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GS嵌入版組態(tài)應用技術-第2版課件第17章_第1頁
MCGS嵌入版組態(tài)應用技術-第2版課件第17章_第2頁
MCGS嵌入版組態(tài)應用技術-第2版課件第17章_第3頁
MCGS嵌入版組態(tài)應用技術-第2版課件第17章_第4頁
MCGS嵌入版組態(tài)應用技術-第2版課件第17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CGS嵌入版組態(tài)應用技術-第2版課件第17章MCGS嵌入版組態(tài)應用技術-第2版課件第17章任務要求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1.用戶根據工作需要選擇工頻運行或變頻運行。2.在變頻運行時,對變頻器進行設置,并通過MCGSTPCPLC變頻器,完成不同的變頻運行方式。任務要求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1.工/變頻組態(tài)控制系統(tǒng)硬件設備連接圖18-1工/變頻組態(tài)控制系統(tǒng)圖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

2、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MCGSTPC +PLC+變頻器電氣控制接線如圖18-1所示。MCGSTPC的M口通過PCPPI通信電纜線接PLC的RS232接口。PLC的輸出端子Y3和Y4控制直流繼電器KA1和KA1的線圈,直流繼電器KA1和KA1的動合觸點控制交流電氣控制線路的輔助電路;PLC的輸出端子Y0Y2控制變頻器的RH、RM、RL端子,實現(xiàn)自動七段速控制;PLC的輸出端子Y10Y12同樣控制變頻器的RH、RM、RL端子,實現(xiàn)手動七段速控制。變頻器主回路端子(L1、L2、L3)接三相電源輸入端,(U、V、W)接三相異步電動機。元器件的擺放要整齊、合理并應考慮其散熱、電磁兼容性。導線

3、布線時要注意PLC與變頻器的控制線互不干擾。 2.變頻器參數設置變頻器參數可根據電動機的銘牌規(guī)定設定。按照控制要求輸入保護參數,上限、下限頻率等。使用變頻器外部端子控制電機運行的操作。高中低速對應的變頻器頻率設置如表18-1所示。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表18-1變頻器參數設置表 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3.PLC梯形圖的設計(1)I/O分配如表18-2所示。表18-2I/O分配表

4、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2)PLC控制工頻/變頻切換控制程序參考程序在光盤中。其中05步程序為工/變頻切換程序,M40工頻啟動,M42變頻啟動;10126步程序為自動七段速變頻程序,Y0Y2三個輸出端的8種二進制組合狀態(tài)中001111七種狀態(tài),對應自動七段速度控制;131262步程序為手動七段速變頻程序,Y10Y12三個輸出端的8種二進制組合狀態(tài)中001111七種狀態(tài),對應手動七段速度控制。3.組態(tài)工程(1)窗口組態(tài)參考項目16和項目17的組態(tài)過程。新建工程,新建四個用戶窗口,并按圖1

5、8-2所示修改窗口屬性。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圖18-2四個用戶窗口四個窗口的組態(tài)分別如圖18-3、圖18-4、圖18-5、圖18-6所示。工頻運行:在工變頻窗口中,按下工頻啟動按鈕再按下手動工頻按鈕進入手動工頻頁面PLC輸出端子Y3為高電位直流繼電器KA1線圈得電交流接觸器M1線圈得電交流接觸器M1主觸點閉合(交流接觸器M2和M3線圈失電,實現(xiàn)互鎖)交流異步電機得電啟動(工頻運行)。按下停止按鈕,電機停止運行。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

6、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手動變頻運行:在工變頻窗口中,按下變頻啟動按鈕再按下手動變頻按鈕進入手動變頻頁面PLC輸出端子Y4為高電位直流繼電器KA2線圈得電交流接觸器M2和M3線圈得電交流接觸器M2和M3主觸點閉合(交流接觸器M1線圈失電,實現(xiàn)互鎖)變頻器接入到三相交流電路中按下圖18-5所示手動七段速控制組態(tài)中的任意一個多段速按鈕PLC的輸出端子Y10Y12按照設定的組合變化,變頻器按照設定的頻率輸出運行頻率三相交流異步電機手動變頻運行。按下停止按鈕,電機停止運行。自動變頻運行:在工變頻窗口中,按下變頻啟動按鈕再按下自動變頻按鈕進入自動變頻頁面PLC輸出端子Y

7、4為高電位直流繼電器KA2線圈得電交流接觸器M2和M3線圈得電交流接觸器M2和M3主觸點閉合(交流接觸器M1線圈失電,實現(xiàn)互鎖)變頻器接入到三相交流電路中按下圖18-6所示自動七段速控制組態(tài)中的啟動按鈕PLC的輸出端子Y0Y2按照設定的組合從001到111變化變頻器按照設定的對應頻率輸出運行頻率三相交流異步電機自動變頻運行。按下停止按鈕,電機停止運行。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圖18-3工/變頻控制主頁動畫圖18-4工頻控制動畫圖18-5手動變頻控制動畫圖18-6自動變頻控制動畫實訓步驟項

8、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2)設備組態(tài)在工作臺中激活設備窗口,進入設備組態(tài)畫面,打開“設備工具箱”。在設備工具箱中,按先后順序雙擊“通用串口父設備”和“三菱_FX系列編程口”添加至組態(tài)畫面。提示使用三菱FX系列編程口默認通訊參數設置父設備,選擇“是”后關閉設備窗口。(3)建立實時數據庫根據PLC程序中使用的參量,建立組態(tài)的實時數據庫。(詳見光盤中組態(tài)工程案例)(4)數據鏈接由于本工程所使用的數據過多,不詳細介紹。使用者只需參照表18-2所示的I/O分配,在組態(tài)頁面中將對應的參量鏈接即可。實訓步驟項目

9、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比如:在圖18-3所示工/變頻控制主頁組態(tài)中,工頻啟動按鈕應該與表18-2中的M40相對應。所以雙擊“工頻啟動”按鈕,點擊操作屬性,“數據對象值操作”為“按1松0”。點擊“ ”進行變量選擇,選擇“從數據中心選擇自定義”,再選擇“M40”變量,然后點擊確認。在圖18-6所示自動變頻控制頁組態(tài)中,啟動按鈕應該與表18-2中的M20相對應,。所以雙擊“工頻啟動”按鈕,點擊操作屬性,“數據對象值操作”為“按1松0”。點擊“ ”進行變量選擇,選擇“從數據中心選擇自定義”,再選擇“M20

10、”變量,然后點擊確認。以此類推,完成數據鏈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4.下載調試(1)組態(tài)工程和PLC程序分別下載后,連接和PLC(先不要連接電氣控制線路和負載)。(2)根據實訓的任務要求操作,觀測PLC的輸出端子是否按照任務要求工作。如有差錯,及時在組態(tài)或者PLC程序中修改,直到沒有錯誤為止。(3)連接直流繼電器和電機控制線路的輔助控制電路部分。根據實訓的任務要求操作,觀測電機輔助控制電路部分的交流接觸器線圈是否按照任務要求工作。如有差錯,及時在電機輔助控制電路中修改,直到沒有錯誤為

11、止。(4)連接電機主電路部分和變頻器,根據實訓的任務要求操作,觀測變頻器是否按照任務要求工作。如有差錯,及時修改電機主電路或者變頻器的參數設置,直到沒有錯誤為止。(5)帶負載運行,觀測有無過載現(xiàn)象及工作不正常現(xiàn)象。實訓步驟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實訓總結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三菱變頻器工/變頻控制實訓1.檢測一下通過本次實訓,是否已經掌握以下技能?(1)會進行系統(tǒng)總體工作方案的合理制定、元件正確的選擇、施工圖紙的規(guī)范繪制;(2)會按工藝進行硬件電路的制作及測試;(3)按要求進行軟件編制及變頻器參數設定;(4)掌握工頻與變頻切換控制系統(tǒng)的運行、調試;(5)文明施工、紀律安全、團隊合作、設備工具管理等;(6)成果展示。學生分組展示并匯報自己的設計作品。 2.思考如下內容:(1)工頻變頻切換如何實現(xiàn)?需要設置什么參數?(2)若本例中使用的PLC輸出類型為繼電器型,圖18-1中PLC與變頻器的硬件接線應該如何改進?實訓總結項目17 MCGSTPC+三菱PL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