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精品文檔單選題.欲使冷變形金屬的硬度降低、塑性提高,應進行(B, 再結晶退火)。位錯在滑移面上運動)。.實測的晶體滑移需要的臨界分切應力值比理論計算的小,這說明晶體滑移機制是(B,.疲勞強度是表示材料抵抗(B,交變應力 破壞的能力。.為滿足鋼材切削加工要求,一般要將其硬度范圍處理到( A, 200HBs(HB200 )左右。.冷變形是在(C、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的塑性變形。一A,形變織構)。C,鍛造使其分布合理 )。.用金屬板沖壓杯狀零件,出現明顯的制耳現象,這說明金屬板中存在著(.為了提高零件的機械性能,通常將熱軋圓鋼中的流線(纖維組織)通過(.鐵素體是碳在a F e中的(A ,間隙
2、 )固溶體。.滲碳體是(B,間隙化合物)。.珠光體是(C,機械混合物)。.低溫(變態(tài))萊氏體是由(C,鐵素體和滲碳體)兩相組成的。. F e - F e 3 c相圖中,ES線是( C,碳在奧氏體中的固溶線 )。. Fc Fc 3c相圖中,GS線是平衡結晶時(C,奧氏體向鐵素體轉變 )的開始線。.平衡結晶時,在F e F e3 c相圖中P S K線上發(fā)生的反應是( A, A s -P )。.平衡結晶時,在F e F e3 c相圖E C F線上發(fā)生的反應是( B,LCfAE、+Fe3C)。.碳鋼與白口鑄鐵的化學成分分界點是( C, 2.11 ) %C。.用4 %硝酸酒精溶液浸蝕的T 1 2鋼的平衡
3、組織,在光學顯微鏡下,其中的二次滲碳體呈(A,白色網狀。.共析鋼冷至共析溫度,共析轉變已經開始,但尚未結束,此時存在的相為(A,鐵素體+滲碳體+奧氏體)。.在室溫平衡組織中,4 5鋼中的( A,珠光體的相對量)比2 5鋼多。.在鐵碳合金平衡組織中,強度最高的是7D,珠光體)。.在鐵碳合金平衡組織中,硬度最高的是( B,滲碳體)。.在鐵碳合金平衡組織中,塑性最高的是( A,奧氏體)。.普通鋼、優(yōu)質鋼及高級優(yōu)質鋼在化學成分上的主要區(qū)別是含( B ,硫、磷)量不同。. T 8 A鋼屬于(C,高級優(yōu)質鋼)。. 6 5鋼適宜制造(B ,彈性)零件。. 2。鋼適宜制造( A,滲碳零件)。. T 8鋼適宜制
4、造( C,工具、模具)。.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幾何單元是( B,晶胞)。.具有體心立方晶格的金屬有( C, a F e )。3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屬有(B, 丫 F e )。.在工業(yè)生產條件下,金屬結晶時冷速愈快,N/G值( A,愈大),晶粒愈細。.與粗晶粒金屬相比,細晶粒金屬的( A,強度、韌性均好f.經塑性變形后金屬的強度、硬度升高,這主要是由于( A,位錯密度提高)造成的。.銅和饃兩個元素可以形成(C,無限溶解度的置換)固溶體。.金屬化合物與一般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具有(D,金屬特性)。.固溶體的機械性能特點是( C,高塑性)。.合金鐵素體比鐵素體的強度高,這是由于( D,固溶強化)造成的。.
5、消除晶內偏析的工藝方法是( C,擴散退火)。. 一定溫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時生成兩個成分固定的固相過程,稱為(B,共析反應).單相固溶體適合(B,鍛壓)加工。.碳溶入丫 一F e中形成的固溶體,其晶格形式是( C,面心立方晶格)。.金屬化合物的機械性能特點是( D,硬而脆)。.碳溶入aF e形成的晶格,應該是(B,體心立方晶格)。.所列鋼中的合金元素,只溶入固溶體、不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是( A,饃)。.在鋼中能夠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是( B ,銘)。.可用作彈簧的鋼是( C, 60Si2Mn )。.經過熱成形制成的彈簧,其使用狀態(tài)的組織是( C,回火屈氏體)。. GC r 1 5鋼中的銘平
6、均含量是( B, 1.5) %。.制造板牙常選用(D, 9 S i C r )鋼。. 1 C r 1 7鋼,按空冷后的組織分,應該屬于( B,鐵素體)類型的鋼。. 1 8 8型銘?zhàn)x不銹鋼,按空冷后的組織分,應該屬于(A,奧氏體)類型的鋼。. ZGMn 1 3的耐磨零件,水韌處理后的組織是( A,奧氏體)。. 。1歡迎下載精品文檔_O2歡迎下載精品文檔_O2歡迎下載.適宜制造機床床身的材料是(B,灰口鑄鐵。.用4 0c r鋼制造的連桿,為獲得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應進行(C,調質)。.高速鋼刀具使用狀態(tài)的組織是( C,回M+化物+少A。.白口鑄鐵與灰口鑄鐵在組織上的主要區(qū)別是( D,無石墨)。.為
7、了獲得最佳機械性能,鑄鐵組織中的石墨應呈( D ,球狀)。A ,粗片狀B ,細片狀C,團絮狀.在機械制造中應用最廣泛、成本最低的鑄鐵是( B,灰口鑄鐵)。.鑄鐵中的大部分碳以片狀石墨存在,這種鑄鐵稱為( C,普通灰口鑄鐵)。.鐵素體+石墨的鑄鐵,它的結晶過程是按照( B ,鐵石墨)相圖進行。簡述.何謂晶體缺陷?在工業(yè)金屬中有哪些晶體缺陷?晶體中原子排列不完整、不規(guī)則的微小區(qū)域稱為晶體缺陷。工業(yè)金屬中的晶體缺陷有點缺陷(空位、間隙原子),線缺陷(位錯),面缺陷(晶界、亞晶界)。.簡要說明金屬結晶的必要條件及結晶過程。金屬結晶的必要條件是過冷,即實際結晶溫度必須低于理論結晶溫度。金屬結晶過程是由形
8、核、長大兩個基本過程組成的,并且這兩個過程是同時并進的。.指出在鑄造生產中細化金屬鑄件晶粒的途徑。用加大冷卻速度,變質處理和振動攪拌等方法,獲得細晶小晶粒的鑄件。. 一般情況,鑄鋼錠中有幾個晶區(qū)?各晶區(qū)中的晶粒有何特征?典型的鑄錠組織有表層細晶區(qū)、柱狀晶區(qū)和中心粗晶區(qū)三個晶區(qū)。表層細晶區(qū)的晶粒呈細小等軸狀,柱狀晶區(qū)的晶粒為平行排列的長條狀,中心粗晶區(qū)的晶粒呈粗大的等軸狀。.固態(tài)合金中的相有幾類?舉例說明。固態(tài)合金中的相有固溶體和金屬化合物兩種,如鐵碳合金中的鐵素體為固溶體,滲碳體為金屬化合物。.形成間隙固溶體的組元通常應具有哪些條件?舉例說明。形成間隙固溶體的兩組元原子直徑差要大,即d質/d劑
9、0.59,所以間隙固溶體的溶質元素為原子直徑小的碳、氮、硼;溶劑元素為過渡族金屬元素。如鐵碳兩元素可形成間隙固溶體。.置換固溶體的溶解度與哪些因素有關?置換固溶體的溶解度與組元的晶體結構、原子直徑差和負電性等因素有關。.簡要說明金屬化合物在晶體結構和機械性能方面的特點。金屬化合物的晶體結構是與任一組元的均不相同,其性能特點是硬度高,塑性、韌性差。.指出固溶體和金屬化合物在晶體結構和機械性能方面的區(qū)別。固溶體仍保持溶劑的晶格類型。而金屬化合物為新的晶格,它與任一組元均不相同。固溶體一般是塑性、韌性好,強度、硬度低;金屬化合物是硬度高,塑性、韌性差。.簡要說明共晶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共晶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10、是合金液體的化學成分一定,結晶溫度一定。.比較共晶反應與共析反應的異同點。相同點:都是由一定成分的相在一定溫度下同時結晶出兩個成分不同的相。不同點:共晶反應前的相為液相,過冷度小,組織較粗;共析反應前的相為固相,過冷度大,組織較細。.簡要說明合金相圖與合金鑄造性能之間的關系。合金相圖中合金的熔點越高、結晶溫度范圍越大,合金的流動性越差,易形成分散縮孔,偏析嚴重,合金的鑄造性 能差;反之熔點越低、結晶范圍越小,合金鑄造性能越好。.比較具有體心立方晶格金屬與具有面心立方晶格金屬的塑性。體心立方晶格與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系數目相同(6X 2=12,4 X 3=12,),但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要多,故
11、塑性要好。.簡述金屬經過冷變形后組織和結構的變化。金屬經過冷塑性變形后,其組織結構變化是金屬的晶粒發(fā)生變形,晶粒破碎亞晶粒細化,位錯密度增加;變形程度嚴重時會出現織構現象。.指出冷塑性變形金屬在加熱過程中各階段的組織和性能變化。回復,晶體缺陷減少,內應力降低。再結晶,畸變的晶粒變成無畸變的等軸晶粒,亞晶粒數目減少、尺寸增大,位錯密度下降;加工硬化消除。晶粒合并長大,機械性能下降。.金屬再結晶后的晶粒度與哪些因素有關?金屬再結晶后的晶粒度與再結晶溫度及預先變形程度有關。.簡要說明加工硬化在工程中的應用。精品文檔精品文檔 歡迎下載加工硬化在工程中的應用:強化金屬;提高零件的使用安全性;使某些壓力加
12、工工序能順利進行。18簡要說明鑄鋼錠經熱加工(軋制、鍛造)后組織和機械性能的變化。鑄鋼錠經熱加工后組織: 晶??杉毣?, 成分可均勻, 縮松、 微裂紋、 氣孔等可焊合, 使組織致密, 并形成纖維組織;其機械性能明顯提高,并具有方向性。19從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形成條件及組織形態(tài)上分析共析滲碳體與共晶滲碳體的異同點。共晶滲碳體與共析滲碳體的化學成分、晶體結構是相同的。共晶滲碳體是由共晶成分的液體經共晶轉變形成的,為萊氏體的基體。共析滲碳體是由共析成分的奧氏體經共析轉變形成的,以片狀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從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形成條件及組織形態(tài)上分析一次滲碳體與二滲碳體的異同點。一次滲碳體與二次滲碳體
13、的化學成分、 晶體結構是相同的。 一次滲碳體是從液體合金中結晶出來的, 呈寬條狀。二次滲碳體是由奧氏體中析出的,在鋼中呈斷續(xù)網狀或網狀在白口鐵中與共晶滲碳體連為一體。21簡述共析鋼的奧氏體化過程。當鋼加熱至Ac1 以上時,通過奧氏體的形核長大、未溶滲碳體的溶解及奧氏體成分均勻化四步完成奧氏體化 . 即F(0.0218%C,體心立方晶格)+Fe3c(6.69%C,復雜正交晶格)-A(0.77%C,面心立方晶格).22簡述鋼的含碳量和原始組織對鋼的奧氏體化的影響。鋼的含碳量增加,原始組織中的珠光體變細,都會使鐵素體與滲碳體的相界面增多,加速奧氏化。球狀珠光體的奧氏體化速度低于片狀珠光體。23.繪圖
14、說明共析鋼的CCT曲線與共析鋼的T T T曲線的差異。C CT曲線在TTT曲線的右下方,并且無貝氏體轉變區(qū)。(圖B 7)24從圖示TTT 曲線判斷該鋼可能屬于哪幾類碳鋼, 并寫出各自按V1 和 V2 冷速冷至室溫所得到的組織及熱處理工藝名稱。圖A 6可是亞共析鋼或是過共析鋼;按V1冷速冷至室溫,亞共析鋼為F+P,稱完全退火;過共析鋼為P+Fe3Cn,稱完全退火;按V2冷速冷至室溫,亞共析鋼為F+M,稱亞溫或欠熱淬火;過共析鋼為Fe3Cn +M稱為淬火或不完全淬火。.選擇下列零件的退火方法:(1 )用彈簧鋼絲(強化的)經冷卷成彈簧后;(2 )消除6。鋼鍛件的過熱組織。 (1) 去應力退火;(2)
15、 擴散退火.選擇下列零件的退火方法:(1 )低碳鋼鋼絲多次冷拉之間;(2 ) T 1 0鋼車床頂尖鍛造以后。(1) 再結晶退火;(2) 球化退火27為什么一般情況下亞共析鋼采用完全(奧氏體化)淬火,過共析鋼采用不完全淬火?亞共析鋼完全淬火為M,硬度高;不完全淬火為F+M, F使鋼的硬度不均勻且低。過共析鋼完全淬火為粗大M +較多A,不完全淬火為細小M +少量A +F e 3 C粒。完全淬火由于F e 3 C消失、A增多、M粗大,不僅降低鋼的硬度,而且增大變形、開裂的傾向。28為減少鋼件的淬火變形、防止開裂,從淬火方法上應采取哪些措施?(1)淬火加熱前進行預熱,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2)
16、可采用雙液淬火、分級淬火及等溫淬火,并且注意淬火操作方式。28. 4 5鋼(Ac1=730C,Ac3=780 C)分別加熱至 760C ,830 C ,1040 c 時的組織以及在水中冷卻后的組織。為5鋼加熱至7 6 0 C、8 3 0 C、1 0 4 0 C時的組織依次為奧氏體+鐵素體、奧氏體、粗大的奧氏體;分別在水中冷卻后的組織依次為馬氏體鐵素體、馬氏體、粗大馬氏體。31.判斷T 1。鋼(Ac1=730C,Accm=800C )分別加熱至760 C ,830 c時的組織和經水冷后的組織。T 1。鋼加熱至7 6 0 C、8 3 0 C時的組織及在水中冷卻后的組織:奧氏體十二次滲碳體、奧氏體;
17、馬氏體十二次滲碳體少量殘余奧氏體、馬氏體較多殘余奧氏體。30.某4 5鋼(鋼料是合格的)零件,淬火后出現硬度不足,試分析產生原因。其原因可能是:(1)淬火加熱溫度或保溫時間不足,爐溫不均勻,零件表面脫碳。(2)冷卻速度不足,如淬火介質冷卻能力不夠大或操作不當等。2 0鋼制造的活塞銷, 經滲碳淬火后應該采用什么溫度回火?經回火后活塞銷表層是什么組織和性能(硬度)?低溫回火1 5 0 2 0 0 C。表層為回火馬氏體十粒狀滲碳體+少量殘余奧氏體,HRC6 0左右。4 5 ( Ac1=730C,Ac3=780 C)鋼制造的連桿,要求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試確定淬火、回火加熱溫度及 淬火、回火后的組
18、織。淬火溫度為82 0-840 ,淬火后組織為馬氏體?;鼗饻囟葹? 5 0 600 C,回火后組織為回火索氏體。T1 0 ( Ac1=730C ,Accm=800 C )鋼制造的手鋸條,要求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試確定淬火、回火加熱溫 度及淬火、回火后的組織。淬火溫度為760-780 ,淬火后組織為馬氏體十粒狀滲碳體+少量殘余奧氏體?;鼗饻囟葹?8 0 200C,回火后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十粒狀滲碳體+少量殘余奧氏體。簡要說明4 5鋼零件淬火后分別經過低溫回火、中溫回火及高溫回火的組織與機械性能特點。4 5鋼淬火后經低溫回火組織為回M,硬度約為HRC5 5,耐磨性高、韌性較低;經中溫回火組織為回T
19、,硬度約為HRC4 0,具有高的re、os及較好的韌性;經高溫回火組織為回S ,硬度約為HRC2 5,具有良好的3歡迎下載 。綜合機械性能.從形成條件、組織形態(tài)及機械性能(HB、 os、Ak)方面比較索氏體與回火索氏體。 索氏體是由過冷奧氏體在6 0 0 - 6 5 0 C分解得到的,其中的滲碳體呈細片狀;回火索氏體是由馬氏體經高溫回 火得到的,其中的滲碳體呈細粒狀。兩者的硬度相近,為低硬度,但回火索氏體的b s、A k值高于索氏體。37簡述淬火鋼在回火過程中的組織轉變。隨回火溫度的升高,淬火組織(M+A)通過馬氏體的分解,殘余奧氏體的轉變,碳化物的聚集長大和a相的回復、再結晶,并逐漸轉變?yōu)榛?/p>
20、火馬氏體、回火屈氏體和回火索氏體組織。.從形成條件、組織形態(tài)及機械性能(HB、 os、Ak)方面比較屈氏體與回火屈氏體。 屈氏體是由過冷奧氏體在6 0 0 - 5 5 0 C分解得到的,呈極細片狀;回火屈氏體是由馬氏體經中溫回火得到的, 呈極細粒狀;兩者的硬度相近,均為中等硬度,但回火屈氏體的屈服強度及韌性均高于屈氏體。.試分析比較在正常淬火條件下2 0、45、40Cr、T8、6 5等鋼的淬透性和淬硬性高低。淬透性由高到低的順序為:40Cr、T8、65、45、20。因為銘提高淬透性;在亞共析碳鋼中,隨含碳量的提高,淬透性提高。淬硬性由高到低的順序為:T8、65、45、40Cr、20。因為淬硬性
21、主要取決于鋼中的含碳量。40試分析影響鋼的淬透性的因素。影響鋼的淬透性的因素有:(1 )鋼的化學成分主要是鋼中的合金元素種類及其含量,其次是鋼中的含碳量。(2 )加熱條件奧氏體化的溫度及保溫時間。即凡使C曲線右移,降低臨界淬火速度的因素均提高鋼的淬透性。41. 4 5鋼零件在高頻淬火以前為什么要進行預備熱處理?常用預備熱處理有哪幾種?4 5鋼件高頻表面淬火前預備熱處理的作用是:提高鋼件心部的強韌性,并為表面淬火做組織準備。常用的預備熱 處理有:正火和調質。42以滲碳為例,簡要說明化學熱處理的三個基本過程?;瘜W熱處理的基本過程有:分解、吸收(吸附)和擴散。以滲碳為例,分解:滲碳介質受熱分解出活性
22、碳原子;吸收:活性碳原子被鋼件表面吸收,進入鐵的晶格,形成固溶體或碳化物;擴散:表層碳原子向工件內部擴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滲碳層。43在易切削鋼中,常加入硫,試說明其作用。在易切鋼中,硫與錳形成硫化錳,它能中斷基體的連續(xù)性,使切屑短?。〝嘈迹?,減小刀具磨損,從而有利于降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44簡述強化金屬材料的途徑。.試述C r WM n低變形鋼制精密量具(塊規(guī))所需要的熱處理工藝。C rWMn鋼制造精密量具需要的熱處理有:(1)毛坯(預備)熱處理為球化退火;如有網狀二次碳化物存在時為正火十球化退火。(2)量具熱處理為淬火、冷處理、低溫回火、人工時效。.用C r 1 2 Mo V鋼制冷作模具時
23、,應如何進行熱處理?C r 1 2 Mo V鋼冷作模具的熱處理有:一次硬化法,即較低溫度加熱淬火、較低溫度回火;二次硬化法,即較高溫度加熱淬火、較高溫度回火。.為什么W 1 8 C r 4 V鋼鍛造后經空冷能夠獲得馬氏體組織?W1 8 C r 4 V鋼中有大量的合金元素,它們均能提高鋼的淬透性,使C曲線大大右移,因此在空冷時也可得到馬氏體。48說明普通灰口鑄鐵的使用性能和工藝性能特點。普通灰口鑄鐵的使用性能特點是:抗拉強度低,塑性、韌性差,具有良好的減磨性、消震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其工藝性能特點是好鑄、好切、難焊、不可鍛。49指出普通灰口鑄鐵與球墨鑄鐵在石墨形態(tài)、機械性能和應用方面的主要區(qū)別。
24、普通灰口鑄鐵,石墨呈片狀,強度低,為脆性材料,常用于箱體、床身等要求具有減磨性、減震性的機器零件。球墨鑄鐵,石墨呈球狀,強度高、塑性韌性較好,可代替鑄鋼件材料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材料抵抗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能力。 材料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能力;或材料在屈服(開始產生明顯塑性變形)時的應力。 斷裂前材料產生塑性變形的能力。 工件在交變應力作用下,其工作應力往往低于屈服強度,所產生的脆性斷裂現象。 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微量塑性變形的能力。 晶胞是能代表晶格中原子排列規(guī)律的最小幾何單元。 晶格是描述晶體中原子排列規(guī)律的空間格子。名詞解釋1剛度 2抗拉強度3屈服強度4塑性 5疲勞(疲勞斷裂) 6硬度1晶胞2
25、晶格。3致密度4多晶體晶體各向異性 1同素異構轉變 2過冷度相8),。9)10固溶強化 11細晶強化1滑移 2滑移系 3加工硬化 4再結晶形變織構 6熱加工纖維組織 7熱(壓力)加工 8冷(壓力)加工 1鐵素體2滲碳體3奧氏體 4珠光體 5高溫萊氏體熱脆性 7冷脆性 9碳鋼1奧氏體的實際晶粒度2過冷奧氏體 3殘余奧氏體 4 索氏體 5 屈氏體 6馬氏體 7 退火 8正火 9 淬火 10回火 11 回火馬氏體 12回火屈氏體 13回火索氏體 14調質處理 15冷處理 藝.16 時效硬化固溶體間隙固溶體 置換固溶體 間隙相晶內偏析(枝晶偏析) 相圖(平衡圖)鋼中晶胞中原子體積與晶胞體積的比值。多晶
26、體是由許多晶格方位彼此不同的小晶體(晶粒)組成的晶體。晶體中不同晶面或晶向上的原子密度不同, 從而造成晶體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同的現象。固態(tài)金屬的晶格結構隨溫度改變而改變的現象。理論結晶溫度與實際結晶溫度之差。在合金中, 具有同一化學成分、 同一晶體結構, 且有界面與其它部分分開的均勻組成部分。溶質原子溶入溶劑晶格中所形成的固相。溶質原子溶入溶劑晶格的間隙中形成的固溶體。溶質原子代替溶劑晶格結點上的某些原子所形成的固溶體。非 /D 金小于 0.59 ,具有簡單晶格的金屬化合物。固溶體合金冷速較快時,形成在一個晶粒內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象。相圖是表示不同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溫度下各相之間平衡存在的關系圖
27、解。通過溶入溶質元素形成固溶體,從而使材料的強度、硬度提高的現象,稱為固溶強化。金屬的晶粒愈細小,其強度、硬度愈高,這種現象稱為細晶強化。在切應力作用下,晶體中的一部分沿著一定晶面、晶向相對于另一部分的滑動。晶體中的一個滑移面及其上的一個滑移方向構成一個滑移系。金屬經冷塑性變形后,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降低的現象。冷變形金屬加熱到再結晶溫度以上,通過形核長大,使畸變晶粒變成無畸變等軸晶粒的過程金屬經大量塑性變形后, 由于晶體轉動造成各個晶粒中的某些位向大致趨向一致的現象。金屬中的夾雜物及枝晶偏析經塑性變形后沿變形方向分布,呈纖維狀,這種組織稱纖維組織金屬在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壓力加工。金屬
28、在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的壓力加工。碳溶于a鐵中形成的間隙固容體具有復雜晶格的間隙化合物。碳溶于丫一F e中的間隙固溶體。由鐵素體與滲碳體兩相組成的片層狀機械混合物。由奧氏體與滲碳體兩相組成的機械混合物。FeS與Fe形成的低熔點共晶體(在A晶界上)在鍛壓時熔化而導致鋼材沿晶界開裂的現象。磷溶入鐵素體中 , 產生固溶強化的同時急劇降低鋼室溫下的韌性和塑性的現象.含碳量小于 2.11%,并且含少量硅 , 錳 , 磷,硫等雜質元素的鐵碳合金.在具體加熱條件下(溫度、時間)奧氏體的晶粒大小。當奧氏體冷至臨界點以下,尚未開始轉變的不穩(wěn)定的奧氏體。過冷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時,冷至室溫或Mf 點,尚未轉變的奧氏體
29、。是過冷奧氏體在A1 650之間形成的,由鐵素體與滲碳體兩相組成的細片狀機械混合物。是過冷奧氏體在 650600 之間形成的, 由鐵素體與滲碳體兩相組成的極細片狀機械混合物。由過冷奧氏體在MsMf間形成的,碳在a - F 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將鋼加熱至適當溫度、 保溫后, 緩慢冷至室溫, 以獲得接近平衡狀態(tài)組織的熱處理工藝。將鋼加熱至Ac3 或 Accm 以上,保溫后空冷的熱處理工藝。將鋼加熱至Ac3或Ac1以上,保溫后以Vk的速度快冷,使過冷A轉變成M的熱處理工藝。將淬火鋼加熱至A1 以下某一溫度,保溫后一般空冷至室溫的熱處理工藝。淬火馬氏體經低溫回火形成的,由已分解的馬氏體與分布其上的細小
30、片狀碳化物組成的混合物。由馬氏體經中溫回火得到的鐵素體與極細粒狀碳化物組成的兩相混合物。由馬氏體經高溫回火得到的鐵素體與細粒狀碳化物組成的兩相混合物。淬火高溫回火工藝的總稱。淬火鋼冷至室溫后繼續(xù)冷卻至-70-80 或更低的溫度 , 使更多的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的熱處理工經固溶處理 (淬火) 的合金在室溫停留或低溫加熱時, 隨時間延長強度、 硬度升高的現象。5歡迎下載 。精品文檔 歡迎下載精品文檔 歡迎下載精品文檔 歡迎下載 。17鋼的淬透性在規(guī)定條件下,鋼在淬火時獲得淬硬層(或稱淬透層)深度的能力。18鋼的淬硬性鋼在淬火后(馬氏體組織)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19臨界(淬火)冷卻速度臨界淬火速度(臨
31、界冷卻速度)獲得全部馬氏體組織的最小冷卻速度。20表面淬火僅將鋼件表層快速加熱至奧氏體化,然后迅速冷卻,不改變心部組織的淬火方法。21滲碳向低碳鋼表面滲入碳原子,增加其表層含碳量的化學熱處理工藝。1合金鋼為了改善鋼的某些性能,在煉鋼時,有意加入合金元素所煉制的鋼叫合金鋼。2第二類回火脆性對含有錳、鉻、鎳等元素的合金調質鋼,淬火后在450650回火, 保溫后緩冷時鋼的韌性下降的現象 .3回火穩(wěn)定性(回火抗力)淬火鋼在回火過程中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或稱抗回火軟化的能力。4二次硬化含有強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高合金鋼,淬火后較高溫度回火,由于析出彌散的特殊碳化物使其硬度升高的現象。5固溶處理將合金加熱至高
32、溫單相區(qū)恒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后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工藝。1鑄鐵的孕育處理澆注前往鐵水中加入孕育劑,促進石墨化,細化石墨,以提高鑄鐵的機械性能。2可鍛鑄鐵白口鑄鐵通過石墨化(可鍛化)退火,使?jié)B碳體分解成團絮狀石墨,而獲得的鑄鐵判斷題 TOC o 1-5 h z .溶入奧氏體中的所有合金元素,都能降低鋼的淬火臨界冷卻速度。()V.對調質鋼來說,淬透性是主要的熱處理工藝性能。()X. GC r 1 5鋼可用于制造精密的零件、量具和冷作模具。()X. 9 S i C r鋼適宜制造要求熱處理變形小、形狀復雜的低速薄刃刀具,如板牙、錢刀。()V.耐磨鋼ZGMn 1 3經水韌處理后
33、,其金相組織是馬氏體,因此硬度高、耐磨。()X.保持量具的高精度,除正確選用材料外,還必須進行淬火、冷處理、低溫回火和人工時效處理。()V. 20CrMnTi為合金滲碳鋼,42CrMo為合金調質鋼,55Si2Mn為合金彈簧鋼。()V.同一牌號的普通灰口鑄鐵鑄件,薄壁和厚壁處的抗拉強度值是相等的。()X.可鍛鑄鐵由于具有較好的塑性,故可以進行鍛造。()x.普通灰口鑄鐵中的碳、硅含量愈高,則強度愈低,鑄造性能愈差。()x.金屬晶體的滑移是在正應力作用下產生的。()V.經塑性變形后,金屬的晶粒變細,故金屬的強度、硬度升高。()X.冷變形金屬在再結晶過程中會改變其晶體結構。()x.按照在塑性變形中是否
34、產生組織轉變來區(qū)分冷加工與熱加工。()X.鑄件、鍛件、沖壓件都可以通過再結晶退火,來消除加工硬化,降低硬度。()X.退火狀態(tài)的45、T 8、T12 A鋼的機械性能相比較,45鋼塑性最高,T12鋼強度最高,T 8鋼硬度最高。(X ).鐵碳合金室溫平衡組織均由鐵素體與滲碳體兩個基本相組成。()V.珠光體是鐵碳合金中的一個常見相。()X.在平衡態(tài)下,各種碳鋼及白口鑄鐵的室溫組織組成物不同,故其相組成物也不同。()X. 2 5鋼、4 5鋼、6 5鋼的室溫平衡態(tài)的組織組成物及相組成物均相同。()X.鐵碳合金在共析轉變過程中,奧氏體、鐵素體及滲碳體三相的化學成分和相對量保持恒定不變。()X.鐵碳合金在共晶
35、轉變過程中,奧氏體和滲碳體兩相的化學成分及相對量都保持不變。()X.在室溫平衡狀態(tài)下,20、45、t8及t12鋼,其含碳量依次增加,故其硬、強依次升高,而塑、韌依次降低。 (V.鑄鐵可鑄造成形;鋼可鍛壓成形,但不可鑄造成形。()x.對同類合金來說,其共析體比共晶體組織要細,所以萊氏體比珠光體細。()x. A cl表示奧氏體向珠光體平衡轉變的臨界點。()x.正常熱處理條件下,過共析鋼隨含碳量增加,其過冷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也增加。()X.臨界淬火冷卻速度(丫1或丫(2)越大,鋼的淬透性越高。()x.退火與正火在工藝上的主要區(qū)別是正火的冷卻速度大于退火。()V5球化退火可使過共析鋼中嚴重連續(xù)網狀二次滲碳
36、體及片狀共析滲碳體得以球狀化。()V.為了保證淬硬,碳鋼和合金鋼都應該在水中淬火。()V.馬氏體的含碳量越高,其正方度a/c也越大。()V.亞共析鋼、過共析鋼,正常淬火后所得馬氏體的含碳量均等于鋼的含碳量。()X.回火索氏體具有良好的強韌性,因此它比回火屈氏體的強度、韌性均高。()X. 4。鋼比4 0 C r鋼的淬透性、淬硬性和回火穩(wěn)定性均低。()X.用同一鋼料制造的截面不同的兩個零件,在同條件下進行淬火,小件比大件的淬硬層深, 故鋼的淬透性好。(X) TOC o 1-5 h z .碳鋼的淬透性低,因此常在水中淬火,以提高其淬透性。()x.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時,電流頻率越高,淬硬層越深。()x.
37、鋼的表面淬火既能改變鋼表面的化學成分,又能改善心部的組織和性能。()x.滲碳工藝多用于低碳結構鋼。()X. 9 3 0 C下,碳原子容易滲入鋼的表面,是因為在該溫度下,鋼具有體心立方晶格、 溶碳量大。()X.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塑性等,是由于金屬鍵造成的。()V.與面心立方晶格的111晶面相比,體心立方晶格的110晶面上的原子排列比較緊密。()V.純鐵發(fā)生同素異構轉變時必然伴隨著體積和尺寸的變化。()V.只要是晶體(單晶體或多晶體),其性能必然呈現各向異性。()V.不論在什么條件下,金屬晶體缺陷總是使金屬強度降低。()X.工業(yè)上常用的金屬,其中原子排列是完整的、規(guī)則的,晶格位向也是完
38、全一致的。()x.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是110,原子排列最密的晶向是V 1 1 1 。()V.位錯是晶體中常見的缺陷,在常見的工業(yè)金屬中位錯密度愈小,其強度愈高。()X.在金屬結晶過程中,晶體成長常以樹枝狀方式進行的,但結晶以后一般情況下看不到樹枝狀晶體。()x.對于金屬來說,冷卻曲線上的水平臺就是該金屬的理論結晶溫度。()V.金屬的晶粒愈細小,則其強度、硬度愈高,塑性、韌性愈低。()x.工業(yè)金屬大多為單晶體。()X.只要組成合金的兩組元的原子直徑差達到一定值,便可形成無限固溶體。()X.金屬化合物都遵守原子價規(guī)律,其成分固定并可用化學式表示。()X.間隙固溶體的機械性能和間隙化合
39、物的機械性能是相似的。()x.由固溶體(基體)和金屬化合物(第二相)構成的合金,適量的金屬化合物在合金中起強化相作用。(V ).金屬化合物以細小?;蚱瑺罹鶆蚍植荚诠倘荏w中會使強度提高,化合物愈細小、分布愈均勻其強度愈高,這種現象稱細晶強化。()V.與固溶體相比,金屬化合物具有高硬度、低塑性。()V.形成固溶體合金的結晶過程是在一定溫度范圍進行的,結晶溫度范圍愈大,鑄造性能愈好。()X.同一種固相,它的初生相和次生相在化學成分、晶體結構上是不同的。(X填空.常見的金屬晶格類型有(體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晶體缺陷,按幾何特征可分為(點缺陷)、(線缺陷)和(面缺陷)三
40、種類型。;.晶界和亞晶界屬于(面)缺陷,位錯屬于(線)缺陷。 ;.純鐵從液態(tài)冷卻至室溫的結晶過程中,在1 3 9 4 c其晶體結構將由(體心立方晶格)向(面心立方晶格)轉 變,這種轉變稱為(同素異構轉變)。;.金屬的實際結晶溫度總是(低于)理論結晶溫度,這種現象稱為(過冷)。;.金屬結晶的必要條件是(過冷),其結晶過程要進行(形核)和(長大)兩個過程。;.在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學成分、(同一)結構且與其他部分隔開的均勻組成部分叫做相。;.按合金的相結構分,鐵碳合金中的鐵素體屬于(固溶體),滲碳體屬于(金屬化合物)。;.原子在溶劑晶格中的分布不同,可將固溶體分為(間隙)固溶體和(置換)固溶體。;
41、.碳原子溶入丫 F e形成(間隙固溶體)固溶體,是(面心立方)晶格。 ;.合金中的金屬化合物具有明顯的(金屬)特性,其晶體結構(與任一組元都不相同),機械性能特點是(硬、脆的)。;.常見的金屬化合物有(正常價化合物)、(電子化合物)和(間隙化合物和間隙相)三種類型。 ;.合金相圖是在(平衡)條件表示合金的(化學成分、溫度和相(組織) )之間關系的圖形。;.液態(tài)合金發(fā)生共晶反應,其條件是溫度(一定)、化學成分(一定),獲得的組織是由(兩個成分固定的)相組成的。;.晶內偏析又稱為(枝晶偏析),其形成條件是(快速冷卻),消除方法是(擴散退火)。;F e - F e 3 c相圖中,五個相是(8固溶體)
42、 、(高溫鐵素體)、(奧氏體)、(鐵素體)和(滲碳體)。.在平衡狀態(tài)下,一次滲碳體、二次滲碳體、高溫萊氏體、低溫萊氏體及珠光體的含碳量依次為(6.69%)、(6.69%)、(4.3%)、(4.3%)、(0.77%)。;.從F e F e 3 C相圖可知,工業(yè)純鐵、碳鋼及白口鑄鐵的含碳量依次在 0.0218%)、(0.0218%至W 2.11%)O 及(2.11%至6.69%)范圍內。;.從F e F e 3 C相圖中看出,純鐵結晶冷至G點,發(fā)生(同素異構)轉變,由(丫 一 F e )轉變?yōu)椋╝ Fc )。;.共析鋼結晶時,從液態(tài)冷至室溫的過程中首先發(fā)生(勻晶)反應(轉變),其反應式是(L-A)
43、;然后發(fā)生(共析)反應(轉變),其反應式是(在7 2 7 c下A s-P) ;其室溫組織為(片狀珠光體)。.共晶白口鑄鐵從液體冷至室溫的平衡結晶過程中,依次發(fā)生(共晶)、(二次結晶或次生相析出)及(共析)反應(轉變),其室溫的相組成為(鐵素體 +滲碳體),室溫組織為(低溫(變態(tài))萊氏體)。;. Fe Fe 3 c相圖中,三個恒溫反應的反應式為(1495 C, 8 H+LB=AJ)、(1148C, LC=(AE+Fe3C)及(727C, AS、=F+Fe3C)。;.亞共析鋼、共析鋼及過共析鋼的室溫平衡組織依次為(F+P)、(P)及(P+二次Fe3C),其三者的相組成物依次為(F+Fe3Q、(F+
44、Fe3Q 及(F+Fe3Q。.相圖的各組織或相中,硬度最高的是(滲碳體),強度最高的是(珠光體),塑性最好的是(奧氏體)。;.在平衡狀態(tài)下,4 5、T 8及T 1 2鋼中,塑性最好的是(45)鋼,硬度最高的是(T 1 2 )鋼,強度最高的是(T8);制造鋰刀常用(T 12)鋼,制造調質零件常用(45)鋼。;.按含碳量分,20、30、50Mn、T7、T 9鋼分別屬于(低)碳鋼、(中)碳鋼、(中)碳鋼、(高)碳鋼、(高)碳鋼。 低;中;中;高;高.碳鋼中常存的雜質元素有(硅)、(鎰)、(磷)及(硫)其中(硫和磷)為有害雜質元素。.影響奧氏體晶粒長大的因素有(加熱條件),(鋼的化學成分及組織)。;.
45、鋼的熱處理工藝是由(加熱)、(保溫)和(冷卻)三個步驟組成的;熱處理基本不改變鋼件的(尺寸、形狀),只能改變鋼件的(組織)和(性能)。;.完全退火適用于(亞共析成分的碳鋼和合金鋼)鋼,其加熱溫度為(Ac3+3050 C),冷卻速度(緩慢),得到(鐵素體+珠光體)組織。;.球化退火又稱為(不完全)退火,其加熱溫度在(A c 1 ) + 2 0 3 0 C,保溫后(等溫或緩冷)冷卻,獲 得(球狀珠光體)組織;這種退火常用于高碳工具鋼等。.珠光體有(片)狀和(球)狀, (球)狀珠光體切削加工性能較好。;.淬火鋼件回火,其溫度范圍是:低溫回火為(低于2 5 0 ) C,中溫回火為(3 5 0 5 0
46、0 ) C,高溫回火為(高于5 0 0 ) C;其中以(低)溫回火后組織的硬度最高。;.中碳鋼淬火后,再經低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 ,經中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屈氏體) ,經高溫回火 后的組織為(回火索氏體);淬火高溫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常規(guī)加熱條件下,亞共析鋼隨含碳量的增加, 其C曲線向(五)移;過共析鋼隨含碳量的增加,其C曲線向(至)移。碳鋼中以(共析)鋼的C曲線最靠右,故其淬透性(最高)。一.常見的金屬的塑性變形方式有(滑移)和(攣生)兩種類型。.滑移是在(分切)應力作用下,晶體中一部分沿著(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原子排列最密的)晶向與晶體的另一部分產生滑動
47、。.金屬的晶粒愈細小,則金屬的強度硬度愈(高)、塑性韌性愈(好),這種現象稱為(細晶)強化。;.金屬隨塑性變形程度的增加,其強度、硬度(提高) ,塑性、韌性(降低),這種現象稱為(加工硬化)。;.再結晶過程是(形核、長大)過程,再結晶前后的金屬晶體結構(不變)。;.鋼的鍛造溫度高于(再結晶)溫度,故屬于(熱)加工。 ;.按用途分,合金鋼可分為(結構)鋼、 (工具)鋼、(特殊性能)鋼。;.按合金元素總含量分,合金鋼可分為(低合金)鋼、 (中合金)鋼、(高合金)鋼。;. 4 0 C r鋼中銘的平均含量約為(1%), GC r 9鋼中銘的平均含量約為(0.9%)。;.指出下列鋼中碳的平均含量:3 5
48、CrMo約為(0.35%), 9 S i C r約為(0.9%) , W 1 8 C r 4 V約為(0.70.8%), CrWMn 約為(大于等于1%)。;.指出下列鋼的質量級別:16Mn為(普通)鋼,3 5 S i Mn為(優(yōu)質)鋼,2 0 C r 2 N i 4 A為(高級 優(yōu)質)鋼。.為了改善鋼的切削加工性能,在易切削結構鋼中通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硫)、(鉛)和(鈣)等。.寫出下列合金鋼的名稱:35CrMnMo為(熱鍛模)鋼, GCr15為(滾動軸承)鋼, 60Si2Mn為(彈簧)精品文檔 歡迎下載 。精品文檔 #歡迎下載 。鋼。 ; ;8.寫出下列合金鋼的名稱:16Mn為(普通低合金
49、)鋼,Y12為(易切削結構)鋼,Ch2MoV為(冷作模具)鋼。;9寫出下列各類鋼的一個常用鋼號:馬氏體不銹鋼(1Cr13 ) ,合金滲碳鋼(20Cr) ,合金彈簧鋼(60Si2Mn) ,冷作模具鋼(Cr12MoV) 。;10寫出下列各類鋼的一個常用鋼號:普通低合金結構鋼(16Mn) ,合金調質鋼(40Cr) ,滾動軸承鋼(GCr15) ,耐磨鋼(ZGMn1)3。 ;11寫出下列各類鋼的一個常用鋼號:高速鋼(W18Cr4V) ,合金調質鋼(40CrNiMo) ,熱作模具鋼(5CrMnMo) ,易切削結構鋼(Y12) 。 ;12寫出下列各類鋼的一個常用鋼號:奧氏體不銹鋼(1Cr18Ni9 ) ,合
50、金滲碳鋼( 20CrMnTi ) ,合金工具鋼(量具、刃具鋼) ( 9SiCr ) ,耐熱鋼(15CrMo) 。 ;13. 6 0sl 2 Mn鋼制載重汽車板簧,其常規(guī)熱處理為(淬火十中溫回火),最終組織為(回T),硬度大致為(HRC 4 0)。;1根據(碳的存在形式)劃分,鑄鐵可分為白口鑄鐵、灰口鑄鐵、麻口鑄鐵;根據(石墨形態(tài))劃分,鑄鐵可分為灰口鑄鐵、可鍛鑄鐵和球墨鑄鐵。 ;2鐵碳合金為雙重相圖,即(鐵滲碳體)相圖和(鐵石墨)相圖。;球墨鑄鐵的生產過程是首先熔化鐵水, 其成分特點是 (高碳、 高硅、 低硫) ; 然后在澆注以前進行 (球化) 和 (墨化(孕育) )處理,才能獲得球墨鑄鐵。與
51、鑄鋼相比,普通灰口鑄鐵具有以下優(yōu)異的使用性能: (減磨性) 、 (減震性)和(缺口敏感性低) ,但是(強度、 塑性、韌性)差。與碳鋼相比,鑄鐵的化學成分特點是(含碳量大于2.11%) 、 (高硅、高錳)以及(硫、磷較多)??慑戣T鐵的生產過程是首先鑄成(白口)鑄件,然后再經過(可鍛化退火) ,使其組織中的(大部分滲碳體)轉變成為(團絮狀石墨)綜述.畫出F e F e 3 c相圖,標出各相區(qū)中相的名稱。計算一室溫平衡組織為珠光體(占96%)+二次滲碳體的優(yōu)質鋼的含碳量;說明該鋼的平衡結晶過程,并要求畫出冷卻曲線。設鋼的含碳量為XQ-p=(6.69-X)/(6.69-0.77)=96% X=1%該鋼
52、的平衡結晶過程:液體在液相線開始結晶出A,隨溫度降低L量減少、A量增加,L和A的成分分別沿著液相線和固相線變化;在固相線結晶結束,為單相A;冷至E S線開始析出二次滲碳體,隨溫度降低,A量減少、滲碳體量增加,A的成分沿著ES線變化;在P S K線A發(fā)生共析轉變,形成P ;從P S K線至室溫組織基本不變。該鋼室溫平衡組織為P + F e 3 C n。圖省略。.畫出F e F e 3 C相圖,估計一室溫平衡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其中珠光體占77%)優(yōu)質鋼的鋼號。用冷卻曲線來表示該鋼的平衡結晶過程,并且在該鋼冷卻曲線上標出各階段的組織。設鋼的含碳量為X,Qp = X-0.0218/0.77-0.0
53、218= 77%X=0.6%C, 6 0鋼。 該鋼各階段的組織: L, L + A,A, A+F, F + Po 圖省略。.畫出F e F e 3 C相圖,標出S、C點及其含碳量和溫度。計算一室溫平衡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鐵素體/珠光體為3/1)優(yōu)質鋼的含碳量并估計其鋼號,畫出該鋼的室溫顯微組織示意圖。設鋼的含碳量為X;Q-P/ Q-F=(0.77-X)/(X-0.0218)=3/1;X=0.21%; 2 0 鋼。圖省略。.分析4 5鋼的平衡結晶過程,畫出冷卻曲線并標出各階段的轉變(反應),寫出反應式。計算該鋼室溫組織組成物的重量百分比。該鋼適宜制造何種零件?該鋼室溫平衡組織為 P + F ,
54、設 F 和 P 的量分別為Q p、Q F, Qp=0.45-0.0218/0.77-0.0218=57%.QF=100%-57%=43%.該鋼適宜制造要求具有綜合機械性能的零件,如機床主軸、齒輪。圖省略。.畫出F e F e3 C相圖,按組織組成物填寫各區(qū)。計算一室溫平衡相鐵素體占88.5%、滲碳體占11.5%合金的含碳量。分析該合金的平衡結晶過程,并畫出組織轉變示意圖。設該鋼的含碳量為 X, Q-F=(6.69-X)/(6.69-0)=88.5% X=0.77%,該鋼的平衡結晶過程:液體L冷至液相線,開始結晶出A,隨溫度降低,L量減少、A量增加,L和A的成分分別沿著液相線和固相線變化,冷至固
55、相線,結晶結束,獲得單相A; A在P SK線發(fā)生共析轉變,形成P;從PSK線至室溫,組織基本不變;室溫組織為P。圖省略。.分析6 5鋼的平衡結晶過程,要求畫出冷卻曲線、標出各階段的組織轉變(反應),并畫出室溫組織示意圖。計算該鋼室溫平衡組織中的珠光體相對量() 。5鋼的平衡結晶過程:液體在液相線開始結晶出A,隨溫度降低,L量減少、A量增加,L和A的成分分別沿著液相線和固相線變化,在固相線結晶結束,獲得單相A;冷至GS線,從A中開始析出F,隨溫度降低,A的量減精品文檔精品文檔少、F的量增加,A和F的成分分別沿著GS和GP線變化;在PSK線,剩余的A發(fā)生共析轉變,形成P;從PS K線至室溫組織基本
56、不變。室溫組織為F + P。珠光體的量Qp=(0.65-0.0218)/(0.77-0.0218)=84%。圖省略。.寫出按FeFe 3 c相圖冷至EC F、PSK、E S及G S線發(fā)生的轉變(反應)名稱和反應式;計算珠光體 及萊氏體在其形成溫度時相組成物的相對量。E C F線發(fā)生共晶轉變,其反應式為L- (A+F e 3C); P S K線發(fā)生共析轉變,其反應式為A- ( F + F e 3 C); ES線發(fā)生二次結晶(次生相析出反應)轉變,其反應式為A-Fe3CII; GS線發(fā)生先共析轉變,其反應式為A-F。珠光體在其形成溫度時相的相對量為:Q F =89%; Q Fe3c=11%萊氏體在
57、其形成溫度時相的相對量為:QA=52%,Q Fe3c=48%.為區(qū)分三種混雜不清的優(yōu)質鋼A、B、C,經金相分析結果如下:三種鋼都是平衡組織;A鋼的組織組成物中鐵素體占4 2%; B鋼的組織組成物中二次滲碳體占7 %; C鋼的相組成物中滲碳體占11.5%;試求A、B、C鋼的含碳量并估計其鋼號。A鋼的含碳量設為Xa, Q F=0.77-Xa/0.77-0.0218=42%;Xa=0.46%C,45 鋼.B鋼的含碳量設為Xb, Q FrCII=Xb-0.77/6.69-0.77=7%;Xb=1.18%C,T12 鋼.C 鋼的含碳量設為Xc, Q Fe3C=Xc-0/6.69-0=11.5%;Xc=0
58、.77%C,T8鋼.結合Fe Fe 3c相圖,說明鐵素體、奧氏體的最大、最小溶解度(含碳量);計算含碳量為1.0%, 1.4%的合金室溫平衡組織中二次滲碳體的相對量(%) ,并說明碳鋼的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4%的原因。鐵素體的最大、 最小溶解度分別為0.0218%和 0.0008%或近似為0 。奧氏體的最大、 最小溶解度分別為2.11%和 0.77%。1%C 的鋼中 Fe3CH 量設為Q FesCn, Q Fe3c=1.0-0.77/6.69-0.77=4%。 1.4%C 的鋼中 Fe3CH 量設為Q FesCn, QFe3c=1.4-0.77/6.69-0.77=11%.因為,當含碳量大于1
59、.40 以后,二次滲碳體呈嚴重連續(xù)網狀分布在晶界上,破壞了基體的連續(xù)性,大大降低了鋼的強韌性。10鐵碳合金平衡組織中有幾種滲碳體?試從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形成條件、存在范圍(含碳量)及顯微組織形態(tài)等方面分析比較其異同點。鐵碳合金平衡組織中有一次滲碳體、二次滲碳體、三次滲碳體、共晶滲碳體和共析滲碳體五種。其化學成分相同,均為6.69%C;晶體結構相同,均為復雜正交晶格。一次滲碳體是由液體合金中結晶出來的,呈寬片狀,存在于4.3-6.69%c 的合金中。 二次滲碳體是由奧氏體中析出的, 呈斷網、 網狀或與基體連為一體, 存在于 0.776.69%c 的 合金中。三次滲碳體是由鐵素體中析出的,呈細小
60、粒狀或條狀,存在于工業(yè)純鐵中。共晶滲碳體是通過共晶轉變生成的,為萊氏體的基體。共析滲碳體是由共析轉變生成的,呈片狀,存在于碳鋼及白口鐵中。.共析鋼的C曲線如圖所示,試標出以V1、V2、V3、V4、V5方式冷至室溫所得到的組織及大致硬度,并寫出熱處理工藝名稱。(圖A 1 )共析鋼的冷卻方式、工藝名稱、室溫組織、大致硬度HRC依次為:V1等溫退火,P, HRC1 5; V2正火,S , HRC 2 5 ; V 3等溫淬火,B下,HRC 5 5 ; V 4雙液淬火,M+A少,HRC60;V 5分 級淬火,M+A少,HRC 6 0。.畫出共析鋼的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C曲線) ;要求:(1)標出各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SOTS-1-technical-grade-生命科學試劑-MCE-9410
- N-Propionitrile-Chlorphi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1679
- Cy3-PEG-Amine-生命科學試劑-MCE-8875
- AH-8529-生命科學試劑-MCE-1699
- 1-2-3-Tri-10-Z-undecenoyl-glycerol-生命科學試劑-MCE-6075
- 2025年度藥品推廣與醫(yī)藥行業(yè)協會合作推廣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制造產業(yè)股權轉移合同終止書
- 2025年度工業(yè)機器人維護保養(yǎng)與故障排除維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項目終止及賠償協議書
- 2025年度股權分配協議書范本:XX創(chuàng)業(yè)團隊股權分配及退出補償實施協議
- 禪密功筑基功法
- SHT+3413-2019+石油化工石油氣管道阻火器選用檢驗及驗收標準
- 2024年云南省中考數學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2024年中考英語模擬試題(含答案)
- (正式版)JBT 14932-2024 機械式停車設備 停放客車通-用技術規(guī)范
- 2024年度-脛腓骨骨折
- 應用密碼學課件
- 礦井通風安全培訓課件
- 2024年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限責任公司招聘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苯胺合成靛紅工藝
- 質量保證發(fā)展史和國外相關標準簡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