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市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1頁
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市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2頁
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市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3頁
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市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4頁
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市公開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部分中國地形(第2學時)第1頁第1頁中國四大高四大盆地分布圖第2頁第2頁2、四大盆地及特性地形區(qū)名分 布特 點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新疆境內天山南北兩盆地共同特點:周圍高山圍繞;內部平坦、沙漠戈壁廣布,邊沿多綠洲;都有豐富石油資源;古絲綢之路一段“綠色通道”(不同樣點詳見另表)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東北部典型內陸高原荒漠盆地;西部多沙漠,東部多沼澤、鹽湖;有豐富礦產(chǎn)資源:石油、煤、有色金屬(鉛鋅礦)、鉀鹽等,素有“聚寶盆”之稱;察爾汗(鹽湖)建有全國最大鉀肥廠第3頁第3頁2、四大盆地及特性地形區(qū)名稱分 布特 點四川盆地四川省東部周圍山嶺、高原圍繞內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紫色砂巖、頁巖廣

2、布被稱為“紫色盆地”;水網(wǎng)密布,長江水系呈向心狀匯聚;自貢有豐富井鹽和天然氣,氣候暖濕,熱量條件與南部沿海差不多,盛產(chǎn)水稻甘蔗,古代被稱為“天府之國”第4頁第4頁 吐魯番盆地和哈密盆地: 是天山褶皺過程中斷裂下陷形成結構盆地,底部艾丁面海拔155米,是我國大陸最低點,吐魯番盆地是我國夏季氣溫最高地方,坎兒井是著名水利澆灌工程,葡萄和哈密瓜是這里名特產(chǎn)。拓展第5頁第5頁塔里木盆地與準噶爾盆地不同點比較序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1位于天山和昆侖山脈之間,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位于天山和阿爾泰山脈之間,平均海拔5001000米2緯度較低,屬于暖溫帶氣候,熱量較多緯度較高,屬于中溫帶氣候熱量較少3地形較封

3、閉,海洋水汽難進入,降水很少地形西北有缺口,大西洋水汽可進入,降水較多4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沙漠,主要由流動沙丘構成沙漠面積較小,多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構成。5內部呈環(huán)狀結構:從邊沿到中心依次為戈壁沖積扇平原沙丘環(huán)狀結構較不明顯6塔里木河有著名胡楊林天山北坡山腰有著名云杉林森林帶7盛產(chǎn)棉花(長絨棉),天然氣豐富,輪南是西氣東輸起點牧業(yè)較發(fā)達,阿爾泰山和天山有豐富山地牧場,森林帶上下分冬夏牧場第6頁第6頁3、四大高原及特性名稱分 布特 點青藏高原我國西南部:昆侖山阿爾金祁連山橫斷山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世界海拔最高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多大山(波狀起伏),但相對高度較小,“遠看是山,近當作

4、川(平地);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多湖泊,多大河源頭;聚落(人口、農(nóng)業(yè))主要分布在谷地域,盛產(chǎn)青稞,太陽能與水能豐富()青藏高原及特性第7頁第7頁()、內蒙古高原及特性名稱分 布特 點內蒙古高原我國北部祁連山麓與甘新邊界大興安嶺,長城北面國界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平坦遼闊;東部多草原西部多沙漠戈壁;海拔普通1000米左右;有豐富煉、鐵、稀土礦,農(nóng)業(yè)以畜牧業(yè)為主。第8頁第8頁黃土高原祁連山東端太行山,長城秦嶺之間海拔1000米;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最厚地域(由西北季風吹來);因水土流失造成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多煤、多梯田、多窯洞,盛產(chǎn)小米(主要糧食作物谷子)。名稱分 布特 點()黃土高原及特性第

5、9頁第9頁云貴高原云南東部、貴州大部:橫斷山雪峰山,四川盆地南緣國界地勢西高東低,海拔米下降到1000米;石灰?guī)r廣布喀斯特地貌典型;地表崎嶇,多石林、峰林與漏斗洼地,有許多稱為“壩子”山間小盆地、是聚落(人口、農(nóng)業(yè))主要分布區(qū);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伏流河),缺乏地表水,工程建設地質條件復雜,但有助于發(fā)展旅游;有豐富鐵、煤、銅、汞、鋁土、錫、鈦等礦產(chǎn)資源。名稱分 布特 點()云貴高原及特性第10頁第10頁()黃土高原成因黃土高原是風力沉積作用形成。黃土層土質疏松,加上地面植被破壞,長期以來,地表受雨水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形成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狀態(tài)。黃土高原是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最脆弱地域之一,水旱災害頻

6、繁,農(nóng)業(yè)落后,許多地方人民生活貧困。但這里又是我國礦產(chǎn)資源十分豐富地域,煤、鐵、有色金屬等儲量豐富。這里人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和氣候較為干旱特點,開鑿窯洞。窯洞冬暖夏涼,是較好居住場合。第11頁第11頁()云貴高原特性及影響云貴高原上廣泛分布石灰?guī)r長期受流水溶蝕和淀積作用,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石鐘乳等奇異喀斯特地形,云南路南石林、廣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喀斯特景觀旅游區(qū)。但是云貴高原峰嶺眾多,地面崎嶇,土壤瘠簿,不利于農(nóng)耕。只有一些小山間盆地,被當?shù)厝朔Q為“壩子”,比較平坦,是當?shù)刂饕鳂I(yè)區(qū)。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質條件復雜,地表水易滲漏,并給修建水庫,工程建設增長了很大難度。第1

7、2頁第12頁4、三大平原與三小平原:名稱分 布特 點東北平原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之間。涉及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我國最大平原,約35萬平方千米;海拔多在200米下列,地勢坦蕩;三江平原多低地、多沼澤;黑土廣布(沃野千里),熱季短,熱量是限制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最主要原因,主產(chǎn)春小麥、玉米、大豆、高梁、甜菜;北部是我國最大糧食基地;石油、煤、鐵等資源豐富,大慶是我國最大石油工業(yè),遼河平原是我國最大重工業(yè)基地;()東北平原第13頁第13頁名稱分 布特 點華平原(黃淮海平原)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黃海之間,涉及海河平原和黃淮平原我國第二大平原,由黃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沖積而,也稱黃淮海平原,黃河三

8、角洲平均每年向海上推動2.5千米;海拔多在50米下列,地勢平坦,一望無際(輪廓完整);土層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夏季雨量充沛,秋季光照充足,是我國冬小麥、棉花主產(chǎn)區(qū);春旱與水源不足是限制農(nóng)業(yè)最主要原因,旱、澇、堿和風沙是最主要災害;石油資源豐富,工業(yè)發(fā)達,鐵路交通為主,人口稠密,聚落多為多邊形。()華北平原第14頁第14頁名稱分 布特 點長江中下游平原巫山東海、黃海,淮河南嶺。涉及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長江下游沿江平原、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我國第三大平原由長江及其支流泥沙沖積頁成,東西呈狹長形,輪廓破碎;地勢比華北平更低,下游長江三角洲海拔在10米下列,河汊縱橫交錯,湖蕩星羅

9、棋布,有“水鄉(xiāng)”之稱;由于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高溫多雨,盛產(chǎn)稻米、油菜、棉花,河湖眾多,是我國炎水漁業(yè)最發(fā)達地域,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美稱;長中下游干流江闊水深與眾多支流構成縱橫遼闊水運網(wǎng),被譽為“黃金水道”。加上鐵路網(wǎng),水陸交通便;有豐富鐵、銅等礦產(chǎn)資源,工農(nóng)業(yè)發(fā)達,沿江都市密布,形成一條發(fā)達經(jīng)濟地帶,長江三角洲是全國最大綜合性工業(yè)基地。()長江中下游平原第15頁第15頁()三小平原:成都平原:位四川盆地西北部,氣候溫暖,土壤肥沃,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實現(xiàn)自流澆灌,自古就是聞名天下“天府之國”,是我國糧食基地、桑蠶基地、甘蔗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形低平,水熱充足,主產(chǎn)水稻和甘蔗,是我國糧食

10、基地、甘蔗基地、桑蠶基地和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基地;利用地形地洼特點,改造成基塘農(nóng)業(yè)是我國最為典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之一;利用海陸交通便利、臨近港澳國際市場和改革開放較早等優(yōu)勢條件發(fā)展成我國最大輕工業(yè)基地;經(jīng)濟發(fā)達和城鄉(xiāng)化水平高;臺西平原: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盛產(chǎn)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享受熱帶亞熱帶“水果之鄉(xiāng)”美稱;西部海岸沙灘廣布,日照充足,雨日較少,盛產(chǎn)海鹽(布袋鹽場),享受“祖國東南鹽倉”美稱第16頁第16頁5、主要丘陵:位置風景旅游區(qū)遼東丘陵遼東半島上千山山東丘陵山東半島上泰山、嶗山東南丘陵我國東南部,涉及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等,面積最大黃山、廬山、武夷山、“桂林山水”利用:緩坡

11、開辟梯田果園或栽培經(jīng)濟林木; 發(fā)展旅游業(yè);發(fā)展林業(yè)、畜牧業(yè) 第17頁第17頁三、我國主要地質災害1、地震:(1)成因:我國地處世界六大板塊之間相撞形成兩大地震帶(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地震帶)之間,是地震活動比較多并且強烈國家。(2)分布:多數(shù)分布在地殼不穩(wěn)定部分,如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接觸處,或板斷裂破碎地帶。即相對集中在四個地域(帶),詳見同時方案P75頁圖:東南沿海臺灣福建地震帶,華北太行山與京津唐地震帶,西北新甘寧地震帶,西南青藏高原與喜馬拉雅山地和川滇地震帶。第18頁第18頁第19頁第19頁第20頁第20頁第21頁第21頁第22頁第22頁第23頁第23頁(3)防御:搞好地震

12、監(jiān)測。我國正在啟用27個地震監(jiān)測臺網(wǎng),并通過衛(wèi)星通信,在半小時之內能夠將相關地震信息提供應和地防震指揮部;提升建筑物搞震強度;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升公眾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減災意識,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第24頁第24頁利用地震前兆進行預報。普通地震前地震儀器和自然界中氣象、地下水、動物等都會產(chǎn)生不少異?,F(xiàn)象,如井水忽然變渾、水位升降大、冒氣泡或變色變味,動物出現(xiàn)“大貓銜著小貓跑、牛羊騾馬不進圈、鳥雀驚飛不回巢、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荒水面跳,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狂叫”。第25頁第25頁(1)分類:人類歷史時期還經(jīng)常作周期性噴發(fā)火叫活火山;人類歷史以前噴發(fā)過,迄今為止沒有

13、重新噴發(fā)過火山叫死火山;長期熄滅死火山有時又忽然噴發(fā)火叫休眠火山。(2)分布:活火山有新疆于田附近昆侖山中火山與臺灣大屯火山群七星山;休眠火山有長白山白頭山和黑龍江五大蓮池;死火山主要有山西大同附近火山。2、火山:第26頁第26頁 (3)影響: 火山噴發(fā)火山灰和熔巖流經(jīng)常破壞田園與建筑; 火爆發(fā)也許引起地震災害,海底火山爆發(fā)還也許引起海嘯危害; 火山噴發(fā)火山灰能夠成為肥沃土壤 火山噴發(fā)也許帶來硫磺等有用礦物。第27頁第27頁(1)成因:滑坡是斜坡上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動面整體下滑現(xiàn)象。泥石流是在山區(qū)坡陡谷深、巖石破碎、松散碎悄物質多、植被不良地方,當夏季暴雨驟降或是冰雪融水匯集時

14、忽然爆發(fā)特殊洪流,它包括泥沙、石塊以至巨大礫石,破壞力極強。3、滑坡和泥石流:第28頁第28頁(2)分布:多發(fā)生西部青藏高原邊沿山區(qū)和東部低山丘陵與平原交替處。(3)危害:滑坡會破壞或掩沒坡上和坡下農(nóng)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員傷亡。泥石流在短時間內大量泥漿石塊沖出溝外,在山麓寬闊地域要橫沖直撞,漫流堆積,可埋沒農(nóng)田、森林、堵塞江河,沖毀路基、橋梁和澆灌渠道,摧毀城鄉(xiāng)村莊,造成重大災害。第29頁第29頁(4)預防辦法:實行護坡工程預防滑坡和崩塌;大力植樹造林,恢復地表植被,改進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水土流失,可減小泥石流或滑坡發(fā)生頻率和強度。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提升公眾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減災意識,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第30頁第30頁 4、海嘯:(1)成因:海嘯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fā)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所引起一個含有強大破壞力海浪。(2)危害:海嘯形成狂濤巨浪可形成高達10多米至幾十米,假如到達岸邊,巨大“水墻”會沖上陸地而沖毀一切,對人類生命和財產(chǎn)造成嚴重危害。對海上般行船只更會帶來滅頂之災。(3)防御:做好海洋地質災害預警系統(tǒng)監(jiā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