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險基本原理_第1頁
人身保險基本原理_第2頁
人身保險基本原理_第3頁
人身保險基本原理_第4頁
人身保險基本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人身保險的基本原理1.2人的生命價值理論1.3人身保險的作用(自學)第1頁,共47頁。教學目的與要求了解人身保險的性質掌握人的生命價值理論概念掌握三種常見的保險金額計算方法;第2頁,共47頁。第一節(jié)人身保險的基本原理一、人身保險的性質1、分攤損失(1)從社會角度看(從經(jīng)濟的角度)對于由于未老身故(早死)和喪失工作能力造成不確定損失的資金積累,它是通過把許多個人的風險轉嫁給保險組織來實現(xiàn)的。(2)從個人角度來看(從法律的角度)

-----是合同。一方交付保險費,發(fā)生保險事故獲得約定金額。第3頁,共47頁。

為了消除投機因素和減少逐年分攤損失過程中出現(xiàn)劇烈波動現(xiàn)象,保險經(jīng)營必須應用大數(shù)法則。大數(shù)法則基本含義:集合到一組中風險性質類似(如死亡)的單位數(shù)目越多,在一定時期內將會發(fā)生損失相對數(shù)額的不確定性就越小。因此,保險公司能預先確定死亡保險金給付的大致金額。第4頁,共47頁。大數(shù)法則平均損失N=10N=100N=1000相同的平均損失不同的標準差N越大,標準差越小第5頁,共47頁。2、各類人身保險承保的損失原因的性質不同對于壽險,死亡風險,在某一年內是不確定的,但死亡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最終幾乎確定。對于健康險,并非每個被保險人都會發(fā)生,但風險雖時間而增加?;鸱e累采取均衡保費。均衡保費自然保費準備金(負債)第6頁,共47頁。二、提供人壽保險的方法(1)每年可更新的定期壽險方法(2)一次繳清保險費方法(3)均衡保險費方法第7頁,共47頁。(1)每年可更新的定期壽險方法又被稱為“自然保險費”方法。它只提供一年期的人壽保險;允許保險單所有人到期更新保險單,毋須提供可保性證據(jù)。給付死亡保險金=純保險費第8頁,共47頁。自然保險費第9頁,共47頁。給付金=純保險費根據(jù)1958年美國保險監(jiān)督官標準普通生命表,年齡30歲的男性死亡率是2.13‰,則10萬人死亡213人。假定有10萬個年齡30歲的男人每人投保保額1000美元,保險公司將向每個人收取2.13美元的純保險費,總計21.3萬美元(1000美元*

213)。第10頁,共47頁。自然保費的缺點1、麻煩。2、會導致保不起。3、會產(chǎn)生逆選擇(adwerseselection)。補充:指投保人所作的不利于保險人的選擇。

------選自保險行業(yè)標準《保險術語》第11頁,共47頁。每年可更新的定期壽險

保險人限制逆選擇方法對更新保險單的年齡加以限制一般在被保險人達到退休年齡后不準展期。如陽光人壽第一款一年期定期壽險,投保年齡18-65歲

(可續(xù)保至65歲)對更新保險單的次數(shù)加以限制如陽光人壽第一款一年期定期壽險,6年保證續(xù)保期間第12頁,共47頁。二、提供人壽保險的方法(2)一次繳清保險費方法是終身壽險;一次繳清保險費;大多數(shù)人不愿使用一次繳清。第13頁,共47頁。均衡保險費下

死亡保險金、風險凈額與準備金的關系

(壽險)風險凈額netamountatrisk:保險金額與準備金的差額。(保險合同的保險金額減去保單責任準備金的金額)死亡保險金第14頁,共47頁。二、提供人壽保險的方法

(3)均衡保險費方法第15頁,共47頁。第二節(jié)人的生命價值理論一、人的生命價值概念二、人的生命價值估計三、確定人壽保險金額的方法第16頁,共47頁。一、人的生命價值概念1924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保險學教授休伯納提出。他將人的生命價值定義為:“個人未來收入或個人服務價值扣除個人生活費用后剩余部分的資本化價值。

”第17頁,共47頁。二、人的生命價值的估計方法①確定該人離退休年齡的年數(shù);②估計某人工作預期壽命期間的年平均收入;③張某未來工作期間年凈收入(從年平均收入中扣除稅收、保險費和本人的生活費用,其余金額可供受撫養(yǎng)人使用);④使用一個合理的貼現(xiàn)率求家庭在上述時期內可供受撫養(yǎng)人使用的收入現(xiàn)值。第18頁,共47頁。生命價值估計舉例一假定一個25歲已婚的人有兩個子女,他的年收入是25000美元,在65歲時退休。為了簡便起見,假設他的年收入不變。再假設他的年收入中的15000美元可用來供養(yǎng)家庭的其他成員。若使用6%年貼現(xiàn)率,經(jīng)查復現(xiàn)值表得知,在40年期間每年支付1美元的現(xiàn)值是15.05美元。(P275)計算該人的生命價值。第19頁,共47頁。復現(xiàn)值表第20頁,共47頁。解:預期工作年限40年年凈收入中的15000美元1美元的現(xiàn)值:

1(1+6%)-1+1(1+6%)-2+……+1(1+6%)-40

=$15.05

該人的生命價值:年凈收入的現(xiàn)值=$15000×$15.05=$225750第21頁,共47頁。保險金額確定實例二

張某現(xiàn)年30歲,預計工作至60歲退休,當前年薪10萬,個人消費支出5萬元,預計未來工作期間年收入和個人支出均按每年5%遞增。假定年利率5%。計算張某在30歲時的生命價值。解:1.張某預期工作年限30年;

2.張某未來工作期間年收入分別為:

10(1+5%);10(1+5%)2

;10(1+5%)3……10(1+5%)30

3.年支出:5(1+5%);10(1+5%)2

;…10(1+5%)30

第22頁,共47頁。

4.張某未來工作期間年凈收入:

5(1+5%);5(1+5%)2

;5(1+5%)3…5(1+5%)305.未來年利率5%,張某預期年凈收入的現(xiàn)值:

5(1+5%)(1+5%)-1+5(1+5%)2(1+5%)-2+……+5(1+5%)30(1+5%)-30

=5×30=150(萬元)

保險金額:

150萬元。

如果張某死亡,家人可獲得150萬元保險金,把這筆錢存入銀行,每年支取5萬元,連續(xù)支取30年。

第23頁,共47頁。生命價值法的缺陷生命價值法忽視了社會保險等收入來源;將來收入變化是難以預計;生命價值法忽視了通貨膨脹因素。這些缺陷限制了生命價值法的實用價值。家庭收入來源多元化;(補充)其他成員收入、獎金、公住房積金;證券,房產(chǎn)出租,利息等。第24頁,共47頁。(2)收入置換法所需要的人壽保險金額是按家庭喪失的收入的一個百分率計算,并用年收入的倍數(shù)表示,它還考慮到社會保險和通貨膨脹因素。美國有些人壽保險公司根據(jù)這種方法編制了各種年齡和收入的人所需要的人壽保險金額。第25頁,共47頁。年齡(歲)最高保險金額(壽險+意外險)16-3014倍年收入31-3513倍年收入36-4012倍年收入41-4510倍年收入46-499倍年收入50-528倍年收入53-566倍年收入57-604倍年收入

資料來源:張洪濤、莊作謹《人身保險》美國壽險公司設計的保額與年齡、年收入的關系第26頁,共47頁。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設計的保額與年齡、年收入的關系

險種年齡壽險+重疾壽險+意外壽險+意外+重疾重疾+意外16~2515201526~4520251546~5015201351~5510151356~608101061~568資料來源:中國人壽業(yè)務手冊(2001版)第27頁,共47頁。(3)需要法需要法是根據(jù)假如被保險人死亡后家庭的各種需要來確定保險金額。家庭需要包括子女的生活費用和教育費用、償還債務、醫(yī)療費、喪葬費、相當3-6個月的收入的應急基金、稅金等。按照需要法確定的人壽保險金額一般是用來滿足家庭最迫切的需要。第28頁,共47頁。確定保險金額的基礎各種財產(chǎn)可以根據(jù)其重置成本、折舊或市場價格來衡量其價值,以此作為確定財產(chǎn)保險金額的基礎。人壽保險的保險金額一般應根據(jù)實際需要和投保人繳付保險費的能力來確定。例如,確定養(yǎng)老年金保險的保險金額要預計退休后的生活費用和其他收入來源。第29頁,共47頁。儲蓄性保險人身保險不僅能提供經(jīng)濟保障,而且大多數(shù)人身保險還兼有儲蓄性質。由于被保險人死亡必然會發(fā)生,死亡保險金給付具有必然性,只是遲早而已,所以純保險費中的大部分是用來提存準備金,它是保險人的負債。如同儲蓄存款一樣,這種準備金可以用于投資,取得利息收入。正因為大多數(shù)人身保險包含儲蓄性質,保險單所有人享有財產(chǎn)保險所沒有的儲蓄權利,諸如保單質押貸款、退保、選擇保險金給付方式等權利。第30頁,共47頁。儲蓄性年齡(歲)自然保費(元)均衡保費(元)352.4416.29403.43455.19508.085512.626019.757048.33資料來源:魏華林等著﹒保險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31頁,共47頁。不存在超額投保、重復保險和代位求償權問題由于人身保險的可保利益無法用貨幣估量,所以,人身保險不存在超額投保和重復保險問題。保險公司允許被保險人投保幾種人身保險或取得幾份保險單,但保險公司也可以根據(jù)被保險人的需要和收入水平加以控制,使總計的保險金額不高得過份。第32頁,共47頁。代位求償權問題同樣代位求償權原則也不適用于人身保險。如果被保險人傷亡是由于第三者造成的,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既能從保險公司取得保險金,又能向肇事方提出損害賠償要求,保險公司不能行使代位求償權。例如,某人購飛機票時投保了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后因飛機失事而死亡,其受益人除了從保險方取得保險金外,航空承運人還會按規(guī)定對該名旅客死亡支付損害賠償金。第33頁,共47頁。第三節(jié)人身保險的作用一、對個人和家庭的作用二、對企業(yè)的作用三、對社會的作用

第34頁,共47頁。如果父母買了足夠的壽險湖南一農(nóng)村家庭,父母先后去世,留下4個女孩和1個最小的男孩,姐姐們陸續(xù)結婚或出外打工,小男孩由奶奶撫養(yǎng)。隨著奶奶年齡增大,也無力撫養(yǎng)小男孩,不得不將他送人。如果他們的爸爸、媽媽買了足夠的人壽保險,結果又會怎樣?第35頁,共47頁。如果爸爸買了足夠的保險?。。?007年6月23日,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因心臟病去世,留下兩個未成年的女兒。生前花700萬(從銀行貸款500萬),買的別墅,約定還款期限10年。兩個女兒是房子遺產(chǎn)繼承人,但需要還清欠銀行70余萬元貸款,另外房子一個月僅物管費就要1萬。由于侯耀文生前沒有買人身保險,由于女兒沒有能力支付這筆費用,只能退房出售還款。第36頁,共47頁。如果丈夫買了足夠的保險?。?!著名演員傅彪,2004年9月3日接受肝移植手術的,2005年6月第二次肝移植手術。2005年8月30日,肝癌病世,享年41歲。兩次肝移植手術共花近百萬元。加上尚未付完的房貸100多萬,保險賠付了大概100萬元,還剩下了80多萬元的債務,還有尚未成人的兒子、尚未養(yǎng)老送終的父母。第37頁,共47頁。保險金應還債嗎?楊某向其朋友張某借款7萬元做生意,借款期限為3年。其后不久,楊某向某人壽保險公司投保人身保險,并指定其子(時年5歲)為受益人。2006年4月楊某暴病身亡,楊某的妻子張某作為其子的法定代理人領取了保險金10萬多元。消息傳出后,張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以楊某之子所得的10萬多元保險金償還其債務。

問:保險金償用還債嗎?第38頁,共47頁。法院認為楊某投保時已經(jīng)明確指定其子為受益人,因此這筆保險理賠金不是楊某的遺產(chǎn),而屬于楊某之子個人所有。根據(jù)我國《繼承法》規(guī)定:“繼承人清償債務以他所繼承的遺產(chǎn)的實際價值為限。”據(jù)此,駁回了張某以保險金償還其債務的訴請。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繼承遺產(chǎn)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chǎn)實際價值的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p>

第39頁,共47頁。稅收減免臺灣巨富王永慶死后留有約1111億元臺幣遺產(chǎn),臺灣規(guī)定遺產(chǎn)最高繳50%的現(xiàn)金遺產(chǎn)稅。

如果是一份保額為1111億元臺幣的終身壽險,臺灣規(guī)定對保險金不征稅。我國《所得稅法》規(guī)定,保險金可以免繳所得稅。美國目前遺產(chǎn)稅豁免額為150萬元,最高稅率是48%。第40頁,共47頁。因為愛因為愛,自己所以買了保險,因為愛,家人所以買了更多的保險。當自己和親人都不用時,您正幫助著更多的人。

第41頁,共47頁。一、對個人和家庭作用提供經(jīng)濟保障,消除憂慮鼓勵儲蓄稅收優(yōu)惠抵押貸款免除被保險人的債權人索債第42頁,共47頁。二、對企業(yè)的作用增加職工福利,減少人才流失補償企業(yè)因重要員工死亡或傷殘所遭受的損失保持合伙企業(yè)繼續(xù)經(jīng)營第43頁,共47頁。重要雇員保險重要雇員:是企業(yè)經(jīng)營成功的關鍵人。重要雇員保險:補償企業(yè)因主管人員和處在重要崗位上的其他雇員死亡或喪失工作能力所遭受損失的保險保險金額:可根據(jù)他們的死亡或喪失工作能力可能給企業(yè)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確定。保險費:由企業(yè)繳付,企業(yè)作為受益人。保險期間:大多數(shù)使用分期繳付保險費的長期壽險,如果這種需要是暫時的,可以使用定期壽險。第44頁,共47頁。三、對社會的作用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必要補充。穩(wěn)定社會秩序;增加就業(yè)機會;積聚成巨額準備金,促進金融市場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