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朝陽區(qū)一模語文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2016年朝陽區(qū)一模語文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年級第一次綜合練習(xí)語文試卷 20163本試卷共 8 頁,150 分??荚嚂r長 150 分鐘??忌鷦?wù)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題共 8 小題,共 26 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 18 題。材料一西游記中的金箍棒,某種意義上就是孫悟空的化身和符號。金箍棒什么樣?書上說:“二丈(一丈約 3.33 米)多長,斗來粗細,兩頭兩個金箍,中間一段烏鐵。”讓人費解的是這“兩個金箍”。箍的作用,是防止開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頭上戴的發(fā)箍。金箍棒中間是實心的“烏鐵”,裝兩個箍豈不多余?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進耳朵里,所

2、以叫“如意金箍棒”。它還有一個神奇的來歷,即它本來是大禹治水的時候“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也叫“定海神針”。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岸ń\深的一個定子”中兩個“定”字的意思不一樣。第一個“定”是“測定”的意思。古人用什么來測定水位深淺呢?淺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測?用一根繩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來量繩子的長度。古代的船上有這種東西,是船錨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岸ā薄绊帧薄皸拧?,應(yīng)該是同一個東西。寫法不同是因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頭做的叫“碇”,用木頭做的叫“椗”。我們從考古實物上,似乎看到了驚人的“巧合”。1983 年出土于福建晉江縣深滬灣的宋代椗

3、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鐵力木,長 7.57 米,兩頭寬分別為 37 厘米和 32 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當(dāng)。椗上有鐵箍的銹跡,寬7 厘米??脊湃藛T說,鐵力木雖然質(zhì)地堅密似鐵,但畢竟是木,又要長期泡在水里,鐵箍是為了增加整體強度、防止木材斷裂安裝的。這樣看來,金箍棒簡直就是這條椗子的翻版??!有一個民間傳說,更加強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聯(lián)系。傳說當(dāng)年鄭和下西洋,船隊經(jīng)過泉州灣時,適遇臺風(fēng),一時浪濤激涌。鄭和立即下令將一根“鎮(zhèn)海針”投入海中,風(fēng)浪頓時平息。這個傳說的緣起,是因為當(dāng)?shù)販\海處有一根巨大的錨桿插在泥里,漲潮的時候不見,落潮的時候才可見。傳說講的其實就是鄭和隨機應(yīng)變,下令拋錨,化險為夷。海船遇到臺風(fēng),

4、靠譜的做法是找個安全地方拋錨。民間把鄭和神化了,拋的錨也就化身為“鎮(zhèn)海針”了。不得不佩服寫出“定海神針”的這位作者的想象力:因為是棍子,所以能測水深;因為和水有關(guān),所以先歸大禹管,后歸龍宮管,而龍宮又是號稱藏寶的地方。作為全書最重要的道具,金箍棒就這樣被安排出不凡的來歷。這真是作家匠心獨具的功夫。不妨大膽推測一下,這位作者,恐怕和海洋、水運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因為不要說古代,即便是現(xiàn)代,海船上的各種工具,恐怕一般人也多不認識。只有見過這種東西的人,才編得出這樣的細節(jié)。(取材于李天飛李天飛講西游第三回)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對“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一句中的“定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5、定子”的“定”是名詞,定子是古時候的人用來測量水位深淺的一種工具。B定子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先沉入水中,再通過測量其長度得知水位深淺。C古代船上使用定子,后來演變?yōu)榇^,增加了使船只在水面上停穩(wěn)的功能。D“定子”也可寫作“碇子”“椗子”,“碇”“椗”都是左形右聲的形聲字。2第三段中“驚人的巧合”指的是什么?請簡要概括。(4 分) 3下列為“材料一”所擬的標題,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分)A金箍棒的“箍”B定海神針的“定”C金箍棒的演變 D金箍棒的原型材料二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本領(lǐng)非凡,出神入化??伤坏﹣G失了金箍棒,任憑有天大本領(lǐng),也難免赤手空拳之憂,只落得垂頭喪氣。有一句俗話叫“猢猻沒棒弄”,立時威

6、風(fēng)大減,活畫出他那嗒然若喪的神態(tài)??梢娺@根棒非同小可。自古英雄都有自己愛使的一件兵器,得心應(yīng)手,所向披靡。關(guān)云長的刀,李逵的斧哪里數(shù)得盡!但是卻單單讓孫大圣選取了一根“金箍棒”,端的是何緣故?它到底是什么樣子?是像今日戲臺上鍍鎳的金光閃閃兩頭有箍的圓棍兒一條嗎?這個棒究竟是什么呢?它果真是東海龍宮中的“定海神針”嗎?所謂“金箍棒”,“金”就是黃金、金屬,“箍”就是兩頭有箍。這就出現(xiàn)疑問了:那么厲害的一個棒還得靠箍,這個棒還結(jié)實嗎?我曾考證過,“金箍棒”原本是“荊觚棒”?!扒G”是一種荊條,這個東西最堅最硬;“觚”是觚楞,意思是棱角。中華最古的兵器叫做“殳”,就是用這種荊條做成的八角棒。這就是最早

7、的荊觚棒,跟“定?!逼鋵崨]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孫悟空的金箍棒又能降妖除怪呢?這跟桃木有關(guān)。古人認為桃木是辟邪的,現(xiàn)在我們過年貼的春聯(lián),最初的原型就是掛在大門左右的兩根桃木棒,做成荊觚棒的樣子,用以驅(qū)邪避怪。荊觚棒在民間傳說中訛了音,才變成了“金箍棒”。這還跟紅樓夢有點聯(lián)系。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上刻著“除邪祟”,說到這兒,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賈寶玉的通靈寶玉和孫悟空的金箍棒是一個老祖宗分下來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趣極了,這屬于我們的民俗學(xué)問。中華民族有許多獨特的風(fēng)俗習(xí)慣,其中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小說里面離不開民俗,我們重視、欣賞“四大名著”,原因復(fù)雜得很,但可以歸結(jié)為一句話:一定要加強對我們中

8、華民族基本的理念、知識、道德、觀念的了解,然后再讀這四大名著,就會左右逢源,更加明白其中的文化內(nèi)容。(取材于周汝昌金箍棒的本義)4根據(jù)“材料二”,下列關(guān)于金箍棒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英雄都有自己愛使的兵器,孫悟空本領(lǐng)非凡,全都靠金箍棒。B現(xiàn)在戲臺上的金箍棒,材質(zhì)、色澤和形狀,都與其原型不符。C金箍棒其實并沒有“箍”,如果真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結(jié)實了。D賈寶玉的通靈寶玉是從金箍棒演變而來的,都有辟邪的作用。5下列對“材料二”中加點的詞語,解說正確的一項是(2 分)A一旦:與阿房宮賦中“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中的“一旦”,意思相同。B嗒然若喪:“喪”讀“sn”,意思是死喪。C辟邪:“辟”與

9、“辟謠”的“辟”讀音和意思都相同。D左右逢源:貶義詞,形容辦事圓滑,在文中屬誤用。6“材料二”中的“猢猻沒棒弄”是歇后語的前半句,下列是其后半句的一項是( 2分)A坐不住 B空歡喜 C沒得耍了 D坐立不安材料三金箍棒是西游記中孫悟空使用的武器,同豬八戒的釘耙、沙和尚的寶杖、唐僧的袈裟一樣,是身份與性格的重要標記,更是一個具有多重象征意義的文化符碼。 金箍棒源于大禹治水的傳說。大禹作為治理洪魔的英雄,其行為體現(xiàn)著為天下太平而犧牲的精神,這說明金箍棒本質(zhì)上蘊藏著定乾坤、安天下的天性,體現(xiàn)著人們消災(zāi)、安居的愿望,這決定了它向善的價值取向。其次,金箍棒全名“如意金箍棒”,體現(xiàn)著中華文化中萬事如意的心理

10、訴求,也暗示了對自由的渴望。孫悟空是一個石破而生的自然之子,他天生的自由個性與金箍棒相結(jié)合,使他獲得了話語權(quán),要與玉帝爭天庭,表達了當(dāng)時的人們要求自由、反抗專制的愿望,顯示了自由精神的寶貴。此外,被唐僧收為徒弟后,孫悟空運用金箍棒,一路除妖伏魔,這時的金箍棒轉(zhuǎn)變?yōu)槌┌擦嫉氖侄?,實現(xiàn)社會公平和諧理想的法寶。金箍棒是孫悟空的法寶,而套在他頭上的緊箍卻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一件令他苦惱的法器。兩件器物集于一身,一個張揚自由精神和世俗欲望,一個束縛自由,壓抑欲望,兩股相反的力量同在一體。作者為什么要構(gòu)思出這么一個限制自由個性的法器呢?從作者的態(tài)度看,他對反叛與自由精神的頌揚是有所保留的,他意識到無限制的權(quán)

11、力與欲望膨脹會擾亂社會秩序,會動搖社會基礎(chǔ),金箍棒的威力不應(yīng)無限放縱,而當(dāng)受規(guī)約。于是他巧妙地設(shè)置了“緊箍咒”,借唐僧之口管束住了孫悟空?!凹扔邪?,何有咒?”這恰是西游記的深意所在,作者通過金箍棒和緊箍咒這對相輔相成的象征符號,表達了一種辯證的思考:個人自由和權(quán)力欲望不可任意泛濫,應(yīng)當(dāng)受到限制。歸根到底,棒咒同體的設(shè)置,主要反映了中國文化的主導(dǎo)意識“和合”文化意識。中國文化講求中和、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強調(diào)多元的和諧、異質(zhì)的協(xié)調(diào)、對立的消解?!敖鸸堪簟焙汀熬o箍咒”二者的運用都要有一個適宜的度,才能有和諧社會,太平盛世,這符合中華文化的總體價值取向。(取材于楊中舉金箍棒與緊箍咒:一對多重文化象征

12、符碼)7根據(jù)“材料三”,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 分)A西游記中的武器,既是人物身份性格的重要標記,也是具有多重象征意義的文化符碼。B“如意金箍棒”中“如意”二字,蘊含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表達了追求自由、反抗專制的理想。C金箍棒象征自由,緊箍象征束縛,兩件器物集于孫悟空一身,反映了他對自由的矛盾態(tài)度。D“既有棒,何有咒?”一句與三國演義中的“既生瑜,何生亮?”一樣,表達了相同的情感。8關(guān)于金箍棒的起源,“材料一”與“材料二”作者觀點不同。你贊同哪種觀點?請根據(jù)以上三個材料簡要說明理由。(6 分)二、本大題共 6 小題,共 25 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題。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為政于

13、國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使能為政也?!辟t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務(wù)在于眾賢。曰:“然則眾賢之術(shù)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眾其國之賢良之士,必將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后國之良士將可得而眾也?!惫胖ネ踔疄檎?,言曰:“不義【甲】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笔且試毁F親近者聞之,皆以失其所恃而為義,而國 之遠者聞之,皆以上舉義不辟遠而為義。逮至遠鄙郊外之臣、門庭庶子、國中之眾、四鄙之民聞之,皆競為義,則國之賢者眾矣。賢者之治國也,國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實而

14、萬民富。古之圣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國之賢者,高與之爵,厚與之祿,重與之令。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重,則民不畏。舉三者授之賢者非為賢賜也欲其事之成故當(dāng)是時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定賞量功而分祿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人人思賢也。今王公大人亦欲效古人,以尚賢使能為政,然高與之爵而祿不從也。夫高爵【乙】無祿,民不信也。民不信,豈能親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貨者,不能分人以祿?!笔聞t不與,祿則不分,天下之賢人將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側(cè)哉?若賢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側(cè),則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為政乎國家,則賞必不當(dāng)賢,而罰亦必不至

15、暴。茍賞不當(dāng)賢而罰不至暴,則為賢者不勸,而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則盜,守城則倍,君有難則不死,出亡則不從。故圣王以尚賢使能為政。尚賢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取材于墨子尚賢)9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 分)10下列選項中的加點字,與例句中的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4 分)例:有能則舉之A一舉成名 B舉一反三 C舉國同慶D唯才是舉例:事則不與A患難與共 B與人為善 C欲取先與D與時俱進11根據(jù)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兩處分別加入虛詞,意思正確的一項是(3 分)A甲:且 乙:而 B甲:則 乙:而C甲:且 乙:則 D甲:則 乙:則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16、(3 分)A文章開頭以設(shè)問形式從反面提出治理國家要重用賢能的人。B墨子認為要給予賢能的人足夠的財富、地位、禮遇、榮譽。C墨子認為當(dāng)時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賢才,身邊都是不肖之徒。D文中以“古之圣王”與“今王公大人”做出了鮮明的對比。13請把最后一段中畫線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6 分)14文章結(jié)尾說:“尚賢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蹦诱J為,重用賢能的人對百姓有好處。請根據(jù)文意概括,重用賢能的人對百姓有哪些好處。(4 分)三、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17 分。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 1518 題。喜遷鶯晉師勝淝上【1】李綱【2】長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壯,索虜豈能吞噬!阿堅百萬南

17、牧,倏忽長驅(qū)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容頤指。奇?zhèn)?!淝水上,八千戈甲,結(jié)陣當(dāng)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fēng)靡。夜聞數(shù)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專美! 【注釋】【1】晉師勝淝上: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zhàn)”。前秦的苻堅以百萬之師犯晉,東晉謝安指揮八千軍士在淝水抗擊,并大獲全勝。【2】李綱: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周雅:指詩經(jīng)中贊頌周宣王戰(zhàn)功的詩篇。15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本詞開篇寫景,描寫長江白浪濤濤,奔騰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線。B“破強敵”三句寫謝安指揮若定,從容不迫,對部下頤指氣使,十分嚴厲。C“結(jié)陣當(dāng)蛇豕”中

18、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豬,在這里比喻兇殘的敵人。D“延晉祚,庇烝民”寫東晉在淝水取得勝利,使國運延續(xù),人民得到庇護。16下列詩句中的“鶴”,與“夜聞數(shù)聲鳴鶴”中的“鶴”所表達的意境相同的一項是(3 分)A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詩經(jīng)小雅鶴鳴)B聞鶴唳而心驚,聽胡笳而淚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賦)C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唐崔顥黃鶴樓)D夜鶴曉猿時復(fù)聞,寥寥長似耿離群。(宋林逋山中寄招葉秀才)17前人評這首詞:“于宋廷有良史之鑒也。”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作者寫“淝水之戰(zhàn)”有何用意。(5 分)18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6 分)古詩文中 經(jīng)常 會寫前 代的 人 和事 。劉 禹錫 陋室 銘

19、中 的“”,是以古代明賢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用陳后主荒淫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統(tǒng)治者;陸游書憤中用“”兩句,既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意,更抒發(fā)了報國無門的慷慨悲涼。,”,四、本大題共 6 小題,共 22 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鄉(xiāng)魂一倘若你生長在故鄉(xiāng),那份鄉(xiāng)情鄉(xiāng)戀牽腸掛肚自不必說;倘若你出生在異地他鄉(xiāng),你對它的印象與情感都是從長輩那里間接獲得的,對故鄉(xiāng),你又是怎樣一種感覺?數(shù)年前,我應(yīng)邀與幾位作家南下訪游,依主人安排,途經(jīng)寧波一日。車子一入寧波,大家還在嘻哈交談,我卻默然不語,臉貼車窗,使勁向外張望著,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鄉(xiāng)勾掛一起。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心里的故鄉(xiāng)原是空空的。我對自己產(chǎn)

20、生了懷疑,面對祖父與父親的出生地,為何毫無感應(yīng)?啊,故鄉(xiāng)原本只是我的一個符號籍貫!我不是“回”故鄉(xiāng),而是“來”故鄉(xiāng),第一次。我渴望與故鄉(xiāng)擁抱和共鳴,但我不知道與故鄉(xiāng)的情感怎樣接通。好似一張琴閑在那兒,誰來彈響?怎么彈響?二下車在街上走走,來往行人的寧波話一入耳,意外地有種親切感,透入心懷,驅(qū)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我很笨,一直沒從祖父和父親那里學(xué)會寧波話。但這特有的鄉(xiāng)音仿佛是經(jīng)常掛在人們嘴邊的家鄉(xiāng)的民歌,伴著我的童年、少年。那時,來串門看望祖父的爺爺奶奶們,大都用這種話與祖父交談。父親平時講普通話,逢到此時便也用這種怪腔怪調(diào)插言談話,好像故意不叫 我聽懂,氣得我噘起小嘴抗議。那些老爺爺老奶奶們便

21、逗我,哄我,依然還說那種難懂的寧波話這曾經(jīng)讓我又氣又恨的寧波話,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時的咒語,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滅的舊情、把對祖父與父親那些活生生的感覺,全都召喚回來,逼真地如畫一般地復(fù)活了?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師為我們講述這座古寺的經(jīng)歷。他地道的寧波口音,使我如聽外語,全然不懂。我便仔細去端詳這法師的儀容,竟然發(fā)現(xiàn)他與祖父模樣很像:布衣布襪,清瘦身軀,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頭頂中央有個微微隆起的尖兒。北方大漢剃了光頭,見棱見角,或圓或平;寧波人歇頂后,頭頂正中央便顯露出這個尖兒來,青亮青亮,仿佛透著此地山水那種聰秀靈氣。我覷起眼睛再感覺一下,簡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說話!祖父喜歡用薄胎細

22、瓷的小碟小碗吃飯。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須先用鐵鍋炒過。他從不叫我吃他的飯,因為炒過的米少了養(yǎng)分。寧波臨海,這里的人吃起海鮮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絕后,滿滿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幾翻,伴隨著吱吱的吸吮聲,再吐出來便都是玲瓏精巧的空殼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請,祖父總會令人驚嘆又神氣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兒呢?我心頭情感一涌,忽然張開眼睛,想對老法師大喊一聲:爺爺!奇怪,祖父是在我十歲那年去世的,三十年過去了,什么緣故使我隔著歲月煙塵,如此動情地呼叫他呢?是我走到故鄉(xiāng)來了,還是故鄉(xiāng)已悄然走進我的心中?三前兩年,我去新加坡參加一個會議。忽有十幾位上了年紀的華僑同胞到

23、賓館來訪,見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寫一個“馮”字。原來是此地馮氏宗親會的成員。華人在海外,組織各種同鄉(xiāng)同族會,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膽。每每同鄉(xiāng)同族人有了難題,便一齊合力解助;若同鄉(xiāng)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賀。一位馮姓長者對我說:“你是咱馮家的驕傲啊!”我看見坐在側(cè)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識,心有所動,問道:“您家鄉(xiāng)在哪兒?”“寧波?!彼婚_口,便帶著很重的鄉(xiāng)音。我聽了,隨即說:“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寧波?!彼R上叫起來:“現(xiàn)在就是一家,我們好近呀!”隨即急渴渴向我打聽故鄉(xiāng)的情形。多虧我頭年途經(jīng)故鄉(xiāng),有點見聞,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邊聽我講,一邊忽而大發(fā)感慨:“全都不一樣

24、了,不一樣了”忽而沖動地站起來,手一指叫著:“那是我去捉過魚的地方!”然后逼我講出更多細節(jié),仿佛直要講得往事重現(xiàn)才肯作罷。這老鄉(xiāng)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對面拼命問,使勁聽??上抑辉诠枢l(xiāng)停了一天,說不出更多見聞。但我發(fā)現(xiàn),我隨便扯些街道的名稱、舊樓的式樣、蔬菜的種類,他也都視如天國珍聞,引發(fā)他一串串的問題、感嘆或驚叫。他脫口吟道:“?!蔽腋械焦枢l(xiāng)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屬于它的人們,不管背離它多久多遠。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轉(zhuǎn)換話題,那些人卻笑瞇瞇擺手說:“不礙事,你再給他多講講吧”他們高興這樣旁聽,直聽得臉上全都散發(fā)出微醺的神氣,好像與我的這位老鄉(xiāng)分享著一種特殊的

25、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鄉(xiāng)戀。此時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間,張張陌生的面孔埋藏著遙遠的親切。我想象著在哪里曾與他們相關(guān)相連,唐宋還是秦漢?我想起在黃河邊望著它煙云迷漫、波光閃耀的來處,幻想著它萬里之外那充滿魅力的源頭。同種同族,同鄉(xiāng)同姓,有一種血脈相通的源頭感。 有著共同源頭的人,身上必定潛在著一個共同的生命密碼,神秘地相牽。(取材于馮驥才的同名散文)19下列對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3 分)A初次來到寧波,作者卻毫無心靈感應(yīng),他不禁對自己的故鄉(xiāng)產(chǎn)生了懷疑。B作者兒時覺得寧波話怪腔怪調(diào),到故鄉(xiāng)后,卻覺得鄉(xiāng)音入耳,格外好聽。C對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鄉(xiāng)情愈發(fā)強烈了。D作者

26、對故鄉(xiāng)寧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見聞來應(yīng)付海外同鄉(xiāng)急切的打探。20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語句,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分)A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B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C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今時明月他鄉(xiāng)客,舊地故人往日情21下列文中畫線的詞語中,加點詞的運用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 分)A牽腸掛肚 B慈眉善眼 C可剖肝膽D血脈相通22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為什么強調(diào)自己不是“回”故鄉(xiāng),而是“來”故鄉(xiāng)?(3 分)23本文第二部分中詳細描寫了天童寺的老法師,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6 分)24本文結(jié)尾寫道:“有著共同源頭的人,身上必定潛在著一個共同的生命密碼,神秘地相牽?!闭堈?wù)?/p>

27、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 分)五、本大題共 2 小題,共 60 分。25微寫作(10 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 150 字。高三學(xué)生小李非常熱愛文學(xué),語文考試成績卻一直不理想;他對英語興趣一般,但考分卻總能名列前茅。對報考大學(xué)時選擇文學(xué)專業(yè)還是英語專業(yè),小李猶豫不定。作為他的好朋友,請你為他提一些有幫助的建議。文學(xué)評論中有“性格即命運”的觀點,意思是人物的性格決定了人物的命運。請從下列文學(xué)作品人物中任選一位,簡要分析其主要性格特點與命運的關(guān)系。林沖(水滸傳)阿 Q(吶喊阿 Q 正傳)老葛朗臺(歐也妮葛朗臺)請以“花兒開了”為開頭,續(xù)寫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詩。26作文(50

28、 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不少于 700 字。胡雙錢是中國大型商用飛機制造首席鉗工,他在 35 年里親手加工過數(shù)十萬個精密零件,沒出現(xiàn)過一個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來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現(xiàn)代化數(shù)控車床加工出來的零件。王津是故宮文物鐘表修復(fù)師,他修了大半輩子鐘表,數(shù)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時,修好一座鐘表要花上他好幾年時間,每個零件都要經(jīng)過反復(fù)調(diào)校,不能有一絲一毫誤差。孟劍鋒是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鏨刻師,他鏨刻的“純銀絲巾果盤”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斷改進鏨刻工具,反復(fù)實驗,不允許有一丁點瑕疵。 這些人身上,都體現(xiàn)出了可貴的“工匠精神”。對于“工匠精神”,

29、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金箍棒是孫悟空的法寶,給孫悟空增添了無窮威力。在西天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用它降妖除怪,掃平了重重阻礙。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有形的或無形的“金箍棒”?它是什么?它曾給你帶來過怎樣的經(jīng)歷與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2016 高三朝陽一模 語答案文 2016.4一、1. B2.“驚人的巧合”指的是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和金箍棒描寫極為相像。(1 分)金箍棒長度為兩丈,即約 6 到 7 米,宋代椗子長度為 7.57 米,長度相若;金箍棒粗細如斗,宋代椗子兩頭寬 37 厘米和 32 厘米,和古代斗大小相當(dāng)。(1 分)出土的宋代椗子上有鐵箍的銹跡,和金箍棒兩頭的兩個金箍是相似的。(1 分)金箍棒兩個金箍中間是烏鐵,重量大,宋代椗子材料是鐵力木,質(zhì)地堅密似鐵。(1 分)3. D4. B5. A6. C7. B8. 答案示例:金箍棒的原型,材料一認為是椗子,材料二認為是“荊觚棒”,我認為材料一/二說得好。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具有多重象征意義的文化符碼。贊同材料一。金箍棒源于“椗子”。從外形上看出土文物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