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_第1頁
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_第2頁
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_第3頁
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_第4頁
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

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1頁!1.百富天公司一套房差價近百萬元

地點:北京

差價金額:94萬多元

2007年8月15日,百富天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因隱瞞實價、賺取差價,被北京市建委通報批評,在整改合格之前將被限制進行網上簽約。

今年2月份,百富天房地產經紀公司在從事一套存量房買賣業(yè)務過程中,對交易雙方隱瞞真實的房屋成交價格,向買方收取購房款634.6萬余元,交給賣方540萬元,且虛擬合同按照160萬元的房屋價格,向稅務等部門僅繳納相關稅費13.6萬元。里外里百富天公司吃了94萬多元的差價。北京市建委經調查認定,百富天公司和相關責任房地產經紀人員陳琳、劉俊山、焦志疆存在對交易雙方隱瞞真實的房屋成交價格等交易信息,違規(guī)賺取差價的行為。

據悉,北京市建委已將該公司違規(guī)行為記入房地產經紀機構信用檔案警示信息系統(tǒng),整改復查合格前限制網上簽約資格。陳琳、劉俊山、焦志疆的違規(guī)行為已通報工商主管部門查處。

《地產show》點評:在當前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監(jiān)管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百富天公司單套房還能吃94萬多元的差價,那以前豈不是吃得更狠?業(yè)主在買房時也不先了解一下市場,94萬多元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啊。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2頁!2.購房者為差價怒告中介

地點:北京

差價金額:20萬元

2006年年初,因房屋拆遷急需在市內購買居住用房,張女士委托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提供房源,代理購房。后來,張女士選定報價為78萬元的位于朝陽區(qū)雙花園西里的房產,并與中介公司簽訂購房委托合同,代辦過戶手續(xù),中介公司答應在張女士支付全部款項當日為其辦理過戶手續(xù),并收取了代理費19500元。

張女士支付了全部款項后,中介公司并未按約定當天為她辦理過戶手續(xù),并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以58萬元的交易價格代繳了契稅,過戶當日張女士發(fā)現(xiàn)契稅與原定交易價格不符,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

經過調查了解,張女士發(fā)現(xiàn)原來原房主是以58萬元出售該房屋的。張女士認為該中介公司在價格上存在欺詐,要求中介公司退還20萬元房價款。雙方多次交涉未果后,張女士起訴至法院。

《地產show》點評:中介吃差價的現(xiàn)象在樓市中普遍存在,為了避免上不良中介公司的當,購房者切記要看清合同內容再簽字。過戶時要核實對方身份,確認成交價格,防止中介從中漁利。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3頁!4.黑心中介賣一套房賺多半套房

地點:南京

差價金額:37萬元

周女士家住新模范馬路26號,2006年年底周女士將自己一套面積77平方米的一樓房子通過某中介公司對外出讓。在中介公司的“幫忙”和“指導”下,周女士的房子很快就“賣”了出去,一位黃先生買了她的房。在《房地產買賣中介合同》中:周女士以55萬元的價格將房子賣給了黃先生。但也就是在簽訂買賣合同的當日,黃先生又要求周女士簽訂了一份《委托書》。

“我就覺得奇怪,既然都賣給他了,為什么還要委托他賣房?!敝芘慨敃r很是不解。一段時間后,黃先生叫周女士一起去過戶?!暗^戶不是過到黃名下啊,而是另外一個人,并且房屋價格一下變成了92萬元?!敝芘空f,直到那時她才明白,原來是中介在吃差價。

“黑??!跟我們簽的是55萬元,中介對外卻賣了92萬元。這我肯定不過戶了?!敝芘空f,糾紛由此而起,而隨后她也被買受方訴至法庭。據了解,該案今年年中在鼓樓區(qū)法院開庭。

《地產show》點評:二手房交易時,買賣雙方一定要見面談價,當面簽約,不給中介公司可乘之機。房主千萬不要圖一時方便,將房屋的處置權委托給中介公司。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4頁!5.買房人狀告中介討差價

地點:南京

差價金額:3.2萬元

2006年6月,毛某在融眾中介看中建鄴區(qū)南苑話園社區(qū)的一套房子,53.9平方米,價格30.2萬元。中介拿出房主薛某的一份委托公證書,聲稱薛某已經委托王某全權處理該房子的交易。7月6日,毛某看到委托書后,就與王某及融眾中介簽訂了三方買賣合同,約定房款30.2萬元,中介費4200元,首付款9.3萬元。

在合同約定的2006年9月7日之前,毛某辦完了產權過戶等一切手續(xù)。之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房主薛某其實只收到房款27萬元,而不是30.2萬元。他趕緊和薛某聯(lián)系,薛某也承認了這一事實,并向毛某出具了一份實際收到房款27萬元的書面證明。拿著這一證明及相關證據,毛某以融眾中介故意隱瞞房屋價格、賺取3.2萬元差價為由,將其告上法院。

被告后融眾中介表示,公司僅僅是中間方,30.2萬元房款已全部交給王某。而王某作為代理人,是否將房款全部給原房主薛某,不是他們所能干涉的。而毛某認為,所謂的王某就是融眾中介的職工,融眾是在利用職工的名義“吃房”,從而賺取差價,應該予以歸還。

《地產show》點評:那些所謂的委托公證,其實就是中介收來的房子,目的就是吃差價。這是中介比較常用的吃差價手法。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5頁!7.60萬元購房款中介吞10萬元

地點:深圳

差價金額:10萬元

2004年10月,李先生找到了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要求購買一套二手房。經協(xié)商,該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趙某以賣房方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將一套120平方米的二手房以60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李先生,并收取了中介費9000元。2004年12月24日,李先生拿到房產證并搬入新買的房屋。

2005年元旦,李先生偶然之間從鄰居口中得知原房主黃先生是以50萬元的價格出售該房的。經調查取證并得到多方證實。李先生認為該中介公司在價格上存在欺詐,要求中介公司退還10萬元房價款,多次交涉未果后,李先生起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中介公司先以其工作人員的名義買下原業(yè)主黃先生的房屋,后又以其另一工作人員的名義與李先生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以60萬元的價格將該房屋賣與李先生,令該中介公司從中非法牟取了10萬元的利益。故該中介公司非法所得的10萬元房款差價應當沒收。

《地產show》點評:與李先生遭遇相同的購房者在樓市中還有許許多多,很多購房者是防不勝防,所以建議購房者最好先選擇一家值得放心的中介,或者請一位熟悉房地產的朋友或律師幫忙。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6頁!9.中介冒充購房者騙房主

地點:深圳

差價金額:7萬元

2007年7月初,楊先生將位于福田區(qū)城中雅苑的一處房產同時委托給多家地產中介公司出售,預售價265萬元。7月8日,楊先生接到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城中雅苑分行置業(yè)顧問張小姐的電話,張小姐告訴楊先生,客戶韋某看中了他的房子,愿意出價260萬元購買房子,并已支付5000元押金。

7月10日,楊先生與韋某協(xié)商后,以263萬元成交,并簽訂《房地產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首期款為20萬元。簽訂合同時,韋某稱暫時拿不出首期款,過幾天在付款,先向中介公司交付10萬元定金。7月29日,楊先生在上網時無意發(fā)現(xiàn),自己剛賣的房子正在網上銷售,賣房者正是買自己房的韋某,只是售價成了270萬元。與對方聯(lián)系,對方稱自己是該地產公司的置業(yè)顧問。

為此,楊先生多次向該公司投訴,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韋小姐現(xiàn)已離職,如果楊先生對此次交易有任何疑問,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而韋小姐卻稱,此事與她個人無關,請楊先生找公司協(xié)商解決。

《地產show》點評:這是非常典型的中介吃差價案例。中介公司人員冒充購房者,利用信息的不對稱,隱瞞真實價格,騙取不正當?shù)睦妗8踉扑陕蓭煂W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7頁!3.中介公司吃差價不成告業(yè)主違約

地點:北京

差價金額:13.35萬余元

2005年12月,房主周某委托北京某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代理出售名下的一套住房。周某希望賣60萬元,多賣的錢歸中介公司所有,抵作中介費。然而等中介找到了買家后,周某又不同意賣房。于是在2006年4月,中介公司以周某拒絕出售房屋為由訴至一審法院,要求與周某解除《售房委托合同》并要求其支付違約金3萬元。一審法院判決解除雙方簽訂的《售房委托合同》,駁回其其他訴訟請求,經紀公司不服上訴至二中院。

2007年1月,二中院經審理認為,房地產經紀公司在代理房屋買賣過程中,應協(xié)助買賣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按規(guī)定標準收取費用,不得非法賺取差價。根據這家中介公司自述,其賺取的中間差價高達13.35萬余元,顯然違反了國家關于房地產經紀行業(yè)的各項規(guī)定,其行為擾亂了房地產經紀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據此,二中院判決中介公司與周某簽訂的《售房委托合同》無效,駁回了該公司要求追究周某違約責任的要求。

《地產show》點評:中介吃差價雖然是眾人皆知的秘密,但畢竟是見不得光的。沒想到順益興聯(lián)行公司還自認有理的去打官司,真是佩服他們的膽量和勇氣。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8頁!5.買房人狀告中介討差價

地點:南京

差價金額:3.2萬元

2006年6月,毛某在融眾中介看中建鄴區(qū)南苑話園社區(qū)的一套房子,53.9平方米,價格30.2萬元。中介拿出房主薛某的一份委托公證書,聲稱薛某已經委托王某全權處理該房子的交易。7月6日,毛某看到委托書后,就與王某及融眾中介簽訂了三方買賣合同,約定房款30.2萬元,中介費4200元,首付款9.3萬元。

在合同約定的2006年9月7日之前,毛某辦完了產權過戶等一切手續(xù)。之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房主薛某其實只收到房款27萬元,而不是30.2萬元。他趕緊和薛某聯(lián)系,薛某也承認了這一事實,并向毛某出具了一份實際收到房款27萬元的書面證明。拿著這一證明及相關證據,毛某以融眾中介故意隱瞞房屋價格、賺取3.2萬元差價為由,將其告上法院。

被告后融眾中介表示,公司僅僅是中間方,30.2萬元房款已全部交給王某。而王某作為代理人,是否將房款全部給原房主薛某,不是他們所能干涉的。而毛某認為,所謂的王某就是融眾中介的職工,融眾是在利用職工的名義“吃房”,從而賺取差價,應該予以歸還。

《地產show》點評:那些所謂的委托公證,其實就是中介收來的房子,目的就是吃差價。這是中介比較常用的吃差價手法。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9頁!6.中介倒手差價惹官司

地點:北京

差價金額:4.7萬元

經過中介公司的倒手,原本價值30萬元的房子,程先生卻花了34.7萬元買下。程先生認為中介從中吃差價將其告上西城法院。程先生說,2007年4月4日,順成行房地產經紀公司的業(yè)務員帶自己看了西城區(qū)育德胡同10號的一間15平方米的平房,業(yè)務員還當面打電話給“房主”砍價。當天自己就與順成行簽下購房合同并交3萬元訂金。

4月11日,程先生辦理過戶手續(xù)時次見到房主馬先生,并交齊余款。5月初,程先生從鄰居處聽說原房主是以30萬元賣的房,于是要求中介公司退還4.7萬元費用,并將順成行公司告上法庭。

對此,順成行公司為程先生辦理過戶手續(xù)的業(yè)務員曲某表示,該房是順成行公司從正原立信房產公司處獲得的,自己公司本身只收了中介費和過戶費?!罢⑿殴緦ξ覀儊碚f就是房主。”曲某說。

曲某稱,為了拓展業(yè)務更快賣出房子,房產公司之間普遍存在“聯(lián)網”機制,中間過手的中介機構都能從中獲利。

《地產show》點評:中介公司的中介費最多收3%,那還得買賣雙方一家一半,就算兩家中介一家收一份,那也用不了4.7萬元。所以中介收取的費用有很大問題。跟著王云松律師學法律5-房產中介“吃差價”十大典型案例共12頁,您現(xiàn)在瀏覽的是第10頁!8.中介買房不過戶被疑吃差價

地點:天津

差價金額:2.5萬元

2003年11月,紅橋區(qū)小伙巷地區(qū)拆遷時,市民王某通過新紀元房地產中介公司購買了佳園東里的一套房產。看房時,該中介工作人員郝某介紹說房子是她們經理的一個朋友的,標價18萬元,包過戶。王某提出想和房主談談,但郝某以房主出差等理由推脫,讓王某一直沒有見到房主。

2003年12月30日,房產過戶時,王某發(fā)現(xiàn)過戶走的不是正常程序,是通過開發(fā)商地下操作辦的。也就在當天,王某見到了房主,一問才知道房主只收了15.5萬元的房款,而此時王某的房款已交了17.5萬元。王某因此拒交剩下的5000元,但中介稱不交錢就不給過戶手續(xù)。

對于這次事件,新紀元中介公司經理劉某表示,房子是自己個人收購了準備給母親居住的,當時的價格是15.5萬元,雙方簽訂了買賣協(xié)議。由于母親不喜歡這套房,所以才賣給了王某。因房屋價格上漲,便以18萬元賣出,這是很正常的。

《地產show》點評:如果不喜歡完全可以直接退掉房子,占著房子又不過戶,反而利用工作優(yōu)勢加價銷售,劉某難免有吃差價的嫌疑。跟著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