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_第1頁
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_第2頁
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_第3頁
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_第4頁
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土壤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五章土壤水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第五章土壤水一、名詞解釋1、吸濕水2、吸濕系數(shù)3、膜狀水4、最大分子持水量5、田間持水量6、飽和含水量7、毛管水斷裂量8、毛管上升水9、臨界深度10、有效水11、無效水12、萎蔫系數(shù)13、質(zhì)量含水量14、容積含水量15、相對含水量16、水深17、土水勢18、基質(zhì)勢19、壓力勢20、溶質(zhì)勢21、重力勢22、土壤水吸力23、土壤水分特征曲線24、滯后現(xiàn)象25、土面蒸發(fā)26、水汽凝結27、入滲過程28、水的再分布二、填空題1、土壤含水量越少,土水勢越______,土壤水吸力越______;相反,含水量越多,土水勢越_______,土壤水吸力越_________。2、數(shù)量法研究土壤水對水分類型的劃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對植物有效性最高。3、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可作為判斷是否需要灌溉的指標。4、土壤水分的測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5、影響土壤水分特征曲線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6、保墑措施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階段。7、土水勢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分勢組成,在非飽和土壤中___________分勢為零;在飽和土壤中___________分勢為零。8、土壤水不斷以水汽的形態(tài)由表土向大氣擴散而逸失的現(xiàn)象稱為___________。9、某土樣質(zhì)量為150g,在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的干土質(zhì)量為120g10、土壤中的水汽運動總是由水汽壓______向水汽壓______、由溫度______向溫度______擴散。11、土面蒸發(fā)的三個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土壤毛管水分為毛管懸著水和毛管上升水,前者的最大值稱為___________,后者的最大值稱為___________。13、毛管水又分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14、土水勢的測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種。15、土壤含水量越高,其土水勢越______,水分運動越______。16、某土壤吸濕水含量為2%,要稱取相當于克烘干土的風干土是_________克。17、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是,下限是,有效水分的最的最大量是。18、土壤含水量相同時,水吸力最大的是土壤,植物利用土壤水分的主要形態(tài)是。19、土壤水分入滲的決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水再分布的決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水進入土壤包括兩個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土壤中溶質(zhì)運移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選擇題1、當量孔徑分級中,毛管孔隙的劃分標準()A、T(土壤水吸力)>1500kPaB、1500kPa>T(土壤水吸力)>50kPaC、1000kPa>T(土壤水吸力)>50kPaD、T(土壤水吸力)<50kPa2、相同的地下水埋藏深度下,最易發(fā)生鹽堿化的是()A、砂土B、壤土C、粘土D、礫質(zhì)土3、不同質(zhì)地的土壤含水量相同時,土水勢最大的是()A、砂土B、壤土C、粘土D、礫土4、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____________。A、最大分子持水量B、田間持水量C、最大吸濕量5、下列哪個指標可作為判斷是否需要灌溉的依據(jù)()A、田間持水量B、萎蔫系數(shù)C、相對含水量D、土壤水儲量6、當土壤水分飽和時,以下指標為零的是()A、基質(zhì)勢B、壓力勢C、重力勢D、水吸力7、日常生活中的夜潮和凍后聚墑是由于()產(chǎn)生的。A、對流B、水汽擴散C、水汽凝結D、土面蒸發(fā)8、土壤水的類型劃分,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可分為吸濕水、膜狀水、毛管水、重力水B、吸濕水不能被吸收利用C、膜狀水屬于自由水,可被吸收利用,且自由移動速度很快D、重力水受重力支配,容易進一步向土壤剖面深層運動9、土壤中對植物最有效的水分是_________。A、吸濕水B、重力水C、毛管水10、目前國際上土壤水分測定的標準方法是__________。A、經(jīng)典烘干法B、快速烘干法C、中子法11、土壤有效水的最低限是_________。A、吸濕系數(shù)B、田間持水量C、萎蔫系數(shù)12、當土壤水分不飽和時,以下指標為零的是()。A、基質(zhì)勢B、壓力勢C、重力勢D、水吸力13、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毛管水就是有效水B、通常把土壤萎焉系數(shù)看作是土壤有效水的下限C、通常把土壤萎焉系數(shù)看作是土壤有效水的上限D、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稱為無效水14、土壤中溶質(zhì)運移的方式不包括下列()項A、溶質(zhì)的對流運移B、溶質(zhì)的分子擴散C、溶質(zhì)的物理彌散D、溶質(zhì)的水動力彌散15、土壤水分含量表示方法不包含()A、質(zhì)量含水量B、容積含水量C、相對含水量D、密度水貯量16、根據(jù)土壤水分所受的力作用把土壤水分類型分為三類,不包括()A、吸附水B、毛管水C、重力水D、毛管懸著水17、風干土中含有()A、吸濕水B、膜狀水C、毛管水D、重力水18、土壤相對含水量在_______%時,適宜大多數(shù)作物生長發(fā)育()A、50-60B、60-80C、40-50D19、“夜潮”現(xiàn)象常出現(xiàn)在輕壤土上,由()運動而形成的A、水汽B、膜狀水C、毛管水D、重力水四、判斷題1、土壤的“夜潮”現(xiàn)象和冬季的“凍結提墑”是由毛管水的運動形成。()2、土壤的萎焉系數(shù)隨土壤質(zhì)地的變粘而減少。()3、田間持水量、萎蔫系數(shù)和有效水含量均隨著土壤質(zhì)地由砂變粘,而逐漸增加。()4、土壤有效水的最大含量范圍是田間持水量與萎蔫系數(shù)之差。()5、土壤水的再分布是土壤水的不飽和流,其速率決定于在分布開始時上層土壤的濕潤程度和下層土壤的干燥程度以及它們的導水性質(zhì)。()6、飽和和非飽和土壤中的水流都可以用達西定律來表示。()7、含水量相同時,砂土土水勢大,粘土水吸力大。()8、土壤有效水包括部分膜狀水和全部毛管水。()9、有收無收在于肥,收多收少在于水。()10、重力水達到最大時的土壤含水量稱為田間持水量。()11、土壤中水分流動的方向一般是從土水勢低處向土水勢高處流動。()12、植物因無法吸水而發(fā)生永久萎蔫時的土壤含水量,稱為萎蔫系數(shù)或萎蔫點。()13、土壤水中溶解的溶質(zhì)愈多,溶質(zhì)勢愈高。()14、砂質(zhì)土毛管較細,毛管水上升高度高,所以抗旱力強。()15、在地面水層消失之后,入滲過程終止。土內(nèi)的水分在重力、吸力梯度和溫度梯度的作用下繼續(xù)運動。()16、萎蔫系數(shù)是土壤有效水的下限。()17、毛管懸著水是山區(qū)、丘陵等地勢較高處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來源。()18、在相同條件下,粘土的抗旱能力比壤土強。()19、水進入土壤包括兩個過程,即入滲和再分布,從時間上來看,水分再分布發(fā)生于入滲之前。()五、簡答題1、數(shù)量法研究土壤水對水分類型的劃分有哪些,相對應的土壤水分常數(shù)各是什么2、土壤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