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管的護理-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1.gif)
![胸腔引流管的護理-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2.gif)
![胸腔引流管的護理-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3.gif)
![胸腔引流管的護理-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4.gif)
![胸腔引流管的護理-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444b5ad9c2b01968c62b98f1b268713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胸腔引流管的護理 PPT胸腔引流管的護理 PPT 內 容 提 要2大家好 內 容 提 要2大家好胸膜腔解剖知識3大家好胸膜腔解剖知識3大家好4大家好4大家好胸膜腔獨特的生理特征 負壓是胸膜腔獨特的生理特征5大家好胸膜腔獨特的生理特征 負壓是胸膜腔獨特的生理特征5大家好胸內負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肺回縮力 B肺泡表面張力 C胸廓彈性阻力 D吸氣肌收縮 E胸膜腔漿液的內聚力A6大家好胸內負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6大家好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xù)保持安靜大家學習辛苦了,還是要堅持繼續(xù)保持安靜 負壓如何形成的呢?8大家好8大家好負壓形成與肺和胸廓的自然容積不同有關。01 胸廓的自然容
2、積大于肺的自然容積,因為兩層胸膜緊緊貼在 一起,所以從胎兒出生后第一次呼吸開始,肺即被牽引而始終處于擴張狀態(tài)。03在人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胸廓發(fā)育比肺快。02胸膜腔便受到兩種力的作用,一是使肺泡擴張的肺內壓;二是使肺泡縮小的肺回縮壓。腹膜腔內壓=肺內壓肺回縮壓049大家好負壓形成與肺和胸廓的自然容積不同有關。01 胸廓的自然容積大10大家好10大家好11大家好11大家好12大家好12大家好 胸腔積液是如何形成的呢?13大家好13大家好14大家好14大家好 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tài),稱為氣胸. 正常胸腔內沒有氣體,胸腔內出現氣體僅在三種情況下發(fā)生: 肺泡和胸腔之間形成破口 胸壁創(chuàng)傷產生與胸腔的
3、交通 胸腔內有產氣的微生物15大家好 氣體進入胸膜腔,造成積氣狀態(tài),稱為氣胸. 肺泡16大家好16大家好氣 胸 分 類17大家好氣 胸 分 類17大家好閉合性氣胸空氣進入胸腔肺縮小肺傷口閉合,肺泡不再進入胸腔18大家好閉合性氣胸空氣進入胸腔肺縮小肺傷口閉合,肺泡不再進入胸腔18 閉合性氣胸19大家好 閉合性氣胸19大家好開放性氣胸空氣進入胸膜腔肺縮小肺傷口不閉合吸氣空氣進入胸腔呼氣空氣排出胸腔縱隔擺動20大家好開放性氣胸空氣進入胸膜腔肺縮小肺傷口不閉合吸氣空氣進入胸腔縱21大家好21大家好22大家好22大家好張力性氣胸吸氣時空氣從肺破口處進入胸腔肺縮小呼氣時肺破口閉合胸腔內空氣不能排出胸腔壓力
4、急劇增高空氣進入皮下把心臟擠向對側23大家好張力性氣胸吸氣時空氣從肺肺縮小呼氣時肺破口閉合胸腔壓力空氣進24大家好24大家好 氣胸是如何判斷的呢25大家好 氣胸是如何判斷的呢25大家好26大家好26大家好胸腔閉式引流的目的27大家好胸腔閉式引流的目的27大家好自發(fā)性氣胸,肺壓縮大于50%者外傷性血、氣胸大量胸腔積液或持續(xù)胸腔積液,需徹底 引流,便于診斷和治療者膿胸早期徹底引流,有利于炎癥消散和促進肺復張開胸術后引流28大家好自發(fā)性氣胸,肺壓縮大于50%者外傷性血、氣胸大量胸腔積液或持物品準備換藥車(消毒物品,換藥包,敷貼,無菌手套)單腔中心靜脈導管治療巾肝素水約20ml縫合包/胸穿包水封瓶/普
5、通玻璃瓶生理鹽水輸血器局麻藥/鎮(zhèn)靜藥29大家好物品準備換藥車(消毒物品,換藥包,敷貼,無菌手套)29大家好引流管的位置安放LOREM IPSU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引流氣體一般選在鎖骨中線第2肋間或腋中線第3肋間插管 LOREM引流液體選在腋中線和腋后線之間的第68肋間插管LOREM30大家好引流管的位置安放LOREM IP
6、SUM Lorem ipsu引流的原理當胸膜腔內因積液或積氣形成高壓時,胸膜腔內的液體或氣體可排至引流瓶內。當胸膜腔內恢復負壓時,水封瓶內的液體被吸至引流管下端形成負壓水柱,阻止空氣進入胸膜腔。31大家好引流的原理當胸膜腔內因積液或積氣形成高壓時,胸膜腔內的液體或保證密閉性嚴格無菌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注意觀察并記錄拔管指征32大家好保證密閉性嚴格無菌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注意觀察并記錄拔管指征護理33大家好護理33大家好【護 理】 保持引流通暢 胸部水平下60100cm,禁高于胸部 管短咳嗽、深呼吸胸水回流感染 管長扭曲、增大呼吸道死腔不易引流 影響肺膨脹 翻身活動防止受壓、打折、扭曲、脫出 保
7、持通暢每1530分鐘擠壓一次 體位: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及時抬高床頭 34大家好【護 理】 保持引流通暢34大家好【護 理】更換引流瓶 必須先雙重夾閉引流管,以防空氣進入胸膜腔,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防止感染。放無菌生理鹽水500ml,并做好標記。更換過后記得打開夾閉的引流管。35大家好【護 理】更換引流瓶35大家好【護 理】觀察記錄引流液量: 開胸術后病人引流液的顏色變化為由深紅色轉為淡紅色或血清樣,以后逐漸趨于淡黃色。 正常者術后5小時內每小時少于100ml,24小時少于500ml。引流量100ml/h,應及時通知醫(yī)生給予相應處理。觀察記錄引流液的性質: 正常者術后引流液為淡紅色;引流液出現
8、綠色或咖啡色懷疑有吻合口瘺;引流液出現乳糜樣改變(米湯樣)患者為乳糜胸。36大家好【護 理】觀察記錄引流液量:36大家好【護 理】 搬動病人時應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以免瓶內 液體倒流,導致感染;對有氣體逸出的患者,需始 終保持引流管通暢,絕不可隨意夾管。健康宣教: A.講解胸腔引流管的重要性,目的。 B.指導病人及家屬在活動或搬動病人時注意保護 引流管;勿脫出、打折。 C.病人下床活動時,引流瓶應低于胸部水平;避 免引流瓶過高,瓶內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37大家好【護 理】 搬動病人時應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以免瓶內37脫管處理: 若引流管從胸腔滑脫,立即用手捏閉傷口處皮膚,消毒后用凡士林紗布封閉傷口,協(xié)助醫(yī)生做進一步處理。如引流管連接處脫落或引流瓶損壞,立即雙鉗夾閉胸壁導管,按無菌操作更換整個裝置。38大家好脫管處理:38大家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臨沂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資格考試內容有哪些
- 電瓶車撞車調解協(xié)議書(2篇)
- 電力售后服務合同(2篇)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課題能力提升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二年級教師下學期工作總結
- 一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 公司設計師工作總結
- 老師教研年度工作總結
- 入團申請書模板
- 公司員工培訓計劃方案
- 固廢運輸方案
- 醫(yī)療美容門診病歷
- 停車場管理外包服務合同
- 醫(yī)療健康-泌尿生殖系統(tǒng)外科疾病主要癥狀醫(yī)學課件
- 中國節(jié)能協(xié)會團體標準草案模板
- 招投標現場項目經理答辯(完整版)資料
- 大學開學第一課班會PPT
- 企業(yè)新春茶話會PPT模板
- 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臺賬
- DB15T 2058-2021 分梳綿羊毛標準
- (高職)銀行基本技能ppt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