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母細胞瘤課件_第1頁
腎母細胞瘤課件_第2頁
腎母細胞瘤課件_第3頁
腎母細胞瘤課件_第4頁
腎母細胞瘤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例分析1病例分析1腎母細胞瘤(Nephroblastoma)又稱腎胚胎瘤、威耳姆斯瘤(Wilms瘤),是嬰幼兒最多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也是應用現(xiàn)代綜合治療最早和效果最好的惡性實體瘤。從20世紀20~30年代的死亡率達80%以上到目前轉變?yōu)榇婊盥蔬_80%以上。

2腎母細胞瘤(Nephroblastoma)又稱腎胚胎瘤、威耳【發(fā)病率】

腎母細胞瘤占15歲以下小兒惡性泌尿生殖系腫瘤的80%以上,約占小兒實體瘤的8%。90%病例診斷時年齡小于7歲,罕見于成人及新生兒。男女性別及左右側別相差不多,雙側占1.4%~10.3%,診斷時平均年齡是15個月。

3【發(fā)病率】3【病因】

從胚胎學上來說,持續(xù)存在的后腎胚基未能分化為腎小球及腎小管并呈不正常的增殖,發(fā)展為腎母細胞瘤。腫瘤可以遺傳的形式或非遺傳的形式出現(xiàn)。若屬于遺傳形式,則腫瘤發(fā)生得更早,更易為雙側性及多中心形式。所有雙側性腎母細胞瘤及15%~20%單側病變與遺傳有關,但有文獻顯示,遺傳因素并不重要,僅1%~2%的患者有家族史。

4【病因】4【合并畸形】①WAGR(Wilmstumor,aniridia,genitalanomalies,mentalretardation)綜合征,表現(xiàn)為Wilms瘤、無虹膜、生殖泌尿道畸形和智力遲鈍。病人常發(fā)生染色體11p13的缺失;②Denys-Drash綜合征,特點為性腺不發(fā)育、腎臟病變并導致腎功能衰竭為特點。遺傳學異常主要是WT-1基因的突變;③Beckwith-Wiedemann綜合征,特征為器官肥大、偏身肥大、腎上腺皮質細胞肥大,并容易發(fā)生Wilms瘤和軟組織肉瘤,常出現(xiàn)染色體11p15.5的缺失。對這些小兒應隨訪監(jiān)測,如每3個月做一次超聲檢查,直至5~6歲。5【合并畸形】5【病理變化】腎母細胞瘤多表現(xiàn)為單個實性腫物,體積常較大,邊界清楚,可有假包膜形成。少數(shù)病例為雙側和多灶性。腫瘤質軟,切面魚肉狀,灰白或灰紅色,可有灶狀出血、壞死或囊性變,有的可見少量骨或軟骨。鏡下,根據(jù)腫瘤所含成分比例的不同,可分為三型,未分化腎母細胞占優(yōu)勢的為腎母細胞型(nephroblastictype);腎小球和腎小管樣結構占優(yōu)勢的為上皮型(epitheloidtype);不同分化程度的橫紋肌及平滑肌、膠原纖維、軟骨、骨和脂肪組織等間葉組織占優(yōu)勢的為間葉型(mesenchymaltype)。6【病理變化】6腫瘤以局部生長為主,可侵及腎周脂肪組織或腎靜脈,可出現(xiàn)肺等臟器的轉移。手術切除和化療的綜合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無轉移者長期生存率可達90%或更高。7腫瘤以局部生長為主,可侵及腎周脂肪組織或腎靜脈,可出現(xiàn)肺等臟【臨床表現(xiàn)】1、腹部腫塊早期無癥狀,腹部腫物常為首發(fā)癥狀,約占90%以上,多在為患兒洗澡時偶然發(fā)現(xiàn)。典型的癥狀是:虛弱嬰幼兒腹部有大腫塊“羅漢肚”。腫塊質地堅硬,表面可有結節(jié),無明顯壓痛,晚期腫塊固定不動。2、腰痛或腹痛約1/3病例有腰部或腹部疼痛,可表現(xiàn)為局部不適甚或絞痛,可能因腫瘤內出血所致。腫瘤腹腔內破裂可表現(xiàn)為急腹癥。3、血尿不常見,可在病程晚期出現(xiàn)。一般肉眼不能發(fā)現(xiàn),但75%癥例可有鏡下血尿。8【臨床表現(xiàn)】84、高血壓見于成年患者及部分病兒。主要因腎組織受壓,腎素分泌過多所致。5、其他癥狀消瘦和貧血面容和不規(guī)則發(fā)熱;消化道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等梗阻癥狀;或有下肢水腫、腹水及精索靜脈曲張,系腫瘤壓迫下腔靜脈所致。94、高血壓見于成年患者及部分病兒。主要因腎組織受壓【影像學表現(xiàn)】1.平片腎區(qū)可見巨大軟組織腫塊影,約有5%~10%病灶可出現(xiàn)鈣化影,表現(xiàn)為點狀或弧狀鈣化。2.尿路造影靜脈尿路造影或逆行尿路造影顯示腎盂腎盞系統(tǒng)局部或廣泛分開、拉長、變短、受壓或推移。當腫瘤侵犯腎盂腎盞時,還可見腎盂和腎盞壁毛糙和不整齊。10【影像學表現(xiàn)】103.CT腎實質內見巨大軟組織腫塊,病灶一般呈類圓形或分葉狀,內部密度不均,呈高低混雜密度改變,病灶可伴有液化、壞死、囊變及出血,有時可出現(xiàn)鈣化。病灶與正常腎實質界限不清,后者明顯受壓、推移及拉伸。增強后病灶呈不均勻輕度強化,腫瘤與腎實質間可見到線狀強化的假包膜影。腫瘤侵蝕、壓迫腎臟,使殘存腎實質呈“新月形”強化,為腎母細胞瘤的典型CT表現(xiàn)。腫瘤突破腎包膜侵犯鄰近組織使境界模糊不清,并引起局部淋巴結、肝臟、脾臟及肺等臟器轉移。113.CT腎實質內見巨大軟組織腫塊,病灶一般呈類圓形【鑒別診斷】小兒出現(xiàn)腹部腫塊時,最常見的原因除腎母細胞瘤外,還有腎上腺神經母細胞瘤等,應予以鑒別。成人發(fā)生腎母細胞瘤時,主要應與腎癌區(qū)別。1.神經母細胞瘤:典型原發(fā)性腫瘤CT表現(xiàn)為腫瘤呈不均勻、不規(guī)則形軟組織密度腫塊合并鈣化并包繞腹膜后血管。神經母細胞鈣化發(fā)生率較高,腎臟以推移為主,腎軸發(fā)生明顯變化,而腎盂、腎盞分開和拉直不明顯,增強后顯示腎皮質是完整的。12【鑒別診斷】122.腎癌:發(fā)病年齡一般較晚,臨床表現(xiàn)、平片、尿路造影和CT所見與腎母細胞瘤相仿。血管造影表現(xiàn)二者也大致相似,但腎癌出現(xiàn)湖狀或叢狀腫瘤血管機會較多,動靜脈交通和靜脈早期顯影更為多見,腫瘤血管往往比腎母細胞瘤更為豐富。132.腎癌:發(fā)病年齡一般較晚,臨床表現(xiàn)、平片、尿路造影和CT所此外,腎母細胞瘤病、腎透明細胞肉瘤、腎橫紋肌樣瘤等腫瘤影像表現(xiàn)與腎母細胞瘤有許多相似之處,僅影像學檢查鑒別較為困難,需組織學確診。14此外,腎母細胞瘤病、腎透明細胞肉瘤、腎橫紋肌樣瘤等腫瘤影像表謝謝!15謝謝!15病例分析16病例分析1腎母細胞瘤(Nephroblastoma)又稱腎胚胎瘤、威耳姆斯瘤(Wilms瘤),是嬰幼兒最多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也是應用現(xiàn)代綜合治療最早和效果最好的惡性實體瘤。從20世紀20~30年代的死亡率達80%以上到目前轉變?yōu)榇婊盥蔬_80%以上。

17腎母細胞瘤(Nephroblastoma)又稱腎胚胎瘤、威耳【發(fā)病率】

腎母細胞瘤占15歲以下小兒惡性泌尿生殖系腫瘤的80%以上,約占小兒實體瘤的8%。90%病例診斷時年齡小于7歲,罕見于成人及新生兒。男女性別及左右側別相差不多,雙側占1.4%~10.3%,診斷時平均年齡是15個月。

18【發(fā)病率】3【病因】

從胚胎學上來說,持續(xù)存在的后腎胚基未能分化為腎小球及腎小管并呈不正常的增殖,發(fā)展為腎母細胞瘤。腫瘤可以遺傳的形式或非遺傳的形式出現(xiàn)。若屬于遺傳形式,則腫瘤發(fā)生得更早,更易為雙側性及多中心形式。所有雙側性腎母細胞瘤及15%~20%單側病變與遺傳有關,但有文獻顯示,遺傳因素并不重要,僅1%~2%的患者有家族史。

19【病因】4【合并畸形】①WAGR(Wilmstumor,aniridia,genitalanomalies,mentalretardation)綜合征,表現(xiàn)為Wilms瘤、無虹膜、生殖泌尿道畸形和智力遲鈍。病人常發(fā)生染色體11p13的缺失;②Denys-Drash綜合征,特點為性腺不發(fā)育、腎臟病變并導致腎功能衰竭為特點。遺傳學異常主要是WT-1基因的突變;③Beckwith-Wiedemann綜合征,特征為器官肥大、偏身肥大、腎上腺皮質細胞肥大,并容易發(fā)生Wilms瘤和軟組織肉瘤,常出現(xiàn)染色體11p15.5的缺失。對這些小兒應隨訪監(jiān)測,如每3個月做一次超聲檢查,直至5~6歲。20【合并畸形】5【病理變化】腎母細胞瘤多表現(xiàn)為單個實性腫物,體積常較大,邊界清楚,可有假包膜形成。少數(shù)病例為雙側和多灶性。腫瘤質軟,切面魚肉狀,灰白或灰紅色,可有灶狀出血、壞死或囊性變,有的可見少量骨或軟骨。鏡下,根據(jù)腫瘤所含成分比例的不同,可分為三型,未分化腎母細胞占優(yōu)勢的為腎母細胞型(nephroblastictype);腎小球和腎小管樣結構占優(yōu)勢的為上皮型(epitheloidtype);不同分化程度的橫紋肌及平滑肌、膠原纖維、軟骨、骨和脂肪組織等間葉組織占優(yōu)勢的為間葉型(mesenchymaltype)。21【病理變化】6腫瘤以局部生長為主,可侵及腎周脂肪組織或腎靜脈,可出現(xiàn)肺等臟器的轉移。手術切除和化療的綜合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無轉移者長期生存率可達90%或更高。22腫瘤以局部生長為主,可侵及腎周脂肪組織或腎靜脈,可出現(xiàn)肺等臟【臨床表現(xiàn)】1、腹部腫塊早期無癥狀,腹部腫物常為首發(fā)癥狀,約占90%以上,多在為患兒洗澡時偶然發(fā)現(xiàn)。典型的癥狀是:虛弱嬰幼兒腹部有大腫塊“羅漢肚”。腫塊質地堅硬,表面可有結節(jié),無明顯壓痛,晚期腫塊固定不動。2、腰痛或腹痛約1/3病例有腰部或腹部疼痛,可表現(xiàn)為局部不適甚或絞痛,可能因腫瘤內出血所致。腫瘤腹腔內破裂可表現(xiàn)為急腹癥。3、血尿不常見,可在病程晚期出現(xiàn)。一般肉眼不能發(fā)現(xiàn),但75%癥例可有鏡下血尿。23【臨床表現(xiàn)】84、高血壓見于成年患者及部分病兒。主要因腎組織受壓,腎素分泌過多所致。5、其他癥狀消瘦和貧血面容和不規(guī)則發(fā)熱;消化道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等梗阻癥狀;或有下肢水腫、腹水及精索靜脈曲張,系腫瘤壓迫下腔靜脈所致。244、高血壓見于成年患者及部分病兒。主要因腎組織受壓【影像學表現(xiàn)】1.平片腎區(qū)可見巨大軟組織腫塊影,約有5%~10%病灶可出現(xiàn)鈣化影,表現(xiàn)為點狀或弧狀鈣化。2.尿路造影靜脈尿路造影或逆行尿路造影顯示腎盂腎盞系統(tǒng)局部或廣泛分開、拉長、變短、受壓或推移。當腫瘤侵犯腎盂腎盞時,還可見腎盂和腎盞壁毛糙和不整齊。25【影像學表現(xiàn)】103.CT腎實質內見巨大軟組織腫塊,病灶一般呈類圓形或分葉狀,內部密度不均,呈高低混雜密度改變,病灶可伴有液化、壞死、囊變及出血,有時可出現(xiàn)鈣化。病灶與正常腎實質界限不清,后者明顯受壓、推移及拉伸。增強后病灶呈不均勻輕度強化,腫瘤與腎實質間可見到線狀強化的假包膜影。腫瘤侵蝕、壓迫腎臟,使殘存腎實質呈“新月形”強化,為腎母細胞瘤的典型CT表現(xiàn)。腫瘤突破腎包膜侵犯鄰近組織使境界模糊不清,并引起局部淋巴結、肝臟、脾臟及肺等臟器轉移。263.CT腎實質內見巨大軟組織腫塊,病灶一般呈類圓形【鑒別診斷】小兒出現(xiàn)腹部腫塊時,最常見的原因除腎母細胞瘤外,還有腎上腺神經母細胞瘤等,應予以鑒別。成人發(fā)生腎母細胞瘤時,主要應與腎癌區(qū)別。1.神經母細胞瘤:典型原發(fā)性腫瘤CT表現(xiàn)為腫瘤呈不均勻、不規(guī)則形軟組織密度腫塊合并鈣化并包繞腹膜后血管。神經母細胞鈣化發(fā)生率較高,腎臟以推移為主,腎軸發(fā)生明顯變化,而腎盂、腎盞分開和拉直不明顯,增強后顯示腎皮質是完整的。27【鑒別診斷】122.腎癌:發(fā)病年齡一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