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的人神之變_第1頁
劉關張的人神之變_第2頁
劉關張的人神之變_第3頁
劉關張的人神之變_第4頁
劉關張的人神之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劉關張的人神之變劉備、關羽、張飛是人也是神。考察他們由人變?yōu)樯竦漠惢^程,討論其對中國政治文化的深化影響,是很有必要的。鑒於關羽不僅在與劉、張的異化過程中,有其特殊性,而且後來成了眾神之神。為了論說方便,我們先說劉備、張飛,再論關羽。劉備出身貧寒,“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雖然他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藉以打出漢室正統(tǒng)的王牌,但家中連譜牒都沒有,祖爺爺、祖奶奶的世系都排列不出,充其量不過是個衰敗王孫。後來武靠關羽、張飛、趙云等哥兒們的奮勇拼殺,文靠孔明的安邦定國,才成就了蜀國大業(yè)。章武三年四月公元223,他在白帝城患痢疾,并引發(fā)它病而駕崩,正史載謂“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1“漢主殂於永安,謚曰

2、昭烈。2并無異象,與常人之咽氣伸腿,無不同。但是,後人沒有忘記劉備。陳壽評價他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清代川湖總督蔡毓榮謂“昭烈百戰(zhàn)之餘,屢遭踣躓,翱翔翻飛,卒成帝業(yè)昭烈君臣微獨岸視三國,要非三代以下所能并駕比肩者也。3這些都道出了劉備由人變神的原因之一,是國人精神深處的英雄崇拜傳統(tǒng)。劉備成神的象征是雄踞廟中,血食一方,在香火繚繞中承受世人的磕頭作揖。但這一過程的完型,經(jīng)歷了六百餘年。在劉備的故土涿縣樓桑樹,直到唐昭宗乾寧四年公元897才蓋起了昭烈廟。此時,已是唐代末年,大唐李姓江山,風雨飄搖中岌岌乎殆哉,忠義精神成了某種社會需求,這應當是昭烈廟拔地而起的重要原因。其

3、後金代承安公元11921200年間重修,明代宏治二年公元1489再修。4值得注意的是,廟中的塑像,不僅配以關羽、張飛,而且“像不君臣坐立,而兄弟列,像其側(cè)陋時也。然昭烈王者服。5這些塑像是否唐代始塑時即作此狀,還是明代再修時立此形象?不得而知。但是,突出所謂“桃園結(jié)義精神,或者正史所述的劉備與關羽“寢那么同狀,恩假設兄弟6之情,無疑富有人情味,更能迎合民眾的心理需求。在劉備壽終正寢的白帝城,何時始建昭烈廟?清修?奉節(jié)縣志?說,“考舊志白帝城昭烈武侯關張皆各有廟,隋唐無碑碣可稽。不過唐代奉節(jié)就有昭烈廟,而且要早於劉備故里涿縣。杜甫的?謁先主廟?詩謂:“舊俗存祠廟,空山泣鬼神。虛檐交鳥道,枯木半龍

4、鱗。孰與關張并,功臨耿鄧親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巾。7此詩原詩曰“劉昭烈廟在奉節(jié)縣東六里。成都應當是最早建立昭烈廟之所在,杜甫的名詩登樓謂:“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道莫相侵??蓱z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8作為神的劉備,至明朝以後,影響大增。這是因為劉、關、張合祀的“結(jié)義樓、“三義廟,越來越多,幾乎普及全國。如云陽的“結(jié)義樓,都御史孫需有詩謂:“偉哉一丈夫,義結(jié)三兄弟。氣量吞孫吳,威武壓吳魏英風氣凜然,千古良不愧。9涿縣的“三義廟,建在涿縣鹿驛後。10“而北京從明至清末,建有不少三義廟,一在東城,一在崇文,一在宣武,一在房山,還有

5、三座在海淀。11正史在這樣的氣氛下,劉備的亡靈,增加了不少神秘的光環(huán)。嘉靖中,道路相傳,在涿縣昭烈廟旁,有個王姓農(nóng)夫,家有石磙,傳自上世,“忽有賈胡過視,欲購以十金,其家疑不聽。賈既去,其兄弟以失價相詬,斧破之中空,涵水一盂而已,清冽異常。不省所用,置神堂,婢竊飲之,數(shù)日膚潤面腴,發(fā)黑如漆,通知將來事。12後來,風聲越傳越大,引起朝廷干預,構(gòu)成冤獄,王氏兄弟“坐妖妄,論死,所幸隆慶中巡按賀一桂“以怪異恍惚,奏免得釋。13這樣的咄咄怪事,倘假設劉備在天之靈有知,一定會大感意外的。歷史上的孫夫人,是個高度政治化的人物,祝秀俠先生綜合?三國志?趙云、法正等傳的記載,稱她“進退自如,聲勢顯赫,總沒有辱

6、沒國家所給予她的使命,由於她的來蜀,幾乎使內(nèi)廷受到威脅,劉備惴惴不安。14不難想象,劉備與這樣的老婆同床共枕,又能為歡幾何,他們結(jié)縭三載,她始終未孕,個中消息不難想見;而至建安16年公元211,她回東吳後,就一去不複返,據(jù)顧炎武考證,“孫夫人自荊州複歸於權(quán),而後不知所終。15清初一位考據(jù)家杭世駿,認為此說“極是。16但是,從宋至明,蕪湖西南江中的蟂磯上有孫夫人廟,又有“靈澤夫人廟、“焦磯娘娘廟,謂孫夫人自沉於此,亦說溺水而亡。其實,恐怕這是劉備被日益神話的副產(chǎn)品,本著夫貴妻榮的世俗原那么,劉備既已成了神,孫夫人也應當成神,讓她在江上的廟里看日出日落,潮漲潮退,大江東去,英雄折腰,香火繚繞中受世

7、人頂禮膜拜,自然比不知所終、默默無聞有戲多了。這種社會心理是不難理解的。張飛死後,很快就有了廟宇。嘉靖?云陽縣志?卷上載謂:“張桓侯廟:在治江南飛鳳山隅,漢末建。元順帝敕修。國朝重修。嘉靖18年知縣楊鸞、主簿張一凡重修。而宋代曾鞏寫的閬中桓侯廟記,那么謂“州之東有張侯之冢,至今千有餘年,而廟祀不廢。17可見,民間為張飛建廟,早在他死後不久,即已開場,早於劉備、關羽,而且建廟之初,就充滿了神話色彩。前引?云陽縣志?載謂:“值張達之變,以其首順流。土人云漁人得之,置而弗去,顯于惡夢,遂祠焉,假設有符契焉者。這些傳說,乃民間附會,與“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fā),其帳下將張達、范疆殺飛

8、,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quán)。18的歷史記載相悖。但是,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也創(chuàng)造神話。張飛的勇冠三軍,義釋嚴顏,家喻戶曉;雖“愛君子而不恤小人,但畢竟是性情中人,何況死得又太悲慘,這都足以令百姓親愛、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而據(jù)清初彭遵泗記述,遂寧之涪江有“張翼德廟,長壽縣有“張恒侯廟,均宋代修建。廟甚靈驗,連婦人不孕也管,“旱甘霖溢螟蝗疾癘有請輒應。19前引?閬中縣志?卷8載有明代成化年間閬中縣令李直撰?恒侯靈異記?,說他臨事伊始,即晉謁祠下,瞻拜侯之遺像,赫赫有生氣,故凡政事之未備,及疑獄有不可決者,咸請成于侯,侯亦隨時響應無少爽?!罢?zhèn)€是神乎其神。李真并總結(jié)到:“能御大災,能捍大惡那么祀之凡有水旱之災,

9、疫癘之作,有禱必應。如此看來,張飛死後,簡直與地方守土之官,平民百性,同命運共呼吸,因此倍受尊崇。也唯其如此,涪陵有“桓侯宮20巫山西北五十里瞿塘峽口有“桓侯廟21成都至清朝末年,歷經(jīng)滄桑後,南門、東門、北門外,仍各有“桓侯廟,而且東門外之廟還是新建的。22前引?閬中縣志?卷8載吳省欽?桓侯廟記?說,“蜀所在有侯廟,道出了四川各地張飛廟的普遍性。而在張飛的家鄉(xiāng)涿州,在全國各地,張飛廟更是不勝枚舉。應當說,張飛所受百姓的香火,遠遠超過了劉備。在百姓的心靈深處,對張飛的追念、尊崇,高過他的劉大哥,這是耐人尋味的。關羽成神,比起張飛、劉備,堪稱晚矣。據(jù)?漢天師世家?謂,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第三十

10、代張?zhí)鞄煈位兆谒?,為解州鹽池降妖,徽宗問用何將,張?zhí)鞄熂凑訇P羽于殿左見駕,帝大驚,賜以手中崇寧錢,從此關公即成了“崇寧真君,這是他受封之始。23但是,正如清朝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其立廟之始不可考。俗傳崇寧真君封號出自宋徽宗,亦無據(jù)。24實際情況是,至遲北宋末年,確有關公廟的出現(xiàn),就北京而論,有記載說,“關王廟,一在積慶坊,宋建。25別地方志中,也有相關記載。可見北宋祀關羽,并非空穴來風。解州鹽池,事關國計民生甚大,對關公更是倍加崇敬。有記載說,“至宋大中祥符之甲寅,鹽池大壞,關壯繆以陰兵與蚩尤大戰(zhàn)而破之,始為之建祠。至崇寧元年,加封為忠惠公,大觀二年,又以加武安王。蓋關自以桑梓之鄉(xiāng),加意

11、擁護。而鹽池之功,遂超鹽神而上之矣。26有的關羽廟更被稱為“太平護國武安王廟。也有資料說,從北宋到南宋,關羽先後被封顯烈王、忠直公、義勇王、英濟王等。至明代,關羽作為神,到達輝煌的頂點。明中葉後,時人驚呼“關廟自古今,偏華夷,其祠于京畿也,鼓鐘接聞,又歲有增焉,又月有增焉。27真是日新月異。至萬歷四十二年公元1614十月十一日,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李恩齊捧九旒冠、玉帶、龍袍、金牌,牌書“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圣帝君,于正陽門祠,建醮三日,頒知天下。但祭禮時,正式稱帝,是天啟四年公元1624七月,禮部複題得旨之後,從此,關帝更是名震華夏了。由此不難看出,在國勢積弱,強虜入寇,邊患日重的北宋末年以及

12、明朝萬歷後期,關羽日益被人神化,而終于成為眾神之上的最高尊神,正是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呼喚:需要一個文武雙全、勇毅蓋世的武將,來護國保家,鼓勵世道人心,從而實現(xiàn)社會秩序的長治久安。清代學者曾指出,“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關羽之名,“不惟同時之人望而畏之,身後數(shù)百年,亦無人不震驚之。威聲所垂,于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虛也。28請關羽出來伏魔掃除“虜夷之患,當然是最適宜的人選或神選了。明朝人彭夢祖?題關公祠?詩曰“我公赫赫雷在天,雖亡未亡千百年。戈戟森森乍明滅,處處拯人無危顛。大方無灑玉泉涕,萬戶尸祝同蒸祀?;突偷坶拸R貌尊,填門拜壽歲複歲。吁嗟乎,古來如公幾丈夫,愿公辟天關,提昆吾,東凈海氛西

13、擊胡。這最後幾句的吶喊,可圈可點,實在是喊出了三百幾十年前人們對關羽至誠至敬的深情呼喚,道出了關公何以在明後期那樣顯赫的緣由。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1644年,明朝滅亡。清兵入關後,開場打出的旗號,是為崇禎皇帝複仇,此後他們一直聲稱是從李自成手里奪得天下。因此,“清承明制,連祀奉關羽也被全盤繼承。但是滿清畢竟是外族入主中原,讓祀奉曾經(jīng)堅決抗擊過他們先輩金的岳廟滔滔天下皆是,顯然對大清王朝的統(tǒng)治不利,而進一步抬高忠孝節(jié)義俱全的關羽的地位,蓋過岳飛,就勢所必然。經(jīng)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帝的不斷提倡,關羽成了武圣人,與文圣孔子平分秋色,這是關羽生前做夢也萬萬沒有想到的。劉、關、張成了神之後,對于

14、下層民眾的政治、經(jīng)濟生活,影響越來越大。隨著小說?三國演義?的風行天下,無疑進一步擴大了他們在民眾中的影響。在政治方面,劉、關、張成了民間機密結(jié)社供奉的神祗,在經(jīng)濟方面,他們又成了社會上諸多行業(yè)供奉的神通稱行業(yè)神。關于天地會的起源,學術界看法不一。但劉、關、張所謂桃園結(jié)義的故事,歃血結(jié)盟的方式,無疑對天地會有著深化的影響。去年夏天,筆者應邀參加在福建東山縣召開的“海峽兩岸關帝文化學術討論會,得以認識東明寺住寺道玉師傅,多年來,他一直大力支持學者深化福建民間調(diào)查天地會起源,研究天地會的中堅“香花僧的歷史。蒙他出示民間機密流傳的海內(nèi)孤本?香花僧秘典?,其中盛贊關羽“威名滿華夏,真義士,真忠臣,假設

15、論千載神交,合與睢陽同俎豆;戎服讀春秋,亦英雄,亦儒雅,試論九霄正氣,當隨奎壁煥光輝。并在每年五月十三日關羽誕辰時特設法壇,貼出此聯(lián)語。關羽對天地會的深化影響,于此可見一斑。明末清初,風行結(jié)盟,清初統(tǒng)治者曾迭加嚴禁。而這些盟誓,多半效法桃園結(jié)義,舉行儀式時,或?qū)﹃P羽像叩首,或燒化結(jié)盟疏後,歃血為誓。筆者藏有宣統(tǒng)二年江南民間流傳的?時令底疏?,其中有?重陽日結(jié)盟疏啟?,謂:“恭聯(lián)帝座,迓三義之圣,涉降茅廬,先圣桃園橫范尊,芳馥千秋今歃血于神前勿隕越于生前,愿終期于世後。惟茲哀情,神靈鑒察。是啟。這里的“三義之圣,當然指的就是劉、關、張。近三百年,直至1949年,清、紅幫一直有著宏大的影響力。在清

16、幫世代相傳的“三把半香中,第二把燒的就是“忠義香:紀念三國時代劉、關、張?zhí)覉@結(jié)金蘭,為振興漢祚愿同年同月同日死。29而在紅幫中,有所謂“見三哥,稱道“威風凜凜一桓侯,“見圣賢,贊美“二哥出世義氣長,春秋丈夫天下?lián)P30,都可以看出張飛、關羽深化的精神烙櫻當然,青、紅幫相當複雜,不同時期起過不同作用。在三百六十行中,劉備是編織業(yè)供奉的神,張飛是鹽業(yè)、屠宰業(yè)、肉鋪業(yè)供奉的神,而關羽那么是描金業(yè)、皮箱業(yè)、皮革業(yè)、煙業(yè)、香燭業(yè)、綢緞業(yè)、成衣業(yè)、廚業(yè)、醬園業(yè)、豆腐業(yè)、屠宰業(yè)、肉鋪業(yè)等等不下二十幾種行業(yè)的行業(yè)神31,足見其影響之大。神是人異化的產(chǎn)物,有的人,還活著,卻被“奉假設神明。最典型的,莫過于秦漢以來

17、在高度封建專制主義極權(quán)體制下被幾乎捧到九霄的帝王,一個個成了“君權(quán)神授光環(huán)輝映下的人間非神之神。但是,他們的地位愈高,離臣民的間隔 越遠。以明代皇帝而論,到憲宗、孝宗時,皇帝與大臣“竟以面對為可怪,一逢召對,遂有手足茫茫之感32。成化七年公元1471,有此召見時,群臣“皆同聲呼萬歲,磕頭而已。萬歷皇帝召見方德清、吳崇仁二相商量張差闖宮的案件,方德清只知連連叩頭,吳崇仁“那么口禁不複出聲,及上怒崇仁驚怖,竟嚇得昏死過去,“及至便液并下,“如一土木偶,數(shù)日而視聽複始。33清末的慈禧太后,禍國殃民,雖然借用魯迅的話說,“還不如一個屁的臭得長久34,竟被尊奉為“老佛爺,與如來佛、彌勒佛輩大佛平起平坐,

18、實在是豈有此理!然而,他們的迫害忠良,誅戮功臣,株連九族,殘民以逞,臣民對之何嘗有半點親近感?非神卻以神自居,這是中國政治史極不光榮也最為黑暗的一頁。與其相反的是,劉、關、張成了神,雖然不乏統(tǒng)治階級的提倡尤其是關羽。但總的看來,天下蒼生供奉他們是真誠的。從時間上看,張飛最早受到百姓的尊奉,劉備次之,關羽後來居上,影響最大。百姓對神的選擇,畢竟有他們的標準。雖然一切神都是人造的幻影,但相比之下,劉、關、張比起那些在“君權(quán)神授云山霧海中的所謂神,以及在極端個人迷信泛濫下的神乎其神者,在人民的心坎里,要樸素、實在多了。在香火的背後,是人們對劉、關、張這三位英雄人物真誠的追思與景仰。這是統(tǒng)治者可望而不可及的。注:1陳壽?三國志?卷32,?蜀書?先主第二。2司馬光?資治通鑒?卷70,魏記二。3光緒?奉節(jié)縣志?卷36,“藝文,白帝城重修昭烈殿記。4同治?涿縣志?卷3,“祠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