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及整體性講義(經典打印版)_第1頁
高考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及整體性講義(經典打印版)_第2頁
高考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及整體性講義(經典打印版)_第3頁
高考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及整體性講義(經典打印版)_第4頁
高考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及整體性講義(經典打印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6高三一輪復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及整體性【考綱展示】1.自然帶的含義及其與氣候帶的對應關系。2.水平地域分異規(guī)律和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3.非地帶性現(xiàn)象及成因。4.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的作用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键c一陸地自然帶與氣候帶的對應關系1自然帶的形成2陸地自然帶與氣候帶的對應關系不同的氣候對應不同的自然帶類型 ,不同的自然帶都有與之對應的氣候類型。如以下圖所示(以北半球為例):特別提示自然帶的分布并不完全與氣候類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帶對應的氣候類型不盡相同 ,如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對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2)相同的氣候類型對應的自然帶不唯一 ,如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的自然帶主要為

2、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3)熱帶沙漠氣候對應的自然帶不是熱帶沙漠帶 ,而是熱帶荒漠帶。(2019高考全國卷)如圖為我國東部地區(qū)某城市街道機動車道與兩側非機動車道綠化隔離帶的景觀比照照片 ,拍攝于2019年3月25日。數年前 ,兩側的綠化隔離帶按同一標準栽種了常綠灌木;而如今 ,一側灌木修剪齊整(左圖) ,另一側那么雜樹叢生 ,灌木零亂(右圖)。拍攝當日 ,這些雜樹隱有綠色 ,新葉呼之欲出。據此完成下題。1當地的自然植被屬于()A常綠闊葉林B落葉闊葉林 C常綠硬葉林 D針葉林2. 造成圖示綠色隔離帶景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該街道兩側。A用地類型差異 B 居民愛好差異 C 景觀規(guī)劃不同 D行政管轄不

3、同3. 圖示常綠灌木成為我國很多城市的景觀植物 ,制約其栽種范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氣溫 B.降水 C.光照 D.土壤考點二水平地域分異規(guī)律地域分異規(guī)律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定義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自然帶沿著經度變化的方向作有規(guī)律的更替影響因素主導因素熱量太陽輻射水分海陸位置成因總結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水分由沿海向內陸遞減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緯線方向 ,即東西方向經線方向 ,即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緯度變化的方向 ,即南北方向東西方向或經度變化方向典型地區(qū)低緯和高緯地區(qū)中緯度地區(qū)典型景觀變化例證沿海內陸沿?!舅季S建模】水平

4、地域分異規(guī)律的分析思路1在分析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時可按以下思路進行 ,特別關注緯度位置差異。左圖2在分析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時可按以下思路進行 ,特別關注海陸位置差異。右圖1(2019廣東文綜)有文獻表述:“地帶性就是地球形狀和地球的運動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陽輻射分布不均而產生有規(guī)律的分異。按此理解 ,以下景觀變化屬于地帶性的是()A非洲西部從赤道向南北出現(xiàn)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觀B阿爾卑斯山從山麓向上出現(xiàn)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觀C內蒙古自治區(qū)從東向西出現(xiàn)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觀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里木盆地出現(xiàn)的荒漠綠洲景觀 (2019江蘇地理)以下圖為歷史上客家人南遷局部路線。讀圖答復第2題。2沿客

5、家人南遷路線依次呈現(xiàn)的自然景觀是()A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B落葉闊葉林常綠硬葉林熱帶雨林C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D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高考山東卷)右圖為青藏高原及我國溫帶假設干自然帶的關系圖式。讀圖 ,答復34題。3R所代表的自然帶可能是()A苔原帶B溫帶草原帶C亞寒帶針葉林帶 D溫帶落葉闊葉林帶4導致自然帶沿OF方向發(fā)生變化的主導因素是()A熱量 B水分 C風力 D光照考點三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1自然帶垂直分布特點主導因素水熱狀況分布特征延伸方向大致東西方向更替方向從山麓到山頂規(guī)律 = 1 * GB3 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的變化規(guī)律 ,類似于由赤道到兩極的變化規(guī)律 = 2

6、* GB3 山麓的自然帶根本上與當地水平自然帶相一致 = 3 * GB3 山地的自然的發(fā)育程度往往與該山體所在緯度和海拔高度有關 ,通常是緯度越低、山體海拔越高 ,自然帶越豐富 = 4 * GB3 同一自然帶:陽坡高于陰坡;隨緯度的增加 ,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 5 * GB3 山地陽坡自然帶數目多于陰坡自然帶數目2影響山地垂直自然帶譜復雜程度的因素(1)山體所在緯度相同高度的山體 ,緯度越低 ,自然帶譜越復雜;(2)山體海拔緯度相同的山體 ,海拔越高 ,自然帶譜越復雜;(3)山頂、山麓之間相對高度相對高度越大 ,自然帶譜越復雜。3山地雪線上下的判讀方法雪線指山地常年積雪的下界 ,其分布高度主要

7、取決于氣溫、降水量和地形條件。山地雪線上下判讀方法如下:(1)雪線高度與氣溫呈正相關:一般來說 ,低緯地區(qū)氣溫高 ,雪線高 ,高緯地區(qū)氣溫低 ,雪線低。(2)雪線高度與降水量呈負相關:降水量越多 ,雪線越低;降水量越少 ,雪線越高。山地迎風坡降水多 ,雪線低 ,背風坡降水少 ,雪線高。(3)地形對雪線高度的影響:表現(xiàn)在坡度和坡向兩個方面 ,坡度越大 ,積雪越易下滑 ,不利于積雪保存 ,雪線偏高;向陽坡接受到的太陽輻射量較多 ,氣溫偏高 ,雪線位置偏高 ,背陰坡那么相反。(4)具體到某一山區(qū) ,雪線上下主要看氣候與地貌兩方面對其影響的強弱:喜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陽坡 ,又是迎風坡 ,但水分條件的影

8、響超過了熱量條件的影響 ,因此降水豐富的喜馬拉雅山南坡比枯燥少雨的北坡雪線高度要低。一般來說 ,同一座山 ,山地不同坡向雪線的上下取決于降水量的上下 ,即降水量多的山坡往往雪線低。注意:全球雪線最高的地區(qū)不在赤道 ,而是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喜馬拉雅山南坡是陽坡 ,但又是迎風坡 ,降水量大的作用大于熱量的作用 ,雪線南坡低、北坡高;天山、阿爾卑斯山北坡是迎風坡 ,南坡為陽坡 ,降水和熱量因素作用一致 ,雪線北坡低、南坡高;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不存在陰坡、陽坡的差異 ,單純受降水量的影響 ,迎風坡一側雪線低。4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判讀方法(1)通過自然帶判定南北半球:通過自然帶的數量 ,判斷陽坡和陰坡 ,

9、進而判斷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體 ,因正午太陽在南邊 ,那么南坡獲得的光熱多于北坡 ,南坡自然帶的數目多于北坡 ,或基帶自然帶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那么反之。如右圖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2)通過帶譜的基帶名稱判讀熱量帶:山麓的自然帶(基帶)反映山地所處的熱量帶和氣候類型。如右圖中山體的山麓自然帶(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 ,因而該山體所處的熱量帶為溫帶 ,由此可以進一步推知山麓的氣候類型。(3)判讀相對高度:同緯度地區(qū) ,自然帶數量愈多的山地 ,相對高度愈大;同一座山 ,自然帶數量愈多的山坡 ,相對高度愈大。(4)判讀緯度上下:不同緯度的幾座山 ,山體所在緯度越低 ,同一自然帶海拔越高;緯度越高

10、,同一自然帶海拔越低;從山麓到山頂 ,自然帶的數量越多 ,山體所在緯度位置越低 ,反之緯度位置越高。(5)根據雪線的上下判斷迎風坡和背風坡雪線高的為背風坡 ,雪線低的為迎風坡(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 ,冰雪量大 ,融化慢 ,因此雪線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 ,冰雪量小 ,融化快 ,因此雪線高)。5四座??忌矫}垂直帶譜(2019山東文綜)以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完成12題。1該山地可能是()A秦嶺 B南嶺 C昆侖山 D喜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的類型組合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熱量(2019北京文綜)以下圖為“某山地的垂直帶譜

11、示意圖。讀圖答復34題。3圖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帶的界線隨季節(jié)變化而移動B北坡熱量條件差 ,林帶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帶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離造成基帶差異大4該山地位于()A喜馬拉雅山脈 B天山山脈 C祁連山脈 D昆侖山脈2019新課標卷磷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元素 ,也是植物生長的營養(yǎng)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積 ,氣溫升高和流水侵蝕會減少土壤中磷累積量。圖2示意我國四川西部某山地東坡土壤中磷累積量的垂直變化 ,據此完成5-6題。5.磷高累積區(qū)是 A.高山草甸帶 B.高山冰雪帶C.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帶 D.常綠闊葉林帶6.與磷高累積區(qū)相比 ,該山坡2019-3000米處

12、A.大氣溫度較低 B.生物生產量較低 C.土壤含水量較低 D.地表徑流量較小(2019高考北京卷)以下圖表示喜馬拉雅山脈某區(qū)域不同海拔四個站點的最冷、最熱月平均氣溫。讀圖 ,答復下題。7該山地()A海拔3 000 米左右積雪終年不化 B氣溫年較差隨海拔升高遞增C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 D地處板塊的生長邊界考點四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guī)律實際分布的自然現(xiàn)象 形成原因 按理想狀態(tài)的地帶性分布 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巴西高原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北部、中美洲東北部的熱帶雨林帶 東部地處信風的迎風坡 熱帶稀樹草原帶 暖流增溫增濕 信風來自海洋 ,暖濕 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呈現(xiàn)熱帶稀樹草原景觀 海拔高 ,氣溫低 ,降水少

13、 ,不能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帶 南美大陸西岸3S30S之間狹長的熱帶荒漠帶 安第斯山脈阻擋海洋水汽的輸入 自北向南是熱帶雨林帶(北)、熱帶稀樹草原帶(中)、熱帶荒漠帶(南) 秘魯寒流降溫減濕 南美大陸南段東岸形成溫帶荒漠帶(巴塔哥尼亞沙漠) 安第斯山脈阻擋西風氣流深入內陸 溫帶草原(中)、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東) 南半球缺少寒帶苔原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 南半球相應緯度帶是海洋 ,沒有陸地分布 寒帶苔原帶(較高緯度)、亞寒帶針葉林帶(較低緯度) 天山、昆侖山山麓的綠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豐富 溫帶荒漠帶 (2019河南六市一模)讀我國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數量和植被隨海拔分布示意圖

14、,答復12題。1甲山坡在海拔約2 2002 800 m地段聚落數量多的原因是()A氣溫高B坡度較小 C氣溫低 D靠近河流2甲山坡出現(xiàn)地方性分異(非地帶性)規(guī)律的植被是()A常綠林 B高山草甸 C針葉林 D干旱灌木3(2019北京文綜)達爾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間 ,在地看到熱帶雨林景觀 ,在地觀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變化現(xiàn)象。在達爾文看到的地景觀和地現(xiàn)象中 ,任選其一說明成因。 考點五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1自然地理環(huán)境組成要素: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2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各組成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 ,不斷進行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如右圖:3表現(xiàn)(1)環(huán)境各要素與總體特征協(xié)調一致。(2)各要素

15、之間相互制約 ,即“牽一發(fā)而動全身。(3)不同區(qū)域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 ,一個區(qū)域的變化會影響到其他區(qū)域。整體性的表現(xiàn)舉例說明意義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統(tǒng)一的演化過程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具有統(tǒng)一的演化過程 ,保證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協(xié)調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規(guī)律 ,并以此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一個區(qū)域的變化不可防止地影響到其他地區(qū)全球共同努力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4案例:厄爾尼諾現(xiàn)象對秘魯沿岸海區(qū)的影響洋流狀況大氣環(huán)流氣候狀況海洋生物正常年份上升流強烈下沉氣流氣候干旱形成荒漠形成漁場厄爾尼諾發(fā)生年份上升流減弱上升氣流暴雨、洪澇魚類死亡(2019新課標全國文綜)以下圖示意科隆群島

16、(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地理位置。讀以下圖 ,完成12題。1科隆群島特有動物種屬比例較大。形成這一現(xiàn)象的地理條件是該群島( )A地處赤道附近 B遠離大陸 C構造運動強烈 D地形復雜2科隆群島是耐寒的企鵝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園 ,主要因為該群島( )A氣溫日較差大 B處在動物遷徙路線上 C地處熱帶但受寒流影響 D氣候垂直差異顯著 (2019全國文綜)以下圖示意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監(jiān)測剖面上 ,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起始點是位于海岸一側的固定點。讀以下圖 ,完成34題。319752019年 ,該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的變化趨勢是()A持續(xù)淤積 B先侵蝕、后淤積 C持續(xù)侵蝕

17、D先淤積、后侵蝕4推測19922019年期間()A黃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少C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 D黃河沿岸農業(yè)灌溉面積減少(2019高考全國卷)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 ,我國東北長白山高山苔原帶矮小灌木的凍害反而加劇。調查發(fā)現(xiàn) ,長白山雪期縮短;凍害與坡度密切相關 ,而與海拔根本無關;西北坡為凍害高發(fā)區(qū)。據此完成57題。5在高山苔原帶 ,與坡度密切相關 ,而與海拔根本無關的指標是()A大氣溫度 B降水量 C積雪厚度 D植被覆蓋度6長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凍害高發(fā) ,是因為該坡()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氣溫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風力最大7氣候變暖但凍害加劇的原因可能是(

18、)A蒸騰加劇 B低溫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陽輻射減弱8(2019福建文綜)以下圖為“R河流域及周邊地區(qū)圖。結合材料答復下題。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峽谷 ,峽谷平均深度達1 600m。R河中上游地區(qū)降水量約為250500 mm ,下游地區(qū)年降水量一般缺乏100 mm。甲國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庫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進了該國西部的城市和工農業(yè)的開展。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徑流量減少對下游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高三一輪復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及整體性答案考點一:答案1.B2.D 3.A 解析:1.由材料可知 ,該景觀照片拍攝于春季 ,圖中樹木已發(fā)新葉 ,可知冬季葉落 ,當地自然植被為落

19、葉闊葉林。2. 由材料可知 ,車道一側灌木修剪齊整 ,另一側那么雜樹叢生 ,灌木零亂。其用地類型都為城市綠化用地;道路綠化隔離帶景觀差異不受居民愛好的影響;數年前 ,兩側的綠化隔離帶按同一標準栽種了常綠灌木 ,故其景觀規(guī)劃沒有差異;行政管轄是最有可能影響到隔離帶景觀差異的 ,行政管理嚴格 ,灌木等會修剪齊整。故答案為D。3.常綠灌木生長需要滿足一定的熱量條件 ,常綠說明其全年的溫度較高 ,熱量充足。故此題正確答案為A考點二:1.答案A 解析文獻表述的是地球上太陽輻射分布不均而產生的緯度地帶性分異 ,屬于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因此A正確;從阿爾卑斯山的山麓向上是垂直地帶性 ,因此B錯誤;從

20、東向西是經度地帶性分異 ,因此C錯誤;塔里木盆地出現(xiàn)的荒漠綠洲屬于非地帶性現(xiàn)象 ,因此D錯誤。2.答案C 解析客家人南遷路線大致是由北向南 ,沿線自然景觀差異屬于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秦嶺淮河以北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以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雷州半島為熱帶雨林。3.B4.A解析:第3題 ,讀圖可知 ,沿OF方向 ,由高山荒漠帶山地荒漠帶溫帶荒漠帶依次遞變 ,主要是熱量發(fā)生變化 ,水分變化不明顯;沿OE方向 ,由荒漠帶草原帶森林帶依次遞變 ,主要是水分發(fā)生變化 ,熱量變化不明顯 ,綜合以上兩方面因素 ,可推出R所代表的自然帶可能是溫帶草原帶 ,故B正確。第4題 ,讀圖可知 ,沿OF方向相同

21、植被由高山類型逐漸過渡到溫帶類型 ,說明主導其變化的因素是熱量 ,故A正確??键c三:答案1.C2.B 解析第1題 ,山麓自然帶可以反映該山所在的大致緯度和當地的水平自然帶。由圖可知該山脈北坡山麓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 ,即可選出正確選項C;秦嶺北坡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南嶺北坡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喜馬拉雅山北坡為青藏高原 ,不可能有溫帶荒漠分布 ,所以 ,A、B、D都錯。第2題 ,該區(qū)域為昆侖山北坡 ,處于背陰坡 ,光照和熱量缺乏 ,所以對垂直自然帶的分布影響小 ,故A、D錯誤;在甲地有森林的分布 ,而乙、丙沒有森林的分布;甲地冰原帶分布的海拔低 ,由此說明影響三地自然帶差異的主導因素為水分條件 ,B

22、正確;海拔高度主要通過影響熱量條件而影響垂直自然帶分布 ,故C錯誤。答案3.C4.A 解析解答此題組的關鍵是認真讀圖 ,明確山地垂直帶譜的分布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第3題 ,圖中信息顯示該山地是東西走向 ,南坡帶譜復雜 ,大局部自然帶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低于北坡 ,結合所學知識不難判斷該山位于青藏高原邊緣 ,南坡是西南季風迎風坡 ,降水多 ,雪線低。南北坡基帶差異大是北坡基帶海拔高導致的。第4題 ,天山、祁連山和昆侖山的南坡基帶都不可能是雨林季雨林帶。5.A 6.C 5.試題分析:讀圖可知磷高累積區(qū)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 ,四川西部某山地海拔4000米高的位置植被最有可能是高山草甸帶。常綠闊葉林帶是四川

23、山地的基帶自然帶 ,隨著海拔升高 ,依次出現(xiàn)落葉闊葉林帶、針葉林帶、高山草甸帶、高山冰原帶等。高山冰雪帶無枯枝落葉 ,形成有機質少。山地針闊混交林帶為森林 ,水熱條件好 ,氣溫高蒸發(fā)快 ,土壤水分少 ,生物循環(huán)快 ,降水多 ,流水侵蝕強 ,不利于成為磷高積累區(qū)。6.與磷高累積區(qū)相比 ,該山坡2019-3000米處 ,磷累積量較低 ,根據材料提示“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積 ,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積累 ,大氣溫度低有利于磷的積累 ,地表徑流越小越有利于磷的積累;山坡2019-3000米處磷累積量較低 ,說明土壤含水量較低。山坡2019-3000米處生物生產量應高于海拔4000米附近磷高累積區(qū)。7

24、.選C。7.讀圖可知 ,海拔3 000米左右月均溫都在0 以上 ,故沒有終年積雪 ,A項錯誤;站點的氣溫年較差大于15 ,而站點那么小于15 ,B項錯誤;該山地基帶月均溫在15 以上 ,且山麓海拔低 ,接近海平面 ,應該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 ,C項正確;喜馬拉雅山脈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帶 ,為消亡邊界 ,D項錯誤??键c四:答案:1.B2.D解析:第1題 ,圖中顯示海拔2 2002 800 m處 ,甲山坡海拔不是最高或最低 ,那么氣溫也不是最低或最高 ,也不靠近河流。第2題 ,注意該地位于30N ,為亞熱帶氣候 ,山麓分布常綠林 ,向上分布針葉林、高山草甸 ,符合垂直自然帶分異規(guī)律;但河谷分布干旱灌木不符合此規(guī)律 ,屬于非地帶性現(xiàn)象。3.答案地:地處低緯 ,氣溫高 ,位于東南信風迎風海岸 ,沿岸有暖流 ,降水豐沛 ,形成熱帶雨林。地:山地海拔高 ,從山麓到山頂 ,隨海拔升高 ,氣溫降低 ,降水變化 ,形成垂直氣候帶 ,從而形成植被的垂直變化現(xiàn)象??键c五:1.B2.C 解析第1題 ,科隆群島的位置極其特殊 ,距離南美大陸約1 000 km ,形成了一個幾近封閉的小型生態(tài)環(huán)境 ,因而生物多具有獨特性。第2題 ,科隆群島受秘魯寒流影響 ,雖位于赤道附近 ,但氣候涼爽枯燥 ,草木茂盛 ,這里海洋生物異常豐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