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歷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1頁
2009-2022歷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2頁
2009-2022歷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3頁
2009-2022歷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4頁
2009-2022歷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薈萃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住在富人區(qū)的她2009-2022歷年四川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備](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第一卷一.歷年真題薈萃(共30題)1.國家、民族由個人組成,階層、集團、組織也是由個人組成的。個體是集體的分子,但這不是說個體只有組成集體,才能成為中國夢的主體,而是每個個體自身就是中國夢的主體。我們通過集體體現(xiàn)出共同意識,我們更通過自身體現(xiàn)出個體意識。人民是各種人的集合,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理想。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每個個體都有獨特的追求

B.中國夢包容了各種個體追求

C.中國夢只有通過個體才能體現(xiàn)

D.個體意識是通過集體體現(xiàn)出來的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說國家、民族、階層、集團和組織都是由個人組成的,接著通過轉折詞“但”引出主旨句,其中通過轉折詞“而”重點強調了每個個體自身都是中國夢的主體,最后對這一觀點進行解釋說明。文段為“分—總—分”結構,主要強調了“每個個體自身就是中國夢的主體”。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為中心理解題。

文段行文脈絡為分總分,第二句話通過“但”表明作者的意圖:個體就是中國夢的主體,個人夢、個人追求也是中國夢。最后一句話在解釋說明這一觀點。

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B項,因為對比重點句與選項,可知B項符合文意。

A項沒有體現(xiàn)出討論的主體中國夢和個體的關系,可排除;C、D兩項偏離文意,可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應抓住“但”之后的觀點句,即“每一個個體自身就是中國夢的主體”,明確文段是圍繞中國夢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展開論述的,正確答案應與此相關。文段第一句轉折后指出每個個體自身就是中國夢的主體,接著對此進行闡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通過自身體現(xiàn)出的個體夢也是中國夢。B項是對此的同義轉換。A、D兩項未體現(xiàn)“中國夢”,排除。C項表述不當,且“只有”過于絕對,排除。故本題選B。2.圖中礦產品進出口總額占全國商品進出口總額比重最低的年份,當年全國商品進出口總額約為多少萬億美元?

A.2.2

B.2.6

C.3.0

D.3.6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現(xiàn)期比重計算中的求整體量。

第二步,定位折線圖和柱狀圖,礦產品進出口總額占全國商品進出口總額比重最低的是2009年(22.6%),其礦產品進出口總額4987億美元。

第三步,根據整體量=部分量/比重,代入數據得,2009年全國商品進出口總額約為,直除首兩位商22。

因此,選擇A選項。3.蓄水池有兩個進水口,正常情況下,單獨開甲進水口,5小時可以將蓄水池注滿;單獨開乙進水口,3小時可以注滿。現(xiàn)由于出水口出現(xiàn)滲水,同時開甲、乙兩個進水口,2小時才能注滿。假定滲水速度恒定,如果單獨開甲進水口,需要多少分鐘才能將蓄水池注滿?

A.300

B.360

C.400

D.480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時間類,用賦值法解題。

第二步,根據“前三個注滿”可賦值總量為30(5,3和2的公倍數),則甲和乙的效率分別為30÷5=6,30÷3=10,滲水時甲和乙的效率和為30÷2=15,則滲水效率為(6+10)-15=1。

第三步,滲水時單獨開甲進水口注滿需要30÷(6-1)=6(小時)=360(分鐘)。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甲、乙效率和為,滲水速率為

,所以單獨開甲的進水效率為

,需要6小時注滿,即360分鐘。4.眾所周知,雷達主要靠接收目標的反射信號來發(fā)現(xiàn)目標,通常所說的技術主要依靠形狀、吸波涂層等方式吸收雷達波或改變雷達波的傳播方向,進而達到隱身目的。巧的是,對于這些隱身絕招,太赫茲雷達幾乎全部“免疫”。集眾家優(yōu)長于一身的太赫茲,其遠小于微波與毫米波的波長,可用于探測更小目標并實現(xiàn)更精確定位,同時,太赫茲波又包含了豐富的頻率和寬廣的帶寬,能以成千上萬種頻率發(fā)射納秒乃至皮秒級脈沖,進而大大超出現(xiàn)有隱身技術的“屏蔽”范圍。

根據這段文字,可以知道:

A.太赫茲波波長較長、頻率較豐富

B.太赫茲雷達可破解一般的反射信號

C.太赫茲雷達可發(fā)現(xiàn)一般的隱身戰(zhàn)機

D.太赫茲波可探及更遠范圍內的隱身戰(zhàn)機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對應“其遠小于微波與毫米波的波長”,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太赫茲雷達可破解一般的反射信號”文段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C項對應“對于這些隱身絕招,太赫茲雷達幾平全部‘免疫’”,符合文意。D項“太赫茲波可探及更遠范圍內的隱身戰(zhàn)機”文段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因此,選擇C項。

解題思路:根據“對于這些隱身絕招,太赫茲雷達幾乎全部‘免疫’”以及“大大超出現(xiàn)有隱身技術的‘屏蔽’范圍”可知,太赫茲雷達現(xiàn)階段能夠發(fā)現(xiàn)一般的隱身戰(zhàn)機,C項表述正確,當選。

A項,根據“其遠小于微波與毫米波的波長”可知,太赫茲波長較短,該項表述與文意相悖,排除。

B項,文段指出太赫茲雷達可以探測更小目標、精確定位并且大大超出現(xiàn)有隱身技術的屏蔽范圍,而“可破解一般的反射信號”文段中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D項,文段論述太赫茲雷達“大大超出現(xiàn)有隱身技術的‘屏蔽’范圍”,但至于是否能夠探及“更遠范圍”的隱身戰(zhàn)機,文段中并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中國新型雷達技術真牛:“墻后”藏啥看得“一清二楚”》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與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首先需要觀察選項,然后根據選項中的關鍵信息在文段中尋找與之對應的內容,并逐一進行判斷。A項,由“集眾家優(yōu)長于一身的太赫茲,其遠小于微波與毫米波的波長”可知,“太赫茲波波長較長”的表述錯誤,排除。

B項,由“雷達主要靠接收目標的反射信號來發(fā)現(xiàn)目標”可知,“破解”的表述錯誤,排除。

C項,由“對于這些隱身絕招,太赫茲雷達幾乎全部‘免疫’……進而大大超出現(xiàn)有隱身技術的‘屏蔽’范圍”可知,常規(guī)戰(zhàn)機的隱身技術對于太赫茲雷達無效,即太赫茲雷達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的隱身戰(zhàn)機,當選。

D項,“探及更遠范圍內的隱身戰(zhàn)機”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排除。

故本題選C。5.表中所列舉的國家和地區(qū)中,2011年我國貨物進出口貿易差額最大的是:

A.歐盟

B.中國香港

C.美國

D.中國臺灣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簡單比較中的和差比較。

第二步,定位表格數據?!?011年,歐盟的出口額、進口額分別為3560、2112億美元,中國香港2680、155億美元,美國3245、1222億美元,中國臺灣351、1249億美元”。

第三步,減法計算,考慮截位舍相同,代入數據可得,歐盟、中國香港、美國和中國臺灣的進出口貿易差額依次為36-21=15、27-2=25、32-12=20、12-4=8,故差額最大的是中國香港。

因此,選擇B選項。6.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

B.B

C.C

D.D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元素組成不同,且無明顯屬性規(guī)律,優(yōu)先考慮數量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圖形封閉區(qū)域明顯,優(yōu)先考慮數面,題干圖形的面數量依次為3、4、3、6、5、?,單獨數面無規(guī)律;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圖形的外框均為多邊形,考慮數外框直線數,外框直線數依次為3、4、3、6、5、?,規(guī)律為面數量=外框直線數量,只有C項符合此規(guī)律。

故正確答案為C。7.某知識競賽共50道單項選擇題,小李和小王從中各自隨機選擇48道題作答,問他們未選擇的兩道題相同的概率是:

A.

B.()2

C.

D.()2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概率問題。

第二步,總情況數為=(25×49)2,兩道題相同的情況數為

=25×49,則滿足的概率為。

因此,選擇A選項。8.代幣管理制就是用某種東西或標記來替代實物或權利,當期望行為出現(xiàn)時即給予一定數量的“標記”加以強化,期望行為堅持一段時間后再將“標記”按事前編制的激勵系統(tǒng)轉換成物質獎勵。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代幣管理制的是:

A.幼兒園老師經常用小星星貼紙來鼓勵表現(xiàn)好的孩子

B.某企業(yè)按員工每月接受表揚的次數,確定當月獎金

C.游戲規(guī)定優(yōu)勝者可獲得獎券,積累獎券可換取獎品

D.顧客在商場購物獲得積分,年底用積分兌換打折卡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用某種東西或標記來替代實物或權利;

②當期望行為出現(xiàn)時即給予一定數量的“標記”加以強化;

③將“標記”轉換成物質獎勵。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表現(xiàn)好屬于“期望行為”,小星星貼紙屬于“標記”,此標記沒有“轉換成物質獎勵”,不符合定義;

B項:表揚屬于“期望行為”,表揚的次數屬于“一定數量的標記”,此標記轉換成月獎金,符合定義;

C項:獲得優(yōu)勝屬于“期望行為”,獎券屬于“標記”,此標記轉換成獎品,符合定義;

D項:購物消費屬于“期望行為”,積分屬于“標記”,此標記轉換成打折卡,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題干定義代幣管理制是一種管理方式,分析其特點,再結合選項比較即可解題。

代幣管理制的定義要點:①用某種東西或標記來替代實物或權利;②將“標記”轉換成物質獎勵。

A項,獎券代替了實物,積累獎券可換取獎品體現(xiàn)了將“標記”轉換成物質獎勵,符合定義。

B項,表揚的次數代替了實物,依據表揚次數確定當月獎金,體現(xiàn)了將“標記”轉換成物質獎勵,符合定義。

C項,小星星貼紙代替了實物,但該貼紙沒有轉換成物質獎勵,不符合要點②。

D項,積分代替了實物,積分兌換打折卡體現(xiàn)了將“標記”轉換成物質獎勵,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代幣管理制定義的關鍵詞是“行為出現(xiàn)給予標記”和“轉化成物質獎勵”。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滿足“行為出現(xiàn)給予標記”,但不滿足“轉化成物質獎勵”,不符合定義;B項每表揚一次即為“給予標記”,當月獎金即為“轉化成物質獎勵”,符合定義;C項獲得獎券即為“給予標記”,換取獎品即為“轉化成物質獎勵”,符合定義;D項獲得積分即為“給予標記”,兌換打折卡即為“轉化成物質獎勵”,符合定義。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9.甲地有一批100噸的裝修材料需運到乙地,大卡車載重量為13噸,小貨車載重量為5噸,大卡車一次運費為1000元,小貨車一次運費為500元,如要求所有貨車正好裝滿整數車,則運費最低為多少元?

A.8500

B.9000

C.9500

D.10000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

第二步,大卡車載重量為13噸,運費為1000元,小貨車載重量為5噸,運費為500元,二者單位體積材料運費,則想要運費最低應多用大卡車。

設大卡車需要x輛、小貨車需要y輛,所有貨車正好裝滿整數車有13x+5y=100。由因子特性可知大卡車數量是5的倍數。那么大卡車需要5輛,小貨車需要7輛(13×5+5×7=100噸)。此時運費最低為1000×5+500×7=8500元。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首先比較兩種車運輸單位重量材料所需要的運費,大卡車:元/噸,小貨車:元/噸,故用大卡車運輸更劃算,即在滿載貨物的前提下多使用大卡車。

設大卡車x輛,小貨車y輛。則有:,x、y全部取整。

因5y尾數為0或5,則13x的尾數也應為0或5,則x取0或5,因為要多使用大卡車,故x取最大值為5,此時,最少需要元運費。

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大卡車運一噸需要<100元,小貨車運一噸需要=100元。在保證剛好裝滿的前提下,為使運費最低,應多選大卡車。設使用大卡車x輛,小貨車y輛,則13x+5y=100,100和5y明顯都是5的倍數,則13x也應是5的倍數,且x≤,x、y均為正數,則x最大可取5,解得y=7,此時運費最低為5×1000+7×500=8500元。故本題選A。10.幸存者偏差謬誤是統(tǒng)計學中的一種謬誤,它是指我們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而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從而得出某種錯誤結論的謬誤。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幸存者偏差謬誤的是:

A.記者在高鐵上調查乘客買票的情況后認為,買到車票非常容易

B.小張看到大多數人給予某部電影好評,因此決定去看這部電影

C.許多商業(yè)傳奇的締造者都是輟學后創(chuàng)業(yè)的,小李讀了他們的傳記,決定退學創(chuàng)業(yè)

D.老王在朋友圈詢問哪種鈣片補鈣效果好,老劉推薦了A鈣片,于是他決定服用該種鈣片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非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

②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

③得出某種錯誤結論。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記者在高鐵上調查乘客買票的情況,認為買到車票非常容易,說明忽略了沒有買到車票的那部分人的情況,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且最后“得出錯誤結論”,符合定義;

B項:小張看到大多數人給了某部電影好評,電影評論中有好評有壞評,說明所有數據都展示了,不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不符合定義;

C項:商業(yè)傳奇的締造者都是輟學后創(chuàng)業(yè)的,小李讀了他們的傳記,決定退學創(chuàng)業(yè),說明小李相信了“讀書無用論”,忽略了輟學后的絕大部分未成功者,“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體現(xiàn)了“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得出錯誤結論”,符合定義;

D項:老王在朋友圈詢問哪種鈣片補鈣效果好,只有老劉一個人推薦了,他就決定服用該種鈣片,直接忽略了其他人的經驗和可能的推薦,說明“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體現(xiàn)了“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來做出決定,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從而得出某種錯誤結論”。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記者在高鐵上調查乘客的買票情況,高鐵上的乘客都是有票的,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從而得出某種錯誤結論”,符合定義,排除;

B項:小張看到大多數人給予某部電影好評決定去看,就是根據大數據整體評估后做出的決定,不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從而得出某種錯誤結論”,不符合定義,當選;

C項:小李讀了輟學者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傳記后決定退學創(chuàng)業(yè),這本書本來就只記錄那些成功的案例,沒有講述失敗者的,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從而得出某種錯誤結論”,符合定義,排除;

D項:老王問的是哪種好,只看了老劉說A好,看不到那些說A不好的,符合“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從而得出某種錯誤結論”,符合定義,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幸存者偏差謬誤的一項。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忽略了那些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而僅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從而得出某種錯誤結論”,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幸存者偏差謬誤定義的關鍵信息:忽略已經不可能向我們顯示的數據,僅根據能夠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數據,得出某種錯誤結論。

A項,記者在高鐵上調查乘客買票情況,認為買到車票很容易,但高鐵上的人都是買到了車票的,忽略了沒有買到車票未能上車的人的買票情況,屬于幸存者偏差謬誤。

B項,小張看到大多數人給了電影好評就決定去看,對電影的差評并不是不能顯示的數據,只是小張根據整體評價做出了決定,且不一定是錯誤的決定,不符合定義。

C項,小李讀了輟學后締造商業(yè)傳奇的人的傳記,做出了退學創(chuàng)業(yè)的錯誤決定,忽略了那些小李無法看到的輟學后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人的經歷的數據,屬于幸存者偏差謬誤。

D項,老王聽從老劉的推薦服用A鈣片,忽略了老王無法看到的認為A鈣片不好的數據,屬于幸存者偏差謬誤。

故本題選B。11.他人∶鏡子∶明得失

A.歷史∶教訓∶知興替

B.法律∶準繩∶辨是非

C.國法∶家規(guī)∶懲罰

D.公仆∶清廉∶克己奉公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以“他人”為“鏡子”可以“明得失”,“他人”比喻“鏡子”,二者屬于比喻關系,與“明得失”屬于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歷史”的“教訓”,二者屬于偏正關系,排除;

B項:以“法律”為“準繩”可以“辨是非”,“法律”比喻“準繩”,二者屬于比喻關系,與“辨是非”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國法”和“家規(guī)”都是行為規(guī)范標準,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排除;

D項:“公仆”是“清廉”的,二者屬于屬性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12.PPT的泛濫產生了一個有趣的詞——“奪命PPT”。它既指一篇糟糕的演示文稿,也指一位蹩腳的演示者,或者兩者兼具,讓聽眾痛不欲生。其特征主要包括:首先,就內容而言,展示的是并非必要的長篇文稿;其次,就形式而言,頁面塞滿小而難以辨認的字體;只有文字而缺乏適當的圖片或動畫,或者是過多過濫地使用動畫效果;最后,也是最糟糕的是,演示者使用單調乏味的口氣去朗讀幻燈片上的內容,但實際上觀眾是可以自己看屏幕的。

關于“奪命PPT”,文中沒有提及:

A.內容缺乏重點

B.敘述邏輯混亂

C.形式不利于觀看

D.演示者缺乏技巧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首先,就內容而言,展示的是并非必要的長篇文稿”,說明內容缺乏重點。C項對應“其次,就形式而言,頁面塞滿小而難以辨認的字體”,說明形式不利于觀看。D項對應“最后,也是最糟糕的是,演示者使用單調乏味的口氣去朗讀幻燈片上的內容,但實際上觀眾是可以自己看屏幕的”,說明演示者缺乏技巧。A項、C項和D項在文中均有所提及。B項“敘述邏輯混亂”屬于無中生有,文中沒有提及。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A項,根據“就內容而言,展示的是并非必要的長篇文稿”可知,“內容缺乏重點”文段有所提及,排除;

B項,文段并未提及“邏輯混亂”,無中生有,當選;

C項,根據“就形式而言,頁面塞滿小而難以辨認的字體”可知,“形式不利于觀看”文段有所提及,排除;

D項,根據“演示者使用單調乏味的口氣去朗讀幻燈片上的內容,但實際上觀眾是可以自己看屏幕的”可知,“演示者缺乏技巧”文段有所提及,排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離開PPT,我們還能不能好好說話》13.中國古代貨幣,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貨幣之一。它________,對古代世界上國際經濟交往,特別是對亞洲各國貨幣的發(fā)展有著相當________的影響。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亙古長青

久遠

B.源遠流長

深遠

C.歷史久遠

重大

D.歷史悠久

深刻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由“起源最早”可知,文段強調貨幣在歷史上的影響時間長。A項“久遠”與B項“深遠”均可以表達“時間長”的意思,符合語境。C項“重大”和D項“深刻”強調影響的程度深,未體現(xiàn)“時間長”,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和D項。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A項“亙古長青”是長久不衰之意,中國古代的貨幣已被現(xiàn)代的鈔票取代,因此用“亙古長青”來修飾,不夠恰當,排除A項。B項“源遠流長”比喻歷史悠久,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備選詞語中有一個詞語與其他有別,優(yōu)先從此入手。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備選詞語的含義和側重點。第一空,這里主要說的是中國古代貨幣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貨幣之一,“亙古長青”側重經久不衰,不合文意,排除C。

第二空,這里主要說明的是中國古代貨幣對國際經濟交往,特別是亞洲各國貨幣發(fā)展的重要作用與長遠影響,用“深刻”修飾不恰當,排除B?!吧钸h”比“重大”更能體現(xiàn)中國古代貨幣在時間、空間上的影響力。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成語和實詞的混搭。

從第二空入手,根據材料可知,中國古代貨幣“起源最早”,又由第一空的備選詞都是在強調“時間長”可知,此處強調的是中國古代貨幣影響力的“長”,因此“久遠”和“深遠”較符合語境,排除C、D兩項。

第一空,B項的“源遠流長”形容其歷史悠久,符合語意?!皝児砰L青”指長久不衰。而中國古代貨幣現(xiàn)在已經不流通使用了,因此“亙古長青”不符合語意,排除A項。

故正確答案為B。14.回溯整條產業(yè)鏈,中國奶粉業(yè)的困境是上游小農經濟的困境。中國處于人口出生高峰期,所需奶粉數量與出產之間存在巨大的缺口,高質量的奶源是稀缺產品,尤其在草場退化,奶農自養(yǎng)為主的今天,傳統(tǒng)的畜牧模式已經成為中國奶粉發(fā)展最大的掣肘。我國的奶源無法滿足暴漲的市場需求,如果要保障有質量的奶源,需要將目前的小農式散養(yǎng)模式,轉變?yōu)楣I(yè)牧場式養(yǎng)殖模式,而這需要土地流轉、農業(yè)人口分流、原始資本大量投入等諸多根本性改革,難度比恢復奶粉信用還高。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中國奶粉業(yè):

A.產業(yè)鏈布局上存在先天不足

B.從生產模式上變革困難重重

C.短時間內難以擺脫進口依賴

D.恢復自身行業(yè)信用尚待時日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兩句提出問題,即傳統(tǒng)的畜牧模式制約著中國奶粉業(yè)的發(fā)展,后文緊接著通過“需要”引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即需要將目前的小農式散養(yǎng)模式轉變?yōu)楣I(yè)牧場式的養(yǎng)殖模式,“而”轉折后表明這種轉變又面臨種種困難。文段主旨句是最后一句,主要強調的是中國奶粉業(yè)需要在生產模式上轉變,且這種轉變面臨種種困難。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針對“中國奶粉業(yè)”進行論述,先介紹整條產業(yè)鏈存在“上游小農經濟的困境”,接著論述傳統(tǒng)的畜牧模式已經成為中國奶粉發(fā)展最大的掣肘,最后進一步指出想要保障有質量的奶源,需要改變目前的生產模式,然而變革生產模式將要面臨比恢復奶粉信用還高的難度。故中國奶粉業(yè)從生產模式上變革困難重重,A項正確;B項,根據文段“中國處于人口出生高峰期,所需奶粉量與出產之間存在巨大的缺口”及“我國的奶源無法滿足暴漲的市場需求”可知正確;C項,由文段第一句話可知正確;D項,“打造重點品牌”無中生有,表述錯誤。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結合選項,在文段中找到與之對應的信息,并進行一一對照,從而判斷其說法是否正確。同時,需要注意,這類題目常見的錯誤類型包括無中生有、過于絕對、顛倒黑白、偷換概念等。由文段末句可知,要把目前的小農式散養(yǎng)模式轉變?yōu)楣I(yè)牧場式養(yǎng)殖模式,需要諸多根本性改革,難度很大,故A項正確。由“所需奶粉數量與出產之間存在巨大的缺口”可知,B項正確。由文段首句可推出C。D項的“集中力量打造重點品牌”文段未提及,也不能由原文推知。故本題選D。15.動機是人們行動的原因,它能喚起行動,使活動指向一定的目標。根據動機的來源可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指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外在動機是指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相應活動所帶來的其他外在結果或者避免懲罰。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中最可能體現(xiàn)內在動機的是:

A.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小趙堅持鍛煉身體

B.張老師非常熱愛他的職業(yè),很享受教書育人的過程

C.小芳參加游泳比賽獲得了第一名,她為自己感到驕傲

D.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小明非常努力地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學校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內在動機”,其關鍵信息如下:

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小趙鍛煉身體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而不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不符合定義;

B項:張老師熱愛他的職業(yè),很享受教書育人的過程,符合“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符合定義;

C項:小芳獲得了第一名,她為自己感到驕傲,不涉及“行為的目的”;

D項:小明努力學習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而不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動機、內在動機、外在動機三個定義,但只考查內在動機,可重點關注該定義的內容。分析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內在動機定義的關鍵信息: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

A項,小趙堅持鍛煉身體是為了保護身體健康,其目的是獲得相應活動所帶來的其他外在的結果,屬于外在動機。

B項,張老師享受教書育人的過程,這是體驗當老師帶來的喜悅和滿足,符合定義,屬于內在動機。

C項,小芳參加游泳比賽,是為了獲得名次,獲得了第一名才感到驕傲,其目的是獲得相應活動所帶來的其他外在的結果,屬于外在動機。

D項,小明努力學習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其目的是獲得相應活動所帶來的其他外在的結果或者避免懲罰,屬于外在動機。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內在動機:“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

外在動機:“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相應活動所帶來的其他外在結果或者避免懲罰”。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小趙堅持鍛煉身體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不符合“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不符合定義,排除;

B項:張老師非常熱愛他的職業(yè)是因為他很享受教書育人的過程,符合“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符合定義,當選;

C項:小芳為自己感到驕傲的原因是她在游泳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她是為行為的結果而自豪,不符合“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不符合定義,排除;

D項:小明非常努力地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學校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不符合“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體驗相應活動中帶來的喜悅和滿足”,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16.有的文明覆滅之后,原有的民族可能還在,但文化上卻被征服者徹底

。中國歷史上也不乏征服與被征服,中國文明卻沒有因此而斷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處于半封閉的狀態(tài),東面是大海,西面是高原和荒漠,與其他地區(qū)的文明雖有接觸,但相互間的交流與沖突總體來說并不

。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顛覆充分

B.融合頻繁

C.改造直接

D.同化顯著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空,“但”表轉折,橫線處所填詞語應表達被征服者的文化已經消失不在。A項“顛覆”指翻倒,C項“改造”指從根本上改變舊的、建立新的,使適應新的形勢和需要,D項“同化”指不相同的事物逐漸變得相似或相同,均符合文意,保留。B項“融合”指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與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但”表轉折,橫線處所填詞語應與前文“接觸”構成轉折關系。D項“顯著”指非常明顯,搭配“不”,可以與前文“接觸”構成轉折關系,符合文意,當選。A項“充分”指充足、足夠,與“沖突”搭配不當,排除;C項“直接”指不經過中間事物發(fā)生關系的,與前文“接觸”相矛盾,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為何說中國文明不是西來的》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但相互間的交流與沖突總體來說并不......”可知,轉折前后語義相反相對,填入的詞語要體現(xiàn)中國與其他文明之間有接觸,但并不深入,且填入的詞語搭配“交流與沖突”。A項“充分”指足夠(多用于抽象事物);盡量。A項可以與“交流”搭配,但與“沖突”搭配不當,排除A項。C項“直接”指不經過中間事物的(跟“間接”相對),與前文“有接觸”相矛盾,排除C項。B項“頻繁”指(次數)多;D項“顯著”指非常明顯。B項和D項均與“交流與沖突”搭配得當,符合語境。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據文意可知,有的文明覆滅之后,文化被征服者徹底改變,語義程度較重。B項“融合”指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但事物仍然會保持原有的特點,語義程度過輕,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D項“同化”指不相似或不相同的事物逐漸變得相似或相同,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分析文意可知,所填詞語應表達原有的民族文化被征服者改變,不復存在之意。辨析備選詞語的語義,排除不符合文意的B。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此處表達的是中國與其他地區(qū)的文明雖有接觸,但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沖突較淺、較少,辨析備選詞語的語義,排除不能與“沖突”搭配的A及與文意相悖的C。

第一空,句意是有的文明覆滅后,原有的民族還在,但是文化卻被征服者徹底改變,不復存在?!叭诤稀敝笌追N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強調的是互相融為一體,而文意強調的是原有的民族文化被征服者改變,不復存在,排除B。

第二空,由橫線前的文意可知,中國文明沒有斷裂的原因是地理因素,即中國處于半封閉狀態(tài),與其他地區(qū)的文明雖有接觸,但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沖突較淺、較少?!俺浞帧敝缸銐?,不能搭配“沖突”,排除A。“直接”指不經過中間事物的(跟“間接”相對),不符合文意,且填入與“雖有接觸”相悖,排除C。“顯著”指非常明顯,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題選D。17.關于消防安全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居民小區(qū)消防通道寬度不應小于4米

B.電器著火、油著火時不能用水去撲救

C.生活區(qū)域應配置的滅火器為泡沫滅火器

D.高層民用建筑內不得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生活區(qū)域配備的滅火器類型是干粉滅火器或者二氧化碳滅火器。主要適用于家庭使用,是不可重復充裝使用的一次性(貯壓式)滅火器,滅火劑充裝量小于1L(或1Kg),可任意移動,可由一只手指開啟。而泡沫滅火器可用來撲滅A類火災,如木材、棉布等固體物質燃燒引起的失火;最適宜撲救B類火災,如汽油、柴油等液體火災;不能撲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如:醇、酯、醚、酮等物質)和E類(帶電)火災。選項C與之表述不符。C項錯誤。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A項正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標準GB

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6.0.9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0m。即小區(qū)的消防車道最基本的標準是4米寬4米高。

B項正確,電器著火不能用水撲救,因為電器一般來說都是帶電的,而潑上去的水是能導電的,用水救火可能會使人觸電。油比水輕,當油著火的時候,如果潑水滅火,水會沉到油層底下去,使油層往上漲,大大增加它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導致火越燒越旺。

C項錯誤,生活區(qū)域配備的滅火器類型是干粉滅火器或者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最適宜撲救B類火災,如汽油、柴油等液體火災;也可用來撲滅A類火災,如木材、棉布等固體物質燃燒引起的失火。

D項正確,瓶裝液化石油氣一旦泄漏會迅速氣化,火災危險系數高。高層建筑在人員疏散、撲救火災上難度較高,而且運輸不方便,如用電梯運輸氣瓶,一旦液化氣漏入電梯中,容易發(fā)生嚴重爆炸事故。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18.琴棋書畫∶古琴∶圍棋

A.梅蘭竹菊∶梅花∶蘭花

B.花鳥蟲魚∶菊花∶畫眉

C.筆墨紙硯∶毛筆∶硯臺

D.江河湖?!瞄L江∶黃河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琴棋書畫”每個字對應一個物品,第一個字與“古琴”對應,第二字與“圍棋”對應,三者屬于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梅蘭竹菊”每個字對應一種花,第一個字與“梅花”對應,第二字與“蘭花”對應,三者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花鳥蟲魚”每個字代表一類物品,“菊花”與“花鳥蟲魚”的第一個字屬于種屬關系,“畫眉”與“花鳥蟲魚”的第二個字也屬于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毛筆”“硯臺”分別對應“筆墨紙硯”的第一個字和第四個字,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江河湖?!泵總€字代表一類對象,“長江”與“江河湖海”的第一個字屬于種屬關系,“黃河”與“江河湖海”的第二個字也屬于種屬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19.中國的弦撥樂器歷史悠久,種類形質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種樂器,遠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經產生。

下列民族樂器中屬于弦撥樂器的是:

A.周塤

B.三弦

C.馬頭琴

D.二胡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弦撥樂器嚴格來說就是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fā)音的樂器總稱。

A項錯誤,周塤屬于吹奏樂器;

C、D項錯誤,C項馬頭琴與D項二胡屬于弓弦樂器。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藝術。

第二步,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fā)音的樂器總稱。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關鍵詞法解答。彈撥樂器是指用手指或撥子撥弦,通過弦的震動來發(fā)聲,觀察選項,只有B項是通過弦的震動來發(fā)聲。

A項錯誤。陶塤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

B項正確。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以及用琴竹擊弦而發(fā)音的樂器總稱。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

C、D項說法錯誤。馬頭琴與二胡屬于弓弦樂器,是手拉樂器。

故本題選B。20.關于中東國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伊朗是阿拉伯國家

B.敘利亞是伊斯蘭國家

C.以色列大多數人信仰猶太教

D.埃及是第一個與我國建交的中東國家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中東國家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阿拉伯國家是指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伊朗的主體民族為波斯人。故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A項錯誤,故本題答案選A。21.關于物理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充滿空氣的氣球放氣時,氣球內的溫度比外界高

B.用易拉罐給收音機做一個密封殼,可以屏蔽無線電波

C.用沾過洗潔精的抹布擦拭汽車玻璃,可以避免車窗產生水霧

D.充滿空氣的黑色密封塑料袋在太陽底下暴曬,塑料袋會慢慢上升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吹氣球時壓縮空氣,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放氣的過程,氣體對外界做功,因此氣體的內能減少,溫度下降。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物理常識。

A項錯誤,放氣時,氣球內部壓強降低,氣球內的氣體會對外做功,氣體內能轉變?yōu)闅馇騽幽埽箽怏w內能減少,同時又來不及從外界吸熱,只能通過降低溫度(減少內能)來實現(xiàn)對外做功。

B項正確,無線電波是一種電場和磁場的波動,所以又叫電磁波。如果想屏蔽電磁波應該使用磁性材料,即只要使金屬變成網罩在物體上就可以有效的屏蔽電磁波,題干指出是密封的金屬殼,所以可以屏蔽無線電波。

C項正確,車窗起霧的原因是車內外存在溫差,而當車內溫度高于車外溫度時,就會形成霧氣。洗潔精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層膜,隔絕玻璃和水,可有效防止水蒸氣在玻璃上凝結。

D項正確,黑色可以吸收光線中所有的波段,不反射任何可見光,所以對熱輻射的吸收能力強,導致塑料袋溫度升高,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所以會上升。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物理知識,需要考生對相關物理知識有很好的把握。對于充滿氣的氣球來說,由于一定的氣體在氣球內集聚,導致氣球內溫度更高些,但是一旦放氣,就會導致氣球內溫度降低。A項錯誤。給氣球放氣時,氣體對外做功,氣體內能轉變?yōu)闅怏w動能,氣體溫度降低。

B項正確。易拉罐是金屬制品,將收音機密封后,會造成屏蔽效應,將屏蔽無線電波,B項正確。

C項正確。抹完洗潔精之后,會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層化學成分的薄膜,這個薄膜非常潤滑,水蒸氣液化后的小水滴在上面無法停留,會直接形成水流下滑。

D項正確。黑色塑料袋容易吸收熱量,放在太陽下,塑料袋內的空氣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熱空氣的密度比常溫下的空氣密度小,因此塑料袋會慢慢上升。

故本題選A。22.雖然大學校園環(huán)境的文化渲染作用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實現(xiàn)的,但為了保證校園環(huán)境有效地發(fā)揮作用,有必要對某些非言語信息有意識地進行________,讓其主動爭取學生的關注。不過,盡量不要讓環(huán)境帶有過于強制的色彩,以免使人產生________心理。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引導

厭倦

B.整合

抵觸

C.強化

排斥

D.改造

逆反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橫線處填入的詞語搭配“非言語信息”,且根據后文的解釋說明“讓其主動爭取學生的關注”可知,橫線處所填詞語應表達“非言語信息得到加強,凸顯出來”的含義。C項“強化”指加強,使鞏固,符合語境。A項“引導”指帶領、指引,帶動某事物的發(fā)展;D項“改造”指對原有事物進行修改或變更,以適應需要。兩者均不能與“非言語信息”搭配,排除A項和D項。B項“整合”指通過整頓、協(xié)調重新組合,可以與“非言語信息”搭配,但是體現(xiàn)不出“主動爭取學生的關注”的含義,排除B項。答案鎖定C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前文“潛移默化”和“不要讓環(huán)境帶有過于強制的色彩”可知,“排斥心理”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搭配“非言語信息”,且根據“讓其主動爭取學生的關注”可知,橫線處需體現(xiàn)為了保證校園環(huán)境發(fā)揮作用,需要讓某些非言語信息更加凸顯,讓其存在更加引人注目,C項“強化”符合文意。A項“引導”指通過用某種手段或方法去帶動某事物的發(fā)展,D項“改造”指改變、打造,兩項均與“非言語信息”搭配不當,排除;B項“整合”指通過整頓、協(xié)調重新組合,文段沒有體現(xiàn)出重新組合之意,排除。

第二空,代入驗證,與前文“不要讓環(huán)境帶有過于強制的色彩”對應,以免產生排斥心理,符合文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非言語信息在大學校園環(huán)境設計中的作用研究》

解題思路:第一空,閱讀文段,把握文意。第二步,分析選項詞語的意義,結合語境進行選擇。第一空,根據后文“讓其主動爭取學生的關注”,可知句意是說有意識地對校園的非語言信息進行某種處理,使其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整合”指整頓、協(xié)調重新組合,側重強調使零散的事物成為系統(tǒng)、整體,而不是使事物發(fā)生某種可更有吸引力的改變,與句意較為不符,排除B。

第二空,“厭倦”是由于接觸過多而產生疲勞、厭煩;“排斥”是反感、拒絕、抵觸;“逆反”是受到過多要求,反而希望按照與要求相反的方式行事。根據文段語境,“環(huán)境帶有過于強制的色彩”是指環(huán)境帶有過于明顯、刻意的吸引學生關注的因素,這樣的環(huán)境應是會引發(fā)學生的反感和抵觸,而不是“厭倦”,“逆反”也無法說通,排除A、D。

故本題選C。23.民族音樂被認為是一種高雅藝術,但高雅并不等于

。民族音樂來源于生活,是民眾最

的東西,很容易產生共鳴。在各種音樂會中,我們很注意觀眾的

,看哪些作品被演奏出來的時候,會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一個高潮。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完美無缺親近體驗

B.一枝獨秀欣賞情緒

C.曲高和寡熟悉反應

D.陽春白雪喜歡狀態(tài)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后文“民族音樂來源于生活”以及“很容易產生共鳴”可知,橫線處成語所在句子應體現(xiàn)出民族音樂雖然高雅但不等于不通俗之意,C項“曲高和寡”指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很少,比喻言論或藝術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賞的人很少,D項“陽春白雪”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均符合文意,保留。A項“完美無缺”指完善美好,沒有缺點,B項“一枝獨秀”指在同類事物中最為突出,最為優(yōu)秀,均與文意無關,排除。

第二空,根據“民族音樂來源于生活”可知,橫線處詞語應體現(xiàn)出民眾對民族音樂是熟知的,C項“熟悉”指知道得清楚,可以體現(xiàn)出熟知之意,保留。D項“喜歡”指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興趣,來源于生活的音樂并不一定都是民眾最喜歡的,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三空,代入驗證,橫線處搭配“觀眾”,且根據后文“看哪些作品被演奏出來的時候,會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一個高潮”可知,橫線處詞語應體現(xiàn)出觀眾對于作品的不同感受,C項“反應”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見、態(tài)度或行動,符合文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光明網《高雅不等于“曲高和寡”》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民族音樂來源于生活”以及“很容易產生共鳴”可知,該空所在的句子應該表達出民族音樂雖然高雅但不等于不通俗的意思。C項“曲高和寡”指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很少,比喻言論或藝術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賞的人很少。D項“陽春白雪”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二者均符合語境。A項“完美無缺”指完善美好,沒有缺點;B項“一枝獨秀”指在同類事物中最為突出,最為優(yōu)秀。二者與語境無關,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來源于生活”“產生共鳴”可知,該空應表達民眾對民族音樂是比較熟知的意思。C項“熟悉”指知道得清楚,符合語境。D項“喜歡”指對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興趣,不符合語境,排除。答案鎖定C選項。

第三步,驗證第三空。“注意觀眾的反應”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C選項。24.2012年8月,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著陸,這是人類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陸的最精密的移動科學實驗室?!昂闷嫣枴睂y量火星巖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學元素的豐度,_________火星表面的輻射環(huán)境及其對未來登陸火星宇航員的危害,_________火星是否具有適宜生命存在的環(huán)境,_________行星變化的線索。

依次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評價

找尋

跟蹤

B.判斷

考察

挖掘

C.測算

探究

注意

D.評估

探索

尋找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該空要同時能搭配“環(huán)境”和“危害”,B項“判斷”和C項“測算”與“環(huán)境”搭配不恰當,排除B項和C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是否具有適宜生命存在的環(huán)境”可知。A項“找尋”不合適,“找尋”的前提是“確定有”,與文段“是否具有”矛盾,排除A項。D項“探索”多方尋求答案,符合語境。答案鎖定D項。

第三步,驗證第三空?!皩ふ揖€索”是慣用搭配,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詞語與“環(huán)境”搭配,通過詞語的用法進行判斷。第三步,第二空不好辨析,從第三空入手,填入詞語與“線索”搭配,通過詞語的用法即可確定答案。第一空,“判斷”“測算”均不能與“環(huán)境”搭配,排除B、C。

第三空,“尋找線索”為習慣搭配。

故本題選D。

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橫線后的“及”可知,橫線所填詞語要與“環(huán)境”和“危害”搭配,A項“評價”指評估人、事、物的優(yōu)劣、善惡美丑、或合不合理等,D項“評估”指評價估量,均與“環(huán)境”“危害”搭配恰當,符合文意,保留。B項“判斷”常搭配(如品質、行為或人的)程度、力量、價值或性格、C項“測算”指推測計算,均與“環(huán)境”搭配不當,排除。

第二空,根據文段內容可知,橫線所填詞語與“環(huán)境”搭配,體現(xiàn)出要進一步確認是否具有生存環(huán)境之意。D項“探索”指深入搜尋,符合文意,且與“環(huán)境”搭配恰當,保留。A項“找尋”釋義為尋找,或故意挑剔,使人難堪,與“環(huán)境”搭配不當,排除。

第三空,代入驗證,“尋找”填入文段體現(xiàn)出對火星進行勘察,進一步了解,與文意相符,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D。25.從能源看,自煤炭時代進入石油時代,石油成為維系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資源。隨著老油田一個個的衰落,新油田的發(fā)展變得越來越困難,人們不禁擔心這種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勢必會枯竭。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特別是近10年,科技大發(fā)展促進了勘探開發(fā),曾經的技術瓶頸一個個被突破,許多過去沒有經濟儲量的地區(qū)也發(fā)現(xiàn)了大油田,剩余可采儲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多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對化石能源枯竭的憂慮是杞人憂天的

B.科技發(fā)展使石油開采煥發(fā)新的生機

C.石油可采儲量近十年來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

D.勘探技術的發(fā)展是提高石油產量的突破口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論述石油的重要性,隨后指出存在的問題,即發(fā)現(xiàn)新油田越來越難,導致人們擔心石油枯竭。后文通過“但”轉折關聯(lián)詞引出文段重點,科技的發(fā)展使得技術瓶頸被突破,石油可采儲量變得越來越多。文段為“分—總”結構,文段的主旨句在轉折之后,主要介紹科技的發(fā)展使得石油的勘探開采有了新進展。

第二步,對比選項。B選項是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開篇指出石油的重要性,隨后交代當下存在的問題,即石油開采困難,存在枯竭的可能。后文通過轉折關聯(lián)詞“但”說事實不是這樣,意思說石油不會枯竭。接著用“特別是”程度詞強調科技發(fā)展對開采石油的積極作用,程度詞之后是重點,對應C項。

A項,“勘探技術”僅是科技發(fā)展的一個方面,范圍縮小,且“提高產量”表述片面,文段還提到發(fā)現(xiàn)了很多新的大油田,排除;B項,未提及“科技發(fā)展”這一核心話題,且“杞人憂天”程度過重,排除;D項,“爆發(fā)式增長”程度過重,文段僅表述“越來越多”,且未提及文段的核心話題“科技發(fā)展”,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石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轉折結構,“但”之后是文段論述的重點,結合選項歸納此部分主旨。文段為轉折結構,前面介紹了人們對石油能源勢必會枯竭的擔心,之后以“但”轉折,強調事實不是這樣,后文對此進行分析——科技大發(fā)展促進了石油的勘探開發(fā),使得石油的剩余可采儲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多了。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在于說明人們對化石能源枯竭的擔心沒有必要。B項概括恰當。

A、C、D三項均屬于論據內容,非文段重點,排除。

故本題選B。26.矛盾∶沖突∶戰(zhàn)爭

A.接觸∶交流∶融合

B.細微∶低下∶渺小

C.吵架∶爭執(zhí)∶斗毆

D.無端∶無故∶無理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矛盾”可能引發(fā)“沖突”,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沖突”可能導致“戰(zhàn)爭”,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接觸”可能促進“交流”,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交流”可能促進“融合”,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細微”指細小,微小,“渺小”指微小,二者屬于近義關系,排除;

C項:“爭執(zhí)”可能引發(fā)“吵架”,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吵架”可能導致“斗毆”,二者屬于或然對應關系,但是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

D項:“無端”指沒有來由,沒道理,“無故”指沒有緣故,沒有原因,“無理”指沒有道理,三者屬于近義關系,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27.小王打算從6月某日開始每天進行在線學習。每3天學習一次語文,每4天學習一次數學,每5天學習一次外語,已知小王8月13日學習語文,8月14日學習數學,8月15日學習外語。問他是從6月哪一天開始第一次學習的?

A.6月12日

B.6月13日

C.6月14日

D.6月15日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星期日期問題。

第二步,選項與學習日即8月13—15日相差60天左右,而60是3、4、5的公倍數,故優(yōu)先嘗試60天。8月13日學習語文,那么60天前是6月14日(8月13天+7月31天+6月16天)。8月14日學習數學,那么60天前是6月15日(8月14天+7月31天+6月15天)。8月15日學習外語,那么60天前是6月16日(8月15天+7月31天+6月14天)。故第一次學習是6月14日。

因此,選擇C選項。28.某工廠有三條生產線a、b和c。a生產線每生產2天檢修1天,b生產線每生產3天檢修1天,c生產線每生產4天檢修1天。2017年(不是閏年)1月1日3條生產線正好都檢修,則當年3月有多少天只有1條生產線生產?

A.3

B.4

C.5

D.6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循環(huán)周期問題。

第二步,由三個“每”可知,a、b、c生產線周期分別為3、4、5天,則三者同時檢修的周期為3×4×5=60(天)。由1月1日正好都檢修知,60=30+28+2,故下一次同時檢修為3月2日,且3月不存在第二次同時檢修的情況。

第三步,只有1條生產線生產,即只有兩條生產線處于檢修狀態(tài)。只有a、b同時檢修的周期為3×4=12(天),則3月有2天同時檢修;同理,a、c的周期為3×5=15(天),有1天同時檢修;b、c的周期為4×5=20(天),有1天同時檢修。

第四步,故共有2+1+1=4(天)有兩條生產線同時檢修,即一條生產線保持生產狀態(tài)。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由題干可知,a生產線3天為周期,則的時候為檢修日;b生產線四天為周期,則的時候為檢修日;c生產線五天為周期,則的時候為檢修日(N為自然數)。2017年1、2月總共,3月1日為第60天,三條生產線3月2日同時檢修。a、b同時檢修的周期為12天,則3月有2天同時檢修;a、c同時檢修的周期為15天,則3月有1天同時檢修;b、c同時檢修的周期為20天,則3月有1天同時檢修;a、b、c同時檢修的周期為60天,所以3月不存在第二次同時檢修,因此有天有兩條生產線同時檢修,即一條生產線保持生產狀態(tài)。

故正確答案為B。29.古籍修復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如果無法接觸到古籍,即使學習了相關知識也很難提高實踐能力。古籍修復雖然可以看作一門技藝,但需要文學、目錄學、乃至材料、化學等理工科目的背景知識才能更好地工作,對文化水平要求較高。圖書館、博物館等招聘單位對于古籍修復工作應聘者的學歷要求通常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學歷,但是目前我國古籍修復專業(yè)的學歷教育卻以高職??平逃秊橹?,這就使得文博機構的人才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具有一些實際操作能力的人又無用武之地。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古籍修復人才應具備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

B.招聘古籍修復人才時應輕學歷,重能力

C.文博機構應為古籍修復人員提供實踐機會

D.古籍修復人才的培養(yǎng)與現(xiàn)實需求嚴重脫節(jié)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說明古籍修復實踐性很強,然后通過轉折引出古籍修復也需要多種學科背景知識,說明了單位招聘時學歷要求很高。最后,文段再次通過“但是”進行轉折,強調目前古籍修復專業(yè)教育存在人才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