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_第1頁
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_第2頁
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_第3頁
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_第4頁
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教材分析:將相和是根據(jù)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突出表現(xiàn)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為了國家利益團結(jié)協(xié)作的品質(zhì)。三個小故事敘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guān)。文章篇幅較長,語言簡練,人物個性鮮明。一、揭題質(zhì)疑1、出示課題。理解:“和”,就是和好。2、質(zhì)疑激趣??吹秸n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將”和“相”是誰?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們?yōu)槭裁春秃?二、初讀感知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簡單介紹歷史背景。3、快速瀏

2、覽全文,把“將”、“相”的名字畫下來。同時想一想,這篇文章講了幾個小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三、理清層次1、這三個故事分別用了哪幾個自然段來敘述的?2、交流。完壁歸趙(110)自然段,寫藺相如出使秦國,機智勇敢,保護國寶,立了大功。澠池之會(1115)自然段,寫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強暴,維護國威,又立新功。負荊請罪(1618)自然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四、深入研讀1、你覺得廉頗和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課文中哪個地方描寫了將相的不和?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功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

3、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從廉頗的話中能讀懂些什么?(廉頗內(nèi)心的不服氣、不滿、妒忌)(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2、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頗所說的僅僅靠一張嘴,沒什么能耐?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劃出重點語句,寫出感受。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幾個重點句子的理解。自由讀這段話,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藺相如得什么特點?從哪里看出來的?“我指給您看”這是有謀;“我的腦袋和璧就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边@是有勇。體會藺相如在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藺相如說的話。(2)到了舉行點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

4、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自讀這段話體會藺相如的性格特點。(3)“藺相如一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藺相如也叫人記下來,所在澠池上,秦王為趙王擊缶?!弊x讀這段話,想象當時的情境。澠池會上藺相如為什么逼秦王擊缶?秦王擊缶后為什么“不敢拿趙王怎么樣”?從這里可以看出藺相如得什么特點?“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維護趙國的尊嚴“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為趙王擊缶?!辈晃窓?quán)勢(4)綜上所述,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張嘴,學生總結(jié)靠著聰明才智、機智勇敢和不畏強暴的精神維護了國家的尊嚴。3、廉頗開始很不服氣,后來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是什么原因讓他改變了呢?出示:藺相如說:“

5、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廉頗聽了這話心里在想什么?4、于是他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斑@時候兩人相見會說些什么呢?5、你認為廉頗是個什么樣的人?(以國家利益為重、勇于認錯、知錯就改、為人坦率)6、說說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7、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相對獨立又緊密聯(lián)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fā)展,前兩個故事又是第三個故事的原因)五、課后延伸1、同學課后去閱讀有關(guān)的書籍,了解一下后來秦國滅了六國,趙國也包括在內(nèi)。那么趙國后來怎么也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呢?2、閱讀根據(jù)史記改編的其

6、他小故事。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將相和教學設計一、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好品質(zhì)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4.復述“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二、教學重點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jié)果。2.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三、教學時間:三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1、學習生字詞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教學過程:一、啟發(fā)談話,導人新課1.“戰(zhàn)國時候”是什么時候?(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離現(xiàn)在兩千多年了。)2.秦國是當時“七雄”中最強的一個,總有吞掉其他國家的野

7、心。趙國的東面是比較富強的齊國,西面是強大的秦國,趙國處在兩大強國之間,因此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關(guān)系國家興亡的重大意義。3.今天我們學習的將相和就是發(fā)生在秦,趙兩國之間的故事(板書:將相和)。二、檢查預習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2.指名讀課文,課后糾正字音。3.說一說課文講了哪幾件事。4.課題中的“將”“相”分別指的是誰?“和”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三、講讀課文的第一部分1.默讀第一部分。(出示“完壁歸趙”掛圖)2.思考討論:(1)“完壁歸趙”這個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2)給這一部分加小標題。(完壁歸趙)3.指導朗讀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教學要點:學

8、習“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體會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全大局和廉頗的知錯就改的品質(zhì)。教學過程:一、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回憶這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出示“澠池相會”的掛圖)1.指名讀第二部分。2.思考、討論:(1)“澠池相會”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從“澠池相會”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的個人?(2)給第二部分加小標題。(澠池相會)3.指導朗讀第二部分。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出示“負荊請罪”掛圖)1.指名讀第三部分。2.思考、討論:(1)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聯(lián)系?(2)第三部分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教師講解“上卿”?!扒洹笔且环N官職,分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頗在趙惠文王16年時,因伐齊有

9、功,被提升為上卿。如今藺相如也撇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會時,位置站在廉頗的右邊。秦漢以前,以有為尊??梢哉f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3.指導給第三部分加小標題。(負荊請罪)4.思考、討論:(1)藺相如對廉頗的傲慢無禮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從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的一個人?(2)廉頗為什么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中可以看出廉頗是怎樣的一個人?5.指導朗讀第三部分。要讀出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胸懷寬廣的品質(zhì)。四、布置作業(yè)朗讀全文第三課時教學內(nèi)容:復習總結(jié);復述課文第三部分內(nèi)容。教學過程:一、指名朗讀全文二、復習總結(jié)1.三個故事的小標題各是什么?2.三個故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3.課

10、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個故事有什么聯(lián)系?三、指導朗讀全文四、指導學生完成“思考?練習”41.指導書寫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壁:底下是“玉”,不要和“壁”相混。允:是“充”去掉上面的“亠”。廉:注意與“謙”相區(qū)別。侮:右面是“每”,不要寫成“母”。辱:上半部不要忘記寫撇。2.指名說說“理屈”“能耐”示弱”“絕口不提”“完壁歸趙”等同語的意思。3.抄寫詞語,每個詞寫兩遍。五、指導復述“負荊請罪”的故事1.給五分鐘,讓學生默讀課文中“負荊請罪”的部分,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負荊請罪”的故事,可以展開適當?shù)南胂蠛吐?lián)想。2.同座同學先互相說一說,然后在班上指名說。板書設計:將相和將 相完璧歸趙 勇敢機智百

11、戰(zhàn)百勝 澠池相會 不畏強暴居功自傲(不和)負荊請罪勇于改過 (和)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語文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解題導入新課:學生自學課文;檢查預習情況;質(zhì)疑問難。教學步驟:一、解題1。介紹時代背景(略)2。抓題眼“和”,理解題意(略)。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要求:(1)查字典學習字詞,解詞要聯(lián)系上文;(2)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3)給文章分段;(4)擬定三個故事的小標題。三、檢查自學情況(1)注意:廉 頗 藺 相如 膽怯 抵御 上卿(2)組詞秦 璧 擊 協(xié) 澠泰 璧 缶 脅 淹(3)解詞:完璧歸趙 無價之寶 理直氣壯攻無不克 負荊請罪 同心協(xié)力(4)指名讀課文:課文寫了哪三個小

12、故事,并說明這三個小故事的起止段落。(5)概括三個故事的大意。(6)給三個故事擬小標題。四、熟讀課文五、質(zhì)疑問難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講讀課文。教學步驟:一、從整體入手,啟發(fā)提問,直奔重點、難點,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1。板書課題后提問: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2。教師提問:廉頗、藺相如為什么不和?廉頗是怎么說的?從課文中找出廉頗說的這段話,讀一讀。3。繼續(xù)提問:廉頗說,藺相如就靠一張嘴,爬到他的頭上去了,他說的對不對?不對,靠什么(引導學生讀議第一段。提示三個故事的聯(lián)系)?二、學習第一段,幻燈提示本段重點內(nèi)容,通過重點部分人物言行的讀議,了解人物品質(zhì)1。默讀第一段。思考題: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中是怎

13、樣立功的。閱讀要求:抓住藺相如的言行,認真理解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即他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學生默讀、勾畫、思考;教師板書:言行品質(zhì))2。幻燈出示圖片課文中第一幅插圖。學生看圖后,教師提問:畫面上表現(xiàn)的是這一段中哪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然后指名讀這一節(jié)。(第八自然節(jié))3。結(jié)合這一小節(jié)描寫藺相如言行的語言說一說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學生讀議中,教師適時做如下點撥:藺相如理直氣壯地面對秦王,他的理在哪里?藺相如說著,舉起和氏璧說是要往柱子上撞。在他要撞卻沒撞的瞬間,他可能想些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機智勇敢”4。教師小結(jié):藺相如是怎樣做到完璧歸趙的呢?他利用秦王說的以城換璧的話,隨機應變,揭穿秦王的騙局,又

14、抓住秦王愛璧的心理,機智勇敢地與秦王斗爭,爭取主動,贏得時間,做到完璧歸趙,為趙國立了大功。那么他在澠池會上又是怎樣為趙國再立大功的呢?三、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人物言行,了解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學習第二段,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強化訓練重點1。引導學生回顧第一段的學習方法,加深訓練重點:“言行品質(zhì)”的印象。2。提出進一步要求:不借助圖片提示,確定此段的重點內(nèi)容。(第三自然段)3。學生默讀、思考、抓住人物言行議論(議論重點:“生氣極了”,“再要求再要求”“不答應拼了”)。4。教師小結(jié):藺相如不畏強暴,在與秦王的斗爭中,置個人生死于不顧,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被趙王封

15、為上卿,是當之無愧的??闪H卻認為他是靠一張嘴上去的,產(chǎn)生了矛盾,這個矛盾是怎樣解決的?繼續(xù)學習第三級。四、讀議第三段,圍繞“和”字,抓住人物言行,進一步突出人物思想品質(zhì)1。指名朗讀這一段。2。要求學生自己確定貫穿全段的思考題。3。抓住人物言行,圍繞“將相是怎樣和好的”讀議此段。教師適時點撥:“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這句是不是藺相如自我吹噓,為什么”(引導學生回顧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會見”立功的情景,再與對廉頗忍讓的言行對比,突出藺相如對敵狠,對己和的高尚品質(zhì)。)教師板書:“顧全大局”“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秦國必然趁機來打我們。課文中哪個地方證明了藺相如的話是對的(引導學生

16、體會;廉頗在保衛(wèi)趙國中起了大作用。板書:英勇善戰(zhàn);藺相如充分估計廉頗作用,可廉頗卻貶低藺相如的功勞,兩相對比,看出藺相如的高尚;認識到:為了國家的利益,必須和好。)4。教師范讀藺相如說的這一段話。5。這一段話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為什么?等教師提示后,學生齊讀“我所以利益”。6。學生讀議“負荊請罪”一節(jié)。(引導學生通過廉頗的動作描寫,突出他為了國家利益,知錯就改的品質(zhì))。教師點撥:在對藺相如的態(tài)度上,廉頗開始是“很氣”,后來又覺得“很不應該”,這是為什么?廉頗認識到自己錯了,登門請罪,他為什么把自己的錯誤看成是罪過?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學生看圖,教師小結(jié)學生齊讀“負荊請罪”一節(jié)。五、總結(jié)全文教師提

17、問:1。通過這一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藺相如和廉頗哪些高尚品質(zhì)。2。這些品質(zhì)作者并沒有直接寫出來,我們是怎么知道的。教師板書:言行品質(zhì)教師總結(jié):我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不僅學習了廉頗、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團結(jié)一致的愛國主義思想,而且學到了通過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作方法。第三課時(略)21。將相和評:將相和一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敘,贊揚了藺相如和廉頗的高尚品質(zhì),說明了要從國家利益出發(fā),顧大局,識大體,將相之間要加強團結(jié)的道理。本文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縱橫交錯的矛盾沖突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和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但是本文篇幅較長,為了不中斷曲折

18、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完整地體現(xiàn)作者精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我把全文三個故事的讀議安排在一節(jié)課之中,體現(xiàn)了長文短講。根據(jù)大綱和教材訓練重點的要求,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的:1。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2。學習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方法;3。學會簡要復述故事。這節(jié)課為了完成前兩個教學目的,我對教學做了如下的設計:一、為了做到長文短講,抓住一個線索,即抓住“和”字組織教學。將相和的題眼在“和”字上,作者的思路是將相由不和到和好。教學時,我首先用逆推式方法提問,揭示矛盾,直奔中心?!皩⑾酁槭裁床缓汀币粏?,把學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打破了從頭學起的老框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廉頗對藺相如的錯誤評價上。再

19、抓住“藺相如是不是靠著一張嘴爬上去的”自然導入第一、二段的學習,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前兩個故事的學習帶上了問題,有了明確的目的性。然后再通過一、二段的讀議把藺相如為了維護國家尊嚴,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形象樹立起來,廉頗的錯誤說法不批自倒。再討論將相是怎樣和好的,不僅突出了藺相如對敵狠,對己和,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zhì),也突出了廉頗雖然功勛卓著但能知錯就改的精神,最后總結(jié)將相和好的原因為了國家的利益,把人物思想升華到愛國主義的高度,令人肅然起敬,達到文道有機的統(tǒng)一。二、為了做到長文短講,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將相和寫了三個小故事,每個故事又都有自己的起因、經(jīng)過。如果不分主次,從頭

20、道來,不僅浪費時間,也不符合學習規(guī)律。所以,我采取了抓主要章節(jié)重點讀議,回顧、照應、牽動全篇的教學結(jié)構(gòu)和方法。三個故事比較,第三個故事是主要的,它既體現(xiàn)了題意,又是全文故事發(fā)展的高潮。我把它做為重點讀議的內(nèi)容,力爭讀深議透。在這一段中,我注意了在比較中分析人物形象,抓住藺相如與廉頗言行的比較,廉頗前后不同言行的比較。而這三種比較又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啟發(fā)學生從人物言行中發(fā)現(xiàn)比較的對象,獲得比較的內(nèi)容和材料。這樣不僅在比較中更鮮明地突出人物形象,而且通過回顧照應使學生領(lǐng)悟到三個故事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前兩個故事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和鋪墊。讀議時只抓住最能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章節(jié),其它內(nèi)容留給學生自己解決,體現(xiàn)了教方法、留余地的精神。前兩個故事,無論是結(jié)構(gòu)還是情節(jié),都有相似之處,兩相對比,又處理為前者詳,后者略。學習第二段時,可以使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既突出了重點,又體現(xiàn)了有扶有放的原則,培養(yǎng)了學生讀書的能力。三、為了做到長文短講,始終突出一個訓練重點。這篇課文的訓練重點是:抓住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質(zhì)。在讀議第一段開始,教師就明確提出訓練重點和要求,抓住藺相如的言行,理解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并貫穿讀議始終。在學習第二段時,又提出按照第一段的學習方法學習,再次強調(diào)訓練重點。讀議第三段時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