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CT研究亞組分析:孟魯司特對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的療效_第1頁
COMPACT研究亞組分析:孟魯司特對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的療效_第2頁
COMPACT研究亞組分析:孟魯司特對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的療效_第3頁
COMPACT研究亞組分析:孟魯司特對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的療效_第4頁
COMPACT研究亞組分析:孟魯司特對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的療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COMPACT研究亞組分析:孟魯司特對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肺功能的療效Effect of montelukast on lung function in asthma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nalysis from the COMPACT trial.Price DB, et al. Allergy. 2006;61(6):737-742.研究設(shè)計研究目的探討COMPACT研究中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接受孟魯司特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與雙倍劑量布地奈德相比,患者在控制哮喘癥狀方面是否受益更多。研究設(shè)計COMPACT研究的事后分析。研究對象410例有哮

2、喘以及過敏性鼻炎史的患者,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由患者自我報告并經(jīng)醫(yī)師確認(rèn)。研究方案經(jīng)ICS治療后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進(jìn)入為期1個月的導(dǎo)入期,接受吸入布地奈德800g/日治療。導(dǎo)入期的最后兩周,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50%預(yù)期值、受體激動劑使用后FEV1改善12%、受體激動劑使用至少1噴/日的患者允許進(jìn)入治療期。治療期間患者隨機(jī)接受口服孟魯司特10mg,每日1次+吸入布地奈德800g/日(MNT+BD組,n=221)或吸入布地奈德1600g/日(800g,每日2次,dBD組,n=189)治療。研究時間16周(4周導(dǎo)入期+12周治療期)。研究終點(diǎn)主要研究終點(diǎn):清晨呼氣峰流速(AM PEF),于早

3、晚用藥前測定。其他研究終點(diǎn):受體激動劑使用、無哮喘天數(shù)(任意一天內(nèi)沒有以下情況:口服糖皮質(zhì)激素使用、急救、夜間覺醒、受體激動劑使用2噴)、夜間覺醒。1. Price DB, et al. Allergy. 2006;61(6):737-742.孟魯司特聯(lián)合布地奈德有效改善AM PEF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清晨呼氣峰流速較基線的變化同時使用抗過敏藥物的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清晨呼氣峰流速較基線的變化一項在410名有哮喘以及過敏性鼻炎史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1:1. Price DB, et al. Allergy. 2006;61(6):737-742.Adapted from Price DB

4、, et al (2006)P=0.028P=0.017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其他指標(biāo)的改善情況一項在410名有哮喘以及過敏性鼻炎史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1:1. Price DB, et al. Allergy. 2006;61(6):737-742.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治療12周后,MNT+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9.2%,d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6.0%,組間LS平均差異為14.2L/min(P=0.028)。P=0.279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其他指標(biāo)的改善情況一項在410名有哮喘以及過敏性鼻炎史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1:1. Price DB, et al. Alle

5、rgy. 2006;61(6):737-742.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治療12周后,MNT+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9.2%,d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6.0%,組間LS平均差異為14.2L/min(P=0.028)。P=0.14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其他指標(biāo)的改善情況一項在410名有哮喘以及過敏性鼻炎史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1:1. Price DB, et al. Allergy. 2006;61(6):737-742.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治療12周后,MNT+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9.2%,d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6.0%,組間LS平均差異為14.2L/mi

6、n(P=0.028)。P=0.171孟魯司特聯(lián)合布地奈德顯著改善12周內(nèi)的哮喘控制一項在410名有哮喘以及過敏性鼻炎史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1:1. Price DB, et al. Allergy. 2006;61(6):737-742.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治療12周后,MNT+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9.2%,dBD組患者的AM PEF較基線增加6.0%,組間LS平均差異為14.2L/min(P=0.028)。P=0.04研究結(jié)論對于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患者,孟魯司特聯(lián)合ICS較雙倍劑量ICS顯著降低氣道阻塞,顯著改善肺功能。這些結(jié)果支持ARIA(過敏性鼻炎及其對哮喘的影響)指南中的推薦

7、,同時治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共有的氣道炎癥,有益于大多數(shù)合并過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1. Price DB, et al. Allergy. 2006;61(6):737-742.評估哮喘控制藥物的雙盲、隨機(jī)、對照研究Doub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ssessing controller medications in asthma.Shah AR, et al. 2006;73(4):449-456.研究設(shè)計研究目的探討口服緩釋茶堿或孟魯司特聯(lián)合吸入激素與高劑量激素相比,改善臨床癥狀和肺功能測試參數(shù)的療效。研究設(shè)計一項雙盲、隨機(jī)、對照研究。研

8、究對象90例18-60歲于印度巴德市立醫(yī)院胸肺科門診的哮喘未完全控制的患者。研究方案研究從2周導(dǎo)入期開始,所有患者接受2受體激動劑和400g/日的布地奈德治療,導(dǎo)入期結(jié)束時進(jìn)行肺功能測試。隨后患者隨機(jī)進(jìn)入A、B、C三組,分別接受雙倍劑量吸入布地奈德400g,每日2次+安慰劑片(A組,n=30)、口服緩釋茶堿400mg,每日1次+吸入布地奈德200g,每日2次(B組,n=30)或口服孟魯司特10mg,每日1次+吸入布地奈德200g,每日2次(C組,n=30)。研究時間10周(2周導(dǎo)入期+8周治療期)。研究終點(diǎn)主要研究終點(diǎn):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和清晨呼氣峰流速(PEFR)。次要研究終點(diǎn):哮

9、喘急性發(fā)作和不良反應(yīng)。2. Shah AR, et al. 2006;73(4):449-456.孟魯司特聯(lián)合治療顯著改善PEFR一項在90名18-60歲的哮喘未完全控制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2:2. Shah AR, et al. 2006;73(4):449-456.Adapted from Shah AR, et al (2006)孟魯司特+布地奈德組與雙倍劑量布地奈德組相比,P=0.001孟魯司特+布地奈德組與緩釋茶堿+布地奈德組相比,P=0.001孟魯司特聯(lián)合治療顯著改善FEV1一項在90名18-60歲的哮喘未完全控制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2:2. Shah AR, et al. 200

10、6;73(4):449-456.P=0.01P=0.01三個治療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均較低一項在90名18-60歲的哮喘未完全控制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2:2. Shah AR, et al. 2006;73(4):449-456.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與雙倍劑量布地奈德組和緩釋茶堿+布地奈德組相比,孟魯司特+布地奈德組均更顯著改善PEFR和清晨FEV1(P0.05)。研究結(jié)論孟魯司特聯(lián)合ICS較雙倍劑量ICS或茶堿聯(lián)合ICS顯著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良好。2. Shah AR, et al. 2006;73(4):449-456.MONICA研究亞組分析一項12個月的開放性研究,患者使用孟魯司特聯(lián)合方案治療哮

11、喘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MONICA study: a 12-momth, open-label study of add-on montelukast treatment in asthma patients.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2010;47(9):986-993.研究設(shè)計研究目的評估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聯(lián)合ICS/ICS+LABA治療哮喘1年在亞組中的療效。研究設(shè)計在德國290個研究中心開展的前瞻性、開放性研究。研究對象1681例18歲的經(jīng)ICS/ICS+LABA治療后控制不佳的輕至中度持續(xù)性哮喘患者(按照GINA

12、定義)。研究方案患者在當(dāng)前治療(包括SABA、ICS、LABA、ICS+LABA固定復(fù)方制劑、茶堿、口服激素)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孟魯司特10mg,每日1次治療,并于第3、6、9、12月使用哮喘控制測試(ACT)評估哮喘控制水平,使用Mini哮喘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問卷(Mini AQLQ)評估哮喘相關(guān)生活質(zhì)量。亞組分析包括治療史(ICS、ICS+LABA)、過敏性鼻炎史、性別、年齡分組(50歲)、哮喘病史時間(5年、5年)。研究時間12個月:6個月(主要研究期)+6個月(擴(kuò)展研究期)。研究終點(diǎn)主要研究終點(diǎn):ACT評分。次要研究終點(diǎn):德國實(shí)證版Mini AQLQ。3. Virchow JC, et al. J

13、Asthma. 2010;47(9):986-993.孟魯司特聯(lián)合治療,顯著改善哮喘控制一項在1681名18歲的輕至中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3:3. 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2010;47(9):986-993.P0.0001P0.0001ICS和ICS+LABA亞組中,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后ACT評分的改善情況一項在1681名18歲的輕至中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3:3. 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2010;47(9):986-993.79.3%60.9%Adapted from Virchow JC, et al (201

14、0)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ICS/ICS+LABA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12個月,第6個月時,ACT評分從基線14.64.6(n=1681)上升至19.44.4(n=1303,P0.0001),第12個月時,ACT評分上升至20.34.2(n=906,P0.0001),患者的哮喘控制獲得顯著改善。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和單純哮喘亞組中,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后ACT評分的改善情況一項在1681名18歲的輕至中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3:3. 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2010;47(9):986-993.Adapted from Virchow JC, et al (2010)主要終

15、點(diǎn)結(jié)果:ICS/ICS+LABA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12個月,第6個月時,ACT評分從基線14.64.6(n=1681)上升至19.44.4(n=1303,P0.0001),第12個月時,ACT評分上升至20.34.2(n=906,P0.0001),患者的哮喘控制獲得顯著改善。73.9%54.9%其他亞組中,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后ACT評分的改善情況亞組情況與評分結(jié)果的關(guān)系亞組對ACT評分無影響對ACT評分可能有影響性別 男性 女性哮喘病史時間 5年a 5年年齡 50歲a本亞組基線期ACT評分較高;b老年患者基線期ACT評分較低。此外,孟魯司特對合并過敏性煙的患者具有陽性意義,這些患者的年齡常常45歲

16、。一項在1681名18歲的輕至中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3:3. 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2010;47(9):986-993.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ICS/ICS+LABA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12個月,第6個月時,ACT評分從基線14.64.6(n=1681)上升至19.44.4(n=1303,P0.0001),第12個月時,ACT評分上升至20.34.2(n=906,P0.0001),患者的哮喘控制獲得顯著改善。孟魯司特聯(lián)合治療,顯著改善生活質(zhì)量一項在1681名18歲的輕至中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3:3. 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17、 2010;47(9):986-993.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ICS/ICS+LABA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12個月,第6個月時,ACT評分從基線14.64.6(n=1681)上升至19.44.4(n=1303,P0.0001),第12個月時,ACT評分上升至20.34.2(n=906,P0.0001),患者的哮喘控制獲得顯著改善。P0.0001ICS和ICS+LABA亞組中,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后Mini AQLQ評分的改善情況一項在1681名18歲的輕至中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3:3. 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2010;47(9):986-993.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ICS/

18、ICS+LABA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12個月,第6個月時,ACT評分從基線14.64.6(n=1681)上升至19.44.4(n=1303,P0.0001),第12個月時,ACT評分上升至20.34.2(n=906,P0.0001),患者的哮喘控制獲得顯著改善。哮喘合并過敏性鼻炎和單純哮喘亞組中,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后Mini AQLQ評分的改善情況一項在1681名18歲的輕至中度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3:3. Virchow JC, et al. J Asthma. 2010;47(9):986-993.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ICS/ICS+LABA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12個月,第6個月時,ACT評分從基線1

19、4.64.6(n=1681)上升至19.44.4(n=1303,P0.0001),第12個月時,ACT評分上升至20.34.2(n=906,P50%預(yù)期值、基線訪視時Mini哮喘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問卷(Mini AQLQ)評分6或哮喘控制調(diào)查問卷(ACQ)評分1的患者允許進(jìn)入研究。研究分別于開始治療后第2、6、12、18和24個月進(jìn)行評估。一線控制劑研究的患者隨機(jī)接受一種LTRA(孟魯司特或扎魯司特,n=148)或一種ICS(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或氟替卡松丙酸酯,n=158)治療;添加治療研究的患者隨機(jī)接受原ICS+LTRA(孟魯司特或扎魯司特,n=170)或原ICS+LABA(沙美特羅或福莫特

20、羅,n=182)治療。研究時間2年。研究終點(diǎn)主要研究終點(diǎn):Mini AQLQ評分(第2個月為主要分析時間點(diǎn))。次要研究終點(diǎn):ACQ評分、RCP3評分、Mini RQLQ評分、哮喘發(fā)作頻率。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一線控制劑研究:第2個月時LTRA與ICS療效相當(dāng)一項在658名12-80歲的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4: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n=148n=158n=122n=132n=145n=155一線控制劑研究:LTR

21、A組與ICS組ACQ評分相當(dāng)最差最好一項在658名12-80歲的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4: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Adapted from Price D, et al (2011)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一線控制劑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組5.25分,ICS組5.28分,組間差異為-0.02 (-0.24, 0.2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添加治療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ICS組5.09分,ICS+LABA組5.04分,組間差異為0.06

22、(-0.18, 0.3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2一線控制劑研究:LTRA組與ICS組PEF改善相當(dāng)一項在658名12-80歲的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4: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Adapted from Price D, et al (2011)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一線控制劑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組5.25分,ICS組5.28分,組間差異為-0.02 (-0.24, 0.2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添加治療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

23、別為LTRA+ICS組5.09分,ICS+LABA組5.04分,組間差異為0.06 (-0.18, 0.3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添加治療研究:2個月時ICS+LTRA與ICS+LABA療效相當(dāng)一項在658名12-80歲的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4: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n=170n=182n=153n=156n=169n=181添加治療研究:ICS+LTRA組與ICS+LABA組ACQ評分相當(dāng)一項在658名12-80歲的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4:4. Price D, et al

24、.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Adapted from Price D, et al (2011)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一線控制劑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組5.25分,ICS組5.28分,組間差異為-0.02 (-0.24, 0.2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添加治療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ICS組5.09分,ICS+LABA組5.04分,組間差異為0.06 (-0.18, 0.3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最差最好添加治療研究:ICS+LTRA組與ICS+LABA

25、組PEF改善相當(dāng)一項在658名12-80歲的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4: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Adapted from Price D, et al (2011)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一線控制劑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組5.25分,ICS組5.28分,組間差異為-0.02 (-0.24, 0.2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添加治療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ICS組5.09分,ICS+LABA組5.04分,組間差異為0.06 (-0.18, 0.

26、3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兩個治療組的依從性的改善情況P=0.11P=0.007一項在658名12-80歲的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4: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一線控制劑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組5.25分,ICS組5.28分,組間差異為-0.02 (-0.24, 0.2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添加治療研究:2個月時Mini AQLQ評分分別為LTRA+ICS組5.09分,ICS+LABA組5.04分,組間差異為0.06 (

27、-0.18, 0.30),95% CI在0.30范圍內(nèi),證實(shí)等效。研究結(jié)論初級哮喘患者接受治療2個月的結(jié)果顯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作為一線哮喘控制藥物的療效與ICS相當(dāng),作為ICS聯(lián)合治療藥物的療效與LABA相當(dāng),但2年時的結(jié)果未證實(shí)相當(dāng),可能是受研究方案交叉和未設(shè)安慰劑組的限制。4. Price D, et al. N Engl J Med. 2011;364(18):1695-1707.一項在哮喘患者中探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減少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劑量的效果的隨機(jī)、安慰劑對照研究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 of a leuk

28、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montelukast, on tapering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n asthmatic patients.Lfdahl CG, et al. BMJ. 1999;319(7202):87-90.研究設(shè)計研究目的在哮喘獲得控制的患者中,評估孟魯司特減少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ICS)劑量的能力。研究設(shè)計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23個醫(yī)療中心開展的隨機(jī)、雙盲、安慰劑對照、包括2個階段的平行分組研究。研究對象226例哮喘獲得控制的成人患者(哮喘史1年)。進(jìn)入研究前,患者已接受穩(wěn)定劑量、每日2次的ICS治療至少3周,

29、停用受體激動劑6小時后,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70%預(yù)期值,在吸入受體激動劑后,F(xiàn)EV1改善15%。研究方案第一階段是7周的單盲安慰劑導(dǎo)入期,其目的是確定患者在隨機(jī)分組前達(dá)到了其維持哮喘控制的ICS最小有效劑量。在最多2次減量之后,若患者仍維持哮喘控制,且在隨機(jī)分組時或前7-10天內(nèi)測得FEV190%基線值、哮喘癥狀減輕、受體激動劑用量減少、呼氣峰流速(PEF)65%最佳值且達(dá)到預(yù)定義的ICS最小有效劑量,則允許進(jìn)入分組。第二階段是為期12周的治療期,患者隨機(jī)加用孟魯司特10mg,每日1次(n=113)或安慰劑(n=113)治療12周。治療期間患者每2周訪視一次,并根據(jù)綜合評分調(diào)整ICS

30、劑量(即增加25%、維持原劑量或減少25%)。若患者在增加ICS劑量后仍沒有獲得哮喘控制,則退出研究并定義為“救助失敗”。若患者連續(xù)5天沒有使用研究藥物或哮喘癥狀加重而需要口服、靜注或肌注糖皮質(zhì)激素,則退出研究。研究時間21周(7周導(dǎo)入期+12周治療期)。研究終點(diǎn)主要研究終點(diǎn):ICS的最終耐受劑量,定義為最后1次綜合評分為2或3分時的ICS劑量。5. Lfdahl CG, et al. BMJ. 1999;319(7202):87-90.ICS劑量調(diào)整標(biāo)準(zhǔn):綜合評分受體激動劑使用前,F(xiàn)EV1隨機(jī)分組時FEV1的90%符合 = 1分不符合 = 0分日間癥狀評分隨機(jī)分組前7-10天內(nèi)評分的120%

31、符合 = 1分不符合 = 0分受體激動劑用量隨機(jī)分組前7-10天內(nèi)用量的135%符合 = 1分不符合 = 0分綜合評分:3分:患者病情穩(wěn)定 = 減少ICS劑量2分:患者病情穩(wěn)定 = 維持ICS劑量0或1分:患者病情不穩(wěn)定 = 增加ICS劑量為確定綜合評分,患者需要完成日記卡,記錄日間癥狀、受體激動劑的“按需”用量和每日清晨和下午測定PEF。在研究中心,患者需要測定3次肺活量,并記錄最好的數(shù)據(jù)。5. Lfdahl CG, et al. BMJ. 1999;319(7202):87-90.導(dǎo)入期(隨機(jī)分組前):ICS減量情況導(dǎo)入期旨在確定患者在隨機(jī)分組前達(dá)到了其維持哮喘控制的ICS最小有效劑量,研

32、究顯示在隨機(jī)分組前所有患者的ICS劑量減少了37.3%。5. Lfdahl CG, et al. BMJ. 1999;319(7202):87-90.一項在226名哮喘獲得控制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5:孟魯司特組患者(n=113)在進(jìn)入研究和隨機(jī)分組前的ICS平均劑量ICS氟替卡松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尼縮松曲安奈德進(jìn)入研究前的平均劑量 (g/d)15881156.31165.01078.31911.81991.1隨機(jī)分組時的平均劑量 (g/d)976687.5715.0591.31264.71217.8安慰劑組患者(n=113)在進(jìn)入研究和隨機(jī)分組前的ICS平均劑量ICS氟替卡松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33、氟尼縮松曲安奈德進(jìn)入研究前的平均劑量 (g/d)15881000.01253.31288.92027.82017.4隨機(jī)分組時的平均劑量 (g/d)976714.3753.3770.41333.31321.7治療期:聯(lián)用孟魯司特減少ICS劑量達(dá)47%5. Lfdahl CG, et al. BMJ. 1999;319(7202):87-90.一項在226名哮喘獲得控制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5:隨機(jī)分組時的平均劑量 (g/d)治療12周后的平均劑量 (g/d)9765261079727P=0.046聯(lián)用孟魯司特,更多患者完全停用ICS或至少減量50%5. Lfdahl CG, et al. BM

34、J. 1999;319(7202):87-90.一項在226名哮喘獲得控制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5: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聯(lián)用孟魯司特治療12周可減少ICS劑量達(dá)47%,聯(lián)用安慰劑則減少30%,LS平均差異為17.6%(95% CI: 0.3% - 34.8%,P=0.046)。聯(lián)用孟魯司特,更少患者因哮喘控制不佳而退出研究P=0.015. Lfdahl CG, et al. BMJ. 1999;319(7202):87-90.一項在226名哮喘獲得控制的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5: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聯(lián)用孟魯司特治療12周可減少ICS劑量達(dá)47%,聯(lián)用安慰劑則減少30%,LS平均差異為17.6%(95% CI

35、: 0.3% - 34.8%,P=0.046)。研究結(jié)論對于需要中高劑量ICS以維持哮喘控制的患者,聯(lián)用孟魯司特可以減少對ICS的需求。5. Lfdahl CG, et al. BMJ. 1999;319(7202):87-90.孟魯司特減少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劑量的效果:一項為期48周的開放性研究Use of montelukast in tapering inhaled corticosteroid therapy: an open-label, 48-week trial.Price DB, et al; the Montelukast/Inhaled Steroid Taper Study

36、 Group. 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2001;62(11):743-755.研究設(shè)計研究目的在確診哮喘的患者中,評估聯(lián)用孟魯司特是否有助于減少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ICS)的劑量,以及第12周時減少的劑量是否可以維持至第48周而不引起哮喘控制水平的惡化。研究設(shè)計在10個國家(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德國、愛爾蘭、荷蘭、挪威、瑞士和英國)開展的開放性研究。研究對象581例15-70歲(平均年齡41.0歲)的持續(xù)性哮喘患者,吸入受體激動劑后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增加12%或呼氣峰流速(PEF)增加15%,或乙酰甲膽堿或組胺激發(fā)試驗(yàn)證實(shí)存在氣道高反

37、應(yīng)性,在研究前至少1年沒有吸煙,且吸煙史不超過20包/年。患者使用中高劑量ICS 氟替卡松300-1600d/日(n=175)、倍氯米松(n=142)或布地奈德(n=262)800-3000d/日、氟尼縮松1000-3000d/日(n=2)并維持哮喘控制。研究方案研究包括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為期2周的篩選期,患者需要完成一份調(diào)查問卷以確定過去1年內(nèi)哮喘的穩(wěn)定情況。第二階段是為期12周的治療期,每隔2周患者需要調(diào)整一次ICS劑量。第三階段是為期36周的繼續(xù)治療期,每隔6周患者需要調(diào)整一次劑量。在第一階段,患者可以繼續(xù)使用常規(guī)劑量ICS,在第二和第三階段,患者聯(lián)用孟魯司特10mg,每日1次,根據(jù)I

38、CS的使用情況,患者在第二階段開始時(0周)進(jìn)行第一次減量,并每隔2周(或6周)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評分(CPS)結(jié)果來調(diào)整劑量。CPS是通過臨床訪視時測定的FEV1和訪視前7天內(nèi)受體激動劑的使用情況來確定的。研究時間50周(2周篩選期+48周治療期)。研究終點(diǎn)主要研究終點(diǎn):第12周時ICS的最終耐受劑量較基線使用劑量的降幅,最終耐受劑量定義為最后一次CPS評分為1或2分時的劑量。次要研究終點(diǎn):12周至48周完全停用ICS的患者比例、第48周時ICS劑量的降幅和受體激動劑每日用量的變化。6. Price DB, et al; the Montelukast/Inhaled Steroid Taper

39、Study Group. 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2001;62(11):743-755.ICS劑量調(diào)整標(biāo)準(zhǔn):臨床表現(xiàn)評分(CPS)受體激動劑使用前,F(xiàn)EV190%基線值符合 = 1分不符合 = 0分兩次訪視之間,受體激動劑用量135%基線值符合 = 1分不符合 = 0分臨床表現(xiàn)評分:2分(最好):減少ICS劑量1分(一般):維持ICS劑量0分(最差):增加ICS劑量若患者在前一次訪視時增加了ICS劑量,即使本次訪視結(jié)果CPS為2分,也不會減量。若患者連續(xù)兩次增加劑量后仍沒有獲得哮喘控制,則退出研究。6. Price DB, et al; the Monte

40、lukast/Inhaled Steroid Taper Study Group. 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2001;62(11):743-755.聯(lián)用孟魯司特12周即顯著減少ICS劑量,并有效維持哮喘控制直至第48周ICS氟替卡松 (n=175)倍氯米松 (n=142)布地奈德 (n=261)氟尼縮松 (n=2)基線劑量 (g/d)792102610331250最終耐受劑量 (g/d)163142208250一項在581名15-70歲的持續(xù)性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6:6. Price DB, et al; the Montelukast/Inhaled

41、Steroid Taper Study Group. 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2001;62(11):743-755.Adapted from Price DB, et al (2001)減少82.3%(P0.001)減少81.3%(P0.001)n=581主要時間點(diǎn)次要時間點(diǎn)聯(lián)用孟魯司特顯著減少受體激動劑劑量一項在581名15-70歲的持續(xù)性哮喘患者中開展的研究顯示6:6. Price DB, et al; the Montelukast/Inhaled Steroid Taper Study Group. 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2001;62(11):743-755.Adapted from Price DB, et al (2001)主要終點(diǎn)結(jié)果:聯(lián)用孟魯司特治療12周后,ICS平均劑量從基線的959d/日減少至172d/日,降幅達(dá)82.3%(95% CI: 80.0-84.7;P0.001)。減少30%(P12%。患者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