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1.gif)
![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2.gif)
![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3.gif)
![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4.gif)
![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572ff36fa498acadf71a6a7a6aef089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講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
一、整體文化觀二、藝術與民俗之間的動態(tài)研究三、在田野作業(yè)中領悟藝術之真諦第五講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
一、整體文化觀
(見《藝術民俗學》P62-65)
民俗學擅長從地域文化與時代變遷的時空線索出發(fā),以整體觀的思想去研究具體的民俗事象。藝術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富有地域色彩,存在著繼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等諸多問題,因而民俗學的整體文化觀對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整體文化觀
(見《藝術民俗學》P62-65)例1:藝術民俗學視野中的婚姻素材
民俗學視野里的婚姻,絕不僅僅是婚姻。有時牽涉到家族利益、物質的交換,甚至是與時代政治、國家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如聯姻、賜婚、和番等;有時又頗富區(qū)域文化色彩與民間生活情調,如搭繡樓扔繡球、比武招親、對聯選婿等。婚姻中的種種事象也就可以具有了種種象征功能,被文學家、藝術家用以表達心中的思想。例1:藝術民俗學視野中的婚姻素材民俗學視例2:王韜的《媚梨小傳》
胡適的《睡美人》
皆以中西跨國婚姻為題材,以文學形式寄寓文化思想,從中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國知識分子對于外來西方文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媚梨小傳》中用的是中男西女模式,西方美女不顧一切地追從中國男子;《睡美人》則采用中女西男的婚姻模式,一個病疴纏身的中國睡美人等待著西方英俊武士的千年一吻。例2:王韜的《媚梨小傳》
胡適的《睡美人》
二、藝術與民俗之間的動態(tài)研究
(見《藝術民俗學》P65-67)
藝術本自社會生活中產生,又試圖以藝術的方式影響社會生活。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從民俗學的角度,考察社會生活如何產生了藝術;而且還應關注某一藝術如何發(fā)揮了怎樣的社會功能及其參與社會進程的整個過程。
二、藝術與民俗之間的動態(tài)研究
(見《藝術民俗學》P65-6例1:山東省微山縣馬坡《梁山伯祝英臺墓記》
始立于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碑高1.84米,寬0.82米,上刻有碑文800余字。丁酉貢士前知都昌縣事古邾趙廷麟撰,文林郎知鄒縣事古衛(wèi)楊環(huán)書,亞圣五十七代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元額。例1:山東省微山縣馬坡《梁山伯祝英臺墓記》《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一
外紀二氏出處費詳。邇來訪諸古老,傳聞在昔濟寧九曲村祝君者,其家鉅富,鄉(xiāng)人呼為員外,見世之有子讀書者,往往至貴,顯耀門閭,獨予無子,不貴其貴,而貴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膝下一女名英臺者,聰慧殊常,聞父咨嘆不已,卒然變笄易服,冒為子弟。出示家人,不認識;出示鄉(xiāng)鄰,不認識。上白于親畢,竟讀書,乃振門風以謝親憂。時值暮春,景物鮮明,從者負笈過吳橋數十里柳蔭暫住,不約而會鄒邑西居梁大公之子,名山伯,動問契合,同詣嶧山先生授業(yè),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读荷讲S⑴_墓記》之一外紀二氏出處費《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二
一日,英臺思曠定省,言告歸寧。倏經半載,山伯亦如英臺之請,往拜其門。英臺速整女儀出見,有類木蘭將軍者。山伯別來不一載,疾終于家,葬于吳橋迤東。西莊富室馬郎親迎至期,英臺苦思:山伯君子,吾嘗心許為婚,并無父母之命,媒約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適他姓,是異初心也,與其忘初而愛生,孰若舍生而取義!悲傷而死。少闃,愁煙滿室,飛鳥哀鳴,聞者驚駭,馬郎旋車空歸。《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二一日,英臺思曠《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三
鄉(xiāng)黨士婦,謂其令節(jié),從葬山伯之墓,以遂生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越此歲久,松楸華表,為之寂然。俾一時之節(jié)義,為萬世之湮沒,仁人君子所不堪。矧(shen)惟我朝祖宗以來,端本源以正人心,崇節(jié)義以勵天下,又得家相以之佐理,斯世斯民何其幸歟!《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三鄉(xiāng)黨士婦,謂其令《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四
時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總督糧儲新泰崔公諱文奎道經,顧茲廢圮,其心拳拳,施于不報之地。乃托陰陽訓術鮑恭干,昔有功于張秋以奉祿,近有功于闕里,書以奏名,授今茲托無用其心哉!載度載謀,四界豎以石,周圍繚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神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無有者,今皆有之。始于十年己亥冬,終于今歲丙子春。《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四時南京工部右侍郎《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五
恭干將復公命,請廷麟具其事之本末、歲月先后,文諸石。不得已而言曰:土帝降哀不嗇于人,惟人昏淫喪厥貞耳。獨英臺得土地之正氣,萃扶盥之倩淑,真心皎若日星,其節(jié)凜若秋霜,推之可以為忠,可以為孝,可以表千載之上,挽節(jié)義于千載以下。伊誰力歟?忠臣力也;忠臣誰歟?崔公謂也。不然,太史嘗以忠臣烈女同傳并記之?!读荷讲S⑴_墓記》之五恭干將復公命,請梁祝民俗與梁祝藝術
梁祝民俗:梁祝馬三姓禁止通婚,梁祝故里禁演與梁祝有關的影視曲劇,山東琴書藝人在這一帶開演前先要拜碑等等。
梁祝藝術:傳說、故事、歌謠、音樂、舞蹈、影視劇、戲曲(越劇、山東琴書、豫劇)、連環(huán)畫、書法、繪畫、工藝品、郵票、主題公園(如寧波的梁祝公園)、廟宇、名勝(如嶧山的梁祝讀書洞)、碑刻等。梁祝民俗與梁祝藝術梁祝民俗:梁祝馬三姓禁第六講田野作業(yè)對于藝術民俗學研究的意義
1.鄉(xiāng)藝文本與村落語境——藝術學與民俗學的雙重視角2.“剝蕉至心”式的意義追尋3.避輕就重的研究策略第六講田野作業(yè)對于藝術民俗學研究的意義1.鄉(xiāng)藝文本1.鄉(xiāng)藝文本與村落語境——藝術學與民俗學的雙重視角
藝術學的視角——一村之民從其所處的村落時空背景出發(fā),為了表達文化的需要而采用多種藝術手段,并對已有的藝術傳統(tǒng)予以評估、選擇或創(chuàng)新。民俗學的視角——將鄉(xiāng)民藝術作為村民的一種生活實踐活動,關注它在村落生活中的實際作用,以及它與其它村落知識如何交織成一個相對自足的村落文化體系。1.鄉(xiāng)藝文本與村落語境——藝術學與民俗學的雙重視角2.“剝蕉至心”式的意義追尋
透過社區(qū)中的多種文化形式,追索深潛其里的社會功能與文化意義,層層逼近村落文化的核心——即寄寓于民眾生活之中的文化邏輯。用格爾茲的話來說,就是“文化是一種通過符號在歷史上代代相傳的意義模式”。按照鮑曼關于文化語境(CulturalContext)與社會語境(SocialContext)的二分法,其中以意義系統(tǒng)和符號性相互關系為主要內涵的文化語境,是理解文化需要了解的信息。
2.“剝蕉至心”式的意義追尋透過社區(qū)中的3.避輕就重的研究策略
對于鄉(xiāng)民藝術的描述,應更多地注意到這一文本結構中對于其村落語境具有意義的部分。比如從鄉(xiāng)民藝術文本的生成與變異的角度考察村落語境在其中的投射,鄉(xiāng)民藝術活動的循環(huán)發(fā)生對于所在鄉(xiāng)土社會有何意義。注重人本位。村民既是村落生活實體的主體,又是鄉(xiāng)民藝術傳承的主體,構成了這一活動中的組織者、展演者與主要的受眾群體。鄉(xiāng)民藝術既是一種村落性的群體性文化,又是村民表達自我情感的一種方式。而鄉(xiāng)民藝術的歷史傳承與現實發(fā)生,總是或多或少地與村民的現實生存需求有著密切關系。3.避輕就重的研究策略對于鄉(xiāng)民藝術的描例1:西小章村調查
村民對于“西小章一年不跑馬,一年不旺相”的理解:(1)紀念五世祖馬亮元帥;(2)有祈子的效果;(3)強身健體;(4)跑馬后一年里精神好;(5)吉祥,吉利,竹馬是姓馬家的吉祥物;(6)讓外人看到西小章馬家人有禮貌,心齊;(7)顯示馬姓人家的團結;(8)馬家人過年聚會的方式;(9)體驗一種愉快、激動的感覺;(10)是馬亮元帥編創(chuàng)、反映三世祖馬合“南征北還”一段歷史的史詩;(11)促進“馬氏子孫在新的一年里興旺發(fā)達、馬到成功”;(12)是寶貴的民間藝術……
例1:西小章村調查村民對于“西小章一年不跑古詩詞學習方法初三語文組古詩詞學習方法初三語文組
基本目標感受詩詞經典,追溯文化淵源;提高審美品位,積蓄典雅語言。基本目標
要點與方法:節(jié)律是特征,朗讀以凸顯之。意象是風景,想像以再現之。情感是靈魂,體驗以溝通之。語言是珍品,玩味以珍藏之。要點與方法:
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朗讀全詩,力求讀準——感知作品二、弄懂字詞,理順語句——疏通作品三、揣摩意象,領略意境——領會作品四、自我感受,獨特體驗——感悟作品五、賞析技巧,品味語言——鑒賞作品五個環(huán)節(jié)一、朗讀全詩,力求讀準——感知作品
第一環(huán)節(jié)朗讀全詩,力求讀準
—感知作品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準語調。求讀準,實質是求讀懂。讀準與讀懂互為因果。讀準了有利于讀懂,讀懂了,有助于讀準。所以,聽范讀很重要。但范讀不能代替自讀;唯有自讀,才能獲得讀詩體驗。第一環(huán)節(jié)朗讀全詩,力求讀準
第二環(huán)節(jié)弄懂字詞,理順語句
—疏通作品
初讀之時,眼在字面上跑,嘴從字面上說,字面的意思未必連貫得起來,詩面的形象未必形成得起來。這是由古典詩詞的高度凝練、精辟,加之語言組織的特殊性造成的。這就需要停頓下來,嘗試著把每個詞語的意思弄清楚,把詞與詞的意思聯系起來,以求把大致意思搞清楚。就像葉老所說:先自行思考求解,不得其解再看注解;看了注解仍不懂再與同學商量;同學間商量不出再問老師。第二環(huán)節(jié)弄懂字詞,理順語句
第三環(huán)節(jié)揣摩意象,領略意境
—理解作品
克服了文字障礙,理順了句子關系,明白了詩句的大意,再讀起作品,注意力就不會受到疑難字句的羈絆,想象力也不會因句意不通而阻隔,思維便可以擺脫字面而進入畫面了,就有能力形成整體印象,或分解出一個個意象,進而再聯系起來,統(tǒng)合起來,對作品作出一個客觀的完整的認識。這就是解釋作品。其基本原則是忠于原作,追求本意。如葉老所說:“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誤會,不缺漏,作者表達些什么,就完全領會他那些什么。”
第三環(huán)節(jié)揣摩意象,領略意境
意象,是融合了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也可以說是作者的主觀之意與客觀之象融為一體的藝術形象。意象是詩詞的實體,是意境的單元;而一首詩詞的整體意境就是由一個或若干個意象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說是個意象系統(tǒng)。下面來舉例談談意象和意境。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意象,是融合了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也可以說是明月幾時有?第一個意象,把酒問天:一問明月幾時把酒問青天。才有,二問天宮今是何年。面對青天明不知天上宮闕,月,心中無限悵惘。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第二個意象:欲歸又恐。想追求又害怕,又恐瓊樓玉宇,矛盾心理。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第三個意象:起舞自娛。作出選擇:何似在人間。還是在人間好。
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轉朱閣,第四個意象:月照無眠。月光低綺戶,流轉照離人,離人輾轉思親人。照無眠。不應有恨,第五個意象;感慨月圓。何時偏向別時圓?緣情寫景,別有滋味。人有悲歡離合,第六個意象:領悟圓缺。月有陰晴圓缺,自古皆然,萬物一理。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第七個意象:祝愿康健。千里共嬋娟。親人平安,千里共享。轉朱閣,第四個意象:月照無眠。
顯然,這里是“象”為實體,“意”為靈魂。作品正是用形象、畫面來表達情思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既不是純粹的自然景物或人物的寫照,也不是單純的情感抒發(fā)或觀點表達,而是生動具體、飽含感情的藝術形象。通過對這一個個意象的把握及聯綴,我們就可以把這首詞的整體意境描述為:上闕寫作者酒后望月馳思,對天上人間的無限感慨;下闕寫輾轉不寐思念親人,又感悟到萬事萬物自古難全的道理,由此得以自慰和寬解,并表達對親人的美好祝愿。顯然,這里是“象”為實體,“意”為靈魂。作品正
一般說來,詩詞多以一個完整的韻句為一個意象,表達一個完整的形象及意思。如:巴山楚水凄涼地,第一個意象:憶昔,凄涼經歷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第二個意象:撫今,悲痛感受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第三個意象:想事,沉重比喻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第四個意象:聽歌,精神一振暫憑杯酒長精神。一般說來,詩詞多以一個完整的韻句為一個意象,表
詩詞中的“象”一般有四指:人、事、物、景;“意”則有四涵:情、志、理、趣。于是便可以組合成16種基本意象,就全篇而言,即為16種基本意境。如下表
描景得趣觀景得理繪景寄志情景相生
景及物成趣詠物寓理托物言志托物寄情
物敘事諧趣敘事含理敘事表志敘事抒情
事寫人寄趣寫人達理寫人明志寫人傳情
人
趣
理
志
情
意象
詩詞中的“象”一般有四指:人、事、物、景;“意”則有四
寫人傳情:寫人明志: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钯R《南園》寫人傳情:寫人明志:故園東望路漫漫,男兒何不帶吳鉤寫人達理:寫人寄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村居》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拍痢恫辞鼗础穼懭诉_理:寫人寄趣:茅檐低小,煙籠寒水月籠沙,
敘事抒情:敘事表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縱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敘事抒情:敘事表志:劍外忽傳收薊北,辛苦遭逢起
敘事含理:敘事諧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敘事含理:敘事諧趣:
常記溪亭日暮,昨
托物寄情:托物言志: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懹巍对伱贰非ц徣f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托物寄情:托物言志:
驛外斷橋邊,千鑿萬擊出深詠物寓理:及物成趣: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祆洹队^書有感》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物寓理:及物成趣:半畝方塘一鑒開,鵝,鵝,鵝,
觸景生情:繪景言志: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懿佟队^滄海》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凄凄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揞棥饵S鶴樓》觸景生情:繪景言志: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昔人已觀景得理:景富情趣: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鸥Α督^句四首》飛來峰上千尋塔,聞道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醢彩兜秋w來峰》觀景得理:景富情趣:兩個黃鸝鳴翠柳,飛來峰上千理解和解釋作品,可有三個層次:第一、“畫面”再現。即把作品內容(或局部或整體)以完整的形象描述出來。這是突破文字障礙后,由字面向畫面的轉化,展現得越真實越具體,就越好。
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
第二、“畫意”揣摩。即探尋畫面所蘊含的意義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是由畫面向畫意的轉化;越是客觀本然,越是符合作者本意就越好。第三、“畫源”追溯。一種情況是意象成因的分析,如周振甫先生就曾對杜甫<春夜喜雨>的意象形成,作過具體闡釋。另一種情況是對作者心路歷程的追尋,即要知道作者是在怎樣的生活背景和心理情緒下寫出這一作品的。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
追溯作品意象之成因,有利于啟發(fā)、引導學生去觀察和體驗生活,培養(yǎng)這方面意識和習慣;追溯作者的心理歷程和寫作動機、目的,有利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寫作之本源:情動于衷而發(fā)于外。任何文章都是由感而發(fā)的。三個層次,一層比一層深入,而以“畫意”為核心。
第四環(huán)節(jié)自我感受,獨特體驗
——感受作品理解作品,是將作品作為一種客觀事物加以認識,得到的主要是關于作品內容的客觀的共性的認識,其衡量標準是愈接近權威結論,其認識水平愈高。但是,每一個閱讀者的經歷、經驗、知識、認知方式和個性心理都不同,其對詩的意境及作者情思的感受也必然有所不同。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不僅是正常的合理的,而且是最具價值的。這價值對自身來說,就是生成了與已往經驗相對接的真實可靠的感受,它有助于閱讀者的精神成長;對他人來說,在于一經交流,各具特色的感受必然帶來分享、碰撞或啟迪,于是在彼此交流和吸納中促進了公共認知和共同發(fā)展。詩詞研究專家周振甫先生說:“對作品解釋是一回事,從作品中引起觸發(fā)是另一回事。由于作品通過形象來表現,讀者讀作品時接觸到作品中的形象,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賦予形象以各種新的意義——這可以說是讀者的再創(chuàng)造。”第四環(huán)節(jié)自我感受,獨特體驗
第五環(huán)節(jié)賞析技巧,品味語言
—鑒賞作品
在理解和感受詩詞內容的基礎上,欣賞和借鑒詩詞的表達形式、技巧和語言風格、特色,就成為順理成章且十分重要的事情了。第五環(huán)節(jié)賞析技巧,品味語言
第五講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
一、整體文化觀二、藝術與民俗之間的動態(tài)研究三、在田野作業(yè)中領悟藝術之真諦第五講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
一、整體文化觀
(見《藝術民俗學》P62-65)
民俗學擅長從地域文化與時代變遷的時空線索出發(fā),以整體觀的思想去研究具體的民俗事象。藝術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富有地域色彩,存在著繼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等諸多問題,因而民俗學的整體文化觀對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整體文化觀
(見《藝術民俗學》P62-65)例1:藝術民俗學視野中的婚姻素材
民俗學視野里的婚姻,絕不僅僅是婚姻。有時牽涉到家族利益、物質的交換,甚至是與時代政治、國家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如聯姻、賜婚、和番等;有時又頗富區(qū)域文化色彩與民間生活情調,如搭繡樓扔繡球、比武招親、對聯選婿等?;橐鲋械姆N種事象也就可以具有了種種象征功能,被文學家、藝術家用以表達心中的思想。例1:藝術民俗學視野中的婚姻素材民俗學視例2:王韜的《媚梨小傳》
胡適的《睡美人》
皆以中西跨國婚姻為題材,以文學形式寄寓文化思想,從中可以看出清末民初中國知識分子對于外來西方文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媚梨小傳》中用的是中男西女模式,西方美女不顧一切地追從中國男子;《睡美人》則采用中女西男的婚姻模式,一個病疴纏身的中國睡美人等待著西方英俊武士的千年一吻。例2:王韜的《媚梨小傳》
胡適的《睡美人》
二、藝術與民俗之間的動態(tài)研究
(見《藝術民俗學》P65-67)
藝術本自社會生活中產生,又試圖以藝術的方式影響社會生活。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從民俗學的角度,考察社會生活如何產生了藝術;而且還應關注某一藝術如何發(fā)揮了怎樣的社會功能及其參與社會進程的整個過程。
二、藝術與民俗之間的動態(tài)研究
(見《藝術民俗學》P65-6例1:山東省微山縣馬坡《梁山伯祝英臺墓記》
始立于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碑高1.84米,寬0.82米,上刻有碑文800余字。丁酉貢士前知都昌縣事古邾趙廷麟撰,文林郎知鄒縣事古衛(wèi)楊環(huán)書,亞圣五十七代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元額。例1:山東省微山縣馬坡《梁山伯祝英臺墓記》《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一
外紀二氏出處費詳。邇來訪諸古老,傳聞在昔濟寧九曲村祝君者,其家鉅富,鄉(xiāng)人呼為員外,見世之有子讀書者,往往至貴,顯耀門閭,獨予無子,不貴其貴,而貴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膝下一女名英臺者,聰慧殊常,聞父咨嘆不已,卒然變笄易服,冒為子弟。出示家人,不認識;出示鄉(xiāng)鄰,不認識。上白于親畢,竟讀書,乃振門風以謝親憂。時值暮春,景物鮮明,從者負笈過吳橋數十里柳蔭暫住,不約而會鄒邑西居梁大公之子,名山伯,動問契合,同詣嶧山先生授業(yè),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一外紀二氏出處費《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二
一日,英臺思曠定省,言告歸寧。倏經半載,山伯亦如英臺之請,往拜其門。英臺速整女儀出見,有類木蘭將軍者。山伯別來不一載,疾終于家,葬于吳橋迤東。西莊富室馬郎親迎至期,英臺苦思:山伯君子,吾嘗心許為婚,并無父母之命,媒約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適他姓,是異初心也,與其忘初而愛生,孰若舍生而取義!悲傷而死。少闃,愁煙滿室,飛鳥哀鳴,聞者驚駭,馬郎旋車空歸。《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二一日,英臺思曠《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三
鄉(xiāng)黨士婦,謂其令節(jié),從葬山伯之墓,以遂生前之愿,天理人情之正也。越此歲久,松楸華表,為之寂然。俾一時之節(jié)義,為萬世之湮沒,仁人君子所不堪。矧(shen)惟我朝祖宗以來,端本源以正人心,崇節(jié)義以勵天下,又得家相以之佐理,斯世斯民何其幸歟!《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三鄉(xiāng)黨士婦,謂其令《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四
時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總督糧儲新泰崔公諱文奎道經,顧茲廢圮,其心拳拳,施于不報之地。乃托陰陽訓術鮑恭干,昔有功于張秋以奉祿,近有功于闕里,書以奏名,授今茲托無用其心哉!載度載謀,四界豎以石,周圍繚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神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無有者,今皆有之。始于十年己亥冬,終于今歲丙子春?!读荷讲S⑴_墓記》之四時南京工部右侍郎《梁山伯祝英臺墓記》之五
恭干將復公命,請廷麟具其事之本末、歲月先后,文諸石。不得已而言曰:土帝降哀不嗇于人,惟人昏淫喪厥貞耳。獨英臺得土地之正氣,萃扶盥之倩淑,真心皎若日星,其節(jié)凜若秋霜,推之可以為忠,可以為孝,可以表千載之上,挽節(jié)義于千載以下。伊誰力歟?忠臣力也;忠臣誰歟?崔公謂也。不然,太史嘗以忠臣烈女同傳并記之?!读荷讲S⑴_墓記》之五恭干將復公命,請梁祝民俗與梁祝藝術
梁祝民俗:梁祝馬三姓禁止通婚,梁祝故里禁演與梁祝有關的影視曲劇,山東琴書藝人在這一帶開演前先要拜碑等等。
梁祝藝術:傳說、故事、歌謠、音樂、舞蹈、影視劇、戲曲(越劇、山東琴書、豫?。?、連環(huán)畫、書法、繪畫、工藝品、郵票、主題公園(如寧波的梁祝公園)、廟宇、名勝(如嶧山的梁祝讀書洞)、碑刻等。梁祝民俗與梁祝藝術梁祝民俗:梁祝馬三姓禁第六講田野作業(yè)對于藝術民俗學研究的意義
1.鄉(xiāng)藝文本與村落語境——藝術學與民俗學的雙重視角2.“剝蕉至心”式的意義追尋3.避輕就重的研究策略第六講田野作業(yè)對于藝術民俗學研究的意義1.鄉(xiāng)藝文本1.鄉(xiāng)藝文本與村落語境——藝術學與民俗學的雙重視角
藝術學的視角——一村之民從其所處的村落時空背景出發(fā),為了表達文化的需要而采用多種藝術手段,并對已有的藝術傳統(tǒng)予以評估、選擇或創(chuàng)新。民俗學的視角——將鄉(xiāng)民藝術作為村民的一種生活實踐活動,關注它在村落生活中的實際作用,以及它與其它村落知識如何交織成一個相對自足的村落文化體系。1.鄉(xiāng)藝文本與村落語境——藝術學與民俗學的雙重視角2.“剝蕉至心”式的意義追尋
透過社區(qū)中的多種文化形式,追索深潛其里的社會功能與文化意義,層層逼近村落文化的核心——即寄寓于民眾生活之中的文化邏輯。用格爾茲的話來說,就是“文化是一種通過符號在歷史上代代相傳的意義模式”。按照鮑曼關于文化語境(CulturalContext)與社會語境(SocialContext)的二分法,其中以意義系統(tǒng)和符號性相互關系為主要內涵的文化語境,是理解文化需要了解的信息。
2.“剝蕉至心”式的意義追尋透過社區(qū)中的3.避輕就重的研究策略
對于鄉(xiāng)民藝術的描述,應更多地注意到這一文本結構中對于其村落語境具有意義的部分。比如從鄉(xiāng)民藝術文本的生成與變異的角度考察村落語境在其中的投射,鄉(xiāng)民藝術活動的循環(huán)發(fā)生對于所在鄉(xiāng)土社會有何意義。注重人本位。村民既是村落生活實體的主體,又是鄉(xiāng)民藝術傳承的主體,構成了這一活動中的組織者、展演者與主要的受眾群體。鄉(xiāng)民藝術既是一種村落性的群體性文化,又是村民表達自我情感的一種方式。而鄉(xiāng)民藝術的歷史傳承與現實發(fā)生,總是或多或少地與村民的現實生存需求有著密切關系。3.避輕就重的研究策略對于鄉(xiāng)民藝術的描例1:西小章村調查
村民對于“西小章一年不跑馬,一年不旺相”的理解:(1)紀念五世祖馬亮元帥;(2)有祈子的效果;(3)強身健體;(4)跑馬后一年里精神好;(5)吉祥,吉利,竹馬是姓馬家的吉祥物;(6)讓外人看到西小章馬家人有禮貌,心齊;(7)顯示馬姓人家的團結;(8)馬家人過年聚會的方式;(9)體驗一種愉快、激動的感覺;(10)是馬亮元帥編創(chuàng)、反映三世祖馬合“南征北還”一段歷史的史詩;(11)促進“馬氏子孫在新的一年里興旺發(fā)達、馬到成功”;(12)是寶貴的民間藝術……
例1:西小章村調查村民對于“西小章一年不跑古詩詞學習方法初三語文組古詩詞學習方法初三語文組
基本目標感受詩詞經典,追溯文化淵源;提高審美品位,積蓄典雅語言。基本目標
要點與方法:節(jié)律是特征,朗讀以凸顯之。意象是風景,想像以再現之。情感是靈魂,體驗以溝通之。語言是珍品,玩味以珍藏之。要點與方法:
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朗讀全詩,力求讀準——感知作品二、弄懂字詞,理順語句——疏通作品三、揣摩意象,領略意境——領會作品四、自我感受,獨特體驗——感悟作品五、賞析技巧,品味語言——鑒賞作品五個環(huán)節(jié)一、朗讀全詩,力求讀準——感知作品
第一環(huán)節(jié)朗讀全詩,力求讀準
—感知作品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準語調。求讀準,實質是求讀懂。讀準與讀懂互為因果。讀準了有利于讀懂,讀懂了,有助于讀準。所以,聽范讀很重要。但范讀不能代替自讀;唯有自讀,才能獲得讀詩體驗。第一環(huán)節(jié)朗讀全詩,力求讀準
第二環(huán)節(jié)弄懂字詞,理順語句
—疏通作品
初讀之時,眼在字面上跑,嘴從字面上說,字面的意思未必連貫得起來,詩面的形象未必形成得起來。這是由古典詩詞的高度凝練、精辟,加之語言組織的特殊性造成的。這就需要停頓下來,嘗試著把每個詞語的意思弄清楚,把詞與詞的意思聯系起來,以求把大致意思搞清楚。就像葉老所說:先自行思考求解,不得其解再看注解;看了注解仍不懂再與同學商量;同學間商量不出再問老師。第二環(huán)節(jié)弄懂字詞,理順語句
第三環(huán)節(jié)揣摩意象,領略意境
—理解作品
克服了文字障礙,理順了句子關系,明白了詩句的大意,再讀起作品,注意力就不會受到疑難字句的羈絆,想象力也不會因句意不通而阻隔,思維便可以擺脫字面而進入畫面了,就有能力形成整體印象,或分解出一個個意象,進而再聯系起來,統(tǒng)合起來,對作品作出一個客觀的完整的認識。這就是解釋作品。其基本原則是忠于原作,追求本意。如葉老所說:“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誤會,不缺漏,作者表達些什么,就完全領會他那些什么?!?/p>
第三環(huán)節(jié)揣摩意象,領略意境
意象,是融合了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也可以說是作者的主觀之意與客觀之象融為一體的藝術形象。意象是詩詞的實體,是意境的單元;而一首詩詞的整體意境就是由一個或若干個意象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說是個意象系統(tǒng)。下面來舉例談談意象和意境。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意象,是融合了主觀情思的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也可以說是明月幾時有?第一個意象,把酒問天:一問明月幾時把酒問青天。才有,二問天宮今是何年。面對青天明不知天上宮闕,月,心中無限悵惘。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第二個意象:欲歸又恐。想追求又害怕,又恐瓊樓玉宇,矛盾心理。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第三個意象:起舞自娛。作出選擇:何似在人間。還是在人間好。
藝術民俗學的研究特色教學課件轉朱閣,第四個意象:月照無眠。月光低綺戶,流轉照離人,離人輾轉思親人。照無眠。不應有恨,第五個意象;感慨月圓。何時偏向別時圓?緣情寫景,別有滋味。人有悲歡離合,第六個意象:領悟圓缺。月有陰晴圓缺,自古皆然,萬物一理。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第七個意象:祝愿康健。千里共嬋娟。親人平安,千里共享。轉朱閣,第四個意象:月照無眠。
顯然,這里是“象”為實體,“意”為靈魂。作品正是用形象、畫面來表達情思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既不是純粹的自然景物或人物的寫照,也不是單純的情感抒發(fā)或觀點表達,而是生動具體、飽含感情的藝術形象。通過對這一個個意象的把握及聯綴,我們就可以把這首詞的整體意境描述為:上闕寫作者酒后望月馳思,對天上人間的無限感慨;下闕寫輾轉不寐思念親人,又感悟到萬事萬物自古難全的道理,由此得以自慰和寬解,并表達對親人的美好祝愿。顯然,這里是“象”為實體,“意”為靈魂。作品正
一般說來,詩詞多以一個完整的韻句為一個意象,表達一個完整的形象及意思。如:巴山楚水凄涼地,第一個意象:憶昔,凄涼經歷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第二個意象:撫今,悲痛感受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第三個意象:想事,沉重比喻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第四個意象:聽歌,精神一振暫憑杯酒長精神。一般說來,詩詞多以一個完整的韻句為一個意象,表
詩詞中的“象”一般有四指:人、事、物、景;“意”則有四涵:情、志、理、趣。于是便可以組合成16種基本意象,就全篇而言,即為16種基本意境。如下表
描景得趣觀景得理繪景寄志情景相生
景及物成趣詠物寓理托物言志托物寄情
物敘事諧趣敘事含理敘事表志敘事抒情
事寫人寄趣寫人達理寫人明志寫人傳情
人
趣
理
志
情
意象
詩詞中的“象”一般有四指:人、事、物、景;“意”則有四
寫人傳情:寫人明志: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逢入京使》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钯R《南園》寫人傳情:寫人明志:故園東望路漫漫,男兒何不帶吳鉤寫人達理:寫人寄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翖壖病洞寰印窡熁\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拍痢恫辞鼗础穼懭诉_理:寫人寄趣:茅檐低小,煙籠寒水月籠沙,
敘事抒情:敘事表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縱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敘事抒情:敘事表志:劍外忽傳收薊北,辛苦遭逢起
敘事含理:敘事諧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敘事含理:敘事諧趣:
常記溪亭日暮,昨
托物寄情:托物言志: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懹巍对伱贰?/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安全全面防護措施策略
- DB6528T 140-2024庫爾勒香梨密植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
- 五年期產品供應合同書
- 個人住房融資合同協(xié)議書
- 人事保管檔案合同實施細則
- 個人養(yǎng)殖場合作協(xié)議合同
- 個人合伙合作協(xié)議書合同范本
- 個人借款合同延期至協(xié)議
- 產品銷售補償合同范本
- 買賣合同糾紛起訴書范本
- 2024-202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排球正面上手傳球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2025年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招聘2名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做投標文件培訓
- 9.4+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活塞式抽水機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建筑工程工作計劃
- 2025年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限責任公司招聘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瓶裝液化氣送氣工培訓
- 外科護理課程思政課程標準
- 船舶航行安全
- 道德經全文完整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