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種客觀的存在_第1頁
美是一種客觀的存在_第2頁
美是一種客觀的存在_第3頁
美是一種客觀的存在_第4頁
美是一種客觀的存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是一種客觀的存在(辯論材料)姓名;周正學號;12011602022美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不隨個人的主觀意念而改變,同時又吻和著人們的審美情趣,于是人們只能說發(fā)現(xiàn)了美,而不是發(fā)明了美,更不能改變美。我堅持觀點是:美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從辯證唯物評語和唯心主義觀點出發(fā),提示本質(zhì)。唯物主義還認為物質(zhì)在先,精神在后,物質(zhì)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質(zhì)決定精神,物質(zhì)根本特性是:1客觀實在性:2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縱使1000個人對同一件美的事物有不同看法,也更能說明這件事物有1000處美的客觀存在性。美使終是存在的,只是等著人去發(fā)現(xiàn),于是每個時期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美,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何況從某種意義來說,精神也是客觀存在的“物質(zhì)——一種高級客觀存在。美是客觀存在工客觀存在都是美。因此美德存在有一定的標準,客觀存在美的標準,在人們感受它時,它是建立在個人文化修養(yǎng)、性格、愛好等客觀存在于人的主體上的素質(zhì)去感受美,歸根結(jié)底美是客觀存在。美的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無限愛慕喜悅的心情,美的形象之所以能在人們的腦海里長期蒙繞,主要在于它的內(nèi)容,直接或間接地顯示出了人的本質(zhì)力量。而人在利用感觀器官感受美時,殊不知,感觀器官正是人的生理現(xiàn)象的客觀存在。沒有發(fā)現(xiàn),不等于不存在,因為美具有多樣性,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你發(fā)現(xiàn)癥狀的程序不同,深度不同,也許還會認為不美,然而你的意識并沒有也不會改變它原本的模樣,一朵美麗的花亭亭玉立在那,瞎子看不見,不知道它的美,難道它就不美了嗎?美也有自己的特性,當然美的特性也是獨立于人的主觀意念之外.人的主觀感受不能夠改變美的特性,在欣賞的過程中,主體與客體之間所產(chǎn)生的關系只能是感受與被感受的過程,是客觀存在的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而不是人的美感創(chuàng)造了客觀事物的美.美不以欣賞者的個人主觀意念而改變.意見藝術(shù)品的美始終存在于藝術(shù)品本身,就算沒有人去欣賞它,但是這件藝術(shù)品的美繼續(xù)存在,誰有怎么能說它不美呢??如果說美并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那么就是說,我們以個人的主觀喜好來作為標準的話,那么千百個人就有千百個不同的標準,請問,這又和沒有標準有什么分別呢?當然,一個事物的美和丑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有不同的美感,但這種種不同的美感起源是在于個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審美觀念,以及個人不同的修養(yǎng)而決定的.當然,我們可以欣賞美,去發(fā)現(xiàn)美,并且可以用美的規(guī)律去創(chuàng)造它,如果說美是主觀感受的話,那我就不明白了,人類一直追求的真、善、美等等偉大的目標,不完全沒有意義了嗎?由于我們沒有感受到美,那么大自然的美都不存在了嗎?那么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因此美是客觀存在,其實,美不在乎你懂不懂,它是客觀存在的,盡管你怎樣不懂這個世界,美依然是客觀存在的。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美需要一種客觀的物質(zhì)基礎,這一點和我們根本就不矛盾,有哪一種主觀感受能脫離客觀的物質(zhì)基礎而存在呢?其次從全球千百年來進行的經(jīng)久不衰的選美活動也可以證明美是客觀的?,F(xiàn)在的選美,同樣也是美丑的標準,為什么很多人都認為某選手是美的,你想想啊,你又不認識人家、不了解人家你為什么就覺得某選手是美的呢?所以美是客觀存在的,美,同世間所有事物一樣,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所說的美是廣義的,存在于各個層面上的,事物所具有的某一方面的優(yōu)秀屬性,這種屬性同質(zhì)量一樣,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質(zhì),這些事物美德存在只不過是借助人們的主觀來表現(xiàn)了自己,這就是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的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客觀存在的美會在不同人之中,以及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甚至對不同的事物間帶來不同的感受。拿審美來說,人們在審美之前,美早就存在了,如若不然,從何去審?又審什么了?人們欣賞它,也就是欣賞自己在對象上所顯示出來的本質(zhì)力量,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無限愛慕喜悅的心情,真是因為有了事物的美,我們才會發(fā)揮我們的主觀感受,才去審,才去感受,要是沒有美的客觀存在,估計是字典里不會出現(xiàn)審美這個詞吧?因此主觀感受是為我們的觀點——美是客觀攢在而服務的,因為主觀沒有發(fā)現(xiàn),不等于不存在,因為美具有多樣性,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你發(fā)現(xiàn)癥狀的程序不同,深度不同,也許還會認為不美,沒有發(fā)現(xiàn),不等于不存在,然而你的意識并沒有也不會改變它原本的模樣,而你的意識并沒有也不會改變它原本的模樣,一朵美麗的花亭亭玉立在那,瞎子看不見,不知道它的美,難道它就不美了嗎?而你的意識并沒有也不會改變它原本的模樣,一朵美麗的花亭亭玉立在那,瞎子看不見,不知道它的美,難道它就不美了嗎?感受體現(xiàn)了客觀存在的美。就像甲骨文的象形字一樣,因為有了客觀存在的一些工具或者事物,人們才會發(fā)揮主觀感受,寫出一些象形文字。還有我們是因為有了質(zhì)量才會有天平,當然沒有一個人說質(zhì)量是因為天平而存在的,真因為有了“大漠”有了“落日”,才會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經(jīng)典,當讓也沒有一個人說,那些“大漠”和“落日”是為后面的這句精辟是的詩句才會出現(xiàn)的,我們都可以肯定的說,“大漠”、“落日”這些壯美的事物,它會脫離人的主觀而存在的。如果沒有這句經(jīng)典詩句,那么你也不會說這些事物沒有存在的啊,只是缺少了發(fā)現(xiàn)這一壯美事物的眼睛。美是一個事物或行為的特質(zhì),它有著三個特性,也就是:第一,形象性;第二,感染性;及第三,功利性。形象性指的是,一個事物如果要發(fā)揮它的美,它就必須擁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或形式;第二,它也必須擁有一個感染性,讓人們能夠引起本身的歡愉或喜愛的感覺;第三,它也必須擁有一個功利性,能夠給予人精神及物質(zhì)上的好處,例如進化及使用等等。由于美的存在必須以這三個特性作為衡量,因此也就產(chǎn)生了一個客觀的規(guī)律。而由于要用這個客觀的規(guī)律去衡量,所以又怎么能夠說這是主觀感受呢!除此以外,美的三個特性也是獨立于人的主觀意念之外,人的主觀感受不能夠改變這三個特性的規(guī)律。在欣賞的過程中,主體與客體之間所產(chǎn)生的關系只能是感受與被感受的過程,是客觀存在的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而不是人的美感創(chuàng)造了客觀事物的美。美不以欣賞者的個人主觀意念而改變。金字塔的美始終存在于金字塔本身,就算沒有人去欣賞金字塔,但是金字塔的美卻也是千古地流傳下來呀!如果說美并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那么就是說,我們以個人的主觀喜好來作為標準的話,那么千百個人就有千百個不同的標準。那么,這又和沒有標準有什么分別呢?當然,一個事物的美和丑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有不同的美感,但這種種不同的美感起源是在于個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審美觀念,以及個人不同的修養(yǎng)而決定的。當然,我們可以欣賞美,去發(fā)現(xiàn)美,并且可以用美的規(guī)律去創(chuàng)造它,但是卻不能夠輕言地要取消美,或否定美的存在。如果說美是主觀感受的話,那我就不明白了,人類一直追求的真、善、美等等偉大的目標,不完全沒有意義了嗎?因為它們因人而異,隨時改變哪!法國美學家狄克羅斯就告訴我們,不管有沒有人,盧浮宮的美不會因此而蕩然無存!若美不是客觀存在的話,我們要研究什么呀?如果我們說美是主觀感受的話,那么主觀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存在主觀里面的一種想法,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如果美是主觀感受,那么又可以研究的話,這是不是告訴我,我們將研究我們自己的感受???那么那不叫美學,那個叫心理學啦,如果善不等同于美。那么我倒奇怪了,為什么內(nèi)在美就不能是美呢?善良、誠實所散發(fā)出來的感染力、影響力難道就不能是一種美嗎?難道只有外在美才是美,內(nèi)在美就不是美呀?亞里斯多德都告訴我們,善跟美是統(tǒng)一的呀!如果看到一朵花,香的話,小狗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小狗聞到那朵花香,這也就是說,花的本性美是客觀存在在那里的,不管是狗還是人都會感受得到啊!美丑是大家主觀感受衡量標準的不同。但是并非表示說,有人感受到我丑的時候,我的臉就會馬上變得面目猙獰。首先,美具有形象性。黑格爾就說了:美能在形象中見出。不管是自然界當中的“江南可采蓮”的美,還是社會里舍身救人的美,甚至是藝術(shù)當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美,這種種的具體形態(tài),正是美的形象性所在啊!第二,美具有感染性。它的感染力量,或者讓我們黯然神傷,在“十年生死兩茫?!敝胁粍龠駠u,或者是讓我們肅然起敬,在“留取丹心照汗青”之中敬仰萬分。而這股力量正是讓客觀存在的美持續(xù)徘徊在人的腦海之中的呀!第三,美具有功利性。人的本質(zhì)力量推動人類追求美好的事物,而美正是可以讓人感到愉悅?。 瓣柎喊籽笔敲?,“下里巴人”也是美,它們都是美,因為它們滿足了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三種規(guī)律處在人的主觀感受之外,不受人的主觀感受的控制啊!同時規(guī)律本身的存在,也正是論證了美是客觀存在的?。嶋H上,因修養(yǎng)、經(jīng)歷,因社會條件、歷史條件的種種不同,所以各人的審美能力有所不同,所以美有相對的美。然而對方不能夠因此就把美和審美混為一談哪!認為美是主觀感受,這就完全否定了美的客觀實在性,顛倒了美與美感兩者之間的關系呀!羅丹就曾經(jīng)告訴我們:美是到處都有的。而我們的眼睛事實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發(fā)現(xiàn)。能夠使人產(chǎn)生美感的事物是客觀存在的,這點無可否認。這樣的事物很多,比方各式各樣的花兒,盡管“各花入各眼”,但可以肯定,絕大多數(shù)種類的花在絕大多數(shù)人的眼里是美的。所謂“各花入各眼”不是說各人各自認為某種花美,其它種類的花或其它某種花不美,而是說絕大多數(shù)花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美的,但相比之下,某些人更喜歡某些種類的花。事實上,在核心和基礎的層次上,人的審美標準和審美判斷是完全一致的,審美觀和審美判斷的分化只發(fā)生在邊緣和高級的層次。比方說“美女”(就外貌論),五官端正、標致,體態(tài)勻稱,皮膚光潤、平斂等是基本的特征或要求。沒有人會認為,塌鼻、齙齒,體態(tài)臃腫、畸形,滿臉麻子,皮膚干癟、松弛的女子是美女。在美女的基本特征(基本的客觀要求)之上,有人偏好俊俏,有人喜歡艷麗;有人欣賞苗條,有人迷戀豐滿……再比方說面目猙獰、可怖的尸骸,沒有人會以為美——除非是精神或心理嚴重失常者。很顯然,能夠使人產(chǎn)生美感或丑感的事物是客觀存在著的,一些事物必然給予人美感,另一些事物必然給予人丑感。這就說明事物之所以美(使人產(chǎn)生美感),是因為它具有某種客觀的美的特征;之所以丑(使人產(chǎn)生丑感),是因為它具有某種客觀的丑的特征。因此,美與丑是一種客觀現(xiàn)象,美、丑的差別是客觀的,有各自的客觀基準和客觀要求。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以某些邊緣的、高層次(包括主、客兩方面)上的和病態(tài)的審美分歧與差異來整體否認美的客觀性是武斷而荒謬的。有人以色覺的主觀性來類推否定美的客觀性,這當然是錯誤的。所謂色覺的“主觀性”,是就色覺的存在有賴于產(chǎn)生色覺的主體而言。色覺固然屬于相應的主體,卻并非主體的幻覺,它是由客觀事物的客觀特性引起的,具有確定的對應性。即客觀事物的特定的屬性必然引發(fā)特定的色覺,與主體的偏好或意愿全然無關,就此意義說,色覺是客觀的。色覺是由特定波長的可見光引起的,本質(zhì)上是對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特性的客觀反映。沒有生命體,當然就不存在任何的感覺。所以就感覺對生命體的依賴說,都是“主觀的”;而就(感官)感覺與客觀事物及其特性的確定的對應性說,都是客觀的。不能把握本體論與認識論的界限而產(chǎn)生認識的混亂,是哲學討論中的常見毛病。事物的本體論性質(zhì)與認識論性質(zhì)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許多美的事物根本無關人的經(jīng)驗和知識。譬如,兒童天生喜愛色彩鮮艷的物品,人本能地喜歡悅目的異性和物品等。悅目、悅耳、可口、馨香、爽身等都首先是一種先天(先驗)性的本能感受。震撼人心的美(感)也常常以一種全然陌生的形象、特征在不經(jīng)意間猝然臨到。惟其陌生,所以震撼??梢姡懊朗菍徝阑顒拥漠a(chǎn)物”的觀點本身是主觀臆斷,是錯謬的。3、美的真諦這樣看來,如果美在境界,或者美是(一種)境界,那么,這“境界”應該是客觀性的,而不是“境界美學”所認為的那種主觀的、“精神創(chuàng)造”的境界。美就是光明!確切地說,美是一種光明的意象或境界。事物之所以美,是因為它呈現(xiàn)了一種光明的意象或境界?!耙庀蟆奔锤挥幸馕?、趣致的情狀、征象。這種意象或境界是外在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著的。能給人美感的對象,大都有光潔亮澤,晶瑩剔透,清澈澄明,或明艷奪目的特性。明亮的大眼睛和白皙的皮膚大抵是美女不可少的特征。但我們可以因此而把美的本質(zhì)歸結(jié)為光明嗎?如果美就是光明,為什么我們不說“光明”而說“美”呢?顯然光明與美是有差別的?!肮饷鳌迸c“美”的差別在哪里呢?“光明(bright)”通常用以指事物的一種視覺或物理特性,與“黑暗”相對。雖然也常用以形容充滿希望的、美好的或正義、崇高的境界,但顯然不足表達“美麗”的全部意味。因為美物固然大都光潔、明亮,其美態(tài)卻并不止于此。僅僅光潔、明亮是不夠的。“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保ㄌK軾)前一句沒有疑問,后面這句寫的顯然不是一種明媚的美,而是一種朦朧的美。一些美的事物甚至完全沒有光耀、明亮的特性,卻并不影響它的美。這在藝術(shù)品(藝術(shù)美)中是常見的。這是不是否定了美與光明的本質(zhì)或必然聯(lián)系了呢?當我們形容一個女子“光彩照人”的時候,雖然她的穿戴可能有某些光耀的特性,但那顯然不是焦點所在(同場的其他女子的穿著可能比她更華麗,卻未必能產(chǎn)生同樣的效應),她的容貌、氣質(zhì)與體態(tài)才是令我們由衷贊嘆的關鍵。無疑地,這個“光彩”主要不是一種物理或視覺特性(即主要不是一種物理的光明或光亮。即使你能夠把她容貌的光彩歸為一種物理特性,也無法把她體態(tài)的光彩歸為一種物理特性;即使你能夠把她體態(tài)的光彩歸為一種物理特性,也無法把她氣質(zhì)的光彩歸為一種物理特性),更非僅是一種比喻,因為至少它還是多少包含了某些物理或視覺的光亮成分的(譬如“明眸皓齒”——尤其是“明眸”——的美或光彩主要并不是一種物理特性,但的確有物理的成分),并且它的確能夠“照人”,使人產(chǎn)生一種真確的光明感。正是這種光明感令我們禁不住贊嘆:真美!當我們與一種震懾性的美“遭遇”的時候,我們會用“眼前一亮”來描述我們的感受,這是一種真切、確實的感受,它既非僅由物理的光亮所引起的單純的視覺反應,也非虛妄的幻覺或主觀的心理反應(主觀的心理反應沒有或不需要直接的感覺對象,因為它不是一種客觀的反映。譬如,我們也用“眼前一黑”來形容遭遇重大精神、心理打擊時的反應,但這不意味我們眼前真有任何黑暗的客觀(外在)意象。再如,假若我們在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遇到野生的老虎,我們會感到“害怕”,即產(chǎn)生“害怕”的心理反應。這個“害怕”似乎是直接由老虎引起的,其實不然,如果把野生老虎隔離起來(但不阻礙視線),我們的害怕就消失了。這說明我們所感覺到的“害怕”不在老虎身上,只在我們心里。我們之所以害怕老虎,是因為我們知道老虎會傷人,即我們的害怕是基于對老虎會傷人這個事實的認識,而不是基于老虎本身(的身體特征)。如果我們對老虎等猛獸傷人沒有認識,那么我們見到猛獸是不會害怕的。所以一方面“初生牛犢不怕虎”,另一方面則“談虎色變”。事實上老虎的樣貌是很有美感的)。這種基于視覺而又超越視覺的光明感受,一方面反映了一種非(或超)物理性的光明意象的客觀存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主體相應于這種光明意象的獨特感受與反應機制。這種機制無疑要歸結(jié)到心靈的層面,即存在一種對應于“心覺”或“靈覺”的光明。這種靈覺的光明是由包括視覺光明在內(nèi)的,事物一系列相關特性(亮澤、明艷、澄澈、柔和、諧調(diào)、有序、勻稱、精當、工巧、細膩、別致、脫俗、靈秀、活潑、純潔..…等等)相映襯而形成的一種客觀的意象。正是這種客觀的光明意象帶給審美主體以美感,所以,“美”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光明的意象。在這個意義上,美就是光明。事實上不獨視覺,借由聽覺、嗅覺等感覺也能獲得類似的光明感,即存在聲音、氣味等形式的光明意象。那么,接下來我們須要追問的是:光明的意象為什么是美的?或者說,光明的意象為什么會令人產(chǎn)生美感?這實際上是對光明意象(靈覺的光明)的本質(zhì)或?qū)嵸|(zhì)的追問。4、光明意象與美感的實質(zhì)既然美就是光明意象,那么,光明意象為什么是美的?人為什么會被光明的意象所觸動?美,或光明的意象意味著什么?早在二千余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對“有用就是美”及“有益就是美”的命題作過探討,他的結(jié)論是否定的。然而時至今日,仍有美學家把有用、有益奉為美的真諦,即認為美在乎功利。我們知道美的事物通常是有用、有益的,能夠滿足人的審美需求。但可以反過來說:有用、有益就是美,能夠滿足人(或?qū)徝乐黧w)的需求的就是美嗎?這顯然是倒因為果了!有用、有益、能滿足人的需求的,可能美,也可能不美,有用、有益與美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美女是因為能滿足人的需求所以才美嗎?美本身就是人的一種需要,美本身能夠給人一種滿足。再比方說,蠶是重要的經(jīng)濟昆蟲,而蝴蝶的幼蟲多屬害蟲,蝴蝶本身除了因為美而可供欣賞外,對人并無實際的用處,這樣,人是不是認為蠶蛾美而蝴蝶不美呢?顯然不是。即使是專業(yè)養(yǎng)蠶的人,也只會認為蠶蛾比蝴蝶有用,而不會認為蠶蛾比蝴蝶美。蝴蝶是因為美才引起人們對它的關注和需要,美在需要之先。有用并且是人所缺少和追求的就美嗎?久旱的日子,農(nóng)夫盼望滿天陰霾,這對他是既有用又缺少和追求著的,那么,他會認為陰霾是美的嗎?顯然,陰霾有用,而并不美。農(nóng)夫會為滿天陰霾高興,但那不是美感。就是那日子中的藍天白云對于農(nóng)夫也仍然不失其美——雖然令他憂愁。如果這個例子仍然令你迷惘的話,我們不妨再舉個容易些的例子。紅玫瑰是美的,一個小伙子為了向他心愛的姑娘示愛,他到花店購買了九百九十九朵紅玫瑰,那么,現(xiàn)在他所擁有的玫瑰對他還是美的嗎?九百九十九朵紅玫瑰之外的紅玫瑰呢?他所擁有的紅玫瑰已不是他所缺少和追求的;另外的更多的紅玫瑰也不再是他所缺少和追求的,因為已經(jīng)足夠了。難道他所擁有和未擁有的紅玫瑰(對他)都不美了嗎?事實上我們已經(jīng)明確了美是客觀的,而人或?qū)徝乐黧w的需求只屬于主體自身,是主觀性的,所以需求根本不可能是美的根由。美丑有別,人的需求會影響人的喜、惡(即好感、惡感),卻并不影響人的審美判斷。美有相對性(即等次或品級。這點后面還要談)而不是主觀性,這是兩碼事。首先從邏輯角度來說,我們知道,屬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質(zhì)和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種屬性。那么事物具有某一特征這一特征就是該事物的一種客觀屬性。美的事物顯然具有美的特征,那么這一特征自然就是該事物的客觀屬性。我們誰能舉出這樣一個例子:某一事物具有某一特征,而這一特征又不能稱之為該事物的客觀屬性?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任何事物的客觀屬性都是該事物通過其所具有的某種條件對我們的刺激而在我們大腦中形成的一種反映。綠色是從物體上反射出的波長為500nm的光通過視覺在大腦里所形成的主觀反映,這種反映與物體的一些信息相加就表現(xiàn)為我們對綠色的感覺。因此顏色只是我們主觀反映的對象化。而美是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我們快悅情緒的條件使我們產(chǎn)生的快悅情緒在大腦里形成的反映,這種反映與事物的形象相加就形成了我們對美的感覺。因此美是我們主觀快悅情緒的對象化。這種對象化并非因為我們的認識所然,而是同我們對綠色等等事物的客觀特征的感覺一樣,都是在我們的心理反映過程當中就已形成(這點我在介紹“情緒客體化現(xiàn)象”時已有具體描述)。既然作為人對事物的主觀反映的對象化的“綠”在我們的認識習慣上是把之稱為客觀的,那么對作為人的主觀反映的對象化的“美”的歸屬就也不能違背我們的認識習慣。雖然世界不依我們的感覺而存在,但我們所感覺到的世界的模樣只是世界對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的模樣,我們所感覺到的任何事物的模樣都是依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的模樣。這一點現(xiàn)在應該沒有異議。那么,這就決定了我們對任何事物的感覺和把握在性質(zhì)上都是主觀的。既然我們對任何事物的感覺都是主觀的,而我們的認識是借助感覺材料來實現(xiàn)的,所以從本質(zhì)意義上來說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注定了是主觀的。但是,我們要去把握和認識世界則必須(也一直是)把它對我們感覺的表現(xiàn)當作真實客觀來理解,雖然這是主觀中的客觀。我們的感覺所面對的一切客觀事物都是主觀中的客觀。那么綠是某些物體的客觀屬性,同樣,美也是很多事物所具有的客觀屬性。無論是從邏輯角度、心理學角度還是從我們認識事物的習慣和方便性角度來考慮都該作如此界定。還須補充的是:美是一種感覺。這里的“感覺”不是指我們的愉快、喜悅、滿足等等內(nèi)部感受,而是指象我們對某些物體的顏色、形狀、體積等感覺一樣的感覺。美首先是視覺的對象,它在視覺方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