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飲酒·其五》_第1頁
陶淵明《飲酒·其五》_第2頁
陶淵明《飲酒·其五》_第3頁
陶淵明《飲酒·其五》_第4頁
陶淵明《飲酒·其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南北對峙與偏安一隅: 十六國(304439)祖逖北伐(313321)、褚裒北伐(349)、殷浩北伐(351)、桓溫北伐(354369)淝水之戰(zhàn)(383)2、門閥政權與內部斗爭: 瑯琊王氏(導、敦)執(zhí)政與王敦之亂(307324)穎川庾氏(亮、翼、冰)執(zhí)政(325345)與蘇峻之亂(329)譙國桓氏(溫)執(zhí)政(345373)陳郡謝氏(安、石、玄)執(zhí)政(373385)瑯琊王司馬道子父子執(zhí)政與王恭、殷仲堪、桓玄起兵(385402)桓玄(溫之子)執(zhí)政(400404)孫泰、孫恩及盧循起義(398411)劉裕執(zhí)政并代晉稱帝(405420)1 3、清言、佛風之盛 殷中軍(浩)為庾公(亮)長史,下都,王丞相

2、為之集,桓公(溫)、王長史(濛)、王藍田(述)、謝鎮(zhèn)西(尚)并在。丞相自起解帳帶麈尾,語殷曰:“身為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奔裙睬逖?,遂達三更。丞相與殷共相往反,其余諸賢略無所關。既彼我相盡,丞相乃嘆曰:“向來語,乃竟未知理源所歸,至于辭喻不相負。正始之音,正當爾耳。”(世說新語)2 支道林(支遁)、許掾(許詢)諸人在會稽王(簡文帝)齋頭,支為法師,許為都講。支通一義,四坐莫不厭心;許送一難,眾人莫不抃舞。但共嗟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 法師諱慧遠,姓賈氏,雁門樓煩人。既而謹律息心之士,絕塵清信之賓,不期而至者,慧永、慧持、道生、曇順、僧叡、曇恒、道昺、曇詵、道敬、佛馱邪舍、佛馱跋陀羅,名儒

3、劉程之、張野、周續(xù)之、張銓、宗炳、雷次宗等結社念佛,世號十八賢。復率眾至百二十三人同修凈土之業(yè)。(晉佚名蓮社高賢傳)3 自中朝貴玄,江左稱盛,因談余氣,流成文體。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庇置髟娫唬骸敖笃?,溺乎玄風,嗤笑徇務之志,崇盛忘機之談。 文心雕龍時序 永嘉時,尚黃老,稍尚虛談,于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傳。孫綽、許詢、桓(溫)、庾(亮)諸公詩,平典似道德論,建安風力盡矣。詩品序4 夫五色相宣,八音協(xié)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欲使宮羽相變,低昂舛節(jié);若前有浮聲,則后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

4、。梁沈約謝靈運傳論5陶淵明 一、家世生平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碧諟Y明贈長沙公序:“余于長沙公為族祖,同出大司馬?!庇置樱骸盎富搁L沙,伊勛伊德。天子疇我,專征南國。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得?”晉書陶潛傳:6 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君諱嘉,字萬年。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四女,好酣飲,逾多不亂,至于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溫嘗問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爾。又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漸近自然。淵明先親,君之第四女也?!蓖庾娓该霞?。7晉書陶潛傳:“以親老家貧,起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

5、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住宅庭院)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で捕洁]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8第一次:393年,29歲,江州祭酒,“少日自解 歸”;第二次:399年,35歲,桓玄屬官,時三年左右;第三次:404年,40歲,為鎮(zhèn)軍(劉裕)參軍;第四次:405年,41歲,為建威(劉敬宣)參軍;第五次:405年8月,41歲,彭澤令,八十余日。 參逯欽立陶淵明事跡詩文系年 此后一直躬耕隱居,直至貧病而卒。9二、思想、人生志趣 歸去來兮辭序:“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

6、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10 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11雜

7、詩其三:“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荏苒歲月頹,此心消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前途當幾許,未知止泊處。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毙斡吧裆襻專骸按筲x無私力,萬物自森著。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v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2桃花源詩:“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穆窌峤煌ǎu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jié)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怡然

8、有余樂,于何勞智慧。” 安貧樂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淵明人生思想的兩大支柱。 13三、藝術成就 1、創(chuàng)立田園詩,開拓了詩歌新題材,拓寬了詩歌發(fā)展的道路。 其田園詩遠承詩經農事詩傳統(tǒng),而有了許多獨創(chuàng)和發(fā)展,內容不局限于對勞動過程、勞動場面的描寫,而以抒懷為中心,著意寫眼中景、心中情,抒發(fā)感慨,闡釋人生哲理。其田園詩體現(xiàn)了異常廣泛的內容,描寫農村風光,敘述勞動感受,暢談村居生活,展示歸隱情懷,表現(xiàn)社會理想等等,使田園詩一經產生,就獲得了充實的藝術生命力。14 田園詩的創(chuàng)立的另一貢獻是,在文學史上第一次實現(xiàn)了雅的文學樣式與俗的生活內容的完美結合,以文人詩寫田家生活,使詩歌從狹窄的貴族領域解脫出來,尋得了一

9、片異常清新的新領域。在陶之前及同時,田園生活通常為貴族文人不曾涉足或不屑涉足;在陶之后,農村素材一經文人提煉則往往成為富有詩情畫意的絕好詩材。陶詩在當時盡管被斥之為“田家語”,但正是這叫人耳目一新的“田家語”讓人千載而下,玩味不已。15 2、發(fā)展了平淡自然的詩風,創(chuàng)造情、景、事、理有機融合的詩歌境界,建立了一種淡而淳真、質而深厚、渾融本色、意境高遠的詩歌美。 陶詩獨特的藝術個性一般認為在于:一是平淡與醇美的統(tǒng)一。詩人胸襟沖淡,情系田園,故詩風質樸平淡;同時,平淡之中蘊含詩人熾熱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故其詩淡而有情,淡而有味,情味雋永,頗具真醇之美。二是情、景、事、理的統(tǒng)一。陶詩揚棄了東晉

10、“平典似道德論”的玄言詩風,改造了議理的藝術方式,即寓情趣、理趣于寫景和敘事之中,使其詩妙趣橫生,耐人尋味。 16 3、是詩歌語言本色與精工的統(tǒng)一。 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蘇軾),于自然中見精工,于平淡中見華彩,體現(xiàn)了詩人藝術上追求返樸歸真、崇尚自然的審美趣味。詩品謂其“文體省凈,迨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彪m“世嘆其質直”,但亦“風華清靡”,不能輕而視之為“田家語”。17 三、影響及后人評述 南朝宋 顏延之陶征士誄:“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 南朝梁 鐘嶸詩品: “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云,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 南

11、朝梁 蕭統(tǒng):“其文章不群,詞采清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8 唐 白居易:“予夙慕陶淵明為人,往歲渭川閑居,嘗有效陶體詩十六首,今游廬山,經柴桑,過栗里,思其人,不能默默,又題詩云: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訪陶公舊宅并序) 北宋 蘇軾:“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與蘇轍書) 金 元好問:“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保ㄕ撛娙祝?9 朱熹:晉宋人物,

12、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貸。陶淵明真?zhèn)€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就是詩,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wèi)銜微術,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20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中國士大夫的精神堡壘。其平淡自然的詩風也就成了高尚的藝術境界。其沖和淡泊的人生態(tài)度也就成了最尊貴的人生境界。21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忘世) 清代著名詩人黃遵憲,名其居室為“人境廬”,詩集為人境廬詩草)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忘我)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忘言)莊子齊物論:“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