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預科講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1.gif)
![初二物理預科講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2.gif)
![初二物理預科講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3.gif)
![初二物理預科講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4.gif)
![初二物理預科講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0afc0dbeb44abd71c26c9a0c2408da3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精品文檔......初二物理預科講義八年級上物理講義2016年07月目錄第1講:有趣的物理與測量............................................................................................................1--4第2講:機械運動............................................................................................................................5--8第3講:平均速度與運動圖像......................................................................................................9--12第4講:聲音的產(chǎn)生于傳播........................................................................................................13--16第5講:我們怎樣聽到聲音、聲音的特征..................................................................................17--20第6講:噪音與聲音的利用........................................................................................................21--24第7講:溫度................................................................................................................................25--28第8講:熔化與凝固....................................................................................................................29--32第9講:汽化與液化....................................................................................................................33--36第10講:升華與凝華、小結(jié)復習................................................................................................37--40第11講:光的直線傳播..............................................................................................................41--44第12講:光的反射......................................................................................................................45--48第13講:平面鏡成像..................................................................................................................49--52第14講:光的折射及光的色散..................................................................................................53--56第15講:看不見的光及小結(jié)......................................................................................................57--60科學之旅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現(xiàn)象2.對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有所理解.過程與方法通過講解和實驗,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在教學中滲透人文主義教育2.通過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教學方法演示法、討論法?!緦嶒炚f明物理是有趣的,是以實驗為基礎(chǔ)的科學科目】1、器材:漏斗,乒乓球。做法:一個乒乓球放在一個倒扣的漏斗中,通過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現(xiàn)象:乒乓球懸在空中不下落。拓展:讓學生撕下兩張紙,用力吹兩張紙的中央,發(fā)現(xiàn)紙靠近。器材:注射器做法: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口子,推活塞壓縮空氣?,F(xiàn)象:松手后看到活塞反沖拓展:拉伸活塞器材:筆套蓋子做法:給筆套蓋子灌滿水,封上小紙片,倒過來。現(xiàn)象:水不流出拓展:吸管吸飲料【物理不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浚ㄗ寣W生先說說自己的看法,教師再解析)提問1:人聽到子彈聲再躲來的及嗎?為什么?解析:子彈出膛飛行時的速度比聲音快,所以來不及。提問2:我們對著水中看到的魚用手去抓,能抓到嗎?解析:抓不到,我們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魚在像的下邊。提問3:黃浦江邊的路燈,水中的像為什么是一道光柱?解析:古詩云“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熒。微微風簇浪,散做滿河星”,起伏的水面相當于許多平面鏡,每盞燈在水里有好多像,連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提問4:冬天的冰花結(jié)在玻璃的內(nèi)表面還是外表面?解析:外表面。提問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還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解析:空身?!驹鯓訉W好物理】(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勉勵學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學問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不能死記硬背,貴在理解,要多問,“為學貴有疑,有疑貴問師”,不要以為問老師一些簡單的問題會遭到恥笑,而不問。(3)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我們學了知識以后,如果能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就完成了一次飛躍,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問,又從課本中找到根據(jù),就又完成一次飛躍。(4)像科學家那樣探究。介紹伽利略的貢獻:伽利略望遠鏡,伽利略溫度計等。第一章機械運動第一節(jié)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2、知道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并知道它與其它單位的關(guān)系。3、知道測量存在誤差。過程與方法:1、會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會進行特殊測量。2、會正確使用手表或停表測量時間,并會估測時間。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學重點1、刻度尺的使用和測量時間。2、單位的換算和特殊測量。教學難點1、單位的換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具準備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課本、鐘表、硬幣、細銅絲、圓柱飲料瓶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做單位。為方便交流,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tǒng)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單位有:×103×10×10×10×103×103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潭瘸叩氖褂梅椒ǎ孩僮⒁饪潭葮顺叩牧憧潭染€、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③讀數(shù)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3、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1h=60min1min=60s。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誤差的產(chǎn)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guān)。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誤差與錯誤區(qū)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fā)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5、幾種特殊的測量方法:積小成多法、轉(zhuǎn)換法、替代法??键c1:長度單位、長度估測和選擇刻度尺1、在下列數(shù)據(jù)后面填上合適的單位:(1)一張紙的厚度約為75______;(2)一根頭發(fā)的直徑約為78______;(3)一根新鉛筆長約cm。2、以下估測接近實際的是()A.教室黑板的高度約為70dmB.人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約20℃C.某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500gD.課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時間約10s3、為了檢驗人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選用下列哪種尺最合適()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4、某同學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得一物體的長度為20.0mm,若改用dm表示,這個結(jié)果應是()A.0.2dmB.0.20dmC.0.200dmD.0.2000dm5、小明為了給窗子配上一塊玻璃,在以下的測量工具中,你認為選用哪種工具來測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A.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0cm的學生用尺B.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鋼卷尺C.選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5m的皮卷尺D.游標卡尺考點2:長度測量與記錄1、四位同學分別用同一把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如圖,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其中正確的是()A.59mmB.0.590dmC.0.00059kmD.0.059m2、用塑料卷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若用力拉伸尺子進行測量,測得的結(jié)果將()A.偏大B.偏小C.不受影響D.無法判斷3、如圖在使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時,操作正確的是()A.B.C.D.4、現(xiàn)要測量某圓柱體的直徑,如圖所示幾種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A.B.C.D.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則尺的分度值是,所測物體的長度是.某同學測量一本書的厚度是6.4mm,已知課本共200頁,那么,每張紙的厚度是mm.7、如圖所示,在測細銅絲直徑實驗時,要把細銅絲在鉛筆上排繞32圈,然后用測出這個線圈總長度cm,則銅絲直徑d=.某同學測一物體長度5次,測量5個結(jié)果:17.82cm、17.89cm、17.81cm、17.28cm、17.81cm,其中一次錯誤的結(jié)果是cm.實驗桌上有下列器材:(1)白紙條、(2)天平、(3)大頭針、(4)刻度尺、(5)砝碼、(6)園柱體.要想測出園柱體的周長,那么應選用的器材是.考點3:誤差和時間、平均速度測量1、為了使測量長度的實驗更準確些,應該()A.在記錄實驗資料時小數(shù)點后多保留幾位數(shù)B.根據(jù)測量要求盡量選用精度高的測量工具C.盡量使每次測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2、用一把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時,一般要測量三次或更多次,這樣做的目的是()A.排除實驗的偶然性對結(jié)果的影響B(tài).減小由于估讀而產(chǎn)生的誤差C.避免觀察時視線傾斜而產(chǎn)生的錯誤D.減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產(chǎn)生的誤差3、小瓊用直尺三次測得物理課本的長度分別為:18.50cm、18.54cm、18.51cm,則課本的長度應記錄為()A.0.185mB.0.1852mC.0.18517mD.0.185167m為了探究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
(1)找出幾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從中取出兩把不同的刻度尺,將它們的零刻度線對齊,再看看它們的10cm或15cm刻度線是否還對齊;換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兩次.
(2)在一張白紙上畫了一根直線,由幾個同學獨立測量直線的長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將零刻度對準直線的起點.
現(xiàn)在請回答下列幾個問題:
①(1)中如果15cm的刻度線不再對齊說明了:;
②(2)中不同的人測量的結(jié)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說明了:;
③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引起誤差的原因有哪些?。小明跑800m時停表從0走到如圖所示位置,他800m跑的成績是mins.李毅同學用一輛玩具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實驗來研究平均速度,實驗裝置及小車通過各點時秒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圖示填完整下表.(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作業(yè)布置】單項選擇題1、小明是一名發(fā)育正常的九年級男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靜時他的心跳每秒10次B.他的體重為500kgC.他的身高是l65dmD.他的正常體溫是37℃2、下列屬于時間單位的是()A.光年B.歲月C.旭日D.小時3、如圖所示:下面是古人所用的一些工具,其中不能用來計時的是()A.日晷B.沙漏C.焚香D.墨硯4、在學?!斑\用物理技術(shù)破案”趣味游戲活動中,小明根據(jù)“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可知留如圖中腳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為()A.1.65mB.1.75mC.1.85mD.1.95m5、用某刻度尺測得某物體的長度為17.5m,則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A.1mB.1dmC.1cmD.1mm6、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測得文具盒的寬度分別為9.20cm、9.21cm、9.20cm,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測量結(jié)果最后應記作9.20cm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cmC.9.20cm中最末一位數(shù)字“0”是有意義的D.9.21cm這個記錄結(jié)果是錯誤的7、如圖為測某種硬幣直徑的幾種方法,其中正確的是()A.B.C.D.8、某人在測一段不太長的曲線長度時,用一條松緊繩與曲線完全重合,然后用力把松緊繩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點到終點的距離,則測量的結(jié)果比實際曲線()A.偏大B.偏小C.一樣大D.無法判定9、一個直徑約2厘米的鋼球,要較正確地測出它的直徑,應使用的測量工具是()A.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B.厘米刻度尺和三角板C.毫米刻度尺和卷尺D.厘米刻度尺和卷尺二、填空1、讀出下列量具的讀數(shù).
汽車的行駛速度是;物體A的長度是;秒表的讀數(shù)是.2、某同學用毫米刻度尺去測量一物體的長度,五次測量的結(jié)果分別是5.32cm、5.34cm、5.335cm、5.35cm、5.53cm,其中錯誤的是,無意義的是,物體的長度應記作cm.3.①圖甲中物體的長度是mm,合m.
②某同學用如圖乙所示的方法測量細鋼絲的直徑:將細鋼絲的鉛筆上緊密排繞30圈后用刻度尺測量,測得這個線圈的長度是cm,細鋼絲的直徑是mm.
4、小平同學用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寬,他的測量方法如上右圖所示,請指出測量中的三個錯誤之處:
1;
2;
3.第二節(jié)運動的描述●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參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過程與方法:能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學習重點1.機械運動的概念。2.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駥W習難點1.參照物的概念2.認識物體運動的相對性。3.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窠虒W用具玩具車、鉤碼一、運動的描述1、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物理學里把叫做機械運動。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jié)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二、運動的快慢1、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經(jīng)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在物理學中,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采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將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所用時間。這樣,在比較不同運動物體的快慢時,可以保證時間相同。計算公式:v=eq\f(s,t)其中: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秒(m/s)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1m/s=3.6km/h。v=eq\f(s,t),變形可得:s=vt,t=eq\f(s,v)。2、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變速運動的快慢用平均速度來表示,粗略研究時,也可用速度的公式來計算,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三、測量平均速度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時,表針開始轉(zhuǎn)動(啟動);第二次按下時,表針停止轉(zhuǎn)動(停止);第三次按下時,表針彈回零點(回表)。讀數(shù):表中小圓圈的數(shù)字單位為min,大圓圈的數(shù)字單位為s。2、測量原理:平均速度計算公式v=eq\f(s,t)考點1:機械運動1、下列現(xiàn)象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心情激動B.鐵生銹了C.月亮升上天空D.太平天國運動2、在平直軌道上行駛的火車中,放在車廂內(nèi)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下列哪個物體是運動的()A.這列火車的機車B.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C.從旁邊走過的列車員D.關(guān)著的車門3、某人乘游艇在黃河上逆流而上,若說他靜止,是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A.黃河水B.岸邊的高樓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駛來的游艇4、)“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神舟飛船”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B.“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C.“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5、并列在金城江火車站的兩列火車,突然甲車上的小麗發(fā)現(xiàn)乙車好像在后退,則下列判斷中一定錯誤的是()A.甲車靜止不動、乙車正在后退B.甲車正在前進、乙車靜止不動C.甲車正在前進、乙車正在后退D.甲、乙兩車都靜止不動6、請根據(jù)下圖所示,判斷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A.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B.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C.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D.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7、如上右圖所示,將一個1m長的三合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三合板的下面放幾根圓鉛筆,再在三合板的上面放一電動玩具小汽車,當玩具小汽車在三合板上向前運動時,則三合板()A.靜止B.也向前運動C.向后運動D.上述三種情況都有可能8、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飛機,他們從自己所在的飛機往外看,甲看見丙飛機勻速上升,乙看見甲飛機勻速下降,丙看見地面上的樓房和乙飛機都以相同速度勻速上升,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丙相對于地面勻速下降B.甲相對于地面勻速下降C.甲相對于丙在勻速下降D.乙相對于地面勻速上升9、甲乙兩車同時向東行駛,已知V甲=20m/sV乙=24m/s,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方運動,速度是m/s,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方運動,速度是m/s。小華乘商場內(nèi)的自動扶梯上樓,相對于,她是運動的;相對于,她是靜止的.11、我國古書的《考靈曜》上記載有“人在舟中牖(門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覺”.這是對運動的生動描述.其中“舟行”是以為參照物的,“人不覺”是以為參照物的.考點2:速度比較與計算1、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A.1.2cm/sB.1.2m/sC.12cm/sD.12m/s2、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經(jīng)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D.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3、如上右圖是甲、乙兩輛同方向運動小車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A.甲、乙兩車在整個過程中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經(jīng)過5秒鐘,甲車通過的路程比乙車的大C.經(jīng)過30秒鐘,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D.經(jīng)過10秒鐘,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4、下列四個速度中大小和其他三個不相等的是()A.15m/sB.900m/minC.54km/hD.1300cm/s5、一輛車先以10m/s的速度行駛了200m,接著以20m/s的速度行駛了10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車全程做勻速運動B.第二階段該車行駛了200mC.該車全程平均速度為15m/sD.該車全程平均速度約為13.33s6、南開中學初二物理興趣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A.0-5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m/sB.0-7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一5s內(nèi),小車受到的合力為零D.5s一7s內(nèi),小車做加速直線運動7、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下圖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汽車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的是()A.B.C.D.8、一學生在百米賽跑中,測得他在50m處的瞬時速度為6m/s,16s末到達終點的瞬時速度為7.5m/s,則它在全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67m/sD.7.5m/s9、如圖是用照相機所拍攝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張頻閃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a,閃光燈每隔△t時間閃亮一次(即拍攝一次).觀察照片,關(guān)于小球的運動,以下判斷可能的是()①小球從A位置到C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②小球從B位置到D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③小球從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為;④小球通過D點時的速度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10、下列四個選項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飛行器以11m/s的速度飛行B.汽車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C.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用10s跑完全程D.從30m高處豎直下落的物體用了2.5s1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騎自行車同時向一個方向行駛,甲感覺順風,乙感覺逆風,丙感覺無風,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騎車速度最快的是;當他們停止蹬自行車后,自行車仍然能繼續(xù)前進,這是由于.12、百米賽跑過程中的某時刻甲、乙兩運動員位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1)兩運動員中,的速度較快,因為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該運動員較大.
(2)乙運動員的成績是10s,他的平均速度是m/s,合km/h.
(3)運動員跑到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因為.13、一物體作直線運動的情況如圖所示,它在OA段的速度大小為m/s;它在BC段的速度OA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如右上圖是甲、乙兩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根據(jù)該圖象,可以獲取兩物體運動情況的信息有:(1)甲物體速度比乙物體速度;(2)兩物體都做運動.15、如圖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看到這兩個標志牌的地方到達“西大橋”,勻速行駛的汽車最快需_______min。圖116、2007年4月18日,我國實行第六次鐵路大提速,參與這次提速的列車由幾節(jié)自帶動力的車廂和幾節(jié)不帶動力的車廂編成一組,叫動車組,代號用“D”開頭,其時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小星利用節(jié)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來到鎮(zhèn)江火車站看到列車運行時刻表的一部分如圖所示,他比較了特快T131和動車組“和諧號”D413的運行時間后,決定乘坐動車組“和諧號”D413前往上海.若兩列車均正常運行,試問: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車次到達時間(鎮(zhèn)江)開車時間(鎮(zhèn)江)終點站(上海)T13109:4309:4512:31D41310:0410:0611:53動車組“和諧號”D413比特快T131少運行多少時間?
(2)動車組“和諧號”D413從鎮(zhèn)江到上海的運行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時?17、人急行的速度大約是2m/s,人急行橫穿過12m寬的馬路需要多長時間?,如果汽車的行駛是36km/h,那么人至少要在距行駛過來的汽車多少米處開始穿越馬路?第三節(jié)幾種速度問題教學目的:知識技能.學會通過坐標圖分析物體運動規(guī)律,計算物體運動時間、速度、路程;.運用平均速度公式計算平均速度、比較物體運動速度,用運動相對性、速度公式解決過橋問題、相遇問題和追程問題。情感態(tài)度.學會物理計算題的格式;.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解析問題??键c1:圖像問題圖3vt圖3vtO甲乙A.甲做勻速直線運動B.甲處于靜止C.乙做勻速直線運動D.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2、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時的運動,某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照相機每隔相等的時間自動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時的運動狀態(tài),如圖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其理由是.
(2)如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guān)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球下落運動的是.(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3、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拍下的照片如上右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選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6.40cm,則此過程中,紙錐的速度為m/s.(2)小組間交流時,發(fā)現(xiàn)不同小組測得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①請你猜想影響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寫出一個影響因素).②為了驗證你的猜想,簡要的做法是.考點2:測平均速度實驗如圖所示為某輛賽車啟動過程的頻閃照片,該賽車從賽道的起點處(車頭所對的零刻度線位置)由靜止開始出發(fā),同時,照相機開始拍照(如圖甲所示),以后賽車沿直線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如圖乙所示).路程(m)運動時間(s)平均速度(m/s)全程S1=t1=V1=上半程S2=0.4t2=V2=下半程S3=t3=V3=
仔細觀察頻閃照片,如果賽車照此規(guī)律從起點運動1.0s到達E處(E處圖中未畫出).
請你認真思考后完成下列問題:
(1)填寫下左表格中所缺的兩個數(shù)據(jù)(不需要估讀)汽車從B點到D點的平均速度是m/s.
(3)我們判斷從A到D過程,汽車做運動.位置起點ABCDE時間/s00.20.40.60.81.0路程/m014--3-2-2測定沿斜面運動的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如圖3-2-2所示:
(1)實驗所用的器材除斜面、小車外,還需要和;
(2)測出斜面全長為80cm,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所用時間為5s,小車從頂端運3-2-2動到斜面中點所用的時間為3s,請你將數(shù)據(jù)填入上右表,并求出各階段中的平均速度.3、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進行速度計算的.(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填“大”或“小”).(3)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SAB=cmtBC=s;VAB=m/s;VBC=m/s.(4)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速度越來越,是在做運動.(5)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選填“大”或“小”).考點3:平均速度問題某同學在爬山活動中上山、下山共用4h,如果他上山用2.4h,從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為1.5km/h,則他上山的平均速度是m/s,一列火車從甲地到乙地全程72km,前半時間火車速度為120km/h,后半時間速度為50m/s,火車全程平均速度是。小明跑步從家中到學校,前半時間速度為6m/s,后半時間速度為8m/s。他全程平均速度是。汽車從A城到B城全程360km,汽車前半程速度為30m/s,后半程速度為72km/h,汽車全程平均速度是。某人從家中到市場,前半程速度為V1,后半程速度為V2,他全程平均速度是。6、甲乙兩車速度比為4:3,兩車從AB兩地相向同時出發(fā)相遇時它們所行使的路程比是,甲到A地,乙到B地時兩車所用的時間比是。考點4:過橋問題1、一列長為360m的火車勻速穿過一條長1800m的遂道,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遂道需要108s.求:(1)火車的運行速度.(2)火車全部在遂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2、一列火車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個山洞,耗時40s,已知這列火車長100m,則山洞長為多少米?3、一列火車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列長120m以5m/s的速度從對面跑過來的隊伍,用1min20s,則火車的長是m.考點5:相遇與追程問題甲、乙、丙三車站的距離如圖所示,A、B兩車于甲、丙兩車站間對開,A由甲站出發(fā),在中途站乙不停車;B由丙站出發(fā)在中途站乙停車時間為△T1=200s,可以認為前進途中A、B運動都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分別為vA=10m/s,vB=15m/s.如果兩輛車出發(fā)時刻間隔△T2=300s,求兩車相遇處距離甲站的距離?火車從甲站到乙站的正常運行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車從甲站出發(fā)時遲開了5min,司機把速度提高到72km/h,終于準時到達乙站.求甲、乙兩站間的路程.3、在如圖所示的十字路口處,有一輛長10m、寬2.2m的客車,客車正以10m/s的速度正常勻速行駛在馬路中間,當它與斑馬線的中點B相距60m時,馬路上的小王同學正好在斑馬線中間A點出發(fā)沿AB穿過馬路,A、B間的距離為8m,問:(1)小王同學運動的速度為多少時,能夠安全過馬路?(2)為了減少岔路口發(fā)生人車相撞事故,請你分別向交警部門(或公路建設(shè)部門)、汽車司機和過路行人各提一條合理的建議.有甲乙兩輛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從A地駛向B地,甲車的速度是10m/s,乙車的速度是15m/s.當乙車到達B地10min后,甲車才到達B地,問A、B兩地相距多遠?【作業(yè)布置】一、選擇題(請將各小題中的正確答案填寫在括號)1、2011年11月9日,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與俄羅斯“火衛(wèi)一”探測器捆綁發(fā)射。在捆綁發(fā)射升空的過程中,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螢火一號”是靜止的()A.地球 B.“火衛(wèi)一”探測器 C.太陽 D.火星A.小明相對于車是向后運動的B.小明相對于小華是靜止的C.小華相對于車是向前運動的D.小華相對于小明是向前運動的3、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可知,物體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變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C.速度與時間成反比D.以上說法都對4、如圖,攝影師抓拍了一個有趣的場面,意志烏鴉站在飛翔的老鷹背上休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烏鴉為參照物,老鷹是靜止的B.以地面為參照物,烏鴉是靜止的C.以烏鴉為參照物,老鷹是運動的D.以老鷹為參照物,烏鴉是運動的5、用斜面和滑塊做“測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當滑塊自頂端出發(fā)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第4題第5題第6題第7題6、如圖所示,小霖和小華同學在一起順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對竹排而言,處于運動狀態(tài)的是()A、小霖同學B、小華同學C、岸邊的山D、竹排上的凳子7、請根據(jù)圖所示,判斷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
)
A.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B.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C.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D.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8、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說他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A.船艙B.河水C.迎面駛來的船D.河岸上的樹木2610261026S/米8t/秒48124abc9題圖A.甲的s-t圖一定為圖線a B.甲的s-t圖可能為圖線b C.乙的s-t圖一定為圖線c D.乙的s-t圖可能為圖線a10、關(guān)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油機在空中給授油機加油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B.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收割莊稼時,它們是相對運動的C.兩輛賽車在賽道上行駛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D.“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對接成功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11、某同學用一把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結(jié)果分別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錯誤的是(
)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12、明代詩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之句應理解成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A.水
B.橋
C.人
D.地面13、安裝窗戶玻璃和窗簾時,選用合適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別應該是(
)A.毫米,毫米B.毫米,厘米
C.厘米,厘米D.厘米,毫米14、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相對于地面來說,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B.選卡車為參照物,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C.相對于收割機來說,卡車在運動D.選地面為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15、以下各物體的運動,最接近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正在啟動的汽車
B.剎車的汽車C.下落的雨滴
D.隨自動扶手梯上樓的顧客16、一列隊伍長50m,跑步速度是2.5m/s,隊伍全部通過一長100m的涵洞,需耍的時間是(
)A.60s
B.50s
C.40s
D.20s二、填空題1、俗話說“水漲船高”,“水漲”是以
為參照物的?!按摺笔且?/p>
為參照物的。觀察圖1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認為云向西運動,是以______為參照物;認為月亮向東運動,是以______為參照物。2、五一節(jié),爸爸駕車帶楠楠去南濱路海洋公園游玩,途經(jīng)長江大橋,如圖2所示。如果小車以36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450m的大橋,則過橋所需的時間為
s。車行駛在橋中央時,爸爸問楠楠:為什么我們看到喬兩邊的路燈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訴爸爸,這是因為我們選擇了
為參照。3、圖3中物體A的長度是
cm。4、如圖4是公路上的一個交通標志,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這個標志牌到南大橋,勻速行駛的汽車最快需________min。
5、通過計算把下列數(shù)據(jù)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386dm,0.18km,4.5×107μm,__________________。6、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3:1,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1,則通過這段路甲、乙兩車的時間之比是
。7、加油機給戰(zhàn)斗機加油,以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斗機是_______(選填“靜止”或“運動”)。如果戰(zhàn)斗機在2s內(nèi)飛行了0.4km,則它的速度是_____m/s。
8、兩艘以同樣快慢飛行的宇宙飛船對接時,宇航員打開前后艙,以便互相連接起來。此時,以一個飛船為參照物,另一個飛船是_______;以_______為參照物,宇宙飛船是運動的。9、起重機將一箱貨物在5s內(nèi)勻速提升了15m,貨物的速度大小為
m/s,合
km/h。三、計算題
1、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在10min內(nèi)前進6km,停車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20min,求(1)汽車停車前的平均速度;(2)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2、如圖所示,一輛轎車在機動車道上由南向北以v=54km/h勻速行駛,已知機動車道的寬度D=3m,轎車長度3m、寬度1.4m,假設(shè)行駛中轎車始終位于機動車道的正中間.有一人騎自行車勻速橫穿機動車道,已知自行車長1.8m,前輪行至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交界處的C點時與轎車沿南北方向的距離s=12m.假設(shè)雙方都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自行車速度至少為多少m/s,才能在轎車開到時恰好通過.商場里向上運動的自動扶梯長12米,24秒鐘可以把人送上樓.如果小明用2米/秒的速度沿這個扶梯從樓上逆電梯向下下樓,再沿這個電梯同速跑上樓,求小明跑一個來回需要的時間?第二章聲現(xiàn)象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chǎn)生和傳播的條件.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不同.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2.通過學習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教學用具橡皮筋、塑料尺【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fā)音的音叉,發(fā)音也停止,該現(xiàn)象說明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人說話,唱歌靠聲帶的振動發(fā)聲,婉轉(zhuǎn)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fā)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翅膀摩擦的振動發(fā)聲,其振動頻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間。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fā)聲,空氣能傳播聲音。3、聲音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fā)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fā)聲點距物體S=vt/2。【課堂練習】1、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鋼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長鋼管的另一端敲擊一下,甲同學聽到了兩次響聲,這兩次呼響聲是聲音分別通過_______、_______傳入甲同學耳朵的。2、我國“神十”號載入航天飛船已經(jīng)試驗成功,我國的宇航員乘坐著宇宙飛船遨游太空,宇航員在太空艙中可以直接對話,但在飛船外作業(yè)時,他們之間不能直接對話,必須借助通信設(shè)備進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設(shè)備為了方便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C.太空中噪聲太大 D.聲音只能在地面上傳播3、下列的實驗和實例,能說明聲音的產(chǎn)生或傳播條件的一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的不同;④鑼發(fā)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失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小明同學面對懸崖大叫一聲,經(jīng)過1s聽到回聲,小明與懸崖間的距離大約是()A.340m B.170m C.34m D.17m5、電影院的墻壁上都被裝成坑坑凹凹的,俗稱燕子泥,其目的是()A.減弱回聲B.防止聲音振壞墻壁C.增大聲音的頻率D.增強響度6、在室內(nèi)說話比在空曠的場合說話時的聲音大.這是因為()A.聲音傳播不出去B.室內(nèi)產(chǎn)生了回音C.空曠場合的聲音都傳播出去了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2013?徐匯區(qū)二模)如上圖所示,小徐用橡皮錘輕輕敲擊魚缸壁是為了讓魚缸而發(fā)出聲音,同時他觀察到水中的魚受到驚嚇,這說明能傳聲.自然界有一種會發(fā)出笑聲的樹,俗稱為笑樹,這是因為它果實上面有許多小孔,經(jīng)風一吹,殼里面的籽撞擊殼壁,使其發(fā)聲,發(fā)出的聲音通過傳入我們的耳朵.9、如圖所示,將手機置于封閉的玻璃罩內(nèi),把罩內(nèi)的空氣用抽氣機抽走,使之成為真空,再撥打手機號碼,發(fā)現(xiàn)手機屏幕上顯示有來電,但卻(填“能”或“不能”)聽到提示音,這說明電閃雷鳴時,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小明同學用秒表測出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如圖所示,則發(fā)生雷電處到他的距離是m.(光速是3×108m/s,聲音速度是340m/s)11、2010年3月28日王家?guī)X煤礦發(fā)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約300米的礦工通過敲擊鉆桿向地面發(fā)出求救信號,使115人成功獲救,創(chuàng)造了生命奇跡,這是利用了比傳聲效果好.12、如圖所示,幾個同學一起做“土電話”實驗.相距同樣遠,女同學以同樣大小的聲音講話.實驗步驟如下:a、第一次,連接土電話的線是棉線,聽者聽到的聲音較小;b、第二次,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c、如果在使用土電話通話時,第三位同學用手捏住線上某處,則聽者就聽不到聲音了.根據(jù)以上實驗,完成下列問題:(1)“土電話”能通話,說明了.(2)第二次聽者聽到的聲音大些說明了.(3)當?shù)谌煌瑢W捏住線時聽者聽不到聲音,其原因是第三位同學使線停止了.(4)如果在使用土電話通話時,使線處于松弛狀態(tài),聽者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這說明拉緊的棉線比松弛的棉線(選填“善于”或“不善于”)傳播聲音.【作業(yè)布置】1.聲源發(fā)出的聲音要靠傳播,不能傳聲,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就是靠傳來的,聲音在、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快,在15℃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2.重擊很長的儲油罐的一端,另一端應該聽到()A.三次聲音B.兩次聲音C.一次聲音D.四次聲音3.有人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實驗,用坐機撥打真空罩內(nèi)的手機,手機(“會”或“不會”)顯示來電號碼,我們(“能”或“不能”)聽到手機的響鈴聲.請說明道理:4、“山間鈴響馬幫來”這句話中,鈴響是由于鈴中的金屬珠子撞擊產(chǎn)生而發(fā)聲,而山間小路上的人們聽到遠處傳來的聲音是通過傳入人耳。5、上課時,老師的講話聲是通過_____________傳入學生耳中的;敲響的音又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___________而產(chǎn)生的。當你吃餅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自己會聽到很大的咀嚼聲,這說明能夠傳聲6、為了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小明設(shè)計了圖1-1-1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7.探究實驗:聲音怎樣向遠處傳播=1\*GB2⑴提出問題:聲怎樣從發(fā)聲的物體傳播到遠處?=2\*GB2⑵猜想和假設(shè):聲要傳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東西來作媒介=3\*GB2⑶設(shè)計并進行實驗:=1\*GB3①老師講課學生能聽到.說明:.=2\*GB3②用塑料袋包好正在發(fā)聲的電鈴,放入水中,我們能聽到鈴聲.說明:=3\*GB3③把兩張課桌緊挨在一起,一個同學輕敲桌面,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子上,能夠很清晰地聽到聲音.說明:.=4\*GB3④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鈴聲越來越弱,直到聽不見.說明:.=4\*GB2⑷分析和論證:聲音可以靠、或作為媒介來傳播.=5\*GB2⑸實驗結(jié)論:聲音的傳播需要.不能傳聲.第二節(jié)聲音的特性●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知道骨導的原理,了解雙耳效應及其應用。2、了解聲音的特性.3、知道樂音的音調(diào)跟發(fā)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guān),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guān).4、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樂音的音色不同.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做“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guān)的實驗”,進一步了解物理研究問題的方法.2.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體會現(xiàn)實世界物體的發(fā)聲是豐富多彩的,培養(yǎng)學生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的品質(zhì).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shù)的意識.●教學重點音調(diào)、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關(guān)因素.●教學難點探究決定音調(diào)、響度的因素.【人耳怎樣聽到聲音】1、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jīng)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2、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jīng),引起聽覺.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骨傳導.3、由于人有兩只耳朵,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chǔ),這就是雙耳效應.4、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體聲音效果,可以在聲源的四周多放幾只話筒,在聽眾的四周對應地多放幾只揚聲器,這樣聽眾就會感到聲音來自四面八方,立體效果就更好.【聲音的特征】1、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音調(diào):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用硬紙片在梳子齒上快劃和慢劃時可以發(fā)現(xiàn):劃的快音調(diào)高,用同樣大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時可以發(fā)現(xiàn):橡皮筋振動快發(fā)聲音調(diào)高。綜合兩個實驗現(xiàn)象你得到的共同結(jié)論是:音調(diào)跟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有關(guān)系,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頻率越低音調(diào)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3、人耳的聽覺范圍:20HZ---20000HZ之間,超過20000HZ為超聲波,低于20HZ為次聲波。4、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fā)生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距離的遠近有關(guān)。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fā)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2)聲音的大小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guān)。5、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jù)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qū)分人??键c1: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人耳感知聲音的過程是這樣的: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振動,這種振動經(jīng)過其它組織傳給,最后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xù)進行創(chuàng)作的,這是利用了來聽聲音的.2、小明蒙上眼睛,讓媽媽把正在發(fā)聲的收音機放在屋中不同的地方,此時他仍然能指出收音機的大致位置,他是利用了來判斷的.3、關(guān)于立體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用一個話筒將舞臺上的聲音播放出來可能是立體聲B.只用兩個話筒放在舞臺上不同的地方將聲音播放出來才是立體聲,其他都不是C.聲源處不同位置放的話筒越多,觀眾四周對應的揚聲器越多,通過揚聲器聽到的立體聲效果越好D.通過劇院的揚聲器聽到的立體聲效果與話筒多少無關(guān),而是與演員的位置有關(guān)考點2:聲音的特征1、某同學在鋼琴上用同一力度按如圖所示的樂譜彈奏,則鋼琴琴鍵發(fā)出聲音不同的是()A.音色B.響度C.音調(diào)D.音色、響度、音調(diào)2、下列三幅圖分別是音叉、鋼琴、長笛發(fā)出的聲音在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下面關(guān)于三者發(fā)出聲音的特性描述正確的是()
A.音調(diào)不同B.響度不同C.音色不同D.都不相同3.如圖所示,是一位學生在吹奏自制的哨子,他把用筷子制成的桿上下拉動時,是在改變聲音的()A.音調(diào)B.響度C.音色D.振幅4、日常生活中,在往水瓶內(nèi)灌水時,可以通過聽聲音的方法判斷水的多少.隨著水面的上升,聲音的()A.音調(diào)在降低B.音調(diào)在升高C.響度增加了D.響度減小了5、地震產(chǎn)生的次聲波常對人類和建筑物造成巨大危害,這種波的特點是()A.頻率低,人耳聽不到B.頻率低,人耳能聽到C.頻率高,人耳聽不到D.頻率高,人耳能聽到6、看電視時,調(diào)節(jié)電視機音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A.響度B.音調(diào)C.音色D.頻率7、古代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鼓,擊響時,鼓聲傳向四方、振動人心,這是由于鼓皮振動的()A.頻率高B.音色好C.振幅大D.皮質(zhì)好如圖,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聽音叉發(fā)聲的同時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變化,可探究()A.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guān)系B.響度與振幅的關(guān)系C.音色與振幅的關(guān)系D.響度與頻率的關(guān)系9、人能分辨出分別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樂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為它們的()A.響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調(diào)不同D.節(jié)奏不同10、小紅同學喜歡利用復讀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在音量不變的情況下,如果讓復讀機先正常播放一段錄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錄音,則發(fā)出的錄音()A.響度增大,音調(diào)不變B.響度減小,音調(diào)不變C.響度不變,音調(diào)升高D.響度不變,音調(diào)降低11、《中國達人秀》是東方衛(wèi)視制作的一款真人秀節(jié)目,被稱為模仿達人的楊東煜在原創(chuàng)歌曲《不再遮遮掩掩》中模仿了14位明星的演唱,主要模仿了他們聲音的()A.音調(diào)B.音色C.響度D.頻率12、我們學過的許多成語包含了聲現(xiàn)象,如:①隔墻有耳、②掩耳盜鈴、③低聲細語、④悅耳動聽、⑤震耳欲聾.這些成語中描述同一聲音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13、海洋動物質(zhì)量越大,其叫聲越是有力而低沉,即響度較,音調(diào)較.(甲)、(乙)兩曲線為科考船聲納系統(tǒng)收錄的50Okg的海豚和100t的藍鯨叫聲的波形圖,其中(甲/乙)是藍鯨發(fā)出的.14、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這是指它的很大;“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是根據(jù)聲音的來辨別某人的聲音;將刻度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撥動伸出桌面的一端會聽到聲音,顯著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與上次相同的力撥動,能聽出聲音的發(fā)生了變化.15、蜜蜂每秒振翅三、四百次,蝴蝶每秒振翅五、六次,人們憑聽覺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fā)現(xiàn)飛行的蝴蝶.這是因為。16、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有水,水面高度不同.(1)用筷子敲打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的振動,如果能發(fā)出“dou(1)”“ruai(2)”“mi(3)”“fa(4)”四個音調(diào),則瓶子排列順序是.(2)用嘴吹瓶口,發(fā)聲的聲音是由于瓶內(nèi)的振動,如果也能發(fā)出“dou(1)”“ruai(2)”“mi(3)”“fa(4)”四個音調(diào),則瓶子的排列順序是.17、如圖所示,呂梅同學用示波器、鋼鋸條和臺鉗研究聲音的響度.她將鋼鋸條的下端夾緊在臺鉗上,上端用手扳動一下,使鋼鋸條振動發(fā)聲.實驗中,她進行了兩次實驗,第一次鋸條發(fā)出的聲音響,第二次鋸條發(fā)出的聲音輕,她同時觀察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幅度分別如圖ab、c所示,則她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聲音的響度與有關(guān).由四幅波形圖可知: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作業(yè)布置】一.填空題1.聲音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聲音悠揚、悅耳,給人以美的享受,這種聲音稱為樂音。樂音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三個特性。2.女高音與男低音中的“高”與“低”指聲音的______不一樣,是由聲源的振動______決定的;“引吭高歌“與“低聲細語”中的“高”與“低”指聲音的______不一樣,是由聲源振動的______決定的。3.弦樂器的音調(diào)高低決定于弦的長短、松緊、粗細。在弦的粗細,松緊相同時,弦越______,音調(diào)越高;在弦的粗細,長短相同時,弦越______,音調(diào)越高;在弦的長短、松緊相同時,弦越______,音調(diào)越高。4.鋼琴、吉他、笛子等,即使音調(diào)和響度都相同,我們?nèi)匀豢梢詤^(qū)別出來它們的聲音,這是因為它們的______不同。5.童話故事中的狼為了想吃掉小兔子,學著兔媽媽的聲音說:“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小兔子卻回答說:“不開,不開!”小兔子知道這不是它媽媽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狼和兔媽媽聲音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同。二.選擇題1.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快速從木梳齒上劃過,再讓它從木梳齒上慢慢劃過,則兩次所發(fā)出的聲音()A.音調(diào)不同B.響度不同C.音色不同 D.它們都不同2.人能看見蝙蝠在空中飛行,很難聽到蝙蝠發(fā)出的聲音的原因是()A.蝙蝠發(fā)聲響度小B.蝙蝠發(fā)出的聲音頻率太大C.蝙蝠不會發(fā)聲D.蝙蝠發(fā)出的聲音頻率太小3.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A.發(fā)聲體每S振動次數(shù)越多,音調(diào)就越高,響度越大B.聲源離人耳越近,振幅越大,響度越大C.音色與發(fā)聲體的結(jié)構(gòu),材料有關(guān)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響度越大4.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裝入不同量的水,用細棒輕輕敲擊,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與此類似,當醫(yī)生在給病人檢查腹部是否有積水時,常會用手輕輕敲擊患者腹部,細細傾聽其發(fā)出的聲音,此為“叩診”。這主要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腹部是否有積水的?()A.聲音的響度B.聲音的音調(diào)C.聲音的音色D.聲音是否悅耳動聽5.地震前夕,狗往往叫聲頻繁,這種異常的現(xiàn)象表明()A.狗能發(fā)出與地震波頻率相同的次聲波B.人耳聽不到地震波是因為它是次聲波C.狗的耳朵聽覺范圍比人的聽覺范圍大,能聽到人耳聽不到的次聲波D.地震波人耳感覺不出,因為沒有次聲波產(chǎn)生6.醫(yī)生用聽診器診病是因為()A.聽診器能使振動的幅度增大,是響度增大B.聽診器能改變發(fā)聲體的頻率,是音調(diào)變高C.聽診器能減小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D.聽診器能縮短聽者距發(fā)聲體間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7.下列樂器中,不屬于最常見的三種主要類型的是()A.打擊樂器B.彈奏樂器C.弦樂器D.管樂器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都是超聲波B.超聲波傳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線傳播C.超聲波是傳播速度超過聲音傳播速度的聲波D.在刮強臺風時,我們聽到的風聲是次聲波9.碼頭上輪船的汽笛能傳得很遠,是因為().A.汽笛聲音調(diào)高B.汽笛聲音色好C.汽笛聲響度大D.汽笛聲傳播的速度快10.聲音從聲源發(fā)出,在空氣中傳播的過程中(設(shè)空氣是均勻的)A.聲波的波速不斷減小B.聲波的頻率不斷減小C.聲波的振幅不斷減小D.以上都正確三、實驗探究1.探究響度和振幅是否有關(guān)器材:音叉、橡皮槌、鐵架臺、硬泡沫塑料小球、細線等等操作:(1)用細線拴住泡沫塑料小球,懸掛在鐵架臺上(2)用橡皮槌輕敲音叉,使它振動,可以聽到較輕的聲音。然后讓音叉的一個叉股外側(cè)接觸小球(圖1-5),可以看到小球被彈開一個較小的角度。(3)用橡皮槌使勁敲音叉,使它振動,可以聽到較響的聲音。然后讓音叉的一個叉股外側(cè)接觸小球(圖1-5),可以看到小球被彈開一個較大的角度。說明:當聲源的振動比較大的時候,響度越大,反之,響度越小。四、應用創(chuàng)新1.為什么人能聽到蚊子飛來飛去的嗡嗡聲,而聽不到自己來回揮手時發(fā)出的聲音?2.“響鼓需要重錘敲”.請你從物理學角度解釋這句話的含義。第三節(jié)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3、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2.通過學習控制噪聲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通過調(diào)查,訪問網(wǎng)站,查閱資料等多種途徑獲取知識的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2.通過開展社會調(diào)查,培養(yǎng)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教學重點教學要從環(huán)境保護出發(fā),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4、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韭曇舻睦谩靠梢岳寐晛韨鞑バ畔⒑蛡鬟f能量。考點1:噪音1、小明正在教室中聽課,下面各種聲音不屬于噪聲的是()A.老師講課的聲音B.教室外的叫賣聲C.鄰班同學音樂課上唱歌的聲音D.教室內(nèi)鉛筆盒掉在地上的聲音2、圖中的標志與控制噪聲有關(guān)的是()A.B.C.D.3、從波形圖上看,下列哪個是噪聲的波形圖()A.B.C.D.4、就環(huán)境保護而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噪聲一定是難聽的聲音B.悅耳的歌聲不可能是噪聲C.噪聲強度的計量可用“分貝”作為單位D.睡眠時噪聲不應超過30分貝據(jù)報載:1964年,美國空軍一架噴氣式飛機在俄克荷城上空做超音速飛行實驗,在飛機的轟鳴聲中,一個農(nóng)場的1萬只雞有6000只死亡,造成這一結(jié)果的原因是,飛機的轟鳴聲超過了db,使雞的鼓膜破裂流血致死.人們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分貝;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是分貝;的聲音會干擾談話.長期生活在分貝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中,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并產(chǎn)生神經(jīng)衰弱、頭疼、高血壓等疾?。键c2:噪音的控制(2013?廣安)噪聲是當代社會的公害之一,為了減少城市噪聲污染,很多城市禁止機動車鳴笛,這是從處減弱噪聲的.在考試過程中,假如考場旁邊有歌廳正傳播搖滾樂隊演奏的聲音,這噪音(選填“屬于”或“不屬于”).2、(2012?綏化)中考前夕,為了不打攪小明學習,姥姥看電視時調(diào)小了音量,這是在減弱噪聲的.調(diào)小音量也減小了聲音的.3、為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tài)和人居環(huán)境.現(xiàn)在街道兩旁種植了大量樹木,這是用的途徑來減弱噪聲,從而使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安靜.4、坐落于我市的撈刀河大,在橋頭的交通標志牌上,有個如圖所示的標志,使用此標志是為了在減弱噪聲;而橋面鋪設(shè)的瀝青最大的特點就是空隙很大,路面鋪上這種瀝青,就猶如貼了一層“海綿”,路面行車產(chǎn)生的噪聲將一部分被它吸走,這樣的做法是為了在減弱噪聲.5、下列有關(guān)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的目的是為了減小噪聲B.我們能區(qū)分不同同學說話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D.在醫(yī)院里醫(yī)生通常利用超聲波震動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6、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可以減小噪聲污染B.乙圖中,敲鼓時用力越大,所發(fā)聲音的音調(diào)越高C.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正在發(fā)聲的手機鈴聲越來越大D.丁圖中,卡片在梳子上劃動得越快,聽到的聲音就越響7、學生們正在教室內(nèi)上課,為了減小校園外汽車的噪聲干擾,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老師講課的聲音大一些B.在教室周圍植樹C.每個學生都帶一個防噪聲耳罩D.在教室內(nèi)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8、(2012?黃岡模擬)如圖所示,用高壓放電的電火花產(chǎn)生一個沖擊波,再用橢球形凹面鏡使聲波反射后集中到膽結(jié)石上,就能使膽結(jié)石粉碎.這一現(xiàn)象主要說明()A.聲音是一種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慶節(jié)團建主題活動方案
- ktv國慶節(jié)的朋友圈活動方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7.1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1)說課稿 部編版必修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七 仁義禮智我固有之說課稿5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
- 2025變更勞動合同范文
- 2025智能化施工合同
- Unit 12 Weather(說課稿)-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語四年級上冊
- 門診手術(shù)策劃方案
- 出資比例 英語合同范例
- 云杉買賣合同范例
- 2025年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完整版
- 《檔案管理課件》課件
- 2024年度中國共產(chǎn)主義共青團團課課件版
- 2025年中考物理終極押題猜想(新疆卷)(全解全析)
- 脛骨骨折的護理查房
- 房顫手術(shù)后護理流程
- 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shè)管理方案
- 2024版質(zhì)量管理培訓
- 超長結(jié)構(gòu)及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
- 初中 初一 數(shù)學 絕對值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