)周圍神經癱瘓、感覺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前根 :呈節(jié)段性分布的弛緩性癱瘓。多見于髓外腫瘤壓迫、脊髓膜炎癥或椎骨病變。因后根亦常同時受累,常伴有根性疼痛和節(jié)段性感覺障礙。脊髓前角細胞 癱瘓呈節(jié)段性分布,無感覺障礙。 (二)痙攣性癱瘓-定位診斷 皮質(cortex): 局限破壞性病損
22、可引起對側單肢、對側上肢癱合并下半部(中樞性)面癱,大范圍病灶可造成偏癱。 刺激性病變 對側軀體相對應部位出現(xiàn)局限性陣發(fā)性抽搐,如杰克遜(Jackson)癲癇。皮質下白質(放射冠區(qū)) 可引起類似皮質病損的對側單癱;病損部位深或較大范圍時可能導致對側偏癱,多為不均等性,如上肢癱瘓重于下肢。內囊(internal capsule): 運動纖維集中, 出現(xiàn)“三偏”征腦干(brain stem)表現(xiàn) 交叉性癱瘓(crossed hemiplegia)如Weber綜合征 Millard-Gubler綜合征第七節(jié) 感覺障礙一、感覺-概念 感覺:是作用于各感受器的各種形式刺激在人腦中的反映。 特殊感覺:視、
23、聽、嗅、味感覺淺感覺:痛、溫覺、一般性觸覺一般感覺: 深感覺:運動覺、位置覺、震動 覺、 識別性觸覺復合感覺:實體覺、圖形覺、重量覺、定位覺 1、痛、溫覺皮膚、粘膜周圍N后根N節(jié)后根N后角脊髓丘腦側束丘腦外側核內囊后肢中央后回2、觸覺 后角脊髓丘腦前束皮膚周圍N后根N節(jié)后根N 后索3、深感覺肌肉、關節(jié)、肌腱周圍N后根N節(jié)后根N后索延髓薄、楔束核內側丘系丘腦外側核內囊后肢中央后回 二、感覺神經支配(一)傳導徑路C2:枕 C3:頸 C4:肩C5-T2:上肢(由橈尺)T4: 乳頭平面 T6:劍突T8:肋T10:臍 T12:腹股溝 L1-5:下肢前面S1-2:下肢后面S3-5:肛周、鞍區(qū)(二)節(jié)段性感覺支配三、感覺障礙-定位診斷周圍神經 單支神經病變:其所支配皮膚區(qū)域感覺障礙 神經干、 神經叢病變:一個肢體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自動平滑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竹纖維家居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電池專用材料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水管手推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顯微(細胞)電泳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尋像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商業(yè)印刷票據表格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兒童多用臺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免維護閥控式鉛酸電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U型收音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高考語文復習高中語文文言文注釋集萃
- 初中歷史 教材分析與教學策略 課件
- (完整word版)手卡模板
- GB/T 13912-2020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統(tǒng)編教學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細菌世界歷險記》導讀課課件
- 幼兒剪紙-打印版
- 中小學2021年秋季開學第一課手心班會圖文精品
- 高三英語閱讀專項訓練之說明文(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 中國移動CHBN試題題庫大全(含答案)
- 醫(yī)學課件:介入放射學(全套課件328張)
- 2022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日語水平統(tǒng)一考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