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獻綜述_第1頁
相關文獻綜述_第2頁
相關文獻綜述_第3頁
相關文獻綜述_第4頁
相關文獻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相關文獻綜述姓名郭倩院、所第二臨床醫(yī)學院學號20111102265導師張思奮專業(yè)中醫(yī)外科學研究方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結直腸肛門疾病擬定學位論文題目針藥對比治療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臨床療效觀察詳細文獻綜述:(可加頁,附參考文獻)一、痔術后尿潴留的研究概況摘要:痔術后可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尿潴留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目前痔術后尿潴留的治療方法很多,可以通過誘導、藥物、熱敷等多種途徑緩解癥狀。但是誘導排尿效果不理想,藥物治療具有f的副反應。而導尿法雖療效確切,但易發(fā)生泌尿道感染。本文章對痔術后尿潴留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關鍵詞:痔術后;尿潴留;董氏奇穴;中西醫(yī)進展;綜述現(xiàn)代醫(yī)學對痔術后尿潴留的認識現(xiàn)代醫(yī)學對痔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的病因分析人體正常用卜尿是一個復雜的反射活動[1],既受大腦皮質高級排尿中樞和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控制,又受周圍神經的支配?,F(xiàn)代醫(yī)學則認為術后產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有術前心理準備不充分、手術創(chuàng)傷、麻醉、疼痛等多種因素導致⑵,痔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原因如下:①液體輸入量因素:術前輸液過多且在人手術室前未排空膀胱;術中過多的補液,在排尿反射未恢復前膀胱過早充盈,易導致尿潴留。早在197阿Bailey的一項研究結果中顯示控制液體輸入量對預防尿潴留極為有效[3]。文獻報道[4'5]尿潴留與圍手術期補液量相關,手術前限制補液量小于1000ml,可減少尿潴留的發(fā)生,術中補液量小于(480.50±258.47)ml、術后5h補液量小于(836.11±470.23)ml可顯著減少尿潴留的發(fā)生。任桂英[6]通過臨床觀察術中術后控制液體量的輸入,能明顯延遲排尿時間,降低尿潴留比例,消除了反復排尿間接引起的肛門疼痛、創(chuàng)口出血、切口水月中等并發(fā)癥。減少了對病人的有創(chuàng)操作,臨床治療效果良好。②麻醉因素:手術麻醉除能阻滯陰部神經引起會陰部及肛門括約肌松弛外,還能阻滯骨盆內臟神經,引起膀胱平滑肌收縮無力和尿道括約肌痙攣,這是術后早期尿潴留發(fā)生的主要原因[7]。麻醉越深,時間越長,尿潴留的可能性越大。而當麻醉不完全時,同樣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引起尿潴留。同時麻醉和鎮(zhèn)痛方式的不同,尤其是脊髓長效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也促進尿潴留的形成網。也有文獻報道網改用低濃度小劑量的羅哌卡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行吸管麻醉,降低尿潴留發(fā)生率的效果并不明顯。③疼痛因素:肛門神經、會陰神經和陰莖神經共同起源于既2?既4神經前股合成的陰部神經,肛門和尿道部肌肉在會陰部有廣泛聯(lián)系,肛門部疼痛引起膀胱頸和尿道括約肌痙攣和麻痹,產生反射性排尿困難和尿潴留[劃。手術時的機械刺激、牽拉、擠壓造成黏膜組織的損傷,局部組織的水月中,導致疼痛劇烈,肛門收縮;為預防切口滲血,而填塞的敷料過多、壓迫過緊或異物刺激均可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約肌痙攣而導致尿潴留。④精神因素:由于患者對手術恐懼導致精神過度緊張,適應能力差,擔心傷口出血,不敢下床排尿,或站立排尿,或不習慣在床上排尿,或對手術后首次排尿高度緊張,即使膀胱并不充盈,亦不斷臨廁導致尿潴留發(fā)生;特別是出現(xiàn)疼痛刺激時,恐懼和緊張心理進一步加劇,加之環(huán)境及排尿方式的改變在心理上更難以適應,從而引起膀胱括約肌痙攣,出現(xiàn)排尿困難及尿潴留。⑤糞便嵌塞:因糞便嵌塞[11'12]引發(fā)尿潴留者時有發(fā)生,此類患者術后由于恐懼排便或排便時疼痛較甚而不能排空糞便,至糞便堆積腸道,日久燥結嵌塞,排出日漸困難,導致腸管擴張壓迫尿道而引發(fā)尿潴留,或因肛門和尿道括約肌均受吸2-4神經支配,由于糞便嵌塞懼怕排便引起肛門括約肌痙攣,由此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約肌痙攣產生尿潴留。另外,年老體弱者因膀胱平滑肌收縮無力而出現(xiàn)排尿困難,患有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尿道炎、尿道狹窄等疾病均可出現(xiàn)尿潴留[13]。1.2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尿潴留的發(fā)生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膀胱過度充盈,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損,或者麻醉導致的神經支配異常,膀胱逼尿肌松弛,逼尿無力;②肛門疼痛、術口填塞刺激、精神緊張等因素引起的反射性尿道括約肌痙攣,排尿困難;③既往存在前列腺增生,術后交感神經興奮,前列腺平滑肌收縮導致后尿道動力性梗阻,加重了排尿困難。尿潴留后患者用力排尿,易引起或加重肛門疼痛、創(chuàng)面出血、肛緣水月中,進一步影響術口的愈合。如果尿液不能及時排除,容易出現(xiàn)細菌繁殖,發(fā)生繼發(fā)性尿路感染;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因膀胱內壓力增高,尿液沿輸尿管反流,繼發(fā)腎盂積液,致腎實質受壓、缺血甚至壞死,出現(xiàn)急慢性腎功能損害,危害生命。尿路感染后感染難以治愈,易于復發(fā),加速腎功能的惡化。故而術后早期發(fā)現(xiàn)并處理尿潴留,是提高痔術后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有人[14]認為膀胱過度膨脹達4小時就可以導致膀胱結構、功能改變,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短暫膀胱擴大,即尿液達到500?1000ml,如果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在1?2小時),將不會引起膀胱損害。祖國醫(yī)學對痔術后尿潴留的病因和病機的認識在祖國醫(yī)學中,術后尿潴留屬于中醫(yī)學“癖閉”范疇,是指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癥的一類病癥[15]0祖國醫(yī)學認為,癖閉[16]是由于膀胱氣化不利,尿液排出困難,小便不利,點滴而出為“癖”;小便不通,欲解不得為“閉”。尿液的生成、代謝與胃、脾、肺、腎、膀胱相關,有賴于三焦氣化,其病因病機主要有濕熱蘊結、肺熱壅盛、脾氣不升、腎陽虧虛、肝郁氣滯、尿路阻塞等。治療上以“腑以通為用”為原則。但通利之法,又因證候、虛實之不同而異。實證者宜清邪熱,利氣機,散瘀結;虛證者直補脾腎,助氣化。不可濫用通利小便之法。痔術后出現(xiàn)尿潴留,其主因在手術創(chuàng)傷、內傷氣血。手術打擊,元氣受損,氣虛行津功能減弱;氣血受損,氣機升降出入異常,氣機不降則津液不能下泄,故而腎氣與膀胱氣化失常,膀胱排尿功能障礙,尿閉于內不能外出,故而出現(xiàn)“癖閉”之證?!毒霸廊珪??癖閉》曰:小便不通是為癖閉,此最危最急證也。水道不通,則上侵脾胃則為脹,外侵肌肉而為月中,泛及中焦則為嘔,再及上焦則為喘,數(shù)日不通則奔迫難堪,必致危殆。故見癖閉易轉為其他并癥,對于水蓄膀胱之急癥,應配合針灸、取嚏、探吐、導尿等法急通小便。臨床上痔術后尿潴留常用的預防方法根據痔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機制,我們臨床上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預防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①術前8h禁飲禁食,術前排空膀胱,術前進行護理干預[17'18](如行膀胱鍛煉)、控制術中、術后補液量;②溫柔操作,盡量減少手術對肛門部位組織的損傷;③術后敷料填塞松緊適中;④術前、術后及時有效地情緒疏導、進行情志調護,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放松肌肉,盡可能自行排尿;⑤及時有效地治療原發(fā)疾病等。臨床上痔術后尿潴留的治療方法誘導排尿法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誘導法包括聽流水聲誘導排尿法、溫水沖洗會陰及排便誘導排尿法等。其中排便誘導排尿法利用灌腸液刺激腸壁,軟化大便,同時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使排出大便同時小便能自主排出。在神經反射引起排便的同時,引起膀胱逼尿肌強有力的收縮,輔以膈肌和腹直肌的收縮,使腹內壓和膀胱內壓力增高,括約肌松弛引起排尿[19]o藥物治療法①止痛治療通過口服或肌注止痛劑如布桂嗪或哌替呢可明顯緩解肛門疼痛,同時松弛肛門、膀胱及尿道括約肌痙攣,解決尿潴留如。臨床也有報道亞甲藍長效止痛劑聯(lián)合TDP口射[21]、使用嗎啡自控鎮(zhèn)痛時加入少量納洛酮["23]可有效減少疼痛及尿潴留的發(fā)生,并可減少插管率。因個人基礎疾病、年齡、心理素質、對疼痛的敏感性等差異,在臨床上麻藥的安全使用范圍需進一步臨床驗證。②新斯的明新斯的明是為臨床常用抗膽堿藥,具有抗膽堿酯酶的作用,間接引起膽堿能神經興奮,但膽堿受體的乙酰膽堿濃度增加,增加乙酰膽堿的作用,增加膀胱平滑肌和胃腸道平滑肌張力,可以幫助胃腸蠕動以及排尿,有興奮平滑肌、緩解尿道痙攣、刺激膀胱逼尿肌促進排尿的作用[24'25]。③鹽酸坦索羅辛膠囊(哈樂)該藥既可選擇性阻斷a1受體,同時對尿道、膀胱頸部及前列腺平滑肌具有高選擇性的阻斷作用,抑制尿道內壓上升,還能降低尿道內壓曲線中的前列腺部壓力,進而達到治療目的,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方法之一。黃亮陽等利用鹽酸坦索羅辛膠囊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患者30例,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臨床偶可見頭暈、惡心嘔吐、心悸等不良反應,但尚未見文獻報道。物理療法①熱敷法是采用物理療法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快,增強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加速病理產物的吸收和排泄,有利于促使膀胱和尿道的炎癥吸收,從而使括約肌放松,膀胱逼尿肌收縮,進而促進順利排尿[27]0同時亦有報道用熱毛巾或熱水袋外加布套敷在病人下腹部膀胱區(qū)并輕輕轉動促進排尿的報道[28],此法是將熱效應與按摩效果統(tǒng)一結合的綜合物理法,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縮,以促進排尿。有人網研究得出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熱敷膀胱區(qū)時間30分鐘可減少術后排尿困難,尿潴留的發(fā)生。②紅外線燈照射法紅外線照射治療通過產生熱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達到消月中止痛,

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解除膀胱括約肌痙攣,促進膀胱收縮達到排尿的作用[30]。③膀胱擠壓排尿法壓尿法借助外力作用,增加腹壓、膀胱內壓,刺激逼尿肌收縮,使尿液排出。而尿液流出時對尿道的刺激,又可進一步反射性增強排尿中樞的活動,促進自主排尿的恢復[31]0李桂芝附運用膀胱擠壓法治療肛門病術后50例尿潴留病人促進排尿,其中48例采用擠壓排尿法均成功排出尿液。另有報道阿,用生姜或生蒜,鮮面涂擦尿道外口,可使尿道外括約肌收縮,尿道后部及膀朧頸部括約肌舒張而排尿。中醫(yī)療法①針刺療法中醫(yī)學認為針灸穴位可以通過調整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而達到治療作用。遲玉花畫、馮偉⑻等認為針刺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通過神經反射,調節(jié)膀胱的功能,使處于松弛狀態(tài)的膀胱逼尿肌收縮,膀胱張力增加,產生排尿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對尿道括約肌的良性調節(jié),協(xié)調膀胱作用,有利于小便排出。通過運用針刺關元、中極、水道、三陰交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對照誘導法,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目前對針灸經絡的研究表明,針刺產生的神經沖動能使閘門關閉不再傳遞其他神經元傳來的疼痛刺激信號從而緩解疼痛,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低頻率脈沖電流刺激可以激活腦內的內源性阿片多肽能神經元引起內源性阿片樣多肽釋放而產生鎮(zhèn)痛效果[36]進而進一步緩解肛門、尿道口括約肌痙攣,促進排尿所。止匕外,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電針刺激三陰交達到一定刺激量時,可使輸尿管蠕動顯著增加前;予低頻電刺激足三里等穴位,能提高膀胱肌興奮性,可使逼尿肌收縮,恢復膀胱功能,使排尿中樞興奮,促使低位反射弧建立,從而引起逼尿肌收縮及尿道外括約肌松弛:39:0高寅秋皿等報道電針八髏等穴既可以明顯縮短術后自主排尿的時間,又可以促進膀胱排尿反射的恢復,達到了促進排尿、降低了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避免插尿管給病人帶來的生理損傷和精神傷害。②艾灸療法艾灸能通陽利尿,增加膀胱氣化功能,解除泌尿道括約肌痙攣[41]0陳林[42]等人運用艾灸與肌內注射新斯的明作對照,首次排尿時間與平均顯效時間均明顯短于藥物組(均P<0.05)o徐琛等,采用腌穴熱敏化艾灸也取得一定療效。③按摩療法目前臨床上可見按壓關元、氣海、中極、陰交、曲骨等穴治療尿潴留的文獻報道[44的文獻報道[44、45、46]④穴位注射、貼敷常注射新斯的明于足三里、雙側白環(huán)俞穴、三陰交、氣海等穴[47],解除術后患者尿潴留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誘導排尿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魏其娟等[48]選擇三陰交、氣海予穴位貼敷(麝香0.1g用紗布包裹,置于穴位上)36例,對照組采用一般方法如熱敷、按摩、聽流水聲等誘導排尿。觀察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4.44%和5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⑤臍療臍療是針灸療法中的特定俞穴療法,中醫(yī)認為臍是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氣舍,人體神元通行出入之門戶,臍療具有升清降濁、調理三焦、利水消月中、通經活絡等功能。陳惠君[49]選擇痔術后無前列腺肥大者60例,采用隔鹽隔姜灸法,將艾柱置于姜片上施灸10?20min;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誘導排尿護理方法,包括改變體位,聽流水聲,溫水沖洗外陰,熱敷等。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組施灸后30min、1h、2h內,排尿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黃琳俐[50]等人對73例肛腸病術后尿潴留患者采用蔥白、食鹽熱冷交替熨臍治療尿潴留,取得了滿意的效果。⑥耳穴壓豆耳為百脈、氣血匯集之處,耳與臟腑及經絡的聯(lián)系是相當密切的,運用埋籽、壓豆刺激耳穴[51'52],耳穴結合穴位電刺激網等都可有效預防痔術后尿潴留。⑦坐浴肛門坐浴是直腸肛管疾病手術后常用的輔助治療方法,能緩解括約肌痙攣或減輕疼痛,增進血運,促進炎癥吸收,并能消除分泌物,起良好的清潔作用[54]。馬占君[55]將150例肛腸疾病術后發(fā)生尿潴留,患者隨機分為荊黃湯坐浴(治療)組78例和1:5000高鈕酸鉀坐?。▽φ眨┙M72例,術后每日便后坐浴15-30min。統(tǒng)計兩組排尿的成功率。結果提示治療組尿潴留的愈顯率為93.6%,明顯高于對照組愈顯率(58.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⑧中藥內服法宣樂艷等儂采用八正散合芍藥甘草湯加減治療痔術后尿潴留63例,結果提示可有效治療術后尿潴留。導尿術肛腸術后尿潴留發(fā)生后,如果采用誘導、按摩中藥、物理等方法均無效時,經檢查膀胱充盈較重,或持續(xù)已超過12h,則應及時行導尿術。導尿時要注意無菌操作,一次導尿不應超過1000mI,以防膀胱血管黏膜急劇充血導致膀胱廣泛性出血,必要時留置導尿管,留滯尿管后應盡早拔除,以防止尿路感染的發(fā)生。5、董氏奇穴療法概述董氏奇穴為董師景昌紹衍祖學,研究發(fā)展,自成一派之一家之學[57],一般所了解的針灸醫(yī)學,是以十四經絡為主要的理論體系。董氏針灸有別于十四經絡,所設穴道部位亦與三百六十五穴者大不相同,內容博大精深,包含針法甚廣,諸如耳針、頭皮針、手針、倒馬針、放血療法等,內容不但豐富異于傳統(tǒng),且治法簡便而療效顯著。董氏奇穴施針方法簡便,僅用“正刺”、“斜刺”、“淺刺”、“深刺”、“皮下刺”與“留針”各種手法即可達到所期望之治效。不采“彈”、“搖”、“捻”、“擺”等手法,可減輕患者之痛苦,減少暈針的情況。具認為人體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對平衡點,所以常采用“交經巨刺”以遠處穴道疏導配以動氣針法,療效驚人。其創(chuàng)倒馬針法,系利用兩針或三針并列之方式,加強針刺之療效。董氏奇穴在治療方面注重五行、臟象、脾胃學說之應用,并善用棱針點刺用來活血化瘀,其取穴少,見效快,治療范圍廣,對各種痛癥(包括各類骨質增生、頸肩背腰膝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癥、頭痛、三叉神經痛、不明原因的胸悶、胸痛等)、偏癱、面癱、鼻炎、哮喘、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結腸炎、耳鳴、神經性耳聾、帶狀皰疹、丹毒、婦科病(乳腺增生、不孕癥、月經失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征)、失眠、抑郁癥、黃褐斑、多種皮膚病以及各種疑難怪病等,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療效[58]0目前國內已有關于董氏奇穴治療尿頻幽等研究,均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诙掀嫜ㄔ谂R床上的應用及其作用機制,本研究認為運用董氏奇穴干預術后尿潴留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理由為:.所選三皇穴為補腎利小便之要穴,三穴聯(lián)合,強通利之功,能夠對術后尿潴留產生一定的治療效果。①天皇副穴(腎關),脛骨頭之內側凹陷中,去膝關節(jié)二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針刺一寸至二寸,其為補腎要穴,主治由于腎虧所引起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等。②地皇穴,脛骨內側,距內踝骨七寸,針與腳成四十五度扎入,針深一寸至一寸八分,其為脾經之那穴漏谷,《針灸甲乙經》曰:穴主小便不利。本穴可健脾消月中,滲濕利尿,主治腹脹、腸鳴、小便不利等。③人皇穴,脛骨之內側后緣,距內踝上三寸,針刺一寸五分,其為脾經之三陰交穴,名出《針灸甲乙經》,為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三經之交會穴,該穴具有補脾腎,助運化之功。.文獻報道董氏奇穴對治療痛證有良好的效果[60],而痔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與疼痛有著密切的關系。選用其門、其角、其正三穴均為治療痔瘡疼痛之要穴,具體為:其門穴位于手背,槎骨之外側,手腕橫紋后兩寸處;其角穴槎骨之外側,手腕橫紋后四寸處;其正穴在槎骨之外側,手腕橫紋后六寸處。三穴均位于傳統(tǒng)經絡大腸經上,三穴主治:痔瘡痛,痔瘡出血,大便脫肛(另可治子宮炎、卵巢炎、腹膜炎、尿道炎、膀胱炎)等因此治療痔瘡有效;針刺時臂側放(即合谷穴在上),采用皮下針(是針刺大腸經與肺經最常用刺法,即皮治肺與大腸也),自其門向其角橫透,或其角透向其正,效果尤佳。三穴聯(lián)合,強鎮(zhèn)痛之功,通過董氏奇穴止痛達到干預術后尿潴留的目的,取一舉兩得之效。6、小結痔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手術為田度以上痔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痔術后肛門尿潴留、疼痛則是其最常見并發(fā)癥,是困擾臨床醫(yī)生的一大難題。雖痔術后引起尿潴留的治療方法較多,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F(xiàn)代醫(yī)學多采用口服哈樂、新斯的明等藥物治療,其副作用較多,目前也尚未出現(xiàn)一種效果好、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方案,中醫(yī)藥防治混合痔術后并發(fā)癥方法眾多,但在實際臨床研究中受多種困素干擾,各種方法之間無有機的結合,缺乏嚴謹、系統(tǒng)的治療方案,而致臨床療效報道不一。董氏奇穴療法具有簡、便、效、廉的特點,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且目前董氏奇穴對治療肛門病術后尿潴留及與疼痛關系的分析研究尚屬空白,本課題為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治療探索一種新的、安全有效的、療效確切的、價格低廉的方法,并擴大董氏奇穴應用范圍,拓展其在臨床其他領域的應用。參考文獻:[1]趙紅云.脊髓損傷患者尿潴留的原因及中西醫(yī)護理對策[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13):1666.[2]葉夏秋.外科術后尿潴留患者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18.FleischerM,MariniCP,StatmanR,etal.Localanesthesiaissuperiortospinialanesthesiaforanorectalsurgicalprocedeures[J].AmSurg,1994;60:812.TakayukiT,MakotoM.Postoperativeurinaryretentionaftersurgeryforbenignanorectaldisease:Potentialriskfactorsandstrategyforprevention[J].IntJColorectalDis,2006,21:676-682.[5]李曉光.補液量與肛門直腸術后尿潴留的相關性[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9):44-45.[6]任桂英.輸液量對肛門疾病術后尿潴留的影[J].中外醫(yī)療,2013,9(7):25[7]胡伯虎.大腸肛門病治療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465.DarrahDM,GrieblingTL,SilversteinJH.Tableofcontents.Postoperativeurinaryretention[J].Anesthesiolclin,2009,27(3):465.[9]李城女.低濃度小劑量羅哌卡因舐管麻醉對PPH術患者尿潴留的影響[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3(1):55-56.[10]邵紅霞,張燕萍.肛門和直腸手術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6,5(6):456.[11]陸紅健.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75-1976.[12]林濤.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原因及中西處置[N].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15(6).6.[13]Kitade.WilliamsonJ.NursingTimes.2005,101(29):53-54.[14]朱蓿蓿,享K秀君.肛門病術后尿潴留的原因及干預機制[J].全科護理,2010,8(3):828-830.[15]張伯臾,董建華,周偉瑛.中醫(yī)內科學[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3:239.[1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學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第2輯[S].2002:44-45.[17]李治群.肛腸科患者術后尿潴留的護理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3,6(4):19-20.[18]毛靜.術前排尿訓練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10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9(17).[19]郭亞君.肛注開塞露誘導排尿解除阿片類鎮(zhèn)痛劑所致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08,35(12):84.[20]黃陳江.肛腸術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防治進展[J].中外醫(yī)療,2010,29(23):186-187.[21]莫黎.亞甲藍長效止痛劑結合術后TDP照射預防肛腸科術后尿儲留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2,423-425.[22]SusanGJacquelineD,NideP.Astudyofnaloxoneeffectonurinaryretentioninthepatientreceivingmorphinepatient2controlledanalgesia[J].Orthopaedicursing,2008,27(2):111-115.[23]樊麗君.痔痿術后病人早期排尿對預防尿潴留影響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8,22(1):16-17.[24]陳華玉,周紅,周麗群.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防護與治療[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0,16(5):321-322.[25]黎福坤,肖玉芳.新斯的明肌內注射加膀胱按摩治療產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0):26-27.[26]黃亮,梅笑玲.鹽酸坦索羅辛膠囊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1,31(2):30-31.[27]于梅.PPH術后尿潴留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7,11(9):836-838.[28]沈佩芳.熱按摩膀胱區(qū)治療術后尿潴留[J].齊魯護理雜志,2003,9(1):7-8.[29]劉娟,敬劍英.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熱敷膀胱區(qū)時間的臨床觀察[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1,9(12):214-215.[30]董麗君.周林頻譜儀在術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l,11(5):624.[31]王艷華,王秋風,閏敏.膀胱擠壓排尿法用于術后尿潴留的觀察和護理[J].工企醫(yī)刊,2005,18(5):62.[32]李桂芝.擠壓排尿法用于肛門病術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1,31(5):11.[33]王愛景.肛腸病術后尿儲留的護理[N].護理園地,2012,6:238-239.[34]遲玉花,姜春英.透刺法治療肛腸術后尿潴留49例[J].針灸臨床雜志,2010,26(12):10-11.[35]馮偉.針刺治療肛腸病術后排尿障礙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yī)2012,28(4):36-37.[36]向勇,劉菊英.免疫源性阿片肽鎮(zhèn)痛機制[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4,25(2):77-79.[37]陳亮,王茂楠.電針白環(huán)俞、膀胱俞預防肛門病術后尿潴留35例[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3(6):68.[38]趙文樹,陸金根,曹永清.穴位推拿治療肛腸病術后重度尿潴留47例[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8,42(6):49-50.[39]孫健,林暉.穴位低頻電刺激治療術后尿潴留3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0,18(3):12-13.[40]高寅秋,劉志順,李辛潔,賈擎,謝珅,岳紅.電針促進腰麻后膀胱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4):33-34.[41]楊歆明.隔鹽隔姜灸神闕穴預防肛腸術后尿潴留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1,24(6):197.[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