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平溪中學2023年高三數(shù)學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平溪中學2023年高三數(shù)學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平溪中學2023年高三數(shù)學文月考試題含解析一、 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是一個符合題目要求的1. 定義在上的函數(shù),是它的導函數(shù),且恒有成立.則有( )A BC D參考答案:A考點:導數(shù)與單調性【名師點睛】對于已知條件是既有又有的不等式,一般要構造一個新函數(shù),使得可通過此條件判斷正負,從而確定單調性,例如我們常常構造函數(shù),要根據(jù)不等式的形式要確定新函數(shù),如本題判斷出新函數(shù)單調性后,可利用此單調性得出不等關系,從而得出結論2. 已知二次函數(shù)的導數(shù)為,對于任意實數(shù)都有,則的最小值為( )A2 B C3 D參考答案:A3. 設數(shù)列

2、an滿足, 若對一切,則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 參考答案:A【分析】根據(jù)題意列不等式,結合函數(shù)的單調性求得的取值范圍.【詳解】設函數(shù),則.依題意有,注意到在區(qū)間上為增函數(shù),故當時,有最大值,即,解得.故選:A.【點睛】本小題主要考查用函數(shù)的觀點理解數(shù)列的遞推關系,考查函數(shù)的單調性和最值,考查恒成立問題的求解,屬于中檔題.第II卷(非選擇題部分,共110分)注意事項:用鋼筆或簽字筆將試題卷中的題目做在答題卷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4. 對于函數(shù)f(x)=asinx+bx+c(其中,a,bR,cZ),選取a,b,c的一組值計算f(1)和f(1),所得出的正確結果一定不可能是(

3、 )A4和6B3和1C2和4D1和2參考答案:D【考點】函數(shù)的值 【專題】計算題;壓軸題【分析】求出f(1)和f(1),求出它們的和;由于cZ,判斷出f(1)+f(1)為偶數(shù)【解答】解:f(1)=asin1+b+c f(1)=asin1b+c +得:f(1)+f(1)=2ccZf(1)+f(1)是偶數(shù)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知函數(shù)的解析式求函數(shù)值、考查偶數(shù)的特點5. 下列程序執(zhí)行后輸出的結果是( )A3 B6 C10D15參考答案:試題分析:由算法語句可知,其功能是計算和故選.考點:算法與程序框圖.6. 設全集U=R,集合A=x|1og2x2,B=x|(x3)(x+1)0,則(?UB)A=()

4、A(,1B(,1(0,3)C0,3)D(0,3)參考答案:D【考點】交、并、補集的混合運算【分析】根據(jù)題意,先求出集合A,B,進而求出B的補集,進而根據(jù)交集的定義,可得答案【解答】解:集合A=x|1og2x2=(0,4,B=x|(x3)(x+1)0=(,13,+),CUB=(1,3),(CUB)A=(0,3),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集合混合運算,注意運算的順序,其次要理解集合交、并、補的含義7. 設函數(shù)在R上可導,其導函數(shù)為,且函數(shù)的圖像如題(8)圖所示,則下列結論中一定成立的是(A)函數(shù)有極大值和極小值 (B)函數(shù)有極大值和極小值 (C)函數(shù)有極大值和極小值 (D)函數(shù)有極大值和極小值參考

5、答案:D由圖象可知當時,所以此時,函數(shù)遞增.當時,所以此時,函數(shù)遞減.當時,所以此時,函數(shù)遞減.當時,所以此時,函數(shù)遞增.所以函數(shù)有極大值,極小值,選D.8. 已知向量m(1,1),n(2,2),若(m n)(mn),則A.4B.3C.2D.1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平面向量的數(shù)量積。由題意得:,即,解得;選B。9. = A4 B2 C D參考答案:D,選D.10. 將函數(shù)y=sin(2x+)的圖象經(jīng)過怎樣的平移后所得圖象關于點(,0)中心對稱( ) A向右平移 B向右平移 C向左平移 D向左平移 參考答案:二、 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11. 如圖是某學校學生體重的頻率分布直

6、方圖,已知圖中從左到右的前3個小組的頻率之比為1:2:3,第2小組的頻數(shù)為10,則抽取的學生人數(shù)是 。參考答案:40略12. 觀察下列等式:,根據(jù)以上規(guī)律, _。(結果用具體數(shù)字作答)參考答案:1296觀察前3個等式發(fā)現(xiàn)左邊的等式分別是從1開始的兩個數(shù)、三個數(shù)、四個數(shù)的立方和,等式右邊分別是這幾個數(shù)的和的平方,因此可得.13. 集合恰有兩個子集,則的取值范圍為 參考答案:14. 已知命題,則命題 。參考答案:15. 已知,且,則的最小值是 .參考答案:16. 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若,且,則ABC的面積是_參考答案:【分析】由正弦定理化簡得,進而得到,再由余弦定理得

7、到關于的方程,求得的值,進而利用面積公式,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可知,由正弦定理得,即,又由在中,,則,即,又由,則,所以,由余弦定理得,即,整理得,解得,所以的面積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三角函數(shù)恒等變換的應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系式,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綜合應用,其中解答中熟記三角恒等變換的公式,以及合理應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解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轉化思想與運算、求解能力,屬于基礎題三、解答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第1721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2、23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一)必考題:共60分.17. 點O是

8、銳角的外心,若,則 參考答案:【知識點】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義F2【答案解析】 解析:如圖,點在上的射影是點,它們分別為的中點,由數(shù)量積的幾何意義,可得,依題意有,即,同理,即綜上,將兩式相加可得:,即【思路點撥】利用數(shù)量積的定義在左右分別乘以,即可求得三、 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72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18. 已知二次函數(shù)f(x)=ax2+bx的圖象過點(4n,0),且f(0)=2n,nN*(1)若數(shù)列an 滿足,且a1=4,求數(shù)列an 的通項公式;(2)若數(shù)列bn滿足:b1=1,當n3,nN*時,求證:;參考答案:考點:數(shù)列與不等式的綜合;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數(shù)列

9、與函數(shù)的綜合專題:綜合題分析:(1)求導函數(shù),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f(x)=ax2+bx的圖象過點(4n,0),且f(0)=2n,可得b=2n,16n2a4nb=0,從而可得函數(shù)的解析式,利用數(shù)列an 滿足,f(x)=x+2n,結合疊加法,即可求得結論;(2)先證明,從而有,可得b2n+1b2n1;又,從而結論成立;由得,相減得,再疊加,利用放縮法,即可證得結論解答:(1)解:求導函數(shù)可得f(x)=2ax+b,由題意知b=2n,16n2a4nb=0a=,b=2n,則f(x)=x2+2nx,nN* (2分)數(shù)列an 滿足,f(x)=x+2n,a1=4,= (6分)(2)證明:由b1=1得,由得即,b2n

10、+1b2n1由及b1=1,可得:,b2nb2n+1(10分)由得相減得由知:bnbn+1所以=(14分)點評:本題考查數(shù)列與函數(shù)的綜合,考查數(shù)列的通項,考查放縮法的運用,確定數(shù)列的通項,正確放縮是關鍵19. 已知橢圓C:過點,離心率為.(1)求橢圓C的方程;(2),是過點P且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其中交圓于A,B兩點,交橢圓C于另一個點D,求ABD面積取得最大值時直線的方程.參考答案:解:(1)由題意得,解得,所以橢圓方程為.(2)由題知直線的斜率存在,不妨設為,則:.若時,直線的方程為,的方程為,易求得,此時.若時,則直線:.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為.由,得,故.所以.當時上式

11、等號成立.因為,所以面積取得最大值時直線的方程應該是.20. (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是首項為,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其前n項和為,且有 (1)求q的值; (2)數(shù)列能否為等比數(shù)列?若能,請求出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3)在(2)的條件下,求數(shù)列的前n項和參考答案:略21. 參考答案:解析: 證明: 平面ACEF平面ABCD,ECAC,EC平面ABCD;連接BD交AC于點O,連接FO,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ACBD2; 在直角梯形ACEF中,EFEC1,O為AC中點,F(xiàn)OEC,且FO1;易求得DFBF,DEBE,由勾股定理知 DFEF,BFEF,BFD是二面角BEFD的平面角,由BFDF,BD2可知BFD,平面BEF平面DEF 取BF中點M,BE中點N,連接AM、MN、AN,ABBFAF,AMBF,又MNEF,EFBF,MNBF,AMN就是二面角ABFE的平面角。易求得,;在Rt中,可求得,在中,由余弦定理求得,(3)等體積法:設點到平面的距離為d 因為是正三角形且邊長為所以, 所以,解得d=(或先求點到平面的距離,由點到平面的距離是點到平面距離的兩倍求得)求法:取的中點連,在中過點作斜邊的垂線垂足為,則為點到平面的距離,到平面的距離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