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百
家姓第1頁
常識
古人起名
名字
號(別名):香山居士姓名字白居易樂天第2頁《百家姓》是一本關(guān)于漢字姓氏書,成書于北宋初。原搜集姓氏411個,后增補(bǔ)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fù)姓60個。“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吳越錢塘地域,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第3頁姓氏起源
?以分封土地作為姓氏。如楊,其它還有周陽、虞、楊等。
?以國名為姓氏。如雷、齊、宋、魯、秦、衛(wèi)、韓、趙、魏、陳等。
?以擔(dān)任官銜為姓氏。如司、司馬、司空、太史等。
?以居住地為姓氏。如東郭、南宮、西門等。
?以從事職業(yè)為姓氏。如陶、巫、卜等。
?因避諱而改姓氏,如丘姓因避諱孔丘而改為邱姓。第4頁姓氏起源(姓與氏分開)
三皇五帝: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以圖騰作為姓氏。最古老姓氏和氏族社會圖騰相關(guān)。如:熊、狗、狼、竹等。姓形成除與圖騰關(guān)系親密外,還與女性(母系氏族)分不開。如::姜、姚、姬、贏等。第5頁ZhàoQiánSūnLǐZhōuWúZhèngWáng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FéngChénChǔWèiJiǎngShěnHánYáng馮
陳
褚
衛(wèi)
蔣
沈
韓
楊ZhūQinYoúXǔHéLǚShiZhāng
朱
秦
尤
許
何呂施
張KǒngCáoYánHuàJīnWèiTáoJiāng
孔
曹
嚴(yán)
華
金
魏
陶
姜
第6頁QīXièZōuYùBǎi(Bó)ShuǐDòuZhāng
戚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YúnSūPānGěXīFànPéngLáng
云
蘇潘
葛
奚
范
彭
郎LǔWéiChāngMǎMiáoFèngHuāFāng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Y(jié)úRénYuánLiǔFēngBàoShǐTáng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第7頁Fèi(Bì)LiánCénXuēLéiHèNíTāng
費(fèi)
廉
岑
薛
雷
賀倪
湯TéngYīnLuóBìHǎoWūānCháng
滕
殷
羅
畢
郝
鄔安
常Lè(Yuè)YúShíFùPíBiànQíKāng
樂
于時
傅
皮卞
齊
康WǔYúYuánBǔGùMèngPíngHuáng
伍
余
元
卜
顧孟
平
黃
第8頁HéMùXiāoYǐnYáoShàoZhànWāng
和穆蕭
尹
姚
邵
湛
汪QíMáoYǔDíMǐBèiMíngZāng
祁毛
禹
狄
米貝
明
臧JìF(xiàn)úChéngDàiTánSòngMáoPáng
計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XióngJǐShūQūXiàngZhùDǒngLiáng
熊
紀(jì)
舒屈
項
祝
董
梁
第9頁DùRuǎnLánMǐnXíJìMáQiáng
杜阮
藍(lán)
閔
席季麻
強(qiáng)JiǎLùLóuWēiJiāngTóngYánGuō
賈
路婁
危
江
童
顏郭MéiShèngLínDiāoZhōngXúQiūLuò
梅
盛
林
刁
鐘
徐
邱
駱
GāoXiàCàiTiánFánHúLíngHuò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第10頁YúWànZhīKēZǎnGuǎnLúMò
虞萬
支
柯
昝
管
盧莫JīngFángQiúMiàoGānXièYīngZōng
經(jīng)
房
裘
繆
干
解
應(yīng)
宗DīngXuānFéiDèngYùShànHángHóng
丁
宣
賁
鄧
郁單
杭
洪BāoZhūZuǒShíCuīJíNiǔGōng
包
諸
左石
崔吉鈕
龔
第11頁ChéngJīXíngHuáPéiLùRóngWēng
程
嵇
邢
滑
裴陸榮
翁XúnYángYūHuìZhēnQūJiāFēng
荀
羊
於惠
甄
曲
家
封RuìYìChǔJìnJíBǐngMíSōng
芮
羿
儲靳
汲邴
糜松JǐngDuànFùWūWūJiāoBāGōng
井
段
富巫
烏焦
巴弓
第12頁MùKuí(Wěi)ShānGǔChēHóuFúPéng
牧隗
山
谷
車侯
宓蓬QuánXīBānYǎngQiūZhòngYīGōng
全
郗班
仰
秋
仲
伊宮NìngQiúLuánBàoGānTǒuLìRóng
寧
仇
欒
暴
甘
鈄
厲戎ZǔWǔFúLiúJǐngZhānShùLóng
祖武符劉
景
詹
束
龍
第13頁YèXìngSīSháoGàoLíJìBó
葉幸
司韶
郜黎薊薄YìnSùBáiHuáiPúTáiCóngè
印
宿
白
懷
蒲
邰
從
鄂SuǒXiánJíLàiZhuóLìnTùMéng
索
咸
籍
賴
卓
藺
屠蒙ChíQiáoYīnYùXūNàiCāngShuāng
池
喬
陰鬱
胥能
蒼
雙
第14頁WénShēnDǎngZháiTánGòngLáoPáng
聞
莘
黨
翟
譚
貢
勞
逄JīShēnFúDǔRǎnZǎiLìYōng
姬
申
扶堵
冉宰
酈雍XìQúSāngGuìPúNiúShòuTōng
卻璩桑
桂
濮牛
壽
通BiānHùYānJìJiáPǔShàngNóng
邊
扈
燕
冀
郟浦
尚
農(nóng)
第15頁WēnBiéZhuāngYànCháiQúYánChōng
溫
別
莊
晏
柴
瞿閻
充MùLiánRúXíHuànàiYúRóng
慕連
茹習(xí)
宦
艾魚容XiàngGǔYìShènGēLiàoYǔZhōng
向
古易慎
戈廖
庾終JìJūHéngBùDūGěngMǎnHóng
暨居衡
步
都
耿
滿
弘
第16頁KuāngGuóWénKòuGuǎngLùQuēDōng
匡
國
文寇
廣
祿闕
東ōuShūWòLìYùYuèKuíLóng
歐殳
沃利
蔚越
夔
隆ShīGǒngShèNièCháoGōuáoRóng
師
鞏
厙聶
晁
勾(句)敖
融LěngZīXīnKànNā(Nuó)JiǎnRáoKōng
冷
訾辛
闞
那
簡
饒
空
第17頁ZēngWúShāNièYǎngJūXūFéng
曾
毋沙
乜
養(yǎng)
鞠
須豐CháoGuānKuǎiXiāngZhāHòuJīngHóng
巢
關(guān)
蒯
相
查
后
荊
紅YóuZhúQuánLùGě(Gài)YìHuánGōng
游
竺
權(quán)
逯
蓋
益
桓
公MòqíSīmǎShàngguānōuyángXiàhóuZhūgě
萬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諸葛
第18頁WénrénDōngfāngHèliánHuángfǔYùchíGōngyáng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
甫尉
遲
公羊TántáiGōngyěZōngzhèngPúyángChúnyúChányú
澹
臺
公
冶
宗政
濮陽
淳于單于
第19頁TàishūShēntúGōngsūnZhòngsūnXuānyuánLínghú
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
ZhōnglíYǔwénZhǎngsūnMùróngXiānyúLǘqiū
鐘離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
第20頁SītúSīkōngQíguānSīkòuZhǎngDū
司徒司空丌官司寇仉督
ZǐchēZhuānsūnDuānmùWūmǎGōngxī
子車顓孫端木巫馬公西
第21頁QīdiāoYuèzhèngRǎngsìGōngliángTuòbáJāgǔ
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
ZǎifǔGǔliángJìnChǔYánFǎ
宰父谷梁晉楚閆法
RúYānTúQīnDuàngānBǎilǐ
汝鄢涂欽段干百里
第22頁趙——姓氏起源據(jù)《史記》載:“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第23頁
趙——姓氏起源
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詳細(xì)始祖是造父。伯益為顓頊帝裔孫,被舜賜姓嬴。造父為伯益9世孫,是西周時著名駕馭馬車能手,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diào)訓(xùn)好后獻(xiàn)給周穆王。周穆王配置了上好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jīng)常外出打獵、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侖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guān)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快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fā)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因為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稱為趙氏。周穆王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7世孫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到戰(zhàn)國初年,叔帶12世孫趙襄自聯(lián)合魏氏、韓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至他孫子趙籍時,正式取得了周烈王認(rèn)可,與韓、魏兩家并列為諸侯。公元前2年,趙國為秦國所滅,其王室貴族和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趙氏。第24頁趙氏始祖——造父
第25頁“趙”姓傳奇——趙云巧設(shè)空營計第26頁
錢——姓氏起源
相傳,錢姓是一個由掌管錢財官名“錢府上士”而來姓氏。
《通志?氏族略》記載:“顓頊帝曾孫陸終生彭祖,彭祖后代彭孚,周錢府上士,因官命氏?!彼?,這一官職起源于周代,乃是負(fù)責(zé)錢財管理和調(diào)度。彭祖子孫孚任職時就拿了官名看成自己姓,從此就有了錢姓。之后,其子孫后代沿襲了這一稱呼,世世姓錢。從錢姓起源上看,錢姓是由彭姓分化而來,與彭姓有著共同祖先。錢姓和彭姓經(jīng)常自認(rèn)是一家人,曾有著遇難相幫、互不通婚等共同約定。
第27頁“錢”姓傳奇——衣錦還鄉(xiāng)
錢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chuàng)建者。第28頁
科舉制度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所參加人才選拔考試,始于隋文帝。因為是分科舉仕,所以被稱為“科舉”??婆e制從隋朝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經(jīng)歷了一千三百年??婆e制度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正式考試。第29頁初步考試科舉童試(童生)歲試(秀才)一年一次科試每三年一次正式考試鄉(xiāng)試(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每三年一次會試(貢士)——第一名稱“會元”第二年春天殿試(進(jìn)士)同年四月第一狀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連中三元第30頁
錢棨,蘇州府長洲人,清代第一位連中三元狀元,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連中“六元”狀元。第31頁歲寒三友——松、竹、梅第32頁緣起蘇東坡風(fēng)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堅毅不撥青松,挺撥多姿翠竹,傲雪報春冬梅不畏嚴(yán)霜第33頁正月由來
習(xí)慣把農(nóng)歷一月稱作“正月”,這是因為在我國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更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更正第一個月稱作“正月”。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頭一個月接收文武百官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dú)尊,便將一月改為了正月。另據(jù)史籍記載,周朝時,許多國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處理,所以正月又叫政月。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嬴政,為了避他名諱,強(qiáng)行要求把正字穿破,讀作征。正(征)月叫法,就這么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第34頁孫——姓氏起源一、出自子姓,商朝比干子孫因避亂改姓孫。二、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后代姬惠孫之后姬武仲將自己姓氏改為“孫”,以紀(jì)念其祖父惠孫。三、出自媯姓,舜帝后代,春秋時期齊景公賜將軍田書姓孫,屬于帝王賜姓。四、出自羋姓,春秋早期楚國孫叔敖開發(fā)水利,楚人非常擁護(hù),子孫以此為榮,一部分以孫叔為姓,一部分以孫為姓。五、中國著名思想家荀子之后,出自春秋戰(zhàn)國荀子后代在西漢為避漢宣帝(劉詢)名諱改為孫氏。六、改自復(fù)姓,夏侯嬰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孫。第35頁“孫”姓傳奇—孫武練兵孫武(約前545年—前470年),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人,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圣。后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xué)鼻祖。他是兵法家孫臏先祖。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yù)為“兵學(xué)圣典”第36頁李——姓氏起源
一、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后代。因其后代擔(dān)任大理(掌管刑獄官)職務(wù),后子孫世襲大理職務(wù),到了商代,便以官職命名本族姓氏,稱為理氏。理氏改為李氏說法有兩種。一個說法是:商紂時,有一個叫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帶著兒子理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饑,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個說法是:據(jù)《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后代,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稱姓第37頁
二、賜姓改姓
1、唐朝皇帝賜姓。
2、他族改姓,鮮卑氏有復(fù)姓叱李氏,漢化后,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猶太人中李姓,猶太進(jìn)入中國,約始于唐代;有較多人來中國,是在北宋中葉。住在開封這一支猶太人移民,李姓是大姓。第38頁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xué)家,道家創(chuàng)始人李冰:戰(zhàn)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廣:西漢名將,以勇敢善戰(zhàn)著稱,人稱“飛將軍”。李世民:唐太宗,創(chuàng)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貞觀盛世。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和杜甫合稱“李杜”李賀:中國唐代詩人,人稱“詩鬼”。李商隱:晚唐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李清照:南宋女詞人。李時珍:明代出色醫(yī)藥學(xué)家。著有《本草綱目》。李自成: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李四光:著名地質(zhì)學(xué)家。第39頁李姓傳奇——李白
李白(7-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人稱“詩仙”。
“力士脫靴”是一個成語,來形容文人任性飲酒,不畏權(quán)貴,不受拘束。第40頁
十二生肖第41頁
十二生肖生肖也稱屬相,是中國民間計算年紀(jì)方法,也是一個十分古老紀(jì)年法。如今漸漸演化成中國人習(xí)俗。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十二地支展現(xiàn)一一對應(yīng)關(guān)系,分別為,子(zi)鼠、丑[chǒu]牛、寅[yín]虎、卯[mǎo]兔、辰[chén]龍、巳[sì]蛇、午[wǔ]馬、未[wèi]羊、申[shēn]猴、酉[yǒu]雞、戌[xū]狗、亥[hài]豬。第42頁周——姓氏起源一、黃帝時期周部落。(周書、周昌后代)二、出于姬姓,用國名作姓氏。后稷裔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lǐng)族人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曾孫姬發(fā),建立周朝。到周赧王時,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dāng)?shù)厝朔Q其為周家,于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姓氏。三、改姓。避諱改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少數(shù)民族改姓,鮮卑族復(fù)姓中有賀魯氏,后改為周氏。
第43頁周姓名人周亞夫:西漢名將,以治軍嚴(yán)整聞名于世。周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xué)家。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周樹人:浙江省紹興人,筆名魯迅,偉大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恩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創(chuàng)建者之一,出色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第44頁
吳——姓氏起源一、出自顓頊帝時吳權(quán)后代。吳權(quán)是顓頊帝之臣,屬于遠(yuǎn)古吳氏族,吳權(quán)后代以吳為姓,奉吳權(quán)為吳姓始祖。二、出自姬姓,是吳國始祖太伯,仲雍之后以國為氏姬姓吳氏。三、
/s?wd=%E5%B0%91%E6%95%B0%E6%B0%91%E6%97%8F&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與漢族融合,產(chǎn)生吳姓。錫伯族、柯爾克孜族、朝鮮族、赫哲族等。
第45頁吳姓名人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后人奉為"畫圣"。吳承恩:明朝著名小說家,著有《西游記》。吳敬梓:清代著名小說家,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吳沃堯: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實狀況》。第46頁歇后語:周瑜打黃蓋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用以比喻兩方面都愿意事情?!度龂萘x》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xiàn)密計黃蓋受刑”,結(jié)束于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fēng)三江口周瑜縱火”。第47頁周姓傳奇——周瑜打黃蓋周瑜(175年—2),字公瑾,人稱“美周郎”,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人,東漢末年名將,他指揮赤壁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以少勝多戰(zhàn)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立。戰(zhàn)后兩年,他即病逝,年僅三十六歲。第48頁鄭——姓氏起源1、源自姬姓,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封地鄭國,屬于以國號為氏。周宣王分封其弟于鄭國,是為鄭桓公。桓公之后,鄭武公遷都于新鄭,為春秋時鄭國。后為韓國所滅。子孫為紀(jì)念故國,便紛紛改為鄭姓。2、改姓,朝鮮族、蒙古族、裕固族、哈尼族、滿族等改姓鄭姓。第49頁鄭姓名人鄭桓公:得姓始祖。鄭玄:東漢經(jīng)學(xué)家,創(chuàng)建鄭學(xué)。鄭樵:南宋史學(xué)家。鄭光祖:元代曲作家。鄭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將,著名民族英雄。鄭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鄭燮:號“板橋”,清代畫家。第50頁王——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姬姓起源又分為三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畢高公后代,主要居住在京兆,河間;二就是最著名太子晉后代,主要居住在太原,瑯邪;三是戰(zhàn)國時魏國公子無忌之孫卑子后代,主要居住在泰山。2、出自子姓,商末,王子比干,因勸諫紂王被殺,葬于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后,改姓王氏。3、出自媯姓,齊王田和后代,后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rèn)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4、六國后人改姓,因其國被滅,每一國都有改姓王。5、賜姓,燕國太子丹之后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6、改姓,少數(shù)民族改姓。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后自改姓王。第51頁王姓名人王羲之:晉代大書法家,與其子王獻(xiàn)之在書法上,稱:“二王”。王獻(xiàn)之:王羲之第七子,晉代書法家、詩人。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落雁。王莽:新王朝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王勃:唐代詩人,初唐四杰之首。王之渙:唐代詩人,《登鸛雀樓》久傳不衰。王維:唐代詩人,畫家。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宰相。王實甫:元代戲曲偉大戲劇家。著名劇作《西廂記》。第52頁姓氏趣事——王莽“去二名”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中國歷史上新朝建立者。王莽上臺后,曾經(jīng)下過“去二名”“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要求不準(zhǔn)用雙字名。人犯罪后,恢復(fù)二字名,以示處罰。第53頁馮姓起源1、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畢國,叫畢國公,又稱畢公高。四百年后,畢國被西戎所滅,畢高后代畢萬投奔到晉國,晉獻(xiàn)公封他為大夫。畢萬屢次隨晉獻(xiàn)公出征,屢立戰(zhàn)功。晉獻(xiàn)公把魏地封給他,任魏大夫,畢萬一支孫(馮文孫)受封于馮城,畢萬子孫以邑為氏名。2、出自媯姓,為馮簡子之后。春秋時鄭國有大夫馮簡子,因封邑在馮而得氏。3、出自其它方面馮姓,如:出潁川者,為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后;出上黨者,為左將軍馮奉世之后。第54頁馮姓名人馮繚: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隨漢解憂公主遠(yuǎn)嫁和親到了烏孫國。因為她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得力助手。后嫁給烏孫右大將。她在幫助公主加強(qiáng)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友好關(guān)系,作出了很大貢獻(xiàn),深得西域各國敬服。尊稱她為"馮夫人"。馮夢龍:明末小說家,著有《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馮子材:清末著名老將軍。他曾在年近70歲時,在廣西鎮(zhèn)南關(guān)、諒山等地大敗法國軍,取得鎮(zhèn)南關(guān)大捷,其名威震邊關(guān)。馮玉祥:近代愛國將領(lǐng)。1993年任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屢次擊敗日寇,收復(fù)許多失地。建國前夕,因乘船失火,受傷身死。第55頁陳姓起源一、舜帝后代,以國為姓(出自姚姓或媯姓)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后人「陳胡公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nèi)亂,陳厲公兒子媯完怕株連自己,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二、出自于陳國公族后代。陳胡公滿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是陳哀公之子媯留,二是陳愍公之長子陳衍。三是陳愍公次子陳全溫之后陳引奇,居于固始(今河南固始縣),后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三、少數(shù)民族中陳姓。鮮卑族原有三字姓侯莫陳氏,后改為單姓陳氏。滿族、蒙古族等中也有陳姓。第56頁
陳姓名人
陳勝(?-前208),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字涉,早年為人傭耕。秦二世元年七月,與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陳壽(233-297),西晉史學(xué)家。著作《三國志》。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xué)家。陳賡(1903-1961),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湖南湘鄉(xiāng)人。陳毅(1901-1972),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chuàng)建人和領(lǐng)導(dǎo)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第57頁陳姓傳奇——義門精神
陳氏“義門精神”,守望鄉(xiāng)族,不計較小我得失,以家族利益整體利益為重。一門獨(dú)著,百犬同牢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無雙。一共16個省125個縣,291個村莊。第58頁褚姓起源1、以職官為姓。據(jù)《通志?氏族略》等載,春秋時期,宋國恭公兒子,封在褚地,因“其德可師”,故時稱之為“褚?guī)煛?。后褚?guī)熥優(yōu)楣俾氈鞴芗匈Q(mào)易,當(dāng)初宋、衛(wèi)、鄭等國都設(shè)有褚?guī)熤?,褚?guī)煿僮訉O,往往就姓褚?guī)?。后人省師字改為姓褚?、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宋國恭公兒子,封在褚地,褚地之人以褚為姓。第59頁褚遂良(唐代書法家)第60頁衛(wèi)姓起源第一,出自姬姓。周朝初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被封在衛(wèi)地(位置大致相當(dāng)于今天河南杞縣)以接管當(dāng)初殷商遺民,建立了衛(wèi)國。秦國一統(tǒng)天下后,衛(wèi)國子孫就以國名為姓。所以,這一支衛(wèi)姓都是周文王后代。第二,出自姚姓。除了姬姓衛(wèi)國以外,在古代傳說里,還有一個姚姓衛(wèi)國。第三,改姓。鄭姓改衛(wèi)姓(衛(wèi)青),李姓改衛(wèi)姓,鮮卑族也有改成衛(wèi)姓。第61頁衛(wèi)姓名人衛(wèi)子夫,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wèi)青:字仲卿,漢朝時河?xùn)|平陽(今山西臨汾縣)人。西漢時期著名武將。衛(wèi)瓘:西晉書法家。衛(wèi)恒:西晉書法家。衛(wèi)瓘之子。衛(wèi)鑠:字茂漪,西晉書法家。衛(wèi)瓘之女。后人尊稱為衛(wèi)夫人。衛(wèi)玠:字叔寶(285-312),小字虎,西晉河?xùn)|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衛(wèi)瓘之孫。第62頁衛(wèi)姓傳奇
衛(wèi)青出身奴隸,從建元三年(前138年)獲救,任侍中、建章監(jiān)、太中大夫,經(jīng)過近十年宮廷為官歷練,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為車騎將軍首次出征奇襲龍城,開始了十年戎馬生涯,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是歷史上出身最低,功勞最大,官位最高代表人物。與霍去病二者并稱“帝國雙璧”。第63頁蔣姓起源一、出自姬姓,周公姬旦第三個兒子叫伯齡之后,以國名命氏。西周早期,周公姬旦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是周朝一個小國。以后蔣國被楚國所滅,伯齡后代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稱蔣姓。二、出自其它少數(shù)民族中有蔣姓。如滿、蒙古、回、拉祜、保安、布朗、苗、瑤、傣、土家、壯、羌等有此姓。三、《左傳》成公宋國有蔣鋤,打敗了鄭國子罕。當(dāng)為子姓蔣氏。第64頁蔣姓名人蔣琬:(公元?~246年),字公琰;湖南湘鄉(xiāng)縣人。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蔣干:三國時期名士。蔣廷錫:清朝大學(xué)士,擅長詩畫。蔣植:清代戲曲作家,文學(xué)家。第65頁沈姓起源一、出自姬姓中冉姓,以國為姓,是黃帝后代。沈本是上古國名,最早是夏禹子孫封國。周初時,周文王第十子季載,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舉薦為周天子司空,后周成王將其叔叔季載封于冉國,又名沈國。春秋時,沈國為蔡國所滅,季載之后子逞逃奔楚國,其后子孫遂以原國名命姓,稱沈氏。二、出自羋姓,是顓頊帝后代。春秋時,楚莊王之子公子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稱沈姓。三、少數(shù)民族中沈姓。朝鮮族、滿族、土家族、回族等都有沈姓。第66頁沈姓名人沈約:南北朝梁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聲律學(xué)家?!端螘纷髡?。首創(chuàng)“四聲”之說(把每個字分為平、上、去、入)。沈既濟(jì):唐代文學(xué)家,長于史學(xué),又善作小說,代表作《枕中記》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科學(xué)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zhèn)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精通天文、數(shù)學(xué)、物理學(xué)、化學(xué)、地質(zhì)學(xué),氣象學(xué)、地理學(xué)、農(nóng)學(xué)和醫(yī)學(xué);他還是卓越工程師、出眾外交家。沈雁冰:筆名茅盾,浙江嘉興桐鄉(xiāng)人,著名革命文學(xué)家,中共黨員,代表作《子夜》、《林家鋪子》。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苗族,當(dāng)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代表作《邊城》。第67頁姓氏傳奇——沈慶之沈慶之南北朝時期宋朝著名將領(lǐng),被封為建武將軍,專門負(fù)責(zé)防守邊疆。形容年輕沒有經(jīng)驗讀書人,只知道書本上知識,不曉得實際應(yīng)付事情方法。第68頁韓姓起源一、黃帝后代。皇帝有個兒子叫昌意,昌意以后被貶到若水,生子韓流;韓流又生了顓頊(五帝之一)韓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名稱。這個氏族便以韓為姓,第一批韓姓人由此產(chǎn)生。二、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被封于韓,但韓國國力太弱;在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韓國亡國之后,國人便以韓為姓。三、以國為氏。“七雄”之一韓國被秦所滅后,子孫以原國名為姓。,韓國被秦國攻滅,國族后人有以“韓“為氏。四、為少數(shù)民族復(fù)姓改為韓姓。鮮卑族有出大汗氏進(jìn)入中原以后改為漢姓“韓”氏。第69頁韓姓名人韓非:中國戰(zhàn)國時期韓國貴族,法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韓信:西漢早期官至大將軍,封為楚王,后貶為淮陰侯。著名軍事家。他智勇雙全,治軍嚴(yán)明,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屢建奇功,運(yùn)籌帷幄于千里之外,與張良、蕭何并稱“興漢三杰”。韓愈:唐代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韓世忠:南宋大將。他與岳飛同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先在河北屢敗金兵,后駐鎮(zhèn)江曾以八千兵迎擊金兀術(shù),鏖戰(zhàn)黃天蕩,金兵聞之膽寒。韓少功:中國名作家。第70頁楊姓起源1、出自姬姓。西周王族之后,因封國在楊(今山西洪洞縣),故這一支姬姓楊是最主要起源。2、出自賜姓,隋代楊義臣。楊義臣本姓尉遲氏,尉遲氏屬西部鮮卑,因功賜姓楊。3、改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施行漢化,莫胡盧氏改為楊氏。白族、滿族、納西族、苗族等都有改楊姓。第71頁楊姓名人楊修:漢代著名文學(xué)家、政治家。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即隋文帝。楊廣:隋文帝次子,即隋煬帝。戰(zhàn)功顯赫,開鑿大運(yùn)河,創(chuàng)建科舉制,影響后世千年。駕馭遼東,通西域,通暢絲綢之路。楊炯:初唐四杰排名第二,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并稱“初唐四杰。楊玉環(huán)(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家將忠勇事為后人傳誦。楊延昭:民間俗稱“楊六郎”,楊業(yè)之子,久經(jīng)沙場,智勇兼?zhèn)?,防守邊關(guān)20余年,因操勞過分,57歲時病逝于軍前,皇帝甚哀。楊虎城:民族英雄,陸軍上將。著名抗日愛國將領(lǐng),號虎臣。第72頁姓氏傳奇——韓信韓信墓有一幅對聯(lián):“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薄皟蓩D人”指是“漂母”和“呂后”,“一知己”就是蕭何。第73頁朱姓起源1、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顓頊高陽氏之后。顓頊帝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賜曹姓。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封安后代曹挾在邾,建立邾國,戰(zhàn)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2、出自祁姓,源于堯帝嫡子丹朱之后。據(jù)氏書與正史記載,圣君帝堯子丹朱后代,則以始祖之名“朱”為氏。3、宋國開國君主宋微子啟(商紂王庶兄)有裔孫朱暉,春秋時被滅,其后代以朱為姓。4、少數(shù)民族改姓,鮮卑族燭渾氏、朱可渾氏改朱姓。第74頁朱姓名人朱亥:戰(zhàn)國勇士,魏國人,是朱姓最早出人頭地人物。聽說他力大無窮,勇氣過人。朱熹:中國南宋思想家。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元末農(nóng)民起義,他參加了郭子興領(lǐng)導(dǎo)紅巾軍,以后統(tǒng)領(lǐng)了這支起義軍。1368年,率軍攻克大都(北京),推翻元朝,建立明朝,號稱明太祖朱德:偉大馬克思主義者,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締造者和領(lǐng)導(dǎo)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朱自清:當(dāng)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學(xué)者、民主戰(zhàn)士。第75頁秦姓起源1、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七友之一秦不虛,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大姓源流》等史籍中也記載:“舜七友有秦不虛,后人沿續(xù)姓秦?!?、出自嬴姓,嬴姓后被封在秦,秦朝滅亡后,嬴姓改姓秦。3、源于姬姓。周文王后代魯國侯伯禽裔孫封地秦邑,屬于以居邑名為氏。4、少數(shù)民族改姓。蒙古族乞顏氏、鄂秦氏,滿族穆顏氏等。5、古代大秦人來中國,有就以"秦"為氏。大秦即羅馬帝國。第76頁秦姓名人秦九韶:南宋出色數(shù)學(xué)家。著有《數(shù)書九章》。秦觀:字少游,北宋詞人。與黃庭堅、晁補(bǔ)之和張耒并稱"蘇門四學(xué)士"。他詞輕婉秀麗。秦叔寶:唐時名將,他以驍勇善戰(zhàn),志節(jié)完整而聞名。后被民間奉為"門神"之一。秦越人:即戰(zhàn)國時名醫(yī)扁鵲。他治病以診脈為名,創(chuàng)建了望、聞、問、切"四診法"。秦良玉:明代著名女將,其夫石砫宣撫使馬千乘死后,代領(lǐng)其兵,所部號"白桿軍",被封為"忠貞侯"。是古代著名巾幗英雄。第77頁姓氏傳奇——秦瓊賣馬秦瓊(571—638)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唐朝開國將領(lǐng),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尉遲恭為傳統(tǒng)門神。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第78頁尤姓起源1、沈姓改姓而來。據(jù)《梁溪漫錄》所載,五代王審知據(jù)閩,閩人姓沈姓者為避諱,去水為尤姓。2、尤姓出自仇姓,尤、仇古音同,且皆為怨義。3、出自他族改姓而來。清滿洲人姓,世居沽河、遼陽等地;赫哲族尤可勒氏,漢姓為尤;滿、臺灣土著、蒙古、佤、苗、羌等民族都有此姓。第79頁尤姓名人尤叔保:常州無錫(今屬江蘇)人,宋代書畫家、富翁。為人正直,以書畫名世。晚年頗雄于財,其園亭池館,為一時絕勝。尤袤:字延之,號遂初居士,無錫人,南宋詩人、大臣。詩與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并稱“南宋四大家”。尤慨:尤袤子,宋代官吏、詩人。尤侗:字同人,號悔庵,晚號艮齋,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戲曲家。詩詞古文俱佳,被康熙稱為“老名士”。尤怡:江蘇吳縣人,清代醫(yī)學(xué)家、詩人。家道中落,好為詩。晚年醫(yī)術(shù)益精。第80頁許姓起源1、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nóng)氏后代。周成王時,大規(guī)模地分封諸侯,許國正是被周分封姜姓諸侯國之一,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附庸,戰(zhàn)國早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后,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2、出自姬姓,堯舜時期高士賢人許由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3、源于其它各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滿族、黎族、瑤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域回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都有許氏族人分布。
第81頁許姓名人許由(生卒年不詳),字道開,號武仲,出生于陽城槐里,是上古時代一位高尚清節(jié)之士。許渾:唐代詩人。其詩作中有“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之句為世人傳唱。許允(?-254),字士宗,高陽(治今河北高陽)人。三國時期魏中領(lǐng)軍。許衡:元朝理學(xué)家。元世祖即位后,與劉秉忠等定朝儀官制,為元統(tǒng)治者策劃“立國規(guī)模”。與劉因、吳澄并稱為元朝三大理學(xué)家。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一代名將。許地山:當(dāng)代作家、學(xué)者,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第82頁姓氏傳奇---許由
許由(生卒年不詳),字道開,號武仲,出生于陽城槐里,是上古時代一位高尚清節(jié)之士,許姓始祖。許由不營世利、講道義、守規(guī)矩,史書記載:“堯知其賢德,欲禪讓于許由。位于他,許由堅辭不就,洗耳穎水,隱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巔,堯帝封其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痹S由曾做過堯、舜、禹老師,所以,后人稱他為“三代宗師”。第83頁姓氏起源——何一、出自姬姓,是韓姓誤讀。韓厥后代以韓為始祖。所以,何韓自認(rèn)為一家。二、外族何姓。西域月支氏認(rèn)建立一個政權(quán)康居(那色波、米國、何國、安國等)以何國為姓。唐代吐谷渾中有何姓。三、他姓改姓。明代“方孝孺”后代改何姓(安徽廬江)。四、荷蘭裔猶太人改何姓。第84頁何姓名人何進(jìn):東漢大將軍,南陽宛人,何皇后異母兄,時黃巾起義拜進(jìn)為大將軍。何晏:三國時玄學(xué)家,為魏晉玄學(xué)主要創(chuàng)始者之一。漢代大將軍何進(jìn)之孫,曹操為司空時納其母,并收養(yǎng)晏。晏少時聰慧過人,曹操寵若諸公子。何晏娶金鄉(xiāng)公主為妻,賜爵為列侯。何景明(1483-1521),明文學(xué)家。與李夢陽齊名,又與邊貢、徐禎卿、李夢陽并稱“文壇四杰”。其詩文以擬古為主,而亦強(qiáng)調(diào)創(chuàng)造。何仙姑,傳說中女仙名,八仙之一。第85頁姓氏起源——呂1、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賜伯夷呂氏,屬于以帝王賜氏、部族名、國名、居邑名為氏。其始祖為伯夷。2、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外逃,追隨人員中有個叫魏犨人,又稱魏武子。重耳回晉國當(dāng)上國君后,便封魏犨為大夫、魏犨兒子魏锜在呂、廚兩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為呂锜。呂锜子孫就以封地為氏,稱呂氏。3、出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施漢化,原鮮卑族之代北復(fù)姓叱呂氏、叱丘氏改為漢字單姓呂氏,在今黎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鮮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都有呂氏族人分布。第86頁呂姓名人
呂布:東漢末年名將,善弓馬,力大無窮,時稱"飛將",封溫侯,割據(jù)徐州,為一代梟雄。呂洞賓:號純陽子,唐代八仙之一,曾隱居終南山等地修道。被道教全真教尊為北五祖之一。呂不韋:戰(zhàn)國時秦丞相,被封為文信侯,稱為"仲父"。門下曾有賓客三千,并讓他們編著有《呂氏春秋》。呂雉:漢高祖皇后,人稱呂后。曾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劉邦死后代理朝政。呂蒙:三國時東吳名將,是個文武雙全人物,以致魯肅見他時,曾稱贊其"學(xué)識淵博,非復(fù)吳下阿蒙"。
第87頁姓氏傳奇——何晏“傅粉何郎”【成語故事】三國時期,曹操女婿何晏長得十分俊美,他經(jīng)常涂脂抹粉。曹丕稱帝后,想親自檢驗一下何晏有多美,在一個烈日當(dāng)空中午,他請何晏在宮內(nèi)喝酒,讓他吃加辣熱雞湯面。何晏一邊吃,一邊不停地擦汗。一碗面吃完,臉上脂粉全部被擦潔凈了。第88頁施姓起源
1、出自上古夏時施國,為夏時施國公族之后,以國名為氏。夏時諸侯有施氏(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市一帶),國亡以后,其公族子孫就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姓施。2、出自姬姓,為春秋時期魯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尾生,字施父,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3、出自子姓,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施氏為制旗幟工匠,其后代相傳姓施,稱為施氏。4、出自方姓,為明代方孝孺同族方氏,避難時改姓施。“施”字拆開為“方人也”。5、出自他族改姓。如云南白族以海螺為圖騰氏族,漢姓為施;明、清時云南土司有施姓;世居沈陽之滿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怒、納西、僳僳等族有此姓。第89頁施姓名人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沉魚,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又稱西子,是家喻戶曉美人。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字彥端,號耐庵。籍貫:江蘇興化人。祖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作者。施閏章:清代文學(xué)家,安徽宣城人,順治年間進(jìn)士,任山東學(xué)政,曾為蒲松齡老師。博覽群書,工詩善文
第90頁張姓起源1、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于以職官稱謂為氏。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2、出自黃帝姬姓后代。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3、出自賜姓或他姓所改。世居云南南蠻酋長龍佑那,于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后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4、源于其它各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張氏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廣西、四川、臺灣等地域,藏族張氏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貴州等藏族聚居區(qū)。第91頁張姓歷史名人張良,字子房。漢初名臣,政治家、謀略家。漢初三杰之一。張騫,字子文,漢代卓越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開拓漢朝通往西域南北道路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jié)h朝能與中亞交流,引進(jìn)優(yōu)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xué)家,被稱為醫(yī)圣。張順,《水滸傳》里人物,在梁山排第三十位,外號“浪里白條”。張居正,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優(yōu)異內(nèi)閣首輔之一,明代最偉大政治家。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nèi)江人,原名張正權(quán),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張衡,他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天文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創(chuàng)造家、地理學(xué)家、制圖學(xué)家、詩人、漢朝官員,為中國天文學(xué)、機(jī)械技術(shù)、地震學(xué)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貢獻(xiàn)。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創(chuàng)造人。著述極豐,科研結(jié)果極多,有“科圣”之稱。第92頁姓氏傳奇——張衡第93頁第94頁孔姓起源1、黃帝時代已經(jīng)有孔姓,因當(dāng)初有個史官,叫孔甲。2、出自子姓,源于子姓之孔又有三種說法:契是商族始祖,為子姓,歷經(jīng)十四代,傳到成湯,滅下桀,建都于亳。成湯是一個圣明君主,其子孫中有一支以商族姓"子"以他字中"乙"組合起來定為姓氏就是孔氏。春秋時期孔父嘉后代,以孔為氏,就形成了這支孔氏。春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有出自姬姓孔氏,衛(wèi)國(今河南滑縣東)有出自古佶姓孔氏,陳國(今河南淮陽)有出自媯姓孔氏。3、少數(shù)民族中孔姓。在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都有孔氏族人分布。第95頁孔姓名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東方文化代表之一,儒家思想創(chuàng)始人,春秋魯人。后世尊為至圣先師,亦稱為孔子??兹冢?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漢獻(xiàn)帝時為北海相,世稱孔北海;立學(xué)校,表儒術(shù),后拜大中大夫,為曹操所殺??咨腥危海?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云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第96頁曹姓起源1、賜受曹官,以官為氏。在大禹治水時,陸終第五子(另說為第六子)安,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賜曹官。曹官也就是看押奴隸官,安以后以官為氏。2、受封曹國,以國為氏。出自顓頊帝后代,陸終第五子安封在曹國,周時,武王改封曹安后代曹挾于邾國(今山東省曲阜東南)。戰(zhàn)國時,邾國被楚宣王所滅。之后,邾人有以國為氏,改為朱氏;有仍以曹為氏,是為曹氏。3、出自姬姓。相傳周武王克商后,為了鞏固周王朝政權(quán),便實施大分封,把自己弟弟振鐸封于曹邑,為曹伯,建曹國,稱為曹叔振鐸。后為宋景公所滅,振鐸后代就用原來國名作為自己姓氏。4少數(shù)民族中曹姓。滿族、藏族、瑤族、阿昌族、布朗族等中都有曹姓。第97頁曹姓名人曹劌:春秋時魯大夫,軍事家。曹娥:東漢孝女,后人為其立碑以示表彰,世稱“曹娥碑”。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瞞,安徽毫縣人。真姓夏侯。因其父夏侯嵩是得寵宦官曹騰養(yǎng)子,他們于是改姓為曹。曹操,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丕:即魏文帝,著名文學(xué)家,曹操子。曹植:曹操子,三國時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文才富艷。曹雪芹:清代小說家,《紅樓夢》作者。曹素功:清代制墨大家,“曹素功墨”至今已傳14代,為墨中精品。第98頁姓氏傳奇——孔姓排行明洪武年間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yáng)。
以后,孔子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報當(dāng)初北洋政府同意,又續(xù)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這二十個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孫至一百零五代孫行輩。第99頁國學(xué)常識——敬辭與謙語一、“令”(敬辭)
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他人親屬尊敬,有“美好”意思,能夠了解為“你”意思。
令尊:對他人父親尊稱。
令堂或令慈:對他人母親尊稱。
令兄、令妹:對他人兄妹敬稱。
令郎、令愛(嬡):對他人兒女敬稱。
令閫:尊稱他人妻子。
第100頁國學(xué)常識——敬辭與謙語二、“高”:敬辭,稱他人事物。高見:指他人看法。
高論:他人看法高明言論。
高足:尊稱他人學(xué)生。
高壽:用于問老人年紀(jì)。
高齡:用于稱老人年紀(jì)
高就:指對方工作。第101頁國學(xué)常識——敬辭與謙語三、“不”:謙稱特指自己。
不才:是對自己才能謙虛,通常是在他人要求自己做事時使用。
不佞:指對自己言辭能力謙稱,通常在他人要求自己說話時使用。
第102頁國學(xué)常識——敬辭與謙語四、“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年紀(jì)較小人或事物。
小弟:對年紀(jì)比自己長人自稱。
小兒、小女:謙稱自己兒子、女兒。
小人:地位低人自稱。
小生(多見于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
小可(多見于早期白話):謙稱自己。
小店:謙稱自己商店。第103頁嚴(yán)姓起源1、嚴(yán)姓,源于莊姓,東漢時,因避諱明帝劉莊,故改姓為嚴(yán)。魏晉時期,部分嚴(yán)姓恢復(fù)莊姓,故有“莊重一家”之說。2、出自羋姓,為戰(zhàn)國時楚莊王之后,以謚號為氏。3、出自戰(zhàn)國時,秦有嚴(yán)君疾之后,以封邑名為氏。秦有嚴(yán)君疾,受封蜀郡嚴(yán)道縣(今四川省嚴(yán)道鎮(zhèn)),以邑為氏,其子孫遂世代相傳姓嚴(yán),稱為嚴(yán)氏。4、出自古嚴(yán)國,國人以國名為氏。據(jù)《姓考》所載,古有嚴(yán)國,國人以國為氏。5、出自少數(shù)民族。古丁零人中有嚴(yán)姓,滿、彝、土、錫伯、朝鮮等族都有嚴(yán)姓。第104頁
華姓起源1、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宋戴公封子孫于華邑,屬于以封邑名為氏。這支華氏在春秋時期宋國是一個顯赫家族,子孫歷代都是宋國公卿。2、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觀于西岳華山,屬于以居邑名為氏。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世子華,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4、源于嬴姓,出自戰(zhàn)國末期秦國公子華,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子華,即秦惠王兒子之一,名華。公子華善武,為當(dāng)初秦國大將。在秦公子華后代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華氏。5、少數(shù)民族中華姓。蒙古族,回族,滿族,錫伯族等都有華姓。第105頁華姓名人華羅庚:(1910—1985),江蘇金壇人,中國著名數(shù)學(xué)家。華彥鈞:又名阿炳,(1893-1950),江蘇無錫人,民間音樂家。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并廣泛吸收民間音樂曲調(diào),一生共創(chuàng)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曾有《二泉映月》等名作。華佗:名敷,字元化。東漢末醫(yī)學(xué)家,精于方藥、針灸及外科手術(shù)。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為世界醫(yī)學(xué)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又仿效虎、鹿、熊、猿、鳥動態(tài)創(chuàng)為“五禽戲”,用以鍛煉身體。第106頁姓氏傳奇——華佗第107頁國學(xué)常識——敬辭與謙語五、“老”謙稱用于年紀(jì)比較大人,謙稱自己或與自己相關(guān)事物。
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
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第108頁六、“家”謙稱用于對他人稱自己輩分高或年紀(jì)大親戚。
家父、家尊、家嚴(yán)、家君:稱父親;
家母、家慈:稱母親;
家兄:稱兄長;
家姐:稱姐姐;
家叔:稱叔叔。第109頁七、“舍”謙稱用于對他人稱自己輩分低或年紀(jì)小親戚。
舍弟:稱弟弟;
舍妹:稱妹妹;
舍侄:稱侄子;
舍親:稱親戚。第110頁金姓起源1、出自少昊金天氏。少昊死后被尊為西方大帝;西方屬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稱號。他后代就有以金為姓,稱金氏。2、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匈奴休屠王兒子叫日磾,在漢武帝時,歸順于漢室。因為他曾鑄銅人像(又稱金人)以祭天,遂被賜姓"金"氏,稱金日磾,從此他子孫就統(tǒng)統(tǒng)姓了金。3、為劉姓改姓為金氏。唐末五代時,吳越國開國之王錢鏐"鏐"與"劉"為同音字,為了避嫌,便將吳越國中劉氏改為金氏。4、少數(shù)民族中金姓。羌族、朝鮮、蒙古族、滿族等都有金姓。5、漢化猶太人中金姓。第111頁魏姓起源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裔孫畢萬之后,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于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攻滅后,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因功,被賜魏地為邑,其后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公元前445年畢萬后代魏斯建立魏國,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后,亡國魏國王族以國名為氏,形成魏姓最主要一支。史稱魏姓正宗。2、出自羋姓,為顓頊帝后代魏冉之后。3、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有魏了翁,慶元進(jìn)士,本魏氏,接給高家續(xù)其香火,姓高。長大后改回魏姓,姓魏。4、少數(shù)民族中魏姓。滿族、土家、蒙古、彝、回、朝鮮等族都有魏姓。第112頁魏姓名人
魏徵: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和史學(xué)家,因直言進(jìn)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chuàng)建“貞觀之治”大業(yè),被后人稱為“一代名相”。
魏源:清末思想家、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魏無忌:魏國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是當(dāng)初魏家出色子弟。他與齊之孟嘗君、趙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稱"戰(zhàn)國四公子"。
魏延:三國時蜀漢名將,曾隨劉備于蜀,以勇猛聞名,第113頁姓氏傳奇——結(jié)草銜環(huán)
結(jié)草:把草結(jié)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huán):嘴里銜著玉環(huán)。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第114頁陶姓起源1、出自唐堯。堯擔(dān)任部落首領(lǐng)之前,以制作陶器為業(yè),其后子孫有以其職業(yè)技藝命氏,稱陶姓。2、亦出自唐堯。相傳堯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東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縣),其后子孫以封地為氏。3、出自虞舜。西周初年,舜之裔孫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質(zhì)器物制作官職),其后子孫以官為氏。4、以職業(yè)為姓。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鑄工)為職業(yè),從事制陶庶民也有以“陶”技為姓。5、避諱而改。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晉祖諱,改姓陶。6、出自他族改姓。滿族、白、傣、京、苗、瑤、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都有此姓。第115頁陶姓名人
陶侃(259~334)晉代名臣,字士行,明帝時拜征西大將軍,都督荊襄軍事,平定蘇峻之亂,初為廣州刺史,每日搬運(yùn)磚塊以鍛鏈體力,為人忠順勤勞,時人比之諸葛亮。
陶淵明(約352年~426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東晉末期南朝宋早期詩人、文學(xué)家、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后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
陶行知——原名文浚,著名教育學(xué)家。第116頁姜姓起源1、出自炎帝神農(nóng)氏。傳說中炎帝,即神農(nóng)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yuǎn)古“三皇”之一。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陜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所以,炎帝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發(fā)源地。姜姓始自炎帝。2、出自桓氏改姓。唐代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為姜姓。3、出自其它民族改姓。宋時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滿八旗姜佳氏改為姜姓;除此以外,今滿族、侗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羅斯族、朝鮮族等民族都有此姓。第117頁姜姓名人
姜子牙:本名呂尚,姜姓呂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維(2—264年)字伯約,漢族,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tǒng)帥。
姜夔: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南宋文學(xué)家、音樂家。
第118頁姓氏傳奇——陶侃陶侃生性聰慧靈敏,恭敬有禮,為官勤懇,整天嚴(yán)厲端坐。軍中府中眾多事情,自上而下去檢驗管理,沒有遺漏,不曾有片刻清閑。招待或送行有序,門前沒有停留或等候之人。第119頁戚姓起源1、出自姬姓。為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qū)O林父之后,以封邑名為氏。戚姓源于姬姓孫氏,起源于春秋時期,戚姓始祖是衛(wèi)國大夫?qū)O林父。春秋時衛(wèi)武公有個兒子叫公子惠孫,惠孫子孫稱為孫氏?;輰O七世孫孫林父在衛(wèi)獻(xiàn)公時任上卿。孫林父因在國內(nèi)失寵,先后出奔晉國和齊國,衛(wèi)殤公時歸國,受封于戚邑(今河南省濮陽市戚城)。孫林父支庶子孫戀居戚城,遂以封邑名命姓,形成戚氏。2、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公族之后有戚姓。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清滿洲人姓,世居沈陽;景頗族泡戚氏,漢姓為戚;今滿、蒙古、回、白、苗、土家等民族都有此姓。第120頁戚繼光戚繼光(1528——1587年),字元敬,山東人。嘉靖中,任都指揮僉事,在山東備倭。他曾用“封侯非我意,希望海波平”詩句表示自己消除倭患決心和志向。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從山東調(diào)到浙江抗倭。第121頁戚家軍第122頁謝姓起源
1、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代申伯后代。相傳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為姓。至商代有后代孤竹君長子伯夷與叔齊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對武王伐商,武王滅商后他們又逃到首陽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們后代仍留在商朝。成王繼位后封伯夷后代為申侯,稱申伯,是申氏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字為宣王,宣王繼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謝國,以后這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國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當(dāng)初習(xí)慣以新都之邑名為姓,稱謝氏。2、出自任姓,為黃帝之后。相傳黃帝之子25宗。賜12姓,其中第7姓為任姓。任姓有10個小車,其中第一為謝國,因周宣王時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亡散,以國為姓。是為河南謝氏。第123頁姓氏傳奇——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現(xiàn)在慣用以指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后重新恢復(fù)地位。第124頁鄒姓起源1、源于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帝后代姚姓族人開創(chuàng)建有鄒國,是最早鄒國。鄒國古城在今山東鄒城市東南古邾城。春秋初,鄒國為曹姓邾人所奪,鄒人被迫遷到今山東鄒平南,后為齊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稱鄒姓,姚姓之鄒歷史最少也有35,是最早鄒姓。2、出自曹姓,以國家名稱作為自己姓氏。上古時有邾婁國為曹狹所建,戰(zhàn)國時魯穆公改邾婁國為鄒國。以后鄒國被楚國所滅后有鄒氏,亦為山東鄒氏。3、源于子姓,出自商紂王庶兄微子啟封地鄒邑,屬于以居邑名為氏。4、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時期越王(姒騶)勾踐之后,屬于以先族之名字為氏。5、出自蚩尤族人鄒屠氏,屬于以居邑名為氏。第125頁喻(yù)姓起源1、源于姬姓,出自遠(yuǎn)古黃帝時代醫(yī)官俞跗。屬于帝王賜姓改姓為氏。2、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公族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或復(fù)姓省文簡化改姓為氏。3、源于官位,出自秦、漢朝時期官吏使喻(傳令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4、源于諭(渝)姓,出自春秋時鄭國貴族后代渝氏,屬于以音訛變字為氏。渝氏、諭氏改為喻氏始于東漢,始祖為蒼梧太守諭猛,以諭定與喻字形相近,讀音也往入混同難分,遂改為喻氏。5、源于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鮮卑族渝汾氏,今苗族、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傣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都有喻氏族人分布。第126頁追根溯源——柏姓起源1、遠(yuǎn)古舜帝時候,柏翳(伯益)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2、以封國為姓。早在周朝時候就有柏國,也叫柏子國,相傳柏國開國君王是黃帝臣子柏高。春秋時,柏國被楚國所滅,柏子國王族后代和國民就用原來國名柏作為自己姓氏。3、以木名命姓。相傳遠(yuǎn)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首領(lǐng),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其后代以柏為姓。第127頁姓氏傳奇——柏皇氏(柏芝)第128頁追根溯源——水姓起源1、出自姒姓,為遠(yuǎn)古大禹治水時水工之后,以職業(yè)為氏。2、出自古人以五行之一水為氏。古人認(rèn)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于是,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與水氏出現(xiàn)。3、出自共工氏,為黃帝臣共工之后,以官名為氏。共工是黃帝時候負(fù)責(zé)掌管水利水官。共工后世子孫有以“水”為姓,稱為水氏。4、出自上古時期傍水而居之先民,以水名為氏。傳說從上古到戰(zhàn)國,曾先后有過大大小小許多諸侯,經(jīng)過屢次戰(zhàn)爭和內(nèi)亂,大多數(shù)諸侯被吞并。有些諸侯后世子孫只好逃往民間,只好自謀生路。其中有些以水為圖騰便傍水而居,就以水為姓,稱為水氏,其中尤以浙江省一帶為多。第129頁追根溯源——竇姓起源1、出自姒姓,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為氏。2、出自古代氐族姓氏有竇氏,分布在今陜西、甘肅、四川一帶。4、出自戰(zhàn)國時魏國有竇公,其后代簡改為竇氏。戰(zhàn)國時期,魏國有中大夫竇公,其后代子孫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竇公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竇氏,世代相傳至今。3、出自少數(shù)民族被賜改竇氏。第130頁姓氏傳奇
竇德玄(實話實說)第131頁姬jī、酉yǒu祁qí、巳sì滕téng、箴zhēn
任rèn、荀xún
僖xī、姞jí
儇xuān、依yī第132頁國學(xué)常識——江南三大名樓
江南三大名樓指中國長江三個歷史文化悠久建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山開采地質(zhì)勘查招投標(biāo)文件
- 汽車生產(chǎn)線改造存檔目錄
- 寫字樓衛(wèi)生維護(hù)協(xié)議
- 酒店活動羽毛球館租賃協(xié)議
- 乳膠漆粉刷施工合同法律顧問
- 人工智能團(tuán)隊管理引領(lǐng)技術(shù)革新
- 租賃合同續(xù)簽流程
- 企業(yè)文化培訓(xùn)委托協(xié)議
- 交通設(shè)施招投標(biāo)評分制度
- 海濱度假村供暖招投標(biāo)文件
- 苗圃購銷合同范本
- 《二十四節(jié)氣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個案研究》
- ICU患者跌倒、墜床應(yīng)急預(yù)案及防范措施
- 電力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全防護(hù)總體方案
- 爐渣爐灰采購合同模板
- 國家開放大學(xué)Python程序設(shè)計形考任務(wù)實驗六-互聯(lián)網(wǎng)評論數(shù)據(jù)分析及其展示綜合案例
- GB/T 44899-2024商品條碼散裝和大宗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
- 施工企業(yè)五年規(guī)劃
- 2024年保密知識測試試題附答案(綜合卷)
- 高考英語一輪復(fù)習(xí)知識清單(全國版)專題06 語法填空倒裝句100題(精練) 含答案及解析
- 侵入性器械(操作)相關(guān)感染防控制度的落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