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微生物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真核微生物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真核微生物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真核微生物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真核微生物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真核微生物詳解演示文稿第一頁,共五十頁。優(yōu)選真核微生物第二頁,共五十頁。出現(xiàn)骨架系統(tǒng)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細胞膜系統(tǒng)的分化與演變遺傳信息量與遺傳裝置的擴增與復雜變化遺傳信息重復序列與染色體多倍性的出現(xiàn)復制、轉錄、翻譯的裝置和程序也相應復雜化“高度自動化的工廠”與“多面手的作坊”原核生物對真核生物的起源生存準備了條件第三頁,共五十頁。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ComparisonofProcaryoticandEucaryoticCells第四頁,共五十頁。表2-1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的比較

比較項目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細胞大小較大較小如有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纖維素,幾丁質肽聚糖細胞膜成分通常含甾醇一般無甾醇含呼吸或光合組分無有細胞質線粒體有無間體無有溶酶體有無

核糖體80s70s

葉綠體光能自養(yǎng)生物中有無真液泡有些有無儲藏物淀粉聚-β-羥基丁酸高爾基體有無微管系統(tǒng)有無流動性有無細胞核核膜有無

DNA含量少(~5%)多(10%)

組蛋白有無有絲分裂有無減數(shù)分裂有無第五頁,共五十頁。細胞核核仁有無染色體數(shù)目

鞭毛結構如有復雜(9+2型,有膜)如有簡單(單絲無膜)遺傳重組方式有性生殖準性生殖轉化、轉導、結合生物固氮能力無

有些有

專性厭氧生活無

常見氧化磷酸化部位線粒體

細胞膜

光合作用部位葉綠體

細胞膜化能合成部位無

繁殖方式有性或無性多數(shù)進行二等分裂第六頁,共五十頁。主要的真核微生物(p47)酵母菌真核微生物真菌大型真菌-蕈菌絲狀真菌-霉菌顯微藻類原生動物第七頁,共五十頁?!熬锝纭保海镁S蕃于1990年提出的)

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yǎng)料、細胞壁一般含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真菌(fungi)的特點:1、無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2、一般具有發(fā)達的菌絲體;3、細胞壁多數(shù)含幾丁質;4、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吸收型;5、以產(chǎn)生大量無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進行繁殖;6、陸生性較強。第八頁,共五十頁。其他有關真菌的分類Ainsworth分類系統(tǒng)分類系統(tǒng)真菌——具有細胞壁,不含葉綠素,無根莖葉的分化,以產(chǎn)生大量孢子進行繁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的真核微生物。第九頁,共五十頁。真菌分類:5個亞門(1)菌絲無隔

細胞壁為纖維素組成——鞭毛菌亞門細胞壁為幾丁質組成——接合菌亞門(2)菌絲有隔1)生活史中有明確的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階段孢子生在子囊內——子囊菌亞門孢子生在擔子上——擔子菌亞門2)生活史中只知無性生殖階段——半知菌亞門第十頁,共五十頁。(一)細胞壁1、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質和脂類多糖:低等真菌的細胞壁成分以纖維素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為主,而高等陸生真菌則以幾丁質為主。2、藻類的細胞壁:纖維素、間質多糖(二)鞭毛與纖毛1、概念:某些真核微生物細胞表面長有或長或短的毛發(fā)狀、具有運動功能的細胞器,其中形態(tài)較長、數(shù)量較少者稱鞭毛,而形態(tài)較短、數(shù)量較多者則稱纖毛。它們在運動功能上雖與原核生物的鞭毛相同,但在構造、運動機制等方面卻差別極大。三、真核微生物的細胞構造

(p47)第十一頁,共五十頁。2、結構:(圖2-3,P50) 鞭桿(鞭毛絲):“9+2”型,即中心有一對包在中央鞘中的相互平行的中央微管,其外被9個微管二聯(lián)體,圍繞一圈,外由鞭毛外膜包裹。過渡區(qū)(鞭毛鉤)基體(基體):“9+0”型3、鞭毛運動方式:揮鞭式(原核:旋轉式)4、具有鞭毛的真核微生物有鞭毛綱的原生動物、藻類和低等水生真菌的游動孢子或配子等;具有纖毛的真核微生物主要是屬于纖毛綱的各種原生動物,例如常見的草履蟲屬等。(三)細胞質膜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在其質膜的構造和功能上十分相似。(四)細胞核:核被膜、染色質、核仁和核基質第十二頁,共五十頁。第十三頁,共五十頁。(五)細胞質和細胞器細胞質:位于細胞質膜和細胞核間的透明、粘稠、不斷流動并充滿各種細胞器的溶膠。1、細胞基質和細胞骨架細胞基質或細胞溶膠:在真核細胞中,除細胞器以外的膠狀溶液內含賦予細胞以一定機械強度的細胞骨架和豐富的酶等蛋白質,各種內含物以及中間代謝物等,是細胞代謝活動的重要基地。細胞骨架:由微管、肌動蛋白絲(微絲)和中間絲3種蛋白質纖維構成的細胞支架,具有支持、運輸和運動功能。2、內質網(wǎng)和核糖體內質網(wǎng):核糖體:真核細胞的核糖體比原核細胞的大,其沉降系數(shù)一般為80S,它由60S和40S的2個小亞基組成。(原核生物70S核糖體)第十四頁,共五十頁。3、高爾基體4、溶酶體:細胞內的消化作用,含水解酶5、微體:又稱過氧化物酶體,含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使細胞免受H2O2毒害,并能氧化分解脂肪酸6、線粒體7、葉綠體:藻類8、液泡:真菌、藻類在真菌的液泡中,主要含糖原、脂肪和多磷酸鹽等貯藏物,精氨酸、鳥氨酸和谷胺酰胺等堿性氨基酸,以及蛋白酶、酸性和堿性磷酸酯酶、纖維素酶和核酸酶等各種酶類。功能:維持細胞的滲透壓和貯存營養(yǎng)物,還有溶酶體的功能。第十五頁,共五十頁。4.14

figure04-14.jpg線粒體(mitochondria)第十六頁,共五十頁。Figure4.15Figure4.15

figure04-15.jpg小環(huán)DNAPr呼吸酶生物氧化真核細胞的葉綠體(chloroplast)第十七頁,共五十頁。內質網(wǎng)(endoplasmicreticulum)粗面內質網(wǎng)第十八頁,共五十頁。第十九頁,共五十頁。9、膜邊體:又稱須邊體或質膜外泡,為許多真菌所特有。位于菌絲細胞四周的質膜與細胞壁間,由單層膜包裹的細胞器。形態(tài)呈管狀、囊狀、球狀,卵圓狀或多層折疊膜狀,其內含泡狀物或顆粒狀物。膜邊體可由高爾基體或內質網(wǎng)的特定部位形成,各個膜邊體能相互結合,也可與別的細胞器或膜相結合。功能:可能與分泌水解酶或合成細胞壁有關。10、幾丁質酶體:又稱殼體一種活躍于各種真菌菌絲體頂端細胞中的微小泡囊,內含幾丁質合成酶。功能:把其中所含的酶運送到菌絲尖端細胞壁表面,使該處不斷合成幾丁質微纖維,從而保證菌絲不斷向前延伸。11、氫化酶體只存在厭氧性的原生動物和近年來才發(fā)現(xiàn)的厭氧性真菌(反芻動物的瘤胃)中。位于鞭毛基體附近,為其運動提供能量。第二十頁,共五十頁。第二節(jié)酵母菌(Yeast)p54

酵母菌分布廣、種類多56屬500多種。與人類關系密切,輕工、醫(yī)藥、釀造等,成為家養(yǎng)微生物,是最重要的單細胞蛋白來源。只有少數(shù)對人類有害。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個體多以單細胞存在多數(shù)出芽繁殖也有裂殖發(fā)酵糖類產(chǎn)能喜在含糖量較高的偏酸性環(huán)境中生長細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酵母菌的特點:概述:第二十一頁,共五十頁。大多數(shù)酵母菌為單細胞,有球形、卵圓形、橢圓型、圓柱形或香腸形;有些酵母菌呈菌絲(假菌絲、真菌絲)比細菌大10倍,寬度可達2-3微米;長度可達20-50微米。在高倍鏡可見。形態(tài)、大小酵母菌細胞的模式圖第二十二頁,共五十頁。二、酵母菌的形態(tài)構造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其他細胞構造線粒體芽體液泡細胞壁核芽體液泡膜細胞膜第二十三頁,共五十頁。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一)細胞壁:主要成分為“酵母纖維素”,它呈三明治狀外層:甘露聚糖,分枝狀聚合物中間:蛋白質,包括多種酶,如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內層:葡聚糖,分枝狀聚合物,是賦予細胞壁以機械強度的主要成分在芽痕周圍還有少量幾丁質成分

酵母菌的細胞壁可用由瑪瑙螺胃液制成的蝸牛消化酶水解,從而形成酵母菌原生質體;此外,這一酶還用于水解酵母菌的子囊壁,以釋放其中的子囊孢子。第二十四頁,共五十頁。酵母菌細胞壁蛋白質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

葡聚糖細胞質膜第二十五頁,共五十頁。(二)細胞膜甾醇磷脂球狀蛋白蛋白質:包括一些酶類脂甘油的單、雙、三酯甘油磷酯磷脂酰膽堿(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甾醇麥角甾醇酵母甾醇糖類:甘露聚糖等第二十六頁,共五十頁。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細胞膜所含的甾醇中,麥角甾醇最多,經(jīng)紫外線照射可形成維生素(D2)親水的磷脂部分排在膜外,疏水的部分排在膜內層。功能:細胞膜蛋白質(50%)類脂(40%)糖類甘露聚糖第二十七頁,共五十頁。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三)

細胞核

細胞核為真核,有核孔,17條染色體,比人體細胞中DNA分子量低100倍,比大腸桿菌的分子量高10倍。在細胞核外,線粒體和環(huán)狀的2微米質粒中也含DNA。質??勺鳛橥庠碊NA片段的載體。核孔真核第二十八頁,共五十頁。液泡—儲存營養(yǎng)和酶類,調節(jié)滲透壓;線粒體—有氧條件下酵母菌細胞內會形成許多線粒體;體內形成嵴,富含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酶;無氧條件下酵母菌細胞內只能形成無嵴線粒體;微體——3微米的圓形細胞器,參與甲醇和烷烴的氧化;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四)其他細胞構造第二十九頁,共五十頁。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p57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的繁殖方式裂殖:裂殖酵母屬中存在芽殖:各屬酵母菌都有(產(chǎn)子囊孢子)接合酵母屬厚垣孢子無性有性產(chǎn)無性孢子節(jié)孢子(地霉屬)產(chǎn)生擲孢子(擲孢酵母屬)產(chǎn)生只進行無性繁殖的酵母菌稱假酵母具有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稱真酵母第三十頁,共五十頁。

無性:出芽生殖、裂殖、產(chǎn)擲孢子,(節(jié)孢子,厚垣孢子)

有性:子囊孢子假菌絲酵母菌(Saccharomycrescervisiae)的芽殖過程第三十一頁,共五十頁。(一)無性繁殖p561、芽殖(budding)子細胞出芽痕假菌絲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見的一種繁殖方式芽痕:(budscar),母細胞留下的出芽的痕跡。蒂痕:子細胞留下的出芽的痕跡。50%的酵母菌細胞由最近一代產(chǎn)生,所以只留有一個痕。第三十二頁,共五十頁。酵母菌出芽繁殖第三十三頁,共五十頁。2、裂殖(fission)少數(shù)酵母具有與細菌相似的二分裂繁殖方式第三十四頁,共五十頁。3、產(chǎn)生無性孢子少數(shù)酵母菌可在卵圓形營養(yǎng)細胞上長出小梗,其上產(chǎn)生腎形的擲孢子擲孢子(ballistospore)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無性孢子節(jié)孢子(地霉屬)產(chǎn)生第三十五頁,共五十頁。擲孢子(ballistospore)的形成和射出過程第三十六頁,共五十頁。(二)有性繁殖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進行有性繁殖的細胞原生質體接觸質配核配減數(shù)分裂Caughtintheact:cellattachment,cellfusionandnuclearfusioninanelectronmicrographHaploidcellsproducematingpeptidepheromones,i.e.a-factorandalpha-factor,towhichthematingpartnerrespondstoprepareformating第三十七頁,共五十頁。c.在特定的條件下才進行有性繁殖b.營養(yǎng)體既能以單倍體(n)也能以二倍體(2n)形式存在芽殖有性繁殖子囊孢子1、營養(yǎng)體既能以單倍體也能以二倍體形式存在一般情況下都以營養(yǎng)體狀態(tài)進行出芽繁殖特點:(三)酵母菌生活史的三類型第三十八頁,共五十頁。S.cerevisiae生活史子囊孢子發(fā)芽接合減數(shù)分裂自然或人工破壁壁破nnn2nn第三十九頁,共五十頁。2、營養(yǎng)體只能以單倍體形式存在特點:a.營養(yǎng)細胞為單倍體b.無性繁殖為裂殖c.二倍體細胞不能獨立生活,此期極短第四十頁,共五十頁。Schizosaccharomycesoctosporus的生活史子細胞細胞分裂體細胞子囊孢子接合管質配子囊核配接合核a核期減數(shù)分裂4核的幼小子囊n2nn第四十一頁,共五十頁。3、營養(yǎng)體只能以二倍體形式存在特點:a.營養(yǎng)體為二倍體不斷進行芽殖,此階段較長b.單倍體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內發(fā)生接合c.單倍體階段僅以子囊孢子的形式存在,不能進行獨立生活第四十二頁,共五十頁。2naA接合核核配質配隔膜含有4子囊孢子的子囊減數(shù)分裂AAaa2n2n苗芽菌絲體苗芽細胞2nA

特點:營養(yǎng)體為二倍體不斷芽殖,此階段較長;單倍體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內發(fā)生結合,單倍體階段僅以子囊孢子存在,故不能獨立生活。Saccharomycesludwigii(路德氏酵母)的生活史

第四十三頁,共五十頁。四、酵母菌的菌落特征(p58):與細菌相似,但比細菌大而厚,濕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