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蘇轍課件_第1頁
蘇軾與蘇轍課件_第2頁
蘇軾與蘇轍課件_第3頁
蘇軾與蘇轍課件_第4頁
蘇軾與蘇轍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蘇軾與蘇轍蘇軾與蘇轍1《名二子說》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車輪、車輻、車蓋和車軫,也即車后的橫木,都是車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軾,只是車前用作搭手的橫木,沒有它,雖然外相會難看一點,但畢竟不要緊。天下的車莫不循轍而行,雖然論功勞,車轍是沒份的,但如果車翻馬斃,也怪不到轍的頭上?!睹诱f》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車輪、車輻、2蘇軾字子瞻,“軾”是古代馬車上的一個橫梁。其作用按照[左傳]的說法,是“登軾而望之”。“瞻”者,遠望也。和天下所有的父親一樣,蘇洵在為子弟的命名中寄予了自己的希望,然而,知子莫若父,他對這二子今后的人生走向似乎已經(jīng)有一種隱隱的擔憂。果然,此二子一生的光榮與夢想、坎坷和侮辱都被父親不幸言中。

蘇軾字子瞻,“軾”是古代馬車上的一個橫3蘇軾確實有獨步天下登高望遠的視界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卻犯了“不外飾”的官場大忌.轍性沉靜簡潔,為持重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蘇軾確實有獨步天下登高望遠的視界4雖然蘇轍也被卷在紛爭的漩渦里,但蘇轍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護了他,使他避免了更大的災(zāi)禍。大蘇小蘇一個張揚勇猛一個內(nèi)斂持重,一個豁達豪邁一個低調(diào)平和。以名氣、成就、稟性論,哥哥像光熱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視的太陽,弟弟像清涼的月亮。雖然蘇轍也被卷在紛爭的漩渦里,但蘇轍5然而,就是這個弱弟,卻屢屢在關(guān)鍵時刻充當了大哥的保護人。

東坡一生大起大落,憑借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的超強兼容性,在最困厄不堪的時候,他都能收獲大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隨他生命始終的惟有一個人,兄弟蘇轍。然而,就是這個弱弟,卻屢屢在關(guān)鍵6當他被人構(gòu)陷下了大獄,子由奔走營救,申請降低自己的官階,為兄長贖罪;當他屢遭放逐,一天天遠離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核心地帶,奔竄在窮苦蠻荒的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萬里的苦旅;狼狽不堪自顧不暇的時候,子由照顧他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蘇軾與世長辭了,蘇轍撫恤他的兒孫,直到死后陪伴在東坡的旁側(cè)。

當他被人構(gòu)陷下了大獄,子由奔走營救,7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直是中國人特別津津樂道的場景,儒家更把“兄友弟恭”納入到維護社會秩序的倫理范疇。然而,在男權(quán)社會,兄弟的情分常常因為對權(quán)力和財產(chǎn)的爭奪而受到嚴重傷害,兄弟倪墻同室操戈的事情并不鮮見。否則,中國人不會用永遠見不了面的參、商兩個星宿來比喻兄弟失和。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直是中國8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國歷史上除了蘇家兩兄弟,還有非常著名的一對,曹丕曹植??墒牵c他們的才華一樣出名的還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對繼承權(quán)的爭奪使相同的血緣恰恰成為兄弟相殘的原動力。

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國歷史上除了蘇9反觀蘇軾蘇轍兩兄弟,剛?cè)嵯酀?,珠?lián)璧合,性格的差異恰成互補,他們同學(xué)同戲,互相扶持,分享快樂,共度時艱。他們不單單是成就了流芳千古的文名,還有一段曠世手足情。

“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

“從來兄弟塤篪之樂,未有過于二蘇者”

反觀蘇軾蘇轍兩兄弟,剛?cè)嵯酀?,珠“從來兄弟塤篪之樂,未10“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蘇轍說:“手足之愛,平生一人?!碧K軾說:“我年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胺鑫覄t兄,誨我則師”。

因為擁有了這份親情友情,人生中一切的不可知和孤單寂寞都不再那么可怕。蘇轍就說“自信老兄憐弱弟,豈關(guān)天下少良朋”。

“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11從入了官門的那天起,子瞻與子由便聚少離多,他們用詩歌辭章的形式互吐心曲?;騼A訴思念之情,或抒發(fā)關(guān)于宇宙人生的感慨。蘇軾的詩文中與子由唱和的不勝其數(shù),以《示子由》、《別子由》、《和子由》等為題的詩歌,就有104首。蘇轍贈答、步韻、應(yīng)和的詩詞也多達130首。即使他們其他的作品全部散佚,只要把彼此往來唱和的詞章串聯(lián)起來,兄弟二人一生的行跡心路也清晰可見。從入了官門的那天起,子瞻與子由便聚12“夜雨對床”“夜雨對床”13路上,他們夜宿懷遠驛,晚上,風(fēng)雨大作,寒意陣陣,蘇轍起身披衣,見哥哥正在讀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的詩〈與元常全真二生〉,中有兩句“那知風(fēng)雨夜,復(fù)此對床眠”。詩中的情境正好與此時此刻的情形如此吻合,一時間,兩人心有所動。路上,他們夜宿懷遠驛,晚上,風(fēng)雨大作,14東坡不禁感嘆,現(xiàn)在還可以與弟弟聯(lián)床而眠,此次出川,一旦入了仕途,到哪里做官,都得聽皇上的,像這樣兄弟二人在風(fēng)雨之夜一起談?wù)摴沤瘢黄鸬肿愣撸乱矔蔀橐环N難得的奢侈。二人遂立下了“雨夜聯(lián)床賦詩”的約定,說好決不對官場長期戀棧,將來一定早早退休,歸隱山林,再重溫這份“風(fēng)雨對床”的閑情逸致,享受天倫,享受人生。此后,“夜雨對床”成了他倆的一個心結(jié),互相唱和的幾百首詩作中,成了一個反復(fù)被提及的話題。東坡不禁感嘆,現(xiàn)在還可以與弟弟聯(lián)床15蘇軾“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對床定悠悠,今夜雨蕭瑟”;“他年夜雨獨傷神”;“夜雨何時聽蕭瑟”;蘇轍“夜深魂夢先飛去,風(fēng)雨對床聞曉鐘”;“射策當年偶一時,對床夜雨失前期”、“對床貪聽連宵雨,奏事驚同朔旦朝”、“夜雨從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蘇軾16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潞3粮。耙褂陮Υ病敝s終成畫餅。直到東坡歸天,蘇轍遵遺囑,把蘇軾葬在河南郟縣小峨嵋山。蘇轍命子孫在其百年之后將自己的遺骨安葬在兄長身邊,兄弟二人才長長久久地呆在了一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潞3粮?,17“三蘇墳”“三蘇墳”18蘇軾與蘇轍課件19蘇軾與蘇轍課件20“三蘇墳”院內(nèi)古柏遮天蔽日,據(jù)說,如果是在幽靜的深夜游覽此地,便可感受“蘇墳夜雨”的特有氛圍:耳際仿佛風(fēng)聲緊促,雨珠橫斜,但分明衣襟未動,發(fā)絲仍干。后來有人對此現(xiàn)象作了科學(xué)的解釋,此地正當風(fēng)口——后人帶有帶點神秘唯心色彩的說法,不過是在希望終生未能“夜雨對床”的兄弟倆有一個死后的圓滿。

“三蘇墳”院內(nèi)古柏遮天蔽日,據(jù)說,如果21事實上,蘇家兄弟投身仕途的“開局”簡直是好得不能再好。1056年,21歲的蘇軾與19歲的的蘇轍都順利通過了舉人考試,次年二月,他在禮部的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巨擘歐陽修。蘇軾一篇600多字的《刑賞忠厚之至論》一下子讓歐陽修“以為異人”。他懷疑文章是自己的門人弟子曾鞏曾子固所為,為了怕別人說他偏袒,他特意把這篇文章評為第二名。

事實上,蘇家兄弟投身仕途的“開局”簡直22當?shù)弥髡呔尤皇莵碜运拇ǖ男滦?,老頭大為興奮,他對當時同為主考的梅圣俞說:“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接著,禮部復(fù)試,蘇軾又以“春秋對義”獲第一,三月仁宗殿試,兄弟二人雙雙進士及第。與此同時,其父蘇洵的文章也經(jīng)歐陽修的舉薦而名震天下。一時間,蘇洵大器晚成,蘇軾蘇轍少年得志,“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著實讓人羨煞。當?shù)弥髡呔尤皇莵碜运拇ǖ男滦?,老頭23可不巧的是,這時蘇軾的母親去世,兄弟二人歸奔母喪。兩年后,居居喪期滿,蘇洵帶著來兩個兒子兒媳和蘇軾的長子蘇邁再度進京。兄弟二人又經(jīng)歷了兩場考試。他們這次依然得到歐陽修的極力舉薦??荚嚾客ㄟ^。期間,仁宗皇帝親自殿試,要求這些學(xué)子為國家的各項政策建言獻策。這次考試,蘇軾又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入三等”,而宋王朝建國以來,“入三等”者只有二人。可不巧的是,這時蘇軾的母親去世,兄弟24這次考試后,蘇軾“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蘇轍也被授商州軍事推官。因為不忍將喪妻鰥居的老父親獨自留在京都,蘇轍請求留下來。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fā)。

歸人猶自念庭闈,今我何以慰寂寥。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見烏帽出復(fù)沒。

苦寒念爾衣衾薄,獨騎瘦馬踏殘月。

路人行歌居人樂,童仆怪我苦凄惻。

亦知人生要又別,但恐歲月去飄忽。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

這次考試后,蘇軾“除大理評事,簽書鳳25東坡目送著子由遠去,一直到只能看見子由頭上戴的帽子在山間隱約出沒。送別歸來,路人都快快樂樂,只有他自己悵然凄惻。東坡再次強調(diào):好兄弟,千萬別忘了我們的約定。

東坡目送著子由遠去,一直到只能26“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27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jié)人間未了因。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28蘇轍為了營救兄長,正在奔波呼號。他上書皇帝,說自己和哥哥怎樣的相依為命,試圖用感情打動龍心。他為哥哥分辯,說他不過是一個口無遮攔的人,對朝廷其實是忠心耿耿。他還請求皇上降低自己的官階為兄長贖罪。蘇轍為了營救兄長,正在奔波呼號。29蘇軾與蘇轍蘇軾與蘇轍30《名二子說》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車輪、車輻、車蓋和車軫,也即車后的橫木,都是車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軾,只是車前用作搭手的橫木,沒有它,雖然外相會難看一點,但畢竟不要緊。天下的車莫不循轍而行,雖然論功勞,車轍是沒份的,但如果車翻馬斃,也怪不到轍的頭上?!睹诱f》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車輪、車輻、31蘇軾字子瞻,“軾”是古代馬車上的一個橫梁。其作用按照[左傳]的說法,是“登軾而望之”?!罢啊闭撸h望也。和天下所有的父親一樣,蘇洵在為子弟的命名中寄予了自己的希望,然而,知子莫若父,他對這二子今后的人生走向似乎已經(jīng)有一種隱隱的擔憂。果然,此二子一生的光榮與夢想、坎坷和侮辱都被父親不幸言中。

蘇軾字子瞻,“軾”是古代馬車上的一個橫32蘇軾確實有獨步天下登高望遠的視界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卻犯了“不外飾”的官場大忌.轍性沉靜簡潔,為持重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氣終不可掩,其高處殆與兄軾相迫。蘇軾確實有獨步天下登高望遠的視界33雖然蘇轍也被卷在紛爭的漩渦里,但蘇轍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護了他,使他避免了更大的災(zāi)禍。大蘇小蘇一個張揚勇猛一個內(nèi)斂持重,一個豁達豪邁一個低調(diào)平和。以名氣、成就、稟性論,哥哥像光熱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視的太陽,弟弟像清涼的月亮。雖然蘇轍也被卷在紛爭的漩渦里,但蘇轍34然而,就是這個弱弟,卻屢屢在關(guān)鍵時刻充當了大哥的保護人。

東坡一生大起大落,憑借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的超強兼容性,在最困厄不堪的時候,他都能收獲大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隨他生命始終的惟有一個人,兄弟蘇轍。然而,就是這個弱弟,卻屢屢在關(guān)鍵35當他被人構(gòu)陷下了大獄,子由奔走營救,申請降低自己的官階,為兄長贖罪;當他屢遭放逐,一天天遠離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核心地帶,奔竄在窮苦蠻荒的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萬里的苦旅;狼狽不堪自顧不暇的時候,子由照顧他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蘇軾與世長辭了,蘇轍撫恤他的兒孫,直到死后陪伴在東坡的旁側(cè)。

當他被人構(gòu)陷下了大獄,子由奔走營救,36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直是中國人特別津津樂道的場景,儒家更把“兄友弟恭”納入到維護社會秩序的倫理范疇。然而,在男權(quán)社會,兄弟的情分常常因為對權(quán)力和財產(chǎn)的爭奪而受到嚴重傷害,兄弟倪墻同室操戈的事情并不鮮見。否則,中國人不會用永遠見不了面的參、商兩個星宿來比喻兄弟失和。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直是中國37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國歷史上除了蘇家兩兄弟,還有非常著名的一對,曹丕曹植??墒牵c他們的才華一樣出名的還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對繼承權(quán)的爭奪使相同的血緣恰恰成為兄弟相殘的原動力。

兄弟共享文名的,中國歷史上除了蘇38反觀蘇軾蘇轍兩兄弟,剛?cè)嵯酀槁?lián)璧合,性格的差異恰成互補,他們同學(xué)同戲,互相扶持,分享快樂,共度時艱。他們不單單是成就了流芳千古的文名,還有一段曠世手足情。

“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

“從來兄弟塤篪之樂,未有過于二蘇者”

反觀蘇軾蘇轍兩兄弟,剛?cè)嵯酀?,珠“從來兄弟塤篪之樂,未39“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蘇轍說:“手足之愛,平生一人?!碧K軾說:“我年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胺鑫覄t兄,誨我則師”。

因為擁有了這份親情友情,人生中一切的不可知和孤單寂寞都不再那么可怕。蘇轍就說“自信老兄憐弱弟,豈關(guān)天下少良朋”。

“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40從入了官門的那天起,子瞻與子由便聚少離多,他們用詩歌辭章的形式互吐心曲?;騼A訴思念之情,或抒發(fā)關(guān)于宇宙人生的感慨。蘇軾的詩文中與子由唱和的不勝其數(shù),以《示子由》、《別子由》、《和子由》等為題的詩歌,就有104首。蘇轍贈答、步韻、應(yīng)和的詩詞也多達130首。即使他們其他的作品全部散佚,只要把彼此往來唱和的詞章串聯(lián)起來,兄弟二人一生的行跡心路也清晰可見。從入了官門的那天起,子瞻與子由便聚41“夜雨對床”“夜雨對床”42路上,他們夜宿懷遠驛,晚上,風(fēng)雨大作,寒意陣陣,蘇轍起身披衣,見哥哥正在讀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的詩〈與元常全真二生〉,中有兩句“那知風(fēng)雨夜,復(fù)此對床眠”。詩中的情境正好與此時此刻的情形如此吻合,一時間,兩人心有所動。路上,他們夜宿懷遠驛,晚上,風(fēng)雨大作,43東坡不禁感嘆,現(xiàn)在還可以與弟弟聯(lián)床而眠,此次出川,一旦入了仕途,到哪里做官,都得聽皇上的,像這樣兄弟二人在風(fēng)雨之夜一起談?wù)摴沤?,一起抵足而眠,怕也會成為一種難得的奢侈。二人遂立下了“雨夜聯(lián)床賦詩”的約定,說好決不對官場長期戀棧,將來一定早早退休,歸隱山林,再重溫這份“風(fēng)雨對床”的閑情逸致,享受天倫,享受人生。此后,“夜雨對床”成了他倆的一個心結(jié),互相唱和的幾百首詩作中,成了一個反復(fù)被提及的話題。東坡不禁感嘆,現(xiàn)在還可以與弟弟聯(lián)床44蘇軾“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對床定悠悠,今夜雨蕭瑟”;“他年夜雨獨傷神”;“夜雨何時聽蕭瑟”;蘇轍“夜深魂夢先飛去,風(fēng)雨對床聞曉鐘”;“射策當年偶一時,對床夜雨失前期”、“對床貪聽連宵雨,奏事驚同朔旦朝”、“夜雨從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蘇軾45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宦海沉浮,“夜雨對床”之約終成畫餅。直到東坡歸天,蘇轍遵遺囑,把蘇軾葬在河南郟縣小峨嵋山。蘇轍命子孫在其百年之后將自己的遺骨安葬在兄長身邊,兄弟二人才長長久久地呆在了一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潞3粮?,46“三蘇墳”“三蘇墳”47蘇軾與蘇轍課件48蘇軾與蘇轍課件49“三蘇墳”院內(nèi)古柏遮天蔽日,據(jù)說,如果是在幽靜的深夜游覽此地,便可感受“蘇墳夜雨”的特有氛圍:耳際仿佛風(fēng)聲緊促,雨珠橫斜,但分明衣襟未動,發(fā)絲仍干。后來有人對此現(xiàn)象作了科學(xué)的解釋,此地正當風(fēng)口——后人帶有帶點神秘唯心色彩的說法,不過是在希望終生未能“夜雨對床”的兄弟倆有一個死后的圓滿。

“三蘇墳”院內(nèi)古柏遮天蔽日,據(jù)說,如果50事實上,蘇家兄弟投身仕途的“開局”簡直是好得不能再好。1056年,21歲的蘇軾與19歲的的蘇轍都順利通過了舉人考試,次年二月,他在禮部的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巨擘歐陽修。蘇軾一篇600多字的《刑賞忠厚之至論》一下子讓歐陽修“以為異人”。他懷疑文章是自己的門人弟子曾鞏曾子固所為,為了怕別人說他偏袒,他特意把這篇文章評為第二名。

事實上,蘇家兄弟投身仕途的“開局”簡直51當?shù)弥髡呔尤皇莵碜运拇ǖ男滦?,老頭大為興奮,他對當時同為主考的梅圣俞說:“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接著,禮部復(fù)試,蘇軾又以“春秋對義”獲第一,三月仁宗殿試,兄弟二人雙雙進士及第。與此同時,其父蘇洵的文章也經(jīng)歐陽修的舉薦而名震天下。一時間,蘇洵大器晚成,蘇軾蘇轍少年得志,“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二蘇上連璧,三孔立分鼎”,著實讓人羨煞。當?shù)弥髡呔尤皇?/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