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測量專項方案_第1頁
隧道施工測量專項方案_第2頁
隧道施工測量專項方案_第3頁
隧道施工測量專項方案_第4頁
隧道施工測量專項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交通建設新建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鐵路站前工程合同編號:ZHZQ-5標隧道施工測量專項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中交一公局張呼鐵路工程項目經理部2014年6月17日錯誤 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倓t 二、工程概況 三、編制依據(jù) 四、人員組織機構 五、儀器配備 六、測量組人員職責 七、測量工作基本要求 八、隧道控制網設計 九、隧道控制測量 十、隧道施工測量 十一、竣工測量 十二、測量管理專項制度 十三、安全質量保證措施及注意事項錯誤!未定義書簽??倓t為了保證隧道貫通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誤差,并使各項建筑物以規(guī)定的精度按照設計位置修建,確保在隧道施工過程中能及時準確為隧道施工提供準確的定位信息、實時監(jiān)控施工進程中隧道的相關變化量,為隧道施工提供必要的測量數(shù)據(jù),以便于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適當調整作業(yè)進度和措施方法,確保隧道施工順利準確,施工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方案。工程概況新建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鐵路站前工程 ZHZQ-5合同段一分部,起于集寧新區(qū)六間房村,與ZHZQ-4合同段相接于DK167+550而后經察哈爾右翼前旗止于卓資山縣產家卜子村,樁號DK179+950本標段隧道6134m/4座,分別為東土村隧道(4560m)、益元興隧道( 474m)、西土村隧道( 560m)、蘆家卜子隧道( 540m),其中II級圍巖1160mm級圍巖1663mIV級圍巖1742mV級圍巖1569ml編制依據(jù)《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 (GB/T12897—2006)《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 (TB10601-2009)3、《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測量規(guī)范》(GB/T18314-2009)《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753-2010)《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6、隧道施工圖四、人員組織機構根據(jù)工程建設需要,我項目部成立施工測量組,測量組設測量組長 1名,測量副組長2名,下設測量員4人。測量組成員如下:組長:井昭義副組長:杜春浩、高燕武組員:張樹棟、王玉磊、姜濤、孫帥張樹棟、王玉磊負責東土村隧道、益元興隧道的測量工作(張樹棟負責坐標計算,王玉磊負責測量內業(yè)資料);姜濤、孫帥負責西土村隧道、產家卜子隧道的測量工作(姜濤負責坐標計算,孫帥負責測量內業(yè)資料),井昭義、杜春浩、高燕武負責坐標復核,隧道重點部位控制及隧道測量工作復核。五、儀器配備儀器名稱數(shù)量單位規(guī)格型號出廠編號檢定證書編號檢定日期GPSR收機3臺華測X93400764CD2014-60032014-5-23930009CD2014-6004930019CD2014-60051電子水準儀1套天寶DINI03739016JD2b2014-06-75362014-6-25彳來卡全站儀1套TS09PLU61R5001363550CD2014Z-15612014-6-23六、測量組人員職責1、在工程開工前,對測量控制網進行復測,建立相應等級的施工控制加密網控制點至各施工工作面所需部位,復測成果應及時向監(jiān)理單位報批,批準后方可使用。2、根據(jù)本施工處的生產計劃安排,積極配合各工程部門保質、保量、保安全的完成各項相關測量任務。3、做好與外部及內部相關部門之間的技術交流、溝通工作,對外部文件及圖紙進行分類保管。4、負責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放樣,定期檢查,及時向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報檢,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方可繼續(xù)施工,并將結果通知所在施工部位的技術員,做好交底記錄。5、提供符合設計要求的設計軸線,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并負責檢查與復核工作。6、定期對控制點進行復測,及時更新復測成果,復測成果及時向監(jiān)理單位報批,批準后方可使用。七、測量工作基本要求1、嚴格執(zhí)行測量規(guī)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jù),進行各局部的定位放線。2、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執(zhí)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4、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5、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八、隧道控制網設計隧道控制網的設計主要是要考慮是否經濟、合理、能否可靠地滿足隧道貫通精度的要求,尤其是滿足橫向貫通精度的要求。《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TB10601-2009)中規(guī)定,當隧道長度大于1500mW,應根據(jù)橫向貫通誤差進行平面控制網的設計,估算洞外控制測量產生的橫向貫通誤差影響值,并進行洞內測量設計。隧道控制測量對橫向貫通誤差的影響限差要求可參見下表。隧道貫通誤差規(guī)定項目橫向貫通誤差相向開挖長度(km)L<44<L<77<L<1010<L<1313<L<1616<L<1919<L<20洞外貫通中誤差(mm30404555657580洞內貫通中誤差(mm40506580105135160洞內外綜合貫通中誤差(mm506580100125160180貫通限差(mm100130160200250320360本標段東土村隧道全長4560m依據(jù)規(guī)范要求,按照總橫向中誤差65mmi行設計,并按規(guī)范規(guī)定的分配原則,分配給洞外橫向中誤差為 40mm洞內橫向中誤差為50mm通過對隧道洞內、外的控制測量設計,要保證隧道開挖能按規(guī)定的精度貫通。1、隧道洞外控制網的設計由于隧道全長為,且地形條件復雜,所以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測量擬采用GPS進行測量。按照《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 (TB10601-2009)的要求,當隧道長度在4?6km^問時,則擬按照二等GP刎量的要求進行控制網的設計。本隧道是利用復測成果穩(wěn)定的CPI和CPII控制點與加密控制點,在隧道進出口組成大地四邊形或三角形。2、隧道洞內控制網的設計洞內平面控制測量由于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洞內導線測量主要是保證隧道的平面位置,以規(guī)定精度貫通。按照《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 (TB10601-2009)中規(guī)定,當隧道長度在3?6kmi問時,則擬按照三等導線測量的要求進行控制網的設計。洞內導線布設3、橫向貫通誤差預計分析、洞外控制測量橫向貫通誤差估算在GPSE制測量前,應按下式估算測量設計的驗前橫向貫通中誤差式中后兩項可由式X?X1計算得到洞外定向誤差L一相向開挖隧道計算設計長度,考慮到洞外GPSI制點位布設離洞口有一定距離的因素,取隧道線路長度加1kmmJmC-進、出口GPS空制點的Y坐標誤差,根據(jù)復測成果分析CPI控制點Y坐標誤差均小于10mm所以母標誤差均取10mmLJ、LC一進、出口GPSI制點至貫通點的長度;貫通面擬選在隧道中點。maJ、mac一進、出口GPS?系邊的方位中誤差;8、小一進、出口控制點至貫通點連線與貫通點線路切線的夾角。 、叱一GPSW量定向聯(lián)系邊方向中誤差(〃),二等GPSB范要求取〃限差,==206265'則由上述計算式可得:陽叫/二一11-J:犁:二”正。。。。一二洞外橫向貫通誤差的限差為40mm顯然<40mm所以滿足規(guī)范中的限差要求。、洞內控制測量橫向貫通誤差估算在控制測量前,應下式估算測量設計的驗前橫向貫通中誤差。M洞內二加品.嗚(其中mym->TRLmyi?、序)式中:myB一測角誤差影響在貫通面上產生的橫向中誤差(mmi。myl一測邊誤差影響在貫通面上產生的橫向中誤差(mrm。mB一控制網設計的測角中誤差(〃),按規(guī)范應取〃。R—控制網各點至貫通面的垂直距離(項。ml/l—控制網設計的邊長相對中誤差,按規(guī)范應取1/50000dy一控制網各邊在貫通面上的投影長度(項。則:mv 巴」飛=〃/206265〃*5182490=y ,xmyi:?有=1/50000*95687=M洞內二加,十叫彳="5.獷'L9?=<50mm綜上所述,可得到洞內外綜合貫通中誤差為:Y徐二朋洞外*十M澗內*=\佇&5,一145.2工=<65mm該值小于65mm勺橫向貫通限差要求,說明洞內、外平面設計可行九、隧道控制測量在隧道施工測量中,測量作業(yè)的任務主要是控制測量和施工放樣測量。控制測量主要包括:1.洞外控制測量:洞外控制網的建立及復核;2.洞內控制測量:洞內控制網的建立及復核。控制測量施工作業(yè)流程1、建立控制網(1)、洞外控制網洞外控制網在設計院的CPI、CPII控制網基礎上進行復測后使用,由于CPI、CPII控制點的密度無法保證施工測量的需要,需對CPI、CPII加密控制。洞外控制網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洞外平面控制網應沿兩洞口連線方向布設成多邊形組合圖形,構成閉合檢核條件。b.控制點應布設在視野開闊、通視良好、土質堅實、不易破壞的地方。c.視線應離開旁遮障礙物1m以上,通過水田、沙灘時應適當增加視線高度。d.隧道進、出口的中線控制樁或CPI、CPII應納入隧道控制網。(2)、洞口控制點洞口控制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每個洞口平面控制點布設不應少于3個,水準點不少于2個。b.用于向洞內傳遞方向的洞外聯(lián)系邊不宜短于500mc.洞口平面控制點應便于向洞內引測導線??刂凭W進洞聯(lián)系邊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導線網、三角形網不宜大于15oe.洞口GPSI制點應方便用常規(guī)測量方法檢測、 加密、恢復和向洞內引測。洞口子網各控制點問應盡量通視。f.洞口附近的水準點宜與隧道洞口等高,兩水準點間高差以水準測量 1-2站即可聯(lián)測為宜。(3)、洞內控制網洞內導線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導線邊長應根據(jù)測量設計確定。b.導線點應布設在施工干擾小、穩(wěn)定可靠、便于設站的地方,點間視線應旁離洞內設施以上。c.洞內導線應布設成多邊形閉合環(huán),每個環(huán)由4-6條邊構成。長隧道宣布設成交叉雙導線形式,以增加網的內部檢核條件、提高網的可靠性。(4)、洞內導線點布設要求洞內導線點應布設在施工干擾小、便于設站的仰拱填充面上,導線點采用①22m不銹鋼中心刻“十”字絲,點位要低于混凝土面2-3cm,上面加蓋等保護措施,導線點兼做高程點使用。洞內、外導線邊連接方式和洞內交叉雙導線的布網2、平面、高程控制測量(1)、洞外平面控制測量洞外平面控制網采用GPS]步靜態(tài)觀測模式,采用大地四邊形或三角形同步圖形擴展方式進行布網,相鄰同步環(huán)之間由2個公共測站相連,每個同步環(huán)由4?6個測站組成,每個環(huán)同步觀測1個時段,每時段觀測不低于60分鐘,滿足設計要求。GP覬測數(shù)據(jù)采用接收機自帶的數(shù)據(jù)轉換軟件,將原始觀測數(shù)據(jù)統(tǒng)一轉換為標準的Rinex格式,然后采用彳來卡公司軟件統(tǒng)一進行基線解算,基線解算合格后輸出基線向量文件提供平差計算。平面控制網加密GPSW量的精度指標等級固定誤差a比例誤差b基線方位角中誤差約束點間的邊長相對中誤差約束平差后最弱邊邊長相對中誤差

四等<5mm<2mm/km〃1/1000001/70000(2)、洞內平面控制測量洞內平面控制測量應采用導線控制測量方法進行。洞內控制導線應從測量設計確定的洞外聯(lián)系邊引入,洞內洞外平面控制網宜以邊連接。洞內導線應隨施工進度分期布設,建立新一期導線前,應先檢測原有控制點洞內導線測量精度要求測量等級適用長度(kmi)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中誤差一9?201/100000隧道二等6?91/100000二3?51/50000四?41/50000—一級<1/20000備注:本標段隧道洞內導線精度按三等控制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等級測角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測回數(shù)〃級儀器1〃級儀器2〃級儀器6〃級儀器三等1/150000而1/550004610—注:1、表中n為測站數(shù)2、當邊長短于500m時,二等邊長中誤差應小于 2.5mni三等邊長中誤差應小于3.5mm,四等、一級邊長中誤差應小于 5mm二級邊長中誤差應小于7.5mm導線水平角觀測a.洞口站測角工作宜在夜晚或陰天進行。b.洞內測量前應先將儀器開箱放置20分鐘左右,讓儀器與洞內溫度基本一致。c.目標應有足夠的明亮度,受光均勻柔和、目標清晰,避免光線從旁側照射目標。d.完成規(guī)定測回數(shù)一半后,儀器和反射鏡均應轉動1800重新對中整平,再觀測剩余測回數(shù)。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技術要求等級儀器等級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立差(〃)四等及以上〃級儀器4841〃級儀器6962〃級儀器8139注:當觀測方向的垂直角超過土3。的范圍時,該方向2c互差可按相鄰測回同方向進行比較,其值應滿足表中一測回內2c互差的限值。導線邊長測量a.測量前應進行充分通風、避免塵霧。b.反射鏡應有適度照明。c.儀器和反射鏡面應無水霧。邊長測量技術要求等級使用測距儀精度等級每邊測回數(shù)一測回讀數(shù)較差限值(mrm測回間較差限值(mrm往返觀測平距較差限值往測返測三等Ir2r2232mDR4457注:1、一測回是全站儀盤左、盤右各測量一次的過程2、測距儀精度等級劃分如下I級md02mmII級2mm<mcK5mmin級5mm<mcK10mmIV級10mm<m(dc20mmm時每千米測距標準偏差。即按測距儀出廠標稱精度的絕對值,歸算到1km的測距標準偏差。3、mD=a+bD式中:mD----儀器測距中誤差(mrm,a----標稱精度中的固定誤差(mrm,b----標稱精度中的的比例系數(shù)(mm/krm,D----測距長度(knj)3.洞內導線平差計算

a.初次洞內導線測量的起算坐標和方位角應采用測量設計時確定的進a.洞聯(lián)系邊測量成果。b. 洞內導線引伸測量的起算坐標和方位角應采用經檢測合格的前一期洞內導線測量成果。c.洞內四等及以上導線平差應采用嚴密平差,一級導線可采用近似乎差。d.完成洞內導線平差計算后,應計算開挖面附近的臨時中線點放樣成果并實地放設,即時糾正施工中線。f.洞內導線測量完成后,導線測量成果應及時向監(jiān)理單位報批,批準后方可使用。(3)、洞內、外高程控制測量洞外高程控制網以設計提供的二等水準點為基礎建立,開工前對原二等水準點進行復測檢查無誤后方可使用,為保證高程控制精度,復測后若誤差不超過規(guī)范要求,采用原設計值使用。在每個隧道口設一至兩個水準加密點保證隧道施工的高程控制,加密點從復測后的二等水準點引入高程,加密水準線路按二等水準的要求進行測量。洞內高程控制網:洞內高程控制點應每隔200?500mg置一對,為保證洞內高程控制精度,洞內水準點宜布置在襯砌斷面上或不易破壞的地方,以便于施工測量,洞內水準點觀測線路和精度與洞外水準加密精度要求相同。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等級觀測方式觀測順序與已知點聯(lián)測附合或環(huán)線二等往返往返奇數(shù)站:后-前-前-后偶數(shù)站:前-后-后-前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 (m)等級水準儀最水準尺類視距前后視距差測段的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數(shù)字水準儀重

低型號型光學數(shù)字光學數(shù)字光學數(shù)字光學(下絲讀數(shù))數(shù)字復測量次數(shù)二等DS1因瓦<50>3且<50>《且學>2次水準測量限差要求 (mm)水準測量等級測段、路線往返測高差/、符值測段、路線的左右路線同差/、符值附合路線或環(huán)線閉合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平原山區(qū)平原山區(qū)二等±4±—±L1±6注:1、K為測段水準路線長度,單位為km;L為水準路線長度,單位為k成Ri為檢測測段長度,以千米計;n為測段水準測量站數(shù)。2 、當山區(qū)水準測量每公里測站數(shù)n》25站以上時,采用測站數(shù)計算高差測量限差。(4)、平面、高程測量成果整理完成后,及時向監(jiān)理單位報批,批準后方可使用,批準后將成果表裝訂成冊方便外業(yè)使用。十、隧道施工測量(1)、洞口測量洞口測量在洞外控制網的基礎上采用坐標法利用計算的洞門放樣數(shù)據(jù)及進洞施工數(shù)據(jù),進行洞口和明暗交界樁點放樣。為了加強放樣點的檢核條件,可用全站儀的坐標實測功能,用另兩個已知導線點來實測放樣點的坐標。地形條件好洞口也可采用后方交會法進行洞口定位放樣,交會法要采用三方向進行交會,方便于施工放樣。隧道洞門端翼墻、斜切段、緩沖結構、擋土墻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在舁廳P項目允許偏差(mrm檢驗數(shù)量檢驗方法1基礎邊緣位置+150單位測量,每邊不少于4處2基礎頂血局程±10

3邊墻邊緣位置+100全部檢查4邊墻拱腳、端翼墻、帽檐頂面圖程±105模板表向平整度52m靠尺測量,不少于4處6模板表面錯臺2尺量隧道洞門斜切段、端翼墻、緩沖結構物、擋土墻結構幾何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辦法在舁廳P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數(shù)量檢驗方法1基礎邊緣平聞位置±1016一>除一?前施單每澆段查個I測量,每邊不少于4處2基礎寬度-103基礎頂血局程±204端、翼墻邊緣平向位置+1005端、翼墻邊緣頂血局程±206斜切段、緩沖結構拱部高程+3007緩沖結構垂直度2%o尺量8表向平整度152m靠尺測量,拱部不少于2處,墻身不少于4處(2)、隧道掌子面施工測量根據(jù)隧道施工情況,對隧道施工根據(jù)方案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放樣,開挖面測量的內容主要為中線測量、拱頂、隧底標高控制及隧道開挖輪廓線的測量放樣。隧道掘進過程中,每循環(huán)恢復開挖面中線、開挖面控制標高、開挖面輪廓線,保證掘進施工方向及標高度準確性,隧道開挖斷面的中線和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掌子面的施工測量中應加強隧輪廓線測量的精度和每循環(huán)的放樣控制到位,根據(jù)圍巖級別預留量控制好隧道的超欠挖,石質堅硬巖石個別突出部分(每1nf不大于nf)侵入襯砌應小于5cm,拱腳和墻腳以上1訥斷面嚴禁欠挖。開挖面測量完成后,要進行書面交底,應做好測量原始記錄。(3)、二襯模板施工測量在二襯施做前,要對初支施工進行檢查測量,根據(jù)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guī)范要求,不大于20ma行一個斷面掃描,檢查初支是否侵入二襯,影響二襯設計厚度。斷面測量是在隧道施工中和竣工驗收階段必須進行的測量工作。在隧道洞身開挖前,精確、快速地測放出設計開挖輪廓線,可以有效地減少超欠挖量、加快施工進度,節(jié)約建設成本;在竣工驗收階段,要匯總一定里程間隔的實測斷面同設計斷面比照資料,作為工程質量評定和運營管理的依據(jù)。斷面測量常用模式全站儀+斷面儀 +后處理軟件將斷面儀安置在由全站儀測定的已知點上,進行斷面數(shù)據(jù)采集,在臺式機上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或PDA?場成圖。徠卡全站儀 +徠卡機載軟件 +后處理軟件在特定型號的徠卡全站儀上,加裝具備隧道斷面測量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的軟件模塊,再配合運行在普通電腦上的后處理軟件。c.全立^儀+PDA(掌上電腦)+后處理軟件。由于徠卡機載軟件只適用于特定型號的徠卡全站儀。為了打破這種技術壟斷和局限,人們紛紛在PDA(掌上電腦)上開發(fā)了相應軟件,并做了面向多種型號全站儀的接口。這樣的PDA1全站儀相接,也可實現(xiàn)部分隧道斷面測量數(shù)據(jù)的現(xiàn)場處理,有的也可現(xiàn)場成圖。d.全站儀+后處理軟件讓全站儀只負責采集數(shù)據(jù),運行在普通電腦上的軟件只負責數(shù)據(jù)處理,借助全站儀同電腦固有的通信功能,實現(xiàn)工作模式的內、外業(yè)一體化和軟件的通用化。繪制初支斷面圖作為檢驗批資料。對于不合格的初支斷面要進行處理,重新檢查測量斷面,合格為止。由于二襯施工測量的精度直接影響到隧道的凈空尺寸、外觀質量及隧道線形控制,故隧道二襯的施工應按精密測量的標準進行放樣并加強檢查點位間的相對關系及與既有建構筑物關系的檢查、校核確保測量準確,隧道二襯施工主要控制隧道中線及凈空尺寸的準確性。用全站儀精確恢復隧道中線,臺車就位后檢查臺車位置是否就位到準確指定樁號,曲線隧道應特別注意臺車模板端模的左右側是否在同一樁號的法線上。二襯臺車正確就位后,用全站儀檢查臺車大梁是否水平,及時調整大梁處于水平狀態(tài),臺車大梁水平后檢查臺車模板中線和隧道中線是否重合,在調整臺車中線的同時臺車模板拱頂抬升至設計高程。在拱腳位置測量指導臺車兩側液壓調整模板,直至拱腳位置達到隧道凈空設計要求為止。測量檢查臺車模板輪廓線滿足隧道凈空尺寸要求后,方可進行二襯混凝土的灌注施工。立模后應對臺車模板中線與隧道中線差值、臺車拱頂標高、拱腳標高等是否達到隧道凈空要求對施工班組長、技術員進行測量書面交底。模板安裝調整完成后應及時向監(jiān)理工程師報檢,批準后方可繼續(xù)施工。二襯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在舁廳P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1邊墻腳平面位置及高程±15尺量2起拱線高程±103拱頂局程+100水準測量4模板表向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5相鄰澆筑段表面高低差±10尺量檢驗數(shù)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4)、隧道貫通測量貫通點由兩端導線分別測量該點坐標,測量該點橫向貫通誤差、縱向貫通誤差、水平角求算方位角貫通誤差和高程貫通誤差通過導線測得的貫通誤差按下述要求調整:a.方位角貫通誤差分配在未襯砌地段的導線角上;b.計算貫通點坐標閉合差;c.坐標閉合差在調線地段導線上,按邊長比例分配,閉合差很小時按坐標平差處理;d.采用調整后的導線坐標作為未襯砌地段中線放樣的依據(jù)。高程貫通誤差在規(guī)定的貫通誤差限差之內時,按下列方法調整:a.由兩端測得的貫通點高程,取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高程;b.按高程貫通誤差的一半,分別在兩端未襯砌地段的高程點上按路線長度的比例調整;c.以調整后的高程,作為未襯砌地段高程放樣的依據(jù)。d.調整后的線路應滿足線路設計和驗收規(guī)范要求。卜一、竣工測量、洞內CPII控制網測量隧道長度大于800m的隧道竣工后,應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洞內 CPII控制網測量。、隧道二等水準貫通調整測量a.洞內水準點每千米埋設 1個,水準路線起閉于隧道進、出口兩端的線路水準基點,按二等水準測量要求施測。長度小于 1km的隧道至少應設1個,并在邊墻上埋設標志。b.隧道洞內水準貫通高差閉合差滿足06VL時,以隧道進、出口兩端的二等水準點為固定點進行高程平差。當隧道洞內水準貫通高差閉合差〉 6,L時,應將水準路線向兩頭延伸,使之滿足0 6,L后,固定兩端點的高程,對該段水準路線進行約束平差,并調整平差范圍內的二等水準點,消除隧道斷高。、隧道內線路貫通測量隧道線路中線貫通測量應利用CPR控制點測設,并應滿足下列要求:中線樁的設置,應滿足編制竣工文件的需要。中線上應釘設公里樁,并宜釘設百米樁。在曲線起終點、變坡點、豎曲線起終點、隧道進出口、隧道內斷面變化處均應設置加樁。、隧道斷面測量隧道凈空斷面應以竣工測量的線路中線為準,采用測距精度不低于5mm+2Ppm全站儀或斷面儀進行測量, 斷面點測量中誤差應010mm.斷面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直線地段每 50m、曲線地段每 20m、以及其它需要的地方均應測量凈空斷面。b.凈空斷面測量內拱頂高程、起拱線寬度以及軌頂以上 1.1m、3m5.8mft的寬度。十二、測量管理專項制度1、測量儀器管理制度1、測量儀器的保管和維護。測量儀器應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和維護,在潮濕和粉塵環(huán)境中作業(yè)過后,要把儀器擦拭干凈,并置于通風干燥處將水汽晾干。為保持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和穩(wěn)定性不下降,或損壞儀器,在測量過程中儀器操作者不得遠離儀器,使儀器設備的安全處于受控狀態(tài)。測量儀器的檢校。用于測量生產的儀器設備必須按計量法規(guī)的要求進行定期強制送檢,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經檢定合格的儀器不得用于測量生產,用于工程的測量設備應建立臺帳,儀器的型號、精度指標、使用狀態(tài)、檢校情況應作好記錄,確保測量儀器處于受控狀態(tài)。測量儀器要作好日常檢校,定期了解使用儀器的精度狀況,做好檢校記錄。2、測量過程控制管理制度1、測前控制,每次測量作業(yè)前必須制訂測量作業(yè)方案,明確測量方法,確保測量成果的質量達到預期的精度要求。2、樁點的復測,進行導線測量或放樣時,必須對作為已知點導線點進行復核測量,平面控制點應進行角度和距離的檢測,水準點應檢測相鄰兩點間的高差,當檢測結果表明樁點正確可靠時,方可進行后續(xù)的測量工作。3、儀器對中整平,以保證置鏡站、后點和前點儀器的對中整平正確,防止對點錯誤的發(fā)生。4、野外數(shù)據(jù)的記錄.記錄應采用雙記錄復測制。記錄員應按照記錄表格逐項計算,嚴格禁止采用只計算第一測回度分角值而其他測度分角值照抄第一測回角值的記錄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