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完整版)課件_第1頁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完整版)課件_第2頁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完整版)課件_第3頁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完整版)課件_第4頁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完整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尿液沉渣分析

龍巖市第一醫(yī)院檢驗科邱群鳳尿液未染色顯微鏡檢查法目的與要求1、掌握尿液中各種細胞、管型、結晶等有形成分的形態(tài)特征。2、掌握尿沉渣鏡檢的標準化操作。原理

在顯微鏡下觀察尿液中細胞、管型、結晶等有形成分的形態(tài)特征,識別并記錄其在一定顯微鏡視野內的數(shù)量(或換算為一定體積尿液中的數(shù)量)。操作(一)直接涂片法:適用于尿外觀明顯混濁者。1、充分混勻尿液。2、制備涂片:取尿液一滴于載玻片上,用滴管推成薄薄的一層,先在低倍鏡下觀察全片細胞、管型、結晶等有形成分的分布情況,再用高倍鏡視野確認。確認后管型在低倍鏡下至少計數(shù)20個視野,細胞在高倍鏡下至少計數(shù)10個視野,結晶按高倍鏡視野中分布面積估計量。操作(二)離心涂片法:常用,適用于尿外觀混濁和不混濁者。1、充分混勻尿液。2、取10ml尿液于刻度離心管中,1500轉離心5min3、棄去上清液,留管底0.2ml沉渣。4、取混勻的沉渣一滴制成薄涂片,顯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同直接涂片法)1234(三)報告方式:(注明標本是否離心)細胞:最低個數(shù)~最高個數(shù)/高倍視野(HPF)或平均值/HPF.管型:最低個數(shù)~最高個數(shù)/低倍視野(LPF)或平均值/LPF.結晶:按所占視野面積報告,以陰性~++++表示。其他有形成分(寄生蟲卵、滴蟲等):在報告中描述。操作尿沉渣計數(shù)板

板上有10個計數(shù)池,每個計數(shù)池又有1個計數(shù)區(qū),每個計數(shù)區(qū)有10個大方格,每個大方格又分為9或16個小方格,計數(shù)池的高度為0.1mm,每個大方格的面積為1mm2,故每個大方格的容積為0.1μl;10個大方格的總容積為1μl,每個樣本用1個計數(shù)池。

紅細胞

典型的RBC為淺黃色雙凹圓盤形。濃縮尿中RBC常皺縮成表面帶刺,顏色較深的球形。在低滲尿中RBC吸水脹大,HB析出,成為一個無色的圓圈,稱RBC淡影。參考值:0~3/HP0~5/ulM:<3萬/hF:<4萬/h

白細胞

新鮮尿中,WBC外形完整:胞質內顆粒清晰可見。

膿細胞為破壞或死亡的中性粒細胞,外形多不規(guī)則,結構模糊:胞質內充滿粗大顆粒:核不清楚。細胞常成堆簇集。清楚。細胞常成堆簇集。參考值:0~5/HP0~10/ulM:<7萬/hF:<14萬/h閃光細胞在低滲條件下可見中性粒細胞胞質內顆粒呈布朗分子運動,由于光折射在油鏡下可見灰藍色發(fā)光現(xiàn)象,因其運動似星狀閃光稱之。急性腎盂腎炎時多見。腎小管上皮細胞:來自腎小管立方上皮①胞體:略大于中性粒細胞,在尿中易變形,呈不規(guī)則鈍角,常為多邊形,又稱多邊細胞。②胞質: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規(guī)則,有時出現(xiàn)數(shù)量不等的含鐵血黃素顆?;蛑拘〉?,此時又稱復粒細胞。③胞核:圓形,大,核膜厚。腎小管上皮細胞(無染色)腎小管上皮細胞(SM染色)移行上皮細胞:由腎盂、輸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段等處的移行上皮細胞脫落而來。(1)表層移行上皮細胞——又稱大圓上皮細胞。①在器官充盈時脫落,則胞體較大,多呈不規(guī)則圓形,核

較小,常居中。②在器官收縮時脫落,則胞體較小,形態(tài)較圓。

(2)中層移行上皮細胞——又稱尾形上皮細胞。體積大小不一,常呈梨形、紡錘形或帶尾形,核較大,呈圓形或橢圓形。多來自腎盂,又稱腎盂上皮細胞。(3)底層移行上皮細胞——與腎小管上皮細胞統(tǒng)稱小圓上皮細胞形態(tài)較圓,比腎小管上皮細胞略大,但胞核較小。

鱗狀上皮細胞:來自輸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陰道的表層。

形態(tài)扁平而薄,又稱扁平上皮細胞。①胞體:最大,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多邊多角,邊緣常卷折②胞質:豐富。③胞核:很小,呈圓形或卵圓形,有時可有2個以上小核,全角化者核更小或無核,為上皮細胞中胞核最小者。

鱗狀上皮細胞(扁平上皮細胞)線索細胞尿中常見的細胞透明管型①透明管型,健康人可有0~1/LP②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惡性高血壓及心力衰竭時常見增多。HyalineCasts,透明管型

腎小管上皮細胞管型

見于:急性腎小管壞死,腎淀粉樣變性、急性腎小球腎炎、間質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子癇、金屬及其他化學物質中毒、慢性腎炎晚期、腎移植術后排斥反應時也常見到此種管型。紅細胞管型

常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也可見于狼瘡腎炎、腎梗死、腎靜脈血栓形成及血型不合輸血所致的溶血反應、腎移植術后急性排斥反應等。白細胞管型

常提示腎實質有細菌感染性病變,多見于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性腎小球腎炎等。顆粒管型

見于:慢性腎炎或急性腎小球腎炎后期。

細顆粒管型粗顆粒管型臘樣管型

出現(xiàn)于尿中提示局部腎單位有長期阻塞性少尿或無尿現(xiàn)象,說明腎小管嚴重變性壞死。見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晚期、腎功能衰竭及腎淀粉樣變性,偶見于腎移植術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應時。脂肪管型

見于:腎病綜合征、慢性急性發(fā)作、中毒性腎病等腎衰竭管型

在急性腎功能衰竭病人多尿的早期,此管型可大量出現(xiàn)。隨著腎功能的改善,此管型可逐漸減少或消失。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出現(xiàn)此管型,提示預后不良。細菌管型

主要見于腎實質的嚴重細菌性感染。假管型尿中可見的管型鑒別1、類管型:形態(tài)與透明管型相似,但一端尖細,有時有扭曲。2、假管型:為非晶形鹽類形成的圓柱體,加溫或加酸后消失,而真管型不變。3、粘液絲:大量存在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癥反應。4、雜質病理性結晶膽紅素結晶

酪氨酸結晶

胱氨酸結晶

膽固醇結晶

含鐵血黃素顆粒

藥物結晶亮氨酸結晶病理性結晶——疾病及藥物在體內代謝異常草酸鈣結晶

出現(xiàn)少量,一般無臨床意義。如數(shù)量增多并伴有尿路刺激癥狀及RBC時,應考慮結石的可能。稀鹽酸溶解

形態(tài):成束的針狀或小塊狀,橘紅色。意義:見于各種黃疸患者尿中(梗阻性黃疸、急性肝壞死、肝癌、肝硬化等)。

膽紅素結晶(Bilirubin)膽紅素結晶

見于梗阻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急性磷中毒等。

膽固醇結晶形態(tài):缺角長方形或方形,無色透明,常浮于尿液表面。意義:腎淀粉樣變、脂肪變性、偶見膀胱炎、腎盂腎炎。

膽固醇結晶

見于:腎淀粉樣變性、腎盂腎炎、膀胱炎、膿尿和乳糜尿內。加有機溶劑可溶解消失酪氨酸結晶形態(tài):為略帶黑色的細針狀結晶,成束狀或羽毛狀。意義:見于組織大量壞死的疾?。毙愿螇乃?、急性磷中毒、氯仿中毒等)。酪氨酸結晶

見于:急性磷、氯仿、四氯化碳中毒及急性肝壞死、肝硬化等有大量組織壞死病變者的尿液中。

亮氨酸結晶形態(tài):呈淡黃色、褐色小球形、油滴狀,并有密集輻射狀和同心紋,折光性強。意義:見于組織大量壞死的疾?。毙愿螇乃?、急性磷中毒、氯仿中毒等)。亮氨酸結晶

當體內組織急劇破壞時,尿內可出現(xiàn),常與酪氨酸結晶同時存在。見于急性磷、氯仿、四氯化碳中毒及急性肝壞死、肝硬化等。形態(tài):無色、六邊形,邊緣清晰、折光性強的薄片狀結晶,由蛋白質分解而來。意義:大量出現(xiàn)為腎、膀胱結石的征兆。

胱氨酸結晶(Cystine)胱氨酸結晶①常尿內少見。②在先天性胱氨酸病(遺傳性胱氨酸尿癥)時可大量出現(xiàn),有形成結石的可能性。尿酸結晶①常尿液中可見。②如伴有RBC出現(xiàn)時,提示有膀胱或腎結石的可能,或機體尿酸代謝發(fā)生障礙。加熱溶解非晶體尿(磷)酸鹽加酸、加熱溶解加乙酸溶解尿酸銨結晶

無臨床意義加酸、加熱可溶解三聯(lián)磷酸鹽結晶藥物結晶——主要介紹磺胺類藥物結晶①磺胺嘧啶(SD)結晶——棕黃色不對稱麥秸束狀或球狀②磺胺甲基異噁唑結晶——無色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