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歷史(下)材料題大全1.讀隋朝大運河圖,請回答:(1)開鑿大運河的時間是_。在位時開通的(2)大運河的起止點。A._。今名_。D._。今名_。(3)寫出運河名稱。B._。C._(4)用E點標出隋都城。(5)說說大運河開通的意義/作用。(6)材料二中的江都指現(xiàn)在的什么地方?這條河的中心點在哪里?(7)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8)你如如何評價大運河的開通?(9)如果你是旅游公司的導游員要組織客人全程游覽大運河風光,你將會為客人設計一條怎樣的線路呢?答案:(1)605年(2)涿郡北京余杭杭州(3)永濟渠通濟渠(4)長安(5)大運河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jīng)濟的交流。(6)江蘇揚州洛
2、陽(7)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8)這雖然是隋煬帝腐敗的一點表現(xiàn),但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大運河通航后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開通,對我國以后經(jīng)濟發(fā)展有重大意義。(1頁)(9)(線路設計:杭州江南河揚州邢溝洛陽永濟渠北)2、材料一:(貞觀年間)天下大捻,流散者咸歸鄉(xiāng)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二十九人。東之東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必資治通鑒材料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資治通鑒請回答: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材料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材料一和二描述分別是誰統(tǒng)治時期的景象?
3、答:唐太宗、唐玄宗歷史上把他們的統(tǒng)治時期分別稱為什么?答: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他們統(tǒng)治時期為對外交往做出貢獻的是哪兩位僧人,分別去了哪兩個國家?答:玄奘印度鑒真日本(4)材料三這句話是誰說的?唐太宗對君與民的關系做何比喻?兩者關系怎么樣?答:(1)唐太宗(2)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3)水能夠承載船行走,也能夠把船掀翻。(5)為什么說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答:唐太宗懾于隋末農民起義的威力,吸取隋亡的教訓,任賢,納諫,進一步調整統(tǒng)治政策,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整頓吏治發(fā)揮國家機關的效能,大興學校發(fā)展科舉。這些開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經(jīng)濟初步繁榮,民族關系融洽,社會升平的貞觀之治中國封建
4、時代最著名的治世。所以說他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6)材料三中的鏡子是誰?它重用人才還有哪些答:魏征;房玄齡、杜如晦3.閱讀下列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請回答:(1)這是誰在什么背景下說的一句話?(2)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樣的實質問題?(答案:(1)唐太宗在新科進士從金殿大門魚貫而出時興奮地說的一句話。2)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羅了。反映了科舉制有效地籠絡了天下讀書人,擴大和鞏固了其統(tǒng)治基礎。4.材料一唐太宗時候,進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進士的人數(shù)比其他科多。不少人從少年考到白頭仍未中進士。后來,有人作詩“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材料二現(xiàn)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
5、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都是從我們國家學過去的。孫中山請回答:孫中山所說的“考試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誕生于哪個朝代?答:科舉制度隋朝此制度正式誕生于哪個皇帝統(tǒng)治時期?它誕生的標志是什么?答: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此制度完善于哪個朝代?為此做出貢獻的是哪幾個關鍵人物?答:唐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在這種制度的完善過程中,首創(chuàng)的有哪兩項考試?進士和明經(jīng)此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有什么重要影響?答: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示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婆e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5.材料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曾說過:“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
6、于咸陽之郊所坑四百六十余人也”請回答:材料反映出明朝科舉制度又發(fā)生了什么的變化?命題范圍局限于什么?答:八股取士四書五經(jīng)明朝改變科舉制與秦朝的焚書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答:1在思想上統(tǒng)一全國2維護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3使人們思想收到束縛與麻痹,便于王朝實現(xiàn)威嚴與不被思想先進者推翻。秦朝、漢朝、明朝和清朝的統(tǒng)治者在思想上為了達到同樣的目的,各采取了什么措施?答:秦朝實行焚書抗儒;漢代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實行八股取士;清朝實行文字獄就科舉制用單一的考試方式選拔人才,談談你的認識?答:科舉制度弊端:同樣,考試選拔也有其弊端,而且不止一點其一,選拔方式單一,從唐朝科舉到明朝八股文再到今天高考,雖然
7、國家盡量采取變化的方式,但基本都是換湯不換藥,無法做到有效地“按才能選拔”,只能憑一張試卷成績選拔人才,選拔的人才并不一定是國家需要的,有些甚至只會讀死書,毫無治國安邦之才。其二,由于一考定終身,導致部分學子想盡辦法舞弊,如勾結考官,偷換試卷,或夾帶舞弊等其三、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jīng)、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chuàng)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以通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局限制了人
8、材的出路。到了清朝,無論在文學創(chuàng)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shù)都失意于科場??梢酝葡?,科舉制度為政府發(fā)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來,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清政府為了奴化漢人,更是嚴格束縛科舉考試內容,時至今日科舉的一些習慣仍然可以在中國大陸的高考中看見。例如分省取錄、將考卷寫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頭裝訂起來,從而杜絕判卷人員和考生串通作弊、稱高考最高分者為狀元等等,俱是科舉殘留的遺跡。如何評價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有什么影響?(1)進步:是封建時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拔形式,它擴展了封建國家引進人才的社會層面,顯示出生氣勃勃的進步性。他不僅擴大了唐
9、朝以后封建統(tǒng)治的階級基礎,而且促進了社會上努力讀書求學的風氣。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和唐朝文化的發(fā)展。它不僅造就了一批詩人,而且推動了古文運動的勃興和傳奇的發(fā)展,使唐代的文學水平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2)弊端:使大批知識分子不愿從事冷靜的學術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從事對國計民生有實用價值的科學技術研究;二是知識分子與統(tǒng)治者合流,逐漸淪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附庸。5.閱讀下列材料:唐開元年間,一宦官對唐玄宗說:“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何苦戚戚?”玄宗答:“吾貌雖瘦,天下必肥!”但到天寶年間,卻“從此君王不早朝”。請回答:(1)為什么在開元年間,“陛下比以前瘦多了”?(2)指出開元年間“天下必肥”的表現(xiàn)。(3)
10、天寶年間“從此君王不早朝”導致的結果是什么?(4)以上分析說明了什么問題?(答案:(1)唐玄宗在開元年間勵精圖治,重用有才能的姚崇做宰相,重視地方吏治,親自考核縣令政績,戒奢從簡,使開元年間政局為之一新。2)開元年間,社會經(jīng)濟空前繁榮,農業(yè)發(fā)展,手工業(yè)發(fā)達,商業(yè)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封建社會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3)政治腐敗,朝政混亂,導致安史之亂,唐從此日趨衰落。(4)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清明,后期腐敗。6.讀下圖,請回答:(1)此人是誰?她在晚年稱帝,改國號為什么?(2)她當政期間,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什么效果?(3)人們稱她的統(tǒng)治為什么?(4)女皇帝武則天的作為,值得我們肯定的是
11、什么?答案:(1)武則天。周。(2)武則天繼續(xù)實行唐太宗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3)人們稱她的統(tǒng)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4)推行發(fā)展生產的政策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獻號天可汗,以履我國都?!辈牧隙骸白怨沤再F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闭埢卮穑翰牧现小拔幕省焙汀半蕖笔遣皇侵敢粋€人?如果是,他是誰?他被少數(shù)民族尊稱為什么?答:是唐太宗天可汗從材料中反映了“朕”之前統(tǒng)治者對待少數(shù)民族的態(tài)度是什么?答:過去的統(tǒng)治者只重視中原漢族,輕視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說一說“朕”對待少數(shù)民族的態(tài)度是什么?或材料二體現(xiàn)
12、了什么樣的民族政策?答:對各民族一視同仁的政策,體現(xiàn)了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2頁“文皇”統(tǒng)治時,為了密切漢藏之間的關系,曾將誰遠嫁吐藩?當時該王國的贊普是誰?文成公主尺帶珠丹假如你是當今的國家領導人,你將會用什么方式對待和管理少數(shù)民族?答:民族平等民族團結開明地對待少數(shù)民族(6)用具體史實加以說明。答:打敗東突厥,對其首領,給予優(yōu)厚待遇,讓他們管理舊部,朝廷還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為官;答應吐蕃求婚,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7)這一民族政策有何影響?答案:唐太宗受到北方各族擁護,被尊為“天可汗”。這有利于加強同邊疆各族的聯(lián)系和對他們的管轄,促進了統(tǒng)
13、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8.閱讀下列材料:(“鑒真盲目渡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郭沫若請回答:(1)該詩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2)鑒真的歷史貢獻是什么?(3)玄奘、鑒真具有哪些優(yōu)良品質?答案:(1)鑒真東渡日本。(2)在日本十年傳播唐朝文化,為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貢獻。3)玄奘: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鑒真:有遠大理想,為了實現(xiàn)理想不辭辛勞,不畏艱險,百折不撓。9.閱讀下列材料:貞觀三年,他從長安出發(fā)向西去,基本上是單獨行走。當他走到沙漠邊緣時,有人勸他不要單身進入大漠,但他已經(jīng)下定決心,他決不半途退縮。一位長期居住在沙漠邊緣的老人送給他一匹曾經(jīng)穿越過沙漠的
14、駱駝,希望能給他帶路。在沙漠中他每天都要被烈日暴曬,有時漫天刮起風沙,吹得人睜不開眼睛。此人憑堅強的毅力,艱難地在大戈壁中前進。有一天,他在酷熱的大沙漠中走了一百多里路,口干舌燥,嗓子都要冒出火來了。經(jīng)過無數(shù)艱難險阻,他終于到達了天竺國,到處拜訪高僧大師,跟隨佛學大師學習佛經(jīng)。后來開始講經(jīng)說法,成為當時天竺水平最高的佛學家。請回答:(1)文中的主人公是誰?(2)當時講學的最高學府是在哪兒?(3)回國后他完成了哪部歷史佛學典籍?(4)你如何看待他的做法和精神?答案:(1)玄奘。(2)那爛陀寺。(3)大唐西域記。(4)不畏艱險,追求學問,弘揚文化,與外國和平交往,增強友誼,值得我們學習。10.下圖
15、是閻立本的步輦圖,圖中描繪了什么情景?結果怎樣?答案:圖中描繪了唐太宗接見來求親的吐蕃使者祿東贊的情景。結果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11.閱讀下列材料:“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請回答:(1)上述材料記載了8世紀初期發(fā)生的一件什么事?(2)文中“和同為一家”是形容唐朝與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3)舉出唐朝與這個民族“和同為一家”的另一件事。答案:(1)上述材料記載了8世紀初期唐朝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jīng)“和同為一家”。(2)形容的是唐朝與吐蕃的關系。(3)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
16、干布。12.讀下圖,請回答:圖1圖2(1)圖1、圖2分別指的是誰?(2)他們有哪些共同點?(3)“鑒真盲目航東?!钡淖罱K目的地是哪里?當時的帝王是誰?答案:(1)圖1是鑒真,圖2是玄奘。(2)他們兩人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兩位高僧都以高深的學問,令天竺和日本人折服,受到他們的尊敬。他們都對傳播先進的中國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貢獻。(3)日本唐玄宗13.閱讀下列材料:“寂寞天寶后,圓廬但蒿黎。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四鄰逃之何所有?一二老寡妻”無家別請回答:(1)該詩是哪位詩人
17、的代表作之一?(2)其他“二別”是什么?(3)該詩反映了怎樣的悲慘遭遇?(4)后人稱他的詩為什么?答案:(1)杜甫。(2)新婚別垂老別。(3)反映了安史之亂對社會生活的巨大破壞和農民的悲慘遭遇。(4)“詩史”。14.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張籍材料二:“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惫糍澏鸥β?lián)請回答:(1)上述詩、聯(lián)對詩人杜甫是如何評價的?(2)你的看法如何?搜集其他杜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寫一篇簡短的讀后感。答案:(1)給予杜甫極高評價。(2)杜甫是我國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反映了社會的黑暗、人民的苦難,被稱為“詩史”。讀后感略。15.閱讀下列
18、材料:“曹利用與韓杞至遼軍帳,遼復以關南故地為言,利用輒詛之且謂曰:北朝既興師尋盟,若歲希南朝金帛之資以助軍旅,則猶可議也。遼主及蕭太后聞之,意稍怠,但欲歲取金幣,利用許遺絹20萬匹,銀10萬兩,議始定。”續(xù)資治通鑒卷25請回答:(1)引文中的“北朝”“南朝”分別指的是哪兩個王朝?(2)歷史上把這次議和稱作什么?(3)談談你對這次議和的看法。答案:(1)遼,北宋。(2)澶淵之盟。(3)對遼來說,使遼軍安然脫險,還獲得大量錢物;對北宋來說,是一個屈辱的和約,歲幣成為北宋人民長期沉重的負擔,也是北宋中期財政困難的原因之一。但也有積極的一面,遼宋間戰(zhàn)爭結束后,雙方長期保持了友好往來,邊境地區(qū)的經(jīng)濟、
19、文化交流得到加強。16.讀下圖,請回答:(1)此物當時的名稱是什么?(2)它出現(xiàn)在何時何地?(3)它產生的原因是什么?(4)它的歷史意義是什么?(答案:1)交子。2)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3)市場上流通的金屬貨幣,攜帶不方便。(4)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17.閱讀下列材料:“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守歲之事,雖近兒戲,然而父子團圓把酒,笑歌相與,竟夕不眠,正人家所樂為也?!闭埢卮穑?1)材料中“守歲”是指一年中的哪一天?(2)宋代還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3)守歲日百姓怎樣度過?答案:(1)除夕夜。(2)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3)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掛年畫,貼“桃符”
20、,合家圍爐而坐,飲酒唱歌,直到天明。18.讀下圖,請回答:(1)此人是誰?他是什么時期人?(2)宋高宗和秦檜為什么要迫害他?(3)有人稱他為抗金名將,有人稱他為民族英雄,你同意哪種觀點?請說出理由。答案:(1)岳飛。南宋。(2)因為岳飛在抗金斗爭中實力不斷壯大,威脅了他們的統(tǒng)治。(3)岳飛不能被稱為“民族英雄”。因為民族英雄應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同外國侵略者進行斗爭,而岳飛僅僅代表了我國境內的一個民族,宋金之戰(zhàn)是兄弟民族之戰(zhàn)。1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辈牧隙骸皩ひ捯挘淅淝迩?,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3頁)三杯
21、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闭埢卮穑海?)材料一是哪位詞人的作品?屬于什么風格?(2)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它們是同一風格嗎?材料二屬于什么風格?(3)簡述宋詞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答案:(1)蘇軾。豪放派。(2)不是。婉約派(答出相同意思即可)。(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20.閱讀下列材料:世祖皇帝故老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輔相者曰“中書省”,主彈糾者曰“御史臺”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zhèn)之以行中書省。請回答:(1)世祖皇帝指何人?(2)材料講的制度叫什么?它有何影響?答案:(1)元世祖。(2)行省制度
22、。它使元朝能在遼闊的疆土上進行有效的統(tǒng)治,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就始于元朝。21.讀下圖,請回答:(1)圖中人物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杰出首領?(2)他的名字是什么?人們尊稱他為什么?(3)他的主要功績是什么?(4)你對他的評價是什么?(答案:(1)蒙古族。(2)鐵木真。成吉思汗。3)統(tǒng)一蒙古,建立蒙古國,結束了蒙古草原的分裂混戰(zhàn)局面,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擴張戰(zhàn)爭,為全國統(tǒng)一奠定基礎。(4)中國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2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
23、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對精神發(fā)明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材料二:外國人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人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魯迅電的利弊請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的內容?(2)材料二中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么問題?答案:(1)馬克思指出了中國的三大發(fā)明傳到歐洲后,在政治、經(jīng)濟、意識形態(tài)領域等各方面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對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起了促進作用。(2)中國古代先進科學技術在中國未能充分發(fā)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23、培根說: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
24、,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因此又引起了無數(shù)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在人類的事業(yè)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這三種發(fā)明出現(xiàn)在哪一個國家?這三種發(fā)明指的是什么?答:中國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其中有一項發(fā)明比西方早四百多年。你知道是哪一項發(fā)明?請寫出該項發(fā)明的發(fā)明者及其所處的朝代?答:活字印刷術畢升北宋最早出現(xiàn)的指示方向的儀器是什么?寫出該儀器的名稱及其發(fā)明是我國所處的朝代。何時人們將磁化鋼針支撐固定在一個刻有方位盤中來指向?該發(fā)明對世界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答:司南指南針北宋北宋(羅盤針);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顒?,創(chuàng)造
25、了條件。15世紀初,我國航海上有何重大行動?請寫出這一行動的名稱、起止時間、最遠到達的地區(qū)和意義?答:鄭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jīng)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24.下列材料:材料一:“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痹?,食貨志材料二:“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令:置浙江、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棉提舉司,責民歲輸木棉十萬匹?!痹氛埢卮穑海?)材料一中是哪位皇帝對農業(yè)的認識?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2)材料二反映出了什么問題?(答案:(1)元世祖。措施:多次下令禁止圈占農田做牧場;中央設立專管農業(yè)的機構;派人到地方檢
26、查農業(yè)生產和水利建設情況;把戶口增加和田地開墾的多少,作為考核地方官政績的主要標準;修治黃河。2)反映出元世祖增設機構,重視植棉,元朝棉花的種植得到廣泛的推廣,產量較高。25.閱讀下列材料:“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闭埢卮穑海?)這是誰寫的詩?(2)你能解釋它的意思嗎?(3)有人提出,既要肯定元滅南宋統(tǒng)一全國,又要贊揚文天祥抗元。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你的意見如何?(4)文天祥等人具有哪些優(yōu)良品質?(答案:(1)文天祥。(2)自古以來人都免不了一死,但要死的有價值有意義。3)肯定元滅南宋統(tǒng)一全國是因為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民族政權的對峙局面,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
27、國家的發(fā)展。我們贊揚文天祥抗元是因為元南下對南(4)文天祥:為正義而獻身的精神和堅貞不屈、不畏強暴、反抗壓迫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宋人民的利益構成威脅,文天祥代表南宋人民的利益,反抗民族壓迫、民族掠奪,更因為文天祥堅貞不屈,表現(xiàn)了一種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值得欽佩和學習。26.讀下圖,請回答:(1)圖中人物在干什么?他叫什么?是什么時期人?(2)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什么歷史意義?(答案:(1)在制作活字。畢升。北宋。2)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這種方法既經(jīng)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比歐洲早400多年。2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鄙厦鎯删湓娛怯赫蹠r一位進士寫的,后來
28、他被斬首。材料二:胡中藻,乾隆六年進士,官至內閣學士。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上密令廣西巡撫衛(wèi)哲治將胡中藻任廣西學政時所出的試題及與人倡和的詩文并一切惡跡,嚴行查出。三月,乾隆帝召集群臣,攝舉胡中藻堅磨生詩鈔詩句,謂其悖逆詆訕怒望之處甚多,如有“一把心腸并濁清”的詩句,及試題“有乾三爻不像龍”的試題。次月結案,把胡中藻處斬;胡中藻已死,其牌位也被撤出賢良祠。材料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薄皧Z朱非正色,野種亦稱王?!闭埢卮穑?1)根據(jù)材料一,你認為他為什么被斬首?(2)根據(jù)材料分析,清朝文字獄的起因是什么?(3)清朝文字獄造成的后果是什么?(4)如何評價文字獄?,(5)根據(jù)材料三,你
29、認為詩中所寫是什么意思?在清朝,這兩句詩的作者會不會受到文字獄的迫害呢?答案:(1)因為統(tǒng)治者認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視人才,清朝不重視人才,是懷念明朝,不滿清朝,于是便把他處死了。(2)一種是在政治上具有反清的目的,一種純屬統(tǒng)治者吹毛求疵,制造冤獄。(3)嚴重窒息了新思想,毒化了社會風氣,阻礙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4)文字獄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空前加強的表現(xiàn),同時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5)略。28.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諸番國,導以禮義,變其夷習。中國封建皇帝歷來重政治而輕經(jīng)濟,明成祖本人也不主張發(fā)展海外貿易。這些物品交換活動只是附帶進
30、行的,通過交易換取一些宮廷需用之物,且可以補充一些船隊浩繁的開支,屬于情理中事?!辈牧隙骸白杂罉啡攴钍刮餮螅衿叽?,所歷三十余國,涉滄十萬余里,而我之云帆高漲?!闭埢卮穑?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明朝派人下西洋的原因。(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中的“永樂三年”是公元哪一年?當時的中國皇帝是誰?他派誰前后幾次下西洋?經(jīng)歷了多少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哪里?(3)這次壯舉產生了什么影響?(4頁)(4)為什么航海者能取得成功?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5)為什么說這一事件是我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6)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么?(7)請你簡要評價一下“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8)材料二反映了
31、一種什么精神?(9)在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由于實行什么樣的對外政策,才導致中國與世界的日益隔離?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發(fā)展和強大得益于實行了什么政策?(10)讀史使人明智,這段對外交往的歷史,對你有何啟示?答案:(1)為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宣揚國威。(2)明成祖派鄭和前后七次下西洋,經(jīng)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3)鄭和遠航,促進了我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和經(jīng)濟交流。(4)明朝國力強盛;宋元以來,我國造船業(yè)發(fā)達,航海技術先進;鄭和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英勇無畏的氣概。鄭和的船隊克服種種困難,表現(xiàn)了我國人民英勇無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術。(5)原因:規(guī)模大:鄭和船隊的規(guī)模
32、在當時舉世無雙;設備先進:鄭和船隊具有當時最先進的航海設備,如指南針;時間早:鄭和船隊遠達亞非30多個地區(qū),比歐洲航海家的航行早半個多世紀。(6)意義: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航海家(7)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舉;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經(jīng)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么經(jīng)濟實惠(8)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英勇無畏的氣概。(9)對外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改革開放政策。10)從改革開放方面來談,借鑒歷史經(jīng)驗,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對外開放政策;從國家謀求發(fā)
33、展和強盛方面來談,要善于學習別國的文明成果,不要妄自尊大,要建立開放的對外關系,不能固步自封。29.閱讀下列材料:罷宰相不設,拆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司。帝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請回答:(1)該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變化?這些措施的核心目的是什么?(2)明朝官制變化說明了什么?(3)為此明政府還采取了哪些措施?答:(1)中央撤銷中書省和丞相之職,權分六部,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國家大權集于皇帝一人之手。核心目的是加強君主專制的權力。(2)說明了明朝專制主義的加強。(3)八股取士,地方撤行省,設三司、削藩,設廠衛(wèi)特務機構30.讀下圖,請回答:(
34、1)圖中人物的名字是什么?(2)簡述他的主要事跡。(3)你要向他學習什么?答案:(1)戚繼光。(2)組建了一支隊伍,蕩平了浙江的倭寇,又率軍剿滅了福建、廣東的倭寇。(3)向他學習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精神。31.閱讀下列材料:(16世紀前期)番彝佛郎機假朝貢,占據(jù)屯門海澳,時肆剽掠,屠食嬰兒。請回答:(1)文中記載了哪國殖民者的侵略行徑?(2)這個國家在我國沿海的侵略活動主要有哪些?(3)與鄭和下西洋相比,兩者有什么不同?答案:(1)葡萄牙。(2)以欺騙手段攫取澳門的居住權,在沿海掠奪,屠殺人民。(3)葡萄牙殖民掠奪,屬侵略性;鄭和下西洋友好交往,屬友好性。32.閱讀下列材料:“錦衣衛(wèi),掌侍衛(wèi)、稽
35、捕、刑獄之事凡朝會、巡幸,則具鹵薄儀仗,率等待從扈行。盜賊奸宄,街途溝洫,密稽而時省之?!泵魇仿毠僦菊埢卮穑?1)錦衣衛(wèi)的職責是什么?(2)錦衣衛(wèi)的設置說明了什么問題?(3)明成祖時,如何發(fā)展了這一制度?它是一種什么機構?答案:(1)做皇帝的侍從,兼管偵察、逮捕和審訊。(2)錦衣衛(wèi)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的一種表現(xiàn)。(3)明成祖時設立東廠,以宦官為統(tǒng)領,由皇帝直接控制。是一種特務機構。33閱讀下列材料: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直(官吏值班)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
36、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請回答:(1)清初設軍機處的原因是什么?(2)結合所知說說軍機大臣組成及職責。(3)軍機處的設立有何影響?(答案:(1)原因:用兵西北,為防止泄露軍事機密。(2)由親臣、重臣組成。軍國大事完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筆記錄,然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去執(zhí)行。3)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3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辈牧隙骸耙荒耆倭?,多是橫戈馬上行?!辈牧先骸斑b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中華?!逼堇^光馬上行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分析戚繼光是個怎樣的人。(2)這幾句詩表達了戚繼光怎樣的思想感情?(3)戚繼光在中國
37、歷史上的地位是什么?(4)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的原因(5)為什么說戚繼光是我國古代的民族英雄?答案:(1)戚繼光是一個有遠志的人,渴望海防安定,為國效勞。(2)為國效勞的志向及軍務繁忙的敬業(yè)精神。(3)率領戚家軍在浙江九戰(zhàn)九捷,蕩平倭寇。又南下廣東、福建,與當?shù)剀婈牴餐藴缳量?,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4)他進行的抗倭斗爭是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事業(yè);他率領的戚家軍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戚家軍還與其他愛國軍民團結合作。為什么說戚繼光是我國古代的民族英雄?(5)明朝中期,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派戚繼光抗倭。戚繼光和他領導的戚家軍同倭寇進行了英勇的戰(zhàn)斗并取得勝利,使我國沿海地區(qū)的倭寇得以全部肅清;戚繼光
38、的抗倭斗爭抗擊了外來侵略,捍衛(wèi)了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所以說戚繼光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34.讀下圖,請回答:(1)圖中為何人?他是哪個朝代的開國皇帝?(2)在中國歷史上,像他這樣參加過農民起義的開國皇帝還有誰?(3)他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答案:(1)明太祖朱元璋。明朝。(2)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3)廢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揮;設立錦衣衛(wèi),專門偵緝官民言行;設廷杖制度,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制造多起文字獄。35.閱讀下列材料:“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致荷軍總督招降書請回答:(1)為什么說“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2)“久為貴國所踞”指的是什
39、么?答案:(1)早在三國時,孫權就曾派將軍衛(wèi)溫等率萬人乘船到達夷洲。元朝政府又加強了對琉球的管轄。所以,鄭成功說:“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2)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3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蘇州桑麻遍野,繭絲棉織之所出,四方咸取給焉,雖秦晉燕周大賈不遠數(shù)千里求羅綺增幣者,必走浙之東也。”張瀚松窗夢語材料二:“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焙瘟伎∷挠妖S叢書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蘇州的特點是什么?(2)材料二中“末”指的是什么?“游手趁食者”指的是什么?(3)上述材料反映了哪個朝代、什么時期的何種
40、社會現(xiàn)象?答案:(1)紡織業(yè)發(fā)達,是全國的絲織業(yè)中心。(2)“末”指的是商業(yè)和手工業(yè),“游手趁食者”指的是雇傭勞動者。(3)明朝中后期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37.清朝,西藏地區(qū)與中央政府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西藏喇嘛教首領五世達賴于清初到北吏,征收賦稅,進行有效的統(tǒng)治,西藏等邊陲地區(qū)都處在中央政府管轄之下。京,受到順治皇帝接見,被正式賜予“達賴喇嘛”封號。以上材料均摘自北師大版(歷史七下)請回答:(1)清朝初期受到冊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達賴,還有哪一個喇嘛教首領,他是誰?冊封他的皇帝是誰?(2)為有效管轄西藏事務,清朝還設置了什么機構?(3)依據(jù)所學知識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結論?(4
41、)達賴及其追隨者于在西藏策動了3.14“打砸搶燒”事件,極力鼓吹“藏獨”并屢次破壞北京奧運圣火的海外傳遞活動。請你結合歷史事實對達賴所謂的“藏獨”加以駁斥答:(1)班禪康熙皇帝(2)駐藏大臣(3)西藏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4)達賴集團制造的拉薩暴力事件是分裂祖國的行為,必定不會得逞;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通過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行使民族自治權,大力發(fā)展本地經(jīng)濟38.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小和卓)兵餉、徭役繁興,供給稍遲,家立破;及出亡(兵敗逃亡),又盡其貲(同資,錢財),民脂殆竭。平定準噶爾方略材料二:叛軍“降者蔽山而下,聲如奔雷,小和卓
42、木手刃不能止也”。魏源圣武記材料三:清政府下令討伐大小和卓,并宣布此次進兵,只為擒拿大小和卓,維吾爾族人民皆為無罪之人,不要株連。根據(jù)材料分析,清軍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勝利?答案:大小和卓發(fā)動叛亂,是一種分裂行為,它違背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是非正義的。清軍的斗爭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他們捍衛(wèi)了祖國的統(tǒng)一,是正義的。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動,殘酷殺虐維吾爾族人民,喪失民心,違背歷史的發(fā)展趨勢,維吾爾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軍的斗爭。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確,只殺叛亂首領,不殺無辜民眾,順應民心。39.讀下圖,請回答:尼布楚條約中俄邊界示意圖(1)請?zhí)畛鯝、B兩座城的名字。A_B_(2)根據(jù)尼布楚條約中俄邊界
43、示意圖,寫出尼布楚條約的內容。(3)簡要評價尼布楚條約。答案:(1)雅克薩尼布楚(2)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的領土。5頁)(3)從法律上肯定了中俄東段邊界。40、條約規(guī)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往東至海為界。外興安嶺以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西屬俄國,外興安嶺以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東屬中國?!闭埢卮穑捍藯l約的名稱是什么?是在何時何地簽訂的?答:尼布楚條約1689年尼布楚上述內容有何法律作用?答: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的領土簽定上述條約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過談判來解
44、決問題?當時清朝的統(tǒng)治者是誰?康熙帝發(fā)動雅克薩之戰(zhàn)占領雅克薩,擊敗了沙俄侵略者此外,他還采取了哪些措施維護國家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1)平定三藩之亂(2)降服鄭成功的后代,設立臺灣府(3)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4)加強民族團結冊封西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4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據(jù)清史料記載:鄭成功盤踞臺灣多年“以海濤為巢穴向因海濱各處奸民商販,潛為資助故嚴立通海之禁”。材料二:順治十三年發(fā)布禁海令“片帆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出洋”。材料三:乾隆年間“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遂以民欲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為由,繼續(xù)實行“海禁”為了抵制鴉片走私,雍正至道光邊疆頒布十五
45、道禁煙令,并重申“海禁”。關于清朝海禁政策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指出,這反映了清政府對外貿易采取了什么政策?(2)根據(jù)上述材料歸納說明清政府實行“海禁”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閉關鎖國”的政策,禁止海外貿易。(2)清朝初年,反清復明的勢力以鄭成功為首在東南沿海進行抵抗;抵抗歐洲殖民者的侵略。4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土爾扈特以噶爾丹不道,故率本部遷入俄羅斯,彼國以其愚戇,時加欺凌。大兵既定伊犁,威布遐邇。土爾扈特部長聞之曰:吾儕本蒙古裔,今俄羅斯種類不同,嗜好殊異,又復苦調丁賦,席不暇暖。今聞大皇帝普興黃教,奚不棄此就彼,亦良禽擇木,智也?!辈牧隙航裰装湾a者,即阿玉奪之曾孫也,以俄
46、征調師旅不息,近且征其子入質;而俄又屬別教非黃教,故與今族合告密謀,挈全部投中國興黃教之地,以息肩焉。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土爾扈特外遷的原因。(2)材料一中“大兵既定伊犁”指什么事情?(3)根據(jù)材料,總結土爾扈特回歸的原因。答案:(1)噶爾丹反叛行為,欺壓土爾扈特。(2)乾隆帝時,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駐扎軍隊。(3)俄羅斯的控制和壓迫,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向心力。4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開辟荊榛,千秋功業(yè);驅逐荷虜,一代英雄?!辈牧隙骸八逆?zhèn)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笨滴醯弁爨嵆晒β?lián)注:1662年7月,鄭成功病逝于
47、臺灣。鄭成功后代將其遺骨遷葬福建故土,康熙帝派官員一路護送靈柩,并題此挽聯(lián)。(上聯(lián)是說,清軍入關后,明朝奸臣誤國,四鎮(zhèn)總兵心懷二志,諸王勢力傾覆。鄭成功以廈門、金門兩島為根據(jù)地,興兵反清。下聯(lián)是說,鄭成功收復臺灣后,施行新政,反清復明)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說出鄭成功一生中的主要事跡。(2)這副康熙帝對鄭成功評價的對聯(lián)是否恰當?(3)康熙帝一直壓抑反清復明思想,為何要這樣評價鄭成功?答案:(1)堅持在東南沿??骨?,收復臺灣,施行新政。(2)此聯(lián)高度評價鄭成功收復臺灣、建設臺灣的歷史功績。(3)因為鄭成功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忠貞愛國,反對異族壓迫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歷來所崇尚的。清朝統(tǒng)治者要想統(tǒng)治全
48、中國,不得不順應民心??滴醯圻@樣做正是為了籠絡人心,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44.閱讀下列材料:(李時珍)好讀醫(yī)書。醫(yī)家本草品類既煩(繁),名稱多雜,或一物而析為二三,或二物而混為一品,時珍病之。乃窮搜博采,芟煩補缺,歷三十年,閱書八百余家,藁稿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請回答:,(1)材料中“時珍病之”是指什么?(2)為寫作本草綱目李時珍是怎樣“窮搜博采”的?(3)本草綱目有何價值?答案:(1)以往藥物著作關于藥物的記載,常有不準確或混亂之處,李時珍對這種情況十分不滿。(2)他研讀了大量醫(yī)書,走訪了許多地方,收集民間藥方,采集藥物標本,并虛心向藥農和其他勞動人民請教。(3)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
49、是藥物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被譯成許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yī)藥學的重要文獻。45.閱讀下列材料:“天覆地載,物數(shù)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闭埢卮穑海?)這段話出自哪部作品?它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時期人?(2)外國學者是如何稱贊這部作品的?(3)這段話是什么意思?答案:(1)天工開物。宋應星。明朝末年。(2)“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3)天地之間物以萬計,人類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生產出種類齊全的物品,這并不單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內。46.閱讀下列材料:19世紀初年的流行語:“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闭埢卮穑海?)紅樓夢的作者是誰?
50、什么時候創(chuàng)作的?(2)紅樓夢的主要內容是什么?(3)紅樓夢在文學史上有何價值?(答案:(1)曹雪芹。清朝。2)描寫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3)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7讀下圖,請回答:(6頁)(1)這是什么時期的北京城?(2)圖中A代表_城,B代表_城,C代表_城,D代表_城。(3)明、清兩朝遷都北京的時間分別是_、_。(4)夕月壇指今天的_,朝日壇指今天的_,山川壇指今天的_。答案:(l)明代的北京城。(2)宮城皇城京城外城(3)1421年164
51、4年(4)月壇日壇先農壇48.材料一:“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粵海關志卷23材料二:“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訓材料三:“此輩(注:指華僑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聽其去來任意,伊等益無顧忌,輕去其鄉(xiāng)而漂流外國者益眾矣。嗣后應必定限期,若逾期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朕亦不許令其復回。如此則貿易欲歸主人,不敢稽遲在外矣?!鼻逦墨I通考卷(1)材料中表明“天朝”不愿與外國互通貿易,我們把這種政策稱之為什么?這個政策實行了多久?(2)結合材料一、材料二,談談實行這種政策的原因。(3)材料三中,如此限制沿海人民出海貿易,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4)說說清朝實行這一政策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5)聯(lián)系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的現(xiàn)實,你認為這段歷史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答:(1)“閉關鎖國”政策。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湛江市重點中學2025屆物理高二下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比較方法
- 心理健康課程解碼學生內心世界
- 教育智能化在商業(yè)領域的拓展
- 中職教師課件制作
- 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與教育心理學
- 心理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路徑
- 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教育心理學培養(yǎng)
-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安全風險管理與應對
- 智慧城市構建氟塑料線纜的貢獻與挑戰(zhàn)
- 內河航道例行養(yǎng)護工程預算編制規(guī)定及定額編制說明
- 2024年全國民政行業(yè)職業(yè)技能大賽(養(yǎng)老護理員賽項)備賽試題庫及答案
- 英文繪本故事Brown.Bear.Brown.Bear.What.Do.You.See
- 2024-2029年中國駕駛艙監(jiān)視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戰(zhàn)略投資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社區(qū)工作者考試必背1000題題庫必背(典型題)
- (正式版)JBT 7248-2024 閥門用低溫鋼鑄件技術規(guī)范
- 關于垃圾分類的調查研究報告
- 靜電對電子器件的影響與防護措施
- 簡易借條模板
- 員工能力矩陣管理與培訓總結
-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運算定律簡便計算400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