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_第1頁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_第2頁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_第3頁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_第4頁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8《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對策》結題報告清新縣三坑鎮(zhèn)楓坑小學課題組2010年4月我校的縣級課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從2006年10月開始實施研究到現(xiàn)在有3多年時間了,在上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刻苦鉆研以及全校教師的積極配合、支持幫助下,課題的實踐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強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素質教育,同時參與研究的教師的業(yè)務水平、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為我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現(xiàn)將本課題的研究情況匯報如下。一、課題研究的背景隨著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大批農民工入城務工,造成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也不斷增多。我校有學生300多人,其中留守兒童有60多人,占全校學生的16.7%。這些兒童由祖輩或親友監(jiān)護,父母對子女的行為品德、學業(yè)成績、心理

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無力管教。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和自信,進取性、自覺性不夠強,生活習慣不良,不講衛(wèi)生、不勤換衣服等。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這一系列問題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壓力,也給老師帶來了新的課題研究。對此,我校結合實際,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成立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題。二、課題研究的內容1、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的個性心理品質、基本狀況和存在的問題。2、監(jiān)管人的現(xiàn)狀與留守兒童個性品質形成的關系。3、探索留守兒童教育新模式、新方法。4、建立符合留守兒童身心特點的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成功經(jīng)驗及理論。5、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勇于發(fā)表自己觀點的勇氣。6、通過活動體會父母的艱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從而增強家庭責任感到增強社會責任感,激發(fā)學習自覺性。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1、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著眼于留守學生的教育發(fā)展,反思學校教育工作,探究改進教育工作的途徑與方法。

2、改進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與需求研究,從而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讓教育工作服務于社會。

3、尋求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證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與留守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4、以留守兒童特定群體為單位,組織實驗研究,通過對比尋求有效教育途徑。四、課題研究目標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尋求有效的對策,改變留守兒童的狀態(tài)。2、開發(fā)留守兒童的情商,激勵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社會,孝敬父母,提升親情。3、通過補償親情活動,使留守兒童缺失的親情得以回歸。4、通過研究解決如何使留守兒童健康地成長。使留守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在愛的藍天下快樂地學習成長。5、提高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及能力。6、增強社會、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合力。五、課題研究的原則1、全體和個別相結合的原則:一切輔導活動的計劃、實施、組織都要顧及全體留守兒童,協(xié)助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同時承認并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在具體方法上對學生實行個別對待,針對學生身心特點,因勢利導,揚長避短,采用靈活的輔導策略。2、活動體驗性原則:心理輔導是一種情緒調節(jié)、情感體驗,是心靈溝通、理念的認同,決不是干巴巴的說教所能奏效的。必須創(chuàng)設適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活動、游戲,通過活動、游戲使學生獲得理念的感悟、情緒上的宣泄和技能上的掌握。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展示其精神生活的豐富性、智慧和體驗的深度、想象和意志的力量、能力和性格的特征;他們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著自己的心理品質,使得自己的心里水平不斷得到提高。3、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輔導活動主體的作用。教師要鼓勵學生唱“主角”,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活動,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接受訓練和啟示。4、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尊重學生首先做到無條件地接納學生,同時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尊嚴,尊重學生的不同于別人的獨立的觀點和獨特的個性。理解,則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了解學生,真正于學生取得心靈上的溝通。5、發(fā)展前瞻性原則:從人本主義出發(f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看到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看到學生無限發(fā)展的潛力方面,看到學生自助互助的潛力,充分挖掘學生個體自身和學生集體中的教育資源,同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需要。但是也不能忽視矯治性和預防性工作。6、保密性原則:對于學生不愿意公開或公開后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容,如心理測驗、師生個別談心的內容都應該保密。六、研究的方法1、行動研究法。通過分析研究,制定具體計劃開展實踐研究,力促留守學生獲最佳發(fā)展。2、調查法。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把握留守學生的現(xiàn)狀與需求,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3、觀察、關注法。通過觀察、了解留守兒童在學校內的生活及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問題。4、經(jīng)驗總結法。組織并鼓勵教師不斷發(fā)掘,及時提煉研究中的成功經(jīng)驗。5、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資料,參考或應用相關成果,進行綜合分析,以求實踐創(chuàng)新。6、案例研究法。將研究對象的成長經(jīng)歷,研究者的教育故事及時作提煉驗證并反思。7、談心法。通過與留守兒童耐心的談心,進行思想交流,以達到心靈溝通的效果。七、課題研究的步驟第一階段:收集準備階段(2006.10-2007.3)這一階段也是課題的準備階段,我們主要進行了,選題論證,制定方案,申報立項,開題論證,調查現(xiàn)狀,分析成因,設計研究重點及措施。第二階段:實踐探討階段(2007.4-2008.4)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運行操作,修訂計劃,收集積累資料。進行個案分析,制定階段計劃,操作方法驗證。第三階段:總結交流階段(2008.5-2009.7)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反思,總結中期成果。結合實際,查驗效果,通過不斷實踐摸索,形成并掌握處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并進行成果匯報展。第四階段:結題推廣階段(2009.9-2010.8)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鞏固課題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廣,加大覆蓋面。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匯總各種研究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匯編成果專輯,撰寫結題報告,召開結題自查會,申請課題驗收。八、課題研究的主要經(jīng)驗和成果(一)深入地了解了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1、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只有兄弟姐妹留守家中,無人看管,放任自流。2、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孩子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甚至把孩子寄養(yǎng)在親戚家,臨時監(jiān)護人管教不嚴,甚至無力管教。3、父母離異或因意外讓孩子成為單親或孤兒,給孩子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4、父母的教育意識、教育觀念不強,對孩子的教育不重視,甚至產生“讀書無用論”。(二)探索出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地基本對策1、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開學初,我們利用多數(shù)家長都在的機會,記錄好他們的家庭背景,向家長了解“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學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父母姓名、外出務工地址、聯(lián)系電話;臨時監(jiān)護人姓名、與兒童關系、住址聯(lián)系電話等。同時認真填寫《“留守兒童”情況登記表》,做到心中有數(shù)。2、成立“一幫一”和“手牽手”活動小組。對班上的“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老師,由任課老師具體分析學生基本情況,制訂學習幫助計劃,明確幫助時間、內容、階段性效果。除此之外,還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不同形式的“手牽手”活動。各班要求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共同進步,一起成長。讓那些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留守兒童”真誠的幫助,無論從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讓他們體會到不是兄妹勝似兄妹的同學情。3、樹立典型榜樣強化正面教育。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學生自覺性強,自立能力突出,在道德品質和學業(yè)上出類拔萃。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些苗子后,就及時樹為標兵,讓留守學生學習身邊的榜樣。大力宣傳優(yōu)秀留守學生榜樣,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鼓勵更多的留守學生向他們學習。4、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學校充分利用班會及課時間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得到及時矯正。同時要求各班充分利用好每周星期一下午第五節(jié)的班會課,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的洗禮和靈魂的凈化。把各種不良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真正做到“早預防早治療”,防患于未然。開設“悄悄話信箱”建起“心靈驛站”,幫助解開心靈的“疙瘩”。5、讓老師充當“留守兒童”的“臨時家長”。雖然“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他們的身邊,對他們進行言傳身教,但是,作為人師的應該像他們的父母一樣用愛心關懷“留守兒童”,讓他們感受這不是父愛和母愛卻勝似父愛和母愛的師愛,并在師愛的陽光中健康成長,快樂生活。讓老師把好每個“留守兒童”的脈,從學習、生活、和心理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比如我校的一些老師給生病的同學買藥吃,并親自送到家中交給父母或“臨時監(jiān)護人”;把在教育臺上看到的《心理訪談》知識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把在網(wǎng)上查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應用于“問題學生”身上等等。得到了學生的尊敬,家長的感激和社會的好評。6、與家長或“臨時監(jiān)護人”互動。我校教師借助家訪和家長會的機會,指導“臨時監(jiān)護人”的科學教育方法,推廣那些富有經(jīng)驗而又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讓他們當好孩子的引路人,對“留守兒童”及其家長和整個社會負責。7、建立留守兒童自主管理模式。通過開展活動,引導留守兒童逐步形成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習慣。(三)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初見成效1、增強了留守兒童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勇于發(fā)表自己觀點的勇氣,學生的分析與表達能力得到鍛煉。他們也更加理解父母的艱辛,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對自己的巨大付出,并且學會關心身邊的人,與人和睦相處,從而增強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學習的自覺性也提高了。2、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有清醒的認識,能夠自我約束,合理安排時間,以達到較高的學習效果。例如:朱君怡同學剛轉學到我校時成績處于班上中下層,經(jīng)過老師和同學一年多的教育和幫助,進步很大,現(xiàn)在成績名列前茅。3、孩子的思想認識不斷提高,正在努力轉變自己。如:甘得友同學原是連州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現(xiàn)寄居姑姑家,姑姑管教不嚴,造成孩子學習成績差,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最后甚至發(fā)展到逃課去上網(wǎng)打游戲、偷東西等,經(jīng)過班主任和課題組成員的悉心教育,耐心交談讓他明白到父母外出打工的用心良苦,以及老師對他的關心和愛護,現(xiàn)轉變了,不再逃課,不再偷東西。學習成績雖然進步不大,但是思想進步了。4、孩子的性格開朗了,能主動和老師、同學討論學習、談心。例如:郭海霞同學,因父親病逝,母親改嫁,變得十分內向,把心事都藏在心底,通過一年的相處,一起參與活動,一起學習,她變了,變得開朗了,能和同學聊天,能和老師說說心里話。(四)教師的科研能力大幅提高,撰寫的論文多篇獲獎。其中徐蔭勛主任的論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淺析》、沈鳳喜老師地論文《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分別獲2008年年會論文評選二等獎和三等獎,沈鳳喜老師的論文《淺析“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劉國升老師的論文《談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潘金英老師的論文《了解是橋梁,關愛是鑰匙——如何教育好留守兒童》分別獲清新縣2009年教育教學論文評選三等獎。潘金英老師的《傾注愛的甘露——案例分析》和沈鳳喜老師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與反思》分別獲2009年中小學教學反思、設計、案例分析類論文評選二等獎和三等獎。九、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后的努力方向1、家長的教育觀念滯后,由于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學習介入很少,尤其是祖輩作為一個特殊的監(jiān)護群體,這些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盲比例高,加之他們還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而且由于年齡一般相差較大,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極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2、教師的工作繁重,傾注的精力有限,這些都影響了教育的實效性。3、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處于真空狀態(tài)。由于留守兒童的家長都在外,而祖輩隔代撫養(yǎng)大多偏于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也承擔不了對孩子的品德培養(yǎng)、學習輔導的任務,所以造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脫節(jié)。4、由于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有些調皮的兒童抓住這個空擋,在校欺騙老師,在家又蒙騙父母委托的監(jiān)護人,這樣使學校對留守兒童的管理陷入尷尬境地。總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既是當今社會一個熱門的永恒話題,又是一個普遍的社會難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更是一個棘手的難題。解決好這一棘手難題,是擺在社會、學校面前的一項十分急迫的任務,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以上是我們對于課題研究的總結,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這也正是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重點提高和改進的地方。我們相信在多方領導的支持幫助下,在本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迎來更為美好的明天。執(zhí)筆:沈鳳喜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結題報告

新邵縣龍溪鋪鎮(zhèn)中心小學課題研究組

【課題簡介】在市場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那些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和智慧獲取家庭收入,但是他們的子女卻留在了農村家里而無法親自照顧,這樣的兒童中的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就是農村留守兒童。我校582名學生中,留守兒童有272人,約占學生總數(shù)的46.7%。農村留守兒童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如何?我們又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研究勢在必行。2007年3月學校成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課題組,提出立項申請,本年教育局批準申請立項,學校課題組制定實施方案和研究目標。9月開展留守兒童調查問卷,收集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分析,選擇方法與對策。經(jīng)過兩年多的研究,我們實現(xiàn)了預定目標,真實、全面地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學習、生活狀態(tài),為學校和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資料和學術支持,學校留守兒童家長學校被推薦為新邵縣示范家長學校,課題組相關科研論文多人次在國家、省、市、縣級獲獎,學校形成人人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益。

一、課題的現(xiàn)實背景及意義:

近幾年來,隨著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城市,造成農村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而龍溪鋪鎮(zhèn)地處邊遠山區(qū),這種現(xiàn)象更嚴重。這些兒童由祖輩或親友監(jiān)護,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費回家,對子女的行為品德、學業(yè)成績、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無力管教。留守兒童與一般兒童相比,他們與父母長期分離,缺乏親情關愛,由于家庭監(jiān)護力度不夠,這必然給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許多問題。這些孩子人格發(fā)展不健全,主要表現(xiàn)在:1、性格上自卑封閉、自暴自棄、缺乏自信,上進心不強,不愿意與人交流、性格內向,不開朗,容易掉眼淚。自尊心過強、內心較敏感,對老師親友等的管教和批評容易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偢杏X有人在欺負他,斤斤計較,不合群。對父母產生怨恨情緒認為父母為了賺錢而拋棄了自己,對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憎恨他們;2、學習上往往變得消沉,課堂聽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時由于缺少家庭對他們學習的監(jiān)督,留守兒童的學習往往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應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做不交作業(yè),導致成績直線下滑。據(jù)調查,留守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都較差,倒數(shù)幾名的大部分也是留守學生。更令人擔憂的是學習無用論在他們心里滋長,他們認為以后不管學歷如何都是出去打工的,那現(xiàn)在學習好壞就無關緊要了。3、行為上存有偏差:一是學校的要求他們很難認真做到,比如,按時上課,按時完成作業(yè)等等。二是在學校里受不得一點委屈。特別是在班上和同學發(fā)生沖突時,往往喜歡去占上風,要是沒有占到上風的話,就會想方設法去報復。三是語言不文明,行為粗野,基本的日常文明禮貌規(guī)范都不遵守。有部分留守學生,由于家庭教育是一片空白,長輩們只管吃的飽,穿的暖,其他的一切都希望學校來管。不管孩子在家里多么不守規(guī)矩,多么橫行霸道,他們都能忍讓和遷就。這部分學生在學校違反學校紀律,不服管教,總是大事不犯,小事不斷,罵人,打架甚至是斗毆。

這一特殊群體的成長環(huán)境和發(fā)展困境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成了一個非?,F(xiàn)實的并且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這不僅關系著億萬家庭的幸福和快樂,而且關系著社會的長久發(fā)展,更對學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zhàn)。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著眼于留守學生的教育發(fā)展,反思學校教育工作,探究改進教育工作的途徑與方法。

2、改進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學生的現(xiàn)狀與需求研究,從而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讓教育工作服務于社會。

3、尋求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證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與留守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4、以留守學生特定群體為單位,組織實驗研究,通過對比尋求有效教育途徑。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課題研究、實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將留守兒童的這一特殊群體的問題與社會轉型期少年兒童發(fā)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區(qū)別開來,真實、全面地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學習、生活狀態(tài),了解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分析留守兒童長遠發(fā)展趨勢,探索有效推進留守兒童教育、發(fā)展的方法和手段,為學校和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資料和學術支持。

課題研究具體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尋求有效的對策,改變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態(tài)。

2、開發(fā)留守兒童的情商,激勵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社會,孝敬父母,提升親情。

3、通過補償親情活動,使留守兒童缺失的親情得以回歸。

4、構建對留守兒童親情補償教育的模式。

5、通過研究解決如何使留守兒童健康地成長。使留守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在愛的藍天下快樂地學習成長,同時進一步豐富三位一體教育理論的內涵。

研究的具體內容:

1、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現(xiàn)狀的調查。

2、影響學生各種現(xiàn)狀形成的原因分析與思考。

3、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研究。

研究重點:

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研究,核心是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尋求一套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在學校形成人人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及對象

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和個別訪談的方法進行,由課題組自編調查問卷,從以下方面了解和把握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

1、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現(xiàn)狀的調查。

2、影響學生各種現(xiàn)狀形成的原因分析與思考。①、主觀因素的分析(學生自身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因素)②、客觀因素的分析(家庭教育親情缺失、教師關愛、學生之間的影響、社會等因素)

3、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研究:①、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③、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習慣。

研究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研究,核心是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尋求一套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從以上三種情況的分析,初步探索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途徑和操作性強的方法、策略。

2、研究對象

此次調查研究,確定了我校272名留守兒童為調查研究對象,他們分布在全校六個年級的11個班級當中。

五、研究過程:

(一)、前期準備:

1、準備階段(2007.3—2007.7)

學習有關理論資料,收集、調查有關留守學生的各種正面、負面的報道,結合本校實際制定研究方案。

2、調查統(tǒng)計階段(2007.8—2007.12)

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統(tǒng)計我校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品德各方面的行為習慣,進行分析,形成共識,找出規(guī)律。

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類型分析

表1:留守兒童的家庭類型情況班級兒童總數(shù)與母親在一起所占比率與父親在一起所占比率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所占比率與叔叔伯伯在一起所占比率與其他親戚在一起所占比率一1班18316.67001583.330000一2班21838.129.521152.380000二1班281035.71517.861035.71310.7100二2班120000121000000三1班371232.43410.811027.03821.6238.11三2班29517.24310.341655.17310.3426.9四1班331339.3913.031854.5513.0300四2班18738.89211.11738.8915.5615.56五1班27725.93001866.6727.4100五2班26830.7713.851765.380000六1班23521.7428.71565.2214.3500合計2727828.68207.3714954.78196.9962.21據(jù)調查,我校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大致有這樣幾種結構類型:

1、單親教育型。

父母雙方缺一的家庭我們稱之為單親教育型,這樣的孩子,我們稱為半留守兒童。從表1可以看到,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留下來與兒童一起生活的占36.05%,而且父親外出的比例大大高于母親外出的比例,留守兒童能夠與父親一起生活的比例只占7.37%,如此大面積地缺失嚴父的角色,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2、隔代教育型。

父母雙方都外出、兒童不能與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的,只能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我們稱之為隔代教育型,這樣的孩子,我們稱之為全留守兒童。通過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經(jīng)商,孩子與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占兒童總數(shù)的54.78%,

3、寄養(yǎng)教育型。

父母雙方都外出,把孩子寄養(yǎng)在親戚或朋友家的,稱之為寄養(yǎng)教育型。調查訪談中我們了解到,父母離開時將孩子托付親戚照管的約占9.2%,有的親戚一家人甚至還要照管好幾家的孩子。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其影響情況分析

1、父母親長年在外,親情關懷缺失。

表2:留守兒童親情缺失情況班級留守兒童總數(shù)與父母半年見面一次所占比例%與父母一年見面一次所占比例%沒去過父母工作地的所占比例%與父母電話聯(lián)系較少的所占比例%非常想念父母的所占比例%一1班180018100158395018100一2班210021100157152421100二1班28103651831110361450二2班1221710831210065012100三1班376161027123238616三2班2911381862144819662793四1班33515257622670000四2班18844137218100105618100五1班27830197000207427100五2班26135013501246103826100六1班23114812521043135723100合計272742716460133491053919271留守兒童正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在生理上與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許多的煩惱和問題需要有傾訴的渠道和正確的引導。但由于父母在外,長期不在身邊,不能滿足孩子情感交流的需要,即使父母一方在家,也因為忙于家務和其他勞動,無暇顧及他們情緒情感的變化,使得留守兒童缺少了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機會,影響他們心理上的健康成長。對于成長中的留守兒童來說,父母的關愛是極其重要的。在對留守兒童的調查中,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與父母缺乏溝通,有的甚至很少見面。其中與父母半年一次見面的為27%,一年一次見面的為60%。在與留守兒童的座談中,除個別孩子不想或偶爾想父母外,他們大都表示經(jīng)常想念在外的父母,有的甚至一提起父母就淚眼汪汪。

由于割舍不了親情和血緣關系,大多數(shù)孩子思念父母,他們希望經(jīng)常與父母見面或與其呆在一起,可實際上無法做到,有的只能通過電話等方式與父母偶爾聯(lián)系。與父母打電話,父母主要是問學習和平安情況,最多叮囑幾句就完了,其實孩子更渴望與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不少孩子覺得電話遠遠不能滿足自己和父母的溝通。據(jù)代養(yǎng)人反映,當父母回來探望時,孩子變得聽話、活潑、興奮,當要離別時,他們難過或大哭,不愿分開,孩子面臨著劇烈的情感沖突,難過的情緒有時要持續(xù)好幾天。

表3:父母外出對留守孩子的影響(%)外出必要性所占比例對父母外出希望所占比例和父母溝通情況所占比例心理委屈傾訴所占比例煩惱來源所占比例沒必要30.5希望18.4正常48.9父母43.4家庭47.4必須33.5不希望77.6很少47.4老師20.2同學13.2無所謂36無所謂4無法溝通3.7同學15.8老師7無處4.8學習32.72、監(jiān)護人素質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影響人一生的至關重要的教育。兒童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良好的親子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我們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在三種新型家庭中,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殘缺不全的。

(1)監(jiān)管人監(jiān)管不力

①單親教育精力不到位。留在家里的母親或父親既當?shù)之攱?,上有老,下有小,里外家事一大堆,常常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很難再有時間和精力顧及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

②祖輩監(jiān)管力不從心。祖父輩老人,文化低,根本無法負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與教育方法也有局限性,缺少教育孫輩的能力,并且與孩子存在較大的代溝,難于溝通與交流。對孩子,他們往往只能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淺層關懷上,而沒有心理方面、學習方面、品德方面深層次的關心與教育。而且隔代教育存在著許多弊端,溺愛、過度照顧、過度擔心,這無疑會對孩子的心理和品德發(fā)展起到不利的作用。比如老人對孫輩養(yǎng)之過嬌,愛之過度,他們對孩子生活上本來能自理的事和力所能及的勞動也愿意包辦,代背書包、幫著洗臉、晚上陪睡等等,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依賴性和懶惰性,結果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意志薄弱,怕困難。

③親戚監(jiān)管責任不到位。作為親戚,往往對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也不敢或是不愿多作批評:父母不在,萬一批評后,出了事情責任誰來承擔?也有的認為反正不是自己親生孩子,管嚴了孩子會記恨的。所以通常只能解決他們的起居和溫飽問題,不能嚴格管教及促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作為留守兒童,在情感上總感到與親戚隔著一層膜,有寄人籬下的壓抑感,內心感到拘束和不自在。

(2)父母思想認識有偏差。

我們在電話訪談中了解到,大部分家長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掙更多的錢,為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長提供堅實的經(jīng)濟和物質保障。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關注和考慮得較少,往往停留在學習有沒有進步、考試有沒有考及格等淺層問題,沒有全方位地、深層次地思考家庭教育和品行發(fā)展問題。有的家長則認為自己沒有什么文化照樣能掙錢,大學生照樣打工,孩子讀書讀好讀壞無所謂。他們給予孩子的往往都是物質的東西,缺少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關懷,沒有從孩子長遠發(fā)展的角度去教育孩子。這種在思想認識上的偏差,很容易導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子女的情感的饑餓,嚴重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的學習、心理、品行情況分析。

由于親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品行、心理和安全方面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不僅是學習上的差生,而且往往是心理和行為上的問題學生。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外出打工,家庭沒有稱職的監(jiān)護人,有些孩子因此變得任性、自私或性格孤僻。由于親情的缺失,無助感,被遺棄感,失落感的逐漸產生,對留守兒童的性格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學校和監(jiān)管人普遍認為,他們大都存在相對孤僻、內向、脆弱、自卑、不合群的問題,同時因為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他們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為不懂得關心人。消極情緒一直困擾著孩子,使他們變得自卑、沉默、悲觀、孤僻,或表現(xiàn)為任性、暴躁、極端的性格。調查表明,有55.5%的留守兒童表現(xiàn)為任性、野蠻、冷漠、內向。他們在校表現(xiàn)為不遵守紀律,說謊,小偷小摸,打架,欺負同學,缺乏禮貌待人常識。

(二)教育研究階段:(2008.1—2009.12)

針對調查情況,對學生的表現(xiàn)、活動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培養(yǎng),嘗試有效教育方式,形成經(jīng)驗總結。

1、精心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

造成留守兒童的原因,錯綜復雜:有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的,有父母離異或父母一方(或雙方)去世后跟白發(fā)蒼蒼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更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有的桀驁不馴,有的知書達理;有的寡言少語,有的性情奔放;有的家有萬貫,有的一貧如洗……諸如此類,數(shù)不勝數(shù)。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我們根據(jù)我校要求,進行深入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詳細登記,然后分門別類,建立個人檔案,不時翻閱,做到了若指掌。為與留守兒童進行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對癥下藥,進行心靈的溝通。部分留守兒童,身上往往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關鍵之處在于因人而宜,找準切入點,對癥下藥,進行心靈的溝通,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優(yōu)化組合,相互促進共成長。不同的留守兒童,性格特點迥異,各有其優(yōu)缺點。俗話說得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比绾巫屵@些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的孩子相互取長補短呢?我們的做法是:根據(jù)地理地域,將這些不同特點的孩子進行優(yōu)化組合,每逢節(jié)假日,讓他們輪流做東,集中在一起,做作業(yè),閱讀課外書,完成手抄報,做游戲,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這樣,既避免了部分留守兒童因家長不在家,無人督促而不做作業(yè)甚至惹事生非,又培養(yǎng)了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4、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我校德育教育基地有龍溪鋪監(jiān)獄、太名山庵堂、留步司烈士墓、清源井。龍溪鋪監(jiān)獄地處麻沖村,占地千多畝,曾經(jīng)在這里關押幾千犯人。監(jiān)獄雖撤,監(jiān)房猶在;警察已走,警魂猶存。在這里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意義非常重大。太名山庵堂地處塘邊村,在海拔900多米的太名山上,庵堂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新邵縣十大名勝古跡之一,與賽雙清、白云巖齊名。這里風景秀麗,視野開闊,是旅游參觀、避暑休閑的好處所。留步司烈士墓地處留步司村。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日趨失敗,如喪家之犬,在全國各地到處流竄,流竄到龍溪鋪的日本鬼子無惡不做。留步司村群眾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與日本鬼子展開搏斗。在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了兩位群眾。為了緬懷這兩位勇敢的村民,在這里建碑紀念。清源井地處龍溪鋪河畔,在龍溪鋪村與楠木村的交界處,清源井的井水清涼爽口,含礦物質豐富。是遠近聞名的好井水。1927年大革命時期,“回鄉(xiāng)團”返回在井邊謀殺兩位農會主席。為紀念英雄的歷史,在井邊立碑永存。在井邊對學生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意義深遠。

研究采取的主要對策

對策之一:架設心橋,加強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也無法取代父母之愛。我們的家長恰恰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往往千里迢迢給孩子寄來錢或許多價值昂貴的物品,卻長年沒給孩子一個電話、一封信,造成孩子情感饑餓。我校通過牽線搭橋,動員家長多關注孩子的情感問題,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并為親子溝通提供條件,讓鴻雁傳情。學校通過組織學生與遠方的家長說說心里話和提倡寫思念日記等活動,讓他們把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發(fā)泄出去。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又解決了他們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所有這些方式,加強了親子間的溝通,解決了家庭教育和孩子們感情的饑餓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對策之二:舉辦留守兒童家長學校,提高監(jiān)護人的家庭教育素質。

1、舉辦家長學校。

祖輩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主力軍,可他們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卻難以適應現(xiàn)代孩子的教育。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學校每期舉辦了家長學校,對他們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引導家長們逐步接受新的觀念和方法,能夠了解和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教育,從而更好地履行監(jiān)護人的責任。

2、建立家校聯(lián)系卡,進一步加強了家校聯(lián)系

學校的教育必須和家庭教育聯(lián)系起來,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們采用家校聯(lián)系卡,在使用家校聯(lián)系卡的時候,我們時刻遵循著如下的原則:(1)、針對問題,注重及時性——有事就聯(lián)系,沒事就休息。(2)、指導為主,注重可操作性——不是說教,更不是告狀。(3)、及時反饋,注重連續(xù)性——緊抓不放、常抓不懈。這一種形式得到了家長的歡迎和支持,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使班主任及其任課教師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使學校的工作更加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4)、嚴格家訪制。學校規(guī)定新接班的班主任要在一學年內每生家訪不少于一次,連任班主任一學年家訪人數(shù)不少于全班的1/2,并對每次家訪作以詳細記錄,期末學校審核各班的家訪表,作為考核班主任的依據(jù),與績效工資掛鉤。

對策之三: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首先,構建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機制,學校成立了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課題研究組,針對我校留守兒童思想、人格、行為和學習等方面情況進行具體研究。每學期課題組成員就個案研究情況進行交流研討。其次,建立學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兒童的機制:一是摸準信息,建立臺帳,做到清楚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清楚留守兒童病史狀況,清楚留守兒童父母的務工地點和聯(lián)系方式;二是實行三個優(yōu)先,即:學習上輔導優(yōu)先。學校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科任教師,并根據(jù)學生的學業(yè)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定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生活上照顧優(yōu)先,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顒由习才艃?yōu)先。三是多渠道溝通。即:開展談心活動和家訪工作,班主任、任課教師建立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制度,進行家訪,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和監(jiān)護人進行培訓,提高教育孩子水平。四是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

(三)、總結階段:(2010.1—2010.12)分類整理資料,完成研究報告。

五、研究成果:

通過近年的研究實踐,探索了較為可行的一系列教育措施和針對性較強對策,在一定層面初步解決了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同時促進了學校教育功能結構的變化,推動學校管理服務功能的變革,使留守兒童教育初步形成制度化,推進我校農村教育的和諧發(fā)展。

1、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狀況大大改善。一是入學率和鞏固率達100%。二是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持續(xù)好轉。三是心理素質明顯增強。四是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五是學校教學質量穩(wěn)步上升。近兩年統(tǒng)計的留守學生學期綜合成績呈上升趨勢。

2、學校獲得了發(fā)展的生機。幾年來,學校通過研究與實踐,對留守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教育、管理服務,增強了服務意識,在校內樹立了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學風、校風進一步好轉。學校用實際行動落實了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讓學生成才的辦學理念,給外出務工的家長解除了后顧之憂,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好評。

4、教師教書育人、服務社會的意識增強。本研究的開展,促使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學生觀的改變,既重教書,更重育人的意識顯著增強。參研教師通過參加培訓,提高了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增強了教育科研的能力。

5、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專業(yè)論文,包括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等三個方面的關于學生教育的相關論文。我們已經(jīng)形成了整套的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經(jīng)驗,教師已能自覺地將自己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上升為理論,再用理論去指導實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論文標題獲獎級別作者姓名備注

淺談家庭教育對兒童人格的影響省一等獎鄒品國教師

利用學校德育資源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健全人格省二等獎黃鐵城國家刊物發(fā)表

構建融洽的親子關系省三等獎屈華蘭教師

共同關愛留守兒童省二等獎曾麗梅教師

用愛心溫暖留守兒童,培養(yǎng)健全人格省三等獎李瑞珍教師

與時俱進,與孩子一起成長省二等獎曾嫣教師

讓愛心叩啟留守兒童的心靈縣一等獎孫賽玉教師

班主任要做留守兒童的守護神縣一等獎黃鐵城教師

淺析家庭教育基本方法縣一等獎彭紅偉教師

用愛去灌溉每一朵小花縣一等獎石桂繁教師

用正確的教育對策來改變家庭教育現(xiàn)狀縣一等獎曾麗梅教師

淺議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縣二等獎屈華蘭教師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催化劑縣二等獎方潔瓊教師

我學會了感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