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麥的營養(yǎng)診斷與施肥
第一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生產的地位和發(fā)展?jié)摿?/p>
---栽培面積、總產量、總貿易額均居世界各種糧食作物之首。---我國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各國之首。---我國小麥的平均單產約為3750公斤/公頃,是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糧食作物。第二頁,共八十三頁。1.播種期:播種的日子,9月下~10上。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葉露出胚芽鞘長出地面2厘米時,10月上中旬。3.分蘗期:全田50%植株第一個分蘗伸出葉鞘1.5~2cm時,10月中下旬。4.越冬期:日平均氣溫降到2℃左右,小麥植株基本停止生長,11月底12月初。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隨著氣溫的回升,小麥開始生長,50%植株年后新長出的葉片伸出葉鞘1~2cm,且大田由暗綠變?yōu)榍嗑G色時,2月下~3月上。第三頁,共八十三頁。6.起身期:麥苗由原來匍匐生長開始向上生長,年后第一葉伸長,葉鞘顯著伸長,我省3月中下旬。7.拔節(jié)期:小麥的主莖第一節(jié)間離地面1.5~2cm,4月上中旬。8.孕穗期:植株旗葉(最后一片葉)完全伸出,4月下旬。9.抽穗:穗子頂端或一側,由旗葉鞘伸出穗長度的一半時,4月下旬~5月上旬。10.開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開放,5月上、中旬。11.灌漿: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5月中旬開始灌漿。12.成熟期:①蠟熟期:籽粒大小、顏色接近正常,內部呈蠟狀,子粒含水22%,莖生葉基本變干。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備品種正常大小和顏色,內部變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質積累停止。一般在6月上旬收獲。第四頁,共八十三頁。一、小麥的營養(yǎng)特性(一)冬小麥吸收氮、磷、鉀的特性
1.需肥量第五頁,共八十三頁。
綜合各地冬小麥試驗資料:
---每生產100kg小麥籽粒,需吸收氮(N)3kg左右,磷(P205)1~1.5kg,鉀(K20)2~4kg;---氮、磷、鉀比例為3:1:3左右;---氮、磷主要集中于籽粒,分別占全株含量的76%和82%,鉀主要集中存在于莖葉中,占全株總量的77.6%。第六頁,共八十三頁。①出苗--分蘗--拔節(jié)(苗期階段)
包括越冬和返青兩個時期。由出苗到三葉期(12-15天):第一片綠葉伸出芽鞘后,植株由胚乳營養(yǎng)向根系吸收營養(yǎng)過渡;出第三片葉時,徹底轉為根系獨立營養(yǎng)。返青以前為冬小麥氮、磷、鉀的營養(yǎng)臨界期;
2.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需求第七頁,共八十三頁。-----出苗到越冬前:吸收氮素的量比磷素、鉀素多;-----越冬返青期:對氮的吸收仍然保持較高水平,對磷、鉀的吸收也明顯增加;-----返青至拔節(jié)期:
鉀素的吸收最多。
苗期應保持適宜的氮素營養(yǎng)水平,并配施合磷素,可達到提早分蘗并控制無效分蘗的目的。氮的用量不宜過多,否則分蘗過旺易造成群體過大,部分分蘗成為無效分蘗,降低成穗率,有效穗數(shù)減少,影響籽粒產量。第八頁,共八十三頁。冬小麥干物質快速積累,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并進,代謝速度快,對氮、磷、鉀的需求也增加。
----合理的供給氮素營養(yǎng)能延長幼穗分化的時間,莖葉生長旺盛,有足夠的光合面積進行光合作用,滿足生長需要。氮素供給不足造成小麥植株矮小,穗的形成受到嚴重影響。
2.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需求②拔節(jié)--孕穗--抽穗(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時期)第九頁,共八十三頁。
----磷素在促進根系發(fā)育的基礎上,還能加速小穗的發(fā)育,提高穗部各器官的分化強度。氮磷配合對增加每穗小穗數(shù)和小花數(shù)有明顯作用。-----鉀素在此期間能促進小麥的莖稈機械組織的形成,加強莖稈的堅韌性,從而具有壯稈促穗,防止倒伏的作用。拔節(jié)后小麥對鉀的吸收最為旺盛。
拔節(jié)到抽穗期間的養(yǎng)分狀況,對小麥的有效分蘗數(shù)、穗粒數(shù)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第十頁,共八十三頁。③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籽粒形成時期)
開花期小麥植株內部物質新陳代謝最為旺盛,需要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絕對數(shù)量和相對數(shù)量都最多。
-----開花后,氮素的吸收比前一時期明顯下降;磷的吸收從拔節(jié)期急劇上升,到后期仍保持高水平的吸收(磷素在此期主要積累于麥穗中);鉀素的吸收在開花期達到最大值,以后鉀素的吸收呈現(xiàn)負值。
2.不同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需求第十一頁,共八十三頁。-----灌漿后,籽粒中養(yǎng)分的積累雖然一部分可通過營養(yǎng)器官的轉移而獲得,但仍需要繼續(xù)從土壤中吸收養(yǎng)分才能滿足其完成生長的要求。
冬小麥吸收養(yǎng)分的一般規(guī)律性:
在出苗后到返青期,吸收的養(yǎng)分和積累的干物質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從拔節(jié)至抽穗是吸收養(yǎng)分和干物質積累最快的時期,至開花以后對養(yǎng)分的吸收速度逐漸下降。第十二頁,共八十三頁。1.需肥量
楊建堂(1997,冬小麥產量水平8295公斤/公頃)測定結果:----每公頃小麥吸收量:鋅0.366kg,錳0.604kg,銅0.245kg;----每生產100kg子粒需吸收量:鋅4.59g,錳7.52g,銅3.07g。
(二)冬小麥吸收微量元素的特點第十三頁,共八十三頁。第十四頁,共八十三頁。1.氮
----缺氮:影響蛋白質、氨基酸、葉綠素等物質的合成,致使麥株瘦小、葉片黃化、早衰,分蘗發(fā)生遲、數(shù)量少,幼穗分化時間短、穗小粒癟,產量下降。
----氮素過多:冬小麥氮代謝增強,麥株柔軟多汁,抗倒伏能力及抗病蟲能力下降,貪青晚熟。
(三)氮、磷、鉀對小麥的營養(yǎng)作用第十五頁,共八十三頁。
----抽穗開花期葉面噴施氮,能有效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
----在提高蛋白質含量的同時,通常也會使子粒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下降,從而降低冬小麥籽粒的營養(yǎng)品質。----施氮量超過一定的程度,蛋白質含量雖高,但出粉率、烘烤品質下降。氮對小麥品質的影響:第十六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氮癥缺氮引起群體生長量減少第十七頁,共八十三頁。癥狀
幼苗細弱,葉片短而窄,葉色淡,葉片發(fā)黃,葉尖干枯,然后由葉尖開始向下干枯,癥狀由下部老葉逐漸向上部葉片發(fā)展;植株矮小,分蘗少,根數(shù)少,根量小,穗數(shù)少,穗子小,成熟早,產量低。第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易發(fā)生的條件
肥力瘠薄的土地或生荒地;前茬作物耗肥量大,產量高;氮肥一次性施用,降雨多,易被淋失,特別是硝態(tài)氮肥如硝銨。
矯治方法
施足基氮肥,一般平均適宜施氮量應為純氮6-9公斤/畝;苗期缺氮,可開溝迫施氮化肥,畝用量3-5公斤純氮為宜;后期缺氮,畝用量也不宜超過3公斤純氮,也可采用根外追氮的方法補救,用1-2%的尿素溶液40-50公斤/畝,葉面噴施即可,播前施足有機肥。第十九頁,共八十三頁。----冬小麥磷素營養(yǎng)的臨界期(苗期)缺磷會使根系發(fā)育受到嚴重的抑制,分蘗發(fā)生緩慢,數(shù)量少。充足的磷素供應可促進次生根的發(fā)育,增加分蘗,增強冬小麥根系的吸收能力,并能提高冬小麥的抗寒能力。----磷影響幼穗分化,充足的磷營養(yǎng)可使幼穗分化時間長,小穗數(shù)增多,因此可通過增加小穗粒數(shù)而提高產量。
2.磷
----后期充足的磷營養(yǎng)能提高開花與灌漿期的群體光合作用,降低群體暗呼吸作用和提高早期及中期子粒的灌漿速率,增加冬小麥產量。第二十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磷癥
第二十一頁,共八十三頁。第二十二頁,共八十三頁。第二十三頁,共八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八十三頁。癥狀
前期生長緩慢,植株瘦小,不分蘗或少分蘗;葉狹,呈暗綠色,無光澤,帶紫色,莖基葉鞘尤其顯著,根系發(fā)育受到嚴重抑制,次生根少而弱,到拔節(jié)期仍不伸展;嚴重缺磷,葉片發(fā)紫,抽穗開花延遲,灌漿不正常,千粒重低,品質差;缺磷麥苗,抗寒力差,易凍死。診斷要點
注意癥狀出現(xiàn)的時期,冬前溫度低,即使土壤不缺磷,由于溫度低,也難以被作物吸收,從而易出現(xiàn)缺磷癥;看葉色是否呈暗紫色;酸性土壤上,缺磷可導致鐵、錳、鋁中毒的狀況,因此表現(xiàn)的癥狀就較復雜,需仔細辯別;植株體內無機磷含量(分蘗期)小于60微克/克時缺乏,60-l00微克/克為正常。
小麥缺磷診斷第二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易發(fā)生條件
旱作土壤,低溫是作物缺磷的誘發(fā)因素,水旱輪作條件下,土壤由水變旱轉入氧化狀態(tài),土壤中的磷也隨之由還原態(tài)(易溶態(tài))變?yōu)檠趸瘧B(tài)(難溶態(tài)),降低其有效性。石灰性土壤,磷肥施用雖多但易被固定,利用率低。矯治方法基施磷肥,中性偏堿土壤,宜施過磷酸鈣,酸性土壤宜施鈣鎂磷肥,畝施折純P2O55-7公斤,或施磷酸二銨復合肥15公斤/畝。苗期缺磷可開溝補施過磷酸鈣36公斤/畝;后期缺磷,可用5%的過磷酸鈣溶液或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40公斤,葉面噴施。第二十六頁,共八十三頁。
冬小麥苗期缺鉀,主要影響次生根的發(fā)生與發(fā)育。生育中期麥株快速生長期,對鉀的需要強度大,缺鉀癥狀表現(xiàn)為拔節(jié)遲緩、抽穗推遲、莖稈疲軟、葉片枯黃早衰等。3.鉀鉀對冬小麥品質的影響:
供鉀充足可以促進冬小麥開花后對氮素的吸收,提高籽子粒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改善品質。第二十七頁,共八十三頁。
癥狀:植株生長延遲,葉緣枯焦,初期下部老葉的尖端和邊緣變黃,葉片呈深綠色或蘭綠色,隨后變褐,葉脈與葉中部仍保持綠色,嚴重時老葉枯死;苗期可能表現(xiàn)葉片細長,葉色黃綠,葉尖發(fā)黃,拔節(jié)后莖細,與缺氮有幾分相似,但其分蘗呈橫向伸展與缺氮直上伸長不同。診斷要點
注意葉片發(fā)生癥狀的位置,如果是下位葉和中位葉出現(xiàn),則可能缺鉀;同樣的癥狀,如果出現(xiàn)在上位葉,則可能是缺鈣;葉片含鉀量為0.7%~1.5%為正常,低于0.7%為缺乏。第二十八頁,共八十三頁。缺鉀癥
第二十九頁,共八十三頁。第三十頁,共八十三頁。第三十一頁,共八十三頁。
易發(fā)生條件
高氮施用是誘發(fā)缺鉀的重要因素,氮鉀比例失調;前作作物耗鉀量多;漬水過濕促進缺鉀,過濕阻礙根系呼吸抑制對鉀的吸收。
矯治方法
在基肥中施足鉀肥,畝施硫酸鉀或氯化鉀10-15公斤,或施草木灰150公斤/畝;苗期缺鉀,適當開溝追施化學鉀肥或草木灰;后期缺鉀,用12.5公斤的草木灰加水50公斤,過濾后,用濾液噴灑;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40公斤/畝,葉面噴灑,雨后田間漬水必須及時排干;節(jié)制氮肥,控制氮鉀比例。第三十二頁,共八十三頁。草木灰由植物秸桿,柴草,枯枝落葉等經過燃燒后的殘留物,以含鉀為主。
草木灰為灰黑色或黑色,不含氮素及有機物,僅有灰分及其他大量微量元素,其中最多的是鉀和鈣。由于草木灰中鉀的形態(tài)主要為碳酸鉀,其是硫酸,少量的氯化鉀,90%以上可以溶于水,有效性高。
草木灰是一種堿性肥料,尤其適用于酸性土壤,它不能與硫酸銨,硝酸銨等銨態(tài)氮肥混存和使用,同時也不能與人糞尿,家畜糞混存,否則會引起氮素的迅速揮發(fā)而失效。
第三十三頁,共八十三頁。麥類N、P、K的DRIS診斷用葉片養(yǎng)分診斷技術,綜合考慮營養(yǎng)元素之間的平衡狀況和影響植株生長的因素,從而確定施肥次序的一種診斷方法。營養(yǎng)診斷施肥綜合法(DRIS法)該法以養(yǎng)分平衡為理論基礎,受作物品種、生育期、采樣部位等因子的影響較小,所以有更高的精確性。第三十四頁,共八十三頁。
植物的生長量是葉片中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濃度和它們之間的平衡兩個變量的函數(shù),在不同的養(yǎng)分濃度下,各元素間將有復雜的比例,但是只有在最適濃度和最好平衡條件下,才能獲得最高的生長量或產量。當一種元素實測比值距最適比值越接近,說明養(yǎng)分越平衡,作物才能獲得高產;反之,就越不平衡,很難獲得高產。1.DRIS法理論依據(jù)第三十五頁,共八十三頁。
一種元素的平衡狀況是以該元素與其他元素實測比值偏離最適比值程度來反映。其最適比值則來自當?shù)馗弋a群體葉分析元素比值的平均值。第三十六頁,共八十三頁。
2.DRIS法的診斷步驟
(1)確定診斷標準
①通過大田或盆栽試驗,獲得大量的作物產量與葉片養(yǎng)分含量的資料,按產量高低,將葉片養(yǎng)分含量數(shù)據(jù)劃分為高產組和低產組。②將葉片養(yǎng)分分析測定結果以盡可能多的形式表達,如含氮的百分比、氮磷比、氮鉀比等。第三十七頁,共八十三頁。
③分別計算高產組及低產組各養(yǎng)分表示形式的平均值(X)、標準差(SD)、變異系數(shù)CV(%)及方差(S2)。
④以低產組方差為大變量,高產組方差為小變量進行方差分析。
⑤選出方差比差異顯著或極顯著,且方差比較大的作為重要參數(shù),并把高產組的這套參數(shù)的平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shù)作為實際應用時的診斷標準。第三十八頁,共八十三頁。例:Sumner在大豆上進行的氮、磷及鉀平均狀態(tài)
第三十九頁,共八十三頁。
確立高產組的平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shù)作為實際診斷的標準:
N/PX=13.77SD=2.72CV/%=20N/KX=2.43SD=0.50CV/%=21K/PX=5.97SD=1.47CV/%=25第四十頁,共八十三頁。
第四十一頁,共八十三頁。(2)確定需肥次序
①圖解法:
第四十二頁,共八十三頁。例大豆植株葉片測定結果為:N=5.16%,
P=0.33%,
K=2.14%.則
N/P=15.64,
N/K=2.41,
K/P=6.48。比值與診斷圖對照:N/P落在N↗P↘區(qū)域,N/K落在N→K→區(qū)域,K/P落在K→P→區(qū)域。綜合分析需肥順序為P>K>N。第四十三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鈣癥
癥狀
葉片呈灰色,心葉變白,植株矮小或簇生狀,幼葉往往不能展開;已長出的也常出現(xiàn)缺綠現(xiàn)象;根系短,分枝多,根尖死亡,根毛發(fā)育不良。麥類的鈣素營養(yǎng)診斷第四十四頁,共八十三頁。
診斷要點
看是否為新生葉,頂芽枯死,葉尖呈彎鉤狀,不易伸展,若表現(xiàn)以上癥狀,則為缺鈣。第四十五頁,共八十三頁。
易發(fā)生條件
酸性土壤易缺鈣;北方石灰性土壤很少缺鈣,若缺鈣為其它元素誘發(fā)的,如鉀過量阻礙鈣的吸收。矯治方法
酸性土壤缺鈣,施用石灰;避免施鉀過多;適時灌溉,保證水分充足;缺鈣的田塊應用0.3%的氯化鈣水溶液噴灑葉面,每周二次。第四十六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鎂癥
下位葉葉身前端及脈間褪綠,褪綠后殘留部分的葉綠體聚集成直徑數(shù)毫米的小綠斑,相連成串,呈念珠狀,對光觀察最為明顯;葉幅變狹,葉質變薄,嚴重時兩緣卷攏,不能挺立而耷拉下垂等;褪綠部嚴重的也引起壞死或葉片枯萎。診斷要點
注意與缺鉀區(qū)別,如葉緣缺綠并向內側擴展為缺鉀,若葉緣為綠色、葉脈間缺綠則為缺鎂;注意發(fā)生癥狀的葉片。田間葉片含鎂量為0.16%~0.17%為正常,低于0.13%為缺乏。麥類的鎂素營養(yǎng)診斷第四十七頁,共八十三頁。麥類的鎂素營養(yǎng)診斷第四十八頁,共八十三頁。易發(fā)生條件
酸性、質地粗輕的土壤條件下和多雨的氣候條件下易缺鎂;施鉀過多,抑制對鎂的吸收;施銨態(tài)氮肥多,加重缺鎂;施用酸性肥料太多時,根際酸化,pH下降,亦加重缺鎂。矯治方法
改良土壤,酸性土壤易缺鎂,施用既含石灰又含鎂的鎂石灰;施用鎂肥,如硫酸鎂或碳酸鎂,在酸性缺鎂土壤上,可施用鈣鎂磷肥和鉀鎂肥;防止氮鉀肥過量施用。麥類的鎂素營養(yǎng)診斷第四十九頁,共八十三頁。麥類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診斷第五十頁,共八十三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轉化溶解——沉淀反應土壤溶液中的Fe、Mn、Cu、Zn,其沉淀產物主要是氫氧化物、碳酸鹽、硫化物及少量的磷酸鹽、硅酸鹽等。吸附——解吸反應(與土壤粘粒礦物、有機質表面間的反應)通過有機、無機配位體反應,其溶解度發(fā)生改變第五十一頁,共八十三頁。酸堿度:影響土壤礦物的溶解度、膠體表面的電性及有機無機配位體的性質Fe、Mn、Cu、Zn的溶度隨pH的下降而增大,有效性增加氧化還原電位相同pH條件下,還原態(tài)的較氧化態(tài)的溶解度高,有效性高;有機質(微量元素與有機化合物絡合)簡單的絡合態(tài)微量元素可被作物吸收,反之不能。有機質特別高的泥炭土,容易形成復雜的絡合態(tài)。土壤質地粘質土壤,微量元素因被帶電的粘粒吸附而比砂質土多。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影響因素第五十二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錳癥
癥狀
最典型的特征是病葉沿葉片中脈平行地出現(xiàn)許多細小的淡黃色或白色斑點,這些斑點最初只在老葉葉片中部出現(xiàn),井逐漸連接成線狀、片狀,至使葉片中部干枯下垂。而這時葉尖部分基本上仍是完好綠色。隨著麥苗生長,這一癥狀逐漸從下部葉片發(fā)展到上部葉片,缺錳嚴重的在劍葉上也有白色條紋,并且生長受阻,甚至全部死亡。病情較輕的麥苗,光合產物減少,干粒重降低,產量下降。小麥拔節(jié)以后病情逐漸減少,下部老葉仍有發(fā)黃現(xiàn)象,而新葉基本正常。第五十三頁,共八十三頁。第五十四頁,共八十三頁。易發(fā)生條件
北方石灰性土壤,尤其是質地輕、有機質少,通透性良好的土壤;江河沿岸水旱輪作田,加劇了錳的淋失,且水變旱,錳由還原態(tài)變?yōu)檠趸瘧B(tài),有效性降低。矯治方法
施用錳肥如硫酸錳、氯化錳等,每畝1kg左右,作為基施、溝施;已出現(xiàn)缺錳癥狀的田塊,用0.1%-0.2%的錳肥溶液進行葉面噴施。多增施有機肥,促進錳的還原,增加其有效性。第五十五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鐵癥
癥狀
出現(xiàn)在頂部幼葉,一般開始時幼葉失綠,葉脈保持綠色,葉肉黃化或白化,但無褐色壞死斑。一般小麥不會發(fā)生缺鐵。
易發(fā)生條件
土壤中高量磷的存在,會誘發(fā)缺鐵。
矯治方法
用硫酸亞鐵0.196-0.5%水溶液或檸檬酸鐵100微克/克水溶液噴灑葉面。第五十六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銅
癥狀“穗而不實”,一般情況前期無明顯異常,抽穩(wěn)后空殼不實。但實際發(fā)生形態(tài)癥狀并不止于不實,癥狀出現(xiàn)較早的,拔節(jié)期開始葉片前端黃化,分蘗回枯,生育衰敗,甚至群體早期干枯絕收;孕穗期出現(xiàn)的,劍葉葉色褪淡黃化,葉形變小,葉質變薄下披或中后部失綠白化并扭折等,有的病田還可看到穗發(fā)育不全現(xiàn)象,出現(xiàn)各種弱勢,退化穗形,上位葉??莅赘删沓杉埬頎睿怀墒炱陂g,正常植株及時褪綠轉黃而不實植抹褪綠延遲,使病田呈黃綠斑駁相間的景觀,在遠處就可以辨認。診斷要點
上位葉??莅赘删沓杉埬頎睿切←溔便~的典型癥狀;易感染霉菌性病害,即所稱之的“白瘟病”。第五十七頁,共八十三頁。第五十八頁,共八十三頁。第五十九頁,共八十三頁。第六十頁,共八十三頁。第六十一頁,共八十三頁。易發(fā)生條件
高有機質土壤如泥灰土;土壤pH值高,銅的有效性低;坡地水土易流失,比平地易缺乏;重施氮肥,也會引起銅有效性降低。
第六十二頁,共八十三頁。矯治方法
基施時避免與種子接觸,噴施時濃度不能太高,否則可能出現(xiàn)毒害,灼傷葉片。銅肥有一定的后效,由于銅肥施入土壤以后移動很少,除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外,殘存的銅的后效最高時可持續(xù)8年,視作物種類施用方法和土壤類型而異。長期施用銅肥應注意避免銅的積累,防止發(fā)生銅中毒,在砂質土壤上施用銅肥尤其是這樣。磷與銅之間有拮抗關系,磷肥能減低銅的毒害,在土壤含銅量較高的情況下,施用磷肥作物仍然能夠正常生長。
第六十三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鋅癥
癥狀
植株矮小,出現(xiàn)小葉癥,葉緣扭曲或皺縮,葉脈兩側由綠變黃、發(fā)白,邊緣仍保持綠色,呈黃白綠相間條紋帶;根系不發(fā)達變黑,抽穗開花遲,小穗少而松散。第六十四頁,共八十三頁。第六十五頁,共八十三頁。易發(fā)生條件
北方石灰性土壤,pH值高,易缺鋅;過量施用磷肥,誘發(fā)缺鋅;低溫影響對鋅的吸收。第六十六頁,共八十三頁。小麥缺硼癥
癥狀
花而不實,有時也抽穗分蘗、葉鞘呈紫褐色;植株頂端分生組織死亡,根尖膨脹變色;花絲伸長不正常,花藥退化干瘦,不開裂,不散粉;子房橫向膨大,穎殼前期不閉合,后期枯萎。第六十七頁,共八十三頁。
診斷要點:
多發(fā)生在開花期,生殖器官發(fā)育不良第六十八頁,共八十三頁。麥類(大、小麥)酸害——鋁毒
癥狀
·根系數(shù)量少,支根變短,變粗,根尖變鈍、扭曲增多,根毛少或無。根色多褐色陳舊。
·地上部無特異性癥狀,主要表現(xiàn)生育低劣有葉尖發(fā)黃,不分蘗等,有些地方稱為“僵麥”,嚴重的越冬期間死苗。小麥鋁毒苗期可能并發(fā)缺磷癥狀,中后期可能引發(fā)缺鎂癥狀。
·田間景觀為群體稀疏,斑駁不勻,高矮參差,一株一穗,早衰,枯萎。第六十九頁,共八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練車司機簽約合同模板
- 游戲開發(fā)工程師合同模板
- 救援車駕駛員招聘合同
- 屋頂水上樂園租賃協(xié)議
- 員工崗位調動協(xié)議與員工權益
- 三年級課件班家長會發(fā)言
- 防范非集資宣傳月活動
- 美團配送站長述職報告
- 河南省漯河市(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統(tǒng)編版階段練習((上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糖尿病科普英語演講
- 幼兒園《塑料袋別捂口鼻》
- JJG 880-2006 濁度計檢定規(guī)程-(高清現(xiàn)行)
- 鐵礦石全鐵含量的的不確定度評定
- 思維導圖模板彩色版
- 自動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標記及電子督辦規(guī)則考試題
- 合頁式包裝盒-開蓋機構的設計與運動分析
- 石材外墻及鋁合金門窗專項施工方案(169頁)
- 山體爆破施工方案(審核版)
- 福建省義務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設學校申報表
- 國家電網(wǎng)有限公司十八項電網(wǎng)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2018版
- 噪聲監(jiān)測培訓20150416+(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