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流 行 病 學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wèi)生(n n wi shn)學院施榕第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第一章 流行病學(li xn bn xu)概述一、 流行病學的定義、應用及任務(一)流行病學的定義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fnb)及其影響因素,并制定防制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 流行病學是預防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預防醫(yī)學一門基本課程,也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基礎課程。 第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應用: (1)早期為傳染病研究(ynji)(2)現(xiàn)代多為非傳染病: 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3)人群健康狀況、傷、殘研究 第三頁,共八十三頁
2、。流行病學緒論1第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特征(tzhng)群體特征(tzhng)對比的特征概率論和數(shù)理統(tǒng)計學的特征社會醫(yī)學的特征預防為主的特征發(fā)展的特征第五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研究不同時間、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特征中疾病(jbng)分布的方法,提出關于致病因素的假設。(二)分析性研究 對致病因素的假設進行檢驗(三)實驗性研究 在人群中消除某因素或施加一些手段以觀察對發(fā)生疾病的影響。它能對病因假設作出可靠的驗證。 (四)理論性研究 利用數(shù)學模型進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第六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流行病學的任務(一)疾病疾病或
3、健康的人群分布分布的差異提示:發(fā)病因素的不同尋找影響分布的原因(二)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影響流行的因素(三)疾病的自然史 疾病自然史: 疾病從發(fā)生、發(fā)展(fzhn)到結局(癥狀出現(xiàn)前階段、臨床癥狀、體征出現(xiàn)的階段、疾病結局)的整個過程。第七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四)疾病的監(jiān)測 疾病監(jiān)測的意義。 (五)疾病控制(kngzh)對策的制定 預防、控制、消滅疾病。 (六)疾病控制效果的評價 疾病防治措施制定及效果評價,如:臨床診斷、治療、預后估計。第八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四、流行病學發(fā)展近況(一)研究范圍的發(fā)展1從傳染病研究擴大到一切疾病(jbng) 從早期限于研究傳染病 擴大到非傳
4、染病一切疾病 包括預防先天性畸形、精神病、糖尿病、公害等。 2從研究疾病發(fā)展到研究健康 從疾病異常生理狀態(tài)、心理衛(wèi)生、 意外傷害、人群健康狀況、衛(wèi)生標準等 如車禍、自殺、婦幼衛(wèi)生、圍產期衛(wèi)生等。第九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形成許多分支 臨床流行病學 clinical epidemiology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 cardiovascular epidemiology 腫瘤流行病學 cancer epidemiology 藥物(yow)流行病學 pharmacological epidemiology 移民流行病學 migrant epidemiology 遺傳流行病學等 geneti
5、c epidemiology第十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研究方法的發(fā)展1從描述研究到分析研究2從單因素分析到多因素分析發(fā)展3由單學科向多學科發(fā)展4研究方法應用現(xiàn)代先進技術5理論流行病學的研究和應用6從被動觀察調查發(fā)展到主動(zhdng)監(jiān)測第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四)流行病學與其他(qt)學科的關系與基礎醫(yī)學的關系(gun x)與臨床醫(yī)學的關系與統(tǒng)計學的關系與其他非醫(yī)學學科的關系第十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第二章 疾病(jbng)的分布一、定義疾病的分布(fnb)(distribution of disease)是指疾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中的頻率與
6、分布的特征,簡稱為“三間分布”,即人間、空間、時間分布。第十三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常見(chn jin)描述疾病分布的指標 頻率與概率 說明某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頻率或強度,它是某種現(xiàn)象實際發(fā)生的例數(shù)與可能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總數(shù)之比。 疾病分布指述常用的率有發(fā)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第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又稱頻率指標,說明某現(xiàn)象發(fā)生(fshng)的頻率或強度。K為比例基數(shù),常用百分率(%)、千分率、萬分率等表示。 率 K發(fā)生某現(xiàn)象(xinxing)的觀察單位數(shù)可能發(fā)生某現(xiàn)象(xinxing)的觀察單位總數(shù)第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構成比 又稱構成指標,說明某
7、一事物內部各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fnb),常以百分數(shù)表示。 第十六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例:白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構成(guchng)比構成比的兩個特點: 各組成部分的相對數(shù)之和為 100%; 某一部分所占比重增大,其它 部分會相應地減少 。第十七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表1 某地居民年齡(ninlng)別癌腫患病情況統(tǒng)計年齡組(歲)(1)人口數(shù) (2)癌腫病人數(shù)(3)構成比()(4)患病率(1/10萬)(5)30633000191.33.03057000017111.430/04037400048632.6129.95014300057438.5401.460302502421
8、6.2800.0總計17502501492100.085.2第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相對比 是A、B兩個有關聯(lián)指標(zhbio)之比,說明A 為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幾。兩個指標(zhbio)可以是性質相同,也可以是性質不同。 比 (或100)AB第十九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 一 ) 疾病頻率的測量 1. 發(fā)病率(incidence rate) 發(fā)病率表示一定時期內、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bngl)出現(xiàn)的頻率。發(fā)病率某年內某人群(rnqn)中某病新病例數(shù)同期(tngq)某暴露人群數(shù)K第二十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分子是一定時期(一般(ybn)指年)內的新發(fā)病人數(shù),若在
9、觀察期間某人多次發(fā)病,則應多次計為新發(fā)病例數(shù)。分母中的人口一般(ybn)用該人群某年內的平均人口,可以將年初與年終人口之和除以2所得的年平均人口數(shù)或以當年7月1 日的人口數(shù)表示。第二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發(fā)病率的高低受人群的年齡、性別、職業(yè)、民族、種族等的影響(yngxing),可按上述特征分別計算,即發(fā)病專率。在對不同地區(qū)進行率的比較時,應考慮年齡、性別等的構成,進行率的標準化。第二十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2、發(fā)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暴露人口由于(yuy)遷移他處、死于其他疾病、中途加入等,應將變動著的人群轉變?yōu)槿藭r數(shù)代替人數(shù)來計算,如人年,
10、此種發(fā)病率稱發(fā)病密度。如1個觀察對象觀察滿一年為1人年。 第二十三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3罹患率(attack rate) 罹患率和發(fā)病率一樣,也是人群新病例數(shù)的指數(shù)。與發(fā)病率最主要的區(qū)別是觀察時間短而靈活。觀察時間可以日、周、旬、月為單位。適用局部地區(qū)疾病的爆發(fā)或食物中毒、職業(yè)中毒、傳染病等爆發(fā)的情況,應用(yngyng)時應注意分子、分母的準確性,標明觀察的時間單位。 第二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其計算(j sun)分式為:罹患(l hun)率= 觀察(gunch)期間內的新發(fā)病例數(shù)同期暴露人口數(shù)K第二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4患病率(prevalence ra
11、te) 患病率又稱現(xiàn)患率。指某特定時間內某特定人群中,患某病(包括新病和舊病)者所占的比例?;疾÷士砂从^察(gunch)時間的不同分為期間患病率和時點患病率。時點患病率可以是1-2天或1-2周,一般不超過一個月。期間患病率的時間范圍較長,通常超過1個月。第二十六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時點率病率= 某一時點病現(xiàn)患病(hun bn)病例數(shù)該時點(sh din)人口數(shù)K期間(qjin)患病率= 某觀察期間內某病現(xiàn)患病例數(shù)同期平均人口數(shù)K第二十七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患病率對描述病程較長的慢性病有一定的價值,如冠心病、惡性肺腫瘤等。患病率取決于發(fā)病率和病程。因此(ync)患病率的變化
12、可反映出發(fā)病率的變化或疾病結局的變化或兩者兼有?;疾÷氏陆导瓤捎捎诎l(fā)病下降,也可由于病程縮短如病人恢復快或死亡快所致。有時盡管發(fā)病率增高,但病程縮到很短,患病率仍可減低。 第二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5感染率(infectious rate) 感染率指某時間內所檢查的人群中,某病現(xiàn)有感染者人數(shù)所占的比例。感染率的性質與患病率相似。感染率用于某些傳染病的感染情況和防治工作(gngzu)的效果,估計某病的流行趨勢。6、續(xù)發(fā)率第二十九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死亡(swng)頻率的測量1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時間內,某人群中死亡(或死于某病)的頻
13、率。計算公式為: 死亡率= 一定時間內某人群(rnqn)的死亡總數(shù)同期(tngq)平均人口數(shù)K第三十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死亡率可反映一個人群總死亡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qū)的居民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上述方法計算的是一種未經調整的率,稱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比較不同地區(qū)死亡率時因人口構成不同,也需要先對死進行標化,死亡率也可按病種,年齡、性別、種族、職業(yè)等分別(fnbi)計算,稱為死亡專率,計算時應。第三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注意: 分母(fnm)必須是與分子相關的人口,如計算50歲以上腦卒中死亡率。分母(fnm)應是50歲以上人口數(shù),分子應是50歲以
14、上死于腦卒中的人數(shù)。第三十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2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時期內,患某病人群中因該病而死亡的頻率。常以百分率表示。它可表明疾病(jbng)的嚴重程度,反映醫(yī)療水平和論斷能力。用病死率作為評價不同醫(yī)院的醫(yī)療水平時,要注意可比性。病死率多用于急性傳染病,較少用于慢性病。 第三十三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計算公式為:病死率 某時期因某病死亡(swng)人數(shù)同期(tngq)患某病的病人數(shù)100第三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標化死亡比可在不受被調查人的年齡(ninlng)、性別分布的影響條件下表示某地區(qū)疾病死亡頻率的強度。第三十五頁,
15、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3生存率(survival rate) 生存率是指接受某種治療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經若干年隨訪后,尚存活的病人數(shù)所有的比例。此率一般用于慢性病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的遠期療效的評價(pngji)。計算生存率時,應明確起、止時間,一般以確診日期、手術日期、住院日期作為起始時間。隨訪時間通常以1、3、5、10年計算。 第三十六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生存率直接(zhji)計算公式為:n年生存率 隨訪滿n年存活(cn hu)的病例數(shù)隨訪(su fn)滿n年的病例數(shù)100第三十七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4、累積(lij)死亡率(cumulative mortali
16、ty)5、超額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累積(lij)死亡率觀察期間死亡人數(shù)(rn sh)觀察開始時群組人數(shù)10萬/10萬第三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6 .標化死亡比( SMR ) 用來比較某一人群與一般(ybn)人口的死亡人數(shù)的。公式為:SMR實際死亡(swng)人數(shù)預期死亡(swng)人數(shù)100第三十九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 描述疾病流行強度的指標散發(fā):sporadic 某病在一定地區(qū)發(fā)病率呈現(xiàn)歷年一般水平流行:epidemic 某病在一定地區(qū)發(fā)病率明顯超過歷年散發(fā)水平大流行:pandemic 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廣,短期內可跨越(ku
17、yu)省界、國界、甚至洲界。第四十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疾病的地區(qū)分布 *疾病在不同地區(qū)有不同分布,往往與致病因子(ynz)分布有關。* 疾病的發(fā)生受到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疾病地區(qū)分布,有助闡明影響分布的因素,制定防制對策、措施。 *可根據(jù)行政單位劃分,如國家、洲、省、市、縣 *可根據(jù)地理條件劃分,如山區(qū)、平原、湖沼、森林。 第四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一)疾病(jbng)在國家間的分布 疾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均存在差別 如霍亂多見于印度、印尼 黃熱病流行于南美、非洲 肝癌多見于亞洲、非洲 乳腺癌、 腸癌多見于歐洲、北美洲第四十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
18、1(二)疾病在國家內的分布 疾病在一個國家內不同地區(qū)(dq)發(fā)病率有明顯差別。 如我國血吸蟲病僅限于在長江流域及 以南的 十三省份流行。 食管癌以河南、河北、山西省交界的 太行山地區(qū)的發(fā)病率最高。 克山病自東北向西南呈寬帶狀分布。第四十三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疾病的城鄉(xiāng)分布 許多疾病表現(xiàn)出城鄉(xiāng)差異 如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城市均高于 農村,城市環(huán)境污染較嚴重。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 常在城市流行。 呼吸道感染病在農村不易流行,但一旦 有傳染病傳入,便可迅速蔓延,甚至 可能引起(ynq)爆發(fā)。 第四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四)地方性疾病(jbng)地方性自然地
19、方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判斷(pndun)地方病的依據(jù)第四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四、疾病的時間分布 * 疾病的頻率在時間上的不斷變動稱時間分布,憑此可以了解疾病的特點和種類。(一)短期波動(rapid fluctuation)或暴發(fā)(outbreak) 在一集體或固定人群中,短時間,即該病的最長潛伏期內,某病的病例數(shù)突然增多稱為爆發(fā)。 常見于傷寒、痢疾、甲肝、食物中毒(shwzhngd)等。 大多數(shù)病例發(fā)生在最短、最長潛伏期之間。 發(fā)病的高峰與該病的平均潛伏期基本一致。 由此可推斷暴露時間。 第四十六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季節(jié)性(seasonal variation) 疾病
20、每年在一定(ydng)季節(jié)內呈現(xiàn)發(fā)病率升高的現(xiàn)象稱季節(jié)性。 1嚴格的季節(jié)性 病例只集中在一年中的少數(shù)幾個月份,其他月份無此病發(fā)生。 2發(fā)病的季節(jié)性升高 疾病全年都有發(fā)生,但在一定季節(jié)內發(fā)病率升高。 第四十七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周期性(priodicity) 疾病每隔一定周期后發(fā)生一次較大的流行現(xiàn)象,稱為周期性。大多為呼吸道傳染病。 如:在普遍使用麻疹(mzhn)疫苗前, 麻疹(mzhn)每兩年一次流行,流腦79年流行一次,百日咳34年流行一次第四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四)長期變異(secular change) 長期變異是疾病(jbng)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后,
21、通常是幾年或幾十年內,其臨床表現(xiàn)和發(fā)病率、死亡率的變化。如:19301950年美國各種惡性腫瘤的長期變異,肺癌死亡率明顯上升,胃癌下降,大腸癌、結腸癌保持穩(wěn)定。第四十九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五、疾病的人群分布 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是探討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yè)、民族、種族、家庭和行為生活方式等人群特征,在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比較,為探討病因和制定(zhdng)防治對策提供依據(jù)。 (一)性別 因感染條件、生理條件、行為、職業(yè)差異等導致許多疾病在性別上的差異。 第五十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年齡 由于不同年齡人群的易感程度、生活習慣 及活動范圍不同,某些疾病與年齡關系較密切。 1
22、幼年型:呼吸道傳染病、麻疹、百日咳, 學齡前兒童較多。 腮腺炎學齡兒童較多。2青壯年型:胃潰瘍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 飲食(ynsh)不規(guī)律。3高年型: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4幼年、高年型:肺炎、支氣管炎、白血病。第五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職業(yè) 例:染料、皮革職業(yè)與膀胱癌 接觸放射線或苯的職業(yè)易患白血病 1、首先應考慮(kol)暴露機會的多少與勞動條件 2、其次應考慮勞動者所處的社會經濟地位和衛(wèi)生文化水平、勞動強度和精神緊張程度的不同等。(四)民族 種族之間疾病病種及發(fā)病率有一定的差異,可以考慮遺傳、生理、風俗及衛(wèi)生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例 黑人高血壓性心臟病第五十
23、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五)其他1生活習慣2宗教*小結:人群特征研究 1有助于發(fā)現(xiàn)高危人群、防制重點 2可提示病因線索 3人口學特征往往(wngwng)是混雜因素,需排除第五十三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三間分布的綜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學 觀察某疾病在遺民(ymn)人群、移入地區(qū)居民及原居民中發(fā)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別,以探討該疾病病因與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環(huán)境與遺傳主導作用判斷(P:發(fā)病率或死亡率)1)P原居民P移民P移入地區(qū)居民 環(huán)境為主(胃癌)2) P原居民 P移民 P移入地區(qū)居民 遺傳為主(鼻咽癌)第五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第三章 流行病學(li xn bn xu
24、)調查研究設計一、確定研究目的 查閱文獻形成假設(jish)確定研究目的二、研究方法 (包括確定普查或抽樣調查) 不同目的亦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1.觀察法 病例對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 定群研究2.實驗性研究方法:臨床試驗、社區(qū)干預試驗。第五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研究對象1對象的選擇2樣本的大小四、資料收集(一)常規(guī)(chnggu)資料(二)專題調查資料 1選擇觀察項目 (1)定量 (2)定性第五十六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2調查表 (1)調查表設計 1)校核項目:姓名、地址、編號(bin ho) 2)調查項目:核心部分 3)調查者項目:調查者姓名、單位、日期 (
25、2)調查項目的要求3調查員培訓4現(xiàn)場調查5可行性試驗6“無應答”反應五、資料處理分析 六、結果解釋第五十七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第二章 描述性研究(ynji) 根據(jù)專門設計的調查(dio ch)所獲得的資料或已有的各類資料,按照不同地區(qū)、不同時間和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組,將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特點真實地顯示出來,為進一步的流行病學研究奠定基礎?,F(xiàn)況調查:一定范圍人群,個人為單位生態(tài)學研究:群體為基本單位第五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第一節(jié) 現(xiàn)況(xin kun)調查一、概述(一)概念1.現(xiàn)況調查(prevalence survey):在特定時間內對某一確定范圍的人群進行疾病或其他
26、有關健康因素的調查。又稱人群調查(population survey)。2.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故稱橫斷面調查(cross-sectional study)。3.調查當時得到的現(xiàn)患和其他有關資料,故稱為現(xiàn)患調查。4.在病因分析中只能對病因提出初步線索,而不能得出有關病因因果(yngu)關系的結論。第五十九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研究目的 1. 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影響因素 2. 提出病因假設 3. 確定高危人群或達到“三早” 4. 疾病監(jiān)測、評價防制措施效果 二、現(xiàn)況調查的方法及種類(一)方法 1現(xiàn)場詢問(xnwn)觀察 2醫(yī)學檢查或檢驗 第六十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27、(二)種類 1普查(census)*目的:(1)了解人群健康水平及疾病的基本分布(2)確定各項生理指標(3)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zhlio)某些需要普查普治 的疾病,如宮頸癌普查普治*缺點:(1)對象眾多,難免漏查(2)使用精密儀器較困難(3)工作量大,準確性不高(4)不適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 第六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2抽樣調查(sampling survey) 由樣本(yngbn)信息估計總體特征*優(yōu)點:(1)省時間、省人力、物力(2)調查范圍小,調查工作易做得細致*缺點:(1)設計和資料分析都比較復雜(2)重復和遺漏不易發(fā)現(xiàn)(3)不適用變異過大
28、的資料(4)不適用于需普查普治的計劃(5)樣本擴大到總體的75時,不如直接普查第六十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現(xiàn)況(xin kun)研究的設計與實施(一)抽樣方法 通過隨機抽樣來推測總體(zngt)特征(1)單純隨機抽樣 抽簽法、隨機數(shù)字表法(2)機械抽樣(系統(tǒng)抽樣) 按一定順序每隔若干單位抽取一個單位(3)分層抽樣 先按某種特征把調查對象分為若干“層”,在各層中作隨機抽樣(4)整群抽樣 (5)多級抽樣第六十三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 樣本大小樣本不宜過大或過小 1、決定因素: (1)變異、2 (2)預期現(xiàn)患率 (3)調查結果精確,容許誤差 (4)第一類錯誤(cuw)及把
29、握度1 2、 估計公式(率的抽樣) 第六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式中SE為標準誤,P為某病的現(xiàn)患率,Q=1P N為樣本含量。樣本現(xiàn)患率P與總體患病(hun bn)的之差為容許誤差d。而SEd/t。通常取0.05水平,自由度為無限大時,當容許誤差d=0.1P,則此即一般常用(chn yn)的估計樣本含量的公式。第六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若容許(rngx)誤差d=0.15P,則N = 178QP若d=0.2P,則 N = 100QP第六十六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例:某社區(qū)有居民5萬人,現(xiàn)需估計該地區(q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攜帶率。該地區(qū)原HBsAg攜帶率為10,
30、現(xiàn)采用隨機抽樣方法,要求容許(rngx)誤差為0.1P,計算需抽樣調查人數(shù)。現(xiàn)d=0.1P,P=0.1,Q=1P=0.9第六十七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資料收集 1、收集內容 2、收集方法(四)資料整理分析和結果(ji gu)解釋 1、資料整理分析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方法現(xiàn)患率、率的標化 流行病學方法 三間分布 2、結果解釋 根據(jù)三間分布特征,查疾病分布 提供病因線索、病因初步檢驗 第六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四、現(xiàn)況調查中的偏倚及防止(一)無應答偏倚(non-respondent bais) 1概念調查無應答引起的偏倚,未應答者的構成(guchng)與應答者不同,若無應答率大于
31、10%,罕見病15%以上一般可產生偏倚,大于30% 偏倚較大。第六十九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 2影響應答(yngd)率的因素 (1)群眾對調查意義不了解 (2)調查方法或調查內容不適當 (3)調查對象身體狀況良好,不關心調查 (4)調查對象身體狀況不后不好或高齡, 不愿外人打擾 (5)調查對象外出、出差未遇(二)志愿者偏倚第七十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回憶偏倚 (recalling bias) 和 報告(bogo)偏倚(reporting bias)(四)觀察者偏倚(observer bias) 觀察者間偏倚(interobserver bias) 觀察者內偏倚(intra
32、observer bias) (五) 測量偏倚:儀器或試劑未經校正 (六) 訪問者偏倚(interview bias) 又稱誘導偏倚。第七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五、質量(zhling)控制(1)嚴格遵照抽樣方法的要求,確保抽樣過程的隨機化原則的完全實施。(2)提高研究對象的依從性和受檢率。(3)正確選擇測量工具(gngj)和檢測方法,包括調查表的編制等。(4)組織好研究工作,調查員一定要經過培訓,統(tǒng)一標準和認識。(5)做好資料的復查、復核等工作。(6)選擇正確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注意辨析混雜因素及其影響。第七十二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第三節(jié) 生態(tài)學研究(ynji)一、生態(tài)學研究
33、的概念 生態(tài)學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種類型,它是在群體的水平上研究某種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以群體為觀察和分析(fnx)的單位,通過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狀況與疾病的頻率,分析(fnx)該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第七十三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二、生態(tài)學研究的目的(一)提供病因(bngyn)線索,產生病因(bngyn)假設(二)評估人群干預措施的效果第七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三、生態(tài)學研究的方法(一)生態(tài)比較研究 生態(tài)比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 是生態(tài)學研究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生態(tài)比較研究中最為簡單的方法是觀察不同人群或地區(qū)某種疾病(jbng)的分布,然后根據(jù)疾病(jbng)分布的差異,提出病因假設。 第七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流行病學緒論1(一)生態(tài)(shngti)比較研究生態(tài)比較研究更常用來比較在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平均暴露水平和某疾病頻率之間的關系,即比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疾病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了解這些人群中暴露因素的頻率或水平,并與疾病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作對比分析(fnx),從而為病因探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XPE銷售合同范本
- 勞務居間服務合同范本
- 化妝品合作合同范本
- 關于門窗合同范本
- 2024年廈門國際機場防爆安檢人員考試真題
- 加工電子合同范本
- 保安個人勞務派遣合同范本
- 2024年深圳市龍崗區(qū)青少年業(yè)余體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山東青島高新區(qū)營商環(huán)境觀察員社會招募筆試真題
- 農資分公司加盟合同范例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級《英語》上冊月考試題與參考答案
- 2025(人教版)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全冊教學案
- 蘇科版 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六章 綜合測試卷(2025年春)
- 2025年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例文(5篇)
- 小學生學會公平與公正的行為主題班會
- 2025年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數(shù)學試題(南通一模)(含解析)
- 《大學物理矢量》課件
- 梅大高速塌方災害調查評估報告及安全警示學習教育
-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第一次質量檢測 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上海初中英語七年級期末模擬試卷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