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市場力定價XX課件_第1頁
利用市場力定價XX課件_第2頁
利用市場力定價XX課件_第3頁
利用市場力定價XX課件_第4頁
利用市場力定價XX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X2022/10/3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X2022/10/22第11章利用1本章概要奪取消費者剩余價格歧視跨時期價格歧視及--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本章概要奪取消費者剩余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本章概要兩部定價法捆綁銷售廣告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本章概要兩部定價法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3簡介沒有市場力的定價(完全競爭時)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單個的廠商需要能預測市場然后集中于生產(或成本)以獲得最大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簡介沒有市場力的定價(完全競爭時)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4簡介利用市場力定價(不完全競爭)要求單個的廠商不僅要知道生產還要了解需求特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簡介利用市場力定價(不完全競爭)要求單個的廠商不僅要知道5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如果價格高于P*,廠商的銷售將下降并且利潤也減少.PCPC是產品市場完全競爭時的價格.AP*Q*P1在0與Q*之間,消費者實際上愿意支付的價格高于P*--消費者剩余(A).BP2超過Q*,價格須下降以創(chuàng)造消費者剩余(B).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如果價格高于P*6奪取消費者剩余P*Q*:選擇P與Q滿足MC=MRA:P*時的消費者剩余B:

P>MC,此時消費者愿意較低的價格購買P1:較低的銷售和利潤P2:銷售增加但收入和利潤下降

PC:完全競爭時的價格數量$/QDMRPmaxMCPCAP*Q*P1BP2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P*Q*:選擇P與Q滿足MC=MR數量7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PCAP*Q*P1BP2問題:廠商如何捕捉消費者剩余A并且還保證在B范圍內銷售有利潤?解答:價格歧視兩部定價法捆綁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PCAP*Q*P18奪取消費者剩余價格歧視--對同一種商品,對不同的消費者(或對不同的消費者購買的不同數量)收取不同的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價格歧視--對同一種商品,對不同的消費者(或9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對每個不同的消費者索取不同的價格:愿意支付的最大價格(按需求價格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0P*Q*當不存在價格歧視時,產出為Q*,價格為P*.變化的利潤為MC與MR之間(黃色).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數量$/QPmax如果實施完全的價格歧視,每個消費者支付他們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消費者剩余為P*之上,并介于產出0與Q*之間.D=ARMRMC產出增加到Q**,價格下降至PC,此時MC=MR=AR=D.利潤增加部分為MC之上,并介于原來的MR與D之間,產出增加至Q**(紫色)Q**PC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P*Q*當不存在價格歧視時,產出為Q*,價從一級價格歧視11P*Q*當索取單一價格P*時的消費者剩余.當索取單一價格P*時的利潤.通過價格歧視而獲得的額外利潤數量$/QPmaxD=ARMRMCQ**PC利用完全的價格歧視消費者支付的是需求價格銷售者利潤上升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P*Q*當索取單一價格P*當索取單一價格P*時的利潤.12問題為何生產者要達到一級價格歧視十分困難?解答1) 太多的消費者(不太實際)2) 不易估計出消費者的需求價格(保留價格):需求曲線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問題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3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但此模型確實展示了通過價格歧視可能獲得潛在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4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對于不完全的價格歧視,對同一商品,銷售者有能力分隔市場以索取不同的價格:律師,醫(yī)生(兒科醫(yī)院),會計師汽車銷售人員(15%的毛利)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5實際問題中的價格歧視數量DMRMC$/QP2P3P*4P5P6P1索取6種不同的價格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如果僅索取單一的價格P*4,僅有較少的消費者,那些愿意支付P5或P6就沒有消費者剩余.Q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實際問題中的價格歧視數量DMRMC$/QP2P3P*4P5P16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如果沒有價格歧視:P=P0,Q=Q0.運用二級價格歧視,此處為三種價格:P1,P2,與P3.(如電力)P1Q1第一段P2Q2P3Q3第二段第三段二級價格歧視:針對消費者的不同消費數量(或不同區(qū)間段)而索取不同的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如果沒有價格歧視17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P1Q1第一段P2Q2P3Q3第二段第三段規(guī)模經濟:增加了消費者社會福利較高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P1Q1第一段P18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 1) 可以將市場分割開(如兩部分). 2) 各部分有自己的需求函數.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9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 3) 經常出現的三級價格歧視.例如:航線(時間有關),---偏遠山區(qū)的醫(yī)生.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0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 4) 當銷售者可以分割具有不同需求彈性的市場,則可能實施三級價格歧視(比如一般的航班與商業(yè)航班)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1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目標MR1=MR2MC1=MR1,并且MC2=MR2MR1=MR2=MC(成本狀況一樣,已經忽略運輸成本等)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2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P1:第一組的價格P2:第二組的價格C(Qr)=總成本QT=Q1+Q2利潤()=P1Q1+P2Q2-C(QT)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3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讓第一組增加的利潤為0

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4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同樣,對于第二組:MR2=MCMR1=MR2=MC

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5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

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6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

定價:對較高的需求價格彈性的一組制定較低的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7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例如:E1=-2&E2=-4

P1

應當為P2的1.5倍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28三級價格歧視數量D2=AR2MR2$/QD1=AR1MR1消費者被分成兩組,每組的需求曲線不同.MRTMRT=MR1+MR2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三級價格歧視數量D2=AR2MR2$/QD1=AR129三級價格歧視QuantityD2=AR2MR2$/QD1=AR1MR1MRTMCQ2P2QTQT:MC=MRT第1組:P1Q1;彈性較小第二組:P2Q2;彈性較大MR1=MR2=MCQT影響MCQ1P1MC=MR1于Q1與P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三級價格歧視QuantityD2=AR2MR2$/QD130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即使三級價格歧視是可行的,當邊際成本在上升時,將產品出售到兩個組不一定是合算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即使三級價格歧視是可行的,當邊際31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數量D2MR2$/QMCD1MR1Q*P*第一組的需求曲線D1,它不愿意支付足夠高的價格以使得價格歧視有利可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數量D2MR2$/QMCD1MR132機票價格(P33-P85省略:簡單介紹兩部定價、峰谷定價、捆綁,廣告以圖表示)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意味著一些消費者將比其他的消費者支付更高的費用.商務旅行者只有很少的選擇(如交通工具,時間),因此他們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一般的旅行者有很多選擇(如其它交通工具,時間),于是它們對價格是敏感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機票價格(P33-P85省略:簡單介紹兩部定價、峰谷定價、捆33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當產品最初上市時,需求是缺乏彈性的書電影計算機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第11章利用34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當在這個市場上得到盡可能多的利潤后,廠商再降低價格以吸引需求彈性較大的而且是更大的市場如打折銷售計算機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35跨時期價格歧視數量AC=MC$/Q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彈性變大,價格下降以吸引大眾市場.Q2MR2D2=AR2P2D1=AR1MR1P1Q1根據時段的不同,消費者被分成不同的組.最初,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因而產生較高的價格P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跨時期價格歧視數量AC=MC$/Q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36對某些商品的需求可能在某些特別的時間段里達到最高.高峰時期的交通(上下班)電力-夏天的下午某些周末的度假去處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對某些商品的需求可能在某些特別的時間段里達到最高.跨時期定價37容量(生產能力)限制使得MC上升.增加的MR和MC可能意味著較高的價格.峰谷定價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容量(生產能力)限制使得MC上升.峰谷定價跨時期定價

價格38MR對每個市場不一樣,這是由于一個市場不會影響另一個市場.峰谷定價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MR對每個市場不一樣,這是由于一個市場不會影響另一個市場.39MR1D1=AR1MCP1Q1峰值定價=P1.峰谷定價數量$/QMR2D2=AR2低谷定價=P2.Q2P2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MR1D1=AR1MCP1Q1峰值定價=P1.峰谷定40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 1) 你如何為你剛上市的精裝書定價呢?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41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 2) 你要等多久才讓你的平裝書上市呢?此書的流行會影響你的定價嗎?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42你的觀點? 3) 如何確定平裝版本的價格? 如何定價暢銷小說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你的觀點?如何定價暢銷小說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43兩部定價法購買某些商品或勞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的決策,因而可以實施兩部分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購買某些商品或勞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的決策,因而可以44兩部定價法比如 1) 游樂園進門的門票在里面使用各種游樂設施時的收費 2) 俱樂部加入時的收費每次使用時的收費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比如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45兩部定價法例子 3)剃須刀買剃須刀使用時的刀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例子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46兩部定價法定價策略要選擇進入費(T)以及使用費(P).在下面兩種情況下選擇:(1)進入免費但高的使用費;(2)進入高收費但使用免費..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定價策略要選擇進入費(T)以及使用費(P).47使用價格設定在P*,即滿足MC=D.進入價格T*等于整個消費者剩余.T*兩部定價法:一個消費者的情形數量$/QMCP*D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使用價格設定在P*,即滿足T*兩部定價法:一個消費者的情形48D2=消費者2D1=消費者1Q1Q2價格P*將高于MC.設定T*為D2的消費者剩余..T*兩部定價法:兩個消費者的情形數量$/QMCABCP*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D2=消費者2D1=消費者1Q1Q2價格P*49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沒有很精確的方法去確定P*與T*.我們必須在進入費T*與使用費P*之間權衡.降低進入費:進入者增加-但總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50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為了找到最優(yōu)的組合,選擇幾個不同的P,T組合.然后選擇帶來利潤最大的那一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51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TProfit:進入費:使用費T*總的利潤為進入費與使用費之和.它們都是T的函數.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TProfit:進入費:使用費T52兩部定價法經驗法則類似的需求函數:選擇P使其接近與MC以及高的T不同的需求函數:較高的P,較低的T.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經驗法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53兩部定價法兩部收費法的其它變化形式進入費(T)包括了消費者可以免費使用一些設施購買剃須刀時可附帶幾片刀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兩部收費法的其它變化形式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54人造偏光板相機(PolaroidCameras)你的觀點?如何給新的專門的相機(T)和膠卷定價(P)?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人造偏光板相機(PolaroidCameras)第11章利55人造偏光板相機解題思路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人造偏光板相機解題思路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56捆綁銷售(Bundling)捆綁銷售-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包裝在一起進行銷售,以獲得價格優(yōu)勢.捆綁銷售的必要條件不同種類的消費者不能實施價格歧視不同消費者對兩種不同商品的需求必須是負相關的(好似組合投資思路)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Bundling)捆綁銷售-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57捆綁銷售例如:出租電影“甲”和“乙.”對不同的影院和電影,其保留價格分別為:

乙劇院A $12,000 $3,000劇院B $10,000 $4,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例如:出租電影“甲”和“乙.”58捆綁銷售分開出租電影給不同的消費者(劇院)時,結果是每個劇院愿意支付的是兩個劇院的最小的保留價格(需求價格)(緣于無法實施價格歧視,想想為什么?):甲的最高價格=$10,000乙的最高價格=$3,000總的收入=$26,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分開出租電影給不同的消費者(劇院)時,結果是每個劇59捆綁銷售如果將兩部電影捆綁銷售:劇院A愿意為租用兩部影片支付$15,000劇院B愿意為租用兩部影片支付$14,000如果對每個消費者(此處指劇院A和B)索取價格的最小者(緣于無法實施價格歧視),則總收入變成$28,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如果將兩部電影捆綁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60捆綁銷售負相關:此時的捆綁銷售是有利可圖的此時,A對甲的支付($12,000)高于B的($10,000).B對乙的支付($4,000)高于A($3,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負相關:此時的捆綁銷售是有利可圖的第11章利用市場61捆綁銷售如果不同消費者(此處指劇院A和B)的需求正相關如下圖所示:A在兩部電影上都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這樣捆綁就不會帶來收入的增加.甲

乙劇院A $12,000 $4,000劇院B $10,000 $3,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如果不同消費者(此處指劇院A和B)的需求正相關如62捆綁銷售如果此時捆綁:劇院A愿意為兩部影片支付$16,000劇院B愿意為兩部影片支付$13,000如果對每個消費者(此處指兩家影院)索取捆綁價格的最低者(緣于無法實施價格歧視),則總收入為$26,000,這與分別銷售的結果一樣.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如果此時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63捆綁銷售捆綁的另一種情況:兩種不同的商品及很多消費者很多的消費者意味著對兩種商品有很多不同的保留價格(需求價格)組合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捆綁的另一種情況:兩種不同的商品及很多消費者第1164保留價格(ReservationPrices)r2(商品2的保留價格)r1

(商品1的保留價格)$5$10$5$10$6$3.25$8.25$3.25消費者A消費者C消費者B消費者A愿意對商品1支付的最高價格為$3.25,對商品2為$6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保留價格(ReservationPrices)r2r1$65當產品分開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P2II消費者僅購買商品2P1根據消費者不同的保留價,可以將其分成4類.I消費者愿購買兩種商品III消費者不會有人會購買IV消費者僅買商品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當產品分開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P2II消費者僅購買商品66當產品捆綁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當r1+r2>PB,消費者愿意購買捆綁(PB=捆綁價格).PB=r1+r2或r2=PB-r1區(qū)域1:r>PB區(qū)域2:r<PBr2=PB-r1III消費者會購買捆綁商品(r>PB)消費者不會購買捆綁商品(r<PB)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當產品捆綁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當r1+r2>67捆綁銷售的有效性取決于不同的消費者對兩種商品需求之間的相關程度.當產品捆綁銷售時的消費決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的有效性取決于不同的消費者對兩種商品需求之間的相關68保留價格r2r1P2P1如果需求完全正相關,企業(yè)通過捆綁無法增加利潤.它與分別把不同的商品按不同消費者的最低保留價銷售給不同的消費者時的效果是一樣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保留價格r2r1P2P1如果需求完全正相關,企業(yè)通過捆綁無69保留價格r2r1如果需求完全負相關,則捆綁有利可圖--可以奪取所有的消費者剩余而得到較高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保留價格r2r1如果需求完全負相關,則捆綁有利可圖--第1170例子:電影r2r1由于負相關,捆綁合算(甲)(乙)5,00014,00010,0005,00010,00012,0004,0003,000BA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例子:電影r2r1由于負相關,捆綁合算(甲)(乙)5,00071捆綁銷售混合捆綁將捆綁與單獨銷售一起進行純的捆綁僅銷售(包裝)在一起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混合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72混合與捆綁銷售(MixedVersusPureBundling)r2r110203040506070809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C2=MC2C2=30比如,消費者A對商品1有一低于邊際成本c1的保留價格.如果采取混合捆綁,消費者A被引導到只購買2,D被引導到僅購買1,這樣就降低了生產成本ABDCC1=MC1C1=20對于正的邊際成本,混合捆綁可能比純捆綁更有利.取決于消費者的類型(如此處的B與C可捆綁,A與D可分別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混合與捆綁銷售(MixedVersusPureBund73捆綁銷售例子完全的負相關顯著(高)的邊際成本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例子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74捆綁銷售觀察結果有的消費者保留價格低于MC混合捆綁可以導引這類消費者僅購買其保留價格高于MC的商品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觀察結果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75例子:捆綁銷售分開銷售消費者B,C與D購買1,A購買2純捆綁消費者A,B,C,與D均購買捆綁混合捆綁消費者D購買1,A購買2,B&C購買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例子:捆綁銷售分開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76例子:捆綁銷售分開銷售 $50 $90 ---- $150純捆綁 ---- ---- $100 $200混合捆綁 $89.95 $89.95 $100 $229.90C1=$20

C2=$30P1P2PB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例子:捆綁銷售分開銷售 $50 $90 ---- $150P77捆綁銷售分開銷售3($50-$20)+1($90-$30)=$150純捆綁4($100-$20-$30)=$200混合捆綁($89.95-$20)+($89.95-$30)-2($100-$20-$30)=$229.90C1=$20C2=$3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分開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78捆綁銷售問題如果MC=0,對于完全負相關的情況,混合捆綁還是最有利可圖的方法嗎?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問題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79邊際成本為零時的混合銷售r2r12040608010020406080100120120在本例中,消費者B與C愿意在捆綁銷售上比A和D多支付$20.利用混合捆綁,捆綁價格可到達$120.并可向A和D(單獨銷售)索取$90的價格.C10901090ABD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邊際成本為零時的混合銷售r2r12040608010020480單獨銷售 $80 $80 ---- $320純捆綁 ---- ---- $100 $400混合捆綁 $90 $90 $120 $420P1P2PB利潤邊際成本為零時的混合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單獨銷售 $80 $80 ---- $320P1P2PB利潤81捆綁銷售問題為何混合捆綁在MC=0時是有利可圖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問題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82捆綁銷售實踐中的捆綁銷售旅游有線電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實踐中的捆綁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83捆綁銷售實踐中的混合捆綁運用市場調查以分析得到消費者的保留價格從調查結果中設計定價策略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實踐中的混合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84實際問題中的混合銷售r2r1廠商可以開始選擇一捆綁價格然后試著將不同的P1

與P2代入以使得利潤達到近似最大.P2PBPBP1圖中的黑點表示消費者保留價格的估計樣本.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實際問題中的混合銷售r2r1廠商可以開始選擇一捆綁價格然后85廣告(Advertising)假設廠商設定唯一的價格廠商知道Q(P,A)即需求量決定于價格和廣告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Advertising)假設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86Q0P0Q1P1ARMRAR和MR表示在廠商不做廣告時的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MC如果廠商做廣告,其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都會向右移動--平均成本上升,邊際成本不變(由于廣告此處被看成是固定支出).AR’MR’AC’廣告的效應數量$/QAC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Q0P0Q1P1ARMRAR和MR表示在廠商不做廣MC87廣告選擇價格以及廣告支出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選擇價格以及廣告支出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88廣告廣告支出的經驗法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廣告支出的經驗法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89廣告(略)廣告支出的經驗法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略)廣告支出的經驗法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90廣告廣告支出的經驗法則為了使得利潤最大化,廠商的廣告-銷售額比率應當等于需求廣告彈性與需求價格彈性的比率的相反數.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廣告支出的經驗法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91廣告(略)比如R(Q)=$1million/年廣告預算A為$10,000(占--1%的銷售額)EA=.2(提高預算$20,000,銷售額增加20%EP=-4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略)比如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92廣告(略)問題廠商應當提高廣告支出嗎?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略)問題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93廣告(略)答案:是A/PQ=-(2/-.4)=5%使廣告預算增加至$50,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略)答案:是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94廣告(略)問題當EA

很大時,廣告應當增加還是減少?當EP

很大時,廣告應當增加還是減少?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略)問題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95廣告廣告:實踐估計下面這些企業(yè)的廣告水平超市便民店牛仔褲洗潔劑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廣告廣告:實踐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96小結有市場力的企業(yè)它們有能力去擴大利潤,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們的定價策略.定價策略旨在擴大消費者基數,于是借此奪取更多的消費者剩余.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小結有市場力的企業(yè)它們有能力去擴大利潤,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97小結(略)概念上,廠商希望完全的價格歧視.兩部定價法是捕獲消費者剩余的另一種策略.當需求不同以及負相關的條件下,捆綁可以增加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小結(略)概念上,廠商希望完全的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98小結捆綁只是一種特殊的組合,它要求商品必須以某種組合的方式購買或出售.廣告可以更進一步擴大廠商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小結捆綁只是一種特殊的組合,它要求商品必須以某種組合的方式99演講完畢,謝謝聽講!再見,seeyouagain3rew2022/10/3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演講完畢,謝謝聽講!再見,seeyouagain3rew1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X2022/10/3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X2022/10/22第11章利用101本章概要奪取消費者剩余價格歧視跨時期價格歧視及--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本章概要奪取消費者剩余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02本章概要兩部定價法捆綁銷售廣告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本章概要兩部定價法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03簡介沒有市場力的定價(完全競爭時)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單個的廠商需要能預測市場然后集中于生產(或成本)以獲得最大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簡介沒有市場力的定價(完全競爭時)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104簡介利用市場力定價(不完全競爭)要求單個的廠商不僅要知道生產還要了解需求特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簡介利用市場力定價(不完全競爭)要求單個的廠商不僅要知道105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如果價格高于P*,廠商的銷售將下降并且利潤也減少.PCPC是產品市場完全競爭時的價格.AP*Q*P1在0與Q*之間,消費者實際上愿意支付的價格高于P*--消費者剩余(A).BP2超過Q*,價格須下降以創(chuàng)造消費者剩余(B).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如果價格高于P*106奪取消費者剩余P*Q*:選擇P與Q滿足MC=MRA:P*時的消費者剩余B:

P>MC,此時消費者愿意較低的價格購買P1:較低的銷售和利潤P2:銷售增加但收入和利潤下降

PC:完全競爭時的價格數量$/QDMRPmaxMCPCAP*Q*P1BP2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P*Q*:選擇P與Q滿足MC=MR數量107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PCAP*Q*P1BP2問題:廠商如何捕捉消費者剩余A并且還保證在B范圍內銷售有利潤?解答:價格歧視兩部定價法捆綁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數量$/QDMRPmaxMCPCAP*Q*P1108奪取消費者剩余價格歧視--對同一種商品,對不同的消費者(或對不同的消費者購買的不同數量)收取不同的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奪取消費者剩余價格歧視--對同一種商品,對不同的消費者(或109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對每個不同的消費者索取不同的價格:愿意支付的最大價格(按需求價格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10P*Q*當不存在價格歧視時,產出為Q*,價格為P*.變化的利潤為MC與MR之間(黃色).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數量$/QPmax如果實施完全的價格歧視,每個消費者支付他們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消費者剩余為P*之上,并介于產出0與Q*之間.D=ARMRMC產出增加到Q**,價格下降至PC,此時MC=MR=AR=D.利潤增加部分為MC之上,并介于原來的MR與D之間,產出增加至Q**(紫色)Q**PC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P*Q*當不存在價格歧視時,產出為Q*,價從一級價格歧視111P*Q*當索取單一價格P*時的消費者剩余.當索取單一價格P*時的利潤.通過價格歧視而獲得的額外利潤數量$/QPmaxD=ARMRMCQ**PC利用完全的價格歧視消費者支付的是需求價格銷售者利潤上升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P*Q*當索取單一價格P*當索取單一價格P*時的利潤.112問題為何生產者要達到一級價格歧視十分困難?解答1) 太多的消費者(不太實際)2) 不易估計出消費者的需求價格(保留價格):需求曲線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問題從一級價格歧視獲得的額外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13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但此模型確實展示了通過價格歧視可能獲得潛在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14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對于不完全的價格歧視,對同一商品,銷售者有能力分隔市場以索取不同的價格:律師,醫(yī)生(兒科醫(yī)院),會計師汽車銷售人員(15%的毛利)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15實際問題中的價格歧視數量DMRMC$/QP2P3P*4P5P6P1索取6種不同的價格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如果僅索取單一的價格P*4,僅有較少的消費者,那些愿意支付P5或P6就沒有消費者剩余.Q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實際問題中的價格歧視數量DMRMC$/QP2P3P*4P5P116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如果沒有價格歧視:P=P0,Q=Q0.運用二級價格歧視,此處為三種價格:P1,P2,與P3.(如電力)P1Q1第一段P2Q2P3Q3第二段第三段二級價格歧視:針對消費者的不同消費數量(或不同區(qū)間段)而索取不同的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如果沒有價格歧視117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P1Q1第一段P2Q2P3Q3第二段第三段規(guī)模經濟:增加了消費者社會福利較高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二級價格歧視數量$/QDMRMCACP0Q0P1Q1第一段P118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 1) 可以將市場分割開(如兩部分). 2) 各部分有自己的需求函數.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19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 3) 經常出現的三級價格歧視.例如:航線(時間有關),---偏遠山區(qū)的醫(yī)生.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0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 4) 當銷售者可以分割具有不同需求彈性的市場,則可能實施三級價格歧視(比如一般的航班與商業(yè)航班)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1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目標MR1=MR2MC1=MR1,并且MC2=MR2MR1=MR2=MC(成本狀況一樣,已經忽略運輸成本等)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2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P1:第一組的價格P2:第二組的價格C(Qr)=總成本QT=Q1+Q2利潤()=P1Q1+P2Q2-C(QT)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3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讓第一組增加的利潤為0

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4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同樣,對于第二組:MR2=MCMR1=MR2=MC

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5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

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6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

定價:對較高的需求價格彈性的一組制定較低的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7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例如:E1=-2&E2=-4

P1

應當為P2的1.5倍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價格歧視決定相對價格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28三級價格歧視數量D2=AR2MR2$/QD1=AR1MR1消費者被分成兩組,每組的需求曲線不同.MRTMRT=MR1+MR2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三級價格歧視數量D2=AR2MR2$/QD1=AR1129三級價格歧視QuantityD2=AR2MR2$/QD1=AR1MR1MRTMCQ2P2QTQT:MC=MRT第1組:P1Q1;彈性較小第二組:P2Q2;彈性較大MR1=MR2=MCQT影響MCQ1P1MC=MR1于Q1與P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三級價格歧視QuantityD2=AR2MR2$/QD1130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即使三級價格歧視是可行的,當邊際成本在上升時,將產品出售到兩個組不一定是合算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即使三級價格歧視是可行的,當邊際131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數量D2MR2$/QMCD1MR1Q*P*第一組的需求曲線D1,它不愿意支付足夠高的價格以使得價格歧視有利可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在較小的市場市場上銷售為零數量D2MR2$/QMCD1MR1132機票價格(P33-P85省略:簡單介紹兩部定價、峰谷定價、捆綁,廣告以圖表示)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意味著一些消費者將比其他的消費者支付更高的費用.商務旅行者只有很少的選擇(如交通工具,時間),因此他們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一般的旅行者有很多選擇(如其它交通工具,時間),于是它們對價格是敏感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機票價格(P33-P85省略:簡單介紹兩部定價、峰谷定價、捆133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當產品最初上市時,需求是缺乏彈性的書電影計算機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第11章利用134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當在這個市場上得到盡可能多的利潤后,廠商再降低價格以吸引需求彈性較大的而且是更大的市場如打折銷售計算機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根據時間來分隔市場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135跨時期價格歧視數量AC=MC$/Q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彈性變大,價格下降以吸引大眾市場.Q2MR2D2=AR2P2D1=AR1MR1P1Q1根據時段的不同,消費者被分成不同的組.最初,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因而產生較高的價格P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跨時期價格歧視數量AC=MC$/Q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136對某些商品的需求可能在某些特別的時間段里達到最高.高峰時期的交通(上下班)電力-夏天的下午某些周末的度假去處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對某些商品的需求可能在某些特別的時間段里達到最高.跨時期定價137容量(生產能力)限制使得MC上升.增加的MR和MC可能意味著較高的價格.峰谷定價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容量(生產能力)限制使得MC上升.峰谷定價跨時期定價

價格138MR對每個市場不一樣,這是由于一個市場不會影響另一個市場.峰谷定價跨時期定價

價格歧視與峰谷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MR對每個市場不一樣,這是由于一個市場不會影響另一個市場.139MR1D1=AR1MCP1Q1峰值定價=P1.峰谷定價數量$/QMR2D2=AR2低谷定價=P2.Q2P2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MR1D1=AR1MCP1Q1峰值定價=P1.峰谷定140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 1) 你如何為你剛上市的精裝書定價呢?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41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 2) 你要等多久才讓你的平裝書上市呢?此書的流行會影響你的定價嗎?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如何定價暢銷小說你的觀點?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42你的觀點? 3) 如何確定平裝版本的價格? 如何定價暢銷小說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你的觀點?如何定價暢銷小說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43兩部定價法購買某些商品或勞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的決策,因而可以實施兩部分定價.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購買某些商品或勞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的決策,因而可以144兩部定價法比如 1) 游樂園進門的門票在里面使用各種游樂設施時的收費 2) 俱樂部加入時的收費每次使用時的收費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比如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45兩部定價法例子 3)剃須刀買剃須刀使用時的刀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例子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46兩部定價法定價策略要選擇進入費(T)以及使用費(P).在下面兩種情況下選擇:(1)進入免費但高的使用費;(2)進入高收費但使用免費..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定價策略要選擇進入費(T)以及使用費(P).147使用價格設定在P*,即滿足MC=D.進入價格T*等于整個消費者剩余.T*兩部定價法:一個消費者的情形數量$/QMCP*D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使用價格設定在P*,即滿足T*兩部定價法:一個消費者的情形148D2=消費者2D1=消費者1Q1Q2價格P*將高于MC.設定T*為D2的消費者剩余..T*兩部定價法:兩個消費者的情形數量$/QMCABCP*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D2=消費者2D1=消費者1Q1Q2價格P*149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沒有很精確的方法去確定P*與T*.我們必須在進入費T*與使用費P*之間權衡.降低進入費:進入者增加-但總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150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為了找到最優(yōu)的組合,選擇幾個不同的P,T組合.然后選擇帶來利潤最大的那一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151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TProfit:進入費:使用費T*總的利潤為進入費與使用費之和.它們都是T的函數.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很多消費者的情形TProfit:進入費:使用費T152兩部定價法經驗法則類似的需求函數:選擇P使其接近與MC以及高的T不同的需求函數:較高的P,較低的T.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經驗法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53兩部定價法兩部收費法的其它變化形式進入費(T)包括了消費者可以免費使用一些設施購買剃須刀時可附帶幾片刀片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兩部定價法兩部收費法的其它變化形式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54人造偏光板相機(PolaroidCameras)你的觀點?如何給新的專門的相機(T)和膠卷定價(P)?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人造偏光板相機(PolaroidCameras)第11章利155人造偏光板相機解題思路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人造偏光板相機解題思路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56捆綁銷售(Bundling)捆綁銷售-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包裝在一起進行銷售,以獲得價格優(yōu)勢.捆綁銷售的必要條件不同種類的消費者不能實施價格歧視不同消費者對兩種不同商品的需求必須是負相關的(好似組合投資思路)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Bundling)捆綁銷售-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157捆綁銷售例如:出租電影“甲”和“乙.”對不同的影院和電影,其保留價格分別為:

乙劇院A $12,000 $3,000劇院B $10,000 $4,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例如:出租電影“甲”和“乙.”158捆綁銷售分開出租電影給不同的消費者(劇院)時,結果是每個劇院愿意支付的是兩個劇院的最小的保留價格(需求價格)(緣于無法實施價格歧視,想想為什么?):甲的最高價格=$10,000乙的最高價格=$3,000總的收入=$26,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分開出租電影給不同的消費者(劇院)時,結果是每個劇159捆綁銷售如果將兩部電影捆綁銷售:劇院A愿意為租用兩部影片支付$15,000劇院B愿意為租用兩部影片支付$14,000如果對每個消費者(此處指劇院A和B)索取價格的最小者(緣于無法實施價格歧視),則總收入變成$28,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如果將兩部電影捆綁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60捆綁銷售負相關:此時的捆綁銷售是有利可圖的此時,A對甲的支付($12,000)高于B的($10,000).B對乙的支付($4,000)高于A($3,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負相關:此時的捆綁銷售是有利可圖的第11章利用市場161捆綁銷售如果不同消費者(此處指劇院A和B)的需求正相關如下圖所示:A在兩部電影上都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這樣捆綁就不會帶來收入的增加.甲

乙劇院A $12,000 $4,000劇院B $10,000 $3,000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如果不同消費者(此處指劇院A和B)的需求正相關如162捆綁銷售如果此時捆綁:劇院A愿意為兩部影片支付$16,000劇院B愿意為兩部影片支付$13,000如果對每個消費者(此處指兩家影院)索取捆綁價格的最低者(緣于無法實施價格歧視),則總收入為$26,000,這與分別銷售的結果一樣.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如果此時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63捆綁銷售捆綁的另一種情況:兩種不同的商品及很多消費者很多的消費者意味著對兩種商品有很多不同的保留價格(需求價格)組合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捆綁的另一種情況:兩種不同的商品及很多消費者第11164保留價格(ReservationPrices)r2(商品2的保留價格)r1

(商品1的保留價格)$5$10$5$10$6$3.25$8.25$3.25消費者A消費者C消費者B消費者A愿意對商品1支付的最高價格為$3.25,對商品2為$6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保留價格(ReservationPrices)r2r1$165當產品分開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P2II消費者僅購買商品2P1根據消費者不同的保留價,可以將其分成4類.I消費者愿購買兩種商品III消費者不會有人會購買IV消費者僅買商品1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當產品分開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P2II消費者僅購買商品166當產品捆綁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當r1+r2>PB,消費者愿意購買捆綁(PB=捆綁價格).PB=r1+r2或r2=PB-r1區(qū)域1:r>PB區(qū)域2:r<PBr2=PB-r1III消費者會購買捆綁商品(r>PB)消費者不會購買捆綁商品(r<PB)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當產品捆綁銷售時的消費決策r2r1當r1+r2>167捆綁銷售的有效性取決于不同的消費者對兩種商品需求之間的相關程度.當產品捆綁銷售時的消費決策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的有效性取決于不同的消費者對兩種商品需求之間的相關168保留價格r2r1P2P1如果需求完全正相關,企業(yè)通過捆綁無法增加利潤.它與分別把不同的商品按不同消費者的最低保留價銷售給不同的消費者時的效果是一樣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保留價格r2r1P2P1如果需求完全正相關,企業(yè)通過捆綁無169保留價格r2r1如果需求完全負相關,則捆綁有利可圖--可以奪取所有的消費者剩余而得到較高的利潤.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保留價格r2r1如果需求完全負相關,則捆綁有利可圖--第11170例子:電影r2r1由于負相關,捆綁合算(甲)(乙)5,00014,00010,0005,00010,00012,0004,0003,000BA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例子:電影r2r1由于負相關,捆綁合算(甲)(乙)5,000171捆綁銷售混合捆綁將捆綁與單獨銷售一起進行純的捆綁僅銷售(包裝)在一起的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混合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72混合與捆綁銷售(MixedVersusPureBundling)r2r110203040506070809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C2=MC2C2=30比如,消費者A對商品1有一低于邊際成本c1的保留價格.如果采取混合捆綁,消費者A被引導到只購買2,D被引導到僅購買1,這樣就降低了生產成本ABDCC1=MC1C1=20對于正的邊際成本,混合捆綁可能比純捆綁更有利.取決于消費者的類型(如此處的B與C可捆綁,A與D可分別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混合與捆綁銷售(MixedVersusPureBund173捆綁銷售例子完全的負相關顯著(高)的邊際成本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例子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74捆綁銷售觀察結果有的消費者保留價格低于MC混合捆綁可以導引這類消費者僅購買其保留價格高于MC的商品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捆綁銷售觀察結果混合與純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75例子:捆綁銷售分開銷售消費者B,C與D購買1,A購買2純捆綁消費者A,B,C,與D均購買捆綁混合捆綁消費者D購買1,A購買2,B&C購買捆綁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例子:捆綁銷售分開銷售第11章利用市場力定價XX176例子:捆綁銷售分開銷售 $50 $90 ---- $150純捆綁 ---- ---- $100 $200混合捆綁 $89.95 $89.95 $100 $229.90C1=$20

C2=$30P1P2P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