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凱盛新材(301069)研究報告_第1頁
2022年凱盛新材(301069)研究報告_第2頁
2022年凱盛新材(301069)研究報告_第3頁
2022年凱盛新材(301069)研究報告_第4頁
2022年凱盛新材(301069)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年凱盛新材(301069)研究報告一、凱盛新材以基礎化工原料為起點,不斷豐富產業(yè)鏈結構1.1公司以氯化亞砜為平臺,構筑立體產業(yè)鏈結構凱盛新材以生產精細化工中間體氯化亞砜起家,之后逐漸研發(fā)以氯化亞砜為原料合成的各種下游產品,包括芳綸聚合單體、對硝基苯甲酰氯和氯醚,進一步延伸到下游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從而構成立體產業(yè)鏈結構。目前,公司系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砜生產企業(yè)及國內領先的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生產企業(yè),也是氯化亞砜及芳綸聚合單體、對硝基苯甲酰氯的行業(yè)標準編制企業(yè),具有較高市場影響力。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高性能纖維、高分子新材料、農藥、醫(yī)藥、食品添加劑、鋰電池等行業(yè)。1

2、.2公司業(yè)績持續(xù)增長2012-2018年公司營業(yè)收入保持穩(wěn)定增長,2019由于子公司凱斯通化學貿易業(yè)務壞賬的出現(xiàn),子公司貿易收入自2018年的2.6億元降至2019年的6369萬元,之后公司進行業(yè)務調整,已于2019年6月起全面終止子公司凱斯通化學相關貿易業(yè)務,聚焦于精細化工與新型高分子材料領域。2016-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長率為34.17%,2019年公司產品氯化亞砜和芳綸聚合單體產銷雙好,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116%,之后繼續(xù)穩(wěn)定攀升;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20%,2022年1季度,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58億元,同比增長31%,歸母凈利潤6884萬元,同比

3、增長34%。從收入構成來看,氯化亞砜和芳綸聚合單體兩項業(yè)務貢獻了64%的收入;從毛利構成來看,氯化亞砜和芳綸聚合單體兩項業(yè)務貢獻了70%的毛利。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原材料液氯、硫磺液等價格大幅上揚,價格傳導不暢導致毛利率受到影響。后續(xù)公司從供需兩面采取有效應對,一方面對采購過程進行監(jiān)督,嚴格把控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調整產品售價,保證公司合理利潤水平,2021年四季度之后,公司毛利率企穩(wěn)回升至32%,2022年一季度保持持續(xù)增長。新項目投產帶動公司業(yè)績增長。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6000萬股,每股發(fā)行價格為人民幣5.17元,募集資金總額人民幣3.1億元,扣除與發(fā)行有關的費用

4、人民幣2830.85萬元,公司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人民幣2.82億元,2021年10月14日,公司公告,根據(jù)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結合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情況,公司擬對募投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進行調整,公司決定“芳綸聚合單體兩萬噸裝臵擴建項目(二期)”的建設不再使用募集資金,后續(xù)將通過自籌資金的方式解決。IPO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建設“2000噸/年聚醚酮酮樹脂及成型應用項目”和“安全生產管控中心項目”。高性能樹脂PEKK產線:PEKK作為高性能樹脂材料,較高生產技術壁壘與高產品毛利并存。公司憑借自身研發(fā)能力與產業(yè)耕耘,經(jīng)過多位院士專家鑒定,生產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PEKK一期(產能100

5、0噸/年)已完成主體施工,進入設備安裝與調試期。公司預計2022年下半年將會有批量的PEKK產品出現(xiàn)并實現(xiàn)產能利用率的逐步爬坡。我們預計隨著產線投產,公司依托規(guī)模優(yōu)勢與原材料一體化布局,整體競爭力將得到極大提升。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根據(jù)公司公告,目前二期(1萬噸/年)產能將于2022年下半年逐步達產并為公司貢獻利潤,屆時公司該產品產能將達到3.1萬噸/年。二、新型鋰鹽LIFSI需求向好,帶動氯化亞砜需求增長2.1氯化亞砜主要作為有機反應氯化劑,下游應用廣泛氯化亞砜,又名亞硫酰氯、二氯亞砜、氧氯化硫,分子式為SOCl2,主要用作有機合成反應的氯化劑,如醇類羥基的氯化、羧酸的氯化、酸

6、酐的氯化、有機磺酸或硝基化合物的氯臵換。氯化亞砜廣泛用于醫(yī)藥、農藥、食品添加劑、染料、鋰電池等領域。氯化亞砜行業(yè)整體較為集中,其中歐洲,印度和中國是核心生產區(qū)域也是主要消費區(qū)域,依據(jù)QYResearch預測的數(shù)據(jù),三個地區(qū)分別占據(jù)全球氯化亞砜市場約18%、24%和55%的份額。中國氯化亞砜的產能約為55萬噸/年,消費量約33萬噸/年。中國產能約占世界產能的一半,除中國外,氯化亞砜的生產企業(yè)還分布于德國、印度、美國和瑞士等國家,主要為德國朗盛、瑞士的SF-Chem和印度的Transpek公司。公司目前擁有15萬噸/年氯化亞砜的產能,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亞砜生產企業(yè)。基于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高污染、高環(huán)境風險

7、”產品名錄,使用原料成本較低,收率、純度較高的氣相二氧化硫連續(xù)化制備工藝已不再獲批,我們認為供給端氯化亞砜新拓產能受限將維持公司行業(yè)龍頭地位。2.2新型鋰鹽LIFSI拉動氯化亞砜需求增長電解液鋰鹽是電解液的重要組成部分,鋰鹽應該具有以下性能:易溶于有機溶劑,具有良好的電導率,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能,電化學穩(wěn)定性好,對隔膜、集流體等電池配件無腐蝕性,分解產物具有環(huán)境友好性。目前LiPF6的熱穩(wěn)定性差,加熱至60就能分解出PF5和LiF。并且LiPF6與生成的PF5可以與電解液中的微量水反應,反應生成HF等腐蝕性氣體,會影響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和安全性。LiFSI因其良好結構穩(wěn)定性和電化學性能等優(yōu)異性能,

8、在學術界和產業(yè)界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青睞,也成為了產業(yè)化進程最快的新型鋰鹽。和LiPF6相比,LiFSI具有以下優(yōu)點:1)LiFSI的陰離子半徑更大,更易于解離出鋰離子,進而提高鋰離子電池的電導率;2)當溫度大于200時,LiFSI仍然能夠穩(wěn)定存在,不發(fā)生分解,熱穩(wěn)定性好,進而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3)以LiFSI為電解質的電解液,與正負極材料之間保持著良好的相容性,可以顯著提高鋰離子電池的高低溫性能。目前LiFSI作為電解液鋰鹽有兩種應用方式:1)可用作常用電解質LiPF6的添加劑;2)作為新型電解質替代LiPF6。目前LiFSI主要作為LiPF6的添加劑使用,其添加量從1%-18%不等

9、,有國外龍頭電解液廠商已經(jīng)研發(fā)了LiFSI添加量為18%的電解液,其性能可以滿足高端領域需求。有研究團隊將LiFSI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質量比為111)有機溶劑中,對比研究了該電解液體系在鋰離子電池中的電化學性能。實驗結果顯示:與普通電解液相比,添加有LiFSI的電解液具有更高的電導率和鋰離子遷移數(shù),最優(yōu)濃度為1.2mol/L(質量占比約13%),此時電解液具有最大的電導率。同時,將該電解液應用于鋰離子電池中,電池也顯示出更好的循環(huán)性能和倍率性能。總體來說,LiFSI的電導率和熱穩(wěn)定性較六氟磷酸鋰性能更優(yōu),價格方面,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LiFSI的價格隨著技術

10、工藝的成熟而逐步下降,目前LiFSI以添加劑的形式為主,隨著價格的逐步下降,我們認為LiFSI在高鎳趨勢下有望加速其應用。預計2025年LIFSI需求有望達到6.6-9.3萬噸。目前主流工藝均用到氯化亞砜,當前工藝1噸的LiFSI消耗2.5噸氯化亞砜,預計隨著LiFSI工藝不斷成熟,我們認為25年左右1噸LiFSI對于氯化亞砜的單耗有望降低到1.7左右(根據(jù)環(huán)評報告,理論值為1.5),我們預計25年LiFSI對于氯化亞砜潛需求將達到11.2-15.8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的合成工藝一般需要三個步驟:()雙(氯磺酰)亞胺的合成:將氨基磺酸、氯化亞砜及氯磺酸臵于“一鍋”中反應并減壓蒸餾得到(ClSO

11、2)NH(雙氯磺酰亞胺),該反應生成的HCl及SO2能很容易地從反應體系中除去,促進了反應進行,因而產率很高,達99%;使用的原料毒性都較小,腐蝕性遠低于氟磺酸,故為工業(yè)化生產的主流方法。()雙(氯磺酰)亞胺和氟化物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反應獲得雙氟磺酰亞胺,一般選用料成本較低、且市場容量大的氟化氫作為氟化物,借助SbCl5、TiCl4、SnCl4等催化劑提升轉化率,生成的產物為雙氟磺酰亞胺和氯化氫,氯化氫易于揮發(fā),進而提高雙氟磺酰亞胺產品的純度。()雙(氟磺酰)亞胺和含鋰化合物如氫氧化鋰,碳酸鋰,氟化鋰進一步反應制備雙氟磺酰亞胺鋰。氯化亞砜作為合成LiFSI的中間體雙(氯磺酰)亞胺的重要原材料

12、,根據(jù)各公司公告,目前LiFSI有效產能1.52萬噸左右,根據(jù)各個廠家的擴產計劃,預計2022年年底LiFSI產能擴產至2.73萬噸,同時在2025年之前,LiFSI產能將擴產至14.6萬噸,屆時將拉動原材料氯化亞砜的需求增長。2.3氯化亞砜在其他領域保持平穩(wěn)增速食品添加劑領域:氯化亞砜作為氯代劑,是生產人工甜味劑三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三氯蔗糖是以蔗糖為原料合成的一種人工合成甜味劑,甜度可達到蔗糖的600-800倍,具有穩(wěn)定性高、親水性強、高甜度、純正甜味、安全等特點。原國家衛(wèi)生部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guī)定,三氯蔗糖可作為甜味劑添加在水果罐頭、果凍

13、、醬油、醋、調制乳、糖果、果醬、飲料類等食品及飲品中。在全球減糖、低糖的趨勢下,三氯蔗糖作為優(yōu)質的人工甜味劑,預計未來5年的市場需求仍可保持10%-15%的增速。按照2021年全球三氯蔗糖需求規(guī)模1.5萬噸計算,可得到2025年,全球三氯蔗糖的需求規(guī)模約為2.4萬噸。根據(jù)三氯蔗糖企業(yè)生產數(shù)據(jù),生產1噸三氯蔗糖需要消耗7噸氯化亞砜,按照當前主要三氯蔗糖生產商的產能情況,我國三氯蔗糖企業(yè)每年約有10.5萬噸氯化亞砜的需求,預計2025年,我國三氯蔗糖對氯化亞砜的需求量有望增長至16.8萬噸/年。農藥行業(yè):農藥行業(yè)是氯化亞砜目前主要應用領域之一,主要用于生產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惡唑烷酮、喹禾

14、靈、殺鼠靈、戊菊酯、氰戊菊酯、滅蚊菊酯、氟氰戊菊酯等農藥產品。結合全球糧價上漲的宏觀環(huán)境,我們預計糧價上漲將推動農民種植意愿,為全球農作物播種面積帶來邊際增量,進而推動農藥需求上漲。醫(yī)藥行業(yè):氯化亞砜可用于生產多種藥物中間體,如2-氨基噻唑啉、2-呋喃甲酰氯、新戊酰氯,2-氧代-2-呋喃基乙酸等;也是多種藥物的重要原料,如抗癌藥物潑尼莫司汀/潑尼芥,抗寄生蟲藥物四咪唑鹽酸鹽,降壓降脂藥物降壓嗪、巰甲丙脯酸、維生素E煙酸酯,祛痰鎮(zhèn)咳平喘藥物福爾可定、嗎啉吡咯酮,抗抑郁藥物三甲氧啉,抗精神病藥物氟奮乃靜庚酸酯、氟痛新,鎮(zhèn)痛藥物強痛定、平痛新、菲諾哌啶,麻醉藥物氯胺酮鹽酸鹽、布比卡因鹽酸鹽,解痙藥物

15、紅古豆醇酯,消炎藥物環(huán)丙沙星、撲炎痛,以及羥氨芐青霉素、腦復新、布洛芬、鹽酸異丙嗪、滅蟲靈等。受益于全球老齡化加劇、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醫(yī)療需求作為剛性需求,預計未來隨著疫情的影響消退,我國醫(yī)藥行業(yè)將加速復蘇。染料行業(yè):氯化亞砜可以作為氯化劑、氯?;瘎?,用作生產活性染料中的對位酯產品,以及活性翠蘭系列染料、硫化染料中的硫化艷綠和染料助劑等染料產品。鑒于包括紡織、涂料、造紙、家紡、服裝在內等染料下游行業(yè)對人們生活和國家經(jīng)濟的不可或缺性,再加上我國在紡織及染料生產領域的國際競爭優(yōu)勢,未來染料等下游市場的良好運行為氯化亞砜等原材料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21年氯化亞砜對應全球需求量約60

16、萬噸,中國消費量約33萬噸/年。我們預計氯化亞砜在鋰電池新型電解質和人工甜味劑三氯蔗糖方面的應用,為其未來需求增量的主要來源。假定氯化亞砜在醫(yī)藥、染料、農藥等傳統(tǒng)領域的需求保持3%的增速,在新型電解質雙氟磺酰亞胺鋰和三氯蔗糖方面持續(xù)增長,則到2025年,預計全球氯化亞砜的潛在需求量可達到82.1-86.7萬噸。2.4公司是氯化亞砜龍頭企業(yè),成本技術優(yōu)勢顯著二氧化硫氣相法生產氯化亞砜優(yōu)勢突出。氯化亞砜的合成方法有氯磺酸法、三氧化硫法、二氧化硫法、聯(lián)產法(五氯化磷法)等。德國朗盛、瑞士SF-Chem、印度Transpek公司均采用三氧化硫工藝路線制備氯化亞砜,但三氧化硫儲運危險,該法只適用于和硫酸

17、生產裝臵聯(lián)產。公司采用二氧化硫氣相法,實現(xiàn)了氣相連續(xù)合成,其中精餾釜底物一氯化硫可返回維持系統(tǒng)平衡,因此具有原料廉價易得、工藝收率高、可獲得高純度產品等特點,而且“三廢”排放明顯優(yōu)于氯磺酸法。液氯的價格隨氯堿化工的景氣度波動巨大。氯氣是電解飽和食鹽水所產生的氯堿工業(yè)副產物,作為危險化學品,不易儲存和運輸,氯堿企業(yè)無法維持較高的庫存,通常將其液化成液氯,就近銷售。若不能及時消化,氯堿企業(yè)將面臨限產、停產的風險。為保障產業(yè)鏈的開工率,氯堿生產企業(yè)有時甚至會以倒貼的形式向周邊企業(yè)銷售液氯。2018年液氯價格為負,但之后,氯堿企業(yè)開工率降低,液氯產量減少,故液氯價格上漲。由于氯堿工業(yè)屬于高耗能、高污染

18、行業(yè),我們預測未來新增產能少,液氯產量少,價格將維持在1000元/噸左右水平。硫磺價格方面,近期由于下游硫酸及磷肥市場對硫磺需求向好,故硫磺價格呈現(xiàn)上升趨勢。二氧化硫是生產氯化亞砜的原料之一,而在使用氯化亞砜生產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氯醚等其他公司產品的過程中又會釋放出副產物二氧化硫,故可將此二氧化硫循環(huán)利用,來生產氯化亞砜。根據(jù)公司現(xiàn)有各產品的2021年的產量測算,約有36%的二氧化硫來源于間/對苯二甲酰氯、對硝基苯甲酰氯、氯醚合成反應生成的副產物。相比于其他二氧化硫需要全部外購或合成的公司,公司可以節(jié)約成本。公司擁有15萬噸/年氯化亞砜的產能,產能利用率和規(guī)模優(yōu)勢遠高于同行競爭

19、對手,更能夠穩(wěn)定滿足下游大客戶的采購需求。三、凱盛新材作為芳綸單體龍頭,供應國內外知名客戶公司生產的芳綸聚合單體系列分為間苯二甲酰氯(IPC)和對苯二甲酰氯(TPC),是以自產產品氯化亞砜作為氯化劑,與間苯二甲酸或對苯二甲酸分別反應合成,其下游主要用于生產高性能芳綸纖維,終端應用于國防軍工、安全防護、工業(yè)環(huán)保、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芳綸是芳香族聚酰胺類纖維的通稱,是一種新型高科技合成纖維,具有高強度、高模量、強韌性、耐高溫、阻燃性和耐化學腐蝕性。目前已經(jīng)實現(xiàn)商業(yè)化應用和生產的有兩種,即對位芳綸(PPTA)和間位芳綸(PMTA)。3.2芳綸擴產帶動對/間苯二鉀酰氯需求增長目前全球間

20、位芳綸消費量約為4萬噸/年。中國間位芳綸的需求量大約為0.8萬噸,自給率約為70%。根據(jù)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18-2020年,全球間位芳綸的消耗需求的年化增長率約為13%。在全球間位芳綸市場,美國杜邦公司占有超過40%的市場份額,為全球最大的間位芳綸生產企業(yè),2018年,美國杜邦公司宣布將在西班牙Asturies工廠增加間位芳綸的產能。泰和新材為中國最大的間位芳綸生產商,2021年擁有間位芳綸產能1.1萬噸/年,并且在未來2年,新建間位芳綸產能8000噸/年。中國對位芳綸產品以光纜領域為主,未來向高端應用領域發(fā)展。我國對位芳綸50%用于生產光纖光纜的增強材料。全球對位芳綸產品主要用

21、于防彈防護等高端領域,我國的高端需求仍有增長空間。2020年全球對位芳綸消費量約為8萬噸/年。中國對位芳綸的需求量約為1萬噸/年,但自給率較低,僅約25%。根據(jù)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18-2020年,全球對位芳綸的消耗需求的年化增長率約為10%。間苯二甲酰氯作為生產間位芳綸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按照每生產1噸間位芳綸需要消耗0.85噸間苯二甲酰氯的理論值計算,當前全球間位芳綸對間苯二甲酰氯的需求量約4.03萬噸,預計未來全球生產間位芳綸所需間苯二甲酰氯約為5.77萬噸。對苯二甲酰氯作為生產對位芳綸的主要原料之一,按照每生產1噸對位芳綸需要消耗0.85噸對苯二甲酰氯的理論值計算,當前全球生

22、產對位芳綸所需對苯二甲酰氯約為8.19萬噸,預計未來全球生產對位芳綸所需對苯二甲酰氯約為9.65萬噸。圖表41:全球間/對苯二甲酰3.3公司是間/對苯二甲酰氯龍頭企業(yè),成本優(yōu)勢顯著目前我國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行業(yè)目前的競爭格局較為清晰,形成了以公司及三力新材為第一梯隊的競爭格局,行業(yè)集中度較高。公司在擁有產能優(yōu)勢的同時,公司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工藝技術水平及品控能力,能夠保證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酰氯)純度穩(wěn)定在99.95%以上。公司的優(yōu)勢在于其優(yōu)異的催化劑,據(jù)其環(huán)評報告披露,可以大大降低副產物的生成。其原料轉化率99.99%以上,產品收率高達99.3%以上。公司自供氯化亞砜可

23、以降低直接材料成本。間/對苯二甲酰氯的直接材料成本主要取決于其原材料間/對苯二甲酸和氯化亞砜。由于氯化亞砜由公司自供,可以節(jié)約成本。憑借高純度的優(yōu)質產品和穩(wěn)定供貨能力公司贏得了下游市場客戶的青睞,同國際主要的芳綸生產巨頭美國杜邦公司、韓國可隆、日本帝人均建立了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四、凱盛新材產業(yè)鏈延伸,布局新材料PEKK聚醚酮酮(PEKK)是一種新型的具有超高性能的特種工程塑料,屬于聚芳醚酮(PEAK)類化合物。聚芳醚酮是一類亞苯基環(huán)通過醚鍵和羰基連接而成的聚合物,按分子鏈中醚鍵、酮基與苯環(huán)連接次序和比例的不同,可形成許多不同的聚合物。除聚醚酮酮外,還有聚醚酮(PEK)、聚醚醚酮(PEEK)、聚醚

24、醚酮酮(PEEKK)、聚醚酮醚酮酮(PEKEKK)等,都屬于聚芳醚酮類化合物,具有優(yōu)良的電性能、耐燃性、耐輻照性、耐溶劑性等。其中PEEK是最早期的產品,也是系列中用量最大品種。根據(jù)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18)的統(tǒng)計,全球聚芳醚酮在2016年的市場規(guī)模就已經(jīng)達到了7.34億美元;根據(jù)Marketsandmarkets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9年全球PAEK市場價值約為8.51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11.49億美元。醚酮產品中目前用量最大的是聚醚醚酮(PEEK)產品。同聚醚醚酮(PEEK)相比,聚醚酮酮(PEKK)產品具有結晶速度低、結晶度及結晶溫度可調等特點,使其更利于應用于復合材料、3D打印領域。目前,國外主要有兩家公司在進行聚醚酮酮(PEKK)的原材料工業(yè)化生產,分別是法國的阿科瑪(Arkema)、比利時的索爾維(Solvay)。隨著國內外復合材料、3D打印材料等領域的爆發(fā)式增長,聚醚酮酮產品的產能已經(jīng)嚴重不足。國外的聚醚酮酮生產商阿科瑪、索爾維在2017-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