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相色譜法1分解課件_第1頁
氣相色譜法1分解課件_第2頁
氣相色譜法1分解課件_第3頁
氣相色譜法1分解課件_第4頁
氣相色譜法1分解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十章 氣相色譜法第一節(jié) 概述以氣體為流動相的色譜法稱為氣相色譜法(gas chromatography; GC)。1氣相色譜法的分類氣相色譜法屬于柱色譜法。按固定相的物態(tài)可分為 氣一固色譜法(GSC) 氣一液色譜法(GLC) 按柱的粗細和填充情況可分為 填充柱色譜法,固定相填充在金屬或玻璃管中 毛細管柱色譜法, (內(nèi)徑0.01至0.75mm),可進一步分為開管毛細管柱、填充毛細管柱等。第二十章 氣相色譜法第一節(jié) 概述按分離機制,可分為 吸附色譜法(氣一液色譜法) 分配色譜法(氣一固色譜法多屬于吸附色譜法,固定 相為分子篩時,分離是靠分子大小差異及吸附兩種 作用。2氣相色譜法的一般流程載氣由

2、高壓氣瓶供給,經(jīng)壓力調節(jié)器降壓,經(jīng)凈化器脫水及凈化,由穩(wěn)壓閥調至適宜的流量而進入色譜柱,經(jīng)檢測器流出色譜儀。待流量、溫度及基線穩(wěn)定后,即可進樣。液態(tài)樣品用微量注射器吸取,由進樣器注入,氣態(tài)樣品可用六通閥或注射器進樣,樣品被載氣帶入色譜柱。按分離機制,可分為圖201氣相色譜儀示意圖1.載氣瓶2.壓力調節(jié)器(a.瓶壓,b.輸出壓力) 3.凈化器4.穩(wěn)壓閥5.柱前壓力表 6.轉子流量計7.進樣器8.色譜柱9.色譜柱恒溫箱10.餾分收集口(柱后分流閥) 11.檢測器12.檢測器恒溫箱13.記錄器14.尾氣出口圖201氣相色譜儀示意圖3氣相色譜法的特點優(yōu)點 分離效能高 選擇性好 靈敏度高 樣品用量少 分

3、析速度快(幾秒至幾十分鐘) 應用廣弱點 受樣品蒸氣壓限制對于揮發(fā)性較差的液體、固體,需采用制備衍生物或裂解等方法,增加揮發(fā)性。據(jù)統(tǒng)計,能用氣相色譜法直接分析的有機物約占全部有機物的20。3氣相色譜法的特點4氣相色譜法的應用氣相色譜法是從1952年才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分離分析方法。最早是用于分離分析石油產(chǎn)品,目前已廣泛用于石油化學、化工、有機合成、醫(yī)藥、生物化學、食品分析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領域。在藥物分析中,氣相色譜法已成為有關物質檢查、原料藥和制劑的含量測定、中草藥成分分析、藥物的純化、制備的一種重要手段。4氣相色譜法的應用氣相色譜理論 熱力學理論從相平衡觀點來研究分離過程,以塔片理論 為代表 動力

4、學理論從動力學觀點來研究各種動力學因素對柱效的影響,以 Van Deemter方程式為代表。一、基本概念1色譜峰(流出峰) 由電信號強度對時間作圖所繪制的曲線稱為色譜流出曲線。流出曲線(后圖)上的突起部分稱為色譜峰。正常色譜峰為對稱形正態(tài)分布曲線,曲線有最高點,以此點的橫坐標為中心,曲線對稱地向兩側快速、單調下降。第二節(jié) 基本理論氣相色譜理論第二節(jié) 基本理論圖202 流出曲線(色譜圖)圖202 流出曲線(色譜圖) 拖尾峰(tailing peak):前沿陡峭,后沿平緩 前延峰(leading peak):前沿平緩,后沿陡峭對稱因子或叫拖尾因子fS(Symmetry factor) 見下圖fs=

5、W0.05h2A = (AB)2A (201)圖203 對稱因子的求算0.95 fs 1.05:對稱峰fs1.05:拖尾峰。 一個組分的色譜峰可用三項參數(shù)即峰高或峰面積(用于定量)、峰位(用保留值表示、用于定性)及峰寬(用于衡量柱效)說明。 拖尾峰(tailing peak):前沿陡峭,后沿平緩圖22基線 在操作條件下,沒有組分流出時的流出曲線稱為基線。穩(wěn)定的基線應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基線反映儀器(主要是檢測器)的噪音隨時間的變化。3保留值(滯留值) 是色譜定性參數(shù)。(1)保留時間(retention time, tR):從進樣開始到某個組分的色譜峰頂點(柱后某組分出現(xiàn)濃度極大)的時間間隔

6、。(2)死時間(dead time, t0):分配系數(shù)為零的組分的保留時間稱為死時間。通常把空氣或甲烷視為此種組分,用來測定死時間。2基線 (3) 調整保留時間(adjusted retention time, ):某組分由于溶解(或被吸附)于固定相,比不溶解(或不被吸附)的組分在柱中多停留的時間稱為調整保留時間,又稱為校正保留時間。調整保留時間與保留時間和死時間有如下關系: tRtRt0 (202)在實驗條件(溫度、固定相等)一定時,調整保留時間僅決定于組分的性質 (調整保留時間是實驗條件的函數(shù)) ,因此調整保留時間是定性的基本參數(shù)。(3) 調整保留時間(adjusted retentio(

7、4) 保留體積(retention volume, VR):從進樣開始到某個組分在柱后出現(xiàn)濃度極大時,所需通過色譜柱的載氣體積 。對于正常峰, VR為該組分的 12量被帶出色譜柱時所消耗的載氣體積。 VR與tR和載氣流速(Fc,mlmin)有如下關系: VRtR Fc (203)對一定tR的物質,VR與載氣流速無關。(5) 死體積(dead volume, V0):由進樣器至檢測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間稱為死體積,包括進樣器至檢測器間各導管的容積、色譜柱中固定相顆粒間間隙、及檢測器內(nèi)腔容積的總和。死體積與死時間和載氣流速有如下關系:V0t0 Fc (204)死體積大,色譜峰擴張(展寬),

8、柱效降低。死時間相當于載氣充滿死體積所需的時間。(4) 保留體積(retention volume, VR)(6)調整保留體積(VR):由保留體積扣除死體積后的體積 VRVR V0 =tR Fc (205)VR與載氣流速無關,是常用的色譜定性參數(shù)之一。(7)保留指數(shù)(I):把組分的保留行為換算成相當于正構烷烴的保留行為,又稱Kovats指數(shù),定義式如下: (206)Ix為待測組分的保留指數(shù),Z與Zn為正構烷烴對的碳原子數(shù)。n可為1、2,通常為1。多數(shù)同系物每增加一個CH2,保留指數(shù)約增加 100,較少例外。乙酸正丁酯在Apiezon L柱上的保留指數(shù)見書上例子保留指數(shù)與分子結構有關,因此是常用

9、的定性參數(shù)。(6)調整保留體積(VR):4色譜峰區(qū)域寬度 是色譜柱柱效參數(shù)。(l)標準差(s):s 為正態(tài)分布曲線上兩拐點間距離之半。在色譜中,s 的大小表示組分被帶出色譜柱的分散程度,s 越小,柱效越高。在tR+s 及tRs 間的面積為峰面積的68.3,即流出組分量為該組分總量的68.3%。對于正常峰,s 為0.607倍峰高處的峰寬之半。證明如下: (207)式(207)為標準正態(tài)分布方程式,用于描述色譜峰。當X=0時,f(X)為峰高。將X=0代入上式,則f(X)=0.3989。拐點在X=+s及s處。將X=+s及s 代入(207)式,f(X)=0.2420。因為峰高h為0.3989,0.24

10、20相當于 0.607h,因此拐點在峰高的0. 607倍處。由于 0. 607 h不好測量,故區(qū)域寬度還常用半峰寬描述(圖204)。4色譜峰區(qū)域寬度 是色譜柱柱效參數(shù)。圖204 色譜峰帶寬圖204 色譜峰帶寬(2)半峰寬(peak width at half height;W1/2或Y1/2):峰高一半處的峰寬稱為半峰寬,又稱為半腰寬及半寬度等。W1/2=2.355s(3)峰寬(peak width; W):通過色譜峰兩側的拐點作切線,在基線上的截距稱為峰寬,或稱基線寬度,也可用Y表示。 W=4s 或W=1.699W1/2 (209)W1/2與W都是由s 派生而來的,除用它們衡量柱效外,還用它

11、們計算峰面積。(2)半峰寬(peak width at half heig5.相平衡參數(shù) 色譜過程是相平衡過程。常用的相平衡參數(shù)有分配系數(shù)(K)及容量因子(k),分配系數(shù)與保留時間的關系如式(186)所示。由式(186)、(194)及式(202)可得:tR / t0 = k (2010)式(2010)說明k表示組分在色譜柱中多停留的時間與死時間的倍數(shù),k大則保留時間長。在第18章中已經(jīng)介紹,分配系數(shù)不等是分離的前提,用容量因子表示則更方便。 DtRt0(kAkB)容量因子k與柱效參數(shù)及定性參數(shù)密切相關,而且比分配系數(shù)易于測定,在色譜分析中一般都是用容量因子代替分配系數(shù)。因此,容量因子是最重要的

12、色譜參數(shù)之一。 5.相平衡參數(shù) 二、等溫線在一定溫度下,某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間分配達到平衡時,該組分在兩相中濃度的關系曲線稱為等溫線(isotherm)。等溫線有線性和非線性兩種,如圖205所示。圖205等溫線與色譜峰形線性等溫線是一理想等溫線,表示固定相的活性中心未被溶質所飽和,分配系數(shù)K是一個定值,與溶液中溶質濃度無關。當流動相保持恒速向前移動時,溶質區(qū)帶向前移行速度亦恒定,得到的流出曲線為一對稱的正態(tài)分布曲線,如圖205中a。二、等溫線圖205等溫線與色譜峰形線性等溫線是一理想等溫非線性等溫線: 凸形等溫線產(chǎn)生拖尾峰,如圖205中的b 凹形等溫線產(chǎn)生前延峰,如圖205中的c當固定相表面

13、具有活性不同的活性中心時,溶質分子將首先占據(jù)活性強的中心。強活性中心被飽和后,一部分溶質分子將與弱活性中心作用。結果使分配系數(shù)K隨著溶質濃度的增加而減小,形成凸形等溫線。在洗脫過程中,保留在強吸附中心上的低濃度區(qū)的溶質分子較難被洗脫,因此常產(chǎn)生拖尾峰。有時固定相具有多種保留機制的活性中心,當溶質濃度增加時,保留機制也可能發(fā)生變化,從而產(chǎn)生不對稱色譜峰。如果高濃度時的保留機制的分配系數(shù)K比低濃度時大,就形成凹形等溫線,而產(chǎn)生前延峰。非線性等溫線:從圖205還可以看到,無論凸形或凹形等溫線在低濃度范圍內(nèi)都趨于一條直線。當溶質濃度降低至等溫線線性范圍內(nèi),流出曲線就近似于正常峰。因此在色譜分析中,應注

14、意控制溶質的量(進樣量),以獲得正常色譜峰,防止拖尾峰等不對稱峰的產(chǎn)生。從圖205還可以看到,無論凸形或凹形等溫線在低濃度范圍內(nèi)塔板(塔片)理論是把色譜柱看作一個分餾塔,在每個塔板間隔內(nèi),樣品混合物在氣液兩相中達到分配平衡。經(jīng)過多次的分配平衡后,分配系數(shù)小的組分(揮發(fā)性大的組分)先到達塔頂(先流出色譜柱)。由于色譜柱的塔板相當多,因此分配系數(shù)的微小差別,即可獲得很好的分離效果。(一)基本假設組分被載氣帶入色譜柱后在兩相中分配,由于流動相移動較快,組分不能在柱內(nèi)各點瞬間達到分配平衡。但塔板理論假定:(下頁)三、塔板理論塔板(塔片)理論是把色譜柱看作一個分餾塔,在每個塔板間隔內(nèi) 1.在柱內(nèi)一小段高

15、度H內(nèi),組分可以很快在兩相中達到分配平衡。H稱為理論塔板高度(height equivalent to a theoretical plate),用 HETP或 H表示。 2.載氣通過色譜柱不是連續(xù)前進,而是間歇式的,每次進氣為一個塔板體積。3.樣品和新鮮載氣都加在第0號塔板上,且樣品的縱向擴散可以忽略。4.分配系數(shù)在各塔板上是常數(shù)。 1.在柱內(nèi)一小段高度H內(nèi),組分可以很快在兩相中達到分配平(二) 二項式分布根據(jù)塔板理論的假設,可以用二項式定理來計算各塔板中組分的濃度。設一個組分A,分配系數(shù)為 2,進入 0號塔板并達到分配平衡后,固定相和載氣中含溶質分別為0.667(p)和0.333(q)。進

16、氣一次后,原第0號塔板中載氣及其中溶質進入第1號塔板,停止進氣。組分在第0號及第1號塔板內(nèi)重新達到分配平衡。進氣N次后,在各塔板內(nèi)溶質含量的分布符合二項式的展開式,故稱為二項式分布。即:(pq)N1 (2011)(二) 二項式分布用二項式定理計算進氣三次后各塔板內(nèi)的溶質含量: (pq)3 = p33p2q3pq2十q3將q=0.667;q=0.333代入: (0.6670.333)3 = 0.2970.4440.2220.037 = l 塔板號: 0 1 2 3所計算出的四項數(shù)分別是第0、l、2及3號塔板中的溶質分數(shù)。進氣N次后第r號塔板中的含量NXr,可由下述通式求出: (2011)用二項式

17、定理計算進氣三次后各塔板內(nèi)的溶質含量: 00.050.10.150.20.250.3123456789101100.0050.010.0150.020.0250.03020406080100120進入第10塊塔板后進入第100塊塔板后進入第1000塊塔板后K = 100.050.10.150.20.250.31234567800.050.10.150.20.250.312345678910進入第10塊塔板后進入第100塊塔板后進入第1000塊塔板后K = 2810-177210-156310-141210-128410-117710-107110-97510-89410-81710-741 1

18、0-320210-333210-347610-362110-377210-393510-411410-430510-451110-47100.050.10.150.20.250.31234567800.050.10.150.20.250.30.350.40.451234567891011進入第10塊塔板后進入第100塊塔板后進入第1000塊塔板后K = 1000.0050.010.0150.020.0250.0302040608010012000.050.10.150.20.250.30.350.40氣相色譜法1分解課件(三) 正態(tài)分布用二項式定理計算溶質在各塔板的分布,繪制的流出曲線為不對稱

19、的二項式分布曲線(圖206)。色譜柱塔板數(shù)在103以上,流出曲線趨于正態(tài)分布曲線,因此可用正態(tài)分布方程式來討論流出曲線上組分濃度(C)與時間(t)的關系: (2013)式(2013)稱為流出曲線方程式,也稱高斯方程式。式中s為標準差,tR為保留時間,C為任意時間t時的濃度,C0為峰面積A,即組分的總量(錯)。(三) 正態(tài)分布當t=tR時,式(2013)中e的指數(shù)為零,此時濃度最大,用Cmax表示。Cmax即流出曲線的峰高,也可用h表示。將h及W1/2=2.355s代入式(2014)得: Al.065WI2h (2015)將式(2014)代入式(2013)得: (2016)式(2016)為流出曲

20、線方程式的常用形式。由此式可知:不論tt0或tt0時,濃度C恒小于Cmax。C隨時間t向峰兩側對稱下降,下降速率取決于s,s 越小,峰越銳。當t=tR時,式(2013)中e的指數(shù)為零,此時濃度最大(四) 理論塔板高度和理論塔板數(shù)理論塔板高度(H)和理論塔板數(shù)(n)都是柱效指標。由于s 的大小是柱效高低的反映,因此將理論塔板高度定義為每單位柱長(L)的方差s2 () 。即:H=s2L (2017)理論塔板數(shù)為: n= LH (2018)在實驗中,理論塔板數(shù)由峰寬和保留時間計算: (2019) 或者 或 (2020)(四) 理論塔板高度和理論塔板數(shù)從(2017): H=s2L 及(2018): n

21、= LHn = s 2/L2從(2020):n = tR 2/L2所以:s = tR (?) 從(2017): H=s2L 及(2018): n= 由上式可以說明相對于保留時間s 或W1/2越小,色譜柱的塔板高度越小,柱效越高。若用tR代替tR計算塔片數(shù),稱為有效理論塔板數(shù)(nef),求得塔板高度為有效理論塔板高度(Hef)。例在柱長2m、5阿皮松柱、柱溫100C、記錄紙速為2.0cmmin的實驗條件下,測定苯的保留時間為1.5min,半峰寬為0.20cm。求理論塔板高度。由上式可以說明相對于保留時間s 或W1/2越小,色譜柱的塔四、 Van Deemter方程式Van Deemter方程式主

22、要說明使色譜峰擴張而降低柱效的因素。雖然塔板理論在解釋流出曲線的形狀、濃度極大點的位置及評價柱效等方面是成功的,但由于它的某些假設與實際色譜過程不符: 如組分在塔板內(nèi)達到分配平衡(沒有時間達到平衡) 縱向擴散可以忽略(存在著濃度梯度) 沒有指出與影響柱效的主要因素(載氣流速)的關系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用塔板高度H對載氣流速u作圖為曲線。其最低點所對應的塔板高度最小(H最小),柱效最高,此時的流速稱為最佳流速(u最佳)。Hu曲線如下圖所示。四、 Van Deemter方程式圖207 塔片高度一流速曲線1. Bu2. Cu 3. A圖207 塔片高度一流速曲線Van Deemter從動力學理論研究了使色

23、譜峰擴張、影響塔板高度的因素,提出了Van Deemter方程式: H =A+Bu+Cu (2021)H(cm)為塔板高度, A(cm) 、B(cm2/s)及C (s)為常數(shù)。 u (cm/s)為載氣線速。uL/t0,L(cm)為柱長,t0(s)為死時間。上式說明:在u一定時, H與 A、B及C三個常數(shù)有關。用 Van Deemter方程式可以解釋塔板高度一流速曲線。在低流速時(0u最佳之間), u越小,B/u項越大,Cu項越小。此時,Cu 項可以忽略,B/u項起主導作用,u增加則H降低,柱效增高。在高流速時(uu最佳),u越大,Cu越大,B/u越小。這時Cu項起主導作用,u增加,H增加,柱效

24、降低。Van Deemter從動力學理論研究了使色譜峰擴張、影響以下討論影響塔片高度的其他因素:1.渦流擴散 (eddy diffusion)常數(shù)A稱為渦流擴散項。 (2022)l 為填充不規(guī)則因子,dp為填料(固定相)顆粒的直徑。填充越不均勻,l越大。根據(jù)式(2022),dp越小越好,但太小,則不易填勻,而且柱阻也大。因此,普通填充柱多采用粒度6050目或80100目的填料。以下討論影響塔片高度的其他因素:l 為填充不規(guī)則因子,dA項說明填充柱由于填充不均勻而引起的峰展寬。填充不均勻,使同一個組分的分子經(jīng)過多個不同長度的途徑流出色譜柱,因此也稱為多徑項。填充不均勻引起的峰展寬示意圖如圖208

25、。開管(空心)毛細管柱,只有一個流路,無多徑項,A=0。圖208 多徑擴散對峰展寬的影響A項說明填充柱由于填充不均勻而引起的峰展寬。填充不均勻,使2.縱向擴散 (longitudinal diffsion) B/u 常數(shù)B稱為縱向擴散系數(shù)或分子擴散系數(shù)。在色譜過程中,組分“塞子”的前后,因存在濃度差,向柱的縱向擴散,所引起的色譜峰(譜帶)展寬的現(xiàn)象,稱為縱向擴散。 (2023)g 為與填充物有關的因數(shù),Dg為組分在載氣中的擴散系數(shù)。填充柱 g l。硅藻土載體的g 為0.50.7,毛細管往因無擴散的障礙,g = l。2.縱向擴散 (longitudinal diffsion擴散即濃度趨向均一的現(xiàn)象。擴散速度的快慢用擴散系數(shù)衡量??v向擴散的程度與分子在載氣中停留的時間及擴散系數(shù)成正比。停留時間越長及Dg越大,由縱向擴散引起的峰展寬越大。組分在載氣中的擴散系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