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栽培技術(精編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1.gif)
![馬鈴薯栽培技術(精編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2.gif)
![馬鈴薯栽培技術(精編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3.gif)
![馬鈴薯栽培技術(精編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4.gif)
![馬鈴薯栽培技術(精編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0587cec5c67ad0daff4af3aabf09ac08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物栽培學
——馬鈴薯Excellentcourseware作物栽培學Excellentcourseware
馬鈴薯(土豆,山藥蛋.地蛋、洋芋)學名:SolanumtuberosumL.英文名:potato.Excellentcourseware
Excellentcourseware第一節(jié)概述
一、馬鈴薯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1.
馬鈴薯是一種分布廣泛、適應性強、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的宜糧宜菜宜飼宜作工業(yè)原料,具有多種用途的經濟作物。是非谷類作物中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高產,早熟,分布廣,既是糧又是菜。2.
馬鈴薯所含營養(yǎng)價值是人體所必須的。淀粉蛋白質糖類脂肪礦物質鹽類和維生素B、C等Excellentcourseware第一節(jié)概述
一、馬鈴薯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Excel3、馬鈴薯又可以制作淀粉、糊精、酒精,葡萄糖、合成橡膠,人造絲、、電影膠片、糖漿等數(shù)十種工業(yè)產品,還可以加工成油炸片、油炸條、全粉,莖葉還是多種家畜和家禽的優(yōu)質飼料。4、在輪作中是肥茬。生產中中耕培土消滅了雜草,結薯使土質疏松,播期伸縮性大,早熟60天,晚熟100天,故可以作補救作物。還可與其他作物間套復種(耐蔭涼),莖葉作綠肥比等量紫云英含N、P、K高。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二、馬鈴薯的起源根據考證,馬鈴薯有兩個起源中心:栽培種的起源中心為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處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區(qū)。野生種的起源中心則是中美洲及墨西哥,在那里分布著系列倍性的野生多倍體種。馬鈴薯栽培種在南美洲栽培的歷史悠久,距今已有數(shù)千年??脊艑W家認為:南美洲秘魯以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海岸以及玻利維亞等地區(qū)都是馬鈴薯的故鄉(xiāng)。Excellentcourseware二、馬鈴薯的起源Excellentcourseware三、我國馬鈴薯的分布與栽培區(qū)劃1.分布:全國每個省(區(qū))都有馬鈴薯栽培。主產區(qū)在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qū),中原和東南沿海各地較少。常年栽培面積在40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四川、黑龍江和甘肅,36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內蒙古、山西和湖北,30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陜西、云南和貴州,25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河南,10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吉林和遼寧。四川省在我國栽培馬鈴薯面積最大,常年在600萬畝左。分布特點是北方多,山區(qū)多,雜糧區(qū)多。近年隨著新品種的選育及種薯的推廣,許多不適宜種植的地方推行間套作也有了大面積的種植,如閩粵等省利用冬閑地種植作蔬菜,不但滿足當?shù)剡€出口港澳地區(qū)。Excellentcourseware三、我國馬鈴薯的分布與栽培區(qū)劃Excellentcours2.栽培區(qū)劃:滕宗蕃等,根據我國馬鈴薯種植地區(qū)的氣候,地理,栽培制度及品種類型等條件劃分為四個馬鈴薯栽培區(qū):北方一作區(qū)包括東北的黑龍江、吉林二省和遼寧省除遼東半島以外的大部,華北地區(qū)的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區(qū)的寧夏、甘肅、陜西北部,青海東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區(qū)。占全國面積的50%以上。本區(qū)無霜期多在100—150天,年平均氣溫不超過10℃,最熱月份平均氣溫不超過24℃,大于5℃積溫在2000—3000℃之間,一般年降雨量100—800mm,一年只栽培一季。
Excellentcourseware2.栽培區(qū)劃:滕宗蕃等,根據我國馬鈴薯種植地區(qū)的氣候,地理中原二作區(qū)包括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二省的東部,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各省,面積占全國小于5%。本區(qū)無霜期較長,為180—300天,年平均氣溫在10—18℃,最熱月份平均22—28℃,大于5℃積溫3500—6500℃,年降雨量500—1750mm。
Excellentcourseware中原二作區(qū)包括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方二作區(qū)包括廣西、廣東,海南,福建,臺灣等省(區(qū))。本區(qū)無霜期在300天以上,最長可達365天,即終年無霜,年平均氣溫18—24℃,最熱月份平均氣溫為28—32℃,大于5℃積溫在6500—9500℃之間,年降雨量為1000—3000mm。西南一、二季垂直分布區(qū)本區(qū)包括云南,貴州、四川、西藏等省(區(qū))及湖南、湖北二省的西部山區(qū)。Excellentcourseware南方二作區(qū)包括廣西、廣東,海南,福建,臺灣等省(區(qū))。本
四、馬鈴薯的生產發(fā)展狀況世界:馬鈴薯生產在糧食作物中占第五位,各大洲有125個國家種植,主產國前蘇、中國、波蘭,三國面積之和占世界總面積的65%左右,產量之和占世界總產量的58.5%。前蘇、中國以大面積獲高產,世界平均單產1000公斤,而英國、北歐、波蘭、美、加等國地處北緯,夏季冷涼,適合馬鈴薯生產,單產水平較高,其中荷蘭是著名的種薯出口國,平均單產在2500公斤左右,我國約為660公斤左右,不及一半。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中國:我國1950年全國馬鈴薯栽培面積為2339萬畝,總產8.7Mt,平均畝產372㎏,1979—1980年,全國馬鈴薯栽培面積迅速發(fā)展,達到7000萬畝,是我國歷史上栽培面積最大的時期。進入80年代以來,各省(區(qū))調整農作物布局,播種面積有所下降,近幾年在6000萬畝左右,居世界第二位,產量居世界第三位。Excellentcourseware中國:我國1950年全國馬鈴薯栽培面積為2339萬畝,總產8寧夏:面積小,總產低,主要集中在山區(qū),平均單產低于全國水平(1998年687kg/公頃,但山區(qū)高,一般在1000kg以上。Excellentcourseware寧夏:面積小,總產低,主要集中在山區(qū),平均單產低于全國水平(第二節(jié)馬鈴薯形態(tài)特征
馬鈴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屬(Solanum)的草本植物。生產應用的品種都屬于茄屬結塊莖的種(SolanumtuberosumL.),染色體數(shù)2n=2x=48。市場上多用塊莖繁殖,也稱多年生植物。
Excellentcourseware第二節(jié)馬鈴薯形態(tài)特征
馬鈴薯是茄科(Solan一、根根分直根系——種子繁殖所發(fā)生的根,有主側根之分。須根系——塊莖繁殖所發(fā)生的根,為不定根,無主側根之分。須根系根據其發(fā)生的時期、部位,分布狀況可分為兩類:不定根:在初生芽的基部3—4節(jié)上發(fā)生的不定根,稱為芽眼根或節(jié)根,這是發(fā)芽早期發(fā)生的根系,分枝能力強,分布寬度30cm左右,深度可達150—200㎝,是馬鈴薯的主體根系。匍匐根:在地下莖的上部各節(jié)上陸續(xù)發(fā)生的不定根,稱為匍匐根,一般每節(jié)上發(fā)生3—6條,分枝能力較弱,長度較短,一般為10—20crn,分布在表土層,生育后期培土有利此類根系生長。匍匐根對磷素有較強的吸收能力。Excellentcourseware一、根Excellentcourseware
二、莖馬鈴薯的莖包括地上莖、地下莖、匍匐莖和塊莖,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態(tài)和功能卻各不相同。(一)地上莖由塊莖芽眼萌發(fā)的幼芽發(fā)育形成的地上枝條(簡稱莖)。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特點:1.栽培種大多直立,有些品種在生育后期略帶蔓性或傾斜生長。2.莖是多汁的,成年植株的莖,節(jié)部堅實而節(jié)間中空,但有些品種和實生苗的莖部節(jié)間為髓所充滿,而只有下部多為中空的。3.莖具有分枝的特性,因品種不同,分枝形成的早晚、多少、部位和形態(tài)也不相同,一般早熟品種莖稈較矮,分枝發(fā)生得晚,而中晚熟品種,大多數(shù)莖稈粗壯,分枝發(fā)生得早而多,并以基部分枝為主。Excellentcourseware特點:Excellentcourseware4.莖的再生能力很強,在適宜的條件下,每一莖節(jié)都可發(fā)生不定根,每節(jié)的腋芽都能形成一棵新的植株。莖的高度和株叢繁茂程度,因品種而異,也受栽培條件的影響。多數(shù)品種莖高為30—l00Cm。莖節(jié)長度也因品種而異,一般早熟品種較中晚熟品種為短,但在密度過多、肥水過大時,莖就變得高大細弱,節(jié)間顯著伸長,后期容易倒伏。Excellentcourseware4.莖的再生能力很強,在適宜的條件下,每一莖節(jié)都可發(fā)生不定(二)地下莖馬鈴薯的地下莖,即主莖的地下結薯部位。表皮為木栓化的周皮所代替。皮孔大而稀,無色素層。從地表向下至母薯,由粗逐漸變細。地下莖的長度因品種、播種深度和生育期培土高度而異,一般為10㎝左右。節(jié)數(shù)多數(shù)品種為8節(jié),個別品種也有6節(jié),在播種深度和培土高度增加時,可略有增加。在地下莖每節(jié)的葉腋間,通常發(fā)生匍匐莖1—3個,在發(fā)生匍匐莖前,每個節(jié)上已生長出放射狀匍匐根3—6條。
Excellentcourseware(二)地下莖馬鈴薯的地下莖,即主莖的地下結薯部位。表皮(三)匍匐莖是由地下莖節(jié)上的腋芽發(fā)育而成,頂端膨大形成塊莖。一般為白色,因品種不同,也有呈紫紅色的。匍匐莖發(fā)生后,略呈水平方向生長,其頂端呈鑰匙形的彎曲狀,莖尖在彎曲的內側,在匍匐莖伸長時,起保護作用。匍匐莖數(shù)目的多少,因品種而異,一般每個地下莖上能發(fā)生4—8條,每株(穴)可形成20—30條,多者可達50條以上。通常匍匐莖多形成塊莖數(shù)也多,但不是所有的匍匐莖都能形成塊莖。Excellentcourseware(三)匍匐莖是由地下莖節(jié)上的腋芽發(fā)育而成,頂端膨大形成塊
北方地區(qū),匍匐莖一般在出苗后7—10天開始發(fā)生,發(fā)生后10—15天便停止生長,頂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圖10—2)。經催芽處理的種薯,往往在出苗前即發(fā)生匍匐莖。匍匐莖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入土不深,大部集中在地表0一l0cm土層內;匍匐莖長度一般為3一l0cm,野生種可長達1—3m。匍匐莖比地上莖細弱得多,但具有地上莖的一切特性,擔負著輸送大量營養(yǎng)和水分的功能,在其節(jié)上能形成纖細的不定根和2—3次匍匐莖。
Excellentcourseware北方地區(qū),匍匐莖一般在出苗后7—10天開始發(fā)生,發(fā)生后10(四)塊莖馬鈴薯的塊莖,是一縮短而肥大的變態(tài)莖,既是經濟產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當匍匐莖頂端停止極性生長后,由于皮層,髓部及韌皮部的薄壁細胞的分生和擴大,并積累大量淀粉,從而使匍匐莖頂端膨大形成塊莖。Excellentcourseware(四)塊莖馬鈴薯的塊莖,是一縮短而肥大的變態(tài)莖,既是經濟塊莖具有地上莖的各種特征。1.在塊莖生長初期,其表面各節(jié)上都有鱗片狀退化小葉,無葉綠素,呈黃白或白色,至塊莖稍大后,鱗片狀退化小葉凋萎脫落,殘留的葉痕呈新月狀,稱為芽眉。芽眉內側表面向內凹陷成為芽眼。芽眼的深淺,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芽眼過深是一種不良性狀。每個芽眼內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未伸長的芽,中央較突出的為主芽,其余的為側芽(或副芽),發(fā)芽時主芽先萌發(fā),側芽一般呈休眠狀態(tài)。
Excellentcourseware塊莖具有地上莖的各種特征。Excellentcoursew2.芽眼在塊莖上呈螺旋狀排列,頂部密,基部稀。塊莖最頂端的一個芽眼較大,內含芽較多,稱為頂芽。在塊莖萌芽時;:頂芽最先萌發(fā),而且幼芽生長快而壯,從頂芽向下的各芽眼,依次萌發(fā),其發(fā)芽勢逐漸減溺。Excellentcourseware2.芽眼在塊莖上呈螺旋狀排列,頂部密,基部稀。塊莖最頂端的3.塊莖的大小決定于品種特性和生長條件,一般每塊重50—250g,大塊可達1500g以上。塊莖的形狀因品種而異,但栽培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使塊莖形狀產生一定變異。塊莖形狀大致分為三種主要類型,即圓形、長筒形、橢圓形。在正常情況下,每一品種的成熟塊莖,都具有固定的形狀,是鑒別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
Excellentcourseware3.塊莖的大小決定于品種特性和生長條件,一般每塊重50—4.馬鈴薯塊莖的皮色有黃、白,紫、淡紅、深紅、玫瑰紅,淡藍、深藍等色。塊莖的肉色有白、黃、紅,紫,藍及色素分布不均勻等;食用品種以黃肉和白肉者為多。一般品種的塊莖都具有固定的皮色與肉色。5.塊莖表皮光滑,粗糙或有網紋,其上分布有皮孔(皮目),有與外界交換氣體和蒸散水分的功能,在濕度過高的情況下,由于細胞增生,使皮孔張開,表面形成突起的小疙瘩,既影響商品價值,又易病菌侵入。Excellentcourseware4.馬鈴薯塊莖的皮色有黃、白,紫、淡紅、深紅、玫瑰紅,淡藍三、葉單葉:馬鈴薯無論用種子或塊莖繁殖時,最初發(fā)生的幾片初生葉均為單葉。復葉: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長出奇數(shù)羽狀復葉。復葉互生,呈螺旋排列,葉序為2/5、3/8或5/13。每個復葉由頂生小葉和3—7對側生小葉,側生小葉之間的小裂葉,側生小葉葉柄上的小細葉和復葉葉柄基部的托葉構成。頂生小葉葉形略大,形狀和側生小葉的對數(shù),是品種的特征之一。Excellentcourseware三、葉Excellentcourseware四、花馬鈴薯為自花授粉作物?;ㄐ驗榫蹅慊ㄐ??;ū氶L,著生在葉腋或葉枝上。每個花序有2—5個分枝,每個分枝上有4—8朵花,在花柄的中上部,有一突起的離層環(huán),稱為花柄節(jié)?;ü诤习辏亢仙晒軤?,頂端五裂,并有星形色輪。花冠有白、淺紅、紫紅及藍色等,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上位,由兩個連生心皮構成,中軸胎座,胚珠多枚。Excellentcourseware四、花Excellentcourseware五、果實與種子果實:果實為漿果,呈圓形或橢圓形,果皮為綠色、褐色或紫綠色。果實內含100—250粒種子。種子:很小,呈扁平卵圓形,淡黃或暗灰色,千粒重為0.4—0.6g。剛收獲的種子,一般有6個月左右的休眠期,充分成熟或經日曬的漿果,其種子休眠期可縮短。當年采收的種子發(fā)芽率一般為50%一60%,經過貯藏一年的種子發(fā)芽率較高,一般可達85%一90%以上。通常在干燥低溫下貯藏7—8年,仍不失發(fā)芽力。Excellentcourseware五、果實與種子Excellentcourseware第三節(jié)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
一、馬鈴薯的生育時期馬鈴薯從塊莖的芽條萌發(fā),到新的塊莖成熟,經過不同的生育時期,了解不同生育時期的生育特點,器官建成以及與產量形成的相互關系,是制定技術措施的基礎。馬鈴薯的全生育過程劃分為六個生育時期:Excellentcourseware第三節(jié)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
一、馬鈴薯的生育時期Excel(1)芽條生長期種薯播種后,從萌發(fā)開始,經歷芽條生長,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塊莖萌發(fā)時,首先幼芽發(fā)生,其頂部著生一些鱗片小葉,即“胚葉”,隨后在幼芽基部的幾個節(jié)上發(fā)生幼根。同時,在幼芽基部形成地下莖,其上有6—8個節(jié),每個節(jié)上分化并發(fā)生匍匐莖,在匍匐莖的側下方產生3—6條匍匐根。Excellentcourseware(1)芽條生長期種薯播種后,從萌發(fā)開始,經歷芽條生長,根(2)苗期從幼苗出土,經歷根系發(fā)育,主莖孕育花蕾,匍匐莖伸長及頂端膨大塊莖具雛形,為幼苗期。由于馬鈴薯種薯內含有豐富營養(yǎng)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當數(shù)量的根系和胚葉。出苗后根系繼續(xù)擴展,莖葉生長迅速,多數(shù)品種在出苗后7—10天匍甸莖伸長,5—10天頂端開始膨大,同時頂端第一花序開始孕育花蕾,側枝開始發(fā)生。此期的生長中心是莖葉和根系的生長。技術措施是促根,促苗,協(xié)調莖葉與塊莖的生長。
Excellentcourseware(2)苗期從幼苗出土,經歷根系發(fā)育,主莖孕育花蕾,匍匐莖(3)塊莖形成期從塊莖具有雛形開始,經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展開、第一花序開始開花、全株匍匐莖頂端均開始膨大、直到最大塊莖直徑達3—40㎝、地上部莖葉干物重和塊莖干物重平衡為止,為塊莖形成期。Excellentcourseware(3)塊莖形成期從塊莖具有雛形開始,經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
(4)塊莖增長期從地上部與地下部干物重平衡期開始,即進入塊莖增長期。此期葉面積已達最大值,莖葉生長逐漸緩慢并停止,地上部制造的養(yǎng)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長,是決定塊莖體積大小的關鍵時期。
Excellentcourseware(4)塊莖增長期從地上部與地下部干物重平衡期開始,即進(5)淀粉積累期從莖葉開始逐漸衰老,到塊莖體積和重量繼續(xù)增加。該期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向塊莖中轉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灰分,塊莖日增重達最大值。淀粉的積累一直延續(xù)到莖葉全部枯死之前。技術措施的任務是盡量保持根、莖,葉減緩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塊莖中轉移和積累,使塊莖充分成熟。
Excellentcourseware(5)淀粉積累期從莖葉開始逐漸衰老,到塊莖體積和重量繼續(xù)(6)成熟及收獲期在生產實踐中,馬鈴薯沒有絕對的成熟期,收獲時期決定于生產目的和輪作中的要求,一般當植株地上部莖葉黃枯,塊莖內淀粉積累充分時,即為成熟收獲期。Excellentcourseware(6)成熟及收獲期在生產實踐中,馬鈴薯沒有絕對的成熟期,二、馬鈴薯塊莖的休眠剛收獲的馬鈴薯塊莖,具有休眠現(xiàn)象。休眠又分為自然(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兩種。自然休眠是由內在生理原因支配的。被迫休眠是由于外界條件不適宜塊莖萌發(fā)造成的。Excellentcourseware二、馬鈴薯塊莖的休眠Excellentcourseware休眠原因:塊莖休眠及其解除受內在因素和外界環(huán)境所支配。塊莖內存在著β—抑制劑(脫落酸類物質)等植物激素,這些激素抑制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和氧化磷酸化過程,從而使芽缺少所需要的可溶性糖類和進行代謝活動所需的能量,迫使塊莖保持休眠狀態(tài)。Excellentcourseware休眠原因:塊莖休眠及其解除受內在因素和外界環(huán)境所支配。塊莖內影響因素:塊莖休眠期間,外界的溫度、濕度對休眠的長短有較大的影響。在高溫、高濕條件下能縮短休眠期,低溫、干燥則能延長休眠期。如有些品種在1—4℃貯藏條件下,休眠期可達5個月以上,而在20℃左右條件下2個月就可發(fā)芽。Excellentcourseware影響因素:塊莖休眠期間,外界的溫度、濕度對休眠的長短有較大的三、馬鈴薯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馬鈴薯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育期間以日平均氣溫17—21℃為適宜。塊莖萌發(fā)的最低溫度為4—5℃,芽條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3—18℃在這個溫度范圍內,芽條茁壯,發(fā)根早,生長速度快,新收獲的塊莖,芽條生長則要求25—27℃的高溫,但芽條細弱,根數(shù)少。
Excellentcourseware三、馬鈴薯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Excellentcou
莖的伸長以18℃最適宜,6—9℃伸長極緩慢,高溫則易引起莖徒長。葉在16℃較低溫度比在27℃高溫下生長較快,葉生長的最低溫度為7℃,在低溫條件下,比之高溫葉數(shù)較少,但小葉較大而平展,在12—14℃下有利增加葉重,18℃有利增加莖重。對花器官的影響主要是夜間溫度,12℃形成花芽,但不開花,18℃時大量開花。塊莖形成最適宜溫度是20℃。低溫塊莖形成較早,如在15℃出苗后7天形成,25℃出苗后2天形成,27—32℃高溫則引起塊莖發(fā)生次生生長,形成畸形小薯。Excellentcourseware莖的伸長以18℃最適宜,6—9℃伸長極緩慢,高溫則塊莖增長的最適宜溫度為15—18℃,20℃時塊莖增長速度減緩,25℃時塊莖生長趨于停止,30℃左右時,塊莖完全停止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塊莖膨大,特別是較低的夜溫,有利于莖葉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馬鈴薯抵抗低溫能力較差,當氣溫降到零下1一2℃時,地上部莖葉將受凍害,-4℃時,植株死亡,塊莖亦受凍害。馬鈴薯生長全生育期需要有效總積溫為1000—2500℃(以10cm土層5℃以上溫度計算),多數(shù)品種為1500—2000℃,芽條生長期需有效積溫為260~300℃。早熟品種要求較低,而中晚熟品種則要求較高。Excellentcourseware塊莖增長的最適宜溫度為15—18℃,20℃時塊莖增長速度減緩
2.光照馬鈴薯的光飽和點為30000—400001x。光照強度大,葉片光合強度高,塊莖形成早,塊莖產量和淀粉含量均較高。每天日照長短對馬鈴薯植株的生育和塊莖形成及增長都有很大影響。每天日照時數(shù)超過15小時,莖葉生長繁茂,匍匐莖大量發(fā)生,但塊莖延遲形成,產量下降,。每天日照12小時以下時,塊莖形成早,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快,塊莖產量高。一般早熟品種對日照反應不敏感,在較長日照條件下亦能結薯,晚熟品種則必須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形成塊莖。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
日長、光強和溫度三者有互作的影響。高溫一般促進莖伸長,不利于葉片和塊莖的發(fā)育,在弱光下更顯著,但高溫的不利影響,短日照可以抵消,能使莖矮壯,葉片肥大,塊莖形成早。因此,高溫短日下塊莖的產量往往比高溫長日照較高。高溫弱光和長日照,則使莖葉徒長,塊莖幾乎不能形成,匍匐莖形成枝條。開花則需要強光、長日照和適當高溫。因此,馬鈴薯基本屬長日照作物。馬鈴薯各個生育時期,對產量形成最有利的條件是:幼苗期短日、強光和適當高溫,有利于促根、壯苗和捉早結薯,塊莖形成期長日,強光和適當高溫,有利于建立強大同化系統(tǒng),塊莖增長及淀粉積累期短日、強光、適當?shù)蜏睾洼^大的晝夜溫差,有利于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促進塊莖高產。Excellentcourseware日長、光強和溫度三者有互作的影響。高溫一般促進莖伸長3.水分馬鈴薯的蒸騰系數(shù)在400—600之間。如年總降雨量在400—500mm,且能均勻分布在生長季,即可滿足馬鈴薯對水分的需求。整個生育期間,土壤濕度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一80%為最適宜。萌芽和出苗,可以靠種薯自身所含水分,故有一定的抗旱能力。Excellentcourseware3.水分馬鈴薯的蒸騰系數(shù)在400—600之間。如年總幼苗期間,由于植株小,需水量不大,約占一生總需水量的10%一15%,土壤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為宜。塊莖形成期,莖葉開始旺盛生長,需水量顯著增加,該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30%左右,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一75%為宜。塊莖增長期,莖葉和塊莖的生長都達到一生的高峰,需水量最大,亦是馬鈴薯需水的臨界期,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5%一80%為宜。淀粉積累期需水量減少,占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0%左右,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一65%即可。后期水分過多,容易造成爛薯,影響產量和品質。
Excellentcourseware幼苗期間,由于植株小,需水量不大,約占一生總需水量的10%一4.土壤馬鈴薯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但以表土層深厚,結構疏松,排水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為最適宜,特別是孔隙度大,通氣良好的土壤,才能滿足根系發(fā)育和塊莖增長對氧氣的需要。砂壤土上栽培馬鈴薯,出苗快,塊莖形成早,薯塊整齊,薯皮光滑,產量和淀粉含量均高。馬鈴薯對土壤酸堿度的要求以pH5.5—6為最適宜,實際在北方的中性甚至偏堿性土壤上亦能生長良好。但土壤含鹽量達到0.01%時,植株表現(xiàn)敏感,塊莖產量隨土壤中氯離子含量增高而降低。Excellentcourseware4.土壤馬鈴薯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但以表土層深厚,結
5.營養(yǎng)馬鈴薯為了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十多種營養(yǎng)元素,即C,H,O、N,P、K、S、Ca,:Mg、Fe、Cu、Mn、B,Zn、Mo。Cl等。除C、H、,O是通過葉片光合作用,從大氣和水中得來以外,其它營養(yǎng)元素主要是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馬鈴薯對肥料三要素的需求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據試驗,每生產500kg塊莖,需要吸收氮2,5—3.0kg,磷1kg,鉀4—5kg。在馬鈴薯一生中,幼苗期需肥較少,占全生育期需肥總量的25%左右,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期需肥最多,約占全生育期需肥總量的50%以上,淀粉積累期需肥又減少,約占全生育期需肥總量的25%左右。Excellentcourseware5.營養(yǎng)馬鈴薯為了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十多種營養(yǎng)元素,第四節(jié)
馬鈴薯的栽培技術
一、輪作換茬為了經濟有效地利用土壤肥力和預防土壤傳播的病蟲害及雜草,應與谷類作物,豆類作物輪作,輪作年限3年以上。避免與茄科作物、塊根,塊莖類作物輪作。Excellentcourseware第四節(jié)
馬鈴薯的栽培技術
一、輪作換茬Excellen二、整地及施肥馬鈴薯喜砂壤或壤土,實行秋深翻曬壟,耙耱保墑或起壟等作業(yè)。耕地深度,一般以15—20cm為宜。南方雨水多,整地時做成高畦,畦面寬2—3m,兩畦間溝距和溝深各25一30cm。結合耕地施足基肥,氮素施用量占全生育期所需養(yǎng)分總量的80%左右,磷、鉀素全部?;蕬愿斓亩逊蕿橹鳎慨€施用量按純廄肥計為1—2t。在基肥不足時,集中施入播種溝內。
Excellentcourseware二、整地及施肥Excellentcourseware
三、播種
(一)播前種薯準備
1.種薯出窖與挑選種薯出窖的時間,應根據當時種薯貯藏情況,預定的種薯處理方法,以及播種期等三方面結合考慮。
2.種薯處理催芽催芽可促進種薯解除休眠,縮短出苗時間,促進生育進程。催芽的常用方法:Excellentcourseware三、播種Excellentcoursewarea.出窖時種薯已出芽至1㎝左右時,將種薯取出窖外,平鋪于光亮室內,使之均勻見光,當白芽變成綠芽,即可切塊播種。
b.種薯與濕砂或濕鋸屑等物層積。先鋪砂3—6cm,上邊放種薯,再蓋砂,砂的厚度以蓋沒種薯為度,如此3—4層后,表面蓋5cm左右的砂,并適當澆水至濕潤狀況;以后保持15—20℃和一定濕度,經10—15天,即可萌芽。c.將種薯置于明亮室內或室外向陽背風處,平鋪2—3層,并經常翻動,使之均勻見光,大約經過40—45天,幼芽萌發(fā)至1cm左右,即可切塊播種。
Excellentcoursewarea.出窖時種薯已出芽至1㎝左右時,將種薯取出窖外,平鋪于光種薯切塊切塊種植能節(jié)約種薯,并有打破休眠,促進發(fā)芽、出苗的作用。但采用不當,容易造成病害蔓延。切塊大小要適當,切塊過小,養(yǎng)分和水分不足,不抗旱,產量低;切塊過大,產量雖較高,但用種量過大,往往經濟效益不高。一般以切成20—30g左右為宜。單作每畝用種量150kg左右,間套作每畝用種量約100—120kg。Excellentcourseware種薯切塊切塊種植能節(jié)約種薯,并有打破休眠,促進發(fā)芽、出苗切塊時,應采取自薯頂至臍部縱切法,使每一切塊都盡可能帶有頂部芽眼,若種薯過大,切塊時應從臍部開始,按芽跟順序螺旋向頂部斜切,最后再把頂部沿頂芽中間切成兩塊。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切刀要嚴格消毒,以防傳病。
Excellentcourseware切塊時,應采取自薯頂至臍部縱切法,使每一切塊都盡可能帶有頂部
若種薯小,可整薯作種具有避免切刀傳病,減輕青枯病,瘡痂病,環(huán)腐病等發(fā)病能最次限度地利用種薯的頂端優(yōu)勢和保存種薯中的養(yǎng)分、水分,并有抗旱能力強,出苗整齊健壯、生長旺盛、結薯數(shù)增加,顯著增產等作用。此外,還有節(jié)省切塊用工和便于機械播種等優(yōu)點。整薯的大小,一般以20—50g健壯的小整薯為宜。
Excellentcourseware若種薯小,可整薯作種具有避免切刀傳病,減輕青枯病,瘡痂
種薯藥劑處理種薯表皮常帶有瘡痂病、粉痂病等病原菌體,可用40%福爾馬林兌水200份,在催芽前噴灑種薯堆或浸種5分鐘后,用薄膜覆蓋悶蒸2小時,再堆成薄層通風晾干,有較好的防病作用。種薯催芽用0.5一lppm赤霉素液或0.1%一0.2%的高錳酸鉀液浸種10—15分鐘,或用2%硫脲液浸種30分鐘,均有打破種薯休眠,提高催芽效果的作用。Excellentcourseware種薯藥劑處理種薯表皮常帶有瘡痂病、粉痂病等病原菌體
(二)播種期適于馬鈴薯塊莖生長發(fā)育的平均溫度,大致在15—23℃,這段適于塊莖生長發(fā)育的時間持續(xù)的愈長,產量也愈高。在此前提下,各地可結合當?shù)氐臏囟茸兓癄顩r和耕作栽培制度來安排播種適期。寧夏南部一般在當?shù)貧鉁胤€(wěn)定在5℃—7℃,10cm土溫恒定在7℃—8℃時播種,干旱區(qū)在4月中旬,半干旱區(qū)4月下旬,陰濕區(qū)5月上旬。Excellentcourseware(二)播種期適于馬鈴薯塊莖生長發(fā)育的平均溫度,大致
(三)播種方法馬鈴薯適于壟作形式。在高寒和陰濕地區(qū),土壤粘重、地勢低洼、生育期間降水較多的地方,大多采用壟作。例如我國東北、寧夏南部、新疆的天山以北各地均采用壟作。壟作的播種方法根據播種后種薯在壟中的位置,分為三類:①種薯播在地平面以上或是與地面相平。②把種薯種在地平面以下。③平播后起壟。在寧夏南部干旱地上以平作培土、旱坡地水平溝種植、深播淺蓋或坑種的方式種植。Excellentcourseware(三)播種方法馬鈴薯適于壟作形式。在高寒和陰濕地區(qū),土四、密度
(一)產量結構馬鈴薯的產量主要由單位面積上的株數(shù)與單株結薯重量構成。單位面積株數(shù)是由密度決定的,而單株結薯重則是由單株結薯數(shù)和平均薯塊重量所決定,單株結薯數(shù)又由單株主莖數(shù)和平均每主莖上結薯數(shù)決定。單位面積產量可用下式表示,單位面積產量=每畝株數(shù)×單株結薯重(單株結薯重=單株結薯數(shù)×平均薯塊重;單株結薯數(shù)=單株主莖數(shù)×平均每主莖結薯數(shù))。Excellentcourseware四、密度Excellentcourseware(一)合理密植密度是構成產量的基本因素。增加種植密度,可使單位面積上的株數(shù)和莖數(shù)增加,葉面積系數(shù)提高,結薯數(shù)增加。因而在密度偏低的情況下,增加密度可有效地提高產量,但在密度過大時,單株性狀過度被削弱,產量反而下降。合理密植在于既能發(fā)揮個體植株的生產潛力,又能形成合理的田間群體結構,進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Excellentcourseware(一)合理密植密度是構成產量的基本因素。增加種植密度,可
在目前生產水平下,北方一作區(qū)以每畝3800—5500株為宜(以莖數(shù)計每畝9000—1200莖為宜),南方地區(qū),由于多采用早熟品種,生育期短,所以密度比北方偏高,一般每畝都在6000株以上。在相同種植密度下,通常以寬窄行方式和放寬行、株(穴)距,適當增加每穴種薯數(shù)的方式較好,可改善田間的光照和小氣候條件,提高光合強度,使群體和個體能得到協(xié)調地發(fā)展,從而獲得較高產量。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五、田間管理
(一)出苗前管理北方一作區(qū),馬鈴薯從播種到幼苗出土約30天左右。這期間氣溫逐漸上升,春風大,土壤水分蒸發(fā)快并容易板結,田間雜草大量滋生,應針對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出苗前管理措施。壟作地區(qū),由于播種時覆土厚,土溫升高較慢,在幼苗尚未出土時,進行苗前耪地,以減薄覆土,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fā),促使出苗迅速整齊,兼有除草作用。在西北,內蒙古西部等地有“悶鋤”習慣,作用與上相同,應掌握適時,協(xié)勿碰斷芽尖。在出苗前,如土壤異常干旱,有條件的地區(qū)進行苗前灌水。
Excellentcourseware五、田間管理Excellentcourseware(二)查苗補苗當幼苗基本出齊后,即應進行查苗補苗。據試驗,行內缺苗1株時,兩側相鄰的植株有補償作用,由于營養(yǎng)面積的擴大,可以補償缺株損失的50%(相鄰兩株各補償25%),但缺苗過多,形成斷壟,影響產量甚大。據調查,缺苗20%時減產23.8%,缺苗40%時減產36.8%,缺苗60%時減產40.2%。Excellentcourseware(二)查苗補苗當幼苗基本出齊后,即應進行查苗補苗。據試驗(三)中耕除草和培土中耕松土,使結薯層土壤疏松通氣,利于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齊苗后,及早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并結合除草,有促進根系生長的作用。第二次中耕距第一次10—15天,宜稍淺?,F(xiàn)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宜較第二次更淺。后兩次中耕結合培土進行,第一次培土宜淺,第二次稍厚,總厚度不超過10㎝,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而降低品質。
Excellentcourseware(三)中耕除草和培土中耕松土,使結薯層土壤疏松通氣,(四)追肥田間營養(yǎng)診斷是確定追肥的重要依據。據研究,馬鈴薯的看苗診斷,以倒數(shù)第4葉片(充分展開的幼齡葉子)葉柄的氮、磷、鉀含量作為診斷指標,例如,生育前期、中期和后期倒數(shù)第4葉葉柄中NO3-態(tài)氮的含量分別在8000—12000ppm,6000—9000ppm和3000—5000ppm范圍內,表示氮素營養(yǎng)正常,若低于下限則宜迫肥。Excellentcourseware(四)追肥田間營養(yǎng)診斷是確定追肥的重要依據。據研究,馬鈴(五)灌溉和排水馬鈴薯苗期植株較小,耗水不多,但若干旱時,仍需灌水,以利幼苗生長。塊莖形成至塊莖增長期,需水量最多,如土層干燥,應及時灌溉。生育后期,需水量逐漸減少,但若過度干旱,也需適當輕灌。在各生育階段,如雨水過多,都需要清溝排水,防止?jié)澈Α?/p>
Excellentcourseware(五)灌溉和排水馬鈴薯苗期植株較小,耗水不多,但若干旱時(六)防治病蟲害馬鈴薯的病害較多,除病毒病外,常見的有晚疫病、青枯病、環(huán)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較多時節(jié)和植株開花期前后時大量發(fā)生,噴灑波爾多液或瑞毒霉等,可收到較好效果。青枯病藥劑防治較難,除選用抗病品種外,可采用合理輪作,小整薯作種或從無病、少病地區(qū)調種等措施,減輕其危害。瘡痂病可用0.1%升汞水浸種1.5小時或用0.2%福爾馬林浸種4分鐘進行防治。環(huán)腐病則要注意作好切刀消毒工作或采用小整薯作種,即可減輕發(fā)病。馬鈴薯常見的蟲害有蠐螬、螻蛄、地蠶、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等,一般采用藥劑防治。Excellentcourseware(六)防治病蟲害馬鈴薯的病害較多,除病毒病外,常見的有晚六、收獲及貯藏
(一)收獲當植株大部分莖葉枯黃時,塊莖很容易與匍甸莖分離,周皮變硬而厚,塊莖干物質含量達到最高限度,為食用塊莖的最適收獲期。種用塊莖應提前5一7天收獲,以避免低溫霜凍危害提高種性。
Excellentcourseware六、收獲及貯藏Excellentcourseware(二)貯藏
1.塊莖在貯藏期間的生理生化變化剛收獲的塊莖,呼吸作用旺盛,在5—15℃下所產生的熱量可達30—50kJ/t·h,如果溫度增高或塊莖受傷感病等情況下,呼吸強度更高。在貯藏期間塊莖水分散發(fā),經過貯藏,塊莖約損失重量6.5%一11%左右。新收的塊莖,糖分含量很低,休眠結束時顯著增高,萌發(fā)時由于自身消耗,糖分含量又下降。塊莖內淀粉含量在10—15℃下較穩(wěn)定,10℃以下淀粉含量開始下降,糖分含量逐漸增加,如在0℃下長期貯藏,會引起糖分大量積累使塊莖變甜,降低食用品質。
Excellentcourseware(二)貯藏Excellentcourseware2.貯藏的基本條件和方法貯藏地點或貯藏窖,要具有通風、防水濕,防凍和防病蟲傳播的條件。貯藏前將塊莖分級和攤晾7—15天,進行“預貯”,使傷口愈合,薯皮緊實,降低呼吸強度。傷口愈合的適宜溫度為15—20℃,相對濕度為90%左右。預貯后,剔除愈合不良的傷薯、病薯、畸形薯等,即可進行貯藏。貯藏期間最適宜的溫度為1—4℃,最高不得超過7℃。相對濕度以85%一95%為宜。不能見光,以免積累龍葵素。貯藏方法有架藏法、窖藏法兩種。Excellentcourseware2.貯藏的基本條件和方法貯藏地點或貯藏窖,要具有通風、防第五節(jié)馬鈴薯病毒病害及其防治途徑
一、馬鈴薯的“退化”與病毒病害馬鈴薯‘退化”,早在16世紀,馬鈴薯由南美洲引到歐洲時,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種通過種薯世代相傳的特殊病態(tài)。1676年,英國人安迪松稱這種現(xiàn)象為“退化”。從此,圍繞所謂退化原因,經過近300年的研究、爭論和探討,終于搞清了所謂“退化”的原因,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病害。病毒病害一般減產20%一30%,重者減產50%以上。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qū)比低緯度、低海拔地區(qū)較輕。Excellentcourseware第五節(jié)馬鈴薯病毒病害及其防治途徑一、馬鈴薯的“退化”與二、病毒病害的種類及發(fā)病原因種類:馬鈴薯的病毒病害種類多種,我國常見的有卷葉病是由卷葉病毒(PLRV)引起,花葉病是由馬鈴薯X病毒(PVX)或馬鈴薯A病毒(PVA)引起,條斑花葉病是由馬鈴薯Y病毒(PVY)引起;皺縮花葉病是由馬鈴薯X病毒和Y病毒復合侵染引起,束頂病是由紡錘塊莖類病毒(PSTV)引起。這些病毒通過機械磨擦,蚜蟲、葉蟬和土壤線蟲等媒介傳播侵染。有的是一種病毒單一侵染,有的是兩種或多種病毒復合侵染。病毒侵染植株地上部后,逐漸向塊莖移動,并在塊莖中潛伏和積累,通過無性世代傳給后代。
Excellentcourseware二、病毒病害的種類及發(fā)病原因Excellentcourse
原因:溫度對傳毒媒介(蚜蟲等)有明顯的影響,據調查,冷涼高海拔地區(qū)蚜蟲少,而溫暖低海拔地區(qū)則多;高溫能使馬鈴薯自身的抗病性減弱,高溫有利于病毒迅速侵染和復制,加重了發(fā)病程度,變溫對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栽培和貯藏過程中的其它條件,也影響植株生長和病毒侵染為害程度。在相同條件下,由于品種的抗病耐病能力不同,有感病輕重之別。Excellentcourseware原因:溫度對傳毒媒介(蚜蟲等)有明顯的影響,據調查,冷三、防止馬鈴薯病毒病害的途徑
(一)抗病育種培育具有高度抗病毒,經濟性狀優(yōu)良的馬鈴薯品種,是防止病毒病害最經濟有效的途徑。由于馬鈴薯可被多種病毒感染,給育種工作造成很大困難。在我國目前應以抗Y病毒和紡錘塊莖病毒為育種工作的重點,并兼顧其它病毒。長期栽培的品種,都對Y病毒具有一定的抗性,如早熟種豐收白和白頭翁等。
Excellentcourseware三、防止馬鈴薯病毒病害的途徑Excellentcourse(二)建立馬鈴薯無病毒良種繁育體系利用莖尖組織培養(yǎng)法,培育和繁殖了一批優(yōu)良的無毒種薯。(三)生薯的利用在馬鈴薯病毒中,除紡錘塊莖類病毒外,均不通過種子傳播。因此,利用實生苗繁殖種薯,可以排除病毒。Excellentcourseware(二)建立馬鈴薯無病毒良種繁育體系利用莖尖組織培養(yǎng)法,培(四)治蚜防病防治蚜蟲對防止卷葉病毒等的傳播十分有效,尤其在馬鈴薯無病毒繁育體系中的各級種薯田,更應進行防治蚜蟲。(五)淘汰病株病薯馬鈴薯通過種薯帶病毒傳染,進行田間拔除病株,淘汰病薯,選留無病毒種薯等,對防止病毒病害的傳播侵染有顯著效果。
Excellentcourseware(四)治蚜防病防治蚜蟲對防止卷葉病毒等的傳播十分有效,尤(六)調節(jié)播種期和收獲期通過播種期和收獲期的改變,使種薯形成期處于較冷涼的季節(jié),躲過蚜蟲大量繁殖和遷飛期,減少昆蟲傳毒機會。一季作區(qū)可采用夏播留種,二季作區(qū)可采用秋播留種,并根據當?shù)鼐唧w條件,適當早收,以避免或減少病毒的傳染。Excellentcourseware(六)調節(jié)播種期和收獲期通過播種期和收獲期的改變,使種薯謝謝!Excellentcourseware謝謝!Excellentcourseware作物栽培學
——馬鈴薯Excellentcourseware作物栽培學Excellentcourseware
馬鈴薯(土豆,山藥蛋.地蛋、洋芋)學名:SolanumtuberosumL.英文名:potato.Excellentcourseware
Excellentcourseware第一節(jié)概述
一、馬鈴薯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1.
馬鈴薯是一種分布廣泛、適應性強、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的宜糧宜菜宜飼宜作工業(yè)原料,具有多種用途的經濟作物。是非谷類作物中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高產,早熟,分布廣,既是糧又是菜。2.
馬鈴薯所含營養(yǎng)價值是人體所必須的。淀粉蛋白質糖類脂肪礦物質鹽類和維生素B、C等Excellentcourseware第一節(jié)概述
一、馬鈴薯在國民經濟中的意義Excel3、馬鈴薯又可以制作淀粉、糊精、酒精,葡萄糖、合成橡膠,人造絲、、電影膠片、糖漿等數(shù)十種工業(yè)產品,還可以加工成油炸片、油炸條、全粉,莖葉還是多種家畜和家禽的優(yōu)質飼料。4、在輪作中是肥茬。生產中中耕培土消滅了雜草,結薯使土質疏松,播期伸縮性大,早熟60天,晚熟100天,故可以作補救作物。還可與其他作物間套復種(耐蔭涼),莖葉作綠肥比等量紫云英含N、P、K高。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二、馬鈴薯的起源根據考證,馬鈴薯有兩個起源中心:栽培種的起源中心為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處的“的的喀喀湖”盆地中心地區(qū)。野生種的起源中心則是中美洲及墨西哥,在那里分布著系列倍性的野生多倍體種。馬鈴薯栽培種在南美洲栽培的歷史悠久,距今已有數(shù)千年。考古學家認為:南美洲秘魯以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海岸以及玻利維亞等地區(qū)都是馬鈴薯的故鄉(xiāng)。Excellentcourseware二、馬鈴薯的起源Excellentcourseware三、我國馬鈴薯的分布與栽培區(qū)劃1.分布:全國每個省(區(qū))都有馬鈴薯栽培。主產區(qū)在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qū),中原和東南沿海各地較少。常年栽培面積在40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四川、黑龍江和甘肅,36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內蒙古、山西和湖北,30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陜西、云南和貴州,25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河南,100萬畝以上的省(區(qū))有吉林和遼寧。四川省在我國栽培馬鈴薯面積最大,常年在600萬畝左。分布特點是北方多,山區(qū)多,雜糧區(qū)多。近年隨著新品種的選育及種薯的推廣,許多不適宜種植的地方推行間套作也有了大面積的種植,如閩粵等省利用冬閑地種植作蔬菜,不但滿足當?shù)剡€出口港澳地區(qū)。Excellentcourseware三、我國馬鈴薯的分布與栽培區(qū)劃Excellentcours2.栽培區(qū)劃:滕宗蕃等,根據我國馬鈴薯種植地區(qū)的氣候,地理,栽培制度及品種類型等條件劃分為四個馬鈴薯栽培區(qū):北方一作區(qū)包括東北的黑龍江、吉林二省和遼寧省除遼東半島以外的大部,華北地區(qū)的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區(qū)的寧夏、甘肅、陜西北部,青海東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區(qū)。占全國面積的50%以上。本區(qū)無霜期多在100—150天,年平均氣溫不超過10℃,最熱月份平均氣溫不超過24℃,大于5℃積溫在2000—3000℃之間,一般年降雨量100—800mm,一年只栽培一季。
Excellentcourseware2.栽培區(qū)劃:滕宗蕃等,根據我國馬鈴薯種植地區(qū)的氣候,地理中原二作區(qū)包括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二省的東部,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各省,面積占全國小于5%。本區(qū)無霜期較長,為180—300天,年平均氣溫在10—18℃,最熱月份平均22—28℃,大于5℃積溫3500—6500℃,年降雨量500—1750mm。
Excellentcourseware中原二作區(qū)包括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方二作區(qū)包括廣西、廣東,海南,福建,臺灣等省(區(qū))。本區(qū)無霜期在300天以上,最長可達365天,即終年無霜,年平均氣溫18—24℃,最熱月份平均氣溫為28—32℃,大于5℃積溫在6500—9500℃之間,年降雨量為1000—3000mm。西南一、二季垂直分布區(qū)本區(qū)包括云南,貴州、四川、西藏等省(區(qū))及湖南、湖北二省的西部山區(qū)。Excellentcourseware南方二作區(qū)包括廣西、廣東,海南,福建,臺灣等省(區(qū))。本
四、馬鈴薯的生產發(fā)展狀況世界:馬鈴薯生產在糧食作物中占第五位,各大洲有125個國家種植,主產國前蘇、中國、波蘭,三國面積之和占世界總面積的65%左右,產量之和占世界總產量的58.5%。前蘇、中國以大面積獲高產,世界平均單產1000公斤,而英國、北歐、波蘭、美、加等國地處北緯,夏季冷涼,適合馬鈴薯生產,單產水平較高,其中荷蘭是著名的種薯出口國,平均單產在2500公斤左右,我國約為660公斤左右,不及一半。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中國:我國1950年全國馬鈴薯栽培面積為2339萬畝,總產8.7Mt,平均畝產372㎏,1979—1980年,全國馬鈴薯栽培面積迅速發(fā)展,達到7000萬畝,是我國歷史上栽培面積最大的時期。進入80年代以來,各省(區(qū))調整農作物布局,播種面積有所下降,近幾年在6000萬畝左右,居世界第二位,產量居世界第三位。Excellentcourseware中國:我國1950年全國馬鈴薯栽培面積為2339萬畝,總產8寧夏:面積小,總產低,主要集中在山區(qū),平均單產低于全國水平(1998年687kg/公頃,但山區(qū)高,一般在1000kg以上。Excellentcourseware寧夏:面積小,總產低,主要集中在山區(qū),平均單產低于全國水平(第二節(jié)馬鈴薯形態(tài)特征
馬鈴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屬(Solanum)的草本植物。生產應用的品種都屬于茄屬結塊莖的種(SolanumtuberosumL.),染色體數(shù)2n=2x=48。市場上多用塊莖繁殖,也稱多年生植物。
Excellentcourseware第二節(jié)馬鈴薯形態(tài)特征
馬鈴薯是茄科(Solan一、根根分直根系——種子繁殖所發(fā)生的根,有主側根之分。須根系——塊莖繁殖所發(fā)生的根,為不定根,無主側根之分。須根系根據其發(fā)生的時期、部位,分布狀況可分為兩類:不定根:在初生芽的基部3—4節(jié)上發(fā)生的不定根,稱為芽眼根或節(jié)根,這是發(fā)芽早期發(fā)生的根系,分枝能力強,分布寬度30cm左右,深度可達150—200㎝,是馬鈴薯的主體根系。匍匐根:在地下莖的上部各節(jié)上陸續(xù)發(fā)生的不定根,稱為匍匐根,一般每節(jié)上發(fā)生3—6條,分枝能力較弱,長度較短,一般為10—20crn,分布在表土層,生育后期培土有利此類根系生長。匍匐根對磷素有較強的吸收能力。Excellentcourseware一、根Excellentcourseware
二、莖馬鈴薯的莖包括地上莖、地下莖、匍匐莖和塊莖,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態(tài)和功能卻各不相同。(一)地上莖由塊莖芽眼萌發(fā)的幼芽發(fā)育形成的地上枝條(簡稱莖)。ExcellentcoursewareExcellentcourseware特點:1.栽培種大多直立,有些品種在生育后期略帶蔓性或傾斜生長。2.莖是多汁的,成年植株的莖,節(jié)部堅實而節(jié)間中空,但有些品種和實生苗的莖部節(jié)間為髓所充滿,而只有下部多為中空的。3.莖具有分枝的特性,因品種不同,分枝形成的早晚、多少、部位和形態(tài)也不相同,一般早熟品種莖稈較矮,分枝發(fā)生得晚,而中晚熟品種,大多數(shù)莖稈粗壯,分枝發(fā)生得早而多,并以基部分枝為主。Excellentcourseware特點:Excellentcourseware4.莖的再生能力很強,在適宜的條件下,每一莖節(jié)都可發(fā)生不定根,每節(jié)的腋芽都能形成一棵新的植株。莖的高度和株叢繁茂程度,因品種而異,也受栽培條件的影響。多數(shù)品種莖高為30—l00Cm。莖節(jié)長度也因品種而異,一般早熟品種較中晚熟品種為短,但在密度過多、肥水過大時,莖就變得高大細弱,節(jié)間顯著伸長,后期容易倒伏。Excellentcourseware4.莖的再生能力很強,在適宜的條件下,每一莖節(jié)都可發(fā)生不定(二)地下莖馬鈴薯的地下莖,即主莖的地下結薯部位。表皮為木栓化的周皮所代替。皮孔大而稀,無色素層。從地表向下至母薯,由粗逐漸變細。地下莖的長度因品種、播種深度和生育期培土高度而異,一般為10㎝左右。節(jié)數(shù)多數(shù)品種為8節(jié),個別品種也有6節(jié),在播種深度和培土高度增加時,可略有增加。在地下莖每節(jié)的葉腋間,通常發(fā)生匍匐莖1—3個,在發(fā)生匍匐莖前,每個節(jié)上已生長出放射狀匍匐根3—6條。
Excellentcourseware(二)地下莖馬鈴薯的地下莖,即主莖的地下結薯部位。表皮(三)匍匐莖是由地下莖節(jié)上的腋芽發(fā)育而成,頂端膨大形成塊莖。一般為白色,因品種不同,也有呈紫紅色的。匍匐莖發(fā)生后,略呈水平方向生長,其頂端呈鑰匙形的彎曲狀,莖尖在彎曲的內側,在匍匐莖伸長時,起保護作用。匍匐莖數(shù)目的多少,因品種而異,一般每個地下莖上能發(fā)生4—8條,每株(穴)可形成20—30條,多者可達50條以上。通常匍匐莖多形成塊莖數(shù)也多,但不是所有的匍匐莖都能形成塊莖。Excellentcourseware(三)匍匐莖是由地下莖節(jié)上的腋芽發(fā)育而成,頂端膨大形成塊
北方地區(qū),匍匐莖一般在出苗后7—10天開始發(fā)生,發(fā)生后10—15天便停止生長,頂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圖10—2)。經催芽處理的種薯,往往在出苗前即發(fā)生匍匐莖。匍匐莖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入土不深,大部集中在地表0一l0cm土層內;匍匐莖長度一般為3一l0cm,野生種可長達1—3m。匍匐莖比地上莖細弱得多,但具有地上莖的一切特性,擔負著輸送大量營養(yǎng)和水分的功能,在其節(jié)上能形成纖細的不定根和2—3次匍匐莖。
Excellentcourseware北方地區(qū),匍匐莖一般在出苗后7—10天開始發(fā)生,發(fā)生后10(四)塊莖馬鈴薯的塊莖,是一縮短而肥大的變態(tài)莖,既是經濟產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當匍匐莖頂端停止極性生長后,由于皮層,髓部及韌皮部的薄壁細胞的分生和擴大,并積累大量淀粉,從而使匍匐莖頂端膨大形成塊莖。Excellentcourseware(四)塊莖馬鈴薯的塊莖,是一縮短而肥大的變態(tài)莖,既是經濟塊莖具有地上莖的各種特征。1.在塊莖生長初期,其表面各節(jié)上都有鱗片狀退化小葉,無葉綠素,呈黃白或白色,至塊莖稍大后,鱗片狀退化小葉凋萎脫落,殘留的葉痕呈新月狀,稱為芽眉。芽眉內側表面向內凹陷成為芽眼。芽眼的深淺,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芽眼過深是一種不良性狀。每個芽眼內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未伸長的芽,中央較突出的為主芽,其余的為側芽(或副芽),發(fā)芽時主芽先萌發(fā),側芽一般呈休眠狀態(tài)。
Excellentcourseware塊莖具有地上莖的各種特征。Excellentcoursew2.芽眼在塊莖上呈螺旋狀排列,頂部密,基部稀。塊莖最頂端的一個芽眼較大,內含芽較多,稱為頂芽。在塊莖萌芽時;:頂芽最先萌發(fā),而且幼芽生長快而壯,從頂芽向下的各芽眼,依次萌發(fā),其發(fā)芽勢逐漸減溺。Excellentcourseware2.芽眼在塊莖上呈螺旋狀排列,頂部密,基部稀。塊莖最頂端的3.塊莖的大小決定于品種特性和生長條件,一般每塊重50—250g,大塊可達1500g以上。塊莖的形狀因品種而異,但栽培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使塊莖形狀產生一定變異。塊莖形狀大致分為三種主要類型,即圓形、長筒形、橢圓形。在正常情況下,每一品種的成熟塊莖,都具有固定的形狀,是鑒別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
Excellentcourseware3.塊莖的大小決定于品種特性和生長條件,一般每塊重50—4.馬鈴薯塊莖的皮色有黃、白,紫、淡紅、深紅、玫瑰紅,淡藍、深藍等色。塊莖的肉色有白、黃、紅,紫,藍及色素分布不均勻等;食用品種以黃肉和白肉者為多。一般品種的塊莖都具有固定的皮色與肉色。5.塊莖表皮光滑,粗糙或有網紋,其上分布有皮孔(皮目),有與外界交換氣體和蒸散水分的功能,在濕度過高的情況下,由于細胞增生,使皮孔張開,表面形成突起的小疙瘩,既影響商品價值,又易病菌侵入。Excellentcourseware4.馬鈴薯塊莖的皮色有黃、白,紫、淡紅、深紅、玫瑰紅,淡藍三、葉單葉:馬鈴薯無論用種子或塊莖繁殖時,最初發(fā)生的幾片初生葉均為單葉。復葉: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長出奇數(shù)羽狀復葉。復葉互生,呈螺旋排列,葉序為2/5、3/8或5/13。每個復葉由頂生小葉和3—7對側生小葉,側生小葉之間的小裂葉,側生小葉葉柄上的小細葉和復葉葉柄基部的托葉構成。頂生小葉葉形略大,形狀和側生小葉的對數(shù),是品種的特征之一。Excellentcourseware三、葉Excellentcourseware四、花馬鈴薯為自花授粉作物?;ㄐ驗榫蹅慊ㄐ??;ū氶L,著生在葉腋或葉枝上。每個花序有2—5個分枝,每個分枝上有4—8朵花,在花柄的中上部,有一突起的離層環(huán),稱為花柄節(jié)?;ü诤习辏亢仙晒軤?,頂端五裂,并有星形色輪。花冠有白、淺紅、紫紅及藍色等,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上位,由兩個連生心皮構成,中軸胎座,胚珠多枚。Excellentcourseware四、花Excellentcourseware五、果實與種子果實:果實為漿果,呈圓形或橢圓形,果皮為綠色、褐色或紫綠色。果實內含100—250粒種子。種子:很小,呈扁平卵圓形,淡黃或暗灰色,千粒重為0.4—0.6g。剛收獲的種子,一般有6個月左右的休眠期,充分成熟或經日曬的漿果,其種子休眠期可縮短。當年采收的種子發(fā)芽率一般為50%一60%,經過貯藏一年的種子發(fā)芽率較高,一般可達85%一90%以上。通常在干燥低溫下貯藏7—8年,仍不失發(fā)芽力。Excellentcourseware五、果實與種子Excellentcourseware第三節(jié)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
一、馬鈴薯的生育時期馬鈴薯從塊莖的芽條萌發(fā),到新的塊莖成熟,經過不同的生育時期,了解不同生育時期的生育特點,器官建成以及與產量形成的相互關系,是制定技術措施的基礎。馬鈴薯的全生育過程劃分為六個生育時期:Excellentcourseware第三節(jié)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
一、馬鈴薯的生育時期Excel(1)芽條生長期種薯播種后,從萌發(fā)開始,經歷芽條生長,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塊莖萌發(fā)時,首先幼芽發(fā)生,其頂部著生一些鱗片小葉,即“胚葉”,隨后在幼芽基部的幾個節(jié)上發(fā)生幼根。同時,在幼芽基部形成地下莖,其上有6—8個節(jié),每個節(jié)上分化并發(fā)生匍匐莖,在匍匐莖的側下方產生3—6條匍匐根。Excellentcourseware(1)芽條生長期種薯播種后,從萌發(fā)開始,經歷芽條生長,根(2)苗期從幼苗出土,經歷根系發(fā)育,主莖孕育花蕾,匍匐莖伸長及頂端膨大塊莖具雛形,為幼苗期。由于馬鈴薯種薯內含有豐富營養(yǎng)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當數(shù)量的根系和胚葉。出苗后根系繼續(xù)擴展,莖葉生長迅速,多數(shù)品種在出苗后7—10天匍甸莖伸長,5—10天頂端開始膨大,同時頂端第一花序開始孕育花蕾,側枝開始發(fā)生。此期的生長中心是莖葉和根系的生長。技術措施是促根,促苗,協(xié)調莖葉與塊莖的生長。
Excellentcourseware(2)苗期從幼苗出土,經歷根系發(fā)育,主莖孕育花蕾,匍匐莖(3)塊莖形成期從塊莖具有雛形開始,經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展開、第一花序開始開花、全株匍匐莖頂端均開始膨大、直到最大塊莖直徑達3—40㎝、地上部莖葉干物重和塊莖干物重平衡為止,為塊莖形成期。Excellentcourseware(3)塊莖形成期從塊莖具有雛形開始,經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
(4)塊莖增長期從地上部與地下部干物重平衡期開始,即進入塊莖增長期。此期葉面積已達最大值,莖葉生長逐漸緩慢并停止,地上部制造的養(yǎng)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長,是決定塊莖體積大小的關鍵時期。
Excellentcourseware(4)塊莖增長期從地上部與地下部干物重平衡期開始,即進(5)淀粉積累期從莖葉開始逐漸衰老,到塊莖體積和重量繼續(xù)增加。該期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向塊莖中轉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灰分,塊莖日增重達最大值。淀粉的積累一直延續(xù)到莖葉全部枯死之前。技術措施的任務是盡量保持根、莖,葉減緩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塊莖中轉移和積累,使塊莖充分成熟。
Excellentcourseware(5)淀粉積累期從莖葉開始逐漸衰老,到塊莖體積和重量繼續(xù)(6)成熟及收獲期在生產實踐中,馬鈴薯沒有絕對的成熟期,收獲時期決定于生產目的和輪作中的要求,一般當植株地上部莖葉黃枯,塊莖內淀粉積累充分時,即為成熟收獲期。Excellentcourseware(6)成熟及收獲期在生產實踐中,馬鈴薯沒有絕對的成熟期,二、馬鈴薯塊莖的休眠剛收獲的馬鈴薯塊莖,具有休眠現(xiàn)象。休眠又分為自然(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兩種。自然休眠是由內在生理原因支配的。被迫休眠是由于外界條件不適宜塊莖萌發(fā)造成的。Excellentcourseware二、馬鈴薯塊莖的休眠Excellentcourseware休眠原因:塊莖休眠及其解除受內在因素和外界環(huán)境所支配。塊莖內存在著β—抑制劑(脫落酸類物質)等植物激素,這些激素抑制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和氧化磷酸化過程,從而使芽缺少所需要的可溶性糖類和進行代謝活動所需的能量,迫使塊莖保持休眠狀態(tài)。Excellentcourseware休眠原因:塊莖休眠及其解除受內在因素和外界環(huán)境所支配。塊莖內影響因素:塊莖休眠期間,外界的溫度、濕度對休眠的長短有較大的影響。在高溫、高濕條件下能縮短休眠期,低溫、干燥則能延長休眠期。如有些品種在1—4℃貯藏條件下,休眠期可達5個月以上,而在20℃左右條件下2個月就可發(fā)芽。Excellentcourseware影響因素:塊莖休眠期間,外界的溫度、濕度對休眠的長短有較大的三、馬鈴薯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馬鈴薯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育期間以日平均氣溫17—21℃為適宜。塊莖萌發(fā)的最低溫度為4—5℃,芽條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3—18℃在這個溫度范圍內,芽條茁壯,發(fā)根早,生長速度快,新收獲的塊莖,芽條生長則要求25—27℃的高溫,但芽條細弱,根數(shù)少。
Excellentcourseware三、馬鈴薯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Excellentcou
莖的伸長以18℃最適宜,6—9℃伸長極緩慢,高溫則易引起莖徒長。葉在16℃較低溫度比在27℃高溫下生長較快,葉生長的最低溫度為7℃,在低溫條件下,比之高溫葉數(shù)較少,但小葉較大而平展,在12—14℃下有利增加葉重,18℃有利增加莖重。對花器官的影響主要是夜間溫度,12℃形成花芽,但不開花,18℃時大量開花。塊莖形成最適宜溫度是20℃。低溫塊莖形成較早,如在15℃出苗后7天形成,25℃出苗后2天形成,27—32℃高溫則引起塊莖發(fā)生次生生長,形成畸形小薯。Excellentcourseware莖的伸長以18℃最適宜,6—9℃伸長極緩慢,高溫則塊莖增長的最適宜溫度為15—18℃,20℃時塊莖增長速度減緩,25℃時塊莖生長趨于停止,30℃左右時,塊莖完全停止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塊莖膨大,特別是較低的夜溫,有利于莖葉同化產物向塊莖運轉。馬鈴薯抵抗低溫能力較差,當氣溫降到零下1一2℃時,地上部莖葉將受凍害,-4℃時,植株死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路面硬化施工合同范本
- 托管運營合作運營協(xié)議書范本
- 搭建活動板房合同范本
- 電子產品經銷合同范本
- 上海市超市大型綜合超市蔬菜流通安全協(xié)議書范本
- 保密與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書范本(包括在職期間)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3.3 3 的倍數(shù)特征》北師大版
- 四個太陽 聽評課記錄
- 茂名纖維布袋風管施工方案
- 石家莊市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聽課評課記錄(新人教版)
- 2025年買賣個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運營合同范本
- 武漢2025年湖北武漢理工大學管理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家庭燃氣和煤氣防火安全
-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達標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5年銷售部年度工作計劃
- 2024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辦公用品價格清單
- ESG表現(xiàn)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
- DB3713T 340-2024 實景三維數(shù)據接口及服務發(fā)布技術規(guī)范
- 使用錯誤評估報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