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希臘哲學的體會_第1頁
學習古希臘哲學的體會_第2頁
學習古希臘哲學的體會_第3頁
學習古希臘哲學的體會_第4頁
學習古希臘哲學的體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學習古希臘哲學的體會政務學院09思教朱娟蘭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對西方哲學并不怎么了解,幾節(jié)課聽下來仍然一頭霧水,不甚了解,隨著課程一步步的深入,漸漸地我對西方哲學有了興趣,也有了一些認識和體會。總的來說,西方哲學史分為: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基督教神學、近代哲學、現(xiàn)代哲學和后現(xiàn)代主義。下面我對古希臘哲學史及其代表人物談一下個人的體會。古希臘哲學是指公元前6~公元5世紀出現(xiàn)在希臘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別是小亞細亞西部、南部的哲學學說。又稱古希臘羅馬哲學,是西方哲學最初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階段。它在很多方面為現(xiàn)代科學與現(xiàn)代哲學鋪設了道路,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政治和歷史的原因,我國并沒有對古希臘哲學予以過多的關注,只是有限地翻譯出版了部分哲學家的論著。后來隨著階級斗爭的擴大化,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西方哲學的研究跌至了低谷。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文化領域的再次繁榮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正?;謴?,古希臘哲學家的重要論著被陸續(xù)翻譯出版,出現(xiàn)了譯著暢銷,論著猛增的局面。古希臘哲學又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希臘哲學(或稱“自然哲學”、“前蘇聯(lián)拉底學派”)包括伊奧尼阿學派、愛利亞學派、元素派、原子論四個學派。中期希臘哲學(也是希臘哲學的輝煌期)的三位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晚期希臘哲學的四個代表學派是伊壁鳩魯派、斯多亞派、懷疑派和新柏拉圖主義。蘇格拉底前的哲學家人數(shù)不少,其中許多人在哲學史上都非常有名,前蘇格拉底西方哲學可謂絢爛多彩、哲人輩出。這一時期是哲學的萌芽期,也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萌芽期,哲學家探究的主題大都是世界的起源(本原),運動、相對等問題在這個時期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

由于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萌芽期,人類單獨面對世界時充滿了困惑,許多呈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實景象是那么的神秘,特別是人對自身是如何的存在還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哲人從泰勒斯開始,不斷地尋求了解、認識這個世界和人本身。在缺乏現(xiàn)代工具和祖先成熟經(jīng)驗的前提下,泰勒斯等人只能從經(jīng)驗中的世界及其呈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本身開始,他們的最好方法就是觀察,通過觀察,哲學家們得出世界起源于水、火、氣、原子、土等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在今天看來,科學成分不多,但在當時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開始,是自然哲學(物理學)的開始。我覺得,看待這一時期的西方哲學,不能用科學、今天的眼光,而要返回到歷史中,返回到前輩哲人面對的處境和困惑中,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理解這些哲學上開拓者研究的意義。他們開創(chuàng)了一個西方認識論的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和中國認識問題的傳統(tǒng)不一樣,他們面對困惑和不解的世界時,采取了一種窮根究底的認識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哲人都在尋求最終認識世界,即得到智慧,按今天的說法,他們是不可能徹底弄清世界是什么,不可能得到最終的智慧,哲學家能做的就是熱愛智慧,追求智慧,以有涯的生命尋求無涯的知識。中國人在面對世界時,雖然孔子提出要格物,但格物不是教人了解、求索世界的本原,老子、莊子更主張面對神秘世界時要大智若愚,企圖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智慧,中國人的這種智慧可能更適合與處理人際關系、對待生命,更適合于慰籍面對神秘世界和死亡時心靈不安的人類。蘇格拉底是西方哲學史上起轉折作用的人物,他之前的哲學家大都在探討世界的本原而忽視人類世界的美德、正義等問題,蘇格拉底第一次把哲學家的關注重點從自然轉到了人類世界本身的問題。蘇格拉底的死亡震撼了柏拉圖,我相信也震撼了很多后來熱愛哲學、自由、民主的人。蘇格拉底是雅典的一只牛虻,他的存在讓雅典充滿活力,當雅典人殺死他后也預示了雅典日后的衰落。今天再讀蘇格拉底,發(fā)現(xiàn)他身上有一切哲學家的特點:思維活躍、愛把自己的思想講給人聽、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清高,他經(jīng)常到人多的地方大發(fā)議論,并總是把其他人說的啞口無言,讓別人感覺很沒面子,更嚴重的是,他到處找當時的名人、有智慧的人辯論,通過駁倒對方以證明別人的無知、是徒有虛名,并到處說其實自己無知,一個無知的人能把那么多名人、有智慧的人駁的啞口無言?這樣的人注定要遭人懷恨。我讀西方哲學史,并不喜歡蘇格拉底那種繞個大圈子證明自己觀點的敘述方式。當然,他也有很多很不錯的觀點。他長期靠教育為業(yè),其教學方式獨特,常常用啟發(fā)、辯論的方式來進行教育。蘇格拉底是柏拉圖哲學路線的創(chuàng)始者。蘇格拉底重視倫理學,是古希臘第一個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維去尋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強調(diào)道德是由理性指導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識”,認為善出于知,惡出于無知。在歐洲哲學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義的目的論,認為一切都是神所創(chuàng)造與安排的,體現(xiàn)了神的智慧與目的。提出了“自知自己無知”的命題,認為只有放棄對自然界的求索(因為那時神的領域),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才是聰明人。最有知識的是神,知識最終從神而來,真正的知是服從神。在邏輯學方面,亞里士多德認為蘇格拉底提出歸納論證,從具體實事中找出確定的論點,并注意一般定義的方法,對概念作出精確的說明。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認為是非有標準。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得意弟子,也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形成了哲學體系的哲學家。他還是西方客觀的創(chuàng)始人,其體系博大精深,對其教學思想影響尤甚。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xiàn)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恒不變,而人類所接觸到的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它由現(xiàn)象所組成,而每種現(xiàn)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xiàn)出暫時變動等特征。由此出發(fā),柏拉圖提出了一種和的,并將它作為其的哲學基礎柏拉圖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他的理念論,在深入了解哲學之前如果別人問起我哲學的時候,我就以桌子為例,說看到的不是桌子,而是顏色、形狀等,為什么不同的桌子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都叫桌子呢?柏拉圖的理念論影響我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我認為哲學家就是那樣把握世界的。但后來我對理念的認識逐漸深刻并認識到這種方式把握世界有很多缺點,比如,假如每一雙筷子都叫筷子是因為他們分享了筷子的理念,也就是說理念是可以分割的,而這些理念的不同部分為什么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理念呢?是不是因為他們分享了一個更普遍意義上的理念,這樣推下去將沒有答案。理念論還有很多缺點,看了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后更深化了對理念的了解。亞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人之一,是后世哲學家的楷模,我對亞里士多德了解的不多,只從哲學史選讀上看過一些思想片斷。上面說了,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體系批判給我印象深刻。柏拉圖認為,人眼見的世界都是洞穴中的陰影,真正的世界是人經(jīng)驗中把握不到的,只能通過理念來認識。但亞里士多德認為,理念世界是不存在的,只有人能感覺到的東西才是實在的,人只能從通過經(jīng)驗來認識世界。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創(chuàng)了西方哲學認識論中的兩個不同的傳統(tǒng),先驗論和經(jīng)驗論的對立一直是后世千年哲學斗爭的焦點。亞里士多德還認為哲學研究是為了求知不是為了實用,這句話非常深刻,但后世很多哲學家都忘記了這個教誨,總想把哲學改造成實用的科學,特別是在工具理性、科學主義盛行的情況下,牢記哲學的目的是求知不是實用的教誨能有效避免哲學研究誤入歧途。伊壁鳩魯是晚期古希臘哲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兩千年的時光,照亮今人的心靈,真是夠強大,夠深邃。伊壁鳩魯?shù)膶W說和及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強調(diào)遠離責任和社會活動。伊壁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鞓钒ㄈ怏w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伊壁鳩魯區(qū)分了積極的快樂和消極的快樂,并認為消極的快樂擁有優(yōu)先的地位,它是“一種厭足狀態(tài)中的麻醉般的狂喜”。同時,伊壁鳩魯強調(diào),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他還強調(diào),肉體的快樂大部分是強加于我們的,而精神的快樂則可以被我們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自我的欲望必須節(jié)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nèi)淌芡纯唷R帘邙F魯相信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但他并不認為原子的運動受各種自然法則的支配。伊壁鳩魯否定宗教,否認神是最高的法則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視必然原則。伊壁鳩魯也同意德謨克利特的有關“靈魂原子”的說法,認為人死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