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復習-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教學課件-(共50張PPT)_第1頁
高三地理-復習-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教學課件-(共50張PPT)_第2頁
高三地理-復習-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教學課件-(共50張PPT)_第3頁
高三地理-復習-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教學課件-(共50張PPT)_第4頁
高三地理-復習-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教學課件-(共50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 大洲和大洋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一、 大洲和大洋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基礎知識掃描:地球上海洋面積占 ,陸地占 。 海洋:_洋、_洋、_洋、_洋 陸地:_大陸、_大陸、_大陸、 _大陸、_大陸一、世界海陸分布大勢七分海洋,三分陸地基礎知識掃描:地球上海洋面積占 ,陸地占 亞歐大陸非 洲 大 陸美 洲 大 陸澳大利亞太 平 洋南 極 大陸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北冰洋太 平 洋亞歐大陸非 美澳大利亞太南 極 大陸 赤道(00)北 半 球南 半 球陸地主要集中在_半球。(注意南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海陸分布情況)多數(shù)大陸的形狀都是北寬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非洲大陸南北對稱,亞歐大陸的東部邊緣被一 連串

2、島嶼群環(huán)繞,形成向東突出的島弧陸地分布特點:赤道(00)北 半 球南 半 球陸地主要集中在_AB甲C丁EDF丙C丁乙甲G掌握東西半球圖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AB甲C丁EDF丙C丁乙甲G掌握東西半球圖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從南北半球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ABCDEcbade甲乙丙丁甲乙丁從南北半球圖上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ABCDEcbade甲一般把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做 ,陸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許多塊。面積較小的陸地稱為 。陸地伸進海洋的部分稱為 。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起來叫做_。世界最大島嶼_ 世界最大群島_ 世界最大半島_二、世界陸地1.大陸、半島、島嶼、大洲概念一般把面積廣大的陸地叫做

3、 ,陸地被海洋分成二地球上的陸地可以劃分為七個大洲:_。(面積由大到小排列)2.七大洲及其分界線概念: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各大洲面積:亞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極洲1400 歐洲1000 大洋洲900 (單位:萬平方千米)地球上的陸地可以劃分為七個大洲:2.七大洲及其分界線概念:大亞 洲歐洲非 洲北美洲南 美 洲大 洋 洲南 極 洲亞 洲歐洲非 洲北美洲南大 洋 洲分布 界線大洲 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極洲跨 半球 亞、歐 山脈、 河、 山脈、 海峽 亞、非 運河、 海、 海峽 南、北美 運河 亞、北美 海峽 南美

4、、南極 海峽 歐、非 海峽、 海北亞 洲非洲南美洲南極洲南極洲大洋洲歐洲美洲南極洲分布 界線大洲 亞洲、歐洲、非洲、七大洲的名稱、分布、界線:區(qū)域地理P14注意:經(jīng)緯網(wǎng)與輪廓定位大洲七大洲的名稱、分布、界線:區(qū)域地理P14注意:經(jīng)緯網(wǎng)與輪廓定世界地理分區(qū):地圖冊P78世界地理分區(qū):地圖冊P78掌握各大洲大致的經(jīng)緯度范圍及通過的主要經(jīng)緯線(查閱區(qū)域地理圖冊)掌握各大洲大致的經(jīng)緯度范圍及通過的主要經(jīng)緯線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400N進入300N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400N進入300N1800200W600W900E900W1200E1200W00300E1800200W600

5、W900E900W1200E1200W3.陸地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特 點備 注海拔高度相對高度地面起伏山地海拔較高(500m以上很大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相對高度大山脈:呈條帶狀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長的山地兩條主要山脈丘陵較低(500m以下較?。ǘ嘣?00m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緩平原較低(200m以下小地面平坦,起伏很小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平原高原較高(500m以上小地面平坦,起伏不大,邊緣陡峻最大高原:_最高大高原:_盆地無一定標準大小均勻中間的,四周高我國的四大盆地3.陸地五種基本地形地形特 點備 注海拔高度相對高度地面4.各大洲地形特色地形特點:一般從海拔、起勢起伏

6、、地形的種類和分布等方面說明歐洲:非洲:南極洲:地形單一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亞:三大地形區(qū)亞洲地形復雜:4.各大洲地形特色地形特點:一般從海拔、起勢起伏、地形的種類歐洲: 為主、地勢低平、平均海拔最低。非洲: 為主、稱為“_”,由于高原不高, 平均海拔低于南極洲和亞洲。南極洲:冰雪覆蓋、海拔最高的大洲。地形單一歐洲: 為主、地勢低平、平均海拔最低。非洲: 北美洲:西部_、中部_、東部_南美洲:西部 _ 、山脈以東 、 相間分布澳大利亞:西部 _、中部 _ 、東部 _ 三大地形區(qū)北美洲:西部_、中部_、東部_南亞洲中部 、四周 、高原山區(qū)面積廣、平均海拔次于南極洲地形復雜:亞洲中部 、地形有的

7、山地呈帶狀分布,并且沿著一定方向延伸很長,叫山脈。 山脈世界最高大, 山脈世界最長在成因上有聯(lián)系的一系列山脈總稱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們習慣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區(qū)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叫山區(qū)。有的山地呈帶狀分布,并且沿著一定方向延伸很長,太平洋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北冰洋太 平 洋三、世界的海洋1.洋、海、海峽概念廣大的海洋被陸地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個大洋: 洋、 洋、 洋、 洋(按面積排列)太大 西 洋 印 北冰三、世界的海洋1.洋、海、海峽概念(拓展:地峽,中美地峽和克拉地峽)海是大洋的邊緣部分。它的面積比較小,一般靠近大陸,由 或 與大洋大致隔開。有的海與

8、大洋之間僅以海峽相連。海峽是兩個海洋之間的狹窄的水道,往往成為重要的海上航道。三、世界的海洋1.洋、海、海峽概念(拓展:地峽,中美地峽和克2.四大洋分界線太平洋:面積最大(將近一半)、水溫最高、 水體最深、島嶼最多。大西洋:呈“ ”形。印度洋:熱帶海洋面積大。北冰洋:最小、緯度最高、水溫最低。2.四大洋分界線洋名稱地理分界線太平洋與大西洋經(jīng)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80W經(jīng)線印度洋與大西洋通過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 0E 經(jīng)線印度洋與太平洋通過塔斯馬尼亞島的1460E經(jīng)線大西洋與北冰洋丹麥海峽-冰島-法羅群島-設得蘭海峽一線洋名稱地理分界線太平洋與大西洋經(jīng)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680W3.海底地形

9、組成:海岸、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海嶺 大陸架:靠近大陸的淺海地區(qū),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 深度一般不超過200m海底地形 大陸坡:大陸架外緣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陸坡外,有洋盆、海溝和海嶺等地形3.海底地形 大陸架:靠近四、海陸輪廓的形成海陸變遷與板塊構(gòu)造學說滄海桑田: (七年級上P32)板塊構(gòu)造學說:(七年級上P37-40)四、海陸輪廓的形成海陸變遷與板塊構(gòu)造學說滄海桑田: (七板塊的相對運動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1板塊構(gòu)造學說 (1)板塊及劃分地球的巖石圈并非整體一塊,而是被些斷裂帶如海嶺、海溝等分割成許多單元,叫做板塊。全球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

10、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大的板塊又可分為若干個小的板塊。板塊構(gòu)造學說認為,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一般,板塊的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2)板塊運動及地殼活動(3)板塊運動與全球地貌板塊的相對運動引起的彼此碰撞或1板塊構(gòu)造學說 (1)板塊及地殼運動類型水平運動垂直運動運動形態(tài)產(chǎn)生地貌關系 水平擠壓隆起, 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水平斷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陸變遷 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相伴發(fā)生,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區(qū)域,這兩種運動有主次之分;但就全球而言,主要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地殼運動類型水平運動垂直

11、運動運動形態(tài)產(chǎn)生地貌關系 水平擠生長邊界與消亡邊界:生長邊界與消亡邊界:島弧海岸山脈馬里亞那海溝東非大裂谷喜馬拉亞山脈島弧海岸山脈馬里亞那海溝東非大裂谷喜馬拉亞山脈板塊相對移動對地球面貌的影響舉例邊界類型張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東非大裂谷、紅海、 大西洋生長邊界相撞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形成高峻山脈和巨大高原喜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消亡邊界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相互擠壓碰撞海溝、島嶼、海岸山脈亞洲東部島弧、馬里亞納海溝消亡邊界板塊相對移動對地球面貌的影響舉例邊界類型張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東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世界火山地震帶分布圖五、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必修1第四單元)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內(nèi)力作用:

12、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zhì)作用水平運動(主) 斷裂帶、褶皺山系垂直運動(輔) 地勢起伏變化、海陸變遷奠定基本格局,使地表高低不平五、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必修1第四單元)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地質(zhì)構(gòu)造與構(gòu)造地貌:A. 褶皺:背斜、向斜及其判讀 山嶺、山谷、山脈、山系 河流發(fā)育、找礦、找水與工程建設地質(zhì)構(gòu)造與構(gòu)造地貌:A. 褶皺:背斜、向斜及其判讀褶皺的形成老新老新褶皺的形成老新老新背斜構(gòu)造巖層最老巖層最新 新老新背斜判斷方法從垂直剖面看:巖層向上凸起從水平方向看:巖層中間老兩側(cè)新背斜構(gòu)造巖層最老巖層最新 新老新 老新新新老一般地貌(早期):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向斜 老新新新老一般地貌(早期):背斜

13、特殊地貌(久經(jīng)侵蝕):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頂部受張力,疏松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致密不易被外力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特殊地貌(久經(jīng)侵蝕):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頂部受張力,疏松高三地理-復習-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教學課件-(共50張PPT)地質(zhì)構(gòu)造與構(gòu)造地貌:B. 斷層:地塹與地壘 斷塊山、谷地裂谷 河流發(fā)育、找水與工程建設地質(zhì)構(gòu)造與構(gòu)造地貌:B. 斷層:地塹與地壘上升巖塊(地壘):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如華山、廬山、泰山下沉巖塊(地塹):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斷層構(gòu)造上升巖塊(地壘):下沉巖塊(地塹):斷層構(gòu)造常見地質(zhì)構(gòu)造構(gòu)造類型形態(tài)特征(巖層新老關系)地貌未蝕侵

14、蝕后褶皺常形成高大山脈褶皺背斜巖層向上拱起(中心老,兩翼新)山嶺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向斜巖層向下彎曲(中心新,兩翼老)谷地槽部受擠壓,物質(zhì)堅實不易 斷層巖體發(fā)生破裂,并沿斷裂面兩側(cè)巖塊有明顯錯動、位移斷塊山,裂谷或海洋常見地質(zhì)構(gòu)造構(gòu)造形態(tài)特征地貌未蝕侵蝕后褶皺常形成高大山脈褶皺向斜構(gòu)造找水:背斜構(gòu)造找油、氣:在向斜位置鉆礦。利用斷層找水。斷層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建筑、工程隧道選址應避開斷層;斷層能加大地震裂度。隧道應選背斜、避向斜 (從結(jié)構(gòu)安全、排水、工程量考慮)水庫庫區(qū)應選向斜處向斜構(gòu)造找水:高三地理-復習-第三講世界陸地和海洋教學課件-(共50張PPT)地震與火山地震:成因 受力

15、斷裂或位移 能量釋放 地震波危害 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人類社會破壞受災程度分析 災害破壞力 (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 地質(zhì)結(jié)構(gòu)、預警機制、抵御能 力、防災減災意識、人口密度、 經(jīng)濟水平、交通條件防災減災 預警機制、防災減災 措施(工程建設、應急機制、 政策法規(guī))、意識宣傳、保險等B. 火山:知識體系同“A”地震:B. 火山:知識體系同“A”外力作用: 風化、侵蝕、搬運、堆積、 固結(jié)成巖對地表進行破壞,使地表趨于平緩流水、風力、冰川、海水外力作用: 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對地表進行破壞,使地表不同外力作用的類型、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類型形式地貌風化作用物理、化學和生物風化搬運作用一般沒有形成具體的地貌形態(tài)侵蝕作用流水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