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XXXX湖南科技大學(三)_第1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XXXX湖南科技大學(三)_第2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XXXX湖南科技大學(三)_第3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XXXX湖南科技大學(三)_第4頁
水污染控制工程XXXX湖南科技大學(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幻燈片1第十五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生物膜法幻燈片2生物膜法框架內容15.1 基本原理 15.2 生物濾池 15.3 生物轉盤 15.4 生物接觸氧化 15.5 生物流化床幻燈片315.1 基本原理概念: 生物膜法是指利用附著在濾料或某種載體表面上,以膜的形態(tài)存在的生物污泥(即生物膜)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進行生化降解的處理方法.主要設施: 生物濾池; 生物轉盤;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流化床生物膜法特點: 固著于固體表面上的微生物群落范圍廣,故對廢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所需氧氣可以直接來自大氣;由于微生物固著于固體表面,即使增殖速度較慢的微生物也能生息,故管理較方便;不需要污泥回流。

2、幻燈片4生物膜凈化廢水的原理 生物膜微生物以吸附和沉積于膜上的有機物為營養(yǎng)料, 增殖的生物膜脫落后進入廢水,在二次沉淀池中被截留下來,成為污泥。 生物膜呈蓬松的絮狀結構,微孔多且表面積大,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其結構及凈化機理如下圖所示.幻燈片5幻燈片6生物膜凈化污水示意圖生物膜的生物組成:細菌(好氧/厭氧/兼性)、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后生動物以及一些肉眼可見的蠕蟲、昆蟲的幼蟲組成?;脽羝?凈化機理凈化過程是復雜的,包括廢水中各種傳質過程氧的擴散和吸收有機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新陳代謝, 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 水得到凈化.生物膜表層生長的微生物包括好氧兼性, 厚度約2mm

3、,而其內層微生物處于厭氧狀態(tài),前者有機物降解后產(chǎn)物為CO2 /H2O / NH3等,而后者有機物降解終點產(chǎn)物為有機酸/乙醇/醛/H2S等.生物膜增厚到一定程度時,內層微生物因得不到充分的營養(yǎng)而進入內源代謝,失去其在濾料上的粘附性能而脫落,濾料表面再長新膜.膜的脫落與生長呈現(xiàn)動態(tài)平衡.幻燈片815.2 生物濾池15.3.1 生物濾池構造15.3.2 生物濾池工藝類型15.3.3 生物濾池設計15.3.4 生物濾池運行幻燈片915.2 生物濾池15.2.1生物濾池構造 生物濾池于1889年在勞倫斯實驗廠首先開始研究,1910年后期在美國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應用,20世紀70年代逐步被好氧法代替,隨著新型

4、濾料的不斷誕生,生物濾池有再度復活的趨勢. 普通生物濾池構造如下圖,包括:池壁濾料布水設備及排水系統(tǒng).幻燈片10幻燈片11幻燈片12旋轉式布水器幻燈片13幻燈片14排水系統(tǒng) 排水系統(tǒng)的作用: 收集濾床流出的污水與生物膜;保證通風;支撐濾料 .排水系統(tǒng)組成: 池子底面及開設于其上的溝渠。 重要提示: 要保證不積淤流速(通常采用0.6ms), 排水渠穿過池壁的地方,應設排水和通風孔洞,通風面積應不小于過水斷面。通風口必須均勻分布于池壁的兩對邊或四周。 另外,排水系統(tǒng)結構上類似雨水篦(bi)子.幻燈片1515.2.2 生物濾池工藝類型生物濾池分為普通生物濾池(低負荷)、回流式生物濾池和塔式生物濾池(

5、另見下頁圖). (1) 特點 1)BOD負荷高的濾池,生物膜增長快,對水力沖刷的要求也就迫切。增大水力沖刷的主要途徑是加大表面負荷,其辦法有二:一是增加濾料層高度,二是將處理后的廢水回流到生物濾池的進水中去。所以,低負荷生物濾池的濾料層高度通常只有23m左右,而且多不采用回流措施;塔式濾池的高度達20m之多,而且常采用回流措施。幻燈片16幻燈片172)BOD負荷高的濾池,要求通風條件好,在采用自然通風的條件下,就要求濾料的孔隙率大和阻力小。所以,低負荷濾池的濾料粒徑較小(2570mm),高負荷濾池的濾料粒徑較大(40100mm),對于塔式生物濾池,最好采用塑料濾料。 3)BOD負荷低的生物濾池

6、,其氧化分解程度就高,污泥量少而穩(wěn)定,出水中有較高的溶解氧,有硝酸鹽,BOD5濃度可低于20mg/L;高負荷生物濾池的氧化分解程度低,污泥量多而不穩(wěn)定,出水中溶解氧低,沒有或很少有硝酸鹽,BOD5濃度高于30mgL,塔式生物濾池的情況可能更差些。 (2) 組成系統(tǒng) 初沉池、生物濾池、二次沉淀池組合而成,其組合型式有單級運行系統(tǒng)、多級運行系統(tǒng)和交替運行系統(tǒng)。幻燈片18回流對生物濾池的影響分析(教材P210):出水回流對生物濾池的有利影響:1)增大水力負荷、促進生物膜的脫落、防止堵塞;2) 改善廢水的進水狀況降低(水量、水質)和降低毒物濃度;3)可向生物濾池連續(xù)接種,促進生物膜的生長;4)提高進水

7、的溶解氧;5)防止濾池滋生蚊蠅和減少惡臭。 不利影響:縮短廢水在濾池中的停留時間;降低生物膜吸附有機物的速度;回流水中難降解的物質會產(chǎn)生積累,冬天濾池中水溫降低等。幻燈片19思考題:如何選擇生物濾池運行流程?流程選擇: 確定流程時,應該決定是否用初次沉淀池,采用幾級過濾,采用回流與否、選擇回流方式及回流比選擇問題。是否用初次沉淀池、視水質而定,懸浮物較多的廢水,一級都使用初沉池;入流有機物濃度高、水力負荷很小和污水中某污染物質在高濃度時可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應采用二沉或回流?;脽羝?015.2.3 生物濾池設計 生物濾池設計包括:設計模型的確定,濾池類型和流程選擇;濾池幾何尺寸的確定;二沉池形式

8、及工藝尺寸確定;布水設備計算。 其中,布水器設計計算內容包括:確定工作水頭、橫管管徑、噴水孔的大小和個數(shù)及開孔位置?;脽羝?1生物濾池重要參數(shù)比較幻燈片2215.2.4 生物濾池運行(1)掛膜 培養(yǎng)出適合待處理廢水的活性污泥;將活性污泥置于濾床中,將池底部的活性污泥抽入上方的布水器淋下,使污泥在濾池內反復循環(huán),當已有少量微生物黏附在填料上時開始進水,水量由小到大(設計水量2080),當已達到運行所需的生物量時,系統(tǒng)可以進入正常運行?;脽羝?3(2)運行管理1)生物濾池主要構筑物的管理 2)運轉方式管理 回流 二級生物濾池 濾池蠅 氣味 濾料表面凍結 濾池泥穴及蝸?;脽羝?4思考題1 生物膜法

9、(如生物濾池)處理中是否需要污泥回流?為什么?2 生物濾池內生物膜中微生物是否全為好氧微生物?膜的脫落與更新可能主要依靠哪類微生物?3生物膜法有哪幾種實施形式?幻燈片2515.3 生物轉盤15.3.1 生物轉盤構造及其原理15.3.2 生物轉盤工藝流程15.3.3 生物轉盤設計計算15.3.4 生物轉盤工藝技術進展幻燈片2615.3.1 生物轉盤構造及其原理主要構造部分 :系列平行的圓盤片/轉軸/驅動裝置 /氧化槽重要特征參數(shù): 浸沒率: 40%-45 轉軸高于水面: 10-25cm生物膜厚度: 0.5-2.0mm 降解機理: 廢水緩慢流動,圓盤片緩慢轉動,每轉動一圈,即進行一次吸附吸氧氧化分

10、解過程,具體機理與生物濾池的類似?;脽羝?7生物轉盤運行示意圖幻燈片2815.3.2 生物轉盤工藝流程幻燈片29幻燈片3015.3.3 生物轉盤設計計算生物轉盤的設計和計算包括:所需轉盤總面積;接觸氧化槽總體積、轉軸長度以及污水在接觸反應槽內的停留時間。 水力負荷: 單位接觸氧化槽每天處理水量 m3水/m3槽*d 單位面積轉盤每天處理水量 m3水/m2盤片*d 有機負荷: 單位接觸氧化槽每天處理的BOD5 kgBOD5/m3槽*d 單位面積轉盤每天處理的的BOD5 kgBOD5/m2盤片*d幻燈片3115.3.4生物轉盤工藝技術進展 幻燈片32幻燈片3315.4 生物接觸氧化15.4.1 生物

11、接觸氧化法及其原理15.4.2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構造15.4.3 設計參數(shù)及計算幻燈片3415.4.1 生物接觸氧化法及其原理定義:生物接觸氧化法又稱淹沒式生物濾池.亦是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廢水得到凈化。不過, (1)與生物濾池相比,雖反應器內均設置填料,但濾池內的填料僅讓廢水流過,而接觸氧化的填料則是淹沒在廢水中,經(jīng)過充氧的廢水與長滿生物膜的填料進行了充分的接觸;(2)與活性污泥法相比,則是在生化池內增設了填料.幻燈片35工作原理及特點工作原理:廢水與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觸,水中有機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轉化為新的生物膜,脫落的生物膜流到二沉池去除,廢水得到凈化.其中,微生物所需氧氣可通過鼓入空

12、氣實現(xiàn). 特點:(1)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因為廢水與填料進行了 充分的接觸),池容較小,占地少,基建投資低;(2)污泥濃度可高達1020g/L,F/M較低(微生物位于穩(wěn)定期與衰老期之間),污泥產(chǎn)量少;(3)運行管理方便(不需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幻燈片3615.4.2 生物接觸氧化池的構造1、主要組成:池體、填料、布氣裝置、進出水裝置(其基本構造見下頁圖) 2、填料 國內常見填料:蜂窩填料、立體波紋填料、軟性纖維狀填料、半軟性填料、不規(guī)則粒狀填料 填料的安裝:格柵支架、懸掛支架、框式支架3 、布氣裝置作用: 維持DO34mg/L;提高傳質效率;防止填料堵塞.幻燈片37幻燈片38幻燈片

13、3915.4.3 設計參數(shù)及計算1有機負荷(kgBOD5/m3(填料).d )計算氧化池有效容積(填料體積)2有效停留時間t出水濃度Ct的關系 有機物降解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即Ct = Co exp-kt, 可由米門方程或勞麥方程演變而來(-dC/dt=kC, C 0t=-kt, Ct = Co exp-kt.其中, k 0.11d-1,由試驗確定). 據(jù)此,在一定范圍內,有效停留時間t越長,出水濃度Ct越低,從而處理效率越高. 3 氣水比計算氧化池內所需空氣量 對于城市污水,3 5:1,對于工業(yè)廢水15 25:1,有時高達30 40:1?;脽羝?015.5 生物流化床 以砂、活性炭、焦炭等顆

14、粒微載體充填于生物反應器內,由于載體表面附著生長著生物膜而使質量變輕;當污水以一定流速從下向上流動時,載體便 處于流動狀態(tài)。 載體顆粒小、表面積大,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充足的場所,極大地提高了反應器內的微生物量:10-14g/L ;顆粒處于流態(tài)化狀態(tài),極大地提高了有機污染物由污水向微生物細胞膜內的傳質速度。注意:與塔式生物濾池相比,濾料呈膨脹流化狀態(tài).生物流化床類型:兩相生物流化床/三相生物流化床 幻燈片41幻燈片42作業(yè)題某工業(yè)廢水: Q=150 m3 /h, BOD5 =530mg/L, 經(jīng)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后BOD5 30mg/L.已知容積負荷1.5kgBOD5/m3(填料).d (按去除量

15、計),試計算該生化池內填料的有效容積V及有效停留時間t.幻燈片43第十六章 厭氧生物處理 概述16.1 厭氧法基本原理16.2 厭氧法影響因素16.3 厭氧處理方法幻燈片44 概述 厭氧生物處理法最早用于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沉淀污泥,后來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普通厭氧生物處理法的主要缺點是水力停留時間長,一般需要2030d。 常用的新型厭氧生物處理有厭氧接觸法、厭氧生物濾池、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厭氧膨脹床和厭氧流化床、厭氧生物轉盤、厭氧擋板式反應器等。 工業(yè)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后面常常要連接好氧生物處理?;脽羝?516.1 厭氧法基本原理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是指在無分子氧條件下通過厭氧微生物(ana

16、erobic microbes)(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各種復雜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methane)和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等物質的過程,也稱為厭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 。 與好氧過程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不以分子態(tài)氧作為受氫體,而以化合態(tài)氧、碳、硫、氮等作為受氫體。 厭氧生物處理是一個復雜的微生物化學過程,依靠三大主要類群的細菌,即水解產(chǎn)酸細菌(fermentative bacteria)、產(chǎn)氫產(chǎn)乙酸細菌(acetogenic bacteria)和產(chǎn)甲烷細菌(methanogenic bacteria)的聯(lián)合作用完成?;脽羝?6 按Bryan

17、t提出的理論模式,厭氧消化過程劃分為三個連續(xù)的階段,即水解酸化階段、產(chǎn)氫產(chǎn)乙酸階段和產(chǎn)甲烷階段。 第一階段為水解酸化階段。復雜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機物先在細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小分子、溶解性有機物,然后滲入細胞體內,分解產(chǎn)生揮發(fā)性有機酸、醇類、醛類等。這個階段主要產(chǎn)生較高級脂肪酸。 第二階段為產(chǎn)氫產(chǎn)乙酸階段。在產(chǎn)氫產(chǎn)乙酸細菌的作用下,第一階段產(chǎn)生的各種有機酸被分解轉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有機酸時還形成CO2。 第三階段為產(chǎn)甲烷階段。產(chǎn)甲烷細菌將乙酸、乙酸鹽、CO2和H2等轉化為甲烷(教材P275圖15-1)幻燈片47此過程由兩組生理上不同的產(chǎn)甲烷菌完成,一組把氫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另一組從乙酸

18、或乙酸鹽脫羧產(chǎn)生甲烷,前者約占總量的l/3,后者約占2/3。 上述三個階段的反應速度依廢水性質而異,在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脂類等污染物為主的廢水中,水解可能成為速度限制步驟; 產(chǎn)甲烷細菌往往是決定厭氧消化效率和成敗的主要微生物,產(chǎn)甲烷階段常常是厭氧過程速率的限制步驟?;脽羝?816.2 厭氧法影響因素控制厭氧處理效率的基本因素有兩類: 一類是基礎因素,包括微生物及其量 (污泥濃度及性狀)、營養(yǎng)比、混合接觸狀況(攪拌與混合)、有機負荷等; 另一類是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pH值、氧化還原電位、有毒物質等。 幻燈片4916.2.1 溫度條件各類微生物適宜的溫度范圍是不同的,一般認為,產(chǎn)甲烷菌的溫度

19、范圍為5-60。 在35和53上下可以分別獲得較高的消化效率,溫度為40-45時,厭氧消化效率較低。 據(jù)產(chǎn)甲烷菌適宜溫度條件的不同,厭氧法可分為常溫消化、中溫消化和高溫消化三種類型?;脽羝?0溫度的急劇變化和上下波動不利于厭氧消化作用。短時內溫度升降5,沼氣產(chǎn)量明顯下降,波動的幅度過大時,甚至停止產(chǎn)氣。 溫度的波動,不僅影響沼氣產(chǎn)量,還影響沼氣中甲烷的含量,尤其高溫消化對溫度變化更為敏感。 溫度的暫時性突然降低不會使厭氧消化系統(tǒng)遭受根本性的破壞,溫度一經(jīng)恢復到原來水平時,處理效率和產(chǎn)氣量也隨之恢復?;脽羝?116.2.2 pH值每種微生物可在一定的pH值范圍內活動,產(chǎn)酸細菌對酸堿度不及甲烷細菌

20、敏感,其適宜的pH值范圍較廣,在4.5-8.0之間。 產(chǎn)甲烷菌要求環(huán)境介質pH值在中性附近,最適宜pH值為7.0-7.2,pH6.6-7.4較為適宜。 在厭氧法處理廢水的應用中,由于產(chǎn)酸和產(chǎn)甲烷大多在同一構筑物內進行,故為了維持平衡,避免過多的酸積累,常保持反應器內的pH值在6.5-7.5(最好在6.8-7.2)的范圍內.幻燈片52在厭氧消化過程中,pH值的升降變化除了外界因素的影響之外,還取決于有機物代謝過程中某些產(chǎn)物的增減。 產(chǎn)酸作用產(chǎn)物使有機酸的含量增加,會使pH值下降。含氮有機物分解產(chǎn)物氨的增加,會引起pH值升高。 在厭氧處理中,pH值除受進水的pH影響外,主要取決于代謝過程中自然建立

21、的緩沖平衡,取決于揮發(fā)酸、堿度、CO2、氨氮、氫之間的平衡?;脽羝?316.2.3 氧化還原電位無氧環(huán)境是嚴格厭氧的產(chǎn)甲烷菌繁殖的最基本條件之一。產(chǎn)甲烷菌對氧和氧化劑非常敏感,這是因為它不象好氧菌那樣具有過氧化氫酶。 氧是影響厭氧反應器中氧化還原電位條件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揮發(fā)性有機酸的增減、pH值的升降以及銨離子濃度的高低等因素均影響系統(tǒng)的還原強度。如pH值低,氧化還原電位高;pH值高,氧化還原電位低?;脽羝?416.2.4 有機負荷厭氧法中,有機負荷通常指容積有機負荷,簡稱容積負荷,即消化器單位有效容積每天接受的有機物量(kgCOD/ m3 d, 或kgBOD5/ m3 d)。通

22、常情況下,常規(guī)厭氧消化工藝中溫處理高濃度工業(yè)廢水的有機負荷為2-3 kgCOD/(m3 d),高溫下為4-6 kgCOD /(m3 d)。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厭氧濾池、厭氧流化床等新型厭氧工藝的有機負荷在中溫下為5-15 kgCOD/(m3 d),可高達30 kgCOD/(m3 d)。 幻燈片5516.2.5 厭氧污泥濃度和性狀厭氧活性污泥主要由厭氧微生物及其代謝的和吸附的有機物、無機物組成。 厭氧活性污泥的濃度和性狀與消化的效能有密切的關系。性狀良好的污泥是厭氧消化效率的基礎保證。 厭氧活性污泥的性質主要表現(xiàn)為它的作用效能與沉降性能。 故在一定的范圍內,活性污泥濃度愈高,厭氧消化的效率

23、也愈高。但也不是越高越好?;脽羝?616.2.6 攪拌和混合通過攪拌可消除池內濃度梯度,增加食料與微生物之間的接觸,避免產(chǎn)生分層,促進沼氣分離。 在連續(xù)投料的消化池中,還促使進料與池中原有料液迅速混合。攪拌方法:(a)機械攪拌器攪拌法;(b)消化液循環(huán)攪拌法; (c)沼氣循環(huán)攪拌法。 幻燈片57 其中沼氣循環(huán)攪拌,還有利于使沼氣中的CO2作為產(chǎn)甲烷的底物被細菌利用,提高甲烷的產(chǎn)量。 厭氧濾池和上流式厭氧污泥床等新型厭氧消化設備,雖沒有專設攪拌裝置,但以上流的方式連續(xù)投入料液,通過液流及其擴散作用,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攪拌作用。幻燈片5816.2.7 廢水營養(yǎng)比厭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需按一定的比例攝取

24、碳、氮、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工程上主要控制進料的碳、氮、磷比例,因為其他營養(yǎng)元素不足的情況較少見。 厭氧法中碳:氮:磷控制COD:N:P200300:5:1為宜(亦有報道為800:5:1)。 在碳、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對厭氧消化的影響更為重要。研究表明,合適的C/N比為1020:1?;脽羝?916.2.8 有毒物質包括有毒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和一些陰離子等。對有機物來說,帶醛基、雙鍵、氯取代基、苯環(huán)等結構,往往具有抑制性。 有毒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與處理系統(tǒng)的運行方式、污泥馴化程度、廢水特性、操作控制條件等因素有關。幻燈片6016.3 厭氧處理方法1、厭氧接觸法2、厭氧生物濾池3、升流式厭氧污泥

25、床(UASB)4、厭氧膨脹床和厭氧流化床5、厭氧生物轉盤6、復合厭氧法7、兩相厭氧法8 、厭氧和好氧技術的聯(lián)合運用幻燈片611、厭氧接觸法厭氧接觸法是在厭氧反應器后設沉淀池,污泥進行回流,使厭氧反應器內污泥能維持較高污泥濃度。其特點(高式 P279圖15-4或楊式P263圖18-9): 1)在反應器與沉淀池之間設脫氣器,維持真空度,盡可能地將混合液中的沼氣脫除(防止沼氣在沉淀過程中使污泥上?。?。 2)在反應器與沉淀池之間設冷卻器,使混合液的溫度下降,以抑制產(chǎn)甲烷菌在沉淀池內活動?;脽羝?22、厭氧生物濾池 厭氧生物濾池(高式 P278圖153或楊式P263圖18-10)是裝填濾料的厭氧反應器。

26、厭氧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態(tài)生長在濾料表面,廢水淹沒濾料,在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以及濾料的截留作用下,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去除。 根據(jù)水流方向,厭氧生物濾池可分為升流式和降流式兩種形式。 厭氧生物濾池勿需污泥回流?;脽羝?33、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系集生物反應與沉淀于一體的厭氧反應器. 1)進水配水系統(tǒng): 將進入反應器的廢水均勻地分配到反應器整個橫斷面,起到水力攪拌并均勻上升。 2)反應區(qū): 其中存 留大量具有良好凝聚和 沉淀性能的污泥,在池 底部形成顆粒污泥層?;脽羝?4 廢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顆粒污泥層中的污泥進行混合接觸,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機物,

27、同時產(chǎn)生的微小沼氣氣泡不斷地放出。微小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合并,逐漸形成較大的氣泡。在顆粒污泥層上部,由于沼氣的攪動,形成一個污泥濃度較小的懸浮污泥層。 3)三相分離器,其功能是將氣體、固體和液體三相進行分離。 三相分離器設計及顆粒污泥形成是UASB成敗的關鍵。 目前,在UASB基礎上又發(fā)展了EGSB反應器?;脽羝?54、厭氧膨脹床和厭氧流化床 厭氧膨脹床和厭氧流化床內充填細小的固體顆粒填料,如石英砂、無煙煤、活性炭、陶粒和沸石等,填料粒徑一般為0.2lmm。廢水從床底部流人,為使填料層膨脹,需將部分出水用循環(huán)泵進行回流,提高床內水流的上升流速。一般認為膨脹率為1020稱膨脹床,顆粒略呈膨脹狀態(tài),但仍保持互相接觸;膨脹率為2070時,稱為流化床,顆粒在床中作無規(guī)則自由運動(高式 P282圖157)?;脽羝?65、厭氧生物轉盤 厭氧生物轉盤由盤片、密封的反應 槽、轉軸及驅動裝置組成,上部加蓋密封,防止液面上的空間有氧存在。盤片轉動時的剪力將老化的生物膜剝下,在水中呈懸浮狀態(tài),隨水流出槽外。幻燈片67 特點: 1)微生物濃度高,可承受較高的有機物負荷; 2)廢水在反應器內水平方向流動,勿需提升廢 水; 3)可處理懸浮固體較高的廢水,不存在堵塞問題; 4)可采用多級串聯(lián),各級微生物處于較佳的生存條件下; 5)由于轉盤轉動,不斷使老化生物膜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