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 西學東漸 導學案-高三岳麓版歷史必修3一輪復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1.gif)
![第20課 西學東漸 導學案-高三岳麓版歷史必修3一輪復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2.gif)
![第20課 西學東漸 導學案-高三岳麓版歷史必修3一輪復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3.gif)
![第20課 西學東漸 導學案-高三岳麓版歷史必修3一輪復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4.gif)
![第20課 西學東漸 導學案-高三岳麓版歷史必修3一輪復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6f926d70cffa3f0c9e278acde5b11d3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心來自于實力,實力來自于勤奮!PAGE9第20課西學東漸(1課時)班級:姓名:小組:【導】【課標要求】課標:1、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2、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核心知識點】近代不同階級、派別學習西方的相關背景、主張、影響;理解學習西方的趨勢。【高考風向標】洋務運動(2015年全國2卷)洋務運動與傳統(tǒng)觀念的沖突維新思想(2018年全國3卷)嚴復思想與救亡圖存(2017年全國1卷)留日學生分布區(qū)域(2016年全國3卷)張之洞《學堂章程》(2016年全國3卷)甲午戰(zhàn)后的詩界革命(2015年全國2卷)康有為思想主張(2014年全國1卷)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維新變法【預習案】【學】一、基礎感知(結合提綱提示,梳理課本基礎知識,并在課本上勾畫圈點注)(一)、地主階級抵抗派(19世紀40—60年代)1、抵抗派思想興起的背景?2、抵抗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3、抵抗派思想的影響?(二)、地主階級洋務派(19世紀60—90年代)4、洋務派思想產生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目的、提出者、反對者、洋務派實踐活動、評價?5、“體用之爭”爭論雙方?爭論焦點?在什么立場上一致?(三)、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6、主要代表人物、主張、評價?(四)、資產階級維新派(19世紀90年代)7、維系思想產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各自主張?8、康有為為何要托古改制?9、概括維新派的思想主張?10、資產階級維新派與頑固勢力、洋務派論戰(zhàn)的內容、實質、影響?11、從19世紀40—90年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趨勢及變化原因?【議、展、評】合作學習1、總結晚清時代特征。2、對比兩次西學東漸的不同(從時代背景、目的、內容、媒介、影響等方面分析),并總結第二次西學東漸的特點。3.洋務派與維新派內在聯(lián)系及對西學的差異和原因【探究案】【固】1.(2018年天津文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已……然則救之之道當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講西學……約而論之,西洋今日,業(yè)無論兵、農、工、商,治無論家、國、天下,蔑(無)一事焉不資于學……公等從事西學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國從來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學之后,以歸求反觀,而后有以窺其精微,而服其為不可易也。——嚴復《救亡決論》(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親見七年之民國與歐羅巴四年亙古未有之血戰(zhàn),覺彼族三百年之進化,只做到“利己殺人,寡廉鮮恥”八個字。回觀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澤被寰區(qū)?!獓缽汀杜c熊純如書》(1918年)材料三就世界觀和基本的價值觀而言,嚴復是一個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這導致他對中國的傳統(tǒng)進行無情的批判……籠統(tǒng)地把當時全部儒家學派都視為思想的廢物而不屑一顧……醫(yī)治中國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價值觀?!溃┵M正清等編《劍橋中國晚清史》1.(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嚴復對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及其原因。(8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中嚴復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是否符合當時的思想潮流。(5分)(3)分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對嚴復的評價是否準確并說明理由。(4分)(4)綜上,結合當今時代,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2分)【訓練案】【固】1、(2013重慶文綜)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蔭進呈咸豐皇帝一書:“其書版在京,如蒙皇上許有可采,請飭重為刊印,使親王大臣家置一編,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學,以知夷難御而非竟無法可御?!贝藭芸爝M入清朝最高決策層的視野,所提出的主張在洋務運動中付諸實踐。該書最有可能是(B
)A.《四洲志》B.《海國圖志》C.《天演論》D.《資政新篇》2、(2014北京文綜)《海國圖志》中出現了一些外來詞匯,如“西業(yè)”(參議院)、“里勃里先好司”(眾議院)、“勃列西領”(總統(tǒng))等。結合所學判斷,該書(B
)A.主要內容是介紹西方政治體制B.對西方政治體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國要學習西方代議制D.為戊戌變法提供了理論基礎3、(2017海南單科)在中國歷史上,人們習慣以“夷”稱呼西方國家。然而,徐繼畬《瀛寰志略》(1848年)對西方各國的稱謂是“外國”“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稱“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稱呼西方各國。這反映了(C
)A.中國半殖民地社會形成B.天朝觀念已被摒棄C.清朝政府接受國際慣例D.洋務運動成為共識4、(2017天津文綜)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重大變化:由校勘古籍轉向研究本朝掌故,尋求經世之道;隨著邊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研究;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研究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化主要反映了人們(
A
)A.關注社會現實及世界形勢B.改變了傳統(tǒng)治史方法C.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研究D.掙脫了文字獄的枷鎖5、(2015山東文綜)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A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C.“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D.“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fā)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6、(2015課標2)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
A)A.洋務運動與傳統(tǒng)的觀念發(fā)生沖突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7、(2015江蘇單科)1876年,郭嵩燾出使海外期間常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學生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勸其擴大留學范圍。他的這些言論引起了士大夫們的謾罵,有人說他是“漢奸”。結果,出使不到兩年他就回國了。這說明(C
)A.李鴻章的洋務思想日趨保守B.郭嵩燾對西方體制過于推崇C.郭嵩燾的主張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對外政策發(fā)生了變化8、(2014天津文綜)19世紀八九十年代,李鴻章在為格致書院所出考題中,曾問到西方測溫、測熱、測電的方法,問到西方平弧三角與《周髀算經》的關系,問到西方關于64種化學物質在中國語言為何物……。這說明當時中國人(D
)A.開始開眼看世界B.堅持“中體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關注西方科技9、(2013福建文綜)1900年張之洞《勸學篇》出版英譯本。英國媒體稱,這標志著“長期以來習慣于孔夫子的陳詞濫調下變得死氣沉沉的中國人,終于在時代的現實面前蘇醒過來”。評論認為《勸學篇》(
A)A.順應時代潮流B.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國未來之路D.主張拋棄孔夫子中國才能覺醒10、(2018課標3)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認為不能將自然的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的倫理學混為一談。但嚴復將該書翻譯成《天演論》時,“煞費苦心”地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提出自然界進化規(guī)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嚴復意在(D
)A.糾正生物進化論的錯誤B.為反清革命提供理論依據C.傳播“中體西用”思想D.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11、(2018天津文綜)據學者研究,晚清成冊的小說至少在一千種以上,其中翻譯多于創(chuàng)作,翻譯的數量占總數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國翻譯的外國小說僅7部,這主要是因為當時(
C
)A.閉關鎖國狀態(tài)剛剛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傳播遭到頑強抵制C.國人更關注西學中的器物與制度D.中國古典小說具有強大影響力12、(2016江蘇單科)1897年10月,嚴復等人在天津創(chuàng)辦《國聞報》,一方面選擇百余種外國報刊作為稿件來源,另一方面還派員到各地采訪,國內偏重于北方各省,國外則設訪員于倫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紐約、華盛頓等處。這表明(B
)A.國內無報刊供其選稿B.維新派要讓讀者了解國內外大事C.清政府允許自由辦報D.維新思想的傳播僅限于北方各省13、(2016課標3)甲午戰(zhàn)后,梁啟超提出“詩界革命”,曾賦詩“泱泱哉我中華……物產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國言非夸。君不見英日區(qū)區(qū)三島尚崛起,況乃堂矞吾中華!”這反映出“詩界革命”(
C)A.倡導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動了白話文運動C.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需要D.成為改良思潮的開端14、(2015課標2)康有為在《新學偽經考》中認為,被奉為儒家經典的古文經實系偽造。1891年該書刊印后風行國內,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毀。這主要是因為該書旨在(
C)A.揭露歷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論C.倡導變法維新D.顛覆孔孟學說?15、(2014課標1)1898年,梁啟超等聯(lián)合百余舉人上書,請廢八股取士之制。參加會試的近萬名舉人,“聞啟超等此舉,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編播謠言,幾被毆擊”。這一事件的發(fā)生表明(B
)A.廢八股斷送讀書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廣泛的社會基礎C.知識分子在政治上極為保守D.新舊學之間矛盾不可調和16、(2013安徽文綜)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寫到:“康有為以為望變法于朝廷,其事頗難。然各國之革政,未有不從國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喚起國民之議論,振刷國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边@說明(A
)A.康梁意識到啟發(fā)民智的重要B.戊戌變法沒有借鑒外國經驗C.康梁認為變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變法是發(fā)自民眾的運動17、“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鄙鲜鲅哉搼斒牵―
)A.頑固派對洋務派的批評B.洋務派對頑固派的批評C.洋務派對維新派的批評D.維新派對洋務派的批評18、(2012年海南單科)某學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種‘學問饑荒’之環(huán)境中,冥思枯索,欲構成一種‘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學派”;由于固有之舊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學極為有限,其學說難免支離破碎,文中所說“新學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林則徐、魏源B.康有為、梁啟超C.孫中山、章太炎D.陳獨秀、胡適19、對中西學的態(tài)度是區(qū)分近代中國不同政治派別的依據之一。下列言論屬于維新派的是(C
)A.“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B.“吾國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濟西洋文明之窮者”C.“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并立,合之則兩亡”D.“近代歐洲之所以優(yōu)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也”20、《南京條約》簽署后,時任江蘇布政使李星浣看到條約后評論說:“閱江南鈔寄合同,令人氣短,我朝金甌無缺,忽有此蹉跌,至夷婦與大皇帝并書,且約中如贖城、給煙價、官員平行、漢奸免罪,公然大書特書,千秋萬世何以善后……”由此可見(D
)A.清朝部分官員充分認識到中英簽約的危害B.清朝部分官員已經形成現代國家主權觀念C.清朝部分官員尚未正確認識戰(zhàn)爭失敗原因D.清朝部分官員仍以傳統(tǒng)觀念看待中英關系21、馮桂芬說:“以中國之綱常倫理,輔以諸國富強之術.”同時代的郭篙燾認為,“泰西富強,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機器,恃以利國致遠,則末中之末也”.這些思想(D
)A.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B.為社會變革提供了理論支持C.反映了“中體西用”的主張D.具有強烈的維護舊體制意圖22、晚清琉璃廠書賈記載,自朝廷銳意變法,“譚新學者,都喜流覽歐西譯本”,常有文人士大夫拿著梁啟超的《西學書目表》到琉璃廠書鋪中按表以求,善本舊書卻乏人問津。這表明(D
)A.廢科舉有利于民眾思想解放B.維新思想已成為社會主流思想C.維新變法有堅實的群眾基礎D.傳播西學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23、魏源在《海國圖志》中,采信地圓、地動等天文地理學說,提出圓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國”并不存在;他還認為“今華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較了中國農歷與西洋歷法的差異,“以便稽覽”。這表明魏源(C)A.倡導“師夷長技以自強”
B.主張與外國進行“商戰(zhàn)”C.突破了傳統(tǒng)的華夷觀念
D.為制度變革尋求理論依據24、郭嵩燾反對“嚴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張,以攘夷狄為義,而置民父于不顧,必使覆國亡家”,主張“中國與洋人交涉,當先究知其國政軍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師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積漸之功”。這反映了郭嵩燾(B)A.堅持傳統(tǒng)的“夷夏之辨
B.具有近代民族主義觀念C.倡導“中體西用”思想
D.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25、維新思想家嚴復說“嘗謂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斷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勝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亂、一盛一衰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進無疆、既盛不可復衰、既治不可復亂,為學術政化之極則?!眹缽痛搜灾荚?
D
)A.比較中西文化的不同B.解釋中衰西盛的原因C.掲示中國文化的特征D.為變法尋求理論依據26、近代譚嗣同說:“君臣朋友也;父子異官異財,父子朋友也;夫婦擇偶判妻,皆由兩情自愿,而成婚于教堂,夫婦朋友也;至兄弟,更無論矣?!逼涓疽鈭D是(B
)A.提倡天賦人權強調德治B.宣揚西方思想鼓動社會革新C.主張改變社會經濟觀念D.推翻清政府的反動封建統(tǒng)治27、自宋之后到明清數百年間,人們提及王安石頂多說他的詩歌散文,對其變法卻諱莫如深.1908
年,梁啟超撰寫《王安石傳》,從此以后,王安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中無可爭議的大改革家,其聲望越來越高.這一變化表明(
C
)A.王安石變法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B(tài).清末的執(zhí)政理念出現重要變化C.近代危局中求變意識的不斷增強D.著名學者能引領學術研究方向28、晚清馮桂芬主張設立船炮局并聘洋人為師,“招內地善運思者從受其法……工成與夷制無辨者,賞給舉人,一體會試;出夷制之上者,賞給進士,一體殿試”。這反映出(
D)A.科舉制度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B.天朝上國理念阻礙社會進步C.西方列強侵略引發(fā)制度變革D.工業(yè)革命沖擊促進觀念改革29、維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資產階級轉化中的人物,他們如饑似渴地汲取西學營養(yǎng)、宣傳介紹西學的同時,卻依然懷戀傳統(tǒng)的儒學,他們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體制,大膽懷疑儒家經典,卻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論權威。這體現了維新派()A.改革指導思想不夠明確B.趨新與戀舊的矛盾心態(tài)C.努力喚醒國人的民主意識D.缺乏廣泛的社會基礎30、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梁啟超的《波蘭滅亡記》、康有為的《波蘭分滅記》為典型代表,亡國史研究持續(xù)不衰,僅1901--1910年間,單行本就有30余種。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問題,5月9日被定為國恥紀念日,由此導致又一波國恥史著作出版的高潮。這反映了研究者的()A.創(chuàng)新精神B.求真意識C.時代情懷D.全球視野背讀案第20課西學東漸(1課時)(一)1、背景:①鴉片戰(zhàn)爭前后,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沖擊;②中西方聯(lián)系擴大;2、代表人物及思想:①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設譯館、譯《各國律例》編譯《四洲志》,開中國近代學習西方的先河。②魏源:編寫《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3、影響:①引導人們開眼看世界②為挽救民族危機而向西方學習逐漸成為中國近代的思想主流。(二)4、(1)背景:①清王朝面臨內憂外患。②西學廣泛傳播。(2)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奕昕(3)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4)目的:學習西方技術,維護封建專制制度。提出者:馮桂芬《校邠廬抗議》(5)反對者:頑固派代表:倭仁主張:原封不動維持既有政治文化格局(6)實踐活動:洋務運動,興辦近代工業(yè);興辦近代海軍;興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7)評價:①積極:沖擊封建保守觀念,有利于西學傳播。②局限:只學習西方科技,不學習西方制度,沒有實現自強求富的目的。5、雙方:洋務派和頑固派;焦點:是否學習西方科技。立場:維護清朝封建統(tǒng)治。(三)6、(1)主要代表:王韜、鄭觀應(2)主張:①初始立場:和洋務派思想一致②(中法戰(zhàn)爭后)思想演變:政治:提出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經濟:振興工商業(yè)。(3)評價:①積極:啟蒙知識分子注意政治制度②局限:沒形成完整的理論,未實踐。(四)7、(1)背景:①政治: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加深。②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③思想:西方啟蒙思想的傳播;早期維新思想的影響。(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張:①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特點:把西方的政治學說和儒家經史相結合,托古改制。影響:①從根本上動搖了頑固派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②為維新變法提供了理論依據。③在思想界產生深遠影響。②梁啟超:《變法通譯》主張伸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廢除科舉、改革教育制度。③譚嗣同:《仁學》以自由、平等的觀念,批判君主專制和綱常禮教,倡導男女平等。④嚴復:《天演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闡明了維新變法的道理。8、①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虎诜饨▌萘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③為減少變法的阻力。9、政治:維新變法,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經濟: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文化:廢八股,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10、(1)內容:要不要維新變法;要不要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要不要廢“八股”,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2)實質:資本主義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的論戰(zhàn)。(3)影響:促進了維新思想的傳播,形成了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11、學習西方的趨勢:由器物到制度,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原因:民族危機的加深;對西學認識不斷加深;資本主義的產生發(fā)展。【知識拓展】1、《新學偽經考》與《孔子改制考》目的動搖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給變法尋找歷史根據,或證明變法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內容將儒學正統(tǒng)古文經斥為“偽書”宣傳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張變革的先師特點借助經學外衣否定君主專制統(tǒng)治,宣傳維新變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打著孔子的旗號,宣傳資產階級維新思想作用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tǒng)治者恪守祖訓,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利于減少變法阻力。促進維新思想的傳播影響在晚清思想界產生巨大影響,被梁啟超稱為“火山大噴發(fā)”局限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不敢與封建思想徹底決裂2、郭嵩燾郭嵩燾(1818年-1891年),晚清官員,湘軍創(chuàng)建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jié)。主要功績:赴江西剿太平軍,辦理洋務,出任首任駐英公使。主要思想:(1)富強觀:中國“富強”的“本源之計”在于循習“西洋政教”,厘正治國之本;而在“其本未遑”的情況下,不妨“姑務其末”,即學習西方技藝,發(fā)展近代工商業(yè),“以立循用西法之基”;改革傳統(tǒng)教育制度,開辦西學,造就"通變之才"。郭嵩燾的"富強觀"、"重商"主張,主要反映在他光緒元年上總理衙門的《條議海防事宜》一折中?!八鼪_破了中體西用'的理論體系,為資產階級維新思潮的出現,另辟了一個源頭。”(2)外交思想:反對“嚴夷夏之大防”,主張開放。(3)民族主義觀念:主張摒棄傳統(tǒng)的"夷夏之辨",理智地分析西方事物,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向西方學習,樹立新的世界意識,走富國強民的近代民族主義道路。3、梁啟超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1)改良思想:從維新變法、君主立憲——開明專制——憲政,倡導立憲運動——虛君共和;民國之后,從擁袁到反袁,從護國到擁段。(2)復歸傳統(tǒng):一戰(zhàn)結束后,前往歐洲考查,了解到了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的許多嚴重社會問題,由此認為西洋文明已經破產,拯救世界還要依靠東方“固有文明”,主張極力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3)賦稅思想:梁啟超主張賦稅的征收必須以便民為原則,實行輕稅、平稅政策,而反對與民爭利的“固民所急而稅”的傳統(tǒng)觀點。4、近代維新思想的特點、成因及作用(見創(chuàng)新設計187頁史論鏈接)【合作學習】答案1、晚清時代特征(1840—1912)政治:列強侵略,民族危機逐步加深。封建統(tǒng)治腐朽落后,資產階級逐漸追求民主政治。經濟: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逐步發(fā)展。思想:西學東漸,啟蒙思想逐步傳播。向西方學習經歷技術—制度—思想文化轉變。外交:近代外交觀念、機構逐漸產生,沖擊傳統(tǒng)華夷之辨。社會生活:社會生活逐漸西化。2、明末清初:(1)背景:西方新航路開辟,西方資本主義殖民擴張;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發(fā)展;宗教改革推動;近代科技發(fā)展;中國:政治、經濟、思想、外交(2)目的:外國傳教士傳教;中國被動接受。(3)內容:科學技術(4)媒介:以傳教士為主。(5)影響:影響有限,沒有推動社會轉型。晚清以來:(1)背景:政治上,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加深;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產生、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思想上,西學進一步傳播,了解深入。(2)目的(時代主題):救亡圖存(3)內容:科學技術,制度,思想文化;(4)媒介:多元化,傳教士、外籍教師、先進知識分子、新式學堂、西學書籍等。(5)影響:思想啟蒙、觀念更新、政治變革、經濟發(fā)展、促進現代化。特點:內容廣泛;媒介多元;以救亡圖存為主題;影響更深刻;具有階段性;3、內在聯(lián)系:都是鴉片戰(zhàn)爭以來向西方學習的產物;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成為維新思潮的經濟基礎;早期維新派是從洋務派分離出來的。差異:洋務派學習科學技術;維新派學習制度,進行政治改革。原因:所處時代不同,洋務派產生于國內階級矛盾尖銳,中外反動勢力勾結的年代;維新派產生于民族危機空前加深;思想覺醒程度不同;代表階級不同;訓練案:1—10BBCAAACDAD11—20CBCCBACBCD21—30DDCBDBCDBC探究案:(1)不同態(tài)度:材料一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學習價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原因:維新變法時期,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張向西方學習,進行變法;新文化運動時期,對社會現狀不滿,一戰(zhàn)又使其對西方文明失望。(8分)(2)與當時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運動時期全面向西方學習成為時代潮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以俄為師”成為新的救亡選擇,嚴復的態(tài)度相對保守。(5分)(3)不準確。維新變法時期,嚴復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戰(zhàn)后,嚴復反思西方文明,對傳統(tǒng)文化有更多的肯定。(4分)(4)答案示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要繼承,也要反思;要增強文化自信;對于傳統(tǒng)文化如何揚棄,既要放到具體時空予以具體分析,也要在一個長時段內加以總體評判。(2分)【合作學習】答案1、晚清時代特征(1840—1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塑料食槽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木木中央實驗臺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噴絲板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口腔手術麻醉系統(tǒng)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振動傳感器故障診斷系統(tǒng)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攀巖裝備專業(yè)供應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增強現實(AR)舞臺布景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戶外影院音響電源系統(tǒng)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手機信號增強器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戰(zhàn)術級手持強光手電筒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紅樓夢詩詞全集
- 礦井通風安全培訓課件
- 2024年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限責任公司招聘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苯胺合成靛紅工藝
- 質量保證發(fā)展史和國外相關標準簡介
- 三年級上冊數學脫式計算大全600題及答案
- 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 課件 第10章 網絡化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
- 魯教版(五四制)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卷-附帶答案
- 南京大學儀器分析習題集
- 空調維保應急預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專項必考題西師大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