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煉制基礎知識介紹_第1頁
石油煉制基礎知識介紹_第2頁
石油煉制基礎知識介紹_第3頁
石油煉制基礎知識介紹_第4頁
石油煉制基礎知識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煉油工業(yè)簡介石油煉制基礎知識第1頁,共57頁。元素組成(質量分數(shù)):碳:83.0~87.0%氫:11.0~14.0%硫:0.05~8.0%氧:0.05~2.0%氮:0.05~2.0%其他:trace煉油工業(yè)的主要原料--原油化學組成石油是十分復雜的烴類及非烴類化合物的混合物,組成石油的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從十幾到幾千。因此,石油一般不能直接作為產品使用,必須經過各種加工過程,煉制成多種在質量上符合使用要求的石油產品。石油主要由烴類組成,烴類包括:烷烴、環(huán)烷烴、芳香烴和分子中兼有這三類烴結構的混合烴組成非碳氫元素含量雖少,但以碳氫化合物的衍生物形式存在比例較大,對油品性質和加工過程影響也很大微量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ppm和ppb級)對加工過程所用催化劑影響很大

Tips第2頁,共57頁。各種食用、藥用、化妝品用、包裝用的石蠟和微晶蠟等高爐焦、石墨電極等公路、機場、碼頭等路面工程,以及建筑和水利工程等燃料氣體燃料液化氣餾分燃料:汽油、煤油、柴油殘渣燃料瀝青各種牌號的內燃機油、機械油…潤滑脂變壓器油、電纜油、液壓油、橡膠油等…潤滑劑及有關產品石油蠟石油焦溶劑和化工原料溶劑乙烯原料芳烴原料煉油工業(yè)的主要產品石油產品種類繁多,市場上各種牌號的石油產品達1000種以上。GB498-87根據(jù)石油產品的主要特征,將石油產品分為燃料、溶劑和化工原料、潤滑劑及有關產品、蠟、瀝青以及焦等六大類。第3頁,共57頁。從原油到產品—生產運營T.R.R.

銷售油庫煉油廠運輸費加工費加工環(huán)節(jié)銷售環(huán)節(jié)出廠價與批發(fā)價批發(fā)價與零售價成品成品加工原油火車汽車運輸船舶運輸管道運輸加油站600元/噸300-400元/噸130-200元/噸400元/噸200元/噸0-200元/噸消費區(qū)原油加工過程示意圖中國石化第4頁,共57頁。原油和主要產品介紹第5頁,共57頁。1.特性因數(shù)分類法特性因數(shù)K為>12.1石蠟基原油特性因數(shù)K為11.5~12.1中間基原油特性因數(shù)K為10.5~11.5環(huán)烷基原油原油分類

K=第一關鍵餾分:常壓蒸餾250~275℃的餾分;第二關鍵餾分:殘油在40mmHg下減壓蒸餾,切取275~300℃餾分(常壓下395~425℃)2.關鍵餾分特性分類法關鍵餾分石蠟基中間基環(huán)烷基第一關鍵餾分d<0.8210,比重指數(shù)>40(K>11.9)d=0.8210~0.8562,比重指數(shù)=33~40(K=11.5~11.9)d>0.8562,比重指數(shù)<33(K<11.5)第二關鍵餾分d<0.8723,比重指數(shù)>30(K>12.2)d=0.8723~0.9305,比重指數(shù)=20~30(K=11.5~12.2)d>0.9305,比重指數(shù)<20(K<11.5)特性因數(shù)分類法的缺陷不能分別表明原油低沸點餾分和高沸點餾分中烴類的分布規(guī)律;由于原油組成復雜,粘度測定不夠準確,求定的特性因數(shù)K不能完全符合原油的實際情況。第6頁,共57頁。Tips3.商品分類法按密度分類:輕質、中質、重質、特稠(超稠)按硫含量分類:低硫、含硫、高硫原油類型API20℃密度輕質原油>39<0.830中質原油39~250.830~0.904重質原油25~150.904~0.966特稠原油<15>0.966原油類型硫含量(m%)低硫原油<0.5含硫原油0.5~2.0高硫原油>2.0原油分類第7頁,共57頁。原油評價目的原油評價分類原油評價就是通過各種實驗、分析,取得對原油性質的全面認識,原油評價是制定原油加工方案的依據(jù)。一般性質分析;常規(guī)評價;綜合評價。原油評價內容分析之前先測定含水量、含鹽量和機械雜質若原油含水量大于0.5%應先脫水一般性質分析密度、運動粘度、凝點、含蠟量、族組成、酸值、殘?zhí)?、元素分析(CHNS)、金屬分析等常規(guī)評價包括原油一般性質測定和實沸點蒸餾數(shù)據(jù)及窄餾分性質綜合評價包括原油一般性質測定、實沸點蒸餾數(shù)據(jù)及窄餾分性質和直餾產品的產率和性質根據(jù)需要,可增加某些餾分的化學組成、二次加工性能等專項評價原油評價第8頁,共57頁。石油產品分類石油產品總分類序號GB

498-87ISO

8681標準類別各類別含義ClassDesignation1F燃料FFuels2S溶劑和化工原料SSolventsandrawmaterialsforthechemicalindustry3L潤滑劑及有關產品LLubricants,industrialoilandrelatedproducts4W蠟WWaxes5B瀝青BBitumen6C焦CCokes石油產品標準石油產品質量標準的制定是綜合考慮產品的使用要求、所加工原油的特點、加工技術水平及經濟效益等因素,經一定的標準化程序完成的。是具有法規(guī)性的統(tǒng)一指標。我國目前執(zhí)行的有強制性國家標準(GB)、推薦性國家標準(GB/T)、國家軍用標準(GJB)、軍隊油料標準(YLB)、石油和石油化工行業(yè)標準(SH)、地方標準(DB)和企業(yè)標準(QB)等數(shù)種。第9頁,共57頁。主要產品介紹—燃料石油燃料的分組組別燃料類型各類別含義G氣體燃料主要由甲烷或乙烷,或他們混合組成L液化氣主要由C3、C4的烷烴、烯烴混和組成,并經加壓液化D餾分燃料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以及含少量蒸餾殘油的重質餾分油(鍋爐燃料)R殘渣燃料主要由蒸餾殘油組成餾分燃料的分類和使用范圍類別種類名稱使用范圍汽油機燃料航空燃料航空汽油活塞式航空發(fā)動機、快速艦艇發(fā)動機汽車燃料車用汽油汽油機汽車、摩托車、艦艇汽油發(fā)動機柴油機燃料高速輕柴油各種柴油機汽車及牽引機、坦克柴油發(fā)動機、拖拉機、內燃機車和艦艇柴油發(fā)動機軍用柴油中速重柴油中速柴油機大功率低速船用燃料大功率低速柴油機噴氣發(fā)動機燃料噴氣燃料煤油型、寬餾分型、高閃點型、大密度型渦輪噴氣發(fā)動機、渦輪風扇發(fā)動機、渦輪軸發(fā)動機、渦輪螺旋槳發(fā)動機、槳扇發(fā)動機鍋爐燃料鍋爐燃料艦用燃料油艦船鍋爐第10頁,共57頁。汽油機燃料—汽油1、汽油牌號航空汽油:按辛烷值/品度分為100/130、95/130、75車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RON)分為90、93、972、主要性能要求抗爆性:辛烷值蒸發(fā)性:餾程、飽和蒸汽壓安定性:控制二烯烴、雜原子化合物含量有害物質含量控制:主要控制S含量含氧化合物:限制醇類用量腐蝕性低溫性第11頁,共57頁。汽油機壓縮比vs汽油牌號汽油機的壓縮比越大,汽油更容易自燃,但是爆震傾向更強。所以,對于壓縮比越大的汽油機應選用抗爆性越好(即辛烷值較高)的汽油,才不致產生爆震。提高汽油機壓縮比可提高氣缸內可燃氣爆發(fā)壓力,從而可提高汽油機熱效率,從而降低油耗。因此,汽油機總是朝著提高壓縮比的方向發(fā)展的。本世紀20年代,汽車剛出現(xiàn)時,其壓縮比只有4~5,而現(xiàn)在已達到8~10,相應所需汽油的RON也從低于80提高至90,甚至97下表為幾種國產汽車的壓縮比,所需辛烷值及油耗.車型壓縮比所需辛烷值(RON)油耗,L/100km標志50489011北京BJ2138.29011桑塔納8.5939奧迪10010978.7Tips汽油機燃料—汽油第12頁,共57頁。3、汽油標準演變國家或地區(qū)中國時間

1993年2000年

2003年

2005年

2010年2011年

汽車排放標準

ⅡⅢⅣ硫含量,μg/g1500

100080050015050

苯含量,v%

2.52.52.52.511

芳烴含量,v%

404040404040

烯烴含量,v%

353535353025

氧含量,m%

2.72.72.72.72.72.7

汽油機燃料—汽油從2012年5月31日零時起,實施《車用汽油》(DB11/238-2012)和《車用柴油》(DB11/239-2012)兩項地方標準,車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為89號、92號、95號三個牌號。將原來第四階段車用汽油中的研究法辛烷值90號、93號、97號調整為89號、92號、95號。第13頁,共57頁。目前各國執(zhí)行標準:中國≈歐III美國歐Ⅳ、歐V之間歐洲歐Ⅴ日本歐Ⅴ韓國歐Ⅴ歐Ⅳ歐Ⅴ歐Ⅱ歐Ⅰ歐Ⅲ國Ⅲ國Ⅱ日本美國中國歐洲韓國4、我國汽油質量升級概況汽油機燃料—汽油第14頁,共57頁。降烯烴降硫含量提高辛烷值其他技術清潔汽油生產技術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技術低壓組合床重整技術(LPCBR)和催化劑高空速重整原料預加氫技術和催化劑開發(fā)新型半再生重整催化劑(PRT)系列開發(fā)新一代低積炭連續(xù)重整催化劑PS-VI5、汽油生產技術(國內)汽油機燃料—汽油第15頁,共57頁。其他技術固體酸烷基化、輕汽油醚化和C5、C6異構化技術開發(fā)符合中國國情的清潔汽油配方技術開發(fā)用于燃燒室清凈的清凈劑汽油抗磨劑等添加劑技術降低汽油硫含量的技術催化汽油降低硫含量催化劑和助劑催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RSDS)FCC汽油異構加氫脫硫降烯烴技術(RIDOS)催化汽油吸附脫硫技術/溶劑抽提脫硫技術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烴的技術降低FCC汽油烯烴催化劑GOR及工藝一代二代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烴的助劑LGOA(工業(yè)試驗),GORA最大量生產氣體和柴油工藝(MGD)最大量生產異構烷烴的FCC新工藝MIP技術第16頁,共57頁。柴油機燃料—柴油1、柴油牌號輕柴油:按凝點分為10號、0號、-10號、-20號、-35號和-50號重柴油:按50℃運動粘度分為10號、20號、30號2、主要性能要求蒸發(fā)性能:餾程、閃點;抗爆性能:十六烷值流動性能:粘度、凝點和冷濾點安定性:控制二烯烴、多環(huán)芳烴、雜原子化合物含量時間1994年2000年2003年2010年制訂中汽車排放標準ⅡⅢ(Ⅳ)十六烷值45(40)45(40)45-4945-49十六烷指數(shù)43-4643-46硫含量,μg/g20002000500350(50)密度,kg/m3實測實測800-860800-860多環(huán)芳烴,w%11第17頁,共57頁。組分區(qū)別:車用汽油組分通常從C5到C10;柴油組分通常從C14到C20餾程區(qū)別:車用汽油餾程通常從50℃到205℃;柴油餾程通常從180℃到365℃

使用區(qū)別:車用汽油適用于作點燃式內燃機的燃料;柴油適用于汽車、拖拉機、內燃機車、工程機械、船舶和發(fā)電機組等壓燃式發(fā)動機的燃料關鍵指標區(qū)別:車用汽油影響使用的關鍵指標是辛烷值;柴油影響使用的關鍵指標是十六烷值生產工藝區(qū)別:車用汽油通常是由催化汽油、重整汽油、烷基化油以及高辛烷值組分調合而成,汽油基本上需要調合;柴油通常是由直餾柴油、催化焦化加氫柴油、加氫裂化柴油等組成,可以調合也可不調合,尤其是一些低凝柴油,都是餾程切割或加氫降凝生產出來的。環(huán)保標準的日益嚴格促進了生產工藝的不斷創(chuàng)新。汽油

vs柴油Tips柴油機燃料—柴油第18頁,共57頁。脫氮脫硫提高十六烷值脫芳清潔柴油生產技術技術概況(加氫)直餾柴油:HDS,HDA催化柴油:HDS,HDN,HDA,加氫改質焦化柴油:HDS,HDN,HDAVGO:加氫裂化生產優(yōu)質柴油3、柴油生產技術HDS:加氫脫硫;HDN:加氫脫氮;HAD:加氫脫芳柴油機燃料—柴油第19頁,共57頁。噴氣發(fā)動機燃料—航空煤油1、性能要求

噴氣發(fā)動機的能量轉化過程是在高空飛行條件下,對燃料(航煤)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良好的燃燒性能適當?shù)恼舭l(fā)性較高的熱值和密度良好的安定性良好的低溫性能無腐蝕性良好的潔凈性較小的起電性適當?shù)臐櫥缘?0頁,共57頁。噴氣發(fā)動機燃料—航空煤油2、分類按生產方法:直餾噴氣燃料、二次加工噴氣燃料按餾分寬窄:寬餾分型:60~280℃(亞音速)煤油型:140~280℃(超音速)重煤油型:密度>0.83g/cm3(超音速)3、牌號RP-1:煤油型,150~250℃,結晶點不高于-60℃;RP-2:煤油型,150~250℃,結晶點不高于-50℃;RP-3:較重煤油型,180~280℃,結晶點不高于-47℃;RP-4:寬餾分型,60~280℃,結晶點不高于-40℃。第21頁,共57頁。鍋爐燃料—燃料油1、燃料油是家用和工業(yè)燃燒器所用的液體燃料。燃料油應具有良好的霧化性能和低腐蝕性,含膠質和瀝青質較少,能充分燃燒并較少結焦。2、分類、牌號按SH

0356-1996質量標準,燃料油分為1號、2號、4號輕、4號重、5號輕、5號重、6號、7號共八個牌號1號、2號是餾分燃料油,適用于家用和工業(yè)小型燃燒器4號輕、4號重是重質餾分燃料油,或是由餾分燃料油與殘渣燃料油調合而成5號輕、5號重、6號、7號是殘渣燃料油第22頁,共57頁。3、主要性能要求①粘度粘度是燃料油的主要指標,直接影響燃料的霧化和燃燒完全程度使用粘度較大的燃料油要經過預熱②低溫性能一般用傾點來表示。燃料油的傾點與含蠟量有關,含蠟多則傾點較高。③硫含量硫含量一般不大于0.5%④安定性高粘度燃料油一般由減粘渣油調合而來,要求具有較好的熱儲存安定性鍋爐燃料—燃料油第23頁,共57頁。1、石油焦為黑色或暗灰色的固體,帶有金屬光澤、呈多孔性的無定形碳素材料,一般是減壓渣油經延遲焦化制得。石油焦組成中含碳90~97%,氫1.5~8%,其余為少量的硫、氧、氮和金屬,H/C比在0.8以下2、主要質量指標揮發(fā)分硫含量(石油焦最關鍵的質量指標)灰分主要產品介紹—石油焦第24頁,共57頁。3、石油焦的分類按加工深度分類生焦熟焦按硫含量高低分類高硫焦(硫含量>4%)中硫焦(硫含量2~4%)低硫焦(硫含量<2%)4、石油焦的品種延遲石油焦(1、2、3號)針狀焦特種石油焦針狀焦:具有明顯的針狀結構和纖維紋理,主要用作煉鋼中的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由于針狀焦在硫含量、灰分、揮發(fā)分和真密度等方面有嚴格質量指標要求,所以對針狀焦的生產工藝和原料都有特殊的要求。海綿焦:化學反應性高,雜質含量低,主要用于煉鋁工業(yè)及炭素行業(yè)。彈丸焦或球狀焦:形狀呈圓球形,直徑0.6-30mm,一般是由高硫、高瀝青質渣油生產,只能用作發(fā)電、水泥等工業(yè)燃料。粉焦:經流態(tài)化焦化工藝生產,其顆粒細(直徑0.1-0.4mm),揮發(fā)分高,熱脹系數(shù)高,不能直接用于電極制備和炭素行業(yè)。按結構和外觀分類主要產品介紹—石油焦第25頁,共57頁。瀝青道路瀝青建筑瀝青專用瀝青普通/重交瀝青改性瀝青乳化瀝青道面、橋面、灌縫、冷補料…透層、粘層、封層、高鐵…防腐瀝青電纜瀝青防水瀝青……30#/50#/70#/90#…1、瀝青分類(按用途)主要產品介紹—瀝青第26頁,共57頁。1、瀝青分類(按來源)瀝青石油瀝青(美語:asphalt,英語:bitumen)天然瀝青(naturalbitumen):湖瀝青、巖瀝青…焦油瀝青(tar):煤焦特立尼達湖瀝青湖瀝青巖瀝青主要產品介紹—瀝青第27頁,共57頁。1、瀝青分類(按生產方法)直餾瀝青:常減壓深拔(環(huán)烷基>中間基>石蠟基)氧化瀝青:氧氣+瀝青調和瀝青:摻加其他瀝青或石油組分改性瀝青:聚合物+改性劑+瀝青乳化瀝青:水+乳化劑+瀝青液體瀝青:摻加煤油、汽油、柴油瀝青主要產品介紹—瀝青第28頁,共57頁。瀝青質膠質飽和分/芳香分瀝青的組成與結構膠體結構:溶膠型、凝膠型、溶凝膠型元素組成:C、H、O、S、N→C/H化學組分:飽和分、芳香分、膠質、瀝青質2、瀝青的組成與結構1)溶膠型結構瀝青質溶解代表:直餾瀝青、液體瀝青特點:高溫粘度較低,粘性2)凝膠型結構瀝青質抱團代表:氧化瀝青、老化瀝青特點:變形能力差,脆性主要產品介紹—瀝青第29頁,共57頁。⑴

按照針入度指標進行瀝青分級——7個標號

3、瀝青標準:交通部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分級16013011090705030針入度范圍140~200120~140100~12080~10060~8040~6020~40⑵按照技術性能進行瀝青分類:A、B、C瀝青等級適用范圍蠟含量A級各個等級的公路,適用于任何場合和層次。2.2%B級①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下面層及以下的層次,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的各個層次;②用作改性瀝青、乳化瀝青、改性乳化瀝青、稀釋瀝青的基質瀝青。3.0%C級三級及三級以下公路的各個層次。4.5%主要產品介紹—瀝青第30頁,共57頁。如:P25,100,5=60表示:試驗溫度25℃

荷載質量100g

歷時5s

貫入瀝青深度6mmTips針入度:在規(guī)定溫度條件下,以規(guī)定質量的標準針經過規(guī)定時間貫入瀝青試樣的深度,以0.1mm為單位主要產品介紹—瀝青第31頁,共57頁。主要產品介紹—瀝青4、瀝青生產技術1、蒸餾法:原油經過常減壓蒸餾,高沸點組分被濃縮,得到重交瀝青產品。是道路瀝青生產中加工最簡便、生產成本最低的方法。采用蒸餾法生產優(yōu)質瀝青的關鍵是原油的選擇,具體的生產工藝對最終的產品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2、溶劑法:利用非極性的低分子烷烴對渣油中各組分溶解度的差異,可從渣油中分離出對瀝青性質不利的組分,得到含膠質和瀝青質的脫油瀝青。此工藝稱為溶劑脫瀝青工藝。3、氧化法: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通入空氣,使減壓渣油在高溫和空氣的作用下產生汽化蒸發(fā),同時發(fā)生脫氫、氧化、聚合縮合等一列反應,使其組成發(fā)生變化,軟化點升高,針入度及敏感度降低。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氧化溫度、風量和時間。氧化法主要是用來調節(jié)瀝青的針入度和軟化點,對蠟含量幾乎沒有影響。淺度氧化可生產道路瀝青,深度氧化可生產建筑瀝青。4、調和法:按瀝青質量或膠體結構的要求調整構成瀝青組分之間的比例,得到滿足使用要求的產品。可以采用調配生產瀝青的原料,也可以在瀝青的半成品之間調和。方法有罐式調和和在線調和兩種。道路瀝青改性瀝青第32頁,共57頁。主要產品介紹—瀝青4、瀝青生產技術道路瀝青瀝青改性技術的特點是通過向基質瀝青中摻加各種改性劑,來提高瀝青高溫粘性、低溫抗裂性、抗碾壓性及路面基層穩(wěn)固結合性等方面的性能。目前國內改性瀝青生產技術分為工廠改性和現(xiàn)場改性兩大類。從目前改性瀝青生產的發(fā)展來看,工廠改性是改性瀝青行業(yè)的主流生產技術。該生產方式對改性瀝青的抗離析性能及高溫貯存穩(wěn)定性能提出較高的要求,產品的輻射范圍可以達到800公里左右。工廠改性瀝青的生產工藝流程總的來說分為溶漲-剪切-發(fā)育三個大的階段:在儲罐中將基質瀝青升溫至170℃左右,按預先設定的量將升溫后的瀝青抽到改性瀝青設備的攪拌罐中;通過改性劑添加系統(tǒng)將一定量的改性劑加入到攪拌罐,進行溶漲。啟動膠體磨,將攪拌罐中的改性瀝青瀝青通過膠體磨反復研磨,一般4遍后即可將改性劑磨到一定細度,并均勻分散到瀝青中,達到需要的性能指標。在磨最后一遍時加入穩(wěn)定劑,通過高速攪拌器充分拌勻并被膠體磨研磨一次,打入改性瀝青發(fā)育罐中;含有穩(wěn)定劑的改性瀝青在發(fā)育罐中發(fā)育10-20個小時后其性能達到最佳并相對穩(wěn)定,成為合格的改性瀝青。改性瀝青第33頁,共57頁。主要產品介紹—潤滑油潤滑劑和有關產品包括潤滑油和潤滑脂,主要用于降低機件之間的摩擦和防止磨損,以減少能耗和延長機械壽命。其產量不多,僅占石油產品總量的2%左右,但品種達數(shù)百種之多。我國潤滑油2010消費結構由于品種多、生產批量小、質量要求嚴格、產品質量升級換代快,因此先進的工藝技術對優(yōu)質潤滑油的開發(fā)和生產至關重要。現(xiàn)代典型的潤滑油生產模式:在煉油廠集中生產優(yōu)質基礎油,在添加劑廠生產優(yōu)質添加劑,在調合廠以優(yōu)質的基礎油和添加劑相配伍,生產商品潤滑油。每開發(fā)一個新品種或新牌號,都必須通過模擬仿真化的測試評定程序,進行質量認證。總之,現(xiàn)代潤滑油生產必須具備基礎油、添加劑和測試評定手段三個基本要素。第34頁,共57頁。主要產品介紹—潤滑油基礎油組分與理化性能的關系項目正構烷烴異構烷烴環(huán)烷烴芳烴極性物黏度指數(shù)很高高中低低氧化安定性好好一般一般/差S=抗氧劑N、O=促氧劑添加劑感受性好好好比較差差傾點高較低低比較差差揮發(fā)性低低較低很高--苯胺點高高低很低--閃點高高較低低--溶解能力對燃燒殘留物/氧化產物沒有/較差較差較強--與橡膠相容性不能真正溶解稍差很好--第35頁,共57頁。車用潤滑油是潤滑油中最重要的一類,占潤滑油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是潤滑油中升級換代最快的品種。從全球市場來看,車用潤滑油中高、中、低檔產品的比例大致為15%~20%:50%:30%~35%,但整個行業(yè)的利潤集中在高檔產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車用潤滑油連年高速增長。據(jù)統(tǒng)計,到2010年,消費量已經超過400萬噸。黏度:用來表示流體流動時分子間摩擦阻力的大小。黏度指數(shù):表征油品黏溫特性好壞的指標。是與標準油比較得出的相對值。車用潤滑油主要產品介紹—潤滑油工業(yè)潤滑油工業(yè)潤滑油包括液壓油、工業(yè)齒輪油、油膜軸承油、橡膠填充油、變壓器油、金屬加工液、冷凍機油等。環(huán)烷基油主要用于橡膠填充油、變壓器油等。到2010年,我國環(huán)烷基油的總生產能力達到110萬噸/年,產量約87萬噸。主要集中在中石油,占全國總生產能力的80%以上。第36頁,共57頁。主要產品介紹—潤滑油潤滑油基礎油生產技術4.各線餾分油加氫脫酸→中壓加氫處理→蒸餾→基礎油5.各線餾分油、輕脫瀝青油→高壓加氫處理→汽提→高壓臨氫降凝-加氫精制→常減壓蒸餾→基礎油6.各線餾分油、輕脫瀝青油→高壓加氫處理→汽提→高壓異構脫蠟-加氫精制→常減壓蒸餾→基礎油1.各線餾分油→糠醛精制→白土精制→基礎油克拉瑪依、遼河等煉廠早年都曾采用這一流程,目前只有中國海油中瀝公司采用.這一流程投資、操作費用較低,可生產變壓器油料、冷凍機油料、芳香型橡膠填充油、潤滑脂基礎油等產品。主要缺點一是精制深度不夠,二是對凝點偏高、酸值偏高的原料很難加工,三是加工芳烴含量較高的原料收率偏低。2.各線餾分油→加氫脫酸→糠醛精制→白土精制→基礎油3.各線餾分油→加氫脫酸→糠醛精制→臨氫降凝-加氫精制→基礎油……第37頁,共57頁。煉油工程和主要工藝技術簡介第38頁,共57頁。1、原油加工方案的確定與分類:所謂煉油就是油品輕質化的過程.石油產品中石腦油、汽油、煤油、柴油等所占比例較大,為了得到這些產品,需要將減壓餾分油和渣油進行深度加工?;緝热菔侨绾胃咝?、合理地把原油加工成各種石油產品確定方案考慮:市場需要、經濟效益、投資力度和原油特性等原油的綜合評價結果是選擇加工方案的基本依據(jù)。(1)按照目的產品的不同而劃分的原油加工方案燃料型;燃料-潤滑油型;燃料-化工型;燃料-潤滑油-化工型原油加工方案第39頁,共57頁。燃料型煉廠:以汽油、噴氣燃料、柴油、燃料油等石油燃料為主要產品,還可生產燃料氣、芳烴和石油焦等燃料-潤滑油型煉廠(中海瀝青-濱州):產品除燃料油品外,還生產各種潤滑油及石蠟、瀝青等。燃料-化工型煉廠(惠煉):主要為石油化工裝置提供原料,同時生產汽油、柴油、燃料油等燃料-潤滑油-化工型煉廠:既生產燃料、潤滑油等石油產品,也生產石油化工原料或產品(2)原油加工方案各類型的特點:原油加工方案第40頁,共57頁。原油加工方案2、石油煉制的主要過程煉油生產裝置:原油分離裝置;重質油輕質化裝置;油品改質及精制裝置;油品調和裝置;氣體加工裝置;化工產品生產裝置等。輔助設施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供水系統(tǒng);供水蒸汽系統(tǒng);原油和產品儲運系統(tǒng);三廢處理系統(tǒng)等。燃料生產裝置裝置加氫裂化裝置催化裂化裝置延遲焦化裝置渣油加氫處理裝置汽柴油加氫精制裝置航煤加氫精制裝置S-Zorb汽油脫硫裝置氫氟酸烷基化裝置MTBE裝置化工原料生產裝置連續(xù)重整裝置芳烴抽提裝置氣體分餾裝置干氣提濃乙烯裝置潤滑油生產裝置糠醛精制裝置酮苯脫蠟裝置白土精制裝置丙烷脫瀝青裝置石蠟加氫裝置石蠟成型裝置潤滑油加氫裝置環(huán)保裝置氣體脫硫裝置酸性水汽提裝置硫磺回收裝置煙氣脫硫裝置第41頁,共57頁。世界煉油技術發(fā)展歷程1823年俄國建成世界第一套釜式蒸餾裝置催化加工全面發(fā)展熱加工轉向催化加工123465789美國建成世界最早原油分餾裝置從世界范圍來看,煉油工業(yè)規(guī)模和基本技術構成相對比較穩(wěn)定,但是具體各項技術,如工藝設備、催化劑、系統(tǒng)優(yōu)化、過程模擬和先進控制、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都有重要進步和發(fā)展起步階段穩(wěn)定階段1860年1913年潤滑油生產技術快速發(fā)展1930年熱裂解工藝實現(xiàn)工業(yè)化1936年,固定床催化裂化工藝的工業(yè)化是煉油工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一項重大突破1950年FCC催化重整1960年1970年1980年中東石油危機促進了節(jié)能技術和重質油輕質化技術的發(fā)展。在此期間,計算機技術、過程系統(tǒng)優(yōu)化技術等在煉油工業(y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發(fā)展階段加氫技術迅速發(fā)展分子篩工藝技術簡介

第42頁,共57頁。常減壓裝置是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兩個裝置的總稱,因為兩個裝置通常在一起,故稱為常減壓裝置。主要包括三個工序:原油的脫鹽、脫水;常壓蒸餾;減壓蒸餾。工藝技術簡介-常減壓

常減壓蒸餾裝置簡介第43頁,共57頁。

(1)原油的脫鹽、脫水從油田送往煉油廠的原油往往含少量金屬鹽類、微量重金屬、固體雜質及一定量的水(溶于油或呈乳化狀態(tài))。一般規(guī)定原油開采出來后,需要在油田就地進行脫鹽脫水,達到含鹽量≤50mg/L、含水≤0.5%后輸送到煉油廠。原油含鹽、含水對運輸和下游加工帶來的危害增加原油儲存和運輸負荷影響原油蒸餾的平穩(wěn)操作增加蒸餾過程中的能量消耗:含水量增加1%相當于加熱爐負荷增加5%造成設備和管道的結構或堵塞造成設備和管道的腐蝕造成后續(xù)加工過程催化劑中毒影響產品質量:石油焦灰粉增加、瀝青的延度降低一般要求脫后含鹽量≤3mg/L、含水≤0.2%,脫鹽排水含油量≤200mg/L,常壓塔頂冷凝水中氯離子含量小于20mg/L。工藝技術簡介-常減壓第44頁,共57頁。

電脫鹽單元典型流程圖工藝技術簡介-常減壓第45頁,共57頁。

(2)常壓蒸餾a.加熱爐原油中的重組分在高溫時易發(fā)生熱裂化,產生的焦炭易于堵塞設備,引起生產事故。為了減少重質油在塔底的停留時間,原油蒸餾不采用再沸器而采用加熱爐一次氣化工藝。一般常壓爐的最高爐出口溫度在360-370℃之間。工藝技術簡介-常減壓b.常壓塔常壓塔是常壓蒸餾的主要設備。原油通過常壓蒸餾要切割成汽油、煤油、輕柴油、重柴油和重油等四五種以上的產品。常壓塔一般設3-5個側線,主要根據(jù)產品種類的多少來確定。為了優(yōu)化取熱、均衡常壓塔的氣液負荷及塔徑,根據(jù)產品數(shù)量的不同常壓塔一般還要設置2-4個中端回流。第46頁,共57頁。

(3)減壓蒸餾a.原理:根據(jù)餾分的沸點隨壓力而變化的特點,通過降低蒸餾過程的操作壓力,使原油中常壓下不能汽化的組分(主要是蠟油組分)得以分離。b.構成:減壓蒸餾系統(tǒng)通常由減壓加熱爐、減壓塔及相應的進料、產品抽出、回流系統(tǒng)、減壓塔頂抽真空系統(tǒng)組成。

c.產品:其產品多為柴油餾分、輕蠟油餾分、重蠟油餾分和減壓渣油,也有生產潤滑油餾分和瀝青的。當生產潤滑油餾分時,餾分間的分離精度要求較為嚴格,再保證餾分寬度的同時,還要降低餾分的殘?zhí)己皖伾?。工藝技術簡介-常減壓第47頁,共57頁。1、簡介催化裂化是石油煉制過程之一,是在熱和催化劑的作用下使重質油發(fā)生輕質化的過程。以減壓蠟油或減壓渣油為原料,主要產品:干氣、液化氣、汽油、柴油、油漿。催化裂化是我國生產汽油的主要工藝。反應機理:與按自由基反應機理進行的熱裂化不同,催化裂化是按碳正離子機理進行的,催化劑促進了裂化、異構化和芳構化反應,裂化產物比熱裂化具有更高的經濟價值,氣體中C3和C4較多,異構物多;汽油中異構烴多,二烯烴極少,芳烴較多。裝置主要構成:反應再生系統(tǒng)、分餾系統(tǒng)、吸收穩(wěn)定系統(tǒng)、脫硫系統(tǒng)、熱工系統(tǒng)、機組、煙機發(fā)電系統(tǒng)。

石油的催化裂化過程工藝技術簡介-催化裂化第48頁,共57頁。

催化裂化裝置典型流程圖原料噴入提升管反應器下部,在此處與高溫催化劑混合、氣化并發(fā)生反應。反應溫度480~530℃,壓力0.14MPa(表壓)。反應油氣與催化劑在沉降器和旋風分離器(簡稱旋分器),分離后,進入分餾塔分出汽油、柴油和重質回煉油。裂化氣經壓縮后去氣體分離系統(tǒng)。結焦的催化劑在再生器用空氣燒去焦炭后循環(huán)使用,再生溫度為600~730℃。工藝技術簡介-催化裂化第49頁,共57頁。與催化裂化不同的是在進行催化裂化反應時,同時伴隨有烴類加氫反應。加氫裂化實質上是加氫和催化裂化過程的有機結合,能夠使重質油品通過催化裂化反應生成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輕質油品,又可以防止生成大量的焦炭,還可以將原料中的硫、氮、氧等雜質脫除,并使烯烴飽和。

加氫裂化(一段)裝置典型流程圖工藝技術簡介-加氫裂化1、簡介加氫裂化是在高溫、高氫壓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使重質油發(fā)生裂化反應,轉化為氣體、汽油、噴氣燃料、柴油等的過程。第50頁,共57頁。2、加氫裂化類型加氫裂化按操作壓力可分為:高壓加氫裂化和中壓加氫裂化。前者操作壓力一般為16MPa左右,后者操作壓力一般為9MPa左右。加氫裂化按工藝流程可分為:一段加氫裂化流程、二段加氫裂化流程、串聯(lián)加氫裂化流程。一段加氫裂化流程是指只有一個加氫反應器,原料的加氫精制和加氫裂化在一個反應器內進行。該流程的特點是:工藝流程簡單,但對原料的適應性及產品的分布有一定限制。二段加氫裂化流程是指有兩個加氫反應器,第一個加氫反應器裝加氫精制催化劑,第二個加氫反應器裝加氫裂化催化劑,兩段加氫形成兩個獨立的加氫體系,該流程的特點是:對原料的適應性強,操作靈活性較大,產品分布可調節(jié)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