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殘損的手掌88461_第1頁
我用殘損的手掌88461_第2頁
我用殘損的手掌88461_第3頁
我用殘損的手掌88461_第4頁
我用殘損的手掌8846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12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生于杭州。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學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做宣傳工作。1931年加入中國左聯(lián)。1942年,因在報紙上編發(fā)宣傳抗戰(zhàn)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我用殘損的手掌就作于那個時候。這首詩,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母親的歌。 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 災難的歲月。早年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知人論詩3初讀,感

2、知詩情 錦幛(zhng) 荇藻(xng zo) 蓬蒿(Png ho) 憔悴(qio 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螻蟻(lu):“螻蛄和螞蟻,用來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一、默讀詩歌,掌握下列字詞二、感情誦讀,體會詩人的情感 提示:這首詩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讀起來有一種沉郁頓挫的音樂感很確切地表現了詩人的情懷。誦讀中要注意體會停頓和重音。 4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xiāng),(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這

3、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細,那么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5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因為只有那里/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里,永恒的/中國!61、“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詩歌以這兩行開頭,有什么作用?朗讀賞析探究(1)統(tǒng)

4、攝全詩。這兩句為實寫,確立了“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土地”這一中心意象,從而展開以下的虛寫和想像。(2)為抒情定調。對敵人的痛恨,對祖國的熾愛。7朗讀賞析探究2、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一部分是已經遭受敵人蹂躪、變成灰燼、充滿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溫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遼遠的一角。 指敵后人民的抗日根據地,沒有被侵略者所蹂躪的解放區(qū)。83.詩人在“摸索”這一動作中容納了極復雜的感覺經驗,請舉例說明。由此而展開的內心情感的變化是怎樣的?朗讀賞析探究視覺:“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嗅覺:“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觸覺:“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我用殘損的手

5、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味覺: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深沉的愛國之情切膚的淪亡之痛線索:手掌的感受。9朗讀賞析探究4、這兩種對比鮮明的感情是通過哪些詞語來表達的?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由此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消極的、冷色調的)新生、遼遠、溫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恒(積極的、暖色調的)更好地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愛與恨。對比10朗讀賞析探究5、讀“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一句,這是詩中第二次出現“我用殘損的手掌”,有什么作用?“戀人的柔發(fā)”“嬰孩手中乳”這兩個意象選用得恰如其分,你認為好在哪里?強調。因愛國而受到敵人迫害的“我”在

6、這塊溫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這兩個意象使人對解放區(qū)倍感親切。11朗讀賞析探究6、“因為只有那里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了什么作用?比喻。是用水深火熱的淪陷區(qū)反襯解放區(qū)那里是將要實現民族復興、誕生“永恒的中國”的地方。127、這首詩描寫的對象很多,而讀起來卻不覺蕪雜,這是為什么? 朗讀賞析探究 全詩在想象中展開內容,在想象中,詩人的手掌撫過了廣大的國土。先是淪陷區(qū)的家鄉(xiāng),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qū)。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也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如 “微涼”“冷”“滑出”“細

7、”“軟”“蘸”等等。這樣,就把較廣泛的描寫對象相對集中起來,使之貫穿在“手掌的感受”這一條線索上,因而讀起來不覺蕪雜。 另外,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著相對協(xié)調一致的節(jié)奏。13 在抗日戰(zhàn)爭中覺醒和振奮起來的戴望舒,“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廣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愛國精神的升華。恰是這一片丹心,撐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詠詩歌,我們在感念中生發(fā)的是對祖國母親的一份深情、一份責任?!?小 結14拓展延伸 發(fā) 現 聞一多 我來了,我喊一聲,進著血淚, 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 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