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權對抗所有權的司法裁判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1.gif)
![居住權對抗所有權的司法裁判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2.gif)
![居住權對抗所有權的司法裁判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3.gif)
![居住權對抗所有權的司法裁判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4.gif)
![居住權對抗所有權的司法裁判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9a5563a8ea28be625eaad3346f08bcd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房改房“所有權”與“居住權”對抗的法律處理【提示】房產所有人持有權屬證,能否要求居住人騰讓房屋,發(fā)生此類糾紛的大多為家 庭成員,各地法院對此類案件的處理大有為同,根據所有權的法律性質,不動產權 屬人享有不動產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這是完整的所有權,而居住權僅指對 他人所有的房屋實際占有的權利,法律上規(guī)定居住使用權人不能對抗所有權人,但 現(xiàn)實生活中常發(fā)生類似所有權人要求同住的家庭成員騰房的糾紛,遇到居住權與所 有權對抗的情況下,如何裁判體現(xiàn)著法官適用法律的智慧和案結事了人和司法理念 在實踐中的貫徹運用?!净景盖椤客跆炖c柳思思系夫妻關系,曲文莉系王天利的母親。2008年曲文莉將回購的 公房
2、通過公證遺囑給王天利,2009年10月份,王天利在外地的妹妹來京后,要求 母親撤銷了遺囑,并代理母親曲文莉訴求王天利騰讓房屋。王天利不得已先后提起 所有權、共有權確認之訴,法院以產權證登記為曲文莉所有而駁回了權屬主張,王 天利無耐另訴用益物權,要求保住居住條件。爭議房屋源于王天利的父親在世時承租的公房,房改時王天利出資回購,是否 享有共居資格,在法律上形成爭議,曲文莉訴求王天利騰讓案件與居住權案件未能 并審,王天利另案提請用益物權爭議?!緹o爭事實】1、1992年以前王天利的父親王海龍承租原工作單位的公有住房,1992年8月 份危改拆遷過渡,1993年10月份回遷安置到此房。拆遷前后王天利、柳思
3、思一家人一直隨父母共同居住生活,戶籍也遷入此房, 已有十八年時間,系共同居住人。2、2000年2月份原承租人王海龍去世,2000年5月份房改,由王天利、柳思 思出資購買此房,考慮到對母親的安慰,產權證登記在曲文莉名下?!揪幼±頁糠课葑鳛榧彝サ囊豁椫卮筘敭a,是維持家人共同生活的必然需要,國務院房改 政策規(guī)定,公有住房出售對象是家庭,由此決定購買公有住房后的權屬應歸共同居 住的家庭成員共有。199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城鎮(zhèn)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第18條 規(guī)定,職工按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的公有住房,每個家庭只能享受一次;北京市職 工購買公有住宅樓房管理辦法第3條、第4條規(guī)定,承租戶購買公有住宅樓房實 行限量
4、,購房人購買承租公房按家庭人口計算。國務院及北京市政府規(guī)定,公有住 房的銷售對象是承租公房的整個家庭,并以家庭成員同意購買為前提,一個家庭只 能享受一次,不是承租方個人。公有住房的出售對象具有特定性,明顯區(qū)別于一般 商品房買賣,公有住房的購房主體是城市承租公有住房的家庭成員,帶有很強的政 策性,這是公有住房的福利性決定的?!究紤]公允】如果認為以誰的名義登記,產權就屬于誰獨有,就會出現(xiàn)名義登記人擅自出售 而造成其他共同居住人居住困難的境況。這點在城市公有住房管理規(guī)定第28條、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城市公有房屋管理的若干規(guī)定第12條、最高人民法院關 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
5、19條的規(guī)定得到確定。 曲文莉的代理人辯稱房證寫誰名字,就是誰的房子,誰就得騰出房屋,這樣的說法 于法有悖。早些年房屋所有權證沒有關于共有人登記備案的規(guī)定,房改時王天利出資回購 公有住房,“出資、共同管理和承擔義務”的客觀事實,是轉化為共同共有法律關系 的基礎。即使房屋產權證上未明確記載原告一家為共同共有人,根據民事權利由司 法確認的法律原則,王天利與曲文莉共同構成訴爭房屋的共居關系。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解決了很大部分城市低收入民眾居住困難,妥善處理房改房 糾紛問題,結合國家政策,依據民法通則第72條、第78條、民法通則若干意 見第88條;物權法第93條、第95條、第103條、第104條規(guī)定;參照
6、婚 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9條、繼承法第26條二款規(guī)定,務請以法律精神之適 當方法,顧及社會效果,保障王天利享有居住權,持證人負有接受共居人無差別地 居住的義務,共居人應有機會憑本人自由之選擇居住之目的,法律應盡力保護,不 得因家庭關系而變,致家庭成員待遇有別。王天利雖未登記為房屋共有權人,但此房實際上已經成為王天利一家的保障性 住房,當年王天利也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保證生活居住的房屋,如今因為家庭爭議 引發(fā)糾紛,曲文莉此前起訴要求王天利騰讓房屋,王天利不得已訴求居住權,法院 如果認為他們對所居住的房屋不享有權利,在北京讓他們另行解決居住問題,已經 不是他們的收入所能達到的,也不符合國務院有關保
7、障困難家庭居住權若干意見, 參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指 導意見第11條規(guī)定,共同居住人的相關權益應當?shù)玫椒杀Wo,王天利在本市無 其他住房,不具備騰房條件,請法院依法認定王天利對現(xiàn)行居住的房屋享有居住權 利。王天利主張對公有住房回購后享有居住權的綜合性法律依據:1、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 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2、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二款:“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賃期限內 死亡。其共同居住兩年以上的家庭成員可以繼續(xù)履行承租”3、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賃合同(京房管字1995第172號)第七條:
8、“租賃期限 內,乙方同一戶籍共同居住一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的家庭成員愿意繼續(xù)履行原合同, 其他家庭成員又無異議的,可以辦理更名手續(xù)。4、生存權是最基本的人權,憲法明確規(guī)定,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基本人權。所以 被告的居住權應受法律確認和保護。而本案中的王某既無房屋,也沒有固定的工作 和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原告不讓被告居住在房屋內,事實上剝奪了其最基本的生存權。 所以從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fā),應保護被告的居住權。5、民法通則第72條、第78條、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guī)定;6、參照:憲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保障公民居住的安 全與安寧,雖然不是從正面直接規(guī)定憲法保障公民居住的權利,但通過
9、反向解釋可 以推斷出這一精神。7、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其本人和家屬的健 康及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y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聯(lián)合 國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委員會關于獲得適當住房權的第四號一般性意見(第六 屆會議,一九九一年)第一條規(guī)定:“適足的住房之人權由來于相當?shù)纳钏疁手?權利,對享有所有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是至關重要的?!本幼〉臋嗬侵笧樯娑?必須提供的住房方面的保障。私法領域內,在物權法上居住權則有其特定含義,是 指非所有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住房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是他物權中的用益物權之 一種?!緟⒖家肌?、母子共同出資房改房算共有法院認為,本
10、案爭議房原系公房,承租人為母親,母親對該房享有使用權,后 兒子、兒媳與母親共同居住爭議房。在爭議房購買產權時,由母親與兒子共同出資 以母親名義購買,兒子已對爭議房所有權構成共有。(摘自遼寧大學出版社法官 說法第95案房改房家庭內部怎么?)2、法官說法:產權人不能告共有人騰房法院民庭法官:在處理房改房權屬糾紛案件中,同住人口是否對共同居住的房 屋具有共有權,是一個容易引起雙方爭議的問題。破解這一難題,主要看該房屋是 否已經轉化為家庭共同財產或系共同投入所得。在取得公房時,除承租代表人外, 其他同住人口作為分房時確定面積等因素的一個重要條件的,或其他同住人口交納 了房改款的,即使房屋產權證上未明確
11、記載該同住人口為共有人,也可構成共有。 本案該房為母子共同出資,雖然房證寫的母親,但兒子也擁有部分產權。需要提醒 大家的是,在審判實踐中,房改后的產權人起訴原共同承租人騰房的情況較多。這 種情況法院可以受理,但如果共同承租人對房屋有使用權或者繼承權的,一般不應 改變房屋居住現(xiàn)狀,在充分釋明和調解后,如原告堅持要求被告騰房,法院駁回原 告訴訟請求。(摘自法官說法第85期2008年2月22日見報)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購房人之一在購房時不完全具備條件,但購房后長期共 同居住管理使用,糾紛時已具備完全購房條件的應認定產權共有的復函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關于符振清訴顏香芬房屋糾紛申訴一案的請示報告收悉
12、。經研究認為, 該案當事人雙方1971年6月合買府城鎮(zhèn)達士巷7號第2進梁先覺、黃秀珍夫婦 的正屋1間和橫屋2眼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雙方的買后又長期各半居住、管理、 使用,顏香芬也曾承認是與符振清合買。據此,同意你院審判委員會多數(shù)人的傾向 性意見,即認定府城鎮(zhèn)達士巷7號第2進正屋1間、橫屋2眼系屬符振清、顏香芬 兩人合資購買,產權應當共有分割和繼承。4、王淑英與段巍一般所有權及與所有權相關權利糾紛裁判文書:東城區(qū)人民法院(2003)東民初字第182號民事判決:主要內容:段巍與王淑英系母子關系,本市東城區(qū)板廠胡同19號(以下簡稱 19號)北房西數(shù)第一、二間房屋的產權歸信息產業(yè)部機關第一服務局所有
13、,王淑英 就上述房屋與產權人簽有租賃協(xié)議。1983年,包括段巍在內的王某一家人遷至19 號北房兩間及廚房、廁所各一間。1989年段巍結婚搬至本市東城區(qū)北新橋三條64 號其岳父家中居住,離婚后又于1997年回到19號北房西數(shù)第二間即訟爭之房居住。 1999年夏至2000年夏,段巍在外經營餐館并居住其中。2002年3月,段巍與其女 兒段雅靚在訟爭之房居住,段巍并以該房經營小賣部,工商登記字號為“北京小男 孩食品店”。同年11月,王淑英及家人因與段巍發(fā)生矛盾,將訟爭之房鎖住。段巍 現(xiàn)暫時在北京市東城區(qū)井陽胡同1號租住,月租400元,其物品仍存放在訟爭之房 中。此外,段巍及其女段雅靚戶口登記在19號,
14、與王淑英分立兩戶。2002年12月, 段巍向原審法院起訴,以其與王淑英系母子關系且其一直隨其共同居住生活,現(xiàn)王 淑英訟爭之房上鎖,致其無法居住經營為由,故請求確認其對訟爭之房享有居住權。 王淑英辯稱,段巍并未與其共同居住,婚后一度搬出。作為訟爭房屋的承租人,其 對該房享有居住權和使用權。故不同意段巍的訴訟請求。裁判要旨:法院經審理認為段巍戶籍一直登記在訟爭房屋所在的19號,其經王 淑英同意自1997年搬回訟爭之房,此后長期在內居住生活,并進行個體經營,與王 淑英即房屋承租人形成了共居關系,對該房應享有合法的居住權。故判決段巍對本 市東城區(qū)板廠胡同19號王淑英承租的北房西數(shù)第二間,享有合法居住權
15、。5、謝考進與謝會來、德榮麗關于居住權及騰房訴訟案件一審判決: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2003)東民初字第00888號民事判決二審裁定: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3)二中民終字第04272號民事裁定。主要內容:謝考進有租東城區(qū)安外大街3號院2號1單兇202號3居室樓房一 套,使用面積44平,謝會來為謝考劃之子,與父親在訟爭之房共同居住,德榮麗于 1987年與謝會來結婚后也搬到訟爭方房居住,現(xiàn)訟爭之房由謝考進居住使用一間, 謝會來、德榮麗居住使用一間,謝會來、德榮麗之子謝彬及謝考進之妻劉鳳蕊居住 使用一間,訟爭房屋出租方北京天壇家具公司曾為謝會來出具證明,訟爭房系單位 宿舍,謝會來多年來在此處
16、與其父母共同居住,享有居住權,訴訟中謝考進與案外 人馬國福簽訂換房協(xié)議,三方約定,謝考進以訟爭房換取馬國福承租的本市東城區(qū) 交道口北二條35號樓8門103居室一套,謝考進要求謝會來、德榮麗搬出此房,謝 會來則表示使有面積不,不同意換房,謝考進訴到法院,謝會來、德榮麗在此處居 住,雙方多年關系不睦,使我無法生活,現(xiàn)我年事已高,身體多病,不能忍受與謝 會來、德榮麗共同居住生活,故起訴要求謝會來、德榮麗搬離此房,交承租訴訟費。 謝會來、德榮麗辯稱,我二人一直與謝考進共同居住,不同意謝考進的訴訟請求。裁判理由: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確認,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本案中,訟爭方房雖由謝考進承租,
17、但謝會來、德榮麗作為謝考進的共居人,對訟 爭房享有居住權,現(xiàn)謝考進讓謝會來、德榮麗搬離,對此共居人謝會來、德榮麗明 確表示不同意,且二人在本市無其他住房,并不具備騰房條件,故謝考進要求謝會 來、德榮麗騰房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據此判決駁回謝考進的訴訟請求,判決后謝考進不服,持原訴請求及理由上訴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后撤回上訴。6、家庭成員之間的居住權案件:案情:原告與被告系父子關系。本案訴爭的房屋系原告單位宿舍,原告夫妻倆 和包括被告在內的其他子女自1985年起均在此房屋一起共同居住。1996年因單位 進行房改將此房屋出售給原告所有。2001年,原告與被告母親經法院調解離婚,調 解書確定
18、該房屋歸原告所有。因原告和被告母親以及其他子女在別處另有房屋而搬 出此房,后此房屋仍由被告居住。近年來,原、被告因家庭生活瑣事發(fā)生矛盾。為 此,原告于2006年10月訴訟到法院,以被告侵權為由,要求法院判決被告搬出此 房屋。另查明,被告自1985年以來一直居住在訴爭的房屋內,現(xiàn)雖已成年,但無固 定的工作和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也無其它房屋居住,生活較為困難。一審判決: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侵占,侵占他人 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為此,法院判決被告于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從該房屋搬出, 將房屋返還給原告。宣判后被告未提出上訴,也未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執(zhí)行、申訴情況:2007年2月,原告向
19、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要求被告從該 房屋搬出。執(zhí)行中被告提出申訴稱,我自1985年起一直居住在此房,我現(xiàn)在無生活 來源的,也無其它房屋居住,原告起訴我侵權事實不成立,要求繼續(xù)居住此房屋。 原審法院受理了被告申訴后,在處理本案時,存在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觀點認為:根據已頒布的物權法規(guī)定,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 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根據這種法律精神,該房屋所有權人是原告的,他有 權拒絕被告繼續(xù)居住房屋。原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得當,應當維持原審判 決,駁回被告的申訴請求。第二種觀點認為:被告是自1985年一直居住在此房屋,是合法居住在此房屋內。 1996年原告購買此房屋時,當時共同
20、居住人被告已成年,他當時盡管沒有購買房屋 的能力,但是并沒有明確表示放棄居住權利?,F(xiàn)被告既無其它房屋居住,也沒有固 定的工作和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如原告不讓被告居住在房屋內,事實上剝奪了其最基 本的生存權。所以再審中應支持被告的申訴意見,判決被告對爭議的房屋享有居住 的權利。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爭議的焦點:被告是否構成侵權,對該房屋是否有居住權。評析1:我國憲法和相關的法律沒有采用居住權的概念,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釋 200130號頒布了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 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住房對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 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21、根據該規(guī)定,離婚時,一方無房可居屬于生 活困難,雙方可以協(xié)商或者法院可以判決有房一方以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予以 幫助。該司法解釋中提出有關“居住權”的規(guī)定。但是該司法解釋中的居住權主體 是特定的,僅限于離婚糾紛案件中夫妻離婚后的一方,并不適用于其它民事訴訟案 件。對于何謂居住權,法律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物權法在起草過程中,有專家提出把 居住權這種具有物權特征的準物權列入物權法的保護范疇,并提出在物權法領域中 “居住權則有其特定含義,是指非所有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住房及其附屬設施的權 利,是他物權中的用益物權之一種。但是物權法定稿時刪去了草案中該條款。這樣 就使得居住權在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審判缺乏法律
22、依據的難題。我個人理解的居住權, 是指特定的公民在自己依法占有的房屋內因居住和生活而享有的并排斥他人干涉的 使用房屋的權利。他的顯著特點:一是居住權的主體是特定的;二是有合法依據而 占有房屋的;三是居住權人使用權須限于居住的目的。從本案主體上來看是特定的, 原、被告雙方是父子倆,被告自1985年一直居住在房屋內并沒有侵權的事實,是合 法居住在房屋內,而現(xiàn)占有房屋也僅是以居住為目的。評析二:1996年單位房改將該房屋出售給原告,此房屋由公房轉為產權私房, 原告是以較小的對價取得房屋產權,而共同居住人被告當時已成年。被告雖不具備 購買房屋的條件,不能成為房屋的所有權人,卻沒有明確放棄居住權。所以不
23、能因 此排斥被告在房屋內的居住權利?,F(xiàn)居住人被告申訴主張居住權,而產權人原告主 張物的排他使用權。針對本案有關居住權的問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法律 規(guī)定。但是生存權是最基本的人權,憲法明確規(guī)定,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基本人權。 所以被告的居住權應受法律確認和保護。而本案中的王某既無房屋,也沒有固定的 工作和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原告不讓被告居住在房屋內,事實上剝奪了其最基本的生 存權。所以從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出發(fā),應保護被告的居住權。據此法院應判決,駁回原審原告要求被告搬出房屋的訴訟請求,支持了原審被 告的主張。結束語:法院從生存權的角度保護了被告居住權,并不是說房屋永久歸兒子占 有、居住
24、。該房屋所有權仍歸原告所有,被告今后有了固定的工作或穩(wěn)定的收入來 源,具備相應的生存條件時,被告應主動讓出房屋。如果被告具備上述條件仍不搬 出房屋,原告可再次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兒子搬出房屋。7、二審案情裁判要旨:上訴人(原審被告)姜芹;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高月。坐落于北京市朝陽區(qū) 安貞里三區(qū)10號樓2門201號房屋原為拆遷安置住房,高愷、殷麗(高愷之妻)、 高凌(高愷之子,姜芹之夫)在此居住,2001年1月26日殷麗病故,2001年8月 7日高愷購買了上述房屋,成為該房所有權人。2001年12月20日,高凌與姜芹登 記結婚,姜隨后與其子、其母一直在上述房屋居住。2004年8月3日,高愷向北京
25、 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姜芹騰退上述房屋。2004年8月5日,高凌因涉嫌詐 騙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逮捕。2004年8月30日,高愷在本案審理進程中死亡。 高愷生前留有公證遺囑,指定其所有的房屋由其女高月一人繼承。據此,高月于2004 年9月9日經申請參加本案訴訟。2004年12月8日,經過房屋所有權變更程序, 高月取得上述房屋所有權證。高月參加本案訴訟后,以房屋現(xiàn)所有權人之地位,要 求法院判令姜芹將上述房屋騰退,并交出房屋鑰匙。而姜芹則辯稱:高愷在訴訟中 死亡,本案應中止訴訟,等待高愷的繼承人高月和高凌表明是否參加訴訟,才能繼 續(xù)進行訴訟程序;高愷患有失語、腦梗塞后遺癥、繼發(fā)性精神障礙等
26、嚴重疾病,已 多年臥床不起,從而,高月所提供的高愷之遺囑并非高愷的真實意義表示,遺囑無 效;同時,姜芹認為訴爭之房屋也有一部份屬于其丈夫高凌的財產,故不同意高月 的訴訟請求。裁判要點:法院經審理認為,姜芹在訴訟中并沒能提出證據高月所提供的公證 遺囑,而相應地根據物權的公示、公信原則,訴爭之房屋所有權人為高月。故高月 對該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姜芹如今未經所有權人高月的同 意,居住使用高月所有的房屋,侵犯了高月的合法權益。因此,判令姜芹在判決生 效后七日內將上述房屋騰退給高月,同時將該房屋鑰匙交還高月。原審判決后,姜 芹不服,以原判程序不合法、認定事實錯誤為由提起上訴,要求撤銷
27、原判。高月同 意原判決。二審裁判要旨: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訴爭房屋原為拆遷安置房,后被高愷購 買,高愷成為所有權人,高凌作為被安置人其對該房屋享有居住的權利。姜芹因與 高凌結婚在上述房屋內居住,在其于高凌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其在該房屋亦有居住 的權利?,F(xiàn)姜芹所提供證據不能公證遺囑的有效性。故高月依遺囑繼承取得了上述 房屋的所有權,但不應剝奪高凌、姜芹在此居住的權利。高愷死亡后,由高月參加 本案訴訟,符合法律規(guī)定。姜芹主張本案應中止審理,認為原審法院程序不合法的 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綜上,二審法院判決撤銷原審判決,改判姜芹于本 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將上述房屋客廳南側東一間、客廳北側一間騰退給高
28、月,其可在 客廳南側西一間房內居住,客廳、廚房、廁所雙方共同使用。評析意見:本案確屬民事審判中最常見的權屬糾紛,筆者以此個案為引,卻意 在探求其背后深意。本案中,兩級法院對于一審程序的組織進行、案件事實的認定 上并無二致。但是,其裁判結果卻大相徑庭。一審法院基于民法傳統(tǒng)物權公示、公 信原則,肯認房屋所有者高月對標的物享有占有、使用、處分和收益的完整權屬。 從而,認定房屋實際占有人姜芹侵犯了高月所有權屬,判其敗訴。而與之相對應, 我們可以明確看到,二審法院仍然確認高月依有效遺囑繼承成為訴爭房屋的現(xiàn)在所 有權人,同時承繼房屋原所有權人高愷成為訴訟適格當事人??梢?,與一審法院相 同,二審法院仍然堅持
29、了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原則。但是,二審法院也同時肯定 了姜芹對該房屋享有居住的權利,并且,這一權利在個案中獲得了對抗有“絕對權 之王”稱號的所有權的勝利。此雖屬平凡個案,卻不能不讓我們每一個法律實踐者 深思。居住權在我國現(xiàn)行民事實體法中尚沒有得到確認。在民法體系中,它屬于占有 的一種形態(tài)。而占有,在我們一直并正在學習和推崇的德國民法典中,位于物權編 首章,其地位自不待言。本案二審法院大膽突破傳統(tǒng)觀念和制定法的局限,通過利 益衡量,綜合考慮該當案件各方當事人與爭訟標的關聯(lián)程度,作出突破性裁判。從 民事訴訟解決糾紛角度出發(fā),也妥當?shù)貙嵺`了定分止爭、保障權益的訴訟目的。透 過冰冷的卷宗,我們應該能看到這樣一幅景象:丈夫身陷囹圄,養(yǎng)育幼子、贍養(yǎng)老 母,僅靠一名弱女子擔負。而今,這一家三口卻正面臨著要被趕離已經居住生活多 年的家屋。究其原因,就是她丈夫可能入獄,而家屋主人不愿再讓外姓人居住。北 京的房價,已經被哄抬得讓平常百姓不敢問津。試想,如果這一家老小三口被趕出 熟悉的家,她們將在何處擋雨避風?審判結果,尤其是民事裁判的形成,法律效果并不只是唯一決定因素。在個案 中,社會效果不能忽略。我們不能直視更多的人無家可歸而無動于衷,更不能在僵 化司法理念指導下對此種形勢推波逐瀾。當面臨制定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教育在情緒管理中的作用
- 2025年獨立式吸料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仿底革鞋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高校公共衛(wèi)生政策的制定與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關聯(lián)性分析
- 當代油畫技術與創(chuàng)新-深度研究
- 智能合約代碼形式化驗證-深度研究
- 大數(shù)據智能分析-第3篇-深度研究
- 快速充電技術研究與應用-深度研究
- 攝影與視頻融合的藝術探索-深度研究
- 網絡安全教育課程設計方案
- 外觀判定標準
- 江西上饒市2025屆數(shù)學高二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進食護理團體標準
- 工行人工智能風控
- 2023風電機組預應力混凝土塔筒與基礎結構設計標準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法的研究-結題報告
- 一年級的成長歷程
- 2024年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介紹課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課件
- 中考英語語法填空專項練習附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