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聞喜縣東鎮(zhèn)中心校三五三四學校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目標和課堂檢測匯編_第1頁
山西省聞喜縣東鎮(zhèn)中心校三五三四學校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目標和課堂檢測匯編_第2頁
山西省聞喜縣東鎮(zhèn)中心校三五三四學校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目標和課堂檢測匯編_第3頁
山西省聞喜縣東鎮(zhèn)中心校三五三四學校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目標和課堂檢測匯編_第4頁
山西省聞喜縣東鎮(zhèn)中心校三五三四學校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目標和課堂檢測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聞喜縣“小學科學教學目標定位的實踐研究”課題教學目標與課堂檢測設計五年級上冊聞喜縣東鎮(zhèn)中心校三五三四學校2013年11月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知識與能力】1、植物對環(huán)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氣、水、陽光、養(yǎng)分、空間等。2、動物對環(huán)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氣、水、空間和食物等。3、植物和動物都會對它們需要的環(huán)境進行選擇。不同的生物對環(huán)境有著自己特有的需要。4、所有的生物都會引起它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的變化。5、植物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著非常復雜的關系。6、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7、在一定范圍內的生物必須和諧共處,生態(tài)平衡受到破壞,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具^程與方法】1、進行種

2、子發(fā)芽的對比實驗,并收集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發(fā)芽種子的數據。2、觀察綠豆芽的生長,并記錄下它們的生長情況。3、進行蚯蚓選擇環(huán)境條件的實驗,并收集相關數據。4、用文字、數據、圖表等對所觀察到的內容進行記錄、整理與分析。5、運用所了解的生物與環(huán)境的知識來理解保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養(yǎng)成對植物和動物對環(huán)境需要進行研究的興趣。2、能夠敏感地意識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需求。3、獲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環(huán)境條件的認識。4、形成積極的對待生物的態(tài)度。5、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種子發(fā)芽試驗(一)【知識與能力】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具^程與方法】經歷設計種子發(fā)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

3、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對實驗觀察的興趣。教學重點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教學難點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課堂練習一、填空題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發(fā)芽開始的。二、判斷題TOC o 1-5 h z1、開始做實驗時,準備好實驗所需要的材料,想清楚操作方法。(V)2、只要有適宜的溫度,任何種子都會發(fā)芽。(X)3、做實驗時,預測和結論有時候不一樣。(V)三、選擇題種子發(fā)芽需要的基本條件有(BCD)A.陽光B.水C.空氣D.適宜的溫度四、實驗題研究的問題:水對種子發(fā)芽作用的實驗需要的材料、工具:水、玻璃杯、綠豆種子三粒種子發(fā)芽情況的猜測:

4、綠豆種子發(fā)芽必須用水需要控制的條件:水不要控制的條件:溫度、空氣控制的方法實驗組:得到水,保持濕潤對照組:不要水,保持干燥種子發(fā)芽試驗(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過程與方法】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復實驗的重要性。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溫度。教學難點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課堂練習一、判斷題TOC o 1-5 h z1、綠豆發(fā)芽所需的條件和綠豆發(fā)芽生長所需的條件相同。(X)2、在合適的溫度下,綠豆冬天也能發(fā)芽。(J)3、綠豆發(fā)芽和黃豆發(fā)芽所需條

5、件一樣。(J)4、水多的種子比水少的種子先發(fā)芽。(X)二、選擇題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AB)A.水B.適宜的溫度C.熱水D.高溫觀察綠豆芽的生長【知識與能力】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當環(huán)境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具^程與方法】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相適應的。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課堂練習。一、認填填空1、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2、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當環(huán)境變化后它們會努力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6、。二、慎重選擇1、植物的生長需要的條件是(ABCD)A.適宜的溫度B.陽光C.空氣D.水2、下列植物的葉細長呈針形的是(B)A.香蕉樹B.松樹C.仙人掌D.芭蕉三、仔細填表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設計一個實驗,進行驗證我研究的問題綠豆芽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我的猜想需要陽光不改變的條件溫度、水分、養(yǎng)分、空氣、綠豆芽的多少要改變的條件光照把種有相同綠豆芽的兩個花盆中的一盆放實驗方法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條件相同。過一段時間觀察。實驗結果說明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四、思考回答香蕉、松樹、仙人掌這三種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們的葉同當地降水量有什么關系?答:香蕉生長在南方,松樹生長在山

7、上,仙人掌生長在沙漠里,降水量越多,葉子越大蚯蚓的選擇【知識與能力】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具^程與方法】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課堂檢測一、認真填空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不同的動物對(環(huán)境)有不同的需求。二、慎重選擇1、蚯蚓喜歡的生活環(huán)境是(BC)A.明亮的B.陰暗的C.潮濕的D.干燥的2、下列動物適合在溫暖環(huán)境中生活的是(C)A.企鵝B.北極熊C.大熊貓D.北極狐三、思考回答說說企鵝、天鵝、青蛙、大雁、北極狐這些動物適應什么樣的環(huán)境?還能舉出哪

8、些例子。答:企鵝生活在寒冷的南極;天鵝生活在有水的地方;青蛙生活在水塘;大雁生活在空中;北極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極。駱駝生活在沙漠里;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蚯蚓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等等。食物鏈和食物網【知識與能力】知道薔薇花叢中動植物之間存在著食物能量交換關系。【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討論,發(fā)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形成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點知道薔薇花叢中動植物之間存在著食物能量交換關系。教學難點通過分析討論,發(fā)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

9、2、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是(食物)。3、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4、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費者)。二、選擇題每條食物鏈中生產者,一定是(A)A.植物B.動物C.植物和動物D.生物三、名詞解釋食物鏈:生物之間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食物網: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做食物網。四、簡答題1、為什么說保護一種生物,也就是保護了許多種生物?答: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就會影響其他多種生物的生存,因而保護一種生物,也就是保護

10、了許多種生物。2、我們在一簇花叢中發(fā)現很多生物,如:小草、蚜蟲、落葉、小鳥、瓢蟲、蚯蚓等,試寫幾條食物鏈,并說說誰是生產者,誰是消費者?答:小草(薔薇)一蚜蟲一瓢蟲一小鳥生產者是小草或薔薇,消費者是蚜蟲、瓢蟲、小鳥。落葉一蚯蚓一小鳥生產者是落葉,消費者是蚯蚓、小鳥。做一個生態(tài)瓶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生物在一定區(qū)域內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會形成一個生態(tài)群落。【過程與方法】會根據設計方案及實際條件制作生態(tài)瓶,并堅持對生態(tài)瓶進行管理和觀察?!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相互聽取意見,共同協作,進行管理和觀察的必要性。教學重點知道生物在一定區(qū)域內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會形成一個生態(tài)群落。教學難點會制作生態(tài)瓶,并

11、堅持對生態(tài)瓶進行管理和觀察。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2、池塘里的動物可以以某些植物為(食物)。3、動物的糞便是植物生長需要的(養(yǎng)料)。4、池塘底的淤泥可以是一些動物的(棲息)之所。二、選擇題下列可以看成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的是(ABCD)A.一片樹林B.一塊草地C.一個湖泊D.一個海洋三、操作題如何制作一個生態(tài)瓶?答:找一個透明的大塑料瓶,清洗干凈后剪掉上面一部分。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再裝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在瓶里種上幾棵水草,在水上面放一些浮萍。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魚或泥鰍、螺等小動物。

12、改變生態(tài)瓶【知識與技能】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發(fā)生態(tài)系統的變化?!具^程與方法】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控制條件進行實驗,細致、準確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的必要性。教學重點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課堂練習一、判斷題1、生態(tài)瓶里的動物越多越好。(X)2、改變生態(tài)瓶中的一些條件,瓶中動物的生活會發(fā)生改變。(J)3、生態(tài)瓶中植物減少,生物浮出水面的次數少。(X)二、簡答題1、增加生態(tài)瓶里的水草,小魚會怎樣?增加生態(tài)瓶里的小魚,小魚又會怎樣?答:水草增加,產生的氧氣就多,小

13、魚浮在水面的次數就少。小魚增多,消耗氧氣量就大,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增多,如果再增加小魚,小魚甚至會因為缺氧而死亡。2、是不是生態(tài)瓶中植物越多越好呢?為了讓生物生活更好,我們應注意什么?答:不是。我們應注意生態(tài)瓶中生物的數量和種類要平衡,必須有足夠的氧氣。維護生態(tài)平衡【知識與技能】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物群落?!具^程與方法】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厩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教學重點保護自然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教學難點怎樣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與生物和平共處。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

14、的整體,叫做(生物群落)。2、污染環(huán)境、危害我們生活的一種惡劣天氣是(沙塵暴)。3、沙塵暴在我國(北方)發(fā)生的次數越來越多。4、獵隼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二、判斷題1、如果草原上兔子少了,草原環(huán)境不會發(fā)生變化。(X)2、人類把廢棄物排入自然環(huán)境中,最終受傷害的是人類自己。(J)三、選擇題1、一只百靈鳥一年可以吃掉蝗蟲(D)A.1萬只B.2萬只C.3萬只D.4萬只2、下列動物屬于肉食性的是(ABC)A.獵隼B.狐貍C.狼D.牛四、簡答題為了維護生態(tài)平衡,我們人類應做些什么?答:(1)保護動物,與動物和平共處;(2)大力發(fā)展植樹種草,保護好森林和植被;(3)不把廢棄物排放到自然環(huán)境中;(4)建立

15、自然保護區(qū),維護生態(tài)平衡。第二單元光【知識與能力】1、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是光源、擋光物體和屏;像電燈這樣可以而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2、在光的照射下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離有關。3、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會隨著太陽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4、光是直線傳播的。擋光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光在傳播過程中碰到物體,會發(fā)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5、光的反射原理在生產生活中廣泛應用。如汽車反光鏡、潛望鏡等都是人們對光反射原理的運用。6、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發(fā)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7、利用

16、凹面鏡和凸透鏡會聚光線的特性,可以得到強光和高溫。8、物體吸熱的本領與物體的顏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陽光的照射角度有關。9、人們正在開發(fā)的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節(jié)能、安全的能源。【過程與方法】1、探究影子產生的條件,觀察影子、光源、物體之間的關系。2、用日影觀測儀觀察記錄一天中物體影子的變化,尋找變化規(guī)律。3、通過對比試驗探究陽光的強弱、材料的屬性、物體受陽光照射的角度和物體升溫快慢的關系。4、能準確地記錄實驗、觀察中的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繪制出柱狀圖。5、制作簡易潛望鏡,設計、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形成對光的研究的興趣。2、認識的自然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和規(guī)律的。光和影【知

17、識與能力】1、光源、遮擋物和屏是影子產生的條件。2、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3、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具^程與方法】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進行記錄。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的,也是有規(guī)律的。2、在實驗觀察中養(yǎng)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教學重點認識什么是光源以及在光的照射下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教學難點認識投影,發(fā)

18、現物體的形狀和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課堂檢測一、填空題1、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2、在光的照射下,物體有了(影子)。3、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物體的影子叫(投影)。二、判斷題1、影子的形成與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沒有關系。(X)2、太陽是天然光源,電燈是人造光源。(J)三、選擇題1、物體影子變化的特點是(ABC)A.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B.物體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C.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D.遮擋物離光源越遠物體形成的影子就越大2、影子產生的條件有(ABC)A.光源B.遮擋物C.屏D.物體3、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ABCD)A

19、.彩燈B.蠟燭C.螢火蟲D.日光燈4、下列四個發(fā)光點,照射物體在墻面上形成的影子最大的是(D)A.B.C.D.四影子是怎樣產生的?答:影子是光線沿直線傳播的過程中,被物體阻擋后產生的物體影像。陽光下的影子【知識與技能】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3、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來測定時間?!具^程與方法】1、推測陽光下物體影子怎樣變化。2、利用簡易的日影觀測儀,觀測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變化,發(fā)現陽光下物體影子在一

20、天中的變化規(guī)律。3、根據一天中影長變化的數據制作出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柱狀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和有規(guī)律的。2、能夠按活動要求堅持觀察和如實記錄數據。3、能夠根據數據和現象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和推理。教學重點根據觀察數據,發(fā)現陽光下物體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規(guī)律。教學難點運用陽光下物體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解釋人們?yōu)槭裁茨苡糜白佑嫊r。課堂檢測一、判斷題1、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長度總比物體的實際長度長。(X)2、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與太陽的方向有關系。(J)二、選擇題早晨,陽光下樹的影子指向(C)A.東方B.南方C.西方D.北方三、簡答題1、一天中陽光下的物

21、體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隨著太陽的方向和位置來變化,早上影子在西,中午影子在北,下午影子在東,早晨和晚上的影子最長,中午影子最短。2、古代的人們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答:因為影子每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光是怎樣傳播的【知識與技能】知道光是直線傳播的。【過程與方法】1、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2、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3、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4、利用光的傳播規(guī)律解釋為什么有影子?!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測要有依據。3、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

22、、推理。教學重點探究光是如何傳播的。教學難點在實驗中歸納、領略光是直線傳播的。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2、光的傳播速度很快,每秒約(30萬)千米,3、太陽離地球的距離為(1.5億)千米,從太陽發(fā)出的光達到地球約需(8)分鐘。二、判斷題TOC o 1-5 h z1、閃電時,先聽到雷聲,后看見閃電。(x)2、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V)3、光向四面八方射出,但是沿直線傳播的。(V)4、生活中用眼睛可直對很亮的光源。(x)三、簡答題為什么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光的反射【知識與技能】1、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現象2、反射光也是直

23、線傳播的。3、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fā)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具^程與方法】1、按照說明正確進行實驗操作。2、制作簡易潛望鏡?!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認識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教學重點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教學難點利用光的反射解釋生活中一些原理。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2、反射光是沿(直線)傳播的。3、光除了直線傳播的特性外,還有(反光)的特性。4、科學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測量地球到月球的準確距離是(384403)千米。二、判斷題TOC o 1-5 h z1、光的反射使人們能夠看見

24、物體。(V)2、光的反射對人們生活有利無害。(X)3、潛望鏡是用多次反射看到海面上情況的。(V)4、強光下讀書對眼睛不會造成傷害。(X)三、簡答題1、照明燈上為什么要裝上燈罩?答:增強光的反射。2、教室的墻壁為什么要凃成白色?答:因為白色物體反光較強,可以使教室更加明亮。3、生活中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fā)明有用的器具有哪些?答:汽車反光鏡、醫(yī)生用的額鏡、潛望鏡等。光與熱【知識與能力】1、知道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2、知道太陽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3、知道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具^程和方法】1、對光和熱的關系作出推測。2、通過用多面鏡子

25、和一面鏡子照射探究光與熱的關系?!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自然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更好地生產和生活。教學重點探究太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系,教學難點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熱。課堂檢測一、認真讀題,正確填空1、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同時也在(發(fā)熱)。2、奧運圣火火種是用(凹面)鏡取得的。3、人們發(fā)現凹面鏡和凸透鏡能把光線會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4、我國大力提倡使用以(凹面鏡)原理做成太陽灶,以充分利用(能源)。二、靈活運用,解決問題1、能使用放大鏡或望遠鏡看太陽嗎?為什么?答:不能。因為放大鏡或望遠鏡都會聚太陽光,產生強光和高溫,這樣會傷害

26、眼睛。2、光的多少與強弱和溫度的高低有什么關系?答:光越多越強,溫度就越高,光越少越弱,溫度就越低。怎樣得到更多的光與熱【知識與能力】1、知道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塊。3、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的關系,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具^程和方法】1、做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本領有關系的實驗。2、做探究物體吸熱與陽光直射、斜射關系的實驗。3、將物體的顏色與升溫情況的實驗數據繪制成折線圖?!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在實驗中能嚴格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數據。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的。3、認同科技的發(fā)展能促使人們更好

27、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guī)律地觀點。教學重點對比實驗: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教學重點對比實驗: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課堂檢測一、認真讀題,正確填空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2、太陽外部溫度約攝氏(6千)度,內部溫度高達約攝氏(2千萬)度。二、用心思考,正確判斷1、夏天人們喜歡穿淺色衣服,只是為了漂亮。(X)2、宇航服的顏色與光澤和防輻射有關。(J)三、靈活運用,解決問題1、在陽光下水平放置、直立以及和太陽光垂直的物體哪個升溫快?為什么?答:太陽光垂直的物體升溫快。因為陽光直射物體時,物體得到的光比較強,而陽光斜射

28、時,物體得到的光比較弱。2、除了利用凹面鏡和凸透鏡能聚陽光外,我們還有什么辦法能從太陽那里得到更多的光與熱?八、答:利用深色、粗糙的物體吸收的光和熱多;物體與陽光垂直放置吸收的光和熱多。3、黑色蠟光紙和黑色無光紙比較哪個升溫快?為什么?答:黑色無光紙升溫快。因為黑色無光紙反光較弱,吸收光的能力就強。做個太陽能熱水器【知識與能力】1、知道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光熱轉換器,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的優(yōu)點。2、太陽能熱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結構、運用的原理有關。3、產品的設計,不僅要考慮構造,還要考慮材料的選擇、依據的科學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實用?!具^程和方法】1、能根據研究任務和要求進行有目的的設計。2

29、、按一定的格式寫出本小組的設計方案。3、在全班交流介紹方案的設計思路、原理?!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體會到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2、體會到任何一種科技產品的開發(fā)和設計,融合了多種知識和技術。3、認識到科技的發(fā)展能促使人們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guī)律。教學重點了解太陽能熱水器教學難點設計太陽能熱水器課堂檢測一、認真讀題,正確填空1、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多種科學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節(jié)能)裝置。2、太陽能熱水器除了把水(加熱),還需要(保溫)。3、太陽能熱水器的受熱面都是傾斜的,這時為了吸收更多的(光和熱)。二、反復推敲,慎重選擇(每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請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太陽

30、能熱水器的結構由(ABCD)組成。A.集熱器B.儲熱器C.連接管道D.支架和控制系統2、為了制作效能較高的熱水器,用于同種質地的表面材料顏色最好是(B)A.紅色B.黑色C.白色D.綠色三、靈活運用,解決問題太陽能熱水器是怎樣工作的?答:通過集熱管吸收太陽能給冷水加熱,然后把熱水送到保溫箱保持一定的溫度,當我們需要熱水時,通過控制系統放熱水,并補充一定量的冷水到集熱器進行加熱。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知識與能力】知道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節(jié)能、安全的能源,人們正在大力開發(fā)和使用太陽能?!具^程與方法】1、按照活動的要求檢驗太陽能熱水器,并做好數據的觀測和記錄。2、總結、評價太陽能熱水器?!厩楦袘B(tài)度價值

31、觀】1、體會到設計、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的樂趣。2、認識到科技創(chuàng)造中運用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科技產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3、培養(yǎng)團結合作以及善于學習、反思、改進的精神。4、樹立開發(fā)利用太陽能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的觀念。教學重點檢驗學生設計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的實際效果。教學難點檢驗學生設計制作的太陽能熱水器的實際效果。課堂練習一、認真讀題,正確填空1、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2、(三棱鏡)能分解太陽光。二、我問你答為了準確評價各個熱水器的效能,我們應注意什么?答:要裝同樣溫度、同樣多的冷水;要同時放到陽光下;要實事求是,認真記錄。第三單元

32、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知識與能力】1、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2、地球內部的運動和外力作用的影響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種地形的原因。3、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4、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5、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6、流水、風力、海浪、冰川等都會對地表產生侵蝕和沉積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7、土地的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8、人類的活動也會改變地表形態(tài),這種改變有時會加劇自然災害的影響?!具^程與方法】1、了解地球內

33、部的運動如何讓引起地形的變化,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風力、海浪、冰川等對地表的侵蝕和沉積作用。2、按要求進行實驗操作,通過實驗觀察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河流對土地的影響,以及土壤的成分。3、對控制變量的對比實驗有較好的把握,能設計模擬實驗,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被覆蓋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4、用文字、圖畫、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描述實驗中的現象。5、對自然現象和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在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想法?!厩楦袘B(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保護耕地不被破壞的重要性。2、認同人類活動與會影響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會加劇或減輕各

34、種自然力帶來的自然災害的觀地球表面的地形知識與技能】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具^程與方法】1、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2、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地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注和收集相關的信息。教學重點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教學難點從地形圖中發(fā)現整個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點,知道并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西藏地處高原,那里有許多有著尖峰的(冰山)。2、地形圖上的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陸地),綠色表示(森林)。3、地球的表面是(巖石)和(土壤)。二、選擇題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有(ABCD)A.海洋B.河流C.山脈D.高原2、地形包括(ABCD)A.高原、高山B.盆地、湖泊C.峽谷D.平原三、判斷題TOC o 1-5 h z1、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上生活著相同的動植物。(X)2、地球上經常發(fā)生地震和火山爆發(fā)。(J)3、地球剛形成時汪洋一片,后來才出現陸地的。(J)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