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關鍵工程試驗檢測_第1頁
水運關鍵工程試驗檢測_第2頁
水運關鍵工程試驗檢測_第3頁
水運關鍵工程試驗檢測_第4頁
水運關鍵工程試驗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運工程實驗檢測實際操作題(材料專業(yè))一試論述如下項目的實驗檢測措施(應涉及:、原理、儀器設備含計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實驗樣 品的制備、實驗環(huán)節(jié)、成果計算):1.水泥:1.1細度(負壓篩析法)1.1.1實驗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規(guī)定了用80pm篩檢查水泥細度的測定措施,合用于硅酸鹽水泥、一般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 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措施的其她品種水泥。1.1. 2原理(1分)采用80pm篩對水泥試樣進行篩析實驗,用篩網(wǎng)上所得篩余物的質(zhì)量占試樣原始質(zhì)量的百分數(shù)來表達水泥 樣品的細度。1.1.3儀器設備含計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2分)負壓篩、負壓篩儀、天平:最大稱量100g,分度值不不

2、小于0.01g1.1.4樣品解決:(1分)水泥樣品應充足拌勻,通過0.9 mm方孔篩,記錄篩余物狀況,要避免過篩時混進其她水泥1.1.5操作程序(3分)(1) 篩析實驗前,應把負壓篩放在篩座上,蓋上篩蓋,接通電源,檢查控制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負壓至4000 6000Pa范疇內(nèi)。(2) 稱取試樣25g,置于干凈的負壓篩中蓋上篩蓋,放在篩座上,開動篩析儀持續(xù)篩析2min,在此期 間如有試樣附著在篩蓋上,可輕輕地敲擊,使試樣落下。篩畢,用天平稱量篩余物(3) 當工作負壓不不小于4000Pa時,應清理吸塵器內(nèi)水泥,使負壓恢復正常。1.1.6實驗成果 (2分)(1)水泥試樣篩余百分數(shù)按下式計算F X100%式中:

3、F水泥試樣的篩余百分數(shù),%Rs水泥試樣篩余物的質(zhì)量,gW水泥試樣的質(zhì)量,g1.2.1實驗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規(guī)定了水泥原則稠度用水量的檢查措施。本措施合用于硅酸鹽水泥、一般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措施的其她品種水泥。1.2.2原理(1分)水泥原則稠度凈漿對原則試桿(或試錐)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過實驗不同含水量水泥凈漿的穿透性, 以擬定水泥原則稠度凈漿中所需加入的水量。1.2.3儀器設備含計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2分)水泥攪拌機、維卡儀(原則法):試桿有效長度為50 mm1mm直徑為10 mm0.05 mm、試模:深40

4、mm0.2 mm 頂內(nèi)徑65 mm0.5 mm 底內(nèi)徑0750.5 mm、玻璃板:不小于試模 厚度不不不小于2.5 mm、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天平:最大稱量不不不小于1000g 分度值不不小于1g1.2.3實驗環(huán)節(jié)(6分)(1)實驗前應作到:維卡儀的金屬桿能自由滑動調(diào)節(jié)至試桿接觸玻璃板時指針對準零點攪拌機運營正常(2)水泥凈漿的拌制用水泥凈漿攪拌機攪拌,攪拌鍋和攪拌葉片先用濕布掠過,將拌和水到入攪拌鍋內(nèi),然后在5s10s內(nèi)小 心將稱好的500g水泥中,避免水和水泥濺出;拌和時,先將鍋放在攪拌機的鍋座上,升至攪拌位置,啟 動攪拌機,低速攪拌120s,停15s,同步將葉片和鍋壁上的

5、水泥漿刮入鍋中間,接著高速攪拌120s停機。(3)拌和結(jié)束后,立即將拌制好的水泥凈漿裝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試模中,用小刀插搗,輕請振動多次, 刮去多余的凈漿(4)抹平后迅速將試模和底板移到維卡儀上,并將其中心定在試桿下,減少試桿直至與水泥凈漿表面接觸,擰緊螺絲1s2s后,忽然放松,使試桿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凈漿中。(5)在試桿停止沉入或釋放試桿30s時,記錄試桿距底板之間的距離,升起試桿后,立即擦凈。(6)整個操作應在攪拌后1.5min內(nèi)完畢。1.2.4成果計算(1分)以試桿沉入凈漿并距底板6mm 1mm水泥凈漿為原則稠度凈漿。其拌和水量為該水泥的原則稠度用水量 (P),按水泥質(zhì)量的比例計。細骨料

6、:2.1表觀密度(簡易法)2.1.1實驗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測定砂的表觀密度2.1.2儀器設備(2分)天平:稱量100g、感量0.1g李氏瓶:容量250mL烘箱:能使溫度控制在1055C溫度計、燒杯(500mL)、干燥器、淺盤、料勺2.1.3試樣制備(2分)將試樣在潮濕狀態(tài)下用四分法縮分至120g左右,在1055C的烘箱中烘干至衡重,并在干燥器中冷卻至 室溫,提成大體相等的兩份備用。2.1.4實驗環(huán)節(jié)(3分)(1)向李氏瓶中注入冷開水至一定刻度處,擦干瓶內(nèi)頸部附著水,記錄水的體積(V)。(2)稱取烘干試樣50g (m0),徐徐裝入盛水的李氏瓶中。(3)試樣所有裝入瓶中后,用瓶內(nèi)的水將粘附在瓶

7、頸和頸壁的試樣洗入水中,搖轉(zhuǎn)李式瓶以排氣泡, 靜置約24h后,記錄瓶中水面升高的體積(V2)。x 10002.1.5表觀密度按下式計算:(精確至10 kg/m3)(2x 1000(2.1.5)式中p表觀密度(kg/m3)m0試樣的烘干重量(g)V水的原有體積(mL)v2到入試樣后水和試樣的體積(mL)at考慮稱量時的水溫對表觀密度影響的修正系數(shù)(見原則措施中的規(guī)定)2.2堆積密度2.2.1實驗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測定砂的堆積密度2.2.2儀器設備(2分)案稱:稱量5000g,感量5g容量筒:金屬制、圓柱形、內(nèi)徑108 mm,凈高109 mm,筒壁厚2 mm,容積約為1L,筒底厚為5 mm原則

8、漏斗或鋁制料勺烘箱:能使溫度控制在1055C直尺、淺盤等2.2.3試樣制備(2分)用淺盤裝樣品約3L,在溫度為1055C烘箱烘干制恒重,取出并冷卻至室溫,再用5 mm孔篩過篩,提成大體相等的兩份備用。試樣烘干后如有結(jié)塊,應在實驗前先予捏碎。2.2.4實驗環(huán)節(jié)(3分)(1)取試樣一份,用原則漏斗或鋁制料勺,將其徐徐容量筒,直至試樣裝滿并超過容量筒筒口。(2)原則漏斗或鋁制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應超過50 mm。(3)用直尺將多余的試樣沿筒口中心線向兩個相反方向刮平。(4)稱其重量2.2.5實驗成果計算(精確至10 kg/m3)(2分)P=氣叫 x 1000(2.2.5)式中p1堆積密度(kg/m3)

9、m1容量筒的重量(kg)m2容量筒和砂總重量(kg)V容量筒容積(L)以兩次實驗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粗骨料:顆粒級配分析、壓碎指標測定3.粗骨料:顆粒級配分析、壓碎指標測定3.1顆粒級配分析3.1.1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測定碎石或卵石的顆粒級配。3.2.2實驗儀器設備:(2分)實驗篩:孔徑為 100.0、80.0、63.0、50.0、40.0、31.5、25.0、20.0、16.0、10.0、5.00 和 2.50mm 的圓孔篩,以及 篩的底盤和蓋各一只,其規(guī)格和質(zhì)量規(guī)定應符合實驗篩(GB6003)的規(guī)定(篩框內(nèi)徑均為300mm)。天平或案秤:精確至試樣量的0.1%左右。烘箱:能使

10、溫度控制在1055C。淺盤。3.1.3試樣制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分)實驗前,用四分法將樣品縮分至略重于所規(guī)定的試樣所需量,烘干或風干后備用。3.1.4實驗環(huán)節(jié):(3分)(1)按規(guī)定稱取試樣。(2)將試樣按篩孔大小順序過篩,當每號篩上篩余層的厚度不小于試樣的最大粒徑值時,應將該號篩上的篩余提 成兩份,再次進行篩分,直至各篩每分鐘的通過量不超過試樣總量的0.1%。注:當篩余顆粒的粒徑不小于20.0mm時,在篩分過程中容許用手指撥動顆粒。(3)稱取各篩篩余的重量,精確至試樣總重量的0.1%。在篩上的所有分計篩余量和篩底剩余的總和與篩分前 測定的試樣總量的相比,其相差不超過1%。3.1.5篩分析實驗

11、成果應按下列環(huán)節(jié)計算。(3分)(1)由各篩上的篩余量除以試樣總重量計算得出該號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精確至0.1%)。(2)每號篩計算得出的分計篩余百分率與不小于該篩篩號各篩的分計篩余百分率相加,計算得出合計篩余百分率(精確至0.1%) O(3)根據(jù)各篩的合計篩余百分率,評估該試樣的顆粒級配。3.2壓碎指標測定3.2.1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測定碎石或卵石抵御壓碎的能力,以間接地推測其相應的強度。3.2.2實驗儀器設備:(2分)壓力實驗機:荷載300kN;壓碎指標值測定儀3.2.3試樣制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分)原則試樣一律應采用10.020.0mm的顆粒,并在氣干狀態(tài)下進行實驗。注:對多種巖

12、石構(gòu)成的卵石,如其粒徑不小于20mm顆粒的巖石礦物成分與10.020.0mm顆粒有明顯差別時,對不小于20mm顆粒應經(jīng)人工破碎后篩取10.020.0mm原則粒級此外進行壓碎指標值實驗。實驗前,先將試樣篩去10.0mm如下及20.0mm以上的顆粒,再用針狀和片狀規(guī)準儀剔除其針狀和片狀顆粒,然后稱取每份3 kg的3份備用。3.2.4實驗環(huán)節(jié)(3分)(1)置圓筒于底盤上,取試樣一份,分二層裝入筒內(nèi)。每裝完一層試樣后,在底盤下面墊放始終徑為10mm的圓鋼筋,將筒按住,左右交替顛擊地面各25下。第二層顛實 后,試樣表面距盤底的高度應控制為100mm左右。(2)整平筒內(nèi)試樣表面,把壓頭裝好(注意應使用壓頭

13、保持平正),放到實驗機上在160300s內(nèi)均勻地加荷到 200kN,穩(wěn)定5s。然后卸荷,取出測定筒。倒出筒中的試樣并稱其重量(m。)用孔徑為2.50mm的篩篩除被壓碎的細 粒,稱量剩留在篩上的試樣重量(m1)o3.2.5碎石或卵石的壓碎指標值,應按下式計算(至0.1%)。(2分)5= ” 0 ” 1 X 100 %(3.2.5-1)a m0式中 m0一試樣的重量(g);m一壓碎實驗后篩余的試樣重量(g)。對多種巖石構(gòu)成的卵石,如對20.0mm如下和20.0mm以上的原則粒級(10.020.0mm)分別進行檢查,則其總 的壓碎指標值應按下式計算:5 _ a 5+ a 5aa + a(3.2.5-

14、2)12式中5 一總的壓碎指標值(% );%、a2 一試樣中20.0mm如下和20.0mm以上兩粒級的顆粒含量百分率;5a5a2 一兩粒級以原則粒級實驗的分計壓碎指標值(% )。以三次實驗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壓碎指標測定值。水:PH值、氯離子含量4.1 PH值(玻璃電極法)4.1.1目的(1分)本措施以玻璃電極作批示電極,以飽和甘汞電極作參比電極,用經(jīng)PH原則緩沖液校準好的PH計(酸度計)直接測定水樣的PH值。4.1.2儀器(2分)PH計(酸度計):測量范疇01PH;讀數(shù)精度不低于0.05PH單位。PH玻璃電極及飽和甘汞電極。燒杯:50mL。溫度計:0100C。4.1.3試劑(3分)下列試劑均

15、應以新煮沸并放冷的純水配制。配成的溶液儲存在聚乙烯瓶或硬質(zhì)玻璃瓶內(nèi)。此類溶液應于12 個月內(nèi)使用。PH原則緩沖液甲:稱取10.21g110C烘干2h并冷卻至室溫的苯二甲酸氫鉀(KHC3H4O4)溶于純水中,并 定容至1000 mL。此溶液的PH值在20C時為4.00。PH原則緩沖液乙:分別稱取經(jīng)110C烘干2h并冷卻至室溫的磷酸二氫鉀(KH2PO4) 3.40g,磷酸氫二納 (Na2HPO4)3.55g, 一并溶于純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此溶液的PH值在20C時為6.88。 PH原則緩沖液丙:稱取3.81g硼砂(Na2B4O7. 10H2O),溶于純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此溶液的P

16、H 值在20C時為9.22。上述原則緩沖液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PH值按有關規(guī)定選用原則緩沖液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PH值溫度CPH標準緩沖液甲乙丙54.006.959.39104.006.929.33154.006.909.28204.006.889.22254.016.869.18304.016.859.14354.026.849.10404.036.849.07454.046.839.04504.066.839.01554.076.838.98604.096.848.964.1.4 分析環(huán)節(jié)(4分)電極準備:玻璃電極在使用前,應先放入純水中浸泡24h以上。甘汞電極中飽和氯化鉀溶液的液面必須高出汞

17、體,在室溫下應有少量氯化鉀晶體存在,以保證氯化鉀 溶液的飽和。儀器校準:操作程序按儀器使用闡明書進行。先將水樣與原則緩沖液調(diào)到同一溫度,記錄測定溫度,并將 儀器溫度補償旋紐調(diào)至該溫度上。一方面用與水樣PH相近的一種原則緩沖液校正儀器。從原則緩沖中取出電極, 用純水徹底沖洗并用濾紙吸干。再將電極浸入第二種原則緩沖液中,小心搖動,靜置,儀器示值與第二種原則 緩沖液在該溫度時的PH值之差不應超過0.1PH單位,否則就應調(diào)節(jié)儀器斜率旋紐,必要時應檢查儀器、電極或 原則緩沖液與否存在問題。反復上述校正工作,直至示值正常時,方可用于測定樣品。(3)水樣的測定:測定水樣時,先用純水認真沖洗電極,再用水樣沖洗

18、,然后將電極浸入水樣中,小心搖動或 進行攪拌使其均勻,靜置,待讀數(shù)穩(wěn)定期記錄批示值,即為水樣PH值。4.2氯離子含量(硝酸銀容量法)4.2.1目的及原理(1分)本措施以鉻酸鉀作批示劑,在中性或弱堿性條件下,用硝酸銀原則液滴定水樣中的氯化物。4.2.2試劑(4分)1%酚酞批示劑(95%乙醇溶液);10%鉻酸鉀批示劑;0.05moI/L硫酸溶液;0.1moI/L氫氧化鈉溶液;30%過氧化氫(H2O2)溶液;氯化鈉原則溶液(1.00mL含1.00 mg氯離子):精確稱取1.649優(yōu)級純氯化鈉試劑(預先在5006 0 0 C灼燒 0.5h或在105110C烘干2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溫),溶于純水并定

19、容至1000mL;硝酸銀原則溶液:稱取5.0g硝酸銀,溶于純水并定容至1000mL,用氯化鈉原則溶液進行標定,措施如下:精確吸取10.00mL氯化鈉原則溶液,置于250mL錐形瓶中,瓶下墊一塊白色瓷板并置于滴定臺上,加純 水稀釋至100mL,并加23滴1%酚酞批示劑。若顯紅色,用0.05moI/L硫酸溶液中和恰至無色;若不顯紅色, 則用0.1moI/L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紅色,然后以0.05moI/L硫酸溶液回滴恰至無色。再加1mL10%鉻酸鉀批示 劑,用待標定的硝酸銀溶液(盛于棕色滴定管)滴定至橙色終點。另取100mL純水作空白實驗(除不加氯化鈉 原則溶液和稀釋用純水外,其他環(huán)節(jié)同上)。硝酸銀

20、溶液的滴定度(mgci-/mL)按下式計算:丁 10.00T =V V c b 1式中T 一硝酸銀溶液的滴定度,(mgci-/mL);Vc 一標定期硝酸銀溶液用量,mL;Vb 一空白實驗時硝酸銀溶液用量,mL;10.0010.00mL氯化鈉原則溶液中氯離子的含量,mg。最后按計算調(diào)節(jié)硝酸銀溶液濃度,使其成為1.00mL相稱于1.00 mg氯離子的原則溶液(即滴定度為1.00 m ci-/mL )。4.2.3分析環(huán)節(jié)(4分)(1)吸取水樣(必要時取過濾后水樣)100mL,置于250mL錐形瓶中。(2)加23滴酚酞批示劑,按有關環(huán)節(jié)以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節(jié)至水樣恰由紅色變?yōu)闊o色。(3)加入1mL1

21、0%鉻酸鉀批示劑,用硝酸銀原則溶液滴定至橙色2.3.終點。同步取100mL純水按分析環(huán)節(jié)4.2.3.2 和4.2.3.3作空白實驗。(4)若水樣含亞硝酸鹽或硫離子在5 m/L以上時,所取水樣需先加入1mL30%過氧氫溶液,再按分析環(huán)節(jié) 4.2.3.2和4.2.3.3進行滴定。(5)若水樣中氯化物含量不小于100mg/L時,可少取水樣(氯離子量不不小于10 mg)并用純水稀釋至100mL 后進行滴定。4.2.4計算(1分)(V - V )TC = J_1 x 1000C1V1式中CC1 一水樣中氯化物(以Cl-)含量,mg/L;V1 一空白實驗用硝酸銀原則溶液量,mL;V2一水樣測定用硝酸銀原則

22、溶液量,mL;V 一水樣體積,mL;T 一硝酸銀原則溶液的滴定度,mg ci-/mL。外加劑:水泥凈漿流動度、收縮率比、鋼筋銹蝕5.1水泥凈漿流動度5.1.1措施提綱(2分)在水泥凈漿攪拌機中,加入一定的水泥、外加劑和水進行攪拌,將攪拌好的凈漿注入截錐圓模內(nèi),提起 截錐圓模,測定水泥凈漿在玻璃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值徑。5.1.2儀器(3分)水泥凈漿攪拌機;截錐圓模:上口直徑36mm,下口直徑60mm,高度為60mm,內(nèi)壁光滑無接縫的金屬制品;玻璃板:400mm X 400mm X 5mm;秒表;鋼直尺:300mm刮刀;藥物天平:稱量100g,分度值0.1g;藥物天平:稱量1000g,分度值1g

23、。5.1.3實驗環(huán)節(jié)(3分)(1)將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濕布抹擦玻璃板、截錐圓模、攪拌器及攪拌鍋,使其表面不帶水漬。將截錐 圓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濕布覆蓋待用。(2)稱取水泥300g,倒入攪拌鍋內(nèi)。加入推薦參量的外加齊堀或105 g水,攪拌3min。(3)將拌好的凈漿迅速注入截錐圓模內(nèi),用刮刀刮平,將截錐圓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步啟動秒表計時,任水泥凈漿在玻璃板上流動,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的最大直徑,取平均直作為水泥凈 漿流動度。5.1.4成果表達(1分)表達凈漿流動度時,需注明用水量,所用水泥的強度級別標號、名稱、型號及生產(chǎn)廠和外加劑摻量。5.1.5容許差(1

24、分)室內(nèi)容許差為5mm;室間容許差為10mm。5.2收縮率比5.2. 1收縮率比測定:(6分)(1)收縮率比以齡期28d摻外加劑混凝土與基準混凝土干縮率比直表達,按下式計算:8R =f x 100t 8cn式中:R t 一收縮率比,81 摻加外加劑的混凝土的收縮率,;8 基準混凝土的收縮率,。(2)摻外加劑及基準混凝土的收縮率按GBJ82測定和計算,(3)試件成型時,當用振動臺成型,振動15s20s,當用插入式高頻振動器(4 25mm,14000次/ min)插搗8s12s。5.2.2成果計算(4分)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種試樣,以三個試樣收縮率的算數(shù)平均值表達。5.3鋼筋銹蝕(硬化砂漿法)5.

25、3.1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研究外加劑對混凝土中鋼筋銹蝕的影響5.3.2儀器設備(2分)恒電位儀:專用的符合原則規(guī)定的鋼筋銹蝕測量儀,或恒電位/恒電流儀,或恒電流儀,或恒電位儀(輸 出電流范疇不不不小于0PA,可持續(xù)變化02V,精度W1%);不銹鋼片電極;甘汞電極;定期鐘;電線;銅芯塑料線;絕緣涂料(石蠟:松香= 9:1);攪拌鍋、攪拌鏟;試模:長95mm,寬和高均為30mm 兩端中心帶有固定鋼筋的凹孔,其直徑為7.5mm,深23mm,半通孔。 5.3.3實驗環(huán)節(jié)(5分)(1)制備埋有鋼筋的砂漿電極1)制備鋼筋:采用1級建筑經(jīng)加工成直徑7mm,長度100mm,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容許值為1.

26、6 5的試 件,使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經(jīng)檢查無銹痕后放入干燥器中備用,每組三根。2)成型砂漿電極:將鋼筋插入試模兩端的預留凹孔中,位于正中。按配比拌制砂漿,灰砂比為1:2.5,采 用基準水泥、檢查水泥強度用的原則砂、蒸餾水(用水量按砂漿稠度5cm7cm時的加水量而定),外加劑采用 推薦摻量。將稱好的材料放入攪拌鍋內(nèi)干拌1min,濕拌3min。將拌勻的砂漿灌入預先按放好鋼筋的試模內(nèi),置 檢查水泥強度用的振動臺上振5s10s,然后抹平。3)砂漿電極的養(yǎng)護及解決:試件成型后蓋上玻璃板,移入原則養(yǎng)護,24h后脫模,用水泥凈漿外露的鋼筋 兩頭覆蓋,繼續(xù)原則養(yǎng)護2d。取出試件,除去端部的封

27、閉凈漿,仔細擦凈外露鋼筋頭的銹斑。在鋼筋的一端焊 上長為80 mm。(2)測試環(huán)節(jié)1)將解決好的硬化砂漿電極置于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浸泡數(shù)小時,直至浸透試件,其表征為監(jiān)測硬化砂 漿電極在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自然電位的建立穩(wěn)定且接近新拌砂漿中的自然電位,由于存在歐姆電壓降也許 會使兩點之間有一種電位差。實驗時應注意不同類型或不同摻量外加劑的試件不得放置在同一容器內(nèi)浸泡,以 防互相干擾。把一種浸泡后的砂漿電極移入飽和氫氧化鈣溶液的玻璃缸內(nèi),使電極浸入溶液的深度為80 mm,以它作為陽極,以不銹鋼片作為陰極(即輔助電極),以甘汞電極作參比。按規(guī)定接好實驗線路。未通外加電流門,先讀出陽極(埋有鋼筋的砂

28、漿)電位V。接通外加電流,并按電流密度50次A/m ()調(diào)節(jié)PA表所需要值。同步,開始計算時間,依次按2、6.5、10、15、20、25、30min,分別 埋有鋼筋的砂漿電極陽極極化電位值。5.3.4實驗成果解決取一組三個埋有鋼筋的硬化砂漿電極極化電位的測量成果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以陽極極化電位為坐標, 時間為橫坐標,繪制陽極極化電位-時間曲線。根據(jù)電位-時間曲線判斷砂漿中的水泥鋼筋銹蝕的影響。電極通電后,陽極鋼筋電位迅速向正方向min5 min內(nèi)達到析氧電位值,經(jīng)30 min測試,電位值無明顯減少,則屬鈍化曲線,表白陽極鋼筋表面鈍化膜完好無損,所測外加劑對鋼筋無害的。通電后,陽極鋼筋電位先向

29、正方向上升,隨著又逐漸下降,闡明鋼筋表面鈍化膜已部分受損。而活化曲線, 闡明鋼筋表白鈍化膜破壞嚴重。這兩種狀況均表白鋼筋鈍化膜以遭破壞,所測外加劑對鋼筋是有銹蝕危害的。摻合料:、粉煤灰需水量比、粉煤灰活性指數(shù)實驗?;郀t礦渣粉活性指數(shù)實驗6.1粉煤灰需水量比6.1.1實驗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規(guī)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實驗措施,合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測定6.1.2原理(1分)按GB/T2419測定實驗膠砂的流動度和對比膠砂的流動度,以兩者流動度達到130 mm140 mm時的加水量之比擬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6.1.3材料(1分)水泥:GSB14-1510強度檢查用水泥原則樣品原則砂:符合GB/T17

30、671-1999規(guī)定的0.5 mm1.0 mm的中級砂6.1.4儀器設備(2分)天平:量程不不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不小于1g攪拌機:符合GB/T17617-1999規(guī)定的行星式水泥膠砂攪拌機流動度跳桌:符合GB/T2419規(guī)定6.1.5實驗環(huán)節(jié)(4分)(1)膠砂配比按下表膠砂種類水泥/g粉煤灰/g原則砂/g加水量/mL對比膠砂250750125實驗膠砂17575750按流動度達到130 mm140 mm調(diào)節(jié)(2)實驗膠砂按GB/T17671規(guī)定進行攪拌(2)攪拌后的實驗膠砂按GB/T2419測定流動度,當流動度在130 mm140 mm范疇內(nèi),記錄此時的加水量(3)當流動度不不小于1

31、30 mm或不小于140 mm時,重新調(diào)節(jié)加水量,直至流動度達到130 mm140 mm為止6.1.6成果計算(1分)需水量比按下式計算(計算至1%)X =( L1 -125) x 100(6.1.6)式中X需水量比(%)L1實驗膠砂流動度達到130 mm140 mm時的加水量(mL)125對比膠砂的加水量(mL)6.2?;郀t礦渣粉活性指數(shù)實驗6.2.1實驗目的及合用范疇(1分)規(guī)定粒化高爐礦渣粉活性指數(shù)實驗措施,合用于?;郀t礦渣粉活性指數(shù)的測定。6.2.2原理(1分)分別測定實驗樣品和對比樣品的抗壓強度,兩種樣品同零期的抗壓強度之比即為活性指數(shù)。6.2.3儀器設備(2分)天平:量程不不不

32、小于g,最小分度值不不小于1g攪拌機:符合GB/T17617-1999規(guī)定的行星式水泥膠砂攪拌機抗壓強度實驗機:精度1%、振實臺6.2.3樣品(1分)對比樣品:符合GB175規(guī)定的42.5硅酸鹽水泥,當有爭議時應用符合GB175規(guī)定的P1型42.5R硅酸鹽水泥進行。原則砂6.2.4實驗措施(3分)(1)砂漿配比砂漿配例如下表所示:膠砂種類水泥,g礦渣粉,g原則砂,g水,mL對比膠砂45O135O225實驗膠砂225225(2)砂漿攪拌:攪拌按GB/T17671進行(3)抗壓強度:GB/T17671進行實驗,分別測定實驗樣品7d、28d抗壓強度R7、R28和對比樣品7d、28d抗壓強度r07、r0286.2.5成果計算(2分)礦渣粉各零期的活性指數(shù)按式6.2.5-1和式6.2.5-2計算,計算成果取正數(shù)。A7=R7/R07X100(6.2.5-1)式中A77 d活性指數(shù)(%)R07對比樣品7 d抗壓強度(MPa)R7實驗樣品7 d抗壓強度(MPa)A28=R28/RO28X 100J.2.5)式中A2828 d活性指數(shù)(%)RO28對比樣品28d抗壓強度(MPa)R28實驗樣品28d抗壓強度(MPa)磚:尺寸偏差、抗壓強度7.1尺寸偏差7.1.1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