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碘化反應動力學_第1頁
丙酮碘化反應動力學_第2頁
丙酮碘化反應動力學_第3頁
丙酮碘化反應動力學_第4頁
丙酮碘化反應動力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理化學實驗備課材料實驗14丙酮碘化反應動力學一、基本介紹醛酮分子中的a氫原子容易被鹵素取代,在鹵素的堿性溶液中丙酮容易發(fā)生多鹵代反應,而且還可進一步發(fā)生鹵仿反應。但在酸性溶液中,可控制反應條件使鹵代反應只進行一步。因此,可在酸性條件下測定上述反應在某溫度下的速率常數(shù)。丙酮碘化反應為一復雜反應。實驗表明,反應速率幾乎與鹵素的種類及其濃度無關,但卻與溶液中丙酮和酸的濃度密切相關。反應體系中除I2外其它物質(zhì)都是無色的,因此本實驗是通過測定體系中12對某一波長的可見光的吸收來測定不同反應時刻12的濃度.根據(jù)動力學來計算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但由于反應產(chǎn)生了I-,而I2很容易與I-發(fā)生配位形成I3-,因此在

2、反應體系中加入過量的I-,使溶液中的12在反應開始時就完全轉(zhuǎn)化為I3-。則體系中存在的12可忽賂不計,因此可以認為反應體系中的碘始終是以I3-的形式存在的。由于該反應的速率與多個物質(zhì)的濃度有關,要測定每種物質(zhì)的反應級數(shù)可以通過孤立法進行,即通過多個樣品或多次實驗,分別測定某一物質(zhì)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得到反應中該物質(zhì)的反應級數(shù)。繼而確定整個反應的動力學方程。二、實驗目的1、掌握用孤立法確定反應級數(shù)的方法;2、測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3、通過本實驗加深對復雜反應特征的理解;4、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和校正方法,實驗數(shù)據(jù)的作圖處理方法。三、實驗原理丙酮碘化的方程式為:CH3

3、COCH3+I2-CH3COCH2I+H+I-該反應是以酸作為催化劑,同時反應自身會生成,所以此反應是一個自動催化反應,并且為一個復雜反應,分兩步進行:CH3COCH3+H+tCH3COCH=CH2此反應是丙酮的烯醇化反應,反應可逆并進行的很慢,是一個速控步。ch3coh=ch2+I2tch3coch2i+h+I-此反應是烯醇的碘化反應,反應快速并能進行到底。總反應的速率方H程為:-dCI/dt=kCC+2AHCTCC+分別為碘,丙酮,酸的濃度;k為總反應速率常數(shù)。如果丙酮和2、AH酸相對于碘是過量的,則可認為在反應過程中丙酮和酸的濃度基本保持不變,同時,在酸的濃度不太大時,丙酮碘化反應對是個

4、零級反應。對上式進行積分得:-CI=kCC+t+B因為碘在可見光區(qū)有寬的吸收帶,而在此吸收帶中,鹽2AH酸,丙酮,碘化丙酮和碘化鉀溶液均沒有明顯的吸收,所以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測量碘濃度的變化。A=-ksLCaCh+-BAH上式中的L可通過測定一定濃度的碘溶液的吸光度A帶入式中求得。做A-t圖,直線的斜率可求出丙酮碘化反應速率常數(shù)K值。有兩個以上溫度下的速率常數(shù)就可以根據(jù)阿侖尼烏斯公式估算反應的活化能Ea得值。aln(k2/k1)=Ea/R(1/T1-1/T2)四、實驗儀器及試劑721型分光光度計1套;容量瓶(50mL)3只;超級恒溫槽1套;容量瓶(100mL)2只;帶有恒溫夾層的比色皿1個

5、;移液管(10mL)3只;停表1塊。碘溶液(含4%KI)(0.01moldm-3);標準鹽酸溶液(1mol-dm-3);丙酮溶液(2moldm-1)五、實驗步驟(一)準備工作1、開啟恒溫水浴,控制溫度為30C。2、測L值:調(diào)光度計波長為590mn,在恒溫比色皿中分別注入0.005M碘溶液和蒸餾水,用蒸餾水調(diào)吸光度零點,測吸光度,平行測量三次。3、反應液的配制:分別移取5ml碘溶液(0.05M)和5ml酸溶液(2.000M)于25ml比色管中,加大約10ml水,再取10ml丙酮溶液(2.000M)于50ml比色管中,加大約10ml水,在第三支比色管中注入25ml水,三管同時放入恒溫水浴中恒溫10

6、分鐘。(二)測量工作快速將恒溫的碘、酸混合液傾入丙酮溶液中,用恒溫水洗滌盛碘酸之比色管,使反應液的總體積為50ml。將反應液迅速注入2cm比色皿中,每次用蒸餾水調(diào)吸光度零點后,測其吸光度值。30C時,每1分鐘測一次;至電流指示不為零,完成儀器的效正。六、數(shù)據(jù)記錄1、L值測定吸光度平均值eL2、速率常數(shù)測定時間12345678吸光度時間910111213141516吸光度時間1718192021222324吸光度時間2526272829303132吸光度時間3334353637383940吸光度七、實驗注意事項1、溫度影響反應速率常數(shù),實驗時體系始終要恒溫。2、實驗所需溶液均要準確配制。3、混合

7、反應溶液時要在恒溫槽中進行,操作必須迅速準確,比色皿的位臵不得變化。八、思考題1、本實驗中,是將丙酮溶液加到鹽酸和碘的混合液中,但沒有立即計時,而是當混合物稀釋至50mL,搖勻倒入恒溫比色皿測透光率時才開始計時,這樣做是否影響實驗結(jié)果?為什么?答:可以。因為本實驗中丙酮碘化對13-為零級反應,在CH3COCH3o及H+0遠大于13-0的條件下,其動力學方程的積分形式為I-=kCHCOCH33以13-對t作圖,根據(jù)直線斜率和CH3COCH3o及H+o求出k,也就是說測量k并不需要13-0的數(shù)據(jù),因此可以從任意時刻開始計時,把此時13-濃度作為I3-0O但要注意的是,為了測量較大的D值,應盡快把溶

8、液混合、搖勻,倒人吸收池,然后計時,特別是當反應溫度較高時。2、本實驗中,將丙酮和酸的濃度視為常致,而實際上是變化的。能否估計出這樣將給反應速率常數(shù)測量值帶來多大誤差?答:若丙酮和H+的初始濃度為13-的初始濃度的100倍,則根據(jù)反應的計量方程式,反應從開始到完成,丙酮的相對濃度將從100變到99,而H+的相對濃度將從100變到101,把二者看作常數(shù)使k的測量值帶來最大誤差各為1%,總的最大誤差為2%。假設反應產(chǎn)物CH3COCH2I對所用波長的可見光有明顯吸收,則對反應體系D0330DD八(l丿L3-=(產(chǎn)物I-30D-D=(I-)t-+(產(chǎn)物C-L-D=D(-)+D(產(chǎn)物)t330三式聯(lián)立可

9、得0g30又I-I-=kCHCOCHH+t3033300DD0tD-D0gchCOCH3-330即當反應產(chǎn)物CH3COCH2I對光也有明顯吸收時,應以D-D/D-D對t320t0g作圖,根據(jù)直線斜率可求k但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測定D,D,而且也應0g準確知道I3-的初始濃度。也就是說,反應溶液中I3-的濃度應準確配制,且把反應物混合后立即開始計時。3、影響本實驗結(jié)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響本實驗結(jié)果的主要因素是體系溫度和起始濃度的準確性。溫度對最終實驗結(jié)果影響很大。根據(jù)阿侖尼烏斯公式:dInKdTEdTART2EdkL,RT2k對丙酮碘化反應,Ea=86.2kJ/mol,在298.2K附近,

10、反應溫度每改變1C,k的相對變化為生=k86200X18.314x298.220.117即每改變1C,k改變11.7%,或者說溫度控制誤差為1C時,k的相對誤差為11.7%。為此要利用恒溫水夾套把反應溫度準確控制在實驗溫度的士0.1C范圍之內(nèi),而且配制反應溶液的丙酮、酸、碘及蒸餾水要事先恒溫到反應溫度。另一方面,實驗溫度也要選擇適當,因為溫度較低時,反應速率較慢,為了測得具有合適準確度的實驗數(shù)據(jù),則必然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而當溫度較高時,體系的光密度D隨時間的變化較快,此時D的讀數(shù)誤差較大。九、文獻值1、反應速率常數(shù)t/C0252735105k/L.mol-1.1.152.863.608.80

11、s-1103k/L.mol-1.0.691.722.165.28min-12、活化能Ea=20.6Kcal.mol-1=86.2kJ.mol-1十、預備實驗結(jié)果:實驗條件:室溫:22C大氣壓力:10100Pa碘溶液(含4%KI):0.01mol/L標準鹽酸溶液:1mol/L丙酮溶液:2mol/L1、吸光度平均值sL0.5250.527105.40.5300.525速率常數(shù)測定30C時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時間t/min吸光度A時間t/min吸光度A時間t/min吸光度A時間t/min吸光度A10.413110.296210.213310.13220.405120.29220.205320.12530.

12、385130.281230.194330.11840.368140.27240.186340.10550.36150.263250.18350.09560.355160.251260.172360.0970.343170.242270.165370.0880.332180.234280.155380.0790.321190.228290.148390.061100.309200.22300.141400.049LinearRegressionforData1_B:Y=0.40257-0.00884X斜率為-0.0088由A=-ksL可知,k=-0.0088/-sL=2cm反應速率k1為2.10

13、*10-325C時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時間t/min吸光度A時間t/min吸光度A00.251180.13520.235200.11940.221220.11160.205240.09580.196260.089100.189280.069120.165300.064140.160320.048160.141LinearRegressionY=0.2460-0.00622X斜率為-0.00622反應速率為2.55*10-3ln(k2/k1)=Ea/R(1/T1-1/T2)-Ea=2.92*104J=29.2KJ實驗結(jié)果分析:根據(jù)公式ln(k2/kl)=Ea/R(l/Tl-1/T2)可知,溫度升高,反

14、應速率會增大,可是實驗結(jié)果卻是溫度升高,反應速率降低了。分析如下:兩組實驗組的儀器的系統(tǒng)誤差.(2)對儀器的操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工操作,所以在讀數(shù)和操作時會造成不小的誤差.十一、進一步討論1、工作波長的選擇雖然在反應中,從表觀上看除I2外沒有其它物質(zhì)吸收可見光,但實際上反應體系中卻還存在著一個次要反應,即在溶液中存在著12、I-和I-3的平衡:I+I-=1-23其中【2和I-3都吸收可見光。因此反應體系的吸光度不僅取決于I2的濃度而且與I-3的濃度有關。根據(jù)朗伯-比爾定律知,在含有I-3和I2的溶液的總光密度E可以表示為I-3和【2兩部分消光度之和E=E+E=8dC+8dCTOC o 1-5 h z,213,2,21313而摩爾消光系數(shù)8和是入射光波長的函數(shù)。在特定條件下,即波長2=565nm8I2I3時,8=8,所以上式就可變?yōu)镮2I3E=dC+C)I2I2I3也就是說,在565nm這一特定的波長條件下,溶液的光密度E與總碘量(【2+I-3)成正比。因此常數(shù)sd就可以由測定已知濃度碘溶液的總光密度E來求出。所以本實驗必須選擇工作波長為565nm。2、實驗改進建議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度,簡化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