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正式)_第1頁
宋明理學(正式)_第2頁
宋明理學(正式)_第3頁
宋明理學(正式)_第4頁
宋明理學(正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標要求

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

第3課宋明理學儒學產(chǎn)生初步發(fā)展春秋儒家思想演變線索魏晉南北朝—隋唐遭到打擊戰(zhàn)國面臨挑戰(zhàn),三教合一理學產(chǎn)生,儒學復興11.魏晉時期2.唐宋時期3.唐宋佛、道民間傳播,儒學在民間面臨挑戰(zhàn)儒學吸收佛道兩家的思想,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張掀起入學復興運動。逐漸確立了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觀念體系,被稱為“理學一、宋明理學興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唐代中期,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2

白馬寺創(chuàng)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我國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歷來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白馬寺(河南洛陽)3佛道盛行的縮影──另類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名蕭衍,南朝梁開國君主。自幼飽讀儒家經(jīng)書。后一度信奉道教,對陰陽、五行、星算無所不通,經(jīng)常屈駕拜訪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時人將陶稱為“山中宰相”。后來梁武帝又舍道釋佛,隨著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達到戲劇性的高潮。江南春

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4道教在民間傳播:福建泉州老君巖道教圣地武當山東漢末期,道教開始主要在受苦受難的民眾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現(xiàn)形式。5任何時代,苦難中的人民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對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尋找未來的幸福。自從二世紀黃巾農(nóng)民大暴動以來,中國境內從沒有停止過戰(zhàn)爭。從事戰(zhàn)爭的人投入戰(zhàn)爭,沒有從事戰(zhàn)爭的人,如婦女、兒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靈能賜給在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的孩子們和在家的家人平安。柏楊《中國人史綱》同心出版社回6處處留痕——三教合一孫悟空

7

此圖繪佛、道、儒三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圖之中,似正在辯經(jīng)論道,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三教合一”的社會思潮。畫面中,釋氏坐于菩提樹下成為畫面主體,老子坐于蒲草之上,與一身士大夫裝束的孔子相對?!度虉D》(清·丁云鵬),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81.魏晉時期2.唐宋時期3.唐宋佛、道民間傳播,儒學在民間面臨挑戰(zhàn)儒學吸收佛道兩家的思想,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張掀起入學復興運動。逐漸確立了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觀念體系,被稱為“理學一、宋明理學興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唐代中期,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9理學的含義:北宋時期,儒家學者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的義理。他們建立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稱之為“理學”。101、理學的含義:2、基本流派:宋明理學兄程顥

弟程頤

朱熹陸九淵

王守仁程朱理學陸王心學11程門立雪12(一)二程的觀點確定了理學的最高范疇“天理”天理的核心和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都是“仁”重視“孔顏之樂”——仁者能獲得高度的主體自由和極大的精神滿足

<<<<二、宋明理學主要流派13(二)理學的成熟1.代表人物:2.理論來源:3.主張和成就:(1)理氣關系論:“理”第一性,“氣第二性”(2)理學的修養(yǎng)論:格物致知;強調:仁;“仁”是人的愛心及一切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3)社會政治理論:道統(tǒng)論為依據(jù)的社會實踐理論(4)為《四書》注解,成為理學的經(jīng)典著作朱熹(集大成者)二程+張載道——儒家的三綱五常、仁義道德;統(tǒng)——指圣賢相傳之傳統(tǒng);核心——“正君心”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維護了封建專制統(tǒng)治;南宋以后成為官方哲學。《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教科書。學術思想流傳海外。4.影響14閱讀下列材料,歸納程朱理學的主要內容材料一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程顥像理學的宇宙觀“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實質是客觀唯心主義,即認為世界統(tǒng)一于人的意識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絕對精神、上帝的意志。15程頤像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理學的方法論怎么才能通達“理”?—格物致知。16材料三“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學習和修養(yǎng)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像理學的道德觀:存天理,滅人欲天理:即封建倫理道德和等級秩序17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

——道德觀理的本質:世界的本原,天下萬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則。“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觀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論總結:181、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

A、兩漢時期B、魏晉時期

C、南北朝時期D、隋唐時期2、面對儒家思想受到道、佛兩教的沖擊,唐宋儒學大師的態(tài)度是

A、放棄儒家思想

B、對儒、道、佛三教平等對待

C、堅持以儒家思想為本,吸收道、佛兩教思想加以完善

D、以佛學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種新思想DC193、佛教能在中國廣為流傳,但始終沒以取代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個封建社會最進步的思想B、歷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斷改造完善,一直能夠適應加強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D、儒家宣揚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擁護C20BC4.程朱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A.孔子、孟子、荀子

B.程顥、程頤、朱熹C.陸九淵、王守仁、李贄

D.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5.朱熹是繼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學思想家,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世界萬物的本原

B.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

C.封建道德規(guī)范和等級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215.魏晉南北朝時,儒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危機的原因是()A.統(tǒng)治者反對儒學B.佛教、道教迅速傳播C.佛教占統(tǒng)治地位D.儒學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B22三:理學的發(fā)展——心學2.心學的基本特征:(1)強調學問的目的在于做人(2)主張掃除細枝末節(jié),直奔主題1.陸九淵——“發(fā)明本心”(1)簡介:南宋人,是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2)思想:①核心命題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②“物欲”和“意見”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將其剝落、掃除(3)影響:陸九淵的思想具有很大的沖擊力,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并深刻影響了后世的思想體系。“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尋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萬物的淵源。故把其思想稱為“心學”23①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主觀唯心論的宇宙觀)②學以至圣的修養(yǎng)關鍵,在于“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③求“理”的方法——強調“知行合一”3.王守仁——“陽明心學”(進一步發(fā)展)(1)簡介:陽明先生,明代人,是心學的集大成者(2)思想:①標志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論任務已完成②理學的重心轉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實踐(3)意義:24材料一王陽明同朋友在郊外觀賞風景時,朋友指著山中開花的樹木問:“你說天下無心外無物,山中樹上的花自開自落,同我心何相關?”王陽明回答:“你不來看此花時,此花與你的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就說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辈牧隙蹶柮髟?jīng)多次參與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和平定地方叛亂,由此他認識到“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1)材料一中王陽明對“花”與“人心”關系的解釋,反映了他的什么觀點?你認為他的解釋合理嗎?(2)材料二中“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意思是什么?王陽明要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參看教材P15學習思考)知識點拔

25共同點:1、內容相同:都是儒學的表現(xiàn)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2、影響相同:有助于統(tǒng)治者維護專制統(tǒng)治;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欲求;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影響。不同點: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程朱理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異同難點突破

26程朱理學陸王心學不同點世界觀哲學范疇方法論共同點代表實質內容影響“理”是萬物的本原“心”是萬物的本原客觀唯心主義思想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格物致知(外在)內心反?。▋仍冢┤鍖W的新形式;以儒家綱常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tǒng)治,遏制人欲“理”;唯心主義;繼承孔孟的“仁”“禮”。?27商場著火了--程朱理學代表陸王心學代表反復觀察火情,尋找逃生方法

閉目靜坐,想象著火會自生自滅,千萬不能亂了方寸。

28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狂人日記》貞潔牌坊的背后是血淚恐怖的三寸金蓮如何評價宋明理學?2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巍の奶煜榉凵硭楣菧啿慌?,要留清白在人間?!鳌び谥t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30審視宋明理學,歷經(jīng)了數(shù)百年的滄桑,我們看到在禮教壓制下哭泣的生命,我們也看到了無數(shù)因追求氣節(jié)品德二變得提拔高大的靈魂。理學,曾經(jīng)充當過羈絆歷史前進的枷鎖,它也曾經(jīng)在我們民族最危險的時刻,激發(fā)出每個人心中最后的吼聲31

宋明理學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tǒng)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郭巨埋兒、三寸金蓮、貞節(jié)牌坊)

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jié)、品德,講求自我節(jié)制、發(fā)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5.理學的影響對宋明理學應采取的態(tài)度:批判、繼承、改造;去粗存精,去偽存真。32宋明理學儒學的困境與儒學復興運動理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發(fā)展:陸王心學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背景:知識·梳理對宋明理學的認識33見多識廣心安理得蠻不講理天理何在理所當然

天理難容理直氣壯天理昭彰強詞奪理

理屈詞窮知書達理通情達理傷天害理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同心同德心領神會心想事成心有靈犀

心心相映心不在焉一心一意心猿意馬人心齊泰山移眼不見心不煩心靜自然涼比一比

34

(2010年高考上海單科9題)宋代,儒學家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人間的倫理綱常。這個新的角度是A.從矛盾對立轉換出發(fā)B.從天人感應出發(fā)C.從萬物本源出發(fā)D.從人的本性出發(fā)(2010·廣東文綜)“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边@首詩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獨尊儒術”

C.王陽明的“心學”

D.顧炎武的“經(jīng)世致用”CC35練一練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受到哪兩種思想的挑戰(zhàn):A、佛教、基督教B、程朱理學、心學C、佛教、道教D、道教、心學C36北宋時期儒學的代表人物是:A、朱熹B、程顥、程頤C、李贄D、王陽明B37王陽明是明朝中期儒學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學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號稱:A、理學B、心性學C、心學D、理氣論C38

清人戴震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最準確的是()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殘酷的刑罰B.批判了宋明理學對人的自然欲求的壓抑、扼殺C.認為違背理學觀點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D.認為宋明理學有利于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39下列宋明理學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觀念的是A、朱熹B、程顥C、周敦頤D、王守仁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思想都是從哪種理論而來的A、儒家學說B、道家學說C、宋明理學D、佛教如果有人向陸九淵請教為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他應該會回答下列那一敘述:A、學問要求是尚實,方有助于國計民生B、學習先圣先賢的經(jīng)驗和心得C、要注重人內心的涵養(yǎng)工夫D、要勤于讀書研究,努力用功ACC40

有一個佛偈故事:廟前佛幡隨風而動,方丈以此考問眾徒。甲徒曰:“風吹幡動!”乙徒曰:“幡何動?分時是你心動!心動才有幡動!“下面的思想與乙徒相近的是A、萬物皆只是一個理B、有理而后有氣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存天理,滅人欲”,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倫理B、自然規(guī)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41儒:負責年輕時求取功名

“為萬世開太平”社會佛:為失意時的安慰

“勝者為王,敗者為僧”未來道:為老年時的祈求

“長生不老”人生42扇枕溫衾:黃香,東漢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嵯臅r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