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2禮記二則 同步練習(答案版+原卷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本八年級語文下冊禮記二則同步練習(原卷板)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自強(qing) 學(xu)學半 講信修睦(m) 不知其旨(zh)B嘉肴(yo) 男有分(fn) 教學相長(zhng) 不必為(wi)己C 弗(f)學 有所長(zhng) 選賢與(j)能 好逸惡(w)勞D兌(du)命 塵埃(i)也 天下為(wi)公 矜(jn)寡孤獨2.下列詞語的書寫全正確的一項是( )A佳肴 北冥 藏于己 雖有至道B弗食 塵埃 此之謂 講信修睦C兌命 廢疾 男有份 選賢舉能D悠
2、游 謀閉 學學半 鰥寡孤獨3.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貨/惡其棄/于地也 B是故/謀閉/而不興C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強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兌命曰:“學/學半?!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D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其其此之謂乎貨惡其棄于地也 B之其此之謂乎大道之行也C故故曰:教學相長也故人不獨親其親 D. 長教學相長也幼有所長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教然后知困。 B大道之行也C講信修睦 D矜寡孤獨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
3、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不知其善也 B然后能自反也C故人不獨親其親 D故外戶而不閉。8.下列對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教學相長也。(判斷句)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倒裝句)C力惡其不出于身也。(判斷句)D其此之謂乎。(反問句)9.下列有關課文的說法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兩篇課文都選自禮記。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B.大道之行也是從“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征的。C雖有嘉肴一文開頭以“嘉肴”與“至道”做類比,指出了學習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觀點。最后又引用兌命中的話加以佐證。D大道之行
4、也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對這個理想社會的向往,后來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與課文中所描繪的大同社會則是另一番景象。10.大道之行也選自儒家經(jīng)典,而儒家倡導“仁”與“禮”。為進一步加強對儒家思想的了解,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讓傳統(tǒng)美德薪火相傳,光明中學準備開展一次以“走進傳統(tǒng)文化,傳承仁之美德”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與,按要求完成任務。解讀“仁”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jié)合體,我們可以通過“形”來推知“義”。請你根據(jù)下面的文字和圖片,推測“仁”字的本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仁,親也,從人,從二?!薄叭省敝傅氖侨伺c人之間的關系。“仁”字的本義是:_。積累“仁”詞你要代表班級
5、參加學校的“成語之星”大賽,需要積累一些含“仁”字的成語,請你寫出兩個。成語:_。11.文學常識填空禮記,又叫_,_至秦漢間_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_編纂的,共_篇。_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的專著。12.按課文填空知不足,_;知困,_。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_。_,不必藏于己;_,不必為己。是故_,_,故外戶而不閉。13.根據(jù)理解默寫雖有佳肴中,說明學習和教學之后能讓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雖有佳肴中一文中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的句子是:_,_,_。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_
6、,_,_。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是_,_。14.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雖( )有嘉肴 不知其旨( )也雖有至道( )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 知困,然后能自強( )也講信修( )睦 男有分( ),女有歸力惡( )其不出于身也 盜竊亂賊而不作( )15.翻譯下面的句子。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譯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譯文: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譯文: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譯文: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譯文: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閱讀甲乙兩個語段,完成
7、問題(16分)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乙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中(zhng)繩: 合乎拉直的墨線 輮(ru):通“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暴:通“曝”,曬干。參:通“叁”,多次。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不知其旨( )也 然后能自強(
8、)也學不可以已( ) 故( )木受繩則直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雖雖有嘉肴 雖有槁暴B知不知其善也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C之輮使之然也 輟耕之壟上D而學而不思則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3. 翻譯下列句子(4分)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冰,水為之,而寒于水。4.甲文運用了類比的寫作手法,引出了闡述的論點 ;乙文則開頭就提出了論點“學不可以已”,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2分)5.請聯(lián)系學習生活,談談你讀了這兩篇短文后的感受。(4分) 閱讀甲乙兩個語段,完成問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
9、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 禮運)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選自桃花源記)1.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分)選賢與( )能 貨惡( )其棄于地也故( )外戶而不閉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為天下為公武
10、陵人捕魚為業(yè)B修講信修睦該簡桃核修狹者為之C作盜竊亂賊而不作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D之大道之行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句子。(分)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阡陌交通,雞犬相聞。4.甲 文中闡述的“大同社會”與乙文中描繪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分)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問題雖有嘉肴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孔子學琴乙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
11、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庇虚g,曰:“已習其數(shù),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庇虚g,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錇槿艘??!庇虚g,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黑而長,眼如遠視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改)注進:繼續(xù)學(新內(nèi)容)。益:增加、加深。有間:過了一段時間。為人:作曲的人。文王操:周文王譜寫的琴曲名。1.請用兩條“”給文段乙中畫線的句子斷句。眼 如 遠 視 如 王 天 下 非 文 王 其 誰 能 為 此 也 !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12、其其此之謂乎丘未得其為人也B反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C學弗學,不知其善也孔子學鼓琴師襄子D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丘得其為人,黑而長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譯文:_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譯文:_4.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甲乙兩文都是關于學習的,甲文談了“教學相長”的觀點,乙文講述了孔子拜師學琴的故事。B.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C乙文中孔子學琴經(jīng)歷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領會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的過程。D乙文孔子一直不換新內(nèi)容,是因為他認為文王操是最容易學的曲子。5.孔子
13、學琴的故事印證了“學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請結(jié)合乙文具體分析。(3分)閱讀甲乙兩個語段,完成問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節(jié)選自荀子禮論
14、)注:窮:困境。分:區(qū)分、辨別。屈:竭盡。1解釋下列句中點的詞語。選賢與( )能 謀閉而不興( )故( )制禮義以分之 以( )養(yǎng)人之欲2.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長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兩者相持而長B.養(yǎng)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以養(yǎng)人之欲C.分男有分,女有歸故制禮義以分之D.是是謂大同是禮之所以起也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4甲文首先對大同社會的綱領進行說明,接著具體闡述_,最后指出大同社會的美好;而乙文則主要闡述了_。5根據(jù)乙文,說說荀子是從哪幾個角度對“禮”的起源進行闡釋的。四
15、、中考演練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1一5題。(15分)(2016年福州市中考題)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教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f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省,并怡然自樂。 (節(jié)選自桃花源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1解釋下
16、面加點的詞語。(4分)屋舍儼然( ) 阡陌交通 ( )不獨子( ) 其子 貨惡( )其棄于地也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 予作文以記之B悉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C獨矜、寡、孤、獨 、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之大道之行也 長跪而謝之3翻譯下面句子。(4分)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4理解文意,用原文語句填空。(2分)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桑竹垂余陰,菽稷糧食作物隨時藝種植”的詩句,文中描述的田園景象與之類似的句子是:_。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文中與之異曲同工的
17、句子是: _, _。5.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藝術地再現(xiàn)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因此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請參照示例,從兩段選文中再找出一例,說說它們的相似之處。(3分)示例: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可以看出“桃源”中社會環(huán)境和平安寧,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盜竊亂賊而不作”。 .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本八年級語文下冊禮記二則同步練習(解析版)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自強(qing) 學(xu)學半 講信修睦(m) 不知其旨(zh)B嘉肴(yo) 男有分(fn) 教學
18、相長(zhng) 不必為(wi)己C 弗(f)學 有所長(zhng) 選賢與(j)能 好逸惡(w)勞D兌(du)命 塵埃(i)也 天下為(wi)公 矜(jn)寡孤獨答案:C(A.“學”應為“xio”B“分”應為“fn”D.“兌”應為“yu”;“矜”應為“gun”)2.下列詞語的書寫全正確的一項是( )A佳肴 北冥 藏于己 雖有至道B弗食 塵埃 此之謂 講信修睦C兌命 廢疾 男有份 選賢舉能D悠游 謀閉 學學半 鰥寡孤獨答案:B(A.“佳”應為“嘉”C“份”應為“分”;“舉”應為“與”D.“鰥”應為“矜”)3.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貨/惡其棄/于地也 B是故/謀閉/而不興C
19、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答案:B (A貨/惡其/棄于地也。C是故/學/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強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兌命曰:“學/學半?!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D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答案:A(B“兌”同“說”;“學”同“敩”C“與”通“舉”D“矜”通“鰥”)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其其此之謂乎貨惡其棄于地也 B之其此之謂乎大道之行也C故故曰:教學相長也故人不獨親其親 D. 長教學相長也幼有所長答案:C (A表示揣測,大概代詞,指財貨B.助詞,賓語前置標志;結(jié)構助詞,介入主
20、謂C所以所以D.促進成長)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教然后知困。 B大道之行也C講信修睦 D矜寡孤獨答案:C(A古義:這樣以后;今義:關聯(lián)詞。B古義: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義:寬闊的路D古義 :為兩個詞,“孤”指幼而無父的人;“獨”指老而無子的人。今義:為一個詞,單一,只有一個,指獨自一個人。)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不知其善也 B然后能自反也C故人不獨親其親 D故外戶而不閉。答案:B(A項,善,形容詞作名詞,好處。C項,親,動詞意動用法,以為親,奉養(yǎng)。D項,外,名詞作動詞,從外面。而B項中的“反”是“反思”的意思。)8.下列對句子特殊句
21、式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教學相長也。(判斷句)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倒裝句)C力惡其不出于身也。(判斷句)D其此之謂乎。(反問句)答案:D(“其此之謂乎”是倒裝句,反問句不屬于特殊句式)9.下列有關課文的說法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兩篇課文都選自禮記。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B.大道之行也是從“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貨盡其用人盡其力”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征的。C雖有嘉肴一文開頭以“嘉肴”與“至道”做類比,指出了學習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觀點。最后又引用兌命中的話加以佐證。D大道之行也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對這
22、個理想社會的向往,后來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與課文中所描繪的大同社會則是另一番景象。答案: D(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是根據(jù)課文中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藝術地再現(xiàn)了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10.大道之行也選自儒家經(jīng)典,而儒家倡導“仁”與“禮”。為進一步加強對儒家思想的了解,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讓傳統(tǒng)美德薪火相傳,光明中學準備開展一次以“走進傳統(tǒng)文化,傳承仁之美德”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與,按要求完成任務。解讀“仁”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jié)合體,我們可以通過“形”來推知“義”。請你根據(jù)下面的文字和圖片,推測“仁”字的本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仁,親也,從人,從二?!薄叭省敝傅氖侨伺c人之間的關
23、系。“仁”字的本義是:_。積累“仁”詞你要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成語之星”大賽,需要積累一些含“仁”字的成語,請你寫出兩個。成語:_。答案:人與人相互親愛(或“仁愛”)。(示例)仁人志士、殺身成仁、仁至義盡、仁義之師、仁義道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寫出兩個即可)11.文學常識填空禮記,又叫_,_至秦漢間_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_編纂的,共_篇。_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_的專著。答案:小戴禮記 戰(zhàn)國 儒 戴圣 49 學記 教育學12.按課文填空知不足,_;知困,_。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_。_,不必藏于己;_,不必為己。是故_,_,故外戶而不閉。答
24、案: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強也。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貨惡其棄于地也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13.根據(jù)理解默寫雖有佳肴中,說明學習和教學之后能讓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雖有佳肴中一文中重視實踐,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的句子是:_,_,_。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_,_,_。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是_,_。答案: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鰥寡孤獨 夜不閉戶14.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雖( )有嘉肴 不知其旨( )也雖有至道( ) 教然后
25、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 知困,然后能自強( )也講信修( )睦 男有分( ),女有歸力惡( )其不出于身也 盜竊亂賊而不作( )答案:即使味美最好的道理困惑反思勉勵培養(yǎng)職守厭惡興起15.翻譯下面的句子。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譯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譯文: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譯文: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譯文: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譯文:答案: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
26、,這樣以后能夠自我勉勵。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財物,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氣,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二、課內(nèi)語段閱讀閱讀甲乙兩個語段,完成問題(16分)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 (雖有嘉肴)乙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
27、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中(zhng)繩: 合乎拉直的墨線 輮(ru):通“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暴:通“曝”,曬干。參:通“叁”,多次。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不知其旨( )也 然后能自強( )也學不可以已( ) 故( )木受繩則直答案:(4分,每小題1分)味美勉勵停止所以,因此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雖雖有嘉肴 雖有槁暴B知不知其善也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C之輮使之然也 輟耕之壟上D而學而不思則罔
2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答案:(2分)A(A即使即使B知道通“智”,智慧C代詞,它動詞,往D表并列表轉(zhuǎn)折)3 翻譯下列句子(4分)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答案:(4分,每小題2分)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冰是水凝結(jié)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冷。4甲文運用了類比的寫作手法,引出了闡述的論點 ;乙文則開頭就提出了論點“學不可以已”,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2分)答案:(2分)教學相長(也);比喻論證或舉例論證。5請聯(lián)系學習生活,談談你讀了這兩篇短文后的感受。(4分)答案:(4分)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反省自己,這樣才能解除困惑,不斷進步。閱讀甲乙兩個
29、語段,完成問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 禮運)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選自桃花源記)1.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分)選賢與( )能 貨惡( )其棄于地也
30、故( )外戶而不閉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答案:(1)“與”通“舉”,選拔(2)憎惡(3)所以(4)類(4分,每小題1分,意思對即給分)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為天下為公武陵人捕魚為業(yè)B修講信修睦該簡桃核修狹者為之C作盜竊亂賊而不作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D之大道之行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答案:C(A是作為B培養(yǎng)長C興起興起D介入主謂這)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句子。(分)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答案: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
31、、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處處可以聽到。(2分,意思符合即給分)4.甲 文中闡述的“大同社會”與乙文中描繪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分)答案:兩文都表現(xiàn)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2分,結(jié)合語句分析也可)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問題雖有嘉肴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孔子學琴乙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鹨蚜暺淝?,未得其數(shù)也。”有間,曰:“已習其數(shù)
32、,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渲疽?。”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黑而長,眼如遠視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改)注進:繼續(xù)學(新內(nèi)容)。益:增加、加深。有間:過了一段時間。為人:作曲的人。文王操:周文王譜寫的琴曲名。1.請用兩條“”給文段乙中畫線的句子斷句。眼 如 遠 視 如 王 天 下 非 文 王 其 誰 能 為 此 也 !答案:眼如遠視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其其此之謂乎丘未
33、得其為人也B反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C學弗學,不知其善也孔子學鼓琴師襄子D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丘得其為人,黑而長答案:C(A表示推測的語氣;代詞。B反思;同“返”,返回。C兩個“學”都是“學習”之意。D表轉(zhuǎn)折;表并列。)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譯文:_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譯文:_答案:(1)即使有美味的肉食,如果不去品嘗,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2)我已經(jīng)熟悉了這首曲子,(但是)還沒有掌握它的(彈奏)技法(技巧)。4.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甲乙兩文都是關于學習的,甲文談了“教學相長”的觀點,乙文講述了孔子拜師學琴的故事
34、。B.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C乙文中孔子學琴經(jīng)歷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領會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的過程。D乙文孔子一直不換新內(nèi)容,是因為他認為文王操是最容易學的曲子。答案:D他并沒有認為文王操是最容易學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學習上淺嘗輒止。5.孔子學琴的故事印證了“學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請結(jié)合乙文具體分析。(3分)答案:示例:孔子學習了十天,熟悉曲子后,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掌握技法:再學習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領會到曲子所表達的志向;又學習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沒有融入作品理解,于是一直學習,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學然后之知不足?!遍喿x甲乙兩個語段
35、,完成問題。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節(jié)選自荀子禮論)注:窮:困境。分:區(qū)分、辨別。屈:竭盡。1解釋下列句中點的詞語。選賢與( )能 謀
36、閉而不興( )故( )制禮義以分之 以( )養(yǎng)人之欲答案:通“舉”,推舉。興起。所以。來。2.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長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兩者相持而長B.養(yǎng)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以養(yǎng)人之欲C.分男有分,女有歸故制禮義以分之D.是是謂大同是禮之所以起也答案:D(A.成長增長B.供養(yǎng)滿足C.職守區(qū)分D.這這)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答案:財物,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氣,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使人們的欲望決不會由于物資的原因而得不到滿足,物資決不會因為人們的欲望而枯竭。4甲文首先對大同社會的綱領進行說明,接著具體闡述_,最后指出大同社會的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銀亮鋼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金屬波紋管市場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豆奶市場深度調(diào)研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蠶養(yǎng)殖市場運行趨勢及未來投資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花茶(香片)市場運營狀況及發(fā)展盈利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耐火型電纜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紫錐菊提取物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磷石膏行業(yè)發(fā)展?jié)摿拔磥碲厔蓊A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真絲絲巾行業(yè)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人事代理委托合同書
- 2025年天津三源電力集團限公司社會招聘33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西安2025年陜西西安音樂學院專任教師招聘2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國家安全與生態(tài)安全
- 課題申報參考:養(yǎng)老金融在三支柱養(yǎng)老金體系中的作用機制與路徑仿真研究
- 培養(yǎng)自律能力主題班會
- 【物理】牛頓第一定律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5網(wǎng)格員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2025年湖南有色金屬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居委會日??记诠芾碇贫?/a>
- 2025年江蘇商貿(mào)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小學科學探究式學習的實踐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