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母系社會為什么會被淘汰母系社會會被淘汰的原因一、氏族的存在必需要靠繁衍,古人類的壽命較短,加上嬰兒的高死亡率,捕獵的傷亡,戰(zhàn)爭,疾病等因素造成死亡率極高,而以血親關系為基礎的氏族社會必需尋找到適合的方式,使血親繁衍的人口增長率大于死亡率否則就是滅亡。如以母系為血親認定體系,那就有很大的問題。一個女人一年只能生一個孩子,加上她的姐妹所能產生的有血親的后代是很有限的,即便男人再多也無用。反過來以父系為認定體系,一個男人即使不用算上他的兄弟,仍可以在隨時隨地不受限制的繁衍后代,只要有足夠的女人就可以保證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二、從現在的基因研究來看,人類的父本一向比較穩(wěn)定,而母本則多變。這說明,古人類
2、是通過戰(zhàn)爭消滅其他氏族,殺了男人,保留女人。如此看來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女人的生育特性決定了一個氏族依靠女人來維持血脈的話需要一大群,是很大的一群。而一個氏族領依靠男人來維持血脈的話那怕這個氏族只剩下一個男人,理論上講只要他能擄到足夠的女人就能實現復興。所以父系社會的戰(zhàn)爭一定是殺光男人留下部分女人,這是氏族生存的需要。三、原始人未形成倫理,強壯的自然的成為領袖和主宰者,女性相對男性太弱小,生理、心理上的攻擊性,侵略性都不強,如何使更強的男性臣服古人類對氏族以外的任何東西都充滿敵意和恐懼,特別是同類,在自己的地盤上決對不能容忍其他氏族生活,戰(zhàn)爭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唯一手段。軍事首領必然成為氏族的保護
3、者,很難想像女人來充當軍事首領。所以我很難理解母系社會的形成,我猜想可能從來沒有正真的母系社會,只不過因為當時男人從事的工作是高度危險,壽命很短。而女性相對安全,壽命較長,特別是子女多生存經驗足的女性受到氏族內部的尊重而成為首領。而氏族的基本構成還是以父系為準的。如果父系與母系并存的話父系很容易成為人口興旺發(fā)達的氏族,母系則十分困難。在競爭中必需淘汰掉。母系社會的特征母系氏族婚姻和氏系基本特征為:始終以母系血緣關系為紐帶。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于實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訪妻子的形式,子女從母居,屬母方氏族,世系和財產繼承從母系計。到了母系氏族繁榮期,由于對偶
4、婚的出現和逐步鞏固,丈夫遷到妻方氏族從妻居。(也有很多國外學者認為,沒有確切考古證據表明群婚制度在50萬年前3萬年前一直廣泛存在,子隨母姓是一種可能,但不表明可以得出群婚的推論,此點不嚴謹)兩極世界理論分析指出,雖然母系氏族的建立并不能說明新人比其前人的進化方式有了質的發(fā)展,但是比起類人猿更隨機、更簡單的原始群來說,組織化程度更復雜和更穩(wěn)定,人類有了相對安定的生存環(huán)境。母系社會的形態(tài)新石器時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必然引起生產關系的變化。舊有氏族的狹小格局已不適應新的形勢。生產工具的改進以及勞動技能的熟練,使人們以比較小規(guī)模的集體為單位從事生產成為可能。在這樣的集體中進行生活也更便于管理。于是,隨著
5、人口的增殖,原來的氏族除繼續(xù)分離出血緣氏族之外,在氏族內部又出現若干母系親族?;橐鲂螒B(tài)也有所改變。還在群婚制盛行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存在某種或長或短時間內比較固定的成對配偶的同居。以后,由于婦女主動要求比較長久地與某一個男子結合,于是就逐漸向對偶婚轉移。對偶婚形態(tài)下的夫妻關系不是獨占的同居,兩性的結合仍比較松散,多采取以女方為主的男方走婚形式。納西族的母系親族世系以母系血統關系為紐帶。在對偶婚的情況下,因子女從母居,男配偶也不甚固定,世系也只能按女方計算。即由母祖?zhèn)鹘o母親,再由母親傳給女兒,依次類推。當地諺語說:無男不愁兒,無女水不流。生女重于生男,女兒是根根。婦女關系到母系親族能否長久綿延。
6、若沒有女繼承人,母系親族就面臨絕滅的危險。所以,納西族人把女兒的出生視為值得慶賀的大事。相比之下,男孩子出生就遠為遜色。父權社會是重男輕女,母權社會卻是重女輕男。其差異就在于,父權社會以男性計算世系,母權社會則以女姓計算世系。按母系計算世系,是母系親族最重要的特征。母系親族有過繼養(yǎng)女的傳統習慣。當母系親族沒有女繼承人時,全族都會焦灼不安,族長要召集全體成員商量,并決定向其他人口眾多的母系親族請求過繼養(yǎng)女。對方如果同意,就接受禮物,并在本氏族舉行祭祖儀式,宴請氏族的成員,向大家稟報將本親族女子過繼給外親族為養(yǎng)女的緣由。氏族首領為該女子祈禱,并祝福她去外親族后,多生子女,延續(xù)后代。迎受養(yǎng)女的親族也
7、要舉行祭祖儀式,向祖先稟告增加新的成員,并為該女更換姓名。然后,親族成員共餐,同慶同樂,以示祝賀。養(yǎng)女在新的親族中與其他成員享有同等的權力和義務。成年后,如有威信和能力,也可以主持生產和生活。接收養(yǎng)女,是面臨絕嗣險境的母系親族得以傳宗接代轉危為安的重要手段。小孩子在長大之后,要舉行成年儀式。因為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自小從母親居住,并由母親和舅舅撫養(yǎng),所以其成年儀式也要由母親和舅舅操辦。古人生活條件艱苦,壽命較短,性成熟也早,故小孩子到13歲便步入成年。在此之前,他們不算社會的正式成員,也不享受親族成員的權利和義務。在成年人的心目中,小孩子還沒有靈魂。成年儀式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舉行。親族的成員
8、聚集在火塘附近,祭祖之后,成年男女脫下孩提時所穿的麻布長衫,換上成年人的正式服裝。女人上著短衣,下穿百褶裙,戴包頭。男子戴帽,穿長袍和褲子。所以這種儀式又可稱作穿裙子儀式和穿褲子儀式。儀式結束后,親友紛紛向姑娘和小伙子贈送禮品,并向他們致以良好的祝愿。舉行成年儀式的習俗,不僅納西族長久流傳,歷史上其他民族也多有實行。成年儀式是納西族少年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以后,他們將同親族的其他成員一樣,享有各種權利和義務,也可以結交異性朋友,開始婚姻生活。對母系親族而言,則增添了新的成員,加強了親族的力量,是親族繁榮昌盛的標志。母系親族實行外婚制。外婚制多以走訪婚的形式進行。婦女有自己的居室,接待來訪的男配偶
9、。男子夜晚至女方住宿,清晨即離開,返回自己所在的母系親族生活和勞動。這種走訪婚對男女雙方都沒有任何約束。如果情投意合,配偶就比較固定,延續(xù)的時間也長。若感情破裂,隨時離異,雙方毫無留戀之情。但是配偶雙方絕不能屬同一親族。據調查,納西族至1956年民主改革前夕,仍盛行走訪婚。如永寧平壩六鄉(xiāng)1,749個成年男女中,實行走訪婚的有1,285人,占成年人總數的%。實際上,當時過其它婚姻生活的人,都可能或長或短地經歷過走訪婚生活。因為實行走訪婚,男女之間離異無常,加之男子暮至晨歸,所以子女一般很難確認生父。子女由母親撫養(yǎng),父親并無撫養(yǎng)子女的義務。父與子不是同親族的人,因而從世系上也就沒有共同的血緣紐帶,
10、即使相見,亦如陌生人。在母系親族里,凡是長輩的婦女都是自己的母祖或母親,長輩的男子則是自己的舅祖父或舅父。在當地納西族的親族制度中,長期以來就沒有父子關系的概念,因而也就沒有父親這一專用名詞。因為男子的子女都在別的親族內,所以,男子是沒有自己子女的。由此可見母系血緣的傳統觀念之深。母系親族的財產屬集體所有。房屋、牲畜、工具等固定資產,歸集體使用,倉庫也是統一的。親族成員共同勞動,平均消費。財產也由母系親族世代繼承,任何個人不得獨占。但一般的生活用品和裝飾品則由個人享用。每個母系親族都有族長,稱作達布。達布由能干有威望的老年人擔任,以婦女居多,主持親族的生活和生產以及宗教祭祀活動等。達布與親族其
11、他成員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所承擔的責任卻十分重大,遇有緊要的事情還須與親族成員商量。據調查,溫泉鄉(xiāng)瓦拉片17個母系親族在1956年民主改革時有14個婦女擔任達布。忠實鄉(xiāng)巴奇等6個村落的88戶納西族,有50戶由婦女擔任達布,占總戶數的%,男子擔任達布的38戶,占總戶數的%。親族的強弱與達布的威望和能力緊密相關。達布威望高,能力強,親族成員之間必定和睦,生活安定,生產也順利,親族自然興旺繁盛。達布若威望不高,能力又差,親族必定衰竭不振。受親族的母系傳統影響,婦女的威望和能力一般強于男子。母系親族多以某一代達布的名字命名,充分反映達布對親族的重要性。但也有以地點或動物的名稱命名的。前者當因該親族久居
12、某地而定,后者則可能與圖騰信仰有關。永寧納西族的母系親族成員集中居住。房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老年人和少年的住處,也是親族成員共餐和公共活動的場所。另一部分則供已婚婦女接待男配偶之用。公共住宅多由四棟房屋組成,院落寬敞。正房較大,有一層,分為正室、上室、下室和后室。東西廂房和門房為二層樓,上層住人,下層飼養(yǎng)牲畜,堆放柴草。老年婦女和少年住在正房的正室內。這里也是親族成員共同進餐和集會的地方。老年男子住在上室。凡屬婚齡婦女均有單獨的房間,稱為客房。顧名思義,當為接待來訪的男配偶而設??头恳话惆才旁跂|廂房和門房的上層。外親族的婚齡男子來本親族過夜,本親族的婚齡男子自然也要去外親族住宿。所以,親族內
13、一般都沒有婚齡男子單獨的房間,如婚齡男子在外親族未尋到女配偶,因而沒有住宿之處,必定受到人們的嗤笑,只能在草棚中熬度漫漫長夜。母系親族有公共墓地。兇死者土葬。凡屬正常死亡者則實行火葬。骨灰裝在麻布口袋中,按輩份、性別,老者在上,少者居下,男左女右,依次安放在墳山的石巖下或樹洞中。若干年以后,骨灰袋散碎,人們再將凌亂的骨灰堆積一處掩蓋,形成不分輩份和性別的合葬坑。親族的成員生前由共同的母系血緣關系集中居住,死后依然按母系血緣關系掩埋在同一個墓地。沒有夫妻合葬,因為男配偶是外親族的人。每個母系親族都供奉自己的祖先,但是沒有崇拜的偶像,而是以火塘上方的鍋樁石為代表。傳說祖先死后去北方,但是靈魂還常返歸故里,住在鍋樁附近。達布每日三餐都要向祖先獻食。逢年過節(jié),還由達布祈禱,殺豬祭祀,躬請祖先回歸。屆時,以豬血染紅11根樹枝,9根放在房頂上,樹枝尖端朝向北方,另兩根則棄置于房后。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年級【部編語文】閱讀理解知識點題型經典
- 低妝感放大真顏值
- 2021-2026年中國果蔬汁飲料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5年無機復合材料合作協議書
- 蘋果手機供貨合同范本
- 2025年液壓泵項目評估報告
- 2025年中國當歸種植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河沙開采合同范本
- 實驗漁船合同范本
- 2025年軋鋼導衛(wèi)裝置項目合作計劃書
- 護理工作十四五規(guī)劃
- 產后抑郁癥講課課件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職五育并舉的人才培養(yǎng)研究
- 汽車行業(yè)維修記錄管理制度
- IQC檢驗作業(yè)指導書
- 城市自來水廠課程設計
- 重慶市2024年小升初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含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數據采集標準規(guī)范
- 【人教版】《勞動教育》七上 勞動項目一 疏通廚房下水管道 課件
- 2024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FSD發(fā)展歷程、技術原理及未來展望分析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銀行人工智能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